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附详细答案)

注意事项:

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生物教育理论题,共8页。答题前请你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请将你的试卷交给监考老师。

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力争获得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第5页的"选择题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以下生物体的结构最简单的是

A.细菌 B.植物 C.真菌 D.肝炎病毒

2.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甲地大于乙地 B.乙地大于甲地 C.两地相同 D.不能判断

3.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

4.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海拔高度

5.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

6.炒苋菜时汤会变红,其红色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的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液泡

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里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在。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8.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得到生命活动所需的

A.能量 B.二氧化碳 C.水 D.无机盐

9.如果仅从美丽、芳香的桃花结构来分析,在鲜花店工作的你,最关注的是

A.花药 B.花丝 C.柱头 D.花瓣

10.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A.天敌的影响 B.人工选择

C.温度的改变 D.环境的改变

11.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具有茎、叶的分化

C.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D.都没有真正的根

12.新鲜水果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其主要原因是这样做可以

A.不让水分散失 B.抑制呼吸作用.

C.减少果皮损伤 D.阻挡细菌进入

13.你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吸吮 B.聪明的小狗会"做算术题"

C.狗妈妈悉心喂养猫宝宝 D.蜘蛛结网捕食

14.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

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

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Y型精子

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④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

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15.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制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下列哪项不属于仿生的成果?

A.冷光 B.雷达 C.薄壳建筑 D.以鸟治虫

16.下列珍稀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并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

A.扬子鳄 B.白鳍豚 C.大熊猫 D.金丝猴

17.下列可用于制作蒙牛酸酸乳的菌种是

A.酵母菌 B.青霉素 C.乳酸菌 D.曲霉菌

18.将新鲜哺乳动物的血液分别装在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C、D两试管什么也不加,静止一段时间,应出现的结果是

19.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体进入肺 B.气体自肺内排出

C.胸廓由大变小 D.肺内气压瞬时增大

20.有媒体报道,自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以后,

一批产自台湾南部的榴莲等热带水果于5月30日首现北京街头,这是北京人60年来第一次品尝来自宝岛的热带水果。榴莲等水果不能在北京地区栽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温度的高低 B.光照的强弱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的不同

21.一名运动员的心率是50次/分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舒期比一般正常人要长得多,这种心脏对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极有好处,因为这种心脏

A.能加速血液循环

B.减缓代谢速度

C.把血液充分挤压到身体各部分去

D.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

22.下列技术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组织培养培育名贵花卉 B.试管婴儿的培养产生

C.嫁接繁殖无核蜜桔 D.克隆技术产生"多莉"

2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的 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4.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那么A、B、C、D四幅图中表示竞争关系的是

A B

C D

25.黑夜植物体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氧气 D.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26.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27.参照右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④①⑦⑧

B.④①⑤③

C.⑧⑥⑤④

D.④⑤⑧⑦

28.动物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紧急情况下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公鸡报晓、北雁南飞都属于节律行为

D.只有脊椎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

29.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组成骨骼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内部大都中空

C.胸骨上有龙骨突,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

D.生殖为卵生,卵内有气室,受精卵产出后由雌、雄亲鸽交替孵卵

30.下列关于作物栽培与管理的叙述中,不科学的是

A.移栽幼苗时根部要尽量带土

B.农田的土壤如果板结要及时松土

C.要使作物枝繁叶茂应多施钾肥

D.给作物施肥后要及时灌溉

31.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32.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③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④卷发与黑发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34.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35.科学家研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呈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

A.转基因生物 B.生物反应器 C.仿生学 D.动物乳房工业

36.下列生物所代表的类群正确的是

A.蚯蚓--节肢动物 B.白鳍豚--鱼类

C.向日葵--被子植物 D.葫芦藓--蕨类植物

37.下列动物与其栖息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A.丹顶鹤--湿地 B.袋鼠--森林

C.金丝猴--草原 D.华南虎--南极雪地

38.人体在吸气时发生的变化是

A.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B.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C.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D.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39.人们常利用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农林害虫。这是因为

A.赤眼蜂能以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为食

B.赤眼蜂能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的体内

C.赤眼蜂能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的卵内

D.赤眼蜂能使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的变态发育提前

40.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区别于种子植物最明显的特征是

A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根、茎、叶

B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茎、叶

C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叶

D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二、简答题(共50分)

41.(10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A为黑面绵羊,B为白面绵羊。请看图后回答问题:

(1)"多利"面部毛色是,原因是。

(2)在"多利"羊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3)"多利"羊与正常羊的区别在于它不是由发育成的,此项技术叫。

(4)实施细胞工程时,所需的受体细胞大多采用动物卵细胞的原因之一是

(5)请举例说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的实际意义。(2分

(6)假如将诺贝尔获奖者进行克隆,克隆出的人也能得诺贝尔奖吗?说出你的理由。(2分)。

42.(5分)下图是桃花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雄蕊由(填序号)组成,产生花粉的是[ ] 。

(2)花粉成熟后,会从结构[7]到达结构[1],这个过程称为。花粉产生的精子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精子将来与[4]内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3)你吃过桃子和南瓜,能否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试着推测一朵桃花和一朵南瓜花雌蕊的子房内分别有多少个胚珠?

43.(5分)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演出的舞蹈《千手观音》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感人深处,不仅是美仑美奂的舞姿,更是那2l位听力障碍的演员和他们老师的辛勤劳动。请结合右图(图中食物为酸梅)回答相关问题:

(1)演员跟随手语老师的手势变换舞姿的过程,相当于图中所描述的过程。

(2)手语老师固定站在舞台的四个角,而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却不断变化。演员要能随时看清老师的手势,需要不断调节眼球内的

。这21名演员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主要依靠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3)她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说明她们在心理上能够保持。

44.(5分)右为绿色植物叶片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2]和[3]内发生着关系到生态系统能否存在的代谢过程,该过程用简式表示为

(2)在上述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物质,是通过[5]内

的运送到植物体各部分去的。

(3)大树的根能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与通过[4]气孔发生的密切相关。

(4)每当夕阳西下,合欢树羽状复叶的小叶就会合拢,第二天太阳上山时重新张开。合欢树叶的这种规律性变化可能与光照有关。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这种假设(只写出实验方法)。(2分)

45.(5分)下图表示几种常见的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食物内含量比较丰富的营养成分,除水外,主要是

,它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之一。这种营养成分不能被直接吸收,需要被消化分解,消化该营养成分的场所是

和,消化后能够被吸收的成分是。

(2)如果想知道这种营养成分是否能够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利用,可以采用的方法。

46.(5分)《红楼梦》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他们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唏嘘不已。

请你依据上述事例,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谈谈你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1)你认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合适吗?。

(2)你这种看法的理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是表兄妹,属于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是的。

(3)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并生育,对其后代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是:

(2分)

47.(5分)在我国北方由于早春气温较低,因此播种后常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通常称为"地膜覆盖")以促进种子萌发。

(1)请根据该资料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

(2)为了证明该观点,有人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①在A、B、C三个玻璃瓶中都放入相同数量的蚕豆种子和适量的水分;②将A装置放入4℃的冰箱里,B装置放入70℃的恒温箱中,C装置放入25℃的恒温箱中。

请设计一个表格,能科学记录以上实验结果。

(3)有人认为"光照也是影响蚕豆种子萌发的因素之一"。请你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来验证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可画图说明或文字描述)

材料用具:1个纸盒、2个玻璃瓶、30粒蚕豆种子、1盏台灯及有关物品(如水等)(3分)

48.(5分)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

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A 淀粉糊、清水37℃ 10min 变蓝

B 淀粉糊、唾液37℃ 10min 不变蓝

C 淀粉糊、唾液0℃ 10min 变蓝

D 淀粉糊、唾液100℃ 10min 变蓝

(1)A试管变蓝的原因是什么?。

(2)B试管不变蓝,试管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3)若以A、B为一组实验,则对照组为;若以B、C、D为一组实验,则你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4)根据B、C、D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分)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 No.0023677

姓名×× 性别男年龄 16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PLT(血小板)4.8×1012/L

18×109/L

142g/L

210×109/L 男:(4.0~5.5)×1012个/升

(4~10)×109个/升

男:120~160克/升

男:(100~300)×109个/升

49.

(5分)某同学在暑假期间,大部分时间泡在人声嘈杂、通风和卫生条件极差的网吧,后来他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医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右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分析回答:

(1)从右表的测定值可以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由此可以说明这种血液成分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医生采取的方法是把青霉素滴注到手臂上的"青筋"内。药物需首先_____次到达心脏,然后再由心脏经_______________才能到达患处。

(3)你认为长时间上网,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得分评卷人复评人

三、生物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共10分)

50.课程标准的条目"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在知识性目标要求中属于(2分)()

A、了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

D、识记水平

51.下列属于情感性目标要求中领悟(内化)水平的是(2分)()

A、"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B、"关注食品安全"

C、"认同优生优育"

D、"拒绝毒品"

5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案例:"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环境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然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最后总结出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科学能力进行评价?(要求答6个要点,6分)

初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D 2.A 3.D 4.A 5.B 6.D 7.C 8.A 9.D 10.D 11.C 12.B

13.B 14.C 15.D 16.A 17.C 18.D 19.A 20.A 21.D22.B 23.A

24.D 25.B 26.D 27.A 28.C 29.D 30.C 31.A 32.D 33.B 34.C 35.B

36.C 37.A 38.A 39.C 40.D

二、简答题(共50分)

41.(10分)(1)白色 "多利"的细胞核来自于白绵羊,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2)黑绵羊的卵细胞(3)受精卵

细胞工程或克隆技术(4)卵细胞大,便于操作,含营养物质丰富

(5)保存濒危物种;繁育优良品种;克隆人体器官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6)不一定虽然克隆的诺贝尔获奖者从上代获得了优秀的遗传物质,但至少仍有如下因素使克隆人的性状发生改变:①

克隆过程中细胞质基因的作用;② 克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③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试题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的人是( )。 A.弗洛伊德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也有教师与学生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 A.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B.教育的社会起源论 C.教育的实践起源论 D.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3.有学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的固有特性来进行,这种观点体现了( )。 A.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B.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C.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D.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4.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强调的是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发展个性 D.养成品德 5.以下哪个观点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原因?( ) 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 B.先天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 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 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 6.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某县级人民政府仍然决定将原本划给全县小学校舍修建的钱用到了城区建设中,该做法( )。 A.违反了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B.违反了不得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规定 C.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责任 D.体现了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 7.玛丽同学回到家发现自己的房间变干净了,推测今天上午妈妈一定打扫卫生了。这说明思维具有( )特征。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指向性 D.集中性 8.《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教育的本质、目的 B.教育的任务、原理 C.教育的内容、方法 D.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的心理现象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历年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请你选择(每小题只限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52分) 1. 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A. 蝙蝠 B.海豚 C.长颈鹿 D.乌龟 2. 下列不属于科技仿生学内容的是() A.飞行员身上的“抗荷服” B.冷光灯 C?悉尼歌剧院的薄壳建筑 D.天文馆的球形建筑 3.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纲猫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A.种 B.门 C.属 D.目 4. 把蜗牛、海葵、蜘蛛分为一类,把锦蛇、青蛙、麻雀分为一类,这是依据() A.脊椎骨的有无 B.体温是否恒定 C.受精方式的不同 D.生殖方式的不同 5?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鱿鱼 B.鲨鱼 C.鲸鱼 D.甲鱼 6. 下列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海龟、河蟹 B.河蚌、田螺 C.海蜇、蚯蚓 D.水蛭、沙蚕 7. 下列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A.农田 B.城市 C.草原 D.森林 8. 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A.桫椤 B.油松 C.珙桐 D.苏铁 9. 下列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A.大熊猫、白鳍豚、大鲵 B.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 C.金丝猴、丹顶鹤、白鳍豚 D.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 10.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小狗算算术 B.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C.大山雀喝牛奶 D.海豚表演顶球、跳跃 11.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A.环境污染 B.滥砍乱伐 C.动物的争斗行为 D.滥捕乱杀 12.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严禁采伐森林 B.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C.提倡林区狩猎 D.清除枯枝落叶 13. 为保护生态环境,消灭棉花上的蚜虫宜选用的最好方法是() A.喷洒低浓度的农药 B.喷洒高效的农药 C.放养七星瓢虫 D.哪一种都可以 14. 具有“微生物学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达尔文 C.巴斯德 D.林奈 15. 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黄曲霉 16. 倘若自然界的细菌、真菌等突然消失,则将会出现() A.动植物大量繁殖 B.人类没有传染病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学记》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B.斯普兰格 C.拉伊D.赞科夫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布卢姆 C.凯洛夫D.赞科夫 4.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永恒性B.历史性 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5.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 )。 A.学校B.少年宫 C.教育考试制度D.教材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 )。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知识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D.现场教学 9.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1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 )。 A.共产主义接班人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D.好儿童 1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谈话法 C.问卷法D.实验法 12.课外校外教育从确定活动的内容、要求到选择活动方式,从安排活动的具体步骤到组织实施等,都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这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具有( )。 A.独立性B.灵活性 C.自愿性D.实践性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14.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面试教案总结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面试教案:细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所以必须以前面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的知识为基础,细菌的营养方式需要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来引导,细菌的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又必须有显微镜的知识,而学习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才能为理解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续前辅后的作用。本课安排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与动物植物细胞的比较来进一步学习细菌的结构。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菌类是分解者,菌类虽然多数个体较小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菌类和动物植物一起构成了整个生物界。 (二)、本节的学习目标及依据: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学生实际。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 做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德育目标: 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二、教材处理: (一)学情分析: 由于班内学生成绩相差悬殊,且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注意力容易转移,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性原则,用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不失时机的作出鼓励的肯定,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安排一课时;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阅读细菌的发现史,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介绍巴斯德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讨论题“你对科学的发现

历年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2.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过,其表面撕下一层皮,此层皮属于() A.机械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保护组织 3.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 的酶是() A 胆碱酯酶 B.固醇醋酶 C.脂肪酶 D.磷脂酶 4.青藏铁路的唐古拉山越岭段,海拔5 000 多米,风大且频,气温很低,这里的 松树都匍匐在地面,称为“爬地松”。影响这种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 B.温度 C.空气 D.风 5.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B.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 C.螳螂和蝉的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蜕皮现象 D.蝉、螳螂和黄雀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6.海葵、乌贼、河蚌、虾、蟹、鲸等的形态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 是() A.都有贝壳 B.都用肺呼吸

C.身体都很柔软 D.都适应水中生活 7.右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横切结构时看到的图像,该部分应该位于() A.根冠 B.成熟区 C.分生区 D.伸长区 8.把煮熟的稻谷种到地里,一定不会长出水稻秧苗来,原因主要是() A.温度还是太高 B.缺少营养物质 C.种子的胚已破坏 D.营养已被破坏 9.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A.B.C.D. 10.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 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休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11.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分离。请问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氧气 C.吞噬病菌 D.止血和凝血 12.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输尿管 13.课外小组同学使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缩短了蝌蚪发育成蛙的时间。请问该饲料中所含的激素是()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精品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 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能够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 基础是()。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经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5.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C.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D.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6.当前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也使中国面临巨大挑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能够依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7.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历史人物 D.生产方式

8.()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新青年》创刊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9.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10.建国后的社会改造中,共产党人用()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A.和平赎买 B.生产合作化 C.互助合作 D.强制划归国有 11.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12.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是在()。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08-18 20:03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解析 (1)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例题 一、单向选择(70 题) 1、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分类,课程可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C.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D.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2、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3、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 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比较均匀 D.没有规律 4、我们说一个学生的智力好,通常是指学生在认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强,其核心是()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注意力 D.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5、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A.《论语》 B.《学记》 C.《师说》 D.《大学》 6、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 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 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7、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C.学生和教科书 B.教师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8、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小明学习成绩差,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学校为了保证升 学率,就把小明开除了。该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 C.人身权 B.名誉权 D.受教育权 9、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 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 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 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 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 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10、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 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 D.间接说服 11、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 A.教育媒介 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 D.过程与活动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A.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B.五四以后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 1.“瘸子里选将军”是一种()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决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下列哪项不属于班级授课制的优势() A.有利于因材施教 B.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C.有利于获得完整的科学知识 D.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普及 4.范例教学在教学上坚持的三个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5.张红于2015年取得了高级教师资格,她不能应聘下列哪类岗位() A.小学教师 B.初级中学教师 C.高等学校教师 D.技工学校文化课教师 二、判断题 6.教育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是法律制度的存在。( ) 7.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一直为后人接受和继承,这正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8.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 三、材料分析题 9.案例一一天,班里的学习尖子朱小东给语文老师说:“老师,您好,我向您提个建议,你布置的字词我早已写过了,能不能再给我布置点别的作业,我不想再机械地抄写这些词语了,真没意思。” 案例二又到了交作业的时间了。“老师,董小明的作业又没写。他每次这样的实践作业都不写。”小组长认真地向老师汇报。老师把这些没交作业的同学叫过来大声训斥,询问原因,他们仿佛也很无辜:“老师,不是我们不写作业,而是这样的作业我们不会写。”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试卷

2016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 真题试卷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6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目镜1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0×,物镜40× D.目镜15×,物镜40× 解析:解析:显微镜的视野不变,显做镜放大倍数(目镜×物镜)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目就越多。本题四个选项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A项,150倍;B项,100倍;C项,400倍;D项,600倍,因此答案为B。 2.下列生物的发育方式都属于完全变态的一组是( )。 A.家蚕和蝗虫 B.菜粉蝶和蜜蜂√ C.蝇和螳螂 D.蚊和蟋蟀 解析:解析: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明显不同。例如:家蚕、菜粉蝶、蜜蜂、蝇、蚊等。不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非常相似。例如:蝗虫、螳螂、蟋蟀等。因此本题答案为B。 3.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化学性消化开始于(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解析:解析:食物首先从口腔进入食道,然后进入胃,再到达小肠。口腔和食道中都没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因此蛋白质是从胃巾开始化学性消化的,本题选C。 4.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 )。 A.只经历体循环 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然后体循环√ C.只经历肺循环 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然后肺循环 解析:解析: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臀部注射药物以后,药物经过的循环为:臀部毛细血管→下肢静脉→右心房(体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上肢伤口毛细血管(体循环)。因此本题选B。 5.下列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是( )。 A.大米 B.西瓜子外壳 C.花生的外壳√ D.蚕豆的豆瓣 解析:解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A、D项分别为种子结构的胚乳、子叶,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B项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的,子房壁发育成西瓜皮。花生的外壳为果皮,故选C。 6.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不是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 B.缺硼会导致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实√ C.铁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人体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磷是组成NADPH及核糖等化合物的元素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及精品解析 一、单项选取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原则是()。 A.对世界与否具备统一性问题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与否运动发展问题不同回答 D.对世界与否可以结识问题不同回答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最重要自然科学基本是()。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 3.物质“客观实在性”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实物 B.物质详细形态和构造 C.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结识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依照 B.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5.实际工作生活中,凡事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是()。 A.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C.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 D.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原理

6.当前国内面临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同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也使国内面临巨大挑战。这体现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根据一定条件转化 C.矛盾主次方面是互相联系 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观点看问题 7.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历史人物 D.生产方式 8.()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A.《新青年》创刊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成立 C.五四运动 D.民主革命大纲制定 9.毛泽东思想精髓是()。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10.建国后社会改造中,共产党人用()方式顺利完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A.和平赎买 B.生产合伙化 C.互助合伙 D.强制划归国有 11.下列对新民主主义判断,对的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性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独立社会形态 C.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性质社会 12.毛泽东初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概念是在()。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后附答案

2020教师招聘模拟题及答案 36.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学府,倡导学术自由。 A.对 B.错 37.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自我管理、降低教育投入,提高力学效率和效益的学校被称为绿色学校。 A.对 B.错 38.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有利于教师实现自我反进教育教学工作。 A.对 B.错

39.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国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确立小学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 A.对 B.错 40.学习者们往往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相信的知识去帮助他们理解新的经验。因此,先前的知识和信念会促进学习者新的学习。 A.对 B.错 41.智力被认为是与学习能力有关的一个重要心理变量,但是这一概念是人为建构的很难被精确地测量。 A.对 B.错 42.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些只有通过他人的帮助才能成功完成的任务。

A.对 B.错 43.代币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管理手段其理论思想来源于认知主义教学观。 A.对 B.错 44.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教学科目界限。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材斗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设计教学法。 A.对 B.错 45.随着儿童逐渐长大,他们往往在不考虑行为的外部结果的情况下,采纳身边他人优先考虑的事情和价值标示准作为自己的,接受他人所推崇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动机的外化。 A.对 B.错

46.在小学低年级的某次数学测验中,由于数学试卷中试题的文字表述过于复杂,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题干的要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题目,以致于该试卷无法正确测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据此可以判断这次娄学测验是_______ A.高信度的 B.低信度的 C.低效度的 D.高效度的 47.下列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_______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完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生物试卷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生物试卷 一、选一选: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口普查是利用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A.观察B.调查C.实验D.收集和分析资料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有关,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低的是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 3.我们吃的胡萝卜、甘蔗是植物的 A.生殖器官B.基本组织C.营养器官D.果实 4.下列各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环形皱襞和小肠 B.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C.有多种消化酶 D.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5.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来自于细胞的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寄生 7.下列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一组是 A.二氧化碳和氧 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物和水 D.有机物和氧 8.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呼出二氧化碳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D.消耗氧

9.一次施肥过多,会导致植物出现“烧苗”现象,原因 A.根细胞吸水过多B.根细胞失水过多C.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D.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 10.在消化道中,淀粉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口腔和胃B.口腔和小肠C.食道和胃D.小肠和口腔 11.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12、在下列几种高等动物的组织中,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的组织是 13.女性卵巢的作用是 A.受精作用发生地场所B.输送卵细胞C.胚胎发育的场所D.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14.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A.23对B.23条C.46条D.46对 15.下列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单位是 A.纲 B.目 C.科 D.种 16.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改善生活条件 17.假如小明手上有80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为30分钟一代,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A.160B.320C.640D.1280 1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学)一 第一部分教育学填空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0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10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03、人们都认为,教育是(与人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以(教育影响)为中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0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的产生)。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10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106、各国教育制度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不同的学制类型。(双轨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单轨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类型。 107、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正式的学制(癸卯学制)[即《秦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一直使用到建国,是中国近代史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08、19世纪末,欧美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九年或九年以上)。109、(科举制度)形成于(隋唐以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10、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1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特征。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12、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 113、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教育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14、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确立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 115、在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 116、古代西方的教育思想要溯源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117、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又称为(产婆术),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柏拉图)是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观点,他提倡的(和谐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

2020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合集

2020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合集第一部分教育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教育是指(B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网络教育 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A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4.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C )A.生物界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6.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B ) A.教馆与学馆 B.崇文馆与弘文馆 C.文馆与武馆 D.书学馆与算学馆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B )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8.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D ) A.教育规模的限制 B.学生数量的限制 C.教师水平的限制 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A.决定作用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D.加速或延缓作用 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1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D )A.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生理前提作用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1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1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附详细答案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附详细答案) 注意事项: 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生物教育理论题,共8页。答题前请你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请将你的试卷交给监考老师。 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力争获得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第5页的"选择题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以下生物体的结构最简单的是 A.细菌 B.植物 C.真菌 D.肝炎病毒 2.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甲地大于乙地 B.乙地大于甲地 C.两地相同 D.不能判断 3.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色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4.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海拔高度 5.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 6.炒苋菜时汤会变红,其红色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的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壁 D.液泡 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里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在。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8.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得到生命活动所需的 A.能量 B.二氧化碳 C.水 D.无机盐 9.如果仅从美丽、芳香的桃花结构来分析,在鲜花店工作的你,最关注的是 A.花药 B.花丝 C.柱头 D.花瓣 10.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A.天敌的影响 B.人工选择 C.温度的改变 D.环境的改变 11.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具有茎、叶的分化 C.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D.都没有真正的根 12.新鲜水果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其主要原因是这样做可以 A.不让水分散失 B.抑制呼吸作用. C.减少果皮损伤 D.阻挡细菌进入 13.你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吸吮 B.聪明的小狗会"做算术题" C.狗妈妈悉心喂养猫宝宝 D.蜘蛛结网捕食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特殊道德要求_______,是___一般社会道德_____和__阶级道德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职业道德____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_共产主义道德原则_____的指导下,通过__教育劳动过程____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道德规范______和__行为准则_____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热爱学生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坚定的事业心,______和__较强的荣誉感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组织经管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____清晰的自我意识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__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教育民主______、___尊师爱生_____和__教案相长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教育______而生,又为_教育 ____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教育__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放任型______、_****型_______和__民主型______。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A______。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B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B_____。 A.经管型 B.放任型 C.****型 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D_____。

初中生物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专业基础知识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只限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 分,共52 分) 1. 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长颈鹿 D.乌龟 2.下列不属于科技仿生学内容的是 ( ) A.飞行员身上的“抗荷服” B.冷光灯 C.悉尼歌剧院的薄壳建筑 D.天文馆的球形建筑 3.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纲猫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 A.种 B.门 C.属 D.目 4.把蜗牛、海葵、蜘蛛分为一类,把锦蛇、青蛙、麻雀分为一类,这是依据( ) A.脊椎骨的有无 B.体温是否恒定 C.受精方式的不同 D.生殖方式的不同 5. 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鱿鱼 B.鲨鱼 C.鲸鱼 D.甲鱼 6.下列动物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海龟、河蟹 B.河蚌、田螺 C.海蜇、蚯蚓 D.水蛭、沙蚕 7.下列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 ) A.农田 B.城市 C.草原 D.森林 8.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 A.桫椤 B.油松 C.珙桐 D.苏铁 9.下列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大熊猫、白鳍豚、大鲵 B.大熊猫、白鳍豚、金丝猴 C.金丝猴、丹顶鹤、白鳍豚 D.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 1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狗算算术 B.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C.大山雀喝牛奶 D.海豚表演顶球、跳跃 11.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 A.环境污染 B.滥砍乱伐 C.动物的争斗行为 D.滥捕乱杀 12.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严禁采伐森林 B.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C.提倡林区狩猎 D.清除枯枝落叶 13. 为保护生态环境,消灭棉花上的蚜虫宜选用的最好方法是( ) A.喷洒低浓度的农药 B.喷洒高效的农药 C.放养七星瓢虫 D.哪一种都可以 14. 具有“微生物学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达尔文 C.巴斯德 D.林奈 15. 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黄曲霉 16.倘若自然界的细菌、真菌等突然消失,则将会出现( ) A.动植物大量繁殖 B.人类没有传染病 C.植物没有病虫害 D.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堆积如山 17. 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 )

【练一练】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练一练】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1.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这就是教育的永恒性。 3.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提出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卢梭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一词的来源。斯宾塞首次将“课程”一词用于专门术语。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4.【答案】D。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们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走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就会深得人心,运用的是榜样法。 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印象形成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6.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种特征出现在( )。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年晚期 D.成年期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思维的发展。青年初期个体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7.“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答案】B。解析:这是《西邻五子》中的原话,大意是:西邻公有五个孩子,一个朴实,一个聪敏,一个盲人,一个驼背,一个跛脚。西邻公让朴实的务农、聪敏的经商、瞎眼的算命、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如此,大家各展其长,各有所成,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8.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 )品质。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8.【答案】A。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