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健康宣教

儿科健康宣教

儿科健康宣教
儿科健康宣教

小儿肺炎的健康宣教

1、加强体格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衣服穿着不宜过厚,要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汗湿衣服做到及时更换。

2、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以免传染呼吸道传染病。家人若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注意与小儿隔离。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上感向下蔓延而致支气管炎、肺炎。

4、根据小儿的年龄、身体的发育情况,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防止小儿发生营养不良和饮食失调,增强小儿的抵抗力。

5、年长儿童要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进行体格锻炼,增强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6、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天屋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但应注意避免对流风,患儿要注意保暖。

7、做好预防接种,增强小儿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急性支气管炎的健康宣教

1、注意休息,多喝水,忌油腻食物。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换气,但避免对流风,以免病儿再次受凉。

3、须经常协助病儿变换体位,轻轻拍打背部,使痰液易于排出。

4、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6、防止受凉,尤其是秋冬季节,注意保暖。

7、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及时就诊,避免上感自下蔓延而致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宣教

当小儿哮喘被确诊,就意味着要经历反复发作,长期用药的漫长过程。医务人员应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与医生配合,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1、心理指导:患儿及家长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精神紧张,同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2、饮食指导:平时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吃易发生哮喘的食物如牛奶、蛋类海产品、汽水和冷饮等。(患儿具体对哪些食物等过敏可进行过敏原测定,我院儿科提供这项检测,家长如有需要,可向医生护士咨询。)

3、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

4、运动指导:鼓励患儿适当参加体育运动,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减少哮喘发作。例如慢跑、游泳等。

5、家庭护理指导:保证患儿良好的睡眠;遵医嘱正确用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6、寻找过敏源:避免触发因素,如烟草烟雾、刺激气体、灰尘、有皮毛的动物、过敏食物等。

7、发生病情变化时,立即来院就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健康宣教

1、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2、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因,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饮食要清淡,少食多餐,多饮水。

4、要注意休息,避免活动剧烈的游戏,防止咳嗽加重。

5、忌捏住在双侧鼻孔用力擤鼻涕,以免引起中耳炎、鼻窦炎。

高热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淋巴结肿大、耳痛或外耳道流脓、咳嗽加重、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诊。

急性感染性喉炎的健康宣教

1、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多见阳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

3、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

4、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

5、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

6、日常饮食要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多吃梨、生萝卜等,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

7、养成喝水的好习惯,最好是白开水,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季节。

小儿腹泻的健康宣教

1、当患儿出现腹泻时,保持臀部清洁并注意保护患儿臀部,防止大便次数过多而引起红臀。

2、指导合理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如需人工喂养要教会其科学喂养方法。逐步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防止过食、偏食和饮食结构突然变动。婴儿避免夏季断奶。

3、培养小儿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儿童饮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奶瓶及

其他食具每次用后都要洗净并煮沸消毒。避免肠道内感染。

4、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者及早治疗。

5、适当户外活动,加强锻炼。

6、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季开空调时注意保暖,防止孩子受凉。

泌尿道感染的健康宣教

1、幼儿不穿开裆裤,便后洗净臀部,保持清洁,婴儿勤换尿布;女孩清洗外阴时由前向后擦洗,单独使用洁具。

2、及时发现和处理男孩包茎、蛲虫感染等。

3、平时多饮水,莫让小儿憋尿。

4、定期复查,防止复发与再感染。

小儿发热的健康宣教

1、采取物理降温

婴幼儿一般感染所引起的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

冷敷方法:1、可使用降温贴贴在额部降温。

2、洗温水浴方法。

2、采取药物降温

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如百服宁、泰诺、美林等。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退热药时一定要严格按规定剂量服用。用量过大常会使患儿出汗过多而致虚脱;用量太小往往又达不到降温效果。

3、加强生活护理

一定要注意给患儿多饮水,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同时也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还可促进身体有效出汗,帮助降低体温。饮食要清淡。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保证皮肤有效地出汗和散热。服用退热药后出汗时要及时调换衣褥的薄厚,避免身体受凉。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

4、注意观察病情

宝贝发热时妈妈一定要守护在身边,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宝贝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另外,最好把宝贝的体温变化等情况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对观察病情变化十分有益。

小儿惊厥的健康宣教

1、要就地抢救,平卧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引起窒息。

2、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时不可将患儿抱起;不能高声呼叫;不能摇晃患儿。

3、必要时可用针刺(或指压)人中、合谷等穴位。

4、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清淡饮食。

5、迅速送医院就医,并向医生反映抽痉开始时间、抽痉次数、持续时间、抽搐部位、两眼有否凝视或斜视、大小便有无失禁以及解痉后有无嗜睡现象等以便诊断和处理。

小儿检测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一旦缺乏,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儿童的许多疾病与微量元素有关,缺少了或过多了都有可能导致疾病,影响孩子的发育。

我院儿科有微量元素检测的项目,采集方式为采集静脉血0.5~1ML。家长如有需要,可向儿科医生护士咨询。我科微量元素检测分为5项和7项。

5项为:铜、锌、钙、镁、铁

7项为:铜、锌、钙、镁、铁和铅、镉

微量元素食补法

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元素都是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由于各种食物所含的元素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做到粗、细粮结合和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满足人体对各种元素的需要。反之,可造成某些元素的缺乏。

小儿应多吃哪些含钙多的食品?

小儿应多食含钙食物,充足的钙可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并抑制神经的异常兴奋。

如果缺钙可导致小儿性情暴躁、多汗、哭闹、注意力不易集中、智力发育迟缓。那么究竟什么食物含钙多呢?

首先,海产品含钙较多,如鱼、虾皮、虾米、海带、紫菜等均含有丰富的钙质,极易被人体吸收;豆制品为上好的补钙食品,如豆浆、豆腐等价廉物美,烹调简单,食用方便;奶制品现在亦普遍被人们接受,如鲜奶、酸奶、奶酪等含钙丰富,是小儿摄取钙质的优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钙质来源之一,如金针菜、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又可给人体提供钙质,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食;鸡蛋在生活中不可缺少,其含钙量亦较高。

食含钙食品的同时,应注意多晒太阳,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的吸收。

小儿应多吃哪些含锌多的食品?

小儿缺锌的表现?

1、不爱吃饭,挑食、偏食

2、经常感冒发烧,抵抗力差

3、头发黄,干燥没有光泽

4、指甲上有白斑,指甲两侧还有一些肉刺

5、很容易出汗

6、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

7、身材矮小,瘦弱

贴心小叮咛:小儿锌缺乏的早期表现是消化功能减退。如果妈妈发现宝贝较长时间不爱吃饭,最好带到医院检查一下,只要化验血清锌就可以了。

预防宝贝缺锌3大举措:

1、适量吃动物性食物一般动物性食物含锌量较为丰富,并易于吸收。所以,要给宝贝适量吃一些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肝、鱼、禽蛋、等。

2、经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大豆、花生中锌的含量较为丰富,要经常给宝贝吃一些。比如,每天喝一点鲜豆浆,做菜时用一点花生油。还有,榛子等坚果类食物含锌量也很高,也可经常给宝贝吃一点。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现在的宝贝偏食、挑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多样化,让宝贝均衡摄取营养。

治疗缺锌宝贝3大举措:

1、进行锌剂补充对于明确缺锌的宝贝可以进行补充锌剂治疗。锌制剂有葡萄糖酸锌、硫酸锌、甘草酸锌、醋酸锌等。补充锌剂4-5周后,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及时去看医生。补充锌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不要自己随意增加剂量。剂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消化道刺激症状,长期大剂量服用还可能造成锌中毒。

2、进行中医治疗:如果宝贝缺锌不太严重,中医的小儿推拿疗法对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试一试。

3、进行饮食治疗给予患儿锌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鱼类、禽类及蛋黄等,如果有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进行纠正。

贴心小叮咛:为宝贝补锌期间的食物要精细一点,如韭菜、竹笋、燕麦等食物粗纤维较多,麸糠及谷物胚芽中植酸盐含量也较高,这些食物均会影响锌在肠道的吸收。同时,补锌期间还应该注意补钙、补铁,这三种微量元素在体内有协同作用,可促进锌的吸收和利用。

小儿应多吃哪些含铁多的食品?

宝宝缺铁的信号

1、妈妈可以观察到的:宝宝的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目录2013年修订) 1.新生儿家庭护理健康教育--------------------------------(3-6) 2.新生儿预防接种健康教育--------------------------------(7-9) 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健康教育-------------------------(10-11) 4.小儿肺炎病人的健康教育--------------------------------(12-13) 5.小儿腹泻病人的健康教育-------------------------------(14-15) 6.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健康教育----------------------(16) 7.早产儿的健康教育---------------------------------------(17-18)

【健康教育要点】 (一)住院健康教育 ⒈喂养指导告知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法,鼓励和支持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教会哺乳的方法和技巧。如确系母乳不足者,指导来取正确的人工喂养方法。低体重儿吸吮力强者可按正常新生儿的喂养方法进行,按需授乳。吸吮力弱者可将母乳挤出,用滴管喂哺。 2.保暖护理指导告知新生儿房间应阳光充足,温度和湿度适宜。北方寒冷季节要特别注意 保暖,预防硬肿病的发生。低体重儿的体温凋节功能比较差,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低,体温常在36℃以下,指导家长正确使用热水袋或代用品保暖,防止烫伤。 3.日常护理指导指导家长为婴儿沐浴,演示眼睛、口腔黏膜、鼻腔、外耳部的护理方法。指导家长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面色、体温和大小便等情况。让家长了解新生儿的生活方式-如每日睡眠平均为20h,帮助家长逐步适应这些情况。护理低体重儿时,告知事先应做好准备工作,集中进行各项护理,尽量少暴露婴儿。动作要轻柔、敏捷,避免使婴儿疲劳。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的婴儿不予洗澡,只用消毒的植物油清洁皮肤褶皱处。 4.五官护理指导双眼有分泌物者,告知用无菌棉棒将分泌物轻轻擦去,然后滴入o.25%的氯霉素眼药水或利福平眼药水。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经常更换睡姿,防止耳部受压时间过长,影响耳部血液循环。有鼻垢者可用棉棒轻轻擦去,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儿口腔黏膜薄嫩,易

儿科专科健康教育

小儿外科健康宣教目录 1、小儿肠套叠 2、急性阑尾炎 3、先天性巨结肠 4、胆道闭锁 5、肥厚性幽门狭窄 6、甲状舌骨囊肿 7、梅克尔憩室 8、嵌顿疝 9、血管瘤 10、肾母细胞瘤 11、斜颈

小儿肠套叠 一、什么是肠套? 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领进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 二、病因: 原发性: 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系膜固定不完善。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如喂养不当、上呼 吸道感染。病毒感染 继发性: 肠管机械性原因(梅克尔憩室、肠息肉、肿瘤、腹部紫癜) 三、临床表现: 阵发性哭闹 呕吐 血便 腹部包块 全身症状 四、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病情严重、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空气灌肠复位法: 空气灌肠复位成功患儿安静、无哭闹、无呕吐腹部包块消失口服碳片6-8 小 时后排出黑便 五、手术前注意要点: 1、抽血检查 2、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 3、测体重、生命体征 4、观察患儿神志、哭闹、呕吐及全身情况 六、术后注意要点: 1、去枕平卧6 小时,注意患儿术后有无呕吐。 2、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腋温》38 C给予退热处理。 3、术后需继续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炎。 4、因手术及禁食,患儿术后可能比较哭吵,需家长耐心安抚。 5、注意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患儿术后第一天大便可能有血便,请告知医护人员 6、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7、拔除胃管后可少量饮水-母乳或奶粉,注意患儿进食后有无呕吐。 七、出院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要有规律,进食易消化、少刺激、少量多餐,婴幼儿暂缓添加辅食,特别在夏季(避免肠功能紊乱,再次肠套发生)。 2、观察有无呕吐、腹痛、便血等再次肠套叠的症状出现,必要时及时就诊。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 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解释病情,让家长能认识到新生儿黄疸形成的原因,告知家长经过蓝光照射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光疗指导 (1)解释使用黄疸治疗箱的重要性,利用蓝光光谱进行体外照射治疗的目的、作用及蓝光箱的使用方法。间接胆红素在蓝光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然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2)在使用治疗箱时,患儿需裸体放在蓝光箱内,注意戴好眼罩及穿好尿裤防止滑脱,家属要将墨镜戴好,防止损伤眼睛。 (3)光疗时需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3、喂养指导 (1)向家长宣教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含接姿势,指导正确的挤奶手法及如何保持泌乳,鼓励产妇耐心喂哺新生儿。 (2)指导家长早喂养,多次少量喂奶,因为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另外还有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喂奶次数少,肠蠕动减慢,胎粪排除延迟,胆红素会吸收增加。 (3)指导家长添加糖水,如出生24小时后测得黄疸指数>9mmol/L,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新生儿小便次数,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 (4)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可根据患儿病情,暂停母乳,改为人工喂养,停母乳期间要注意维持泌乳及排空乳房。 4、疾病指导

(1)指导家长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部位,程度,判断黄疸进展情况,以便协助医护人员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黄疸观察方法:①在白天日光或白色日光下观察: 用手指压眉心、胸骨、鼻尖、肚脐旁或双腿,一般正常皮肤压下去后方可呈白色,若有黄疸时,手指放开皮肤会转黄,继而恢复原来肤色。 (3)指导家长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脐部是否有分泌物,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4)指导家长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 1)新生儿游泳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2)新生儿抚触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同时,腹部抚触本身对胃肠道也是一种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使日排便次数及排便量明显增加,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情况,防止复发。 2、按医嘱继续观察并口服退黄中药。 3、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注意合理喂养。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尿布、玩具、奶瓶的消毒工作,以防交叉感染。 5、注意气候变化,按时添减衣服,避免过热和受寒。 6、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并定期复查。 新生儿脐炎 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婴儿住院,就会阻断与母亲建立的信任感,便容易因住院而缺乏外界有益的刺激,感知觉、动作、情绪、注意和记忆方面的发育受到一定影响。要给予患儿身体上的接触,如搂抱、抚摸等,要有适当的环境刺激,如床周边环境。 2、用药指导注意不可使用甲紫、红汞等有颜色的药物涂擦脐部,因为药物的颜色可影响脐部的观察,也不要用松花粉、爽身粉等粉状药物,因粉状异物的刺激可引起脐部慢性炎症而形成肉芽肿,不易愈合。 3、疾病指导 (1)在脐残端脱落前后,要勤换尿布,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排泄物污

儿童健康管理方案

儿童健康管理方案 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健康管理项目,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结合目前开展情况,先制定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标 建立并扩大项目知名度,建立大众(学生家长、学校、教育、政府机构、社会其他大众)对此项目的认知和认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建立一个完整的儿童医疗网络健康体系。 1.前期目标:通过公司内部远程会诊的实验结果来看,效果挺好,通过这次会诊,建立一个完整的儿童健康档案库,对于暴露的问题继续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远程医疗的运行体系,为下一步推广做好基础。 2.中期目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为市内儿童做好健康健康管理档案,另一方面推广APP,两者相结合,同时开展,相辅相成,最后为全市儿童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后期目标:面向全国,在唐山市成功后,在其他省会建立分部,以唐山为范本,面向全国扩散,形成以唐山为基础的庞大的儿童健康管理体系网。 二、服务对象和服务机构 1.服务对象:0—7岁所有儿童 2.服务机构:颐享健康门诊部 三、模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

四、服务内容 1.儿童健康档案 2.儿童健康咨询 3.儿童疾病问诊 五、流程 1.建立档案:建立宝宝的健康成长档案 2.问题筛查:对宝宝当前问题进行筛查 3.专家评价:由儿科专家对宝宝健康状况进行专业评价 4.指导咨询:根据宝宝当前健康状况针对性进行生长发育,基本资料,合理与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咨询与指导。 5.跟踪回访:定期对宝宝进行个性化生长发育与疾病治疗等方面跟踪与回访。 六、特色 1.专家团队:汇聚唐山儿童医疗与保健专家团队 2.儿童专柜:囊括儿童保健品、治疗用药、生活用品的大合集,为后续儿童保健、疾病治疗提供无缝对接 3.家庭医生:对儿童进行持续健康关注,并随时帮您发现解决健康问题 4.线上线下:采用远程视频随访指导,问诊与线下问诊相结合 七、推广 1.线上线下同时开展 2.首先是员工内部开展,收集信息,积累经验。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目录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2.急性支气管炎 (3) 3.小儿肺炎 (4) 4.支气管哮喘 (5) 5.急性喉炎 (6) 6.过敏性紫癜 (7) 7.病毒性脑炎 (8) 8.化脓性脑膜炎 (9) 9.癫痫 (10) 10.小儿腹泻 (11) 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3) 12.G-6-PD缺陷症 (14) 13.病毒性心肌炎 (15) 14.川崎病 (17) 15.婴儿捂热综合征 (19) 16.腰椎穿刺 (20)

急性喉炎 【讲解病因】 急性喉炎是一种主要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急性炎症,为小儿常见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的小儿,多见于冬季。 【说明表现】 典型病例发病前1~2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发热、声音嘶哑,重者出现犬吠样咳嗽、吸入性喉喘鸣,患儿常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呼吸及心率加快,因喉头粘膜水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喉梗阻。 【介绍治疗】 1、抗生素:一般不用抗生素,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减轻喉部梗阻,避免作气管切开。 3、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持续湿化氧吸入治疗,缺氧加重、紫绀明显,可行气 管插管给氧或气管切开术。 4、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重点教育】 1、饮食:给予温凉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2、活动:应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 3、复查时间及指征:一般不需复查。 【特殊交待】 1、应送就近医院住院治疗。 2、患儿取半卧位或头颈背垫高斜坡卧位,保持体位舒适。 3、尽量将所需要的检查及治疗工作集中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影响患儿休息。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5、耐心细致地喂养,避免患儿进食时发生呛咳。

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

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方案 课程的定位 1、课程的界定—— 以0~6岁婴幼儿“健康教育”为主要抓手,以促进婴幼儿“健康生活”为落点,以婴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为目标的主题式综合课程。 2、课程的内涵—— 健康的教育:是全程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是全员的教育。 健康的生活:是指优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教育的有机整合。?

健康的人格:每一个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智商与情商的健全。 3、课程的特色—— 重在“健康”: 满足每个孩子享受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教育的基本权力。 保障孩子与其年龄段相应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为孩子现时和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凸现“儿童”: 每一个的儿童——指每一个儿童获得的机会是均等的,是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并兼顾不同经验水平的。

不同的儿童——尊重儿童与生俱来的诸多差异,注重环境及教育的影响给儿童带来的适宜发展。 未来的儿童——谋求为儿童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即建立在儿童自身经验基础上的情感、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建构和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强调“综合” “健康教育”是全面的、全程的、全员的、全方位的。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综合幼儿生活经验、追随幼儿生活经验又螺旋型上升、回归幼儿的健康生活。 “健康教育”的学习,是在主题背景下,采用“融合式、集体式、田野

式”活动相结合,以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的形态交互、交织呈现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课程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成为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当前得益、终身受益的一代儿童。 课程的结构、内容 1、共同性课程:遵循《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要求,体现确保基础,重在保底;面向全体,覆盖全日;

儿科科住院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和要点

儿科患儿住院健康工作流程及要点 一、入院日宣教 1、工作人员介绍包括自我介绍、本病区护士长、科主任、分管护士、主管医生等 2、病区规章制度介绍,如探视陪护制度、查房时间、作息时间、饮食制度、病室安全管理制度 3、病区环境介绍:包括病区布局,医护办公室、卫生间、开水房、安全通道、大小便标本存放处等。 4、病房介绍:物品保管、摆放要求,介绍病室内同室病友,呼叫器、床栏及其他设施的使用方法。 5、在给药或治疗前,护士要核对你的身份:口问你姓名;口核对腕带。 6、为了你的用药安全,请按时服用口服药,不要放在抽屉里,因为口服药的外包装去除后,易受潮、变质。 7、入院检查及注意事项(1)需明晨空腹抽血及做腹部B超者,请您在凌晨2点后禁饮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次日晨留取大、小便标本(2)做心电图时请不要讲话。 8、患儿危险因素的评估与宣教,包括压疮、跌倒、烫伤、冻伤、坠床等,请你理解床头的各种安全标识的目的和意义,并给予协助和支持。 9、你目前的饮食是

口流质口半流质口普食口低盐口母乳喂养 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1、疾病的概念 2、起居的指导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定时通风换气。 (2)陪护人员1-2名,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患儿休息。 (3)患儿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潮湿衣服,并用毛巾擦干,避免着凉。 3、情绪疏导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4、饮食指导(根据具体疾病给予相关的指导) 5、病情观察(参照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6、用药指导(根据具体疾病给予相关的指导) 三、出院健康教育 1、鼓励适当的户外活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冬春季节,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注意通风,患儿注意保暖,少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 2、注意四季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儿服药,不能随意服药。 4、出院带的药物是。请你按时遵医嘱服药。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

儿科健康宣教

小儿肺炎的健康宣教 1加强体格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衣服穿着不宜过厚,要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汗湿衣服做到及时更换。 2、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以免传染呼吸道传染病。家人若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注意与小儿隔离。 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上感向下蔓延而致支气管炎、肺炎。 4、根据小儿的年龄、身体的发育情况,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防止小儿发生营养不良和饮食失调,增强小儿的抵抗力。 5、年长儿童要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进行体格锻炼,增强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6、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天屋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但应注意避免对流风,患儿要注意保暖。 7、做好预防接种,增强小儿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急性支气管炎的健康宣教 1注意休息,多喝水,忌油腻食物。加强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2、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换气,但避免对流风,以免病儿再次受凉。 3、须经常协助病儿变换体位,轻轻拍打背部,使痰液易于排出。 4、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6、防止受凉,尤其是秋冬季节,注意保暖。 7、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及时就诊,避免上感自下蔓延而致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宣教 当小儿哮喘被确诊,就意味着要经历反复发作,长期用药的漫长过程。医务人员应帮助患 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与医生配合,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1心理指导:患儿及家长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精神紧张,同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2、饮食指导:平时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不吃易发生哮喘的食物如牛奶、蛋类海产品、汽水和冷饮等。(患儿具体对哪些食物等过敏可进行过敏原测定,我院儿科提供这项检测,家长如有 需要,可向医生护士咨询。)3、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

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健康教育计划优选稿

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健 康教育计划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儿科(新生儿)健康教育计划一、入院宣教 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儿,讲解病区环境、住院制度及主管医师和同病房患儿的情况。帮助患儿尽快熟悉环境,使患儿和家属对护士、医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二、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 1、心理支持根据患儿的年龄、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及接受程度,为每一位患儿提供必需的疾病知识和心理支持,加强心理护理。 2、进行相关症状的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属讲解,使其明确病因、治疗措施,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密切监测体温。教会患儿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患儿胸痛明显时给予少量止痛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 3、指导患儿及家属配合留取标本,协助医生及早明确病因指导常规标本(血、尿、便)的留取,对特殊标本(如痰)采集的配合。 4、治疗操作中的健康教育因患儿对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操作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和患儿交流,给予鼓励,减轻其恐惧感。因患儿年龄小、好奇心重,应重点说明不能随意改变输液速度,以防发生意外,并加强病房巡视。 三、出院的健康宣教?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禁止吸烟。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在上感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

染。加强锻炼、合理营养、适当休息。早期识别呼吸道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咳嗽、鼻翼煽动、吃奶呛咳及嗜睡等,及时就诊。四、健康教育方式 1、口头教育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按入院、治疗期间、出院个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病区环境、住院制度、各种检查、疾病转归、出院指导等。 2、进行示范性教育护士向患儿和家属演示一些症状护理的操作,如物理降温、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等,应直观、易掌握,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3、书面教育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书面资料,包括入院须知、疾病的基本知识、保健措施等,分发给每一位患儿。 五、讨论 1、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因素可以增进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2、健康教育可密切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通过健康 教育给予患儿更多关心,对患儿独特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切;增加了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使其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3、拓宽护士知识面,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不断提高,促使护士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完善创新,充实自己,激发学习热

儿科健康教育手册

儿科简介 五原县人民医院儿科是新生儿、普通儿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医院一个举足轻重的科室。 一、新生儿主要开展: 1.新生儿常规医学观察:糖尿病母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医学观察及治疗。 2.新生儿各种重症治疗:如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黄疸、溶血病、低血糖病、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静脉高营养及补液等。 二、普通儿科主要开展: 1.婴儿期的营养保健,喂养宣教指导 2.儿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1)感染性疾病:金葡萄感染烫伤样皮肤综合症、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腮腺炎、传染性单细胞综合症、猩红热、肺结核。2)消化系统: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小儿腹泻。3)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重症肺炎、肺炎合并心衰、支气管哮喘。4)循环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5)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6)血液系统:白血病、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神经系统:脑炎、脑膜炎‘癫痫。 三、急危重症抢救:一氧化碳中毒、误服药物中毒、心肺复苏、休克及药物过敏抢救。

科室主任简介 姓名:孟丽琴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儿科主任院长助理 1991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学本科学历。曾在内蒙古附院进修,并多次外出短期培训。擅长新生儿、呼吸、循环、泌尿、神经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副主任简介 姓名:郭素敏 职称:主治医师 职务:儿科副主任 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临床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擅长儿科常见病几及多发病诊治,对新生儿常见病诊断治疗及肠外营养、补液治疗有一定研究。

儿科患儿住院健康宣教流程及内容

儿科患儿住院健康宣教流程及内容 一、入院日宣教 1、工作人员介绍包括自我介绍、本病区护士长、科主任、分管护士、主管医生等 2、病区规章制度介绍,如探视陪护制度、查房时间、作息时间、饮食制度、病室安全管理制度 3、病区环境介绍:包括病区布局,医护办公室、卫生间、开水房、安全通道、大小便标本存放处等。 4、病房介绍:物品保管、摆放要求,介绍病室内同室病友,呼叫器、床栏及其他设施的使用方法。 5、在给药或治疗前,护士要核对你的身份:口问你姓名;口核对腕带。 6、为了你的用药安全,请按时服用口服药,不要放在抽屉里,因为口服药的外包装去除后,易受潮、变质。 6、入院检查及注意事项 (1)需明晨空腹抽血及做腹部B超者,请您在凌晨2点后禁饮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次日晨留取大、小便标本 (2)做心电图时请不要讲话。 7、患儿危险因素的评估与宣教,包括压疮、跌倒、烫伤、冻伤、坠床等,请你理解床头的各种安全标识的目的和意义,并给予协助和支持。 8、你目前的饮食是

口流质口半流质口普食口低盐口母乳喂养 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1、疾病的概念 2、起居的指导(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定时通风换气。(2)陪护人员1-2名,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患儿休息。 (3)患儿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潮湿衣服,并用毛巾擦干,避免着凉。 3、情绪疏导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4、饮食指导(根据具体疾病给予相关的指导) 5、病情观察(参照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6、用药指导(根据具体疾病给予相关的指导) 三、出院健康教育 1、鼓励适当的户外活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冬春季节,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注意通风,患儿注意保暖,少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 2、注意四季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儿服药,不能随意服药。 4、出院带的药物是。请你按时遵医嘱服药。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健康指导: 1、患病期间好好休息,充足睡眠,忌锻炼身体,以保持体力,有利于康复。 2、多喝白开水,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3、饮食宜清淡,可进易消化的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半流质饮食及新鲜蔬菜、水果,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普通型感冒者宜食生姜、葱白、大蒜、香 4、切忌乱用药物。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病毒引起,单纯病毒感染,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更不必输液,目前上呼吸道感染每每输液并非正确选择。发烧期间一般不宜进食营养或补品。 5、在家里尽量做到床边隔离,避免再传染他人,患者餐具、用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做好消毒处理。 6?注意隔离,减少探视。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免对着他人。进食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惊厥 健康指导: 小儿时期高热惊厥多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因此做好春秋季防病治病是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及时处理感冒早期症状可以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 惊厥的急救处理:如患儿在院外突发高热惊厥,立即解松患儿的衣领口、按压人中、保持安静、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吸入窒息。必要时用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舌咬伤。经以上处理后立即送至医院抢救。 物理降温的方法:体温高达37.5-38O C以上时,应给予温水浴,水温在 32-34C,患儿发高烧时,体温>39C时,给予酒精擦浴{浓度25-30%}冰敷用自制冰袋置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药物降温法:家中自备常用退烧药,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美林)。退烧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口味佳,易于儿童接受。[布洛芬是美国FDA 唯一推荐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服药后多饮水,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以防受凉,1小时后复测体温,必要时6-8小时可重复使用。 切忌:小儿发热时不作任何处理(应要做以上的降温处理)而直接用衣被包裹严实送往医院,这样热不易散出而导致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症状重,病情重,危险性大,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影响智力发育,耽误一生,因此小儿高热惊厥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毛细支气管炎 健康指导: 1、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冬季及初春天天气变化时,注意保暖,不宜使用空调、改善劳动卫生,减少空气污染。 2、带养小孩的家长注意自身的清洁卫生,小孩餐具每日煮沸消毒1—2次,防止腹泻发生。 3、鼓励排痰,排痰困难的,可轻拍患者背部或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以引起咳嗽,协助排痰。 4、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5、过敏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有呼吸道感染者探视小孩、避免将小儿抱入人多的公共场所。 肺炎 健康指导: 1、向患儿家长讲解该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 2、指导家长合理喂养,让小儿加强体格锻炼。婴幼儿时期应注意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多进行户外活动。室内经常通风,增强机体的适应及抗病能力。对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的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尽可能避免接触

儿科患者健康宣教流程

儿科患者健康宣教流程 一、入院日宣教(24小时内) 1、工作人员介绍包括自我介绍、本病区护士长、科主任、分管护士、主管医生等。 2、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介绍,如查房时间、作息时间、病室安全管理制度,强调住院期间不准外出,贵重物品随身带,科室不负相关责任。病区布局:如医护办公室、卫生间、开水房、食堂、安全通道、大小便标本存放处等。食堂电话:一食堂();二食堂()。 3、病房介绍:物品保管、摆放要求,介绍病室内同室病友,呼叫器、床栏及其他设施的使用方法。 4、入院检查及注意事项: (1)需在次日清晨空腹抽血及做腹部B超者,请您在凌晨2点后禁饮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次日晨留取大、小便标本。 5、患儿危险因素的评估与宣教,包括跌倒、烫伤、坠床等,介绍床头的各种安全标识的目的和意义,并给予协助和支持。教会病人床栏的使用及预防患儿坠床跌倒的方法。佩戴腕带的意义:腕带在给药或治疗前,护士要核对你的身份,确保治疗准确无误。 6、输液注意事项:告知家属不要随意调节滴速,经常查看输液部位有无渗漏,输液中如果发现有异常时及时通知责任护士查看。特殊药液要特别交代,如葡萄糖酸钙、小儿氨基酸、多巴胺、间羟胺。 7、你目前的饮食是 口流质口半流质口普食口低盐口母乳喂养 8、用氧注意事项:做好四防,活动及翻身时不要拉脱管道,不要随意调节吸氧流量。 二、住院期间健康教育(2-3天内完成)

1、疾病的概念 2、起居的指导(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定时通风换气。 (2)陪护人员1-2名,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患儿休息。 (3)患儿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潮湿衣服,并用毛巾擦干,避免着凉。 3、情绪疏导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4、饮食指导(根据具体疾病给予相关的指导) 5、病情观察(参照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6、用药指导:为了你的用药安全及疾病尽早康复,请按时服用口服药,(根据具体疾病及药物给予相关的指导) 7、半岁以下患儿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添加辅食方法。 三、出院健康教育(出院前一天及出院当天)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以及复查的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 1、鼓励适当的户外活动,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冬春季节,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注意通风,患儿注意保暖,少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 2、注意四季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3、父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患儿服药,不能随意服药。 4、出院带的药物是。请你按时遵医嘱服药。如有疑问请电话咨询。

儿科健康宣教资料

小儿惊厥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病因和发病机制] 1、感染性疾病 (1):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真菌等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 (2)颅外感染:如高热惊厥、其他部位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破伤风等。 2、非感染性疾病: (1)颅内疾病:原发癫痫,占位性病变,先天脑发育异常,脑外伤等。 (2)颅外疾病: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各类中毒,各类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及严重的心脑肾疾病。 惊厥史一种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因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因此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兴奋灶并迅速泛化,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而引起惊厥。 [临床表现] (一)惊厥 1典型表现惊厥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患儿有大小便失禁,惊厥时间持续数秒或数分或更长,发作停止后多入睡。惊厥典型表现常见于癫痫大发作。 2局限性抽搐多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惊厥发作不典型,多为微小发作,如呼吸暂停,两眼凝视,反复眨眼,咀嚼,一侧肢体抽动等,一般神志清楚。如抽搐部位局限常有定位意义(二)惊厥持续状态 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惊厥持续状态为惊厥危重型,多见于癫痫大发作,破伤风,严重的颅内感染,代谢紊乱,脑瘤等。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甚至死亡。 (三)高热惊厥 多见于1——3岁的小儿,使由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使小儿惊厥常见原因。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分两型: 1、单纯型高热惊厥其临床特点为:1、多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 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2发作后,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切如常;3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只发作一次;4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 2、复杂型高热惊厥其特点为:1惊厥形式呈部分发作,发作后有短暂性麻痹,惊厥发作 持续15分钟以上;2在24小时内发作1次以上;3热性惊厥发复发作5次以上;4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以上;5发作后清醒慢;6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7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多数高热惊厥的患儿随年龄增长而停止发作,约2%~7%转变为癫痫,其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有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表现。 [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原发病有关,如单纯由于可纠正的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预后良好,而脑或皮层发育异常者预后极差。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的脑损伤,其预后取决于损伤的严重性和范围。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念: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反复患病。 健康教育要点: 1. 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水肿明显致鼻塞、流涕者,可遵医嘱采取麻黄素滴鼻剂,并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3.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儿多饮水。 4.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 适应能力。 5.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居室要定期通风换气,室温勿过高或过低, 并保持一定湿度。已感染的患儿避免接触其他 儿童。尽可能不带婴儿去公共场所,以防交叉 感染。 6.家中有“上感”病人,应尽量与婴儿隔离,如无条件还与之 接触者,患者应戴口罩,家风,保持室空气清新。

肺炎 概念: 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及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各型肺炎的共同表现。 健康教育要点: 1.保持安静,减少氧的消耗,给予精神安慰, 病室通风良好。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促 进咳痰。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后 应,小婴儿可予以吸痰。 3.保证营养及水分: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食欲下降,可少量多餐给以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嘱患儿多饮水。在咳嗽时,应停止喂哺或进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呼吸困难的婴幼儿应将患儿抱起取半卧位喂哺,以免乳计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密切患儿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5.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传染他 人。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 受凉。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导语: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议事日程,agenda)的讯息表现手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 儿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第一季度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在冬、春季节较多见;孩子患肺炎后多数表现有发热、咳嗽、气急、有时有鼻;如果孩子患上肺炎之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患儿要及时;(4)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防止小儿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在冬、春季节较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孩子患肺炎后多数表现有发热、咳嗽、气急、有时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等现象。严重的肺炎可由于呼吸困难而造成严重缺氧,出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或青紫、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甚至出现高热抽搐、吐咖啡色物体、腹胀,这就非常危险了。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反应能力很差,患肺炎时症状不典型,不发热,也不咳嗽,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因此大人往往容易忽视新生儿肺炎,导致发生不良后果,其

实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症状的,患肺炎的新生儿常有口吐白色泡沫、不吃奶、哭声低、面色发灰、口唇周围青紫、皮肤灰白、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浅表急促或不规则,还可以见到鼻翼煽动或鼻孔扩大等症状,家长如发现新生儿有上述症状,应特别警惕。 如果孩子患上肺炎之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疾病的预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如果在患儿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多吵闹,不利于患儿休息,同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在内,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因此,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 (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肺炎患儿常伴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因为肺炎患儿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故必须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目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性支气管炎 (3) 小儿肺炎 (4) 支气管哮喘 (5) 急性喉炎 (6) 过敏性紫癜 (7) 病毒性脑炎 (8) 化脓性脑膜炎 (9) 癫痫 (10) 小儿腹泻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3) 12.6缺陷症 (14) 13. 14. 15. 16.病毒性心肌炎 (15) 川崎病 (17) 婴儿捂热综合征 (19) 腰椎穿刺 (20)

急性喉炎 【讲解病因】 急性喉炎是一种主要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急性炎症,为小儿 常见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的小儿,多见于冬季。【说明表现】 典型病例发病前1~2天,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出现发热、声音嘶哑,重者出现犬吠样咳嗽、吸入性喉喘鸣,患儿常烦 躁不安,面色发绀,呼吸及心率加快,因喉头粘膜水肿,表现出 不同程度的喉梗阻。 【介绍治疗】 1、抗生素:一般不用抗生素,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减轻喉部梗阻,避免作气管切开。 3、氧疗:如有呼吸困难可持续湿化氧吸入治疗,缺氧加重、紫绀明显,可行气管插管给氧或气管切开术。 4、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重点教育】 1、饮食:给予温凉流质饮食或暂禁食。 2、活动:应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 3、复查时间及指征:一般不需复查。 【特殊交待】 1、应送就近医院住院治疗。 2、患儿取半卧位或头颈背垫高斜坡卧位,保持体位舒适。 3、尽量将所需要的检查及治疗工作集中完成,减少不必要的打 扰影响患儿休息。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知识讲解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 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念: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反复患病。 健康教育要点: 1. 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水肿明显致鼻塞、流涕者,可遵医嘱采取麻黄素滴鼻剂,并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3.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儿多饮水。 4.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 适应能力。 5.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居室要定期通风换气,室温勿过高或过 低,并保持一定湿度。已感染的患儿避 免接触其他儿童。尽可能不带婴儿去公 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6.家中有“上感”病人,应尽量与婴儿隔离,如无条件还与之 接触者,患者应戴口罩,家中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肺炎 概念: 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及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各型肺炎的共同表现。 健康教育要点: 1.保持安静,减少氧的消耗,给予精神安慰, 病室通风良好。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促 进咳痰。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后 应,小婴儿可予以吸痰。 3.保证营养及水分: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食欲下降,可少量多餐给以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嘱患儿多饮水。在咳嗽时,应停止喂哺或进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呼吸困难的婴幼儿应将患儿抱起取半卧位喂哺,以免乳计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密切患儿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5.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传染 他人。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

儿科疾病健康教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健康指导: 1、患病期间好好休息,充足睡眠,忌锻炼身体,以保持体力,有利于康复。 2、多喝白开水,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3、饮食宜清淡,可进易消化的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半流质饮食及新鲜蔬菜、水果,忌食油腻、煎炸的食物。普通型感冒者宜食生姜、葱白、大蒜、香菜等。 4、切忌乱用药物。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病毒引起,单纯病毒感染,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更不必输液,目前上呼吸道感染每每输液并非正确选择。发烧期间一般不宜进食营养或补品。 5、在家里尽量做到床边隔离,避免再传染他人,患者餐具、用物要与健康人分开,并做好消毒处理。 6.注意隔离,减少探视。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免对着他人。进食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惊厥 健康指导: 小儿时期高热惊厥多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因此做好春秋季防病治病是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及时处理感冒早期症状可以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 惊厥的急救处理:如患儿在院外突发高热惊厥,立即解松患儿的衣领口、按压人中、保持安静、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吸入窒息。必要时用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舌咬伤。经以上处理后立即送至医院抢救。 物理降温的方法:体温高达37.5-38.0℃以上时,应给予温水浴,水温在32-34℃,患儿发高烧时,体温>39℃时,给予酒精擦浴{浓度25-30%} 冰敷,用自制冰袋置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 药物降温法:家中自备常用退烧药,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美林)。退烧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口味佳,易于儿童接受。[布洛芬是美国FDA唯一推荐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服药后多饮水,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以防受凉,1小时后复测体温,必要时6-8小时可重复使用。 切忌:小儿发热时不作任何处理(应要做以上的降温处理)而直接用衣被包裹严实送往医院,这样热不易散出而导致高热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症状重,病情重,危险性大,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影响智力发育,耽误一生,因此小儿高热惊厥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儿科2016年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

第一季度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在冬、春季节较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 孩子患肺炎后多数表现有发热、咳嗽、气急、有时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等现象。严重的肺炎可由于呼吸困难而造成严重缺氧,出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或青紫、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甚至出现高热抽搐、吐咖啡色物体、腹胀,这就非常危险了。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反应能力很差,患肺炎时症状不典型,不发热,也不咳嗽,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因此大人往往容易忽视新生儿肺炎,导致发生不良后果,其实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症状的,患肺炎的新生儿常有口吐白色泡沫、不吃奶、哭声低、面色发灰、口唇周围青紫、皮肤灰白、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浅表急促或不规则,还可以见到鼻翼煽动或鼻孔扩大等症状,家长如发现新生儿有上述症状,应特别警惕。 如果孩子患上肺炎之后,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疾病的预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如果在患儿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多吵闹,不利于患儿休息,同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在内,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因此,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 (2)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肺炎患儿常伴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因为肺炎患儿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故必须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3)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尤其是汗多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对痰多的患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 (4)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防止小儿肺炎的重点在于平时加强体格锻炼,及时治疗感冒和支气管炎。另外,还要给孩子必需和足够的营养,一定要争取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以后,并合理地添加辅食。平时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