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2012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2012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2012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1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经济侵略

B.文化侵略

C.军事侵略

D.宗教渗透

2.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4.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5.放火烧毁了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的皇家园林中的“万园之园”的侵略者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

A.八国联军

B.英军

C.英法联军

D.法军

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7. 通过侵华战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留兵驻守”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8.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义和团与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的殊死搏斗

B.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外国侵略者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D.台湾人民的多次反抗侵略者的战斗

10.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其中侵入西藏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1.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5)()

A.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B.中法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以后

12.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5)()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

D.《万国公报》

13.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

D.西方列强主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意图

1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林则徐

B.严复

C.洪秀全

D.康有为

15.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林则徐

B.严复

C.魏源

D.康有为

16.1894年11月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洪秀全

B.严复

C.孙中山

D.康有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江宁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马关条约》

2.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这些不平等条约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

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控制中国内政

B.操纵中国外交

C.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

D.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4.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广州、上海

B.厦门

C.福州

D.宁波

5.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下列行为与英国有关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入侵云南

B.入侵西藏

C.入侵广西

D.入侵新疆

6.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朝陆海军将领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左宝贵

B.丁汝昌

C.邓世昌

D.刘步蟾

7.1840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其原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资本—帝国主义过于强大

B.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C.中国武器落后

D.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

答案与解题思路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伴随军事侵略而来的是经济掠夺、文化和宗教渗透。

2.【答案】A

【解题思路】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B《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英国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D《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答案】C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常识题。鸦片战争后,美国强迫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法国强迫中国签订了《黄埔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是英国强迫中国签订的。所以,答案是C。

4.【答案】B

【解题思路】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答案是B。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英国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D《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5.【答案】C

【解题思路】列强在侵华战争中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前,首先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宫圆明园。答案是C。

6.【答案】A

【解题思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了与外国列强打交道的专门部门。所以,答案是A。

7.【答案】A

【解题思路】通过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所以,答案是A。

8.【答案】D

【解题思路】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做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外反动势力彻底勾结在一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答案】C

【解题思路】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即奋起抵抗。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不呼而集者数万人”,与英军展开激烈战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A、B、D时间较晚。

10.【答案】A

【解题思路】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所以,此题答案是A。

11.【答案】C

【解题思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所以,此题答案是C。

12.【答案】D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常识题。列强利用教会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其发行的报刊是《万国公报》。所以,答案是D。

13.【答案】B

【解题思路】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A、C不是最根本的原因,D项不正确。

14.【答案】A

【解题思路】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广东领导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就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答案是A。

15.【答案】C

【解题思路】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所以,答案是C。

16.【答案】C

【解题思路】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由此,他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答案是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

【解题思路】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与法国签

订了中法《黄埔条约》,与俄国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所以,答案是A、B、C。答案D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答案】ABCD

【解题思路】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通过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答案】ABCD

【解题思路】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主要表现在: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等。答案是A、B、C、D。

4.【答案】ABCD

【解题思路】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5.【答案】AB

【解题思路】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所以,C、D错误。答案是A、B。

6.【答案】ABCD

【解题思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为国捐躯。

7.【答案】ABCD

【解题思路】近代中国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究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D项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更根本的原因;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中外综合实力差距太大。

精典考研政治试题741

精典考研政治试题 多选题 1、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的出发点或理论依据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 C.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化的思想 D.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答案:A,B,D 暂无解析 多选题 2、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坚持准则,其基本要求为()。 A.熟悉准则,提高会计人员遵守准则的能力 B.依照准则办事,提高会计人员执行准则的能力 C.正确运用准则 D.提高执行准则的技能 答案:A,B,C,D 暂无解析 简答题 3、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没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答案:(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

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暂无解析 单选题 4、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答案:D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 简答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粱;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摘引自郭沫若《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21日 请回答: 何时、何人揪出了“四人帮”,“四人帮”的被揪出,标志着什么

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基础知识点归纳

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基础知识点归纳 对于考研的政治科目来说,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掌握程度决定考生考研的成败,但是很多考生并不明白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点。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在此根据教学大纲,为2012年的考研同学们归纳概括一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哲学部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2012年的考生需要掌握以下67个知识点:按照哲学的逻辑体系,可以细化成四个部分为大家进行详细整理。 一、唯物论部分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5、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9、物质与运动;10、运动与静止;11、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2、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3、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1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15、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6、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17、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8、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19、规律及其客观性;20、现象和本质;21、必然性和偶然性;22、原因和结果;23、可能和现实;24、事物存在的质、量、度;25、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26、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27、对立统一规律;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2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3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31、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32、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三、认识论部分 33、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与认识的本质;34、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3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3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3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39、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40、真理及其客观性;41、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42、价值;43、认识论与思想路线;4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四、唯物史观部分 4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6、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47、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48、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49、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50、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51、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52、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5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54、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5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56、

2012年考研政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 A 坚持和发展生产力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三个代表”标准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二、不定项选择题 2 解放思想就是() A 一切从经验出发 B 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C 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D 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E 实事求是 3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 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4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表现在() A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 B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最终归宿 C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都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D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都要求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E 解放思想是形式,实事求是是内容 5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体现了() A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B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C 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D 坚持基本原理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相结合

E 坚持基本原理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相统一 6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 A 是结合我国国情对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 B 是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所必然得出的结论 C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体现 D 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E 有利于使我们避免姓“社”和姓“资”的抽象争论,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 7 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A 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是社会主义的 B 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是目前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C 凡是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是目前社会主义所不需要的 D 凡是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都不是社会主义的 E 改革不能束缚于姓“资”姓“社”的抽象概念之争 8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因为() A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 B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线 C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D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方法 E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辨析题 9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四、分析题 10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1 试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内涵与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2012政治考研真题+答案

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环节考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4.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级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5.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时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实现形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解析(完整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5.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放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放到首位的是: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繁荣文化市场 D.创新文化体制

2012_考研政治真题与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1.【答案】A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 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事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2.【答案】A 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 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3.【答案】B 4、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4.【答案】C 5、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由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 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5.【答案】D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 A、占有形式B分配形式C所有权归属D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6.【答案】D 7、2011年进行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

2018年考研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考研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答案:D 3.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B 4.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认识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09-历年考研政治真题

第一章 2014年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一、鹦哥岭来了大学生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山脚下一排破旧平房中的两间就是他们的家。“孩子们,这里的黎苗兄弟说是以种田为生,实际上就是种些橡胶,靠山吃山……你们来任务重啊!在关爱森林的同时,还要想法帮这里的百姓致富!”老站长的一席话,像重锤一样敲击着大家。“我们不会让鹦哥岭失望着的!”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声。 二、鹦哥岭有了“档案馆” 到底鹦哥岭有多少种动植物?这是摆在大学生们面前最直接的课题、也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大学生们背着睡袋。锅碗瓢盆和监测仪上山了,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记录,天黑了,架起锅巴煮成米饭,和着辣酱吃了实在太困了支起帐蓬钻进去睡一觉……经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档案馆”;记录到城管来植物2197种、脊椎动物431种、鹦哥岭树蛙等14种科学新种以及26个中国新记录种等。 三、鹦哥岭有了护林员 鹦哥岭周边有103个自然村,近2万村民。看到村民大片砍代雨林种山芝、香蕉、作为环境保护者,大学生们痛心疾首。但习惯靠山吃山的当地百姓说。“让我们放下砍刀、放下猎枪绝对不行!”大学生们克服阻力,用真诚和智慧动员招募了270名护林员,并与他们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209公里长的界线,埋下了近400根桩和50多块界碑,为鹦哥岭保护区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保护网。 四、鹦哥岭有了农业示范田 鹦哥岭是海南的贫困山区,为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方法,带动当地人致富,农户们在稻田里骄傲地插上了“农业示范田”的牌子。接着大学生们又推广林下经济,在橡胶树下种菜、种瓜、养鸡;并帮助当地人建起了环保厕所,发行了猪圈,改善了居住的环境%当地百姓手里有了钱,靠上山砍树卖钱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这一切,大学生们说,“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5年过去了,27名大学生一直坚守在鹦哥岭,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仪式发现新物种,是敬业的科研工作者;引来环保理念,是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心系百姓喜忧,是黎苗族兄弟的贴心人!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三个角色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已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他们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究竟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鹦哥岭的大学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2012年考研政治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习题及答案

2012年考研政治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垄断利润是() A 垄断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B 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 垄断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D 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 2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产业资本 3 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A 自由竞争 B 垄断利润 C 垄断统治 D 资本主义私有制 4 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是由于() A 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规模的结果 B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直接结果 C 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 D 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结果 5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必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这种必然性根源于() A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D 资本对外扩张的结果 6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 垄断消除了竞争 B 垄断缓和了竞争 C 垄断和竞争并存 D 垄断保护了竞争 7 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A 资本主义私有制 B 自由竞争 C 垄断利润 D 垄断统治 8 垄断利润是()

A 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 B 依靠对中、小企业的吞并实现的 C 通过政府的高额补贴获得的 D 仰仗和大银行的结盟实现的 9 垄断利润的来源是() A 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 B 垄断资本家使用先进设备 C 资产阶级政府提供的高额补贴 D 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和一部分价值 10 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A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B 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C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 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11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是() A 生产集中 B 垄断 C 金融资本 D 资本输出 12 金融资本指的是() A 归银行支配而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 B 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 C 垄断的银行资本 D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发展成的资本 13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商业资本 14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形式是() A 参与制 B 个人联合 C 跨国公司 D 混合联合公司 15 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A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B 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 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B 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C 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018考研政治:5大科目分值及对应真题题号

2018考研政治:5大科目分值及对应真题题号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5大科目分值及对应真题题号的相关内容,以供考生参考。 真题是考研复习最重要的复习材料,这毋庸质疑,考研政治复习之初,再打开课本掌握逻辑之前,考生不妨先了解一下考察的题型,在真题中的占比以及出题的形式,这样在复习的时候也能根据主次来合理的分配时间,找到出题点,把握重点。下面就详细整合分享考研政治五大科目占比,分值以及在真题中对应题型题号,方便大家来了解。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共38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各科目分数占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三、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题1分,题号1-16) 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题2分,题号17-33) 分析题50分(每题10分,题号34-38) 四、各科目对应题号 (一)马原(24分) 单选题:1、2、3、4 多选题:17、18、19、20、21 分析题:34 哲学:1、2、17、18、34 政经:3、4、19、20 科社:21 (二)毛中特(24分)

单选题:5、6、7、8、 多选题:22、23、24、25、26 分析题:35 (三)纲要(20分) 单选题:9、10、11、12 多选题:27、28、29 分析题:36(纲要或毛泽东思想+纲要)或 单选题:9、10 多选题:27、28、29、30 分析题:36(纲要或毛泽东思想+纲要) (四)思修法基(16分) 单选题:13、14 多选题:30、31 分析题:37(思修或思修+法基)或 单选题:11、12、13、14 多选题:31 分析题:37(思修或思修+法基)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6分) 单选题:15(国内时政)、16(国际时政) 多选题:32(国内时政)、33(国际时政) 分析题:38(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五、几个解释 (1)马原分析题一般情况下只考哲学,哲学集中在辩证法和认识论; (2)纲要的分析题要么是纯考纲要,要么就是纲要和毛泽东思想的结合; (3)思修法基分析题要么纯考思修,要么就是思修与法基的结合,没有单纯考法基的先例; (4)形势与政策只考选择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只考分析题,考察的方向一般与中国有关。形势与政策亦会渗透进其他科目进行考察,在毛中特中体现的比较明显。 (5)毛中特大纲规定考察30分,但是实际考察24分,纲要大纲规定考察14分,但是实际考察20分。因为纲要与毛中特的毛泽东思想部分联系非常紧密,二者经常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2012年考研《政治》热点预测大总结.pdf

2012年考研《政治》热点预测大总结00 B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 2、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4、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5、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不包括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6、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创新B.改革C.革命D.发展 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共产党的一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01 2018考研政治:各科目试题分布及课程设置(一)

2018考研政治:各科目试题分布及课程设置(一) 政治课程作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家统考的科目之一,其具有考点多、涵盖广、时政性强等特点。作为2018考研考生,在了解政治课程的具体体系的基础上,还应明确政治五大科目的各自的试题分布及课程设置等,小编现将其作如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此门科目在考研政治中约占24%,即24分,大致分布于单选题第1、2、3、4,多选题第17、18、19、20、21,分析题第34题。此门科目共八章内容,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属于政治经济学部分,第七章、第八章属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此门科目的命题重点是马哲部分,分析题一般局限在哲学且集中在辩证法和认识论部分。由于此门学科难度最高且涉及专业术语较多,这就要求考生理解记忆,牢牢把握命题点及重难点,建议2018考研考生从理论框架尽早着手复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此门科目在考研政治中约占30%,即30分。此门科目实际考查为24分,具体分布在单选题第5、6、7、8题,多选题第22、23、24、25、26题,分析题第35题。本科目共十二章内容,其中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属于毛泽东思想部分,第五章——第十二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此门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根据考研政治大纲,此科目所占分值最高,其中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即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五节属于重中之重,是常命题的地方。此外,由于此门科目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部分联系密切,这要求2018考研考生需要将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复习。 以上即是小编分别对考研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需要提早复习的重点科目的试题分布及课程设置的说明,希望对2018考研考生有效开展复习有所帮助!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及解析汇总

201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目录 I.考试性质 (2) II.考查目标 (2)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Ⅳ.考查内容 (3)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理论体系概论 (7)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1)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4)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6) Ⅴ、题型示例略 (16)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 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字号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A.运动的衡量尺度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普遍状态 D.运动的存在方式 【解析】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第一,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相互依赖。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的绝对运动的结果;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且通过相对静止找到它的量度。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因为物质的多样性和事物的某种状态只有在相对静止中才体现出来,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才能区别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C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意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 A.主观联系 B.必然联系 C.因果联系 D.本质联系 【解析】本题是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不是因果联系,因为"羊吃草"不必然引起"割羊草",AB错误;C选项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这体现的就是本质联系,D为正确答案。【答案】D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 A.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解析】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裁缝自己穿(只作为劳动产品)还是顾客穿(作为商品),上衣的使用价值对于二者都是一样的,C为正确答案。【答案】C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2021考研政治考前预测必备20题

2021考研政治考前预测必备20题 一、2021考研政治初试基本信息 考研政治初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2021考研政治学科范围 考研政治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每门课程在试卷中的占比依次为24%、30%、14%、16%、16%。 三、2021考研政治初试题型分值分布 初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其中单选题16(16*1)分,多选题34(17*2)分,分析题50(5*10)分,共计38道题目。 五个科目分值比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考试占比24分。马原科目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部分是政治经济学;第三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中特),考试占比30分。毛中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史纲)考试占比14分。史纲科目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部分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第三部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4、《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法基),考试占比16分。思修法基也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修道德修养,第二部分是法律基础,第三部分是思修道德修养和法律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5、《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当代),考试占比16分。当代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形势与政策,主要考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及我国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考核2道多选题和2道单选题,共6分;第二部分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查一道10分的分析题。 这五个科目的内容每年都会汇聚在一本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的书里面。由于政治考试,时事性较强,因此,每年都会有些调整,特别是毛中特调整幅度相对较大。每年9月13日左右新的考试大纲解析会发布,同学们一定要购买一本高教版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通过考查五个科目,要我们达成三个目的: 一是让我们大学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信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方向。 二是让我们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历史事实: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是让我们放眼世界,树立远大理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2年考研政治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模拟题及答案

2012年考研政治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模拟题及答 案 一、单选题 1. 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2.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4.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A.陈云 B.邓子恢 C.刘少奇 D.邓小平 5.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0.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 D.人民内部矛盾 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 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一)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一) 单选题-1 根据《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对于权益处理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依据证券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内的记录,确认证券公司受托持有证券的事实,并以客户为名义持有人,登记于证券持有人名册B.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受证券发行人委托以证券或现金形式分派投资收益的,应当将分派的证券记录在证券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内,将分派的资金划人证券公 司信用交易资金交收账户,并通知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资金账户的明细数据进行变 更 C.对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记录的证券,由证券公司以客户的名义,为客户的利益,行使对证券发行人的权利。证券公司行使对证券发行人的权利,按照自己的意 见办理 D.证券公司通过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的股票计入其自有股票,证券公司必须在该账户内的股票数量变动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报告、披露或者要约收购义务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关于权益处理的具体内容包括:①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依据证券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内的记录,确认证券公司受托持有证券的事实,并以证券公司为名义持有人,登记于证券持有人名册;②对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记录的证券,由证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为客户的利益,行使对证券发行人的权利,证券公司行使对证券发行人的权利,应当事先征求客户的意见,并按照其意见办理;③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受证券发行人委托以证券或现金形式分派投资收益的,应当将分派的证券记录在证券

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内,将分派的资金划入证券公司信用交易资金交收账户,并通知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资金账户的明细数据进行变更;④证券公司通过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的股票不计入其自有股票,证券公司无须因该账户内股票数量的变动而履行相应的信息报告、披露或者要约收购义务。 单选题-2 证券组合管理中第二步证券投资分析是指( )。 A.发现价格波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的证券 B.对个别证券或证券组合的具体特征进行考察分析 C.预测和比较各种不同类型证券的价格走势和波动情况 D.综合衡量投资收益和所承担的风险情况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证券投资分析是证券组合管理的第二步,是指对证券组合管理第一步所确定的金融资产类型中个别证券或证券组合的具体特征进行的考察分析。 单选题-3 下列各项中,不征房产税的是( )。 A.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尚未出售的商品房 B.售出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 C.融资租赁的房屋 D.投资者以房产投资联营,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的

2012年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1)

2012年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B. 全面的观点和重点的观点 C. 同一观点和斗争观点 D.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2.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 A. 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C. 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D. 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斗争焦点在于() A. 是否承认联系的观点 B. 是否承认发展的观点 C. 是否承认内部矛盾的观点 D. 是否承认质变的观点 4?“和而不同,同则不继”,这种对和谐的看法,表明() A. 和谐与矛盾是排斥的 B. 和谐和矛盾是同一的

C. 和谐包含着矛盾 D. 有矛盾就没有和谐 5. 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看到其缺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根据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6.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原理 D.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 7?《孙子兵法》日:“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 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 A. 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 《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8.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