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简答题复习课程

《建筑材料》简答题复习课程

《建筑材料》简答题复习课程
《建筑材料》简答题复习课程

《建筑材料》简答题

简答题

1.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答: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率增大,则强度降低,体积密度降低,保温性提高(或导热系数减小),吸水性(吸水率)增大,抗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等耐久性下降。

2.防止水泥腐蚀的措施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答:(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即根据侵蚀介质的种类,选择易受腐蚀成分少的水泥;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减小孔隙率,使水泥石抗渗性增强,侵蚀介质也难进入。

(3)当腐蚀作用较强,采用上述措施也难以满足防腐要求时,可在结构表面用防腐能力强的材料设置保护层。

3.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有哪些?

答:(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

(2)水化热低,

(3)耐腐蚀性好,

(4)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

(5)抗碳化性差。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答:(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和易性差则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不能保证施工质量。(2)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达不到,则不能保证在荷载及外力作用下结构使用与安全性。

(3)满足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以抵抗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达到相应的耐久性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寿命。

(4)满足经济性的要求,以节约工程费用。

5.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采用粘性土类杂质少,针片状颗粒少、尺寸较粗大、级配好的砂石,尽量采用较小的砂率,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的数量,采用减水剂。

6简述影响材料抗渗性的主要因素?材料的抗渗性如何表示?

答:材料的孔隙越大(或密实度越小)特别是开口孔隙越大,则抗渗性越差,(或特别微细的孔隙对抗渗性基本无影响),亲水性材料的抗渗性较憎水性材料差。常用渗透系数和抗渗标号(或抗渗等级)表示。7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内外因素不哪些?

答:内因有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含量、石膏的掺量、水泥的细度。外因有养护时间、环境湿度和温度、水灰比。

8试分析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的形式和过程如何,指出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什么?

答:(1)、破坏形式有界面先破坏,水泥石先破坏和骨料先破坏。

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形式主要是水泥石和骨料之间的界面先破坏,其次是水泥石先破坏,而骨料先破坏的形式很少发生。因为在普通混凝土中骨料的强度通常远远大于混凝土的强度(或水泥石的强度)。

(2)、破坏过程:普通混凝土在受压时,随着荷载的增加,界面上的水泥石中原有的微小裂纹的长度、宽度和数量不断的增加、扩展、相连直至贯通,导致混凝土的破坏。

(3)、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提高水泥石和骨料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或有时也取决于水泥石)。

9何为钢的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在常温下,钢材经拉、拔或轧等加工,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而调整其性能的方法称为冷加工。若在常温下存放15-20天,可完成时效(称自然时效)。若加热100-200摄氏度,则可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时效(称人工时效)。主要目的是提高钢材的机械强度,降低塑性和节约钢材。

10与传统的沥青防水油毡相比,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最适宜用于哪些防水工程?答:特点有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拉伸强度大,延伸率大。耐高低温性能很好。

最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单层外露防水,严寒地区及有大变形部位的防水,也可用于其它防水工程。11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实验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哪些?

答:同一材料,试件的尺寸比标准尺寸越大(小),则测得强度越低(高);加荷速度比规定速度越快(慢),则测得的强度越高(低);试件表面平整(凹凸不平)时,则测得的强度越高(低);材料含水时,测得的强度偏低;试件表面有润滑时,则测得的强度偏低。

12矿渣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比较,在强度,水化热,耐腐蚀性方面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与硅酸盐水泥比较,矿渣硅酸盐水泥: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这是因为水泥熟料少,混合材料掺量多,所以水泥初期水化产物少,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因熟料水化生成物不断增多,并激发活性混合材料的活性,使其水化产物增多,故后期强度发展快,甚至超过同强度等级的过酸盐水泥。

(2.)水化热低。因为水泥熟料少,故水化热低。

(3).耐腐蚀性好。因为水泥熟料少,其水化产物中易受腐蚀的Ca(OH)2和水化铝酸钙生成得少,且活性混合材料的水化进一步降低了Ca(OH)2的数量,故耐腐蚀性好。

13普通混凝土用砂中的杂质主要包括哪些物质?其危害如何?

答:(1).泥,云母以及轻物质,增加用水量或增大水灰比,降低水泥石和骨料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2).硫化物,硫酸盐以及有机物,对水泥石具有腐蚀作用,降低水泥石的强度和耐久性。

(3).氯离子,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锈蚀作用。

14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它们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有水泥,水,砂,石子。水泥和水在硬化前起到润滑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硬化后则起到胶结作用将沙石粘结为整体,使混凝土具有强度和耐久性。沙石则起到骨架作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可降低水泥用量。

1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低合金高强度结构被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机械强度高,塑性,韧性,可焊性等综合性能好,耐腐蚀,耐高低温好,而且成本不高,质量稳定,节约钢材。

其主要用途有:各种钢结构,特别是桥梁,高层,大荷载及大跨度的钢结构钢材建筑。

16材料内部孔隙率尺寸的大小,形态特征对材料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尺寸越大,则材料的强度越低,保温性越差,毛细孔可增加材料的吸水性,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开口孔隙相对闭口孔隙对材料的强度,保温性,耐久性更为不利。

17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对水泥的组成有哪些要求?为什么?宜使用那些水泥?不宜使用哪些水泥?

答:(1)硅酸盐水泥孰料含量要高,孰料中的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含量要多,因孰料多则水化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并且水化放出的热量也较多,对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有一定的好处。

(2)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8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答:(1)采用适宜的水泥品种或掺假矿物掺合物;

(2)尽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密实度;

(3)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石;

(4)采用清洁,坚固的砂,石;

(5)掺加减水剂:

(6)掺加引气剂;

(7)加强施工;

(8)适宜最大粒径,细度模数;

(9)适宜的沙率;

19在建筑工程中选用碳素结构刚应考虑的条件是什么?哪些条件下不能选用沸腾刚?

答:在建筑工程中选用碳素结构钢应考虑所受荷载类型,结构的重要性,连接方式及环境温度。

对于沸腾钢,在下列条件应限制其使用:

动荷载焊接结构;动荷载非焊接结构,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零下20摄氏度,静荷载或间接动荷载焊接结构,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零下30摄氏度。

20与传统的沥青防水卷材想比,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最适宜用于哪些防水工程?答。(1)耐老化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2)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

(3)耐高温,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范围宽;

最适宜:

1)屋面单层外露防水或重要防水工程;

2)严寒地区或有大变形部位的防水。

21选用墙体材料时对材料的导热系数和热熔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选用墙体材料时,一般希望选用导热系数小,热熔大的材料。因导热系数小,则材料的绝热保温性高,可减小建筑物的能量消耗。热熔大,则可保持室内温度相对稳定。应尽可能选用比热大的材料。

22甲.乙两硅酸盐水泥孰料的主要矿物成分见下表。用两者配制的硅酸盐水泥在强度发展及28天强度,水化热,耐腐蚀性方面有何差异?为什么?

答:硅酸三钙的水化硬化快,强度发展快,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铝酸三钙的水化硬化快,强度发展快,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很差。而甲孰料的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均高于乙孰料,因而由甲孰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快,28天强度高,但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

23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其危害如何?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如何处理?

答: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

(1)水泥石中还有过多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

(2)石膏掺量过多;

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可是混凝土或水泥制品产生膨胀性开裂,甚至完全破坏,因而,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不得使用。

24为什么配制普通混凝土时。一般不采用单粒级石子,也不适用细沙或特细砂?

答:因为单粒级石子的空隙最大,会使水泥用量和水用量增加,使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强度,和耐久性下降,而使干缩徐变增大。

细沙,特细砂表面积大,而空隙率也较大,因而会使水泥用量和水用量增加,使流动性,粘聚性,强度,和耐久性下降,而使干缩徐变增大。

25为什么Q235号钢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

答;Q235钢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主要是由于它的机械强度较高,塑性、韧性好及加工的综合性能好,而且冶炼方便,成本较低。

Q235钢按质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B为普通质量钢,适合一般钢结构工程。C,D为优质钢,适合受动荷载作用重要的焊接结构,其中Q235-D适用于低温下的重要结构。

26塑性材料与韧性材料有哪些区别?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韧性材料?

答:塑性材料是指明显的塑性变形性质的材料,韧性材料是指具有良好的抵抗冲击振动作用的材料。前者是以材料变形性质划分的,后者是以材料抵抗冲击振动作用的能力大小划分的。

韧性材料常具有较高的塑性。在承受冲击振动荷载时应选用韧性材料。

27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与矿渣硅酸盐水泥比较,在强度,抗渗性,抗冻性,耐热性方面有何异同?为什么?

答: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与矿渣硅酸盐水泥比较:

1)两者的早期强度均较低,后期强度发展均较快。这是因为两者的水泥熟料均较少,混合材料掺量多,所以水泥初期水化产物少,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因孰料水化生成物不断增多,

并激发活性混合材料的活性使水化产物增多,故后期强度发展快,甚至可以超过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

2)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抗渗性较差,因其泌水性较大。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抗渗性较高,因其泌水性小,且潮湿环境下或水中养护时,会生成较多水化硅酸钙凝胶使水泥石结构密实。

3)两者的抗冻性均较差,因它们的密实性均较差。

4)矿渣硅酸盐水泥的耐热性较高,因矿渣本身耐热。

28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哪些方面?它们分别还影响混凝土的那些性能?

答:1)混凝土抗渗性:还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等;

2)混凝土的抗冻性:抗冻性不好,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

3)混凝土的抗腐蚀性:抗腐蚀性不好,导致水泥石的破坏,混凝土强度下降;

4)混凝土的抗碳化性:碳化可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5)防止碱-骨料反应:是水泥中的碱和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碱-硅酸凝胶,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开裂;

29建筑工地上,对钢筋进行冷加工并时效处理的主要目的及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提高利用率,节约钢材,同时也可提高抗拉强度,适当降低塑性并有调直,除锈作用。

冷加工的主要方法是冷拉,冷拔,时效处理的主要方法是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30高聚物能改善石油沥青的哪些性质?用于沥青改性的常用高聚物有哪些?

答:高聚物能改善石油沥青的下列性质:

1)提高石油沥青的抗老化性,

2)提高石油沥青的耐热性和改善石油沥青的低温柔性,

3)增加石油沥青的弹性或提高石油沥青的抗拉性能

常用的高聚物为SBS,APP。

31什么是水泥石的镁盐腐蚀?其危害程度如何?

答:镁盐腐蚀是指环境中含有氯化镁,硫酸镁对水泥石的腐蚀,其腐蚀过程为:二者与水泥石的氢氧化钙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硫酸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镁。在此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氢氧化镁无胶结能力,氯化钙易容于水;生成的硫酸钙又将产生硫酸盐腐蚀,即会造成硫酸盐腐蚀或膨胀所以对水泥石的危害很大。

3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在强度,水化热,耐腐蚀性方面有何区别?为什么?

答:与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较,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这是因为水泥熟料少,混合材料掺量多,所以水泥初期水花产物少,早期强度低。但后期因孰料水化生成物不断增多,并激发活性混合材料的活性,使其水

花产物增多,故后期发展快,甚至可以超过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水化热低。因为水泥熟料少,故水化热低;

3)耐腐蚀性好。因为水泥熟料少,其水化产物中易腐蚀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生成的少,且活性混合材料的水化进一步降低了氢氧化钙的数量,故耐腐蚀性较好,但烧粘土质火山灰水泥,

耐硫酸盐腐蚀较差。

33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是如何保证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为什么?

答:1)为了保证耐久性,计算出水灰比要小于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的限制。否则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增加,抗渗性下降,耐久性下降。对强度要求不高的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时,即可满足强度要求,但却不一定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因此,水灰比要小于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以保证在强度满足的情况下,耐久性也得到满足。

2)为了保证耐久性,计算出水泥用量要大于规范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因为,虽然混凝土强度得到保证,但水泥用量过少时,混凝土不够密实即孔隙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差,因此,水泥用量要大于规范中的最小水泥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即保证的混凝土的耐久性。

3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使用钢绞线与使用热轧钢筋相比有哪些优点?主要应用有哪些/?

答;强度高,柔性好,无接头,安全性可靠,施工方便。

后张预应力重型或大跨度混凝土结构。

35重要防水工程中使用的防水涂料应具备哪些优点?常用的品种有哪些?

答:优良的弹性,耐高低温,耐老化,粘结力强,拉伸强度高。

聚氨酯防水涂料,硅橡胶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

36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42.5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从有利于完成工期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

答:相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其28d强度指标是相同的,但3d的强度指标是不同的。矿渣水泥3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若其它性能均可满足需要,从缩短工程工期来看选用硅酸盐水泥更为有利。

37普通混凝土有哪些材料组成?它们在混凝土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主要有水泥,水,砂,石子组成。其中由水泥与水组成的水泥浆起着润滑(硬化之前)和胶结(硬化之后)的作用。由砂和石子组成的集料起着支撑骨架,减小水泥硬化所产生的收缩并降低造价的作用。38什么叫沥青的“老化”,说明“老化”的过程?

答:沥青在热,阳光,水和空气的长期作用下,导致塑性降低,粘性提高,逐渐变得硬脆,直至开裂的过程为沥青老化。

在“老化”过程中,组分发生递变,分子量较低的组分转变为分子量较高的,即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39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答:(1)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水化,凝结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

a游离的CaO,MgO含量过高;

b石膏的掺量过高。

40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试验条件有哪些?

答:试验测出的强度值除材料组成,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外,还与试验条件有密切关系,如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温度以及试验时的加荷速度等。对于脆性材料,试验条件对强度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如下。

试件受压时,试件表面有润滑剂时,测得的强度偏低。

试件尺寸不同,强度试验结果也不同。尺寸大的试件强度低。

含水分为的试件强度低于干燥的试件。

一般材料,温度升高,强度降低。

加荷速度应该遵循规定进行。当加荷过快时,材料变形的增长落后与应力的增长,所以破坏强度较高。

41水泥常规指标有哪些?

答:(1)细度,水泥细度检验分为比表面积法和筛析法。(2)筛细法又分为负压筛法。水筛法和手工筛法,若检验工作中,负压筛法,水筛法和手工筛法测定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3)标准稠度用水量;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 4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时刻到水泥失去塑性而经过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时刻到水泥硬化而经过的时间。

42什么是级配?

答;级配是指各种粒径颗粒在骨料中所占的比例,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连续级配是指集配颗粒的尺寸由小到大连续分级,每一级集料都有适当比例,间断级配是在集料中缺少一级或几级粒径的颗粒而形成的一种不连续的级配,在大体积混泥土施工中为保证混泥土的质量,一般宜采用连续级配。

连续级配比间断级配水泥用量稍多,但其拌制的混泥土流动性和粘结性均较好,是现浇混凝土中最常用的一种级配形式。间断级配是省去一级或几级中间粒级的集料级配,其大颗粒之间空隙由比它小几倍的小颗粒来填充,减少空隙率,节约水泥。但由于颗粒相差较大,混泥土和物易产生离析现象。因此,间断级配较适宜于机械振捣流动性低的干硬性拌合物。

43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为什么早期强度低?

答;与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比较,其熟料含量较少,即快硬的矿物和较少,而且二次反应很慢,所以早期强度低。

44受力钢筋的设计强度为什么应取屈服强度,而不取抗拉强度?

答;从钢筋受拉应力—应变图可知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后,钢筋的变形就要增大,这时,钢筋混泥土构件中的钢筋始终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由于钢材的弹性极限不容易准确测得,所以以容易测得而数值只稍高于弹性限度的屈服强度为依据,而不采用抗拉强度。

45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全性?不安定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

答:水泥的体积安全性是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水泥体积安全性试验通常采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

各种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几乎都产生不同程度的体积变化,水泥石的轻微变化一般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但是,水泥含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或硫酸盐时,水化速度较慢,水泥结硬后仍在继续水化,则引起已结硬的水泥石内部产生张应力,轻着可降低强度,着重可导致开裂或崩溃。

评价的方法:试饼法和雷氏夹法。

46影响硅酸盐水泥硬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水泥的矿物组成C3A和C3S的含量,含量大时,凝结硬化速度快;

2)水泥颗粒粗细,越细则表面积大,凝结硬化也快;

3)硬化时温度,湿度越高,凝结硬化越快;

4)加水的数量,如果适量则凝结硬化快;

5)外加剂,加不同的外加剂,也会改变水泥本身的凝结硬化速度。

47配制混凝土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求?

答:(1)成材料经拌合形成的拌合物应具有一定的和易性,以便施工。

(2)混凝土应在规定的龄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适应其所处耐久性。

(4)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节约造价。

48钢有哪些性能?

答: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拉伸性能,硬度和冲击韧性)及工艺性能(冷弯性能,可焊性),机械性能即工艺性能。

49试述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答:(1)采用高标号水泥。(2)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3)采用湿热处理。(4)改进施工工艺。(5)加入外加剂。

50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答: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内部的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力。51影响砂浆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砂浆的强度除受砂浆本身的组成材料及配比外,还与基层的吸水性能不关。对于不吸水基层,这时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与混凝土相同,即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对于吸水基层,砂浆强度与水灰比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

5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参数四个要求是什么?

答:三个参数: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

四个要求:满足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满足强度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上的要求。

53使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是,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由于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共同具有:凝结慢,早期强度低,抗磨和抗冻性较差,抗碳化能力也较差的特点,因此,不适用于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尤其在低温条件下不宜使用;也不适用于抗冲,抗磨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和严寒地区处于水位变动区的混凝土工程。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还应注意由于抗碳化能力差而容易引起钢筋锈蚀的问题。此外,这三种水泥的干缩性较大,在施工中还应加强养护,而且还不能在其后干燥的地区使用。

54评定建筑用钢的技术性质,根据哪些主要指标?

答:评定建筑用钢的技术性质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冷弯性能等指标。

5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水泥的强度与水灰比的影响。

(2)集料的种类、质量、及配的影响。

(3)养护温度、湿度的影响。

(4)养护龄期的影响。

(5)施工方法的影响。

(6)外加剂的影响。

56使用石膏时为什么要陈伏后才使用?

答:防止石膏中含有部分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熟化速度非常缓慢,并非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导致已硬化的结构产生鼓包或开裂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57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怎么测定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答: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也称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工作性(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性质,通常通过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而粘聚性及保水性那个主要通过目测观察来评定。测流动性的方法有两种:玬落度法和微勃稠度发。

58木材有哪些与建筑有关的物理、力学性质?

答:木材与建筑有关的物理性质有:密度、吸湿性和含水率、变形率、变形等;力学性质有: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切等强度。

59建筑石膏在使用时,为什么常常要加入动物胶或亚硝酸盐酒精溶液?

答:建筑石膏的凝结速度快,在几分钟内便失去塑性,给成型和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故在拌合时加入动物凝胶或亚硝酸盐酒精溶液等延缓凝结速度。

60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它在配合比设计中有何作用?

答: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等有关。水泥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是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设计依据,根据设计的配合比拌合水泥混凝土,制作的强度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后,测得的强度值必须满足试配强度要求,才可以说混凝土的力学性质满足要求。

61砂浆强度试件与混凝土强度试件有何不同?

答:(1)材料的成分有差异。

(2)试件的边长尺寸有差异。砂浆是以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而混凝土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

62 影响硅酸盐水泥硬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水泥的矿物组成C3A和C3S的含量,含量大时,凝结硬化速度快;

(2)水泥颗粒的粗细,越细则表面积越大,凝结硬化速度也快;

(3)硬化时温度,湿度越高,凝结硬化速度越快。

(4)水灰比越小,凝结硬化和强度发展越快;

(5)外加剂,加不同的外加剂,也会改变水泥本身的凝结硬化速度。

63简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答:水泥加水搅拌后,由于水泥颗粒间分子引力作用,产生许多絮状物而形成絮状结构,致使部分水分被包裹在絮状结构内,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后,由于减水剂的表面活性作用,减水剂分子定向吸附水泥颗粒表面,亲水基端朝向水,同时因亲水基端的电离作用,使得水泥颗粒表面上的电性相同的电荷,产生静电斥力,使水泥颗粒互相分散,导致絮凝颗粒解体,被包裹的水分得到释放,从而有效的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此外,极性很强的亲水基团,易与水分子以氢键结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有利于水泥颗粒的滑动,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

64某混凝土搅拌站原使用砂的细度模数为2.5,后改细度模数为2.1的砂。改砂后原混凝土配方不变,发觉混凝土塌落度明显变小。请分析原因.

答:因砂粒径变细后,砂的总表面积增大,当水泥浆量不变,包裹砂表面的水泥浆层变薄,流动性就变差,即塌落度变小。

65常用热处理方法有哪几种?各与钢筋性能有何关系?

答:淬火:淬火可使钢的硬度、耐磨度和强度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降低,且可能产生内应力。

回火:可消除内应力,减少脆性恢复一部塑性和韧性,保留相当的强度和硬度。

退火: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正火:提高钢材的塑性和韧性,使强度,塑性和韧性得到良多的配合。

66石油沥青胶体结构的胶团是如何构成的?

答:以沥青为分散相,油为分散介质,树脂包裹在分散相沥青质的表面,并逐渐向外扩散,使分散相很好地胶溶在分散介质中,这样的胶体结构单元即为胶团。

67配制混凝土时应考虑哪些基本要求?

答:(1)各组成材料拌合形成的拌合物应具有一定的和易性,以便施工。

(2)混凝土应在规定的龄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3)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适应其所处环境的耐久性。

(4)经济合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节约造价。

68粘稠沥青三大指标是什么,每个指标有分别是什么?

答:A针入度,单位为0.1mm;

B延度,单位为cm;

C软化点,单位为摄氏度;

幼儿园课程试卷试题及答案及评分参考

《幼儿园课程》 教学点( )学生学号 本试卷共有六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 错选均无分。 1.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 ) A.知识体系 B.学习经验 C.行为习惯 D.道德品质 2.活动课程强调知识和智慧真正的源泉是( ) A.游戏 B.生活 C.实践 D.上课 3.活动课程是以( )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的。 A.学科 B.问题 C.儿童 D.概念 4.间接教学经常借助的中介有( ) A.教具和学具 B.提问和启发 C.表情和动作 D.物质材料和人际环境 5.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是( ) A.项目活动 B.作业教学 C.关键经验 D.游戏活动 6. 瑞吉欧的课程与教学展开的主要方式是( ) A.项目活动 B.生活活动 C.区域活动 D.集体教学活动7.教师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属于自主阶段的指导方式是( ) A.先介绍,后开放 B.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 C.给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D.观察与评估 8.活动区的活动多为( )的活动。 A.幼儿自选 B.教师指定 C.家长参与 D.师生商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是。 2、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常受 的影响。幼儿常有“破涕为笑”的表现。 3、完整的记忆包括识记、、和恢复三个环节。 4、课程评价要以_________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5、形象性和,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 6、皮亚杰的,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 7、蒙台梭利教育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练习、_________、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 8、认为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可增长、分化为九种 基本情绪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9、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这说的是个性的。 10、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三、是非判断题(判断下各题是否正确,在题后括号内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8分) 1.幼儿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要形式。( ) 2. 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来看,我国多数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是经常不假思索地采用集体活动组织形式。( ) 3.“专业化”的教师指的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 )

公共关系简答题答案

公共关系简答题答案 1、公共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答:公共关系定义的多样性,说明公共关系这一事物自身的复杂性。这些表述不同的定义固然有助于我们从不同侧面来认识公共关系,却又令人无所适从。要使公共关系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含义,必须抛开其扑朔迷离的表象,抓住它最本质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特征,这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共关系的必要前提。 (1) 公共关系是特指社会组织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各相关公众间关系的组合。(2) 公共关系是为特定的组织机构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的活动。(3) 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公众利益第一。(4) 公共关系的基本方法是双向沟通,信息交流 2、如何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公关分类? 答:不同的公众对组织生存发展影响力不同,就是相同的公众对条件不同、需求不同的组织的影响力也不相同。因此,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即依据公众对组织影响作用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公众划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 (1)首要公众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首要公众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组织操有“生杀大权”,因此,组织往往投入最多的时间、精力、 人力和财力业维持和改善同这类公众的关系。 (2)次要公众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影响, 但不起决定作用的公众,其重要性小于首要公众。他 们虽然不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点对象,但如果忽视他 们的存在,就会使组织的公共关系处于不良状态。 (3)边缘公众指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 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3、如何按照公众的态度进行公关分类? 一个组织面临的各种公众,由于他们所处不同的 地位和环境,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主观认识水平等条 件,而形成对组织的不同态度。我们可根据公众对组 织是否具有合作态度将其分为以下三类:(1)顺意公 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 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他们是推动组织发展变化的基 本公众和主要力量。一个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其首 要目标是保持和扩大顺意公众的队伍,经常与他们沟 通联系,不使他们的态度发生逆转,不让他们被竞争 对手争取过去。(2)逆意公众。又称为敌对公众,是 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采取敌对立 场的公众。他们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逆意公 众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在利益上与组织发 生冲突;另一种是由于沟通不畅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 产生了误解。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如何争取逆意公众 的转变是一个难题,但又不能因为这是一个难题而放 弃做对逆意公众向顺意公众转化的工作。(3)独立公 众。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 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由于独立公众 的态度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既可以向顺意公众转 化,也可以向逆意公众转化,宜采取说服、争取的工 作方式,争取他们向组织有利的方向转化,绝不能掉 以轻心。 4、简述我国公共关系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前进中的不足: 1、理论和实践尚不接轨 2、组织领导人的公共关系意识差 3、公共关系活动大多停留在较低层次,影响公 共关系的形象 对策: 系统学习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 努力发掘中国文化中的丰厚资源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5、“揭丑运动”与公共关系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答。进步知识分子认为,“公众”与“群众”的区别是 很严格的。“公众”追求民主、理性和科学,是有教养的 人。“公众舆论”发现问题、探讨并寻求解决问题,是理 性的意见。而“群众”是指那些随随便便的、会被少数 特权阶级利用的狂热的人。“群众意见”往往是随意的、 无组织的,甚至是狂热的、盲从的。为培养“公众”,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A 5、B 6、A 7、C 8、A 9、B 10、A 11、C 12、C 13、 A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1、ACE 2、AD 3、ACDE 4、BE 5、A B 6、A.B 7、AB 8、CDE 9、ABCDE 10、ACDE 11、ABCDE 12、ABCDE 13、ACE 14、BD 15、AC 三、名词解释题 1、传播管理说这类定义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 职能。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P3)2、公共关系状 态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 存在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 共关系活动的结果。(P10)3、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 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相处和交往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的公众环境状态中比较直观的方面。公共关系“好”还是“不好”,从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就可以直接判断。(P16)4、形象(P18)5、人际关系主 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它主要从 个体关系的角度概括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涵盖面包括个人在生活、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P21)6、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 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这种公众意见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 态的客观标志。这种舆论反映和评价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公众环境状态中无形的方面。舆论标志着大多 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P17)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传播观念、协调观念? P12 2、为什么说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P13-14 3、 为什么说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15-16 五、论述题 1、从关系、职能、学科的角度论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要点:公关本质属性;分别阐述关系、职能、 学科性质。(P7-8)2、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要点:人际关系;(1)联系(内容、 方法)(2)区别(主体、对象、内容、方式)P21 3、试述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要点:人群关系;(1)联系;(2)区别P21-22 4、试分析公共关系有代表性的七种定义?P2-3 六、案例分析题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活动—《中国名牌》杂志社的公关创意 知识点: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 从背景上(历史、立场)进行项目调查,得出结论:回归这一天,一个民族的沧桑荣辱将在这时刻凝 聚升华。当时离回归只剩3年半过渡期。寻求一种能充分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信念与浓烈企盼之情的 特殊活动方式,其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与历史作用。 开展了项目的策划和实施:目的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切入点是倒计时;焦点、层次和时间到位;得 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分析评点:(1)舆论影响、社会效应,堪称“中国公关史上值得一书的大手笔”。(2)精妙的创意:倒 计时版设置在祖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公关策划找到了一个最佳着落点。(3)高层次、长跨度、大规模: ①规模最大倒计时牌面积达153.6平方米);②受众面最广;③活动时间最长,前后历时 925天;④新闻媒 介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以及频率最多。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公共关系学简答题汇总

公共关系学简答题汇总 1.什么是公共关系观念,包括哪些具体内容?p12-13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和 联系p20-22 3.爱德华伯尼斯的重要贡献p30-31 4.我国公共关系教育培训的发展的趋势是什么p37 5.在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在国际公共关系发展的 趋势是什么?p44 6.简述公共关系提供信息的职责p46 7.简述公共关系推广的职责p48-49 8.公共关系具有哪些辅助决策有哪些p47 9.关于协调沟通的职责的内容p50 10.公共关系提供服务的职责具体有哪些p51 11.宣传与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12.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 13.公共关系在提高个人素质方面的作用p60 14.公共关系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 15.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标新在哪些方面 16.公关地位战略化的具体表现 17.聘请公关顾问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18.公共关系人员的意识有哪些具体要求 19.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20.哪些人可以成为领导式的公共关系人才?P89

21.公共关系职业工作具体描述有哪些?P98 22. 简述“全员PR管理”(作为简答题除了答出名词解释外还要标出以下三点) 23.公众与人民、群众、人群、受众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4. 简述公众包含的基本涵义有哪些?P103 25. 简述什么是现代公众意识?为什么要树立现代公众意识? 26.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不同的公众?(为什么说边缘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必争之地?)P113 27.搞好社区公众关系的意义何在?P119 28.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的意义有哪些? 29. 简述为什么说媒介公众具有明显的二重性?P121 30. 与新闻媒介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31. 政府公关的意义有哪些? 32. 简述与名流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意义何在? 33.与国际公众沟通的意义是什么? 34. 如何运用跨文化传播手段,促进组织形象的国际化?P125 35.客观因素包括哪些呢 36.请简述认知、情感、意图三因素之间的关系。 37.简述信息本身的说服力的关系及应用技巧。P144 38.在说服别人时,问题的排列技巧要怎样才能打动人心? 39.流行的涵义具体有哪些? 40. 美国流言研究者纳普总结出对付流言的方法有哪些?P152 41.舆论的特征有哪些?P154 42.阐述影响人的价值观的因素有哪些?P160 43.决定团体成员从众的因素有哪些?P163 44.如何进行组织形象的地位测量?P172~173 45.为什么说:组织形象是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呢? 46.公司对公众期望和要求有哪些? 47. 简述如何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P186 48.简述编制公共关系预算的方法有哪些?及其优缺点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幼儿园课程论》模拟试题

《幼儿园课程论》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相对更强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2.按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理论家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在蒙台梭利课程中,自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5.我国80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受唯理派哲学思想影响的是() A. 蒙台梭利课程 B. 福禄贝尔设计的恩物 C. 方案教案 D. 直接教案模式 2.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有( )。 A. 是由关联的课程,能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联系。 B. 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C. 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D. 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下列较多地被运用在艺术领域的课程目标是()。 A. 生成性目标 B. 表现性目标 C. 行为目标 D. 结果目标 4.在直接教案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 A. 儿童行为的训练者 B.儿童学习的共同建构者 C. 儿童主动活动的鼓励者 D.儿童行为的强化者 5.()的课程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生成性,因而它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A. 瑞吉欧教育体系 B. 凯M和德弗里斯课程方案 C. 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D. 海伊斯科普课程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勃朗芬布朗纳所谓的外系统

现代公共关系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公共关系参考答案 任务一:课后自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C 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CD 4.AC 5.ABC 三、判断题: 1.通俗的讲,公共关系就是人与人、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 2.公关的主体就是指公关的对象。 (×)3.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就是公共关系。(×) 4. 艾维·李被称为现代公关之父。 (√) 5.公关状态的存在是不以社会组织的主观设想为转移的。 (√)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答: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和行为者。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活动,而不是个人的事务和技巧;公共关系涉及组织的目标、战略等诸要素,而不停留在个人活动的层面上;公共关系处理的是组织的关系和舆论,而非私人的关系和事务;公共关系

追求整体的公关效应和组织的社会形象,而不局限于个人的印象、情感和利益。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其总体目标和需要。公共关系是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是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是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公共关系学主要将组织作为传播沟通主体来进行研究。任何组织都是一个传播沟通的主体,都具有公众传播沟通的行为和功能。 2.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地形成公关意识? 答:所谓公关意识,是指一种自觉用公共关系理论和原则指导自己思维和 行动的观念,又称“公关观念”,是某些公众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把公共 关系的理论和原则融化为自己的思想,融化为自己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因 为你会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的“名片”成为企业文化流动广告的载体。你要为 自己设计和谐优美的职业形象,并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自己的文化内涵 和企业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员工的外表与气质上。 3.公共关系有几个职能? 答:(1)采集信息(2)传播与沟通(3)联络感情、协调关系 (4)咨询与引导 4.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有什么区别? 答:(1)两者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公共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而庸俗关系则是生产力低下,卖方市场和经济落后的表现。(2)两者代表的利 益不同;公共关系将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共关系所追求 的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庸俗关系背离广大公众的利益,所追求 的是小团体特别是个人的私利,甚至为了一时的既得利益,不惜损人利己、损 公肥私,危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3)两者的手段不同;公共关系活动以事实

公共关系学(简答题)

(1)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五大意识) (2)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心理素质(气 质、性格、能力) (3)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三 个方面) 2.公关策划的程序分为哪几个阶段?包括哪 些步骤? 公关策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策划 阶段。各阶段的步骤是: 准备阶段包括:调查材料分析、确定目标 策划阶段包括:设计主题、分析公众、 选择媒介、预算经费、审定方案 3.如何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关系? (1)公关事业在中国兴起的原因;(3) 开拓中国的公关事业 (2)中国公关面临的障碍(经济、观念、 传播媒介落后) 4.如何避免发生公关纠纷? (1)建立自查制度;(2)建立信访制度; (3)建立公共关系的调研和预测制度

5.为什么说内部公关是一个社会组织塑造自 身良好形象的起点? 内部公共关系是各类组织有效开展全方位公 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内部公关状态 的良好,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十分有利。良好 的组织形象、卓越的组织成就,来自组织内 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只有求 得组织内部的团结,才能求得组织的发展。 1.饭店业公共关系的任务是什么? (1)塑造享有声誉的饭店形象;(2)联络感 情、增进了解和友谊; (3)收集信息、参与决策(4)教育、引导 内部员工;(5)处理突发事件、宾客投诉 2.公关思想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 的特点是什么? (1)古代时期------朴素、自发的公关思想 (2)巴纳姆时期-----不择手段、损人利己 (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说真话(职业化时 期)· (4)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科学职业道德的规范化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11)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11) 盗传必究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常见取向是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4.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论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6.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2分)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4分) (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4分) 8.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中的目标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7 答:(1)过程模式的目标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的、宽泛的目标;(4分) (2)这些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2分) (3)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过程巾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4分) 四、论述题(共40分) 9.试述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和教学塞间的关系。 答:(1)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2分) (2)日常生活活动和另两类活动甄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在课程的塞际塞旗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中和另外两类活动是也经常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的。(5分) (3)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莱系

公关简答题答案

1.要写好新闻稿应掌握哪三个要点? 答:要写好新闻稿,应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1)新闻稿的结构。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有三种:倒金字塔结构、并列结构、顺时结构;其中最常见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由导语和事实两大部分组成,导语是新闻稿的灵魂,最新、最重要的内容即包含其中。导语之后是一般的新闻事实,按重要在前、次重要在后的原则排列。 (2)导语的写作。导语在新闻稿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虽然只有一两句语,却要概括一篇新闻中最新最重要的信息,使人只看导语便可了解新闻的基本要点。由此可见,导语的写作是新闻写作中极为关键的方面。 (3)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起衬托补充、说明等辅助性作用的材料 2 .简述艾维李对公共关系的贡献? 答: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之父,不仅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而且,他提出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由于时代的局限,艾维李的咨询指导主要还是凭经验和直感而进行的,缺乏对公众舆论的严密、大量的科学调查。因此,有人批评艾维李的公关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无科学性。但无论如何,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职业的先驱者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3.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又称作“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1)公共关系调查:通过环境分析、舆论分析或形象分析,确定公关的对象和问题。 (2)公共关系策划:根据公关问题确定公关目标,制定公关计划和设计公关方案。 (3)公共关系实施:根据公关的目标、计划和方案实施各种传播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评估: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寻找新的问题,确立新的公关目标,调整原有的公关计划。 4.公共关系活动中树立组织形象应遵循哪些原则?p158 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公共关系是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其目标是促进组织发展,因此在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努力遵循有效性原则。 2、具体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现代组织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必须改变公共关系工作各部门分头负责,各自为政的局面,要统一观念,全面规划,协调行动。总体性原则海一位折设计公共关系活动所追求的工作目标要统一,不能偏顾任何一项。 3、符号化原则。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产品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传组织的形象,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标记。 5.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传播研究的5个基本范畴? 答:5W的基本含义:(1)谁传播(who);(2)传播什么(says what);(3)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4)向谁传播(to whom);(5)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 effects)。在对传播的研究中,拉斯韦尔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的五大部分也完全可以视为传播研究的五个基本范畴。(1)传播的控制分析;(2)传播的内容分析;(3)传播的媒介分析;(4)传播的对象分析;(5)传播的效果分析。 6.危机处理包括哪两方面的涵义? 答:危机处理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

(完整word版)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论》试题及答案1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幼儿园课程论试卷 一、填空题【空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一、课程即经验、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2.蒙台梭利课程的教育内容由一--------- ,---------,一---------和--------一这四个方面组成。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3.一般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 ---------一、哲学和--------------。 4.海伊斯科普课程的设计者认定,____ 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蒙台梭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她是幼儿园的创立者 B.她设计的课程反映了强烈的经验主义的色彩 C.她强调儿童的感官训练 D.她是唯理论的代表人物 2.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家园合作的关系对发展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 ( ) A.大系统 B.中间系统 C.小系统 D.外系统 3.“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个课程目标是 ( ) A.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行为目标 4.如果课程编制者认为课程内容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么他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然会 ( ) A.关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B.注重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 C.较多考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D.强调教师的事先预设 5.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I。 A.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应 B.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应 C.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应 D.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单元教案 2.行为课程 3.DI直接教案模式 4.一元化课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2.课程编制过程模式中的目标与目标模式中的目标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3.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出了哪些发展趋势? 4.简述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对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影响作用。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活动与教师预定的教案任务之间的关系。 试卷代号:251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幼儿园课程论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初步知识的学习 3.心理学社会学 4.主动学习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BC 2.B 3.AD 4.AB 5.ABCD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单元教案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20200627172433)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 1---5 BDDBB 6. ---10 BAADC 11---15 CACBB 16---20 BABAB 21---25 DCABA 26---30 CDCAB 31---35 ADBBB 36---40 ACBAB 41---45 CBABB 46---50 ACCD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2 分,共10分。从备选五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多项、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1. ABCE 2.AD 3.ADE 4. ACE 5. ACE 6.ACD 7.CD 8. ABC 9.ACE 10.ACDE 11.ABD 12.ABCDE 13.ACDE 14.ADE 15.ABDE 16.ABCDE 17.ABCDE 18.ABCDE 19. ABCDE 20. ACDE 21. AD 22. BCE 23. ABDE 24. ABCD 25. ABCDE 26. ACD 27. ABCDE 28.BCD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4 分,共12 分) 1、公众(P94)是指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并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一定联系的社会群体。它是与公共关系主体发生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团体和个人的总和。 2、公共关系调查(P190)是社会调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具体的社会组织,根据公共关系管理的需要,运用科学方法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依据对信息的研究发现问题,确立公共关系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措施的一种完整的工作程序。 3、公共关系礼仪(P364)是指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或其他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为了树立和维护组织的美好形象,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尊重公众,讲究礼貌、礼节,注重仪表、仪态、仪式等的程序或规范。 4、公共关系(P3)是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发展,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传播信息,塑造形象,协调和改善组织的内外部关系,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5、公共关系策划(P221)就是公共关系人员根据组织形象的现状和目标要求,分析现有条件,谋划,设计最佳行动方案的过程。通常包括 5 要素:策划者,策划目标,策划对象,策划内容和策划结果。 6、CI (P164)中文直译为“组织识别”。它是将商务组织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运用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传达给商务组织周边的关系或团体,并使其对商务组织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公共关系学简答题

公共关系学自考复习试题简答题 全国2001年10月自学考试 1、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 1)公共关系的功能包括对组织的直接功能和对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两种。 2)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主要表现为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协调关系网络。 3)公共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体现为提高个人素质和优化社会环境。 2、公关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 1)联络会员; 2)规范本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3)专业培训; 4)普及知识; 5)编辑出版刊物。 3、赞助活动的公关意义何在? 1)现代企业不但要盈利,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以表明其是社会的一员,为社 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赞助社会活动是企业向社会表示其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方式之一。 3)赞助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企业赢得政府与社区的支持,从而为企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营 造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4、政府公共关系的具体工作任务是什么? 1)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的双向传播沟通职能,大力推进企业改革。 2)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的疏导协调职能,缓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 3)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的信息交流和形象评估及塑造职能,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4)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的舆论引导职能和传播优势,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 5)发挥政府国际公关职能,塑造开放政府的良好国际形象。 浙江省2002年1月自学考试 1.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 1)公关理论整合化; 2)公关实务专业化; 3)公关手段现代化; 4)公关教育层次化; 5)公关地位战略化。 2.公共关系的“公众观念”的表现怎样? 公众观念表现为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根据,将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组织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组织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的重要原则。 3.简述公共关系学产生的技术条件。 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相互沟通依赖日趋加强,各种形式的传播沟通技术迅速发展,各种大众传媒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为人们进行大规模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这就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方法。

公共关系学试题库完整

1. 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款式,可以使用于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意义。由于服装的样式非常多,我们只能简单地将其分成()、社交装和便装三种。 A 套装 B 正装 C 工作装 D 西装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2. 近代公共关系萌芽于美国,根据卡特里普《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介绍,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刊宣传运动”为标志。 A 揭丑运动 B 报刊宣传运动 C 民主政治运动 D 便士报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3. ()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组织握有“生杀大权”,组织应该投入最多的时间、精力、人力和财力来维持和改善同这类公众的关系。 A 行动公众 B 首要公众 C 顺意公众 D 边缘公众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4. ()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 A 媒介公众 B 政府公众 C 社区公众 D 名流公众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 5. 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 A 销售部门 B 广告宣传部门 C 接待部门 D 办公室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6. 新闻公报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有三种,()通常用于重大新闻的报道。 A 倒金字塔形 B 并列结构 C 顺时结构 D 金字塔形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0 7. 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 A 倒金字塔形 B 并列结构 C 顺时结构

幼儿园课程论模拟试题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2.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较多地采用活动的形式。 4.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以学科为中心和以儿童为中心。 5.我国80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勃朗芬布伦纳德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 D )在发挥作用。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 2.具有( BCD )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 A 真实性 B 源自内在动机 C 自由选择 D 过程导向 3.以皮亚杰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有(BCD) A 光谱方案 B 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C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D海伊斯科普课程 4.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是(D) A纵向顺序B直线性顺序 C逻辑顺序D心理顺序 5.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C)问题。 A为什么教B如何教 C教什么D教得怎么样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鹰架教学 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3.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4.课程的全纳化 课程的全纳化,即课程服务于所有的儿童,包括一般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也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创造出一个所有儿童和成人都能够学习并体会自己价值的全纳社会,使所有儿童确信自己会获得成功。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日常生活活动为什么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2)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因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2.简述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所具有的自身特点。 (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公共关系学(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是(ABDE )。 A、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公共关系专业普及化 D、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2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把公众分为(ACDE )。 A、非公众 B、内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潜在公众 3、公共关系三大目标是(AB C )。 A、认知度 B、美誉度 C、和谐度 D、见报率 E、议论度 4、从宏观上看,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 )。 A、通过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交换等渠道产生影响 B、协调社会群体的目标、利益、态度与行动 C、通过组织制度对内部员工产生影响 D、优化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环境 E、激发公众的购买欲望 5、传播的基本方式是(ABCDE )。 A、个体自身 B、人际传播 C、小团体传播 D、组织传播 E、大众传播 6、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BCDE )

A、创新精神:公共关系产生的哲学基础 B、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 C、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 D、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 E、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7、当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CD ) A、导入时期 B、设置专业和招生培养时期期 C、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D、迅速发展时 E、科技成果迅速增长时期 8、根据关系的重要性程度,可把公众分为(AE ) A、首要公众 B、目标公众 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E、次要公众 9、政府机关美誉度内容可分解为(BCED ) A、领导政绩评价 B、服务评价 C、民主建设评价 D、廉政建设评价 E、政绩评价 10、在组织发展的精神源泉方面,组织形象的作用是(CDE ) A、规范与范导功能 B、宣传作用 C、激励功能 D、辐射作用 E、凝聚与整合功能 11、基于调查对象范围变量分类,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ABCD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E、个案调查 12、礼貌用语主要有( ABCDE ) A、问候语 B、请托语 C、致谢语 D、礼赞语 E、告别语 13、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是(ABCDE )。 A公共关系活动范围全球化 B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 C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网络化 D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体化 E公共关系文化思想立体化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分析评点:(1)舆论影响、社会效应,堪称“中国公关史上值得一书的大手笔”。(2)精妙的创意:倒计时版设置在祖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公关策划找到了一个最佳着落点。(3)高层次、长跨度、大规模:①规模最大倒计时牌面积达153.6平方米);②受众面最广;③活动时间最长,前后历时925天;④新闻媒介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以及频率最多。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A5、D6、A7、D8、B9、C10、C11、A12、A13、D14、A15、A16、D17、B18、A19、A20、B 二、多项选择题1、DE2、ABCE3、ABC4、ACDE5、ABCD6、ACDE7、ABD8、ABD9、BCD10、CD11、DE12、BC13、DE14、AD15、BC 三、名词解释 1、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P31) 2、报刊宣传活动指某公司、某组织所雇佣的人员为了本公司、本组织的利益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是巴纳姆时期的显著特点。(P27) 3、门户开放原则(P29) 4、“便士报”运动(P27) 5、“清垃圾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历史上出现了报刊宣传活动,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由此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那些“强盗大王”的恶劣丑闻,发表了两万多篇揭丑文章,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这就是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P28) 四、简答题 1、简述艾维·李对公共关系的贡献?P29-30 2、简述爱德华·伯尼斯对公共关系的贡献?P30 3、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的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是什么?P31 4、简述公共关系在西方的发展?P32-33 5、现在国际公共关系的趋势是什么?P44 6、为什么说古代时期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公共关系学-问答题

问答题: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与公共关系观念的含义?答:公共关系状态:一般说来,公共关系有四种状态:第一种就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这种状态就是组织最理想的状态;第二种就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这就是最不理想的状态,组织处于一种危机状态;第三种状态就是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就是组织的原始状态;第四种就是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这就是组织的一种较为稳定与安全的状态。公共关系活动:这种活动就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当一个组织自觉地采取各种公共关系手段去改善原有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就是在从事着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它影响与指导着个人或组织决策与行为的价值取向,从而反作用于人们的公共关系活动,并间接影响实际的公共关系状态。 2.简述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情感性、双向性、广泛性、整体性、长期性。4.如何按照公众的态度进行公众分类? 答:⑴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分类:内部公众、外部公众;⑵根据时序特征分类: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⑶根据重要性程度分类: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⑷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 5.说明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答:区别:(1)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2)两者的理论基础依据不同;(3)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4)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5)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主要区别就是什么? 答:⑴传播的目标不同;⑵传播原则不同;⑶传播方式不同;⑷传播周期不同;⑸所处地位不同;⑹效果不同。 6.报刊宣传运动的主要特点就是什么? 答:(1)创办廉价报纸,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时地位;(2)在报刊上制造煽动性新闻,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宣传,扩大影响。 7.清垃圾运动与公共关系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答:清垃圾运动与工人运动相配合,给许多大企业造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美国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开始对垄断企业进行干预,这种情况迫使工商界必须重视公众舆论的重要性,所以,她们都十分严肃地对待公共关系,这决不仅仅就是一种巧合。 8.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对公共关系事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艾维·李的公关实践,为日后公共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她从事公关工作的原则就是“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与“向公众说真话”,这一原则使公共关系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9.爱得华·伯尼斯对公共关系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贡献? 答:(1)于1923年出版了《公众舆论之形成》一书,就是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被视为公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她将艾维。李的活动与1897年美国《铁路年鉴》中出现的“公共关系”一词结合起来,使公共关系正式从新闻领域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而又系统的管理科学;(2)1952年编写了《公共关系学》,对公共关系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详尽的阐述与发挥。 10.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答:(1)民众社会地位提高,公众队伍形成,老百姓有了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可能;(2)民主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意识,而民主政治的每一步都需要公共关系活动的配合;(3)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就是 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柱,也就是公共关系运行的重要 保证。 11.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1)公共关系适应了商品经济分工协作、社会化 大生产的需要;(2)公共关系就是物质生产供大于求, 市场中心从卖方向买方过度的产物;(3)证券民主化 运动推动了公共关系的深化发展;(4)民众的巨大压 力迫使企业家放弃唯利就是图的经营方针,采取赢 利与公关并重的经营战略。 12.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传播技术发展的关系。 答:(1)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 展为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2)电 报、电话、广播、电视、电传、电脑互联网等电子 媒体的发展,使公共关系获得了飞速发展。 13.公共关系发展的各个时期公关观念的特点就是 什么? 答:(1)管理学以组织与个人为对象,管理学理论的 发展,对于公共关系的发展有很强的规范与指导意 义;(2)传播学的理论对公共关系学也形成了重大影 响;(3)人际关系学也就是与公共关系学相关紧密的 学科,人际关系学就是以研究人际关系的本质、特点 以及交往规律为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4)市场营销 学为公共关系提供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方法,并 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市场营销技术进行研究。 14.试论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答:(1)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的时间并不长,但因 为她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获得了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 批外资携带着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观念进入中 国,其中包括公共关系。(2)合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 验,引起了国内企业的效仿,广州白云山制约厂则就 是国有企业中最早设立公关部。1984年12月26日 《经济日报》发表了《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 系》从而使“公共关系”这个词开始被中国人民接 受。(3)在公共关系事物发展的同时,公共关系教育 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公关教育首先采取的就是短期 培训的方式,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了全国 第一期公共关系讲习班。北京大学在1985年6月举 办公共关系讲座,同年7月,广州中山大学成立了国 内第一个公共关系研究会。(4)1986年广东地区成立 了“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1987年,中国公共 关系协会成立。(5)1997年11月15日,国家劳动与 社会保障部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 该会经过反复的研讨与论证,正式确定中国公关职 业的名称为“公关员”,并于1999年5月将公共关 系职业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15.结合西方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谈谈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必要性。 答:(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市场经济体 制的逐步建立,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必要性与紧迫 性就表现了出来。(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 自己主动去与银行、原料供应商、横向协作单位、 产品销售部门开展协作,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减少社 会摩擦,争取良好的经营合作伙伴。(3)商品经济的 发展改变了我国经济紧缺的状态,市场竞争空前激 烈,企业的无形资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公关与广告 构成。自然经济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格言便 过时了。 16.组织的公关部门要注意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答:(1)产品形象信息;(2)组织形象信息;(3)政府信 息;(4)媒介信息;(5)竞争对手信息;(6)市场信 息;(7)内部公众信息。 17.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有哪些? 答:(1)从俗心理;(2)同步心理;(3)求美心理;(4)求 名心理;(5)求异心理;(6)好奇心理;(7)偏好心 理;(8)便利心理;(9)选价心理。 18.公关部门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包括哪些内 容? 答:(1)重视本组织的形象与声誉;(2)在员工中开展 公关知识培训。 19.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1)产品形象;(2)员工形象;(3)机构形象;(4)管 理形象;(5)企业文化形象。 21.公共关系在优化环境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1)营造组织关系网络;(2)优化社会环境。 22.公共关系工作中“求真务实”的原则包括哪些作 用? 答:(1)向公众说真话;(2)用行动来证明;(3)公关活 动应从实际出发。 23.如何才能做到与公众“真诚互惠”? 答:(1)真诚地对待公众;(2)给公众以实际的利益。 24.为了使公关策划不断创新,有哪些思路可供借 签? 答:(1)大胆设计,敢于开创前人没有发现的新形 式;(2)移植与再造相结合;(3)角度转换,逆向思维, 寻求突破;(4)排列组合,以旧翻新。 简述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所包含的内容。 答:1、气质。2、性格:⑴开朗、有耐心、能宽容;⑵ 沉着冷静、勇敢顽强;⑶富有幽默感。3、品德:实事 求就是、公正无私、勤奋努力、乐于助人、光明磊 落。4、智慧。5、知识。6、能力:组织能力、表达 能力、宣传推广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应变 能力、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 25.简述公共关系部的设置原则。 答:(1)规模适应性;(2)整体协调性;(3)工作针对性; 机构权威性。 26.从工作方式来考察,简述公共关系部的三种组织 类型及其各自的优点。 答:(1)公共关系对象型。优点:有利于熟悉自己的工 作对象,了解其需要与反映,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公 共关系活动。(2)公共关系手段。优点:各部门的工 作内容按照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划分,工作人员根 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着重在提高专业技术方面下 工夫,便于熟练地掌握与运用各自的公共关系手段, 开展多方面的公共关系活动。(3)公共关系复合型。 优点:把手段与对象型结构合二为一,根据实际需要 来设置下属机构,不拘泥于固定模式。 27.比较公共关系部与公共关系公司的优势与不足 之处。 答:好处:(1)熟悉组织情况;(2)能提供及时的公共 关系服务;(3)有利于保持公共关系工作的连续性与 稳定性;(4)有利于节约经费。不足之处:(1)职责不 明,负担过重;(2)瞧问题有时不够客观;(3)总费用 可能比聘请公共关系公司多;(4)有可能成为组织的 一种负担。公共关系公司有以下长处:(1)职业水准 比较高;(2)瞧问题比较客观;(3)社会关系广泛;(4) 信息比较灵通;(5)机动性强;(6)建议容易为人们所 重视;(7)节约经费。公共关系公司的不足之处:(1) 不太熟悉客户情况;(2)工作缺乏连续性,持久性;(3) 远离客户。 28.说明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