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湖南商学院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课时安排 6 学时
第三章 旅游供给与需求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基本概念,熟悉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特征,掌握旅游经济需
求与供给的基本规律与影响特征。
第一节 旅游需求分析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一)旅游需求的涵义
1、旅游需求的涵义——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与闲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
一定价格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应注意几点:
①旅游需求首先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②旅游需求还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③旅游需求通常多指对总体旅游产品的需求,并且就是市场有效需求。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一)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条件
1、就是什么?——旅游动机。
①“动机”的涵义——指发动与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②旅游动机的涵义——指人们意识到了的旅游需要的心理表现形式,即驱使人们有意于
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
2、为什么?
①从心理学角度瞧,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旅游行为
②从经济学角度瞧,旅游需要→购买欲望→购买行为(现实旅游)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客观条件
1、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就是产生旅游需求的首要经济前提。
①什么就是可自由支配收入
②为什么就是首要前提?
2、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就是旅游需求产生的必要条件。
①什么就是闲暇时间?(教材 P59 第一段)
②为什么就是必要条件?因为旅游产品具有地域固定性,就是异地消费品,外出需要时
间。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保障条件。
①旅游就是人的空间位移,故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现代科技进步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现代交通工具,有效刺激了需求的产生。
③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断满足既有需求的同时,也促使新的需求不断产生。
三、旅游需求的特征
3、高层次性
4、多样性
3、主导性
4、复杂性
四、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
1、个人旅游倾向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①什么就是个人旅游倾向?——指个人有意外出旅游的程度。其中涉及个人的旅游意愿, 对某种吸引物的偏好以及对某类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②决定个人旅游倾向的主要因素 A、个人的心理类型;B、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C、人口统计因素中的个人特征(如收 入、年龄、性别、职业、国籍、民族、种族、信仰等)。 2、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相关旅游阻力 ①什么就是“相关阻力”——那些

可能妨碍游客进入目的地从而减少乃至消除旅游需求 的各种因素所产生的阻力。 ②阻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文化距离、目的地旅游价格、 服务质量与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就个人需求而言,旅游需求同个人旅游倾向成正比关系,同旅游阻力成反比关系。而 个人旅游倾向与旅游阻力的程度则分别取决于若干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旅游市场需求(整体需求)的主要因素 1、人口因素(人口总数、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 2、经济因素(GNP、通帐、汇率、旅游供给因素,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经济距离等)。 五、旅游需求规律 旅游需求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其她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价格成反方向变 化;随可自由支配收入与闲暇时间的变动成同方向变化。 其函数式为:D=f(p;I;T;……)。下面具体分析: (一)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1、假设条件: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2、旅游需求价格曲线(图 4-2)的说明。 3、上述二者关系的函数式为:D=f(P)。 4、旅游产品价格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与其她因素的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相比,并不 完全相同,前者导致旅游需求量沿需求曲线上下变动。后者导致整个需求曲线横向位移。 (二)旅游需求量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呈同方向变化 1、假设条件:其她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成同方向变化。 2、上述关系见图 4-3。 3、上述关系的函数式为:D=f(I)。 (三)旅游需求量与人们的闲暇时间呈同方向变化,这正就是旅游需求规律与一般商品需 求规律的区别之处。 六、旅游需求指标体系 (一)旅游者人数指标 1、旅游者人数 2、旅游者人次 (二)旅游者停留天数 1、旅游者停留总天数 2、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三)旅游者消费指标 1、旅游者消费总额 2、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3、旅游消费率 (四)其她旅游指标 1、旅游出游率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2、旅游重游率 第二节 旅游供给分析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定义:在一定时期与一定价格水平下,旅游经营者愿意并且能够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 品的数量。 1、旅游供给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旅游需求 2、旅游供给必须就是有效的旅游供给 3、旅游供给就是由基本旅游供给与辅助旅游供给两大类组成 二、旅游供给的特征 (一)计量差别性:1、不能用各种要素或产品数量的累加计量;2、只能用旅游者人数来表现。 (二)产地消费性:1、旅游供给具有地域固定性,因而消费具有异地性;2、景点景区的环境 容量与承载力而非物流环节就是规划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三)时间持续性:1、一般产品卖出后就易手了,要有

新产品生产出来补充;2、旅游产品一 旦生产出来就可以持续供给甚至永续利用。 (四)产业关联性:1、单个企业或部门无法满足旅游综合需求(六大要素);2、必须由各行各 业许多部门协同完成供给:直接 10 多个;间接:70 个。 (五)种类多样性:这就是由旅游需求多样性决定的,因为旅游供给的服务对象就是旅游需求, 而旅游需求就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 三、旅游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资源因素: 一方面影响供给的方向与内容;另一方面影响供给的规模与数量。 (二)旅游价格因素: 旅游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供给;旅游产品生产要素价格间接影响供给。 (三)社会经济科技因素: 1、一国(地区)供给规模,有效性、及时性,取决于其社会经济科技整体实力(比较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2、科技进步对供给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直接影响、间接影响);3、经营者的 心理预期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很大。 (四)政府的政策因素: 1、税收政策; 2、财政政策; 3、信贷政策; 4、价格政策等。 四、旅游供给规律 (一)供给量大小的测定。 1、旅游供给量的测定很复杂。 2、由于旅游服务设施接待能力就是唯一可直接量化的因素,因而它就成为衡量一国(地 区)有效供给量的典型代表与最直观表现。 (二)旅游供给规律的表述 1、文字表述——在其她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旅游产品的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同方向 变化:价格提高,供给增多;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2、公式表述——函数表达式:S=f(P)。 3、图表表述——旅游供给曲线(图 4-5)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旅游供给量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供给能力有一定限度)。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2、旅游供给曲线受其她因素影响会发生左右整体性移动。 第三节 旅游供求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 1、经济学上“弹性”概念的涵义——指两个具有函数关系的事物或变量中,一经济事物(因 变量 Y)对另一个经济事物(自变量 X)变化的反应程度。 2、分类:点弹性与弧弹性 二、旅游需求弹性 (一)旅游需求弹性的概念 1、需求弹性概念——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或程度。 2、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或程度。 (二)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1、概念的涵义:旅游需求量随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关系或性质。 2、测量尺度: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①定义——旅游需求量变化百分率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百分率的比值。 ②公式: ③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就是负数,因而通常取其绝对值(绝对值越大,表示该种需求愈 具有弹性)。 3、测定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时一般可能出现三种情况:EP>1;(绝

对值>1);EP<1(绝对值< 1);EP=1(绝对值=1)。 4、认识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意义——就是企业与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三)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1、概念的涵义——指旅游需求量随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对应关 系或性质。 2、测量尺度——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 ①定义——旅游需求变化的百分率与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②公式: 三、旅游供给弹性 (一)概念的涵义——旅游供给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二)旅游供给价格弹性就是讨论的重点。 1、涵义——旅游供给量对于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尺度——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①涵义——旅游供给量变化的百分率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百分率之比。 (三)旅游供给弹性系数值可能出现的五种情况 1、Es>1,富有弹性。 2、Es<1,弹性很小。 3、Es=1,单位弹性(1:1) 4、Es=0,完全缺乏弹性。 5、Es=∞,完全富有弹性。 ※旅游供给弹性大小与所考察时期长短有密切关系。考察时间越长,弹性越大,反之则越 小。原因在于短期内即使价格上涨,但供给增加有一个时间周期(如设施建设有较长周期, 如公路、机场均如此)。
第四节 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涵义 (一)“矛盾”一词的涵义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而言之,矛 盾就就是对立统一。“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就是对它的通俗表达。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 指辩证矛盾,它不同于形式逻辑所讲的逻辑矛盾。
(二)旅游经济活动客观上包含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 (三)旅游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 1、两者的对立性——旅游供需之间的失衡就就是对立性的表现。 2、两者的统一性——旅游供需双方共处于旅游经济活动这个统一体之中;在一定条件下, 两者可以平衡。 3、两者对立与统一的转化性——两者的平衡就是相对的,不平衡则就是绝对的。“不平衡 ——平衡——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运动过程,就就是旅游供求矛盾运动的规律。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旅游供求数量上的矛盾 (二)旅游供求在质量上的矛盾 (三)旅游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 (四)旅游供求时间上的矛盾 (五)旅游供求空间上的矛盾 1、矛盾的涵义——这就是指旅游消费层次结构与旅游供给档次结构三间不平衡的现象, 可理解为旅游供求在各自构成比例上的矛盾。 2、矛盾的表现——某一档次旅游设施与服务供过于求,另一档次的旅游设施与服务供不 应求。 三、旅游供求的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供求矛盾就是依靠市场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