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测量施工方案.docx

房屋建筑测量施工方案.docx

房屋建筑测量施工方案.docx
房屋建筑测量施工方案.docx

花园(A栋. B栋)

编制单位:

编制人:

2 0 1 1 年

3 月 1 7 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0

2 工程概况 0

3 施工部署 (1)

3.1 施测程序 (1)

3.2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1)

4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1)

4.1 施测原则 .................................................................. .. 1

4.2 准备工作 (2)

4.3 测量的基本要求 (3)

5 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

5.1 工程定位 (3)

5.2 平面控制网测设............................................................ ..3

5.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4)

6 基础测量 (5)

6.1 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5)

6.2 士0.000 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 .. (5)

7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6)

7.1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

7.2 激光经纬仪选型 (7)

7.3 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7)

7.4 标高竖向传递 (8)

8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

8.1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9)

8.2 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 .. .. (9)

8.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9)

8.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9)

9 质量保证措施 (10)

10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0)

1编制依据:

1.1由第三设计院设计《花园住宅(A栋和 B栋)楼施工图纸》。

1.2《南城花园住宅( A栋和 B栋)楼施工组织设计》。

1.3 重庆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区放线办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

1.4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2工程概况:

2.1 本工程位于南区,花镇红光大道,红光车站南侧,建筑面积10636.0m2,地下面积1047.0mm2;地上 10 层,地下 1 层,东西长 88.40m,南北进深 12.6m,檐口高度 29.2m,层高2.8m,墙厚 200cm。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人防区和非人防区,风机房、四个集水坑。

2.2 ±0.000m 相当于绝对标高 46.10m,室内外高差为 0.60m;建筑楼面标高与结构楼面标高相差 0.07m,建筑做法为 70mm 厚。

2.3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形式,外墙外侧粘贴 40mm 厚聚苯板保温;在1~2 层外墙外侧镶贴面砖,以上部位为装饰涂料。

3施工部署

3.1 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3.2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巴南区放线办

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

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

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 施测原则

4.1.1 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4.1.2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1.3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1.4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4.1.5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2 准备工作

4.2.1 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以及首层± 0.000 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

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

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4.2.2 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重庆市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所进行检测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表4-1

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

1经纬仪J2台1

2水准仪DS3台2

3激光经纬仪DJJ2台1

4激光接受靶个台1

5钢尺50m把2

6钢尺30m把2

7盒尺5m把2

8对讲机个6

9墨斗只8

4.3 测量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此工程设置精度等级为二级,测角中误差20″,边长相对误差 1/5000。

5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5.1 工程定位

根据区测绘规化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详见附图-略)。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5.2 平面控制网测设

5.2.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想一致。布设呈矩形。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用险保护 ,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 ,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5.2.2 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二横四纵六条主控轴,分别为○ C 轴 0.5m,○ H 轴1.0m,①轴 1.0m,⑨轴 0.9m,⑩轴 1.8m,○ 27 轴0.9m,1/35 轴0.5m。

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以及纵轴北侧投测到围墙上,横轴西侧、纵

轴南侧设置定位桩(附图-略)。墙上、地面引线均用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施测完成后

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

符合表 5-1 要求:

定位桩的精度表5-1等级测角中误差( " )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

一级±71/30000

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详见图5-1,轴线、高程点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图5-1 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5.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3.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

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根据场区内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m 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路边高程点BM4=45.03m,在场

区内(包含 A栋、 B栋楼)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M1=46.00m,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5.3.2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

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表5-2。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表5-2

5.3.3 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水准点的埋设

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

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5-3。

6基础测量

6.1 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6.1.1 将DJ2 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

(轴线标志 ),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6.1.2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

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6.1.3 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

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6.1.4 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L<30m 允许偏差± 5mm

30

60

90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 2 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6.2± 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6.2.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

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6.2.2± 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

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并

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

模内

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一米线(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

6.2.3 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

量偏差不应超过± 3mm。

6.2.4 土方开挖测量方法

基坑开挖由○ 1 轴向○ 37 轴推进,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 1.5m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

开挖到槽底标高 30cm 处,在基坑边○ H 轴 1.0m 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

控线,在木桩上钉钢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然后,在基坑边②轴 1.0m 控制线

处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

定槽宽,修整槽边。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并放出细部集水坑、消防水池等开挖

边线。

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7.1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7.1.1 -1.5~-0.07m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并弹

出外墙大角 10cm 控制线。

7.1.2 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根据流水段的划分,第一施工

段内设置 4 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其余 3 段各设置 2 个内控点(纵横主控轴交叉点),控制点编号见内控点平面图。

7.1.3 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预埋100mm×100mm× 3mm 钢板。二层楼面放线,依据外墙及东、北侧围墙上可以通视的主轴控制线进行施测,钢板上用钢针

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 小孔作为标志。详见图 7-1。

图7-1 钢板剖面图、正面图、背面图

7.1.4 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mm× 200mm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7.1.5 二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7.1.6 二层楼面基点钢板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钢板,确保可以架设仪器。

7.1.7 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

7.1.8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

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

7.2 激光经纬仪选型

7.2.1 选用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DJJ2 激光经纬仪。

技术指标如下:竖向扫描精度20"。

竖向激光束射出距离:白天500m 、夜间 3000m。

要保证激光经纬仪的竖向扫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与仪器的视准轴同轴,激光

束光斑须与望远镜同心,激光束出射至工作面的距离与望远镜调焦系统同焦(光斑最小 ),简称“三同”。

7.3 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7.3.1 基本要求

竖向投测精度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设备的技术的状态。从这两方面着手控制

投测精度。

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

仪器需有检定合格证。

7.3.2 竖向投测程序

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二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

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

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 360°,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

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

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

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

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 ,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

7.3.3 测量精度要求

距离测量精度:1/5000;

测角允许偏差:20";

7.3.4 垂直度控制。

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

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

直通线。

7.3.5 竖向测量允许误差

层间: 2.5mm;

全高: 3H/10000,且不应大于± 10mm ;

7.4 标高竖向传递

7.4.1 标高传递法

依据现场内两个永久标高控制点,每段在外墙设置 3 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

标高为 +0.50m,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m 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 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 +50cm 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

位置,

并进行精密安平。

7.4.2 标高传递技术要求

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

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

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

7.4.3 标高允许误差

层高:±2mm ;

全高: 3H/10000,且不应大于± 10mm。

7.4.4 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

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

8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8.1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 30cm 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8.2 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

根据轴线放测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 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

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8.3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

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

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8.4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在结构施工中,在电梯井底以控制轴线为准弹测出井筒300cm 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并用红三角标识。在后续的施工中,每层都要根据控制轴线放出电梯井中心线,并投测到

侧面上用红三角标识。

9质量保证措施

9.1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9.2 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9.3 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9.4 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9.5 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9.6 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9.7 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

确。

9.8 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9.9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0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0.1 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10.2 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

10.3 二层楼面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

10.4 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10.5 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

10.6 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10.7 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

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

10.8 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10.9 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

10.10 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10.11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10.12 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

10.13 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房屋建筑加层专项施工方案(2015年新规范)

一、工程概况 ...................................................... 1.. 二、施工准备 ...................................................... 1.. 三、脚手架搭设与模板支设 .......................................... 2.. 四、植筋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 3.. 五、钢筋安装施工 5... 六、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5... 6#楼加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6#楼工程位于牌楼街道办事处万明路大河沟体育馆旁, 其结构为地下3 层,地上33层,建筑面积18365.35川,建筑总高度99.1m。根据设计变更在-12.4m 至-6.1m层增加一层楼板,增加层楼板高度设计在-10.00m位置,其增加楼层结构与原结构连接处钢筋采用结构胶植筋的施工方法。参建单位分别为: 建设单位:****** 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1 )由施工单位单位技术及质量部门牵头,组织本单位技术、质量、生产、安全等相关专业,对施工作业图纸、设计变更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如发现问题及时与总承包单位进行反映及沟通。 (2)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指令及设计修改变更通知单(或工程洽商记录)和有关技术文件要求,由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对项目部技术、生产及施工班组长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应详细,尤其是对重点节点、重要工序等进行详细交底。

XXXX高层建筑测量施工方案

XXXX高层建筑测量施工方案测量施工方案 XX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O一0年七月二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测量预备1 三、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操纵桩的测设2 3.1现场平面操纵网的布设2 四、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2 五、±0.000以下施工测量2 5.1 平面放样测量3 5.2 ±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操纵3 六、±0.000以上施工测量4 6.1 ±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操纵测量4 6.2 ±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投测方法5 6.3 ±0.000以上各楼层高程操纵测量 5 七、建筑物的垂准测量6 7.1垂准测量6 八、建筑物的沉降观测7 8.1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7 8.2 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 8 九、工程测量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9 9.1 人员组织 8 9.2 设备配置 9

十、施工测量质保措施9 十一、附图1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一期6#住宅工程。该工程位于长沙市XX岭路29号,北邻都市主干道香樟路,南邻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区分局看管所,东临都市次干道井圭路。地下2层停车场,地上33层,剪力墙结构,±0.000以上建筑面积为30373.4㎡,住宅层高均为2.9米,房屋建筑高度97.4米。 二、测量预备 2.1 熟悉设计图纸,认真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测设前需要下列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 2.2 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形,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操纵点和高程操纵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 2.3 制定测设方案。按照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势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运算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 2.4 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定且在有效期内,同时标识完好。 DSZ3水准仪检测项目是: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十字丝的中丝⊥竖轴VV;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保证i≯20″。 电子经纬仪的检测项目是:水准管轴LL⊥竖轴VV,应保证气泡偏离零点≯半格;十字丝的竖丝⊥横轴HH;视准轴CC⊥横轴HH;横轴HH⊥竖轴VV。 2.5 预备好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例如:50m钢卷尺一把、5 m钢卷尺3把、8磅锤2把、羊角锤1把、红油漆1桶(带稀料)、毛笔5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图文完整版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图 文完整版 目录 (一)施工工艺流程 (2) 1、基础工程 (2) 2、结构工程 (2) 3、装修工程 (3)

1、测量设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精确度要求,距离控制采用钢尺,轴线投测用经纬仪,高程测量用水准仪,主轴线垂直度控制用经纬仪。主要技术参数见下页表: 主要测量设备 2、平面控制 本工程平面控制采用正交线法。 根据总平面图位置,在施工现场用木桩定几条正交线,各点距建筑物12米,采用木桩打入土中,在周围用砼浇注,并做好标志。然后根据各正交线交出控制点,并在各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J2),用方向法测出各点的方向值,根据方向值误差改正各桩点,做为楼层放样的依据。

3、控制及楼层放样 采用外控法,在基础完后到±0.00处,在建筑物外各控制点上分别架设经纬仪,将各点分别引测到建筑物上,用红油漆或墨线标出各楼引点。依据各引点,采用正倒镜法,确定建筑物内各控制点,根据各点及方向,采用直角坐标法,确定各轴线位置。 测量控制流程图

4、标高传递 在一层主体完成后,将±0.00引 测到外墙,用钢卷尺配合水准仪向上 传递楼层标高,但每层都必须从± 0.00向上传递,以减少累计误差。 所使用的测量仪器需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卷尺需进行尺长、拉力、温度、倾斜改正。 5、沉降观测 本工程沉降观测从±0.00开始观测。 每栋楼现场埋设水准基点2个,距建筑物20~30米的稳定区域内(沉降区以外),其中1个深埋点,1个浅埋点。 观测点采用Ф20钢筋制作。高度 埋设于0.4米~0.5米之间。 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及钢水准尺 观测,做到人员、仪器、观测线路三 固定。建筑物每增加一层荷载观测一次。沉降观测过程中,如出现裂缝或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业主汇报,并进行一日或数日一次的加密观测。

房屋建筑测量施工方案

房屋建筑测量施工方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花园(A 栋 . B 栋)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2011年3月17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 0 2 工程概况 0 3 施工部署 (1) 施测程序 (1)

4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1) 施测原则 (1) 准备工作 (2) 测量的基本要求 (3) 5 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 工程定位 (3) 平面控制网测设 (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4) 6 基础测量 (5) 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5) 士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5) 7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6)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6) 激光经纬仪选型....................... .. (7) 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7) 标高竖向传递 (8) 8 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 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9) 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9) 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9)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9)

10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0) 1 编制依据: 由第三设计院设计《花园住宅(A栋和B栋)楼施工图纸》。 《南城花园住宅(A栋和B栋)楼施工组织设计》。 重庆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区放线办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书》。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南区,花镇红光大道,红光车站南侧,建筑面积,地下面积;地上10 层,地下1 层,东西长,南北进深,檐口高度,层高,墙厚200cm。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人防区和非人防区,风机房、四个集水坑。 ±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为;建筑楼面标高与结构楼面标高相差,建筑做法为70mm 厚。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结构形式,外墙外侧粘贴40mm 厚聚苯板保温;在1~2 层外墙外侧镶贴面砖,以上部位为装饰涂料。 3 施工部署 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技术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巴南区放线办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超高层施工测量方案

超高层施工测量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编制依据 (5) 三、施工测量部署 (3) 机构设置 (3) 职责划分 (4) 工作流程 (4) 仪器配置见表 (4) 施测部署 (5) 控制网设定 (5) 控制桩的设置方式 (7) 四、施工测量 (7) 基础施工测量方法: (7)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8) 控制点精度复核 (12) 施工放线 (12) 核心筒墙体的定位测量 (13) 测量定位与校正 (14) 细部测量: (15) 沉降观测: (17) 高程引测方式: (19) 五、施工测量质量要求 (22) 施工测量记录: (22) 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22) 施工测量质保措施: (23) 中海大杨石L地块Ⅱ标段施工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目,由重庆中海海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包括1#、7#超高层住宅楼、2#、3#、4#洋房、S01商铺(前期为售房部)、车库等,建筑总面积约90000㎡,最高高度约180m。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火炬大道22号,结构体系1#、7#、S01商业、车库为框架结构、2#、3#、4#为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工程建筑单体明细表如下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JG3——91) 《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860) 《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89) 《钢尺检定规程》(JJG4——89) 重庆康盛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坐标定位点(0CD1693、0CD1694、0CD1695),及中海大杨石项目L地块Ⅱ标段总平面布置图。 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部署 机构设置 项目技术部下设专职测量小组,测量小组主要由一名测量工程师和技术员组成,场区导线控制网作业人手不够时由项目工程部其它人员配合。 测量管理机构图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基础施工(即±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室内外高差150mm,±相当于绝对标高。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米×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基础施工(即±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1施工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 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口辛 J1量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由甲方和霸州测绘研究总院提供,2 #楼由QC?@??③、3号楼由0?⑨、o?(35方向构成矩形平面控制网,依据矩 形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地下室轴线,地下室放样依次为依据。 详图见后附图。

2# 由于2、3号楼在地下室以上分成两段施工,所以控制网要加密,在-3.43m的板依据原有的控制网放样,以此为依据,重新建立平面控制网,距O轴和G5轴各3m、距?4.6m设置2个点、在①两边各 10.6m、?轴4.6m设置2个点;距O轴1m 18轴2边各10.6m平行线交点C、Q、构成矩形控制网,控制------------------ 二段放样。 整个建筑物的控制点上层留置300mm X 300mm预留洞,传递各轴线位置。

1.2高程测量 标高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塔尺、 钢尺传递至底板来控制标高。注意结构与建筑标高的不同。对于 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应就近引测一较为永久的标高复测点, 标注其绝对标高值。建设单位所提供水准点及标高复测点应有书 面记录,并应有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证。 水准点及绝对标高由甲方提供,位置在大门东侧。绝对高程为7.657m。2号楼、3号楼土0.000引测在大门西侧门卫墙上,并用红油 漆标注,用来控制地下室高程测量。 在一层墙壁上各设置一永久性标高点,即每层永久性的楼层 标高基准点+0.500m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不经许可,不得覆盖或破坏。以后每层依次为依据向上引测,在此竖向方向引一通长直线,以消除钢尺的垂直误差。 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在施工中高 程每3层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纠正误差。标咼允许偏差:层咼不大于土3mm,全高不大于土20mm。如图4-4所示。 1.3各施工细部点详细放样 1?各楼层控制轴线的放样 把控制轴线从预留洞口引测到各楼层上,放出轴线位置。每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1 施工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由甲方和中冶集团沈阳勘察研究总院提供,3 号楼由○B 、○J 、○1 、○37 轴、4 号楼由○D 、○L 、○1 、○35 轴方向构成矩形平面控制网,依据矩形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地下室轴线,地下室放样依次为依据。详图见后附图。

由于3 号楼在地下室以上分成四段施工,所以控制网要加密,在-0.9m 的板依据原有的控制网放样,以此为依据,重新建立平面控制网,距○2 、○18 、○36轴1m 平行线和距○D 、○J 轴1m 平行线的交点A、B、C、D、E、F 构成矩形控制网,控制一~四段放样。整个建筑物的控制点上层留臵300mm×300mm预留洞,传递各轴线位臵。 由于4 号楼在地下室以上分成三段施工,在-0.9 的板依据原有的控制网放样,依次为依据,重新建立平面控制网,

距3、11 轴1m 平行线和距B、J轴1m 平行线的交点A、B、C、D,构成矩形控制网,控制一段放样。距12、25、33 轴1m 平行线和距D、L 轴1m 平行线的交点E、F、G、H、L、J,构成矩形控制网,控制一、二、三段放样。 1.2高程测量 标高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塔尺、钢尺传递至底板来控制标高。注意结构与建筑标高的不同。对于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应就近引测一较为永久的标高复测点,标注其绝对标高值。建设单位所提供水准点及标高复测点应有书面记录,并应有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证。 水准点及绝对标高由加方提供,位臵在迎宾路的四川天府酒店对面路桥栏杆台上。绝对高程为8.078m。3 号楼、4 号楼±0.000 引测在售楼处和营房墙上,并用红油漆标注,用来控制地下室高程测量。

高层整体地下室测量方案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2015年09月01日

目录 1.编制依据4 2.工程概况4 3.施工准备4 3.1场地准备4 3.2测量仪器准备5 3.3技术准备5 3.3.1施测组织 5 3.3.2技术要求 5 3.3.3施测原则 5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6 4.1坐标及高程引入6 4.1.1坐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 6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6 4.1.3引测坐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7 4.2测量控制方法13 4.2.1轴线控制方法13 4.2.2高程传递方法13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3 4.3基础测量放线14 4.3.1轴线投测15 4.3.2标高控制15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16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6 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17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8 4.6测量注意事项18 4.7细部放样的要求18

5.质量标准18 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18 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19 8.施工管理措施19 8.1保证质量措施19 8.2安全技术措施20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20

1.编制依据 1.1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1.2阜阳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 1.3阜阳民生医院1#楼施工图纸 1.4阜阳民生医院1#楼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2.1 工程名称:阜阳民生医院1#楼 2.2 建设单位:阜阳民生医院 2.3 建设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2.4 工程主要功能:医疗门诊、住院部 2.5 建筑面积:67885.97m2(不含地下室面积),地下室面积24806m2 2.6 建筑规模:地下1层,地上19层,出地面建筑高度78.15m,建筑总长约138 m,建筑总宽约98.4 m。 2.7 本工程±0.000相当于《勘察报告》中黄海标高31.05米,平面位置见总平面图。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测量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全站仪KTS-462R4L 台 2 2 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1 台 3 3 激光铅垂仪JDA-96 台 2 4 钢卷尺100m 把 2

建筑工程测量方案97180

一、工程建设概况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14-2011) (3)《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2003) (4)《钢尺检定规程》(JGJ4-2015)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7)测绘单位提供的定位点 (8)总平面定位图 三、编制说明 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及梁、柱等位置的准确性,确保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楼层高度,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测量控制。

高程控制网采用分级布网的原则,先高精度、后低精度。首级控制采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联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闭合水准线路,作为沉降观测的依据;沉降观测采用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符合水准线路。 四、本工程测量的技术特征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最高楼层为34层,所以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本工程占地面积大,而基坑周边场地狭窄,标高高差大,给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控制点的保护造成较大困难。 五、施工准备 1、人员培训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工程师、测量人员认真学习测量规范、规程,熟悉各种位置的测量、测设方法。并对本工程的测量进行交底,明确测量要求,并对本工程的各部位测量工作作出具体的安排。测量作业的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校核,坚持自检、互检、交叉检的制度,合格后由技术工程师验线。 (2)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3)测量记录要及时,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楚、原始依据正确。 (4)测量结果现场标识要统一、明确,确保不让现场任何相关人员误解。 (5)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依据准确、计算有序、方法科学、步步校核、结果可靠,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观测的精度。 (6)测量人员必须明确为工程服务的目的,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工作必须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测量人员必须要虚心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发扬开创进取的创新精神。 2、职责划分 (1)测量小组负责从测绘单位接收导线控制点(具体见总平面定位图)。施工现场控制网的建立、楼层控制线投测、标高引测、沉降观测及其它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测量工程师还负责对项目计量器具的管理、日常维护及检测。 (2)施工员根据测量小组给定的楼层控制轴线放出柱、墙体的控制线,梁的位置线和预留、预埋位置线。 (3)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项目质检员负责对施工员所施测的梁柱边线、控制线进行详细复核。 (4)每楼层施工测量放线完毕,项目内部复核完成后,由测量工程师完善相关测量记录后进行报验。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

息烽开鳞城三期 D 区高层塔楼 及裙房部份工程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审核: 审批意见: 批准: 编制日期: 贵州开磷建设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一)本工程为息烽开鳞城三期D区高程住宅局部,为大底盘上起十四个单元塔楼。建筑面积为258762.5㎡,其中(计容建筑面积为225323.7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3426.7㎡,住宅部分建筑面积为201916.3㎡。该工程设计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本工程地下一层,塔楼部分住宅分别为:D5、D9、D10栋(一单元:–1+1+27层,二单–1+2+25层),D6、D7、D8栋(–1+1+26层),D11(–1+1+16层),D12栋(–1+1+27层),D13、D14(–1+1+26层)、地下一层为停车场、设备用房、人防等;D5、D9 、D10栋下部为二层商铺,D13、D14栋下部为一层商铺,D5~D14栋上部住宅,共计1388户。 二、编制依据 (一)《工程测量规》(GB 50026—93); (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95); (三)《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 01-51-2003); (四)《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 (五)《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 GB 12897—91; (六)设计图纸。 根据以上规、规程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三、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以便及时纠正。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 3.复印预定人员的上岗证书,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技术交底。 4.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四、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建筑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编制人:职务(职称) 审核人:职务(职称) 审批人:职务(职称)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工测量 (2) 2.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 2.2高程测量 (2) 2.3各施工细部点详细放样 (3)

一、工程概况: 1、拟建***项目,项目位于**市**路与**街交叉口东北角,由1栋住宅楼、商业及战时人防组成。地上3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 二、施工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固定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2.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由甲方提供坐标控制点构成矩形平面控制网,依据矩形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地下室轴线,地下室放样依次为依据。详图见 **楼整个建筑物的控制点上层留置200mm×200mm预留洞,传递各轴线位置,依据原有的控制网放样,依次为依据,重新建立平面控制网。 2.2高程测量 标高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塔尺、钢尺传递至底板来控制标高。注意结构与建筑标高的不同。对于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应就近引测一较为永久的标高复测点,标注其绝对标高值。建设单位所提供水准点及标高复测点应有书面记录,并应有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证。 水准点及绝对标高由甲方提供,引测在围墙上,并用红油漆标注,用来控制地下室高程测量。 在一层墙壁上各设置一永久性标高点,即每层永久性的楼层标高基准点+0.500m 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不经许可,不得覆盖或破坏。以后每层依次为依据向上引测,在此竖向方向引一通长直线,以消除钢尺的垂直误差。 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在施工中高程每3层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纠正误差。标高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3mm ,全高不大于±20mm 。如图4-4 所示。

房屋建筑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一. 测量依据与准备 1.工程测量总体安排以设计图及建设单位规划的用地地界,结合测绘成果和总平面定位,现场建立相对的 一级三角控制主网,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现场定位及轴线、标高的控制施工。本工程定位,将利用一级三角控制主网,采用“坐标距离定位”的方法来进行建筑物 定位及各条轴线的控制,并采取闭合检查。工程定位全站仪、经纬仪配合定位。水准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 2.测量仪器的选用 注:以上仪器均应鉴定合格,并在计量鉴定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来保证测量精度。 二.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平面轴线控制测量 1)基准一级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基准三角控制主网的设置以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基准点及设计总平面图为依据,其三角控制主网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5mm以内。 基准平面控制主网是建立在基准点的基础上的,设置时要求同时满足稳定、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其中任何一点遭到不可预见事件的破坏或移动时,应及时复测补网。 标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永久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规划最新数值为准。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可利用平面控制主网基准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轴线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互相之间应进行校核,同时检验偏差情况,闭合检

查如果超出精度允许范围应及时纠正。 2)测量施工方法: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测量成果对设计总平面图所反映的建筑物场地进行复测,确保建筑总平面图所反映的尺寸与场地实际情况相吻合。 在项目测量人员初步测量定位后,由公司工程部技术科进行复核,在复核正确的情况下,报请设计和监理来现场对建筑物的定位进行复核,在复核正确后,由项目部填写好测量定位单报请设计和监理签字认可,然后将签字后的资料交项目部资料员保存。测量定位的精度为万分之一,定位外包轴线尺寸允许误差为5mm. 3)轴线控制测量精度及要求: 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 个;轴线点误差,不应大于5mm;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的限 差,应在180°± 5″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 5″以内。 三.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 基准水准点的设置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永久等级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用二等水准引测至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 施工现场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可利用平面控制网基准点和极坐标原点位作为水准点控制基准点。 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 2) 楼层的标高引测: 在塔吊立面做好标志,用50 米钢卷尺进行高程复核。 四.工程 0.00 以下施工测量 1.0.00 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 过3mm ,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 (1) 测量放线依据 1)工程总平面图及施工图纸。 1)建设单位提供红线桩及水准点。 3)《GB50016-93》第七章。 (1)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 光学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 50米钢卷尺,5米钢卷尺,5kg 线坠。 (3) 平面控制网的引入: 1)定位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红线对本组群所有工程一次定位准确。在工程基坑开挖边线3米范围以外设置本工程主轴线控制桩,控制桩做法:将木桩(700mm长)打入土层至牢固,四周砖砌500mm×500mm 方池,内部用混凝土将木桩固定,在木桩上钉钢钉(10mm长)定出轴线控制点,桩头刷红漆,在池上部用盖板盖好以防破坏。 1)水准点的引入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引测到基准水准点,并做好记录,施工过程中,以此做为高程控制的依据。 3)主楼部分的平面、垂直控制 《规范》规定,平面、垂直控制每层允许偏差3mm ,本工程由于层数不多,总高度较低,主体部分平面、垂直控制采用外控法。即在各大角设置控制桩,每层用经纬仪投侧校核轴线。

4)主体标高控制 《规范》规定工程各层标高施工允许偏差±10mm,总高度允许偏差±30mm。层间测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10mm。 ±0.00以上标高控制主要是沿结构边柱向上坚直进行,本工程由各大角四点向上引测,以便于校核和分段施工。 ①用水准仪将工程±0.00线自基准水准点准确引测并弹线于大角,向上引测。 ②用钢尺向上垂直量测到施工层,并画出±0.5米的水平线,各层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做为再次向上引测的依据。 ③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核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在3mm以内。各层抄平时,应后视各条水平线以做校对。 ④注意点 a、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距。 b、由±0.00向上或向下量高差时,尺身应沿铅直和用均匀拉力进行量测,钢尺应经过检测合格。 5)沉降变形观测 ①水准点的布设 本工程利用施工使用的水准点,作为工程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共埋设水准点1个,水准点布设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 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4.1 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2 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人护坡桩上,且基坑四周不低于6点(1轴线30轴线一点,A轴线L轴线各两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4.3 ±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4.4 ±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

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施工方案(1)

目录 1.编制依据4 2.工程概况4 3.施工准备4 3.1场地准备4 3.2测量仪器准备5 3.3技术准备6 3.3.1施测组织6 3.3.2技术要求6 3.3.3施测原则7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7 4.1座标及高程引入7 4.1.1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7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8 4.1.3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8 4.2.1轴线控制方法9 4.2.2高程传递方法9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0 4.3基础测量放线11 4.3.1轴线投测11 4.3.2标高控制11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12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2 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13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3 4.6测量注意事项14 4.7细部放样的要求14 5.质量标准14 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15 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15 6.2支护桩的位移观测16 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17 8.施工管理措施17 8.1保证质量措施17

8.2安全技术措施18 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8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2xxx市规划局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测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 1.3xxx工程施工图纸 1.4福星宝邸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工程概况 xxx工程位于xxx火车东站繁华闹市区。总建筑面积136735 m2,分主楼、人防地下室和商铺,人防地下二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抗震剪力墙结构,地基为预制管桩桩复合地基,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1.2m。 地上结构:1#、2#、3#楼地上33+1F;1#楼长61.50m,宽19.60m,2#楼长71.60m,宽19.80m, 3#楼长60.65m,宽19.60m。 标准层高均为2.85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90m,室内外高差0.3m。 3.施工准备 3.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拆迁工作已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完整版)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2008-10-21 11:20:48| 分类:测绘|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 1.收集资料 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 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 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2.3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测量时选择适 当的交通工具。

房屋建筑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由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图纸。 1.2《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 1.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二、工程概况 三林城W5-5,W5-8,W5-11地块公建工程位于上南路,建筑占地面积9810m2,总建筑面积79480m2,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局部五层),地下建筑面积36400M2,地上43080M2。建筑物檐高23.45m,室内外高差150m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0m。基础为桩承台—阀板基础,开挖深度-11.60m,基础底板厚650。建筑外轴线尺寸为243.6米×79.200米。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1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局部位置较宽敞,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根据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总平面图内坐标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控制,将控制点引测至场内,南北向控制点集中布设在南侧绿化带上,北侧只布设远向复核控制点,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西侧,东侧设复核控点。控制点布置及复核点见附图。 3.2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均在观测范围之内。 3.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设置控制轴线1、6、14、23、30轴,A、L轴为控制轴,详细控制点布置及引侧详见附图。 3.4高程控制点数据:根据总平面图提供的上南路路中(H 4.900)向建筑物四周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两个,南侧一个,距离基坑至少5m,埋于土层0.5m以下或设于周围永久建筑物上。 3.5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见附图) 3.6、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7、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四.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