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 2011-2012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30分 考试时间130分钟)

一(28分)

1.根据注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台上,温家宝总理w ěi w ěi ( )( )道来,言词k ěn( )切而真挚;台下,师生们凝神静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参加工作以后,温家宝有14年时间是在条件极其ji ān( )苦的祁连山区和沙漠g ē( )壁地区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中央工作后的最初十年间,他经常深入农村、厂矿、科研院所进行调研,广泛接触基层干部群众,与科学家交朋友。

2.默写。(10分)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③梅雪争春未肯降,________________。(卢梅坡《雪梅》) ④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鲁迅《社戏》)

⑦“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3.下列各句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4分) ( )

A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B 、班会上,班主任大力表扬了拾金不昧....

的李明同学。 C 、不少学者认为《新人文读本》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D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获得了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 作文大赛一等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

A. 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B.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

D. 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5. 每个人都有“青春的烦恼”。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6分)

①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②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③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_ _

③____________ _

二(59分)

阅读《安恩和奶牛》选段,回答6~11题(17分)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 A “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 B “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6.这段文字选自(国名)作家的作品《》,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3分)

7.请给文中A、B两处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A:B:

8.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3分)

9.文中写有人出大价钱买牛,“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如何理解她的“坚决”和“窘迫不安”?(3分)

10.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最恰当()(3分) A.安恩老太太有些害怕那个人,希望他不要伤害自己。

B.安恩本来想要回去,但又一想自己不过是来这里让奶牛散散心,并没伤害谁,没有必要就这么回去,“恳求的眼神”是希望那人不要难为自己。

C.安恩老太太非常生气,希望他听一听自己的解释。

11.选文最后一节“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中“这样”具体指什么?“只好”一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分)

“这样”具体指:

“只好”一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节选,回答12~15题(14分)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

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

叫什么咸鸭蛋呢!

12.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然后写了高邮咸鸭蛋(2分)

13.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14.选文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什么感情?请结合选段举一例句简要分析。(4分)

15.材料链接

材料一: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沈从文《端午日》)

材料二:20XX年,就在全国纷纷举行活动,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却传来这样的消息:韩国把端午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1)阅读“材料一”,说说你家乡的端午日有哪些风俗(至少写出2点)?(2分)

(2)阅读“材料二”,请你就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4分)

建议一、

建议二、

阅读丁立梅的《掌心化雪》一文,回答16~20题(15分)

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⑷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

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6.选文第⑵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3分)

17.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3分)

18.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9.在⑾⑿段中,“她”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为什么?(3分)

20.选文的题目“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意思。(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21~11题(13分)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挐,撑船)一小舟,拥毳衣(毳衣,用皮毛制成的衣服。)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雾凇,云、水气;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雾凇沆砀,形容雪夜寒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4.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

用?(3分)

三(40分+3分书写)

25. 在生活中,有人因说真话受到误会,有人因说真话得到理解;有人因说真话受到伤害,有人因说真话得到尊重……

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思考?

(1)请你用记叙的方式写出你某次说真话的经历。

(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议论的方式表达对说真话的思考。

要求:从以上两小题中任选一题,自定立意,以“说真话”为题,写一篇文章。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4)如果有一个人在一个没有通讯设施的地方工作。很久没跟家里联系了,突然遇到自己的老乡,听说他要回家,要他捎句话给自己的家报平安。这就像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的诗 句:,。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2)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B.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嫉妒他,而应该向他学习。 C.圭峰山树木茂盛,山路陡峭,人迹罕至,成为五邑地区的热门的旅游胜地。

D.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把“许多”与“张老师”互换) B.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C.各级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删去“不”) D.有人认为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我愿是,。 我愿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有删改)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 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 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代数式22221 ,5,,3,1,35x x x x x x +--+π中是整式的有 ( )个 A.3 B.4 C.5 D.6 2.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则 ( ) A.内错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同旁内角互补 D.以上结论都不对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336a a a =÷ B.2a 3 -a 3 =2 C.6 23a a a =? D.(a 3 )2 = a 9 4.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4不是单项式 B.2 xy -的系数是2 C.32y x 的次数是3 D.2 r π的次数是3. 5.如图,AB ∥CD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21∠=∠ B.ο18052=∠+∠ C.ο18043=∠+∠ D.018032=∠+∠ 6.2008年北京承办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据统计某日奥运会网站的访问人次为201949,用四舍五入 法取近似值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得( ) A.2.0×105 B.2.0×106 C.2×105 D.0.2×106 7. 下列各题中的数据,哪个是精确值?答( ) A.客车在公路上的速度是60km/h B.我们学校大约有1000名学生 C.小明家离学校距离是3km D.从学校到火车站共有10个红灯路口 8.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y x y x +-- B.))((y x y x --+- C.))((y x y x --- D.))((y x y x +-+ 9. 如图,已知AD ∥BC, ∠B=0 30,DB 平分∠ADE ,则∠DEC=( ) A.0 30 B.0 60 C.0 90 D.0 120 10.一只小狗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 ) A. 154 B.31 C.51 D.15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计算:()8 8 25.04-? = . 12.(x-3y)(x+3y)= . 13.一个角的补角的余角等于65°,则这个角等于________. 14.任意掷一枚均匀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的小正方体,则出现奇数朝上的概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9分) 1.请选择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 A.黄晕(yùn)窠巢(cáo)应和(hè)抖擞(sǒu) B.着落(zhuó)贮蓄(chǔ)三棱镜(léng)一霎(shà) C.粗犷(kuàng )敧斜(qī)澄清(chéng )花蒂(dì) D.荫蔽(yìn)徘徊(huái)菡萏(hàn)咄咄逼人(duō) 2.请选择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 A.潦亮烘托静谧莅位 B.吝啬骄媚诀别分歧 C.朗润匿笑烂漫买弄 D.憔悴发髻铃铛喜出望外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 A.大家尽力而为就行,不要背包袱。(包袱比喻思想负担) 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指理所当然) C.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指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D.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指各种气息混杂在一起,越来越浓)4.“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句中的“田地”一词在这个语境下的含义是。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全是名词的一项() 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我的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古诗默写及赏析(13分) 6.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7.请从《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选任意一组对偶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对偶句,。 8.《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中表达游子思乡、羁旅之愁的核心句是。 9.正是江南好风景,。 10.心中默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想想诗中写了几个古人过重阳节的习俗,请把你知道的写在横线上。 11.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王昌龄降职、远调的关心、同情、牵挂。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人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半轮秋月伴他远行,景色衬托出作者憧憬喜悦之情,也暗含淡淡的离乡之思。

七年级语文下期中测试

七(下)语文期中测试卷 注意事项: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确凿.(záo)哽.咽(gěng)踌.躇(ch?u)锲.而不舍(qì) B、云鬓.(bìn)蝉蜕.(tuì)可汗.(hán)气氛.(fēn) C、祈.祷(qí)踱.步(du?)炽.痛(chì)鲜.为人知(xiān) D、哺.育(pǔ)骊.歌(lí)讪.笑(shàn)人迹罕.至(hǎn) 2.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在方格内。(4分) A.人声鼎沸万丈狂澜芳草萋萋九屈连环 B.回环曲折亦复如事绝壁断崖家喻户晓 C.妇孺皆知鞠躬尽瘁潜心惯注一反既往 (1)《春夜洛城闻笛》中以闻笛来表达浓浓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2)《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3)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在寒风冷雨中,你应该高声朗诵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5)黄河,母亲河!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明,请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完整的诗句:,。 (6)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音乐巨人贝多芬》中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B.《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者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 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C.《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D.《未选择的路》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次雅安地震,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B.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小区保安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6.运用你课外所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 (1)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的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该段文字选自(作者名)的《》。(2分) (2)(作者名)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主人公的许多事迹都是以为原型的。(2分) 7.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在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5分) ⑴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五一劳动节宣传标语)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2分) 示例:弘扬劳模精神争当时代先锋。 你拟定的母亲节的主题是: ⑵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个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简要写出理由。(3分) 候选人:孟母(孟子母亲)岳母(岳飞母亲)冰心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最后一课(选段)(14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圃.(pǔ)归省.(shěng)田垄.(lǒng)脑髓.(suǐ) B.踌躇.(chú)澎湃.(pài)亘.古(gèn)骊.歌(lì) C.讪.笑(shàn)哺.育(bǔ)踱.步(duó)污秽.(suì) D.瞬.息(shùn)嫉.妒(jí)震悚.(sǒng)泥泞.(nì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幽寂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 B.仰慕慷慨淋漓马革裹尸戛然而止 C.狂澜潜心惯注铤而走险杂乱无章 D.晦暗气冲斗牛契而不舍浑身解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 ..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能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D.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花草树本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上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100分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如图,AB ∥ED,∠B+∠C+∠D=( ) A.180° B.360° C.540° D.270° 2.若点A(x,3)与点B(2,y)关于x 轴对称,则( ) A.x=-2,y=-3; B.x=2,y=3; C.x=-2,y=3; D.x=2,y=-3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 ) A.8cm B.11cm C.13cm D.11cm 或13cm 5.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 A.(3,5) B.(-5,3) C.(3,-5) D.(-5,-3) 7.如图,已知EF ∥BC,EH ∥AC,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三角形是( ) A.连结任意三点组成的图形 B.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成的图形 C.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9.三条共点直线都与第四条直线相交,一共有( )对对顶角. A.8 B.24 C.7 D.12 10.△ABC 中,∠A= 13∠B=1 4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11.学校的操场上,升旗的旗杆与地面关系属于( ) A.直线与直线平行; B.直线与平面平行; C.直线与直线垂直; D.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2.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_度. 13.已知点M(a,-1)和N(2,b)不重合. (1)当点M 、N 关于_______对称时,a=2,b=1 (2)当点M 、N 关于原点对称时,a=__________,b=_________. 14.若A(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_. D A E C B H 1 F E D C B A G 2 1F E D C B A 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倜傥.(tǎng ) 秕.谷(bǐ) 撺.掇(cuān ) 气冲斗. 牛(dǒu ) B 祈.祷(qǐ) 赫.然(hè) 元勋.(xūn ) 迥. 乎不同(jiǒng ) C 亘古(gèn ) 厌恶.(wù) 喧.闹(xuān ) 热情澎湃. (bài ) D 重荷.(hè) 木屐.(jī) 默契.(qiè ) 慷慨淋漓. (lí )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并改正。 群蚁排衙 鞠躬尽粹 疏疏朗朗 锋芒必露 一返既往 知恩图报 参次不齐 人迹罕至 3、下列下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⑴仰之弥.高(更加) 谰语.. :没有根据的话 ⑵气冲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义愤填膺. :肚子 ⑶踌躇..:犹豫 鲜. 为人知:少 ⑷警报迭.起:屡次 沥. 尽心血:滴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表现出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⑵《未选择的路》一文中作者重点写自己选择了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以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独立人格。 ⑶《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⑷《音乐巨人贝多芬》叙述了贝多芬的生活状况及精神状态,展现了他内心世界,赞颂了他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个性。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有诗云:“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 。 ⑵夜发清溪向三峡, 。 ⑶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 ⑷卒之为众人, 。 6、下列一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修改。 错字 改正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花圃.(pǔ)归省.(shěng)田垄.(lǒng)脑髓.(suǐ) B.踌躇.(chú)澎湃.(pài)亘.古(gèn)骊.歌(lì) C.讪.笑(shàn)哺.育(bǔ)踱.步(duó)污秽.(suì) D.瞬.息(shùn)嫉.妒(jí)震悚.(sǒng)泥泞.(nìng)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幽寂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 B.仰慕慷慨淋漓马革裹尸戛然而止 C.狂澜潜心惯注铤而走险杂乱无章 D.晦暗气冲斗牛契而不舍浑身解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 ..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能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D.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花草树本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说明: 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1分) (2)□□□□□□□,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1分)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分) (4)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贾生》(2分) (5)把赵师秀的《约客》默写完整。(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4分) (1)在热情的mòqì( )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 )。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ǐ dǎo()的钟声也响了。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关交通法律法规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不减速行驶的,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 B.祖国,就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母亲,无论她是昔日的贫穷还是如今的富有,她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 ..了我们。 C.当我们缅怀南仁东老先生的时候,也要学习老先生锲而不舍 ....的精神。 D.他虽然取得了成功,得到了众人的赞许和羡慕,然而其背后的辛酸却鲜为人知 ....。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讨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去掉“能否”)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C.通过阳光体育锻炼,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去掉“通过”或“使”) D.杨洋同学以优美的文笔、大胆的创意荣获“光雾杯”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获得主。(“荣获”改为“评为”)5.仿照前面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物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二、阅读(46分) (一)《陋室铭》(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青。谈笑有鸿儒,往来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l 、已知∠a 的对顶角是81°,则∠a=______. 2、把“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5)到x 轴的距离为______,到y 轴的距离为________. 4、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 5、如果P(m+3,2m+4)在y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6、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外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_. 7、若点(-a ,b)在第二象限, 则点(a ,-b)在第________象限. 8、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 9、将点P (-3,4)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 ,则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10、过钝角∠AOB 的顶点O 作CO ⊥AO ,CO 分∠AOB 为∠AOC 与∠BOC 两部分且∠AOC 是 ∠BOC 的4倍多2度,则∠AOB 的度数为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平行 C .相交或平行 D .相交、平行或垂直 12、如图,AB//CD//EF,那么∠BAC+∠ACE+∠CEF=( ) . A .1800 B .2700 C .3600 D .540 13、通过平移,可将图(1)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 ). (图1) A B C D 14、如果∠A 和∠B 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 和∠B 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余或互补 C.互补 D.相等或互补 第(5)题 F E D C B A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测试卷 (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4)如果有一个人在一个没有通讯设施的地方工作。很久没跟家里联系了,突然遇到自己的老乡,听说他要回家,要他捎句话给自己的家报平安。这就像唐朝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的诗 句:,。 (5)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2、请根据拼音在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4分)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 )之的。 (2)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bān 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的科学家:邓稼先。(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下发扬滋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不讲卫生,乱扔垃圾,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污秽不堪,臭气熏天。 B.当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嫉妒他,而应该向他学习。 C.圭峰山树木茂盛,山路陡峭,人迹罕至,成为五邑地区的热门的旅游胜地。 D.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之难明真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把“许多”与“张老师”互换) B.由于水污染、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C.各级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删去“不”) D.有人认为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我愿是,。 我愿是,。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意思(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孰.若孤() (3)非复 ..吴下阿蒙()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孙权以读书的目的晓之以理,又以自身经验动之以情,真可谓善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下面是《朗读者》中的一段话,读一读,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sù( )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 ( )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暖”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暖. 心老人车祸受伤不要赔偿,善举感动岳池。 A. “天气寒冷,带个热水袋暖.一暖. 手吧。”妈妈对正要出门 的我说。 B. 菊花村举行相亲大会,为樱花节活动暖. 场。 C. “90后”暖. 男手绘漫画,教父亲使用银行查询系统。 D. 今年十一月,汽车市场回暖. 明显,呈良好的发展态势。 3.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 10月27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志愿者在萃园社区参加了关爱孤寡老人的活动。 B. 在户外活动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溺水等意外事故。 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邵阳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深切地领悟了创统文化的魅力。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 A.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 B. 《世说新语》是由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 中秋又叫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祭月。 D. 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君”“家父”谦称自己的父母。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里的樱花 ,远远望去,有娇羞地 ,也有 ,更多的则是 ,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②大片大片怒放的③开的格外灿烂④三三两两散落着⑤相映成趣 A. ①③②⑤④ B. ②①③⑤④

初一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初一数学

七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5322a b a =+ B 、a a a =÷44 C 、632a a a =? D 、()6 32a a -=- 2、下面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 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 A 、5, 1, 3 B 、2, 3, 4 C 、3, 3, 7 D 、2, 4, 2 3、如果两个不相等的角互为补角,那么这两个角 ( ) A 、都是锐角 B 、都是钝角 C 、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907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 、4101.9-? B 、5101.9-? C 、5100.9-? D 、51007.9-? 5、如图,已知:∠1=∠2,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C=∠D B .AD ∥BC C .AB ∥C D D .∠3=∠4 6、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y x y x +-- B 、))((y x y x --+- C 、))((y x y x --- D 、))((y x y x +-+ 7、给出下列说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 (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1F E D C B A G 8、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222b a b a -=- B.()()22b a b a b a +=-+ C.()222b a b a +=+ D.()222b 2ab a b a ++=+ 9、一定在△ABC 内部的线段是 ( ) A .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 B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 C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D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10、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 ,另一边长为6cm ,那么它的周长为 ( ) A .16cm B.17cm C.16cm ,17cm , D .11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计算:=?9981002 12、若4a 2+ka +9是一个完全 平方式,则k = 13、()=-425y x 14、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o,则这个角的大小是 . 15、.如图1,∠EAD=∠DCF ,要得到AB//CD ,则需要的条件 。 (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16、如图2,AB ∥CD,直线EF 分别交 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 则∠2=________度. 17、如图3,已知∠B=∠DEF ,AB=DE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则需 F E C B A D 图1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难堪.(kān) 收敛.(liǎn) 绽.开(dìng) 栅. 栏(zhà) B .枉.然(wáng) 倏.忽(shū) 自卑.(béi) 争执. (zhí) C .屋檐.(yán) 黄晕.(yùn) 发髻.(jì) 笃. 志(dǔ) D .搓捻.(niǎn) 坍.塌(d ān) 感慨.(kǎi) 攲. 斜(j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沐浴 疲倦不堪 废寝忘食 呼朋引伴 B .清冽 水波粼粼 美不甚收 人迹罕至 C .急躁 煞有介事 翻来复去 人声鼎沸 D .诀别 见义思迁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听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 ,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 形影不离.... 。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 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 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珍视杨绛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 .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 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 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 .①⑦⑤②④③⑥ B .①⑦②⑤④③⑥ C .③①⑦⑤④②⑥ D .③①⑦④⑤⑥②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7.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2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 (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uó)嫉妒(dù) 马革裹尸(guǒ) B.自矜(jīn) 沮丧(jǔ)当之无愧(huái) C.亘古(gèn)弥漫(mí)群蚁排衙(yú) D.荒谬(miù) 讪笑(shàn)义愤填膺(yīng) 2.下列选项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收敛哽咽妇儒皆知 B、崎岖斓语气冲斗牛 C、赫然怪诞荒草萋萋 D、同窗骊歌一拍既合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1)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谦卑: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 人的和谐在于要有一种(谦和谦恭谦让)的心态。 (2)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做了那么多(骇人听闻惊世骇俗耸人听闻)的事情,只缘于一个简单的梦想或者说是信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B.“微”已经成为这个世界醒目的文化标签,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形式 不断涌现,我们也毫无疑问地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C.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 D.通过实施市容街景美化工程,使天津市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必和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去纠结。 ②不必假装喜欢别人,也无须强迫别人喜欢自己,坦坦荡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喜欢自己喜欢的人。 ③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你。 ④就像两根永不交错的轨道一样,各自伸向远方,互不干扰,各有各的方向。 ⑤或者像两条平行线那样,互不影响,没有交集,无限延长。 ⑥对待不喜欢你的人,不必刻意去跟人家计较。 A、①③②④⑤⑥ B、④⑤⑥①②③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制卷人:姚智)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栖息(qī)应和(hé)蜷曲(quán)发髻(jì) B、黑痣(zhì)感慨(kài )威慑(shè)停滞(zhì) C、尴尬(gà)搓捻(niǎn )憔悴(qiáo)匿笑(nì) D、贮蓄(zhù)嬉戏(xī)脸颊(xiá)攥着(z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分歧瘫焕各得其所絮絮叨叨 B、须臾祷告波光粼粼形影不离 C、海鸥惭愧晃然大悟鸦雀无声 D、诀别刹那洗耳躬听翻来覆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防止意外伤害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要求各班加强安全教育。 B、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讲究方法是关键。 C、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虽然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 D、“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4、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引用) B、天色渐黑,我忽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比喻)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D、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反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三次进行自我检查。) C、待君久不至,已去。(去:离开。) D、尊君在否?(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6、诗文默写(10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论及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名著阅读(2分)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阅读下面这则寓言,说出它的寓意。 马和驴

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听力理解(本大题分为A、B、C、D四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A、听句子。(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B、听对话(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6小题。 ()6. Whose book is it? A. Lisa’s B. Mark’s C. Alice’s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7小题。 ()7.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visit in London? A. Parks B. Museums C. Cinemas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8小题。 ()8. 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woman to get to the bank? A.About 5 minutes. B.About 15 minutes C.About 25 minutes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小题。 ()9. What is the boy good at? A. Swimming B. Football C. Basketball

听第五段对话,回答第10小题。 ()10.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morrow? A. Rainy B. Windy C. Snowy 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11. Who is living in America? A. The boy’s aunt. B. The boy’s uncle C. The boy’s cousin ()12. What is the boy going to do in America? A. Go shopping B. Enjoy the sun on the beach C. Have a picnic 听第七段对话,回答第13—15小题。 ()13. How old is the boy’s mother? A. 35 B. 45 C. 55 ()14. What colour is the dress? A. Green B. Blue C. Black ()15. How much is the dress? A. 44 yuan B.88 yuan C. 176 yuan C.听短文(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 The speaker is going to London next ________. A. Friday B. Saturday C. Sunday ()17. It’s often ________ in London. A. rainy B. air ticket C. guidebook ()18. There is a(n) ________ in the speaker’s purse(钱包). A. photo B.cousin C. friend ()19. A________ of the speaker is living in London. A. sister B. cousin C. friend ()20. The speaker will arrive in London at _______ am. A. 4:00 B.5:00 C. 6:00 二、单项填空(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6. I can play ______ piano and I can play ______ tennis too. A. / ; / B. the; the C.the; / D./ ; the ()27. I can ______ and I like __________ for my family. A. cooking ; cook B. cook; cooking C. cooking ; cooking D. cook ; cook ()28.---- Excuse me, do you want ________? ----- No, thank yo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