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油罐液位计的性能特点及选用

常见油罐液位计的性能特点及选用

常见油罐液位计的性能特点及选用
常见油罐液位计的性能特点及选用

万方数据

常见油罐液位计的性能特点及选用

作者:刘旭

作者单位: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刊名:

时代报告(学术版)

英文刊名:TIMEREPORT

年,卷(期):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bd5200191.html,/Periodical_sdbg-xs201106033.aspx

防火墙试题-(2)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防火墙的重要行为?(AB ) A、准许 B、限制 C、日志记录 D、问候访问者 2、最简单的防火墙结构是( A ) A、路由器 B、代理服务器 C、日志工具 D、包过滤器 3、绝大多数WEB站点的请求使用哪个TCP端口?(C ) A、21 B、25 C、80 D、1028 三、选择题 1.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ABCD ) A.DES B.3DES C.RSA D.AES E.MD5 F.MAC 2.常用的散列算法有(EF ) A.DES B.3DES C.RSA D.AES E.MD5 F.MAC 一、选择题 1.传统上,公司的多个机构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有众多不同的方式,主要有(ABCD) A.帧中继线路 B.ATM线路 C.DDN线路 D.PSTN 2.IPSec的应用方式有(ABCD) A.端对端安全 B.远程访问 C.VPNs D.多提供商VPNs 3. IPSec 可以使用两种模式,分别是(AB) A.Transport mode B. Tunnel mode C. Main mode D. Aggressive mode

4.在IPSec中,使用IKE建立通道时,使用的端口号是(B)A.TCP 500 B.UDP 500 C.TCP 50 D. UDP 50 5.在IKE阶段1的协商中,可以有两种模式。当两个对端都有静态的IP地址时,采用(C)协商;当一端实动态分配的IP地址时候,采用(D)协商. A.Transport mode B. Tunnel mode C. Main mode D. Aggressive mode 一、填空题 1.密码学从其发展来看,分为传统密码学和计算机密码学两大阶段。 2.密码学做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3.计算机密码学包括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和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4.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DES,3DES,AES;常用的散列算法有MD5,MA C 一、填空题 1.目前普遍应用的防火墙按组成结构可分为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芯片级防火墙三种。 2.基于PC架构的防火墙上运行一些经过裁剪和简化的操作系统,最常用的有UNIX、Linux和FreeBSD系统。 3.芯片级防火墙的核心部分是ASIC芯片。 4.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火墙架构有X86,ASIC,NP。

常见几种液位计工作原理

常见几种液位计工作原理 关键字:液位计 一、磁翻板液位计 主要原理 磁翻板液位计也称为磁翻柱液位计,结构主要基于浮力和磁力原理设计生产的带有磁体的浮子(简称磁性浮子)被测介质中的位置受浮力作用影响。液位的变化导致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磁性浮子和磁翻柱(也成为磁翻板)静磁力耦合作用导致磁翻柱翻转一定角度(磁翻柱外表涂敷不同的颜色)进而反映容器内液位的情况。 配合传感器(磁簧开关)和精密电子元器件等构成的电子模块和变送器模块,可以变送输出电阻值信号、电流值(420mA 信号、开关信号以及其他电学信号。从而实现现场观测和远程控制的完美结合。 适用范围及特点 磁翻板液位计采用优质磁体和进口电子元件,使产品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装置维护等优点。 磁翻板液位计输出信号多样,实现远距离的液位指示、检测、控制和记录。 磁翻板液位计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液位丈量与控制。可以广泛运用于石油加工、食品加工、化工、水处理、制药、电力、造纸、冶金、船舶和锅炉等领域中的液位测量、控制与监测。

二、磁浮球液位计(液位开关) 主要原理 磁浮球液位计(液位开关)结构主要基于浮力和静磁场原理设计生产的带有磁体的浮球(简称浮球)被测介质中的位置受浮力作用影响:液位的变化导致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浮球中的磁体和传感器(磁簧开关)作用,使串联入电路的元件(如定值电阻)数量发生变化,进而使仪表电路系统的电学量发生改变。也就是使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引起电学量的变化。通过检测电学量的变化来反映容器内液位的情况。 该液位计可以直接输出电阻值信号,也可以配合使用变送模块,输出电流值(420mA 信号;同时配合其他转换器,输出电压信号或者开关信号(也可以依照客户需求转换器由公司配送)从而实现电学信号的远程传输、分析与控制。 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产品采用优质磁体和进口电子元件,使产品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便于装置维护等优点。 本产品几乎可以适用与各种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液位丈量与控制,可以广泛运用于石油加工、食品加工、化工、水处理、制药、电力、造纸、冶金、船舶和锅炉等领域中的液位测量、控制与监测。

防火墙技术综述

防火墙技术综述 Internet的迅速发展给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弥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缺;而与此同时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网络安全。网络的安全性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很多企业为了保障自身服务器或数据安全都采用了防火墙。随着科技的发展,防火墙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是,由于防火墙是属于高科技产物,许多的人对此还并不是了解的十分透彻。而这篇文章就是给大家讲述了防火墙工作的方式,以及防火墙的基本分类,并且讨论了每一种防火墙的优缺点。 一、防火墙的基本分类 1.包过滤防火墙 第一代防火墙和最基本形式防火墙检查每一个通过的网络包,或者丢弃,或者放行,取决于所建立的一套规则。这称为包过滤防火墙。 本质上,包过滤防火墙是多址的,表明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网

络适配器或接口。例如,作为防火墙的设备可能有两块网卡(NIC),一块连到内部网络,一块连到公共的Internet。防火墙的任务,就是作为“通信警察”,指引包和截住那些有危害的包。包过滤防火墙检查每一个传入包,查看包中可用的基本信息(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等)。然后,将这些信息与设立的规则相比较。如果已经设立了阻断telnet连接,而包的目的端口是23的话,那么该包就会被丢弃。如果允许传入Web 连接,而目的端口为80,则包就会被放行。 多个复杂规则的组合也是可行的。如果允许Web连接,但只针对特定的服务器,目的端口和目的地址二者必须与规则相匹配,才可以让该包通过。 最后,可以确定当一个包到达时,如果对该包没有规则被定义,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了。通常,为了安全起见,与传入规则不匹配的包就被丢弃了。如果有理由让该包通过,就要建立规则来处理它。 建立包过滤防火墙规则的例子如下: l 对来自专用网络的包,只允许来自内部地址的包通过,因为其他包包含不正确的包头部信息。这条规则可以防止网络内部的任何人通过欺骗性的源地址发起攻击。而且,如果黑客对专用网络内部的机器具有了不知从何得来的访问权,这种过滤方式可以阻止黑客从网络内部发起攻击。

防火墙的分类

防火墙技术可根据防范的方式和侧重点的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型,但总体来讲可分为包过滤、应用级网关和代理服务器等几大类型。 1.数据包过滤型防火墙 数据包过滤(Packet Filtering)技术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选择,选择的依据是系统内设置的过滤逻辑,被称为访问控制表(Access Control Table)。通过检查数据流中每个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用的端口号、协议状态等因素,或它们的组合来确定是否允许该数据包通过。 数据包过滤防火墙逻辑简单,价格便宜,易于安装和使用,网络性能和透明性好,它通常安装在路由器上。路由器是内部网络与Internet连接必不可少的设备,因此在原有网络上增加这样的防火墙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费用。 数据包过滤防火墙的缺点:一是非法访问一旦突破防火墙,即可对主机上的软件和配置漏洞进行攻击;二是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IP的端口号都在数据包的头部,很有可能被窃听或假冒。 分组过滤或包过滤,是一种通用、廉价、有效的安全手段。之所以通用,因为它不针对各个具体的网络服务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之所以廉价,因为大多数路由器都提供分组过滤功能;之所以有效,因为它能很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的安全要求。所根据的信息来源于IP、TCP或UDP包头。 包过滤的优点是不用改动客户机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因为它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与应用层无关。但其弱点也是明显的:据以过滤判别的只有网络层和传输层的有限信息,因而各种安全要求不可能充分满足;在许多过滤器中,过滤规则的数目是有限制的,且随着规则数目的增加,性能会受到很大地影响;由于缺少上下文关联信息,不能有效地过滤如UDP、RPC一类的协议;另外,大多数过滤器中缺少审计和报警机制,且管理方式和用户界面较差;对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建立安全规则时,必须对协议本身及其在不同应用程序中的作用有较深入的理解。因此,过滤器通常是和应用网关配合使用,共同组成防火墙系统。 2.应用级网关型防火墙 应用级网关(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s)是在网络应用层上建立协议过滤和转发功能。它针对特定的网络应用服务协议使用指定的数据过滤逻辑,并在过滤的同时,对数据包进行必要的分析、登记和统计,形成报告。实际中的应用网关通常安装在专用工作站系统上。 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防火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仅仅依靠特定的逻辑判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一旦满足逻辑,则防火墙内外的计算机系统建立直接联系,防火墙外部的用户便有可能直接了解防火墙内部的网络结构和运行状态,这有利于实施非法访问和攻击。 3.代理服务型防火墙 代理服务(Proxy Service)也称链路级网关或TCP通道(Circuit Level Gateways or TCP Tunnels),也有人将它归于应用级网关一类。它是针对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技术存在的缺点而引入的防火墙技术,其特点是将所有跨越防火墙的网络通信链路分为两段。防火墙内外计算机系统间应用层的“链接”,由两个终止代理服务器上的“链接”来实现,外部计算机的网络链路只能到达代理服务器,从而起到了隔离防火墙内外计算机系统的作用。 代理服务也对过往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注册登记,形成报告,同时当发现被攻击迹象时会向网络管理员发出警报,并保留攻击痕迹。 应用代理型防火墙是内部网与外部网的隔离点,起着监视和隔绝应用层通信

常用的液位计有哪几种

西安祥天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详情咨询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bd5200191.html, 液位传感器水泵控制箱报警器液位自动控制仪表,液位控制器,无线传输收发器等 常用的液位计有哪几种 传统液位计种类很多,有玻璃管液位计、玻璃板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等等。玻璃板/管液位计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水箱外通过拷克阀门将水引到一个玻璃管内。因为玻璃管是透明的,所以可以通过玻璃管看见液位高低。再好一点的就是在外面加一衬托、标尺等,让人们能容易看到液位状态。但这种液位计只能现场显示,无法将液位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远距离监控。而磁翻板液位计是在钢管内装有磁性浮球,管外加装干簧管和标尺,可以将液位开关信号传到远方。所以磁翻板是目前在热水水位控制中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现在的所有热水液位控制,水温在80℃以下时,使用寿命还可以。一旦超过80℃甚至到90℃以上时,使用寿命就大打折扣了。因为磁性材料的磁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衰减,到100℃时会下降到常温的70%。所以水位控制中有2个难点,一个就是污水,一个就是高温的热水。现在,污水中可以采用GKY液位传感器,而热水则可以采用传统玻璃管外加监控装置来实现,具体原理如下: 如果是普通的水,在玻璃管内放一个普通的浮子就可以了。玻璃管外放置一收一发2个光电管。当浮子经过时,遮住光路,转换器就将水位信号发送出去。 如果是热水,玻璃管最好采用石英管,它的硬度、透明度、耐酸性、耐高温性和耐磨性都要远高于玻璃管。液位计两端的阀门也可以采用针型阀,不只起截止阀的作用,其内部的钢球

具有逆止阀的功能,当液位计发生意外破损泄漏时,钢球可在介质压力作用下自动关闭液体通道,防止液体大量外流起到平安维护作用。在石英管内放一个耐高温的浮子,热水浮子采用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可以耐受150℃以上的高温。浮子随水位上下浮动。玻璃管外放置一发光电管,另一端接一根光纤,将光信号引出来。因为光接收管易受温度影响,所以必须用光纤引出光信号。当浮子经过时,遮住光路,转换器就将水位信号发送出去。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高温热水的液位控制问题。 热水的液位控制一直是一个难点。一方面是因为热水浮子里面要放置磁铁,中间是空的。一直在高温中煮泡,热胀冷缩很容易损坏。另一方面是因为浮子的磁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衰减,100℃时会衰减到常温的70%。所以磁性浮子用在温度较高的热水中使用寿命较短。而在传统液位计上加装光电监控装置,其使用的热水浮子采用新型耐高温材料制成,比重很轻,可以在水中浮起来。这种实芯浮子耐150℃的高温,可以在热水中长期使用。另外,这种方式的检测方法和磁性无关,所以使用寿命长而且精度高。因为浮子一挡住发射的光线,转换器可以立刻将信号传递出来。所以传统液位计加监控可以解决热水水位控制难的问题。 液位计加监控通过转换器可以接入GKY类液位控制仪表,设计时只需在原仪表型号后加标BL就可以了。如需要选用GKY2-4T仪表,则型号为GKY2-4T-BL就可以了。GKY液位控制仪表,具有各种功能,可以满足多种液位控制的需求。仪表一般可以装在控制箱的面板上,功能较多,液位显示比较直观。控制器通常是仪表的简化,只具备简单的控制和报警功能。下表列出了一些液位控制仪表和控制器的功能和型号,方便大家选择。 常用液位控制仪表和控制器简表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配备的传感器数量和型号功能简介 GKY 系列仪表GKY2个GKY液位传感器液位显示/供水排水选择/手动自动转 换/水泵故障报警 GKY-4T4个GKY液位传感器双保险/超高超低水位报警/液位显示 /供水排水选择/手动自动转换/水泵 故障报警 双台泵专用仪表GKY2-4T4个GKY液位传感器双台泵交替使用/紧急情况双台泵同 时启动/超高或超低水位报警/液位显 示/供水排水选择/水泵故障报警/报 警端口输出

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 一个防火墙(作为阻塞点、控制点)能极大地提高一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并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而降低风险。由于只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应用协议才能通过防火墙,所以网络环境变得更安全。如防火墙可以禁止诸如众所周知的不安全的NFS协议进出受保护网络,这样外部的攻击者就不可能利用这些脆弱的协议来攻击内部网络。防火墙同时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基于路由的攻击,如IP选项中的源路由攻击和ICMP重定向中的重定向路径。防火墙应该可以拒绝所有以上类型攻击的报文并通知防火墙管理员。 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以防火墙为中心的安全方案配置,能将所有安全软件(如口令、加密、身份认证、审计等)配置在防火墙上。与将网络安全问题分散到各个主机上相比,防火墙的集中安全管理更经济。例如在网络访问时,一次一密口令系统和其它的身份认证系统完全可以不必分散在各个主机上,而集中在防火墙一身上。 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 如果所有的访问都经过防火墙,那么,防火墙就能记录下这些访问并作出日志记录,同时也能提供网络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当发生可疑动作时,防火墙能进行适当的报警,并提供网络是否受到监测和攻击的详细信息。另外,收集一个网络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的理由是可以清楚防火墙是否能够抵挡攻击者的探测和攻击,并且清楚防火墙的控制是否充足。而网络使用统计对网络需求分析和威胁分析等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通过利用防火墙对内部网络的划分,可实现内部网重点网段的隔离,从而限制了局部重点或敏感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再者,隐私是内部网络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个内部网络中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可能包含了有关安全的线索而引起外部攻击者的兴趣,甚至因此而暴漏了内部网络的某些安全漏洞。使用防火墙就可以隐蔽那些透漏内部细节如Finger,DNS等服务。Finger显示了主机的所有用户的注册名、真名,最后登录时间和使用shell类型等。但是Finger显示的信息非常容易被攻击者所获悉。攻击者可以知道一个系统使用的频繁程度,这个系统是否有用户正在连线上网,这个系统是否在被攻击时引起注意等等。防火墙可以同样阻塞有关内部网络中的DNS信息,这样一台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就不会被外界所了解。 除了安全作用,防火墙还支持具有Internet服务特性的企业内部网络技术体系VPN。通过VPN,将企事业单位在地域上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LAN或专用子网,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不仅省去了专用通信线路,而且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

防火墙作业

防火墙技术课程总结 姓名: 学号:

摘要:防火墙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之一,一般安装在被保护区域的边界处,被保护区域与Internet 网之间的防火墙可以有效控制区域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访问和数据传输,进而达到保护区域内部信息安全的目的,同时,通过防火墙的检测控制可以过滤掉很多非法信息。 本文介绍了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和传统意义上的3大类防火墙,即包过滤防火墙、应用代理网关防火墙、状态检测防火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优缺点。无论一个防火墙的实现过程多么复杂,归根结底都是在这三种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的。文章还对防火墙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高性能、多端口、高粒度控制、减缓病毒和垃圾邮件传播速度、对入侵行为智能切断、以及增强抗DoS攻击能力的防火墙,将是未来防火墙发展的趋势。对防火墙的分析,了解其局限性,从而引入了入侵检测。入侵检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它对防火墙技术的局限性进行了补充,因此,文章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Abstract: The firewall is one of the infrastructures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curity services,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it is usually installed in the boundary of protected areas, the firewallbetween the protected areas and the Interne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ccess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network and external network, and thu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information

常用20种液位计工作原理

本文通过对常用20种液位计工作原理的解读,从各液位计安装使用及注意事项的分析,来判断液位计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以及如何来处理,系统的了解液位计,从而为遇到工况能够在选择液位计上,做出准确的判断提供依据。常见液位计种类1、磁翻板液位计2、浮球液位计3、钢带液位计4、雷达物位计5、磁致伸缩液位计6、射频导纳液位计7、音叉物位计8、玻璃板/玻璃管液位计9、静压式液位计10、压力液位变送器11、电容式液位计12、智能电浮筒液位计13、浮标液位计14、浮筒液位变送器15、电接点液位计16、磁敏双色电子液位计17、外测液位计18、静压式液位计19、超声波液位计20、差压式液位计(双法兰液位计)常用液位计的工作原理1、磁翻板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又叫磁浮子液位计,磁翻柱液位计。原理:连通器原理,根据浮力原理和磁性耦合作用研发而成,当被测容器中的液位升降时,浮子内的永久磁钢通过磁耦合传递到磁翻柱指示面板,使红白翻柱翻转180°,当液位上升时翻柱由白色转为红色,当液位下降时翻柱由红色转为白色,面板上红白交界处为容器内液位的实际高度,从而实现液位显示。2、浮球液位计浮球液位计结构主要基于浮力和静磁场原理设计生产的。带有磁体的浮球(简称浮球)在被测介质中的位置受浮力作用影响:液位的变化导致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浮球中的磁体和传感器(磁簧开关)作用,使串连入电路的元件(如定值电阻)的数量发生变化,进而使仪表电路系统的电学量发生改变。也就是使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引起电学量的变化。通过检测电学量的变化来反映容器内液位的情况。3、钢带液位计它是利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制作的。当液位改变时,原有的力学平衡在浮子受浮力的扰动下,将通过钢带的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液位检测装置(浮子)根据液位的情况带动钢带移动,位移传动系统通过钢带的移动策动传动销转动,进而作用于计数器来显示液位的情况。4、雷达液位计雷达液位计是基于时间行程原理的测量仪表,雷达波以光速运行,运行时间可以通过电子部件被转换成物位信号。探头发出高频脉冲并沿缆式探头传播,当脉冲遇到物料表面时反射回来被仪表内的接收器接收,并将距离信号转化为物位信号。5、磁致伸缩液位计磁致伸缩液位计的传感器工作时,传感器的电路部分将在波导丝上激励出脉冲电流,该电流沿波导丝传播时会在波导丝的周围产生脉冲电流磁场。在磁致伸缩液位计的传感器测杆外配有一浮子,此浮子可以沿测杆随液位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在浮子内部有一组永久磁环。当脉冲电流磁场与浮子产生的磁环磁场相遇时,浮子周围的磁场发生改变从而使得由磁致伸缩材料做成的波导丝在浮子所在的位置产生一个扭转波脉冲,这个脉冲以固定的速度沿波导丝传回并由检出机构检出。通过测量脉冲电流与扭转波的时间差可以精确地确定浮子所在的位置,即液面的位置。6、射频导纳液位计射频导纳料位仪由传感器和控制仪表组成,传感器可采用棒式、同轴或缆式探极安装于仓顶。传感器中的脉冲卡可以把物位变化转换为脉冲信号送给控制仪表,控制仪表经运算处理后转换为工程量显示出来,从而实现了物位的连续测量。7、音叉物位计音叉式物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安装在音叉基座上的一对压电晶体使音叉在一定共振频率下振动。当音叉与被测介质相接触时,音叉的频率和振幅将改变,这些变化由智能电路来进行检测,处理并将之转换为一个开关信号。8、玻璃板液位计(玻璃管液位计)玻璃板式液位计是通过法兰与容器连接构成连通器,透过玻璃板可直接读得容器内液位的高度。9、压力液位变送器压力式液位计采用静压测量原理,当液位变送器投入到被测液体中某一深度时,传感器迎液面受到的压力的同时,通过导气不锈钢将液体的压力引入到传感器的正压腔,再将液面上的大气压Po与传感器的负压腔相连,以抵消传感器背面的Po,使传感器测得压力为:ρ.g.H,通过测取压力P,可以得到液位深度。10、电容式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是采用测量电容的变化来测量液面的高低的。它是一根金属棒插入盛液容器内,金属棒作为电容的一个极,容器壁作为电容的另一极。两电极间的介质即为液体及其上面的气体。由于液体的介电常数ε1和液面上的介电常数ε2不同,比如:ε1>ε2,则当液位升高时,电容式液位计两电极间总的介电常数值随之加大因而电容量增大。反之当液位下降,ε值减小,电容量也减小。所以,电容式液位计可通过两电极间的电容量的变化来测量液位的高低。11、智能电浮筒液位计智能电浮筒液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磁藕合原理设计而成的液位测量仪表,仪表可用来测量液位、界位和密度,负责上下限位报警信号输出。12、浮标液位计它是利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制作的。当液位改变时,原有的力学平衡在浮子受浮力的扰动下,将通过钢带(绳)的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液位检测装置(浮子)根据液位的情况带动钢带(绳)移动,位移

防火墙基础知识

防火墙基础知识 一、防火墙与路由器的异同: 1、防火墙的登陆管理方式及基本配置是一样,有的防火墙多一个 DMZ端口。 2、路由器只能简单的路由策略,防火墙具备强大的访问控制:分 组对象。 3、路由器是默认的端口是开放的,防火墙的端口默认的常见端口 外都是关闭的。 二、防火墙的登陆方式: 1、console口,路由器的登陆方式一样 2、telnet登陆,需要设置 3、SSH登陆,同telnet登陆一样 三、防火墙的用户模式: 1、用户模式:PIX525> 2、特权模式PIX525# 3、全局配置模式PIX525(config)# 4、局部配置模式PIX525(config-if)# 四、防火墙基本配置 1、接口配置 防火墙PIX525默认的的有3个端口,外网口、内网口、DMZ 端口,主要配置ip地址、工作模式、速度、接口名字、安全级别interface Ethernet0

nameif outside security-level 0 ip address 218.28.202.97 255.255.255.0 duplex full 2、访问控制列表 access-list acl_out extended permit icmp any any access-list acl_out extended permit tcp any host 218.28.202.99 object-group DMZ access-list allownet extended permit ip host 192.168.0.123 object-group msn 3、设置网关地址 route outside 0.0.0.0 0.0.0.0 218.28.202.110 外网口网关route inside 0.0.0.0 0.0.0.0 192.168.1.1 内网口网关路由的网关设置 Ip route 0.0.0.0 0.0.0.0 218.28.202.110 4、端口重定向 PIX525(config)# object-group service word TCP PIX525(config-if)port-object eq 8866 先在服务的对象分组中开放一个端口,在全局模式下 static (inside,outside) tcp 218.28.202.100 8866 192.168.2.77 8866 netmask 255.255.255.255 5、地址转换:

防火墙常见架构的比较

防火墙的x86、NP、ASIC和多核架构的比较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威胁日益严峻,目前各大安全厂商都推出了多核心防火墙,采用多核芯片,终结了x86、NP和ASIC一统天下的时代,终结了高功耗、低稳定性的时代,并且提供了全面的应用安全解决方案。 多核心技术真正实现了千兆的小包吞吐量,相对于以往的X86、ASIC、NP技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先从以往的这些架构的优缺点讲起: 国内多数安全厂商的产品基于传统的X86架构防火墙,从总线速度来看基于32位PC I总线的X86平台,做为百兆防火墙的方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X86平台的防火墙方案,数据从网卡到CPU之间的传输机制是靠“中断”来实现的,中断机制导致在有大量数据包的需要处理的情况下(如:64 Bytes的小包,以下简称小包),X86平台的防火墙吞吐速率不高,大概在30%左右,并且CPU占用会很高。这是所有基于X86平台的防火墙所共同存在的问题。 因此,基于32位PCI总线的X86平台是不能做为千兆防火墙使用的问题,Intel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以把32位的PCI总线升级到了PCI-E ,即:PCI-Express,这样,PCI -E 4X的总线的速度就可以达到2000MB Bytes/S,即:16Gbits/S,并且PCI-E各个PCI设备之间互相独立不共享总线带宽,每个基于PCI-E的网口可以使用的带宽为:2000 MB Bytes/S,即:16Gbits/S,所以基于PCI-E 4X的X86从系统带宽上来说,做为千兆防火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基于PCI-E的防火墙数据从网卡到CPU之间传输同样使用“中断”机制来传输数据,所以小包(64 Bytes)的通过率仍然为:30-40%. X86平台的防火墙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小包通速率低,只有30%-40%,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X86平台的中断机制以及X86平台的防火墙所有数据都要经过主CP U处理。基于ASIC架构的防火墙从架构上改进了中断机制,数据从网卡收到以后,不经过主CPU处理,而是经过集成在系统中的一些芯片直接处理,由这些芯片来完成传统防火墙的功能,如:路由、NAT、防火墙规则匹配等。这样数据不经过主CPU处理,不使用中断机制。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ASIC架构的防火墙是芯片一级的,所有的防火墙动作由芯片来处理。这些芯片的功能比较单一,要升级维护的开发周期比较长。无法在芯片一级完成垃圾邮件过滤、网络监控、病毒防护等比较复杂的功能,所以说,ASIC架构用来做功能简单的防火墙,是完全适用的,64 Bytes的小包都可以达到线速。但是在扩展上通用CPU也是无法和专门的嵌入式CPU比较,并且在总线带宽上也无法承载太多的内部处理数据传输(M ulti-core多核处理器内部是通过高速总线或者交叉矩阵式连接的)。 NP架构实现的原理和ASIC类似,但升级、维护远远好于ASIC 架构。NP架构在的每一个网口上都有一个网络处理器,即:NPE,用来处理来自网口的数据。每个网络处理器上所运行的程序使用微码编程,其软件实现的难度比较大,开发周期比ASIC短,但比X8 6长。 采用多核处理器,是在同一个硅晶片上集成了多个独立物理核心,每个核心都具有独立的逻辑结构,包括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通过高速总线、内存共享进行通信。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核心都可以达到1Ghz的主频,而且可以在非常节能的方式下运行。 有的多核产品支持500万并发会话64Byte吞吐量达到3G,256Byte以上吞吐达到8G,VPN吞吐达到8G,支持3万VPN通道,支持5万Policy。每秒新建TCP会话超过

浅谈办公网络中防火墙的应用(一)

浅谈办公网络中防火墙的应用(一)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Internet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海洋,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网络,经常会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侵袭。它可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和文件丢失,系统瘫痪。因此,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必须放在首位。本文就办公网络中应用最多的防火墙技术做了探讨。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 一、前言 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一般是基于TCP/IP协议并采用了Internet的通信标准和Web信息流通模式的Intranet,它具有开放性,因而使用极其方便。但开放性却带来了系统入侵、病毒入侵等安全性问题。一旦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就可能出现商业秘密泄漏、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给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一个更安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 目前企业内部办公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黑客恶意攻击、病毒感染、口令攻击、数据监听等,在这众多的安全隐患中要数黑客恶意攻击和病毒感染的威胁最大,造成的破坏也最大。所以企业网络中应该以防范黑客和病毒为首。 针对企业办公网络存在的众多隐患,各个企业也实施了安全防御措施,其中包括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PKI技术等,但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实用性最强、效果最好的就是防火墙技术。本文将就放火墙技术在企业办公中的应用给予探讨,希望能给广大企业办公网络安全建设带来一定帮助。 二、防火墙技术概述 1.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原是建筑物大厦里用来防止火灾蔓延的隔断墙,在这里引申为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一道防护墙。从理论上讲,网络防火墙服务的原理与其类似,它用来防止外部网上的各类危险传播到某个受保护网内。从逻辑上讲,防火墙是分离器、限制器和分析器;从物理角度看,各个防火墙的物理实现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它通常是一组硬件设备(路由器、主机)和软件的多种组合;而从本质上来说防火墙是一种保护装置,用来保护网络数据、资源和用户的声誉;从技术上来说,网络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不安全的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阻止对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换句话说,防火墙是一道门槛,控制进/出两个方向的通信,防火墙主要用来保护安全网络免受来自不安全网络的入侵,如安全网络可能是企业的内部网络,不安全网络是因特网,当然,防火墙不只是用于某个网络与因特网的隔离,也可用于企业内部网络中的部门网络之间的隔离。 2.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是按照事先规定好的配置和规则,监控所有通过防火墙 的数据流,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同时记录有关的联接来源、服务器提供的 通信量以及试图闯入者的任何企图,以方便管理员的监测和跟踪,并且防火墙本身也必须能够免于渗透。 3.防火墙的功能 一般来说,防火墙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①能够防止非法用户进入内部网络。 ②可以很方便地监视网络的安全性,并报警。 ③可以作为部署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变换)的地点,利用NAT技术,将有限的IP地址动态或静态地与内部的IP地址对应起来,用来缓解地址空间短缺的问题。 ④可以连接到一个单独的网段上,从物理上和内部网段隔开,并在此部署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将其作为向外部发布内部信息的地点。从技术角度来讲,就是所谓的停火区

常用20种液位计工作原理.

本文通过对常用20 种液位计工作原理的解读,从各液位计安装使用及注意事项的分析,来判断液位计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以及如何来处理,系统的了解液位计, 从而为遇到工况能够在选择液位计上, 做出准确的判断提供依据。 常见液位计种类 1、磁翻板液位计 2、浮球液位计 3、钢带液位计 4、雷达物位计 5、磁致伸缩液位计 6、射频导纳液位计 7、音叉物位计 8、玻璃板/ 玻璃管液位计 9、静压式液位计 10、压力液位变送器 11、电容式液位计 12、智能电浮筒液位计 13、浮标液位计 14、浮筒液位变送器 15、电接点液位计

16、磁敏双色电子液位计 17、外测液位计 18、静压式液位计 19、超声波液位计 20、差压式液位计( 双法兰液位计 常用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1、磁翻板液位计 磁翻板液位计: 又叫磁浮子液位计, 磁翻柱液位计。 原理:连通器原理,根据浮力原理和磁性耦合作用研发而成,当被测容器中的液位升降时,浮子内的永久磁钢通过磁耦合传递到磁翻柱指示面板, 使红白翻柱翻转180°,当液位上升时翻柱由白色转为红色, 当液位下降时翻柱由红色转为白色, 面板上红白交界处为容器内液位的实际高度, 从而实现液位显示。 2、浮球液位计 浮球液位计结构主要基于浮力和静磁场原理设计生产的。带有磁体的浮球( 简称浮球在被测介质中的位置受浮力作用影响: 液位的变化导致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浮球中的磁体和传感器(磁簧开关作用,使串连入电路的元件( 如定值电阻的数量发生变化, 进而使仪表电路系统的电学量发生改变。也就是使磁性浮子位置的变化引起电学量的变化。通过检测电学量的变化来反映容器内液位的情况。 3、钢带液位计 它是利用力学平衡原理设计制作的。当液位改变时, 原有的力学平衡在浮子受浮力的扰动下, 将通过钢带的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液位检测装置(浮子根据液位的情

储罐大小呼吸

储罐在日常装卸过程中会有“大小呼吸作用”,有呼吸废气排放。呼吸排放是由于温度和大气压的变化引起蒸汽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蒸汽排放,它出现在罐内液面无任何变化的情况,是非人为干扰的自然排放;工作排放是由于人为的装料与卸料而产生的损失。因装料的结果,罐内压力超过释放压力时,蒸气从罐内压出;而卸料损失发生于液面排出,空气被抽入罐体内,因空气变成有机蒸气饱和的气体而膨胀,因而超过蒸气空间容纳的能力。 “小呼吸”损失 静止储存的油品,白天受太阳辐射使油温升高,引起上部空间气体膨胀和油面蒸发加剧,罐内压力随之升高,当压力达到呼吸阀允许值时,油蒸汽就逸出罐外造成损耗。夜晚气温下降使罐内气体收缩,油气凝结,罐内压力随之下降,当压力降到呼吸阀允许真空值时,空气进入罐内,使气体空间的油气浓度降低,又为温度升高后油气蒸发创造条件。这样反复循环,就形成了油罐的小呼吸损失。 “大呼吸”损失 这是油罐进行收发作业所造成。当油罐进油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机械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 储罐的“大小呼吸作用”和储罐的类型、物料装卸方式、运行状态有关。一般来说高压罐被当作密闭系统,实质上没有排放量;固定罐一般装有压力和真空排气口,它使储罐能在内压极低或真空下操作,压力和真空阀仅在温度、压力或液面变化非常微小的情况下阻止蒸汽释放。 小呼吸损耗可按下式计算: LB=0.191×M(P/(100910-P))0.68×D1.73×H0.51×△T0.45×FP×C×K C 式中:LB—固定顶罐的呼吸排放量(Kg/a); M—储罐内蒸汽的分子量,92.14; P—在大量液体状态下,真实的蒸气压力(Pa),2910Pa; D—罐的直径(m),3; H—平均蒸汽空间高度(m),2.1; △T—一天之内的平均温度差(℃),15;

常用液位计常见故障分析方法

常用液位计常见故障分析方法 一、现场液位计系统故障的基本分析步骤现场液位计液位测量参数一般分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四大参数。 现根据液位测量参数的不同,来分析不同的现场液位计故障所在。 1.首先,在分析现场液位计故障前,要比较透彻地了解相关液位计系统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情况及条件,了解液位计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意图,液位计系统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参数要求等。 2.在分析检查现场液位计系统故障之前,要向现场操作工人了解生产的负荷及原料的参数变化情况,查看故障液位计的记录曲线,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液位计故障原因所在。 3.如果液位计记录曲线为一条死线(一点变化也没有的线称死线),或记录曲线原来为波动,现在突然变成一条直线;故障很可能在液位计系统。因为目前记录液位计大多是DCS计算机系统,灵敏度非常高,参数的变化能非常灵敏的反应出来。此时可人为地改变一下工艺参数,看曲线变化情况。如不变化,基本断定是液位计系统出了问题;如有正常变化,基本断定液位计系统没有大的问题。 4.变化工艺参数时,发现记录曲线发生突变或跳到最大或最小,此时的故障也常在液位计系统。 5.故障出现以前液位计记录曲线一直表现正常,出现波动后记录曲线变得毫无规律或使系统难以控制,甚至连手动操作也不能控制,此

时故障可能是工艺操作系统造成的。 6.当发现DCS显示液位计不正常时,可以到现场检查同一直观液位计的指示值,如果它们差别很大,则很可能是液位计系统出现故障。总之,分析现场液位计故障原因时,要特别注意被测控制对象和控制阀的特性变化,这些都可能是造成现场液位计系统故障的原因。所以,我们要从现场液位计系统和工艺操作系统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仔细分析,检查原因所在。 二、四大液位测量参数液位计控制系统故障分析步骤 1.温度控制液位计系统故障分析步骤 分析温度控制液位计系统故障时,首先要注意两点:该系统液位计多采用电动液位计液位测量、指示、控制;该系统液位计的液位测量往往滞后较大。 (1)温度液位计系统的指示值突然变到最大或最小,一般为液位计系统故障。因为温度液位计系统液位测量滞后较大,不会发生突然变化。此时的故障原因多是热电偶、热电阻、补偿导线断线或变送器放大器失灵造成。 (2)温度控制液位计系统指示出现快速振荡现象,多为控制参数PID 调整不当造成。 (3)温度控制液位计系统指示出现大幅缓慢的波动,很可能是由于工艺操作变化引起的,如当时工艺操作没有变化,则很可能是液位计控制系统本身的故障。

防火墙复习资料专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百度) 1、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 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用以实施网络间访问控制的一组组件的集合。 2、目前普遍应用的防火墙按组成结构可分为(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芯片级防火墙三种。 3、包过滤类型的防火墙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 --(最小特权原则)------ 。 4、状态检测防火墙中有两张表用来实现对数据流的控制,它们分别是规则表和 ---(状态检测表)------。 5、常见防火墙按采用的技术分类主要有:包过滤防火墙;代理防火墙;-(状态检测防火墙)-------。 6、-(双重宿主主机)------- 是防火墙体系的基本形态 7、应用层网关防火墙也就是传统的代理型防火墙。应用层网关型防火墙工作在 OSI 模型的应用层,它的核心技术就是 -(代理服务器技术)-------,电路层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会话层。 8、防火墙体系结构一般有如下三种类型:(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和屏蔽子网体系结构。 9、在屏蔽子网防火墙体系结构中, ---(堡垒主机)----- 和分组过滤路由器共同构成了整 个防火墙的安全基础。 10、防火墙的工作模式有----(路由模式)---- 、透明桥模式和混合模式三大类。 11.芯片级防火墙的核心部分是(ASIC芯片) 1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火墙架构有(X86 ASIC NP) 13.代理防火墙是一种较新型的防火墙技术,它分为(应用层网关)和(电路层网关) 14.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 15.访问控制策略设计原则有(封闭)原则和(开放)原则 16.按防火墙应用部署位置分,可以分为(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 17.防火墙实现的主要技术有(包过滤)技术,(应用代理)技术,(状态检测)技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深度过滤:深度过滤技术又称为深度检测技术,是防火墙技术的集成和优化 2.入侵检测:检测并响应针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的入侵行为的学科 3.蜜罐技术:将攻击的目标转移到蜜罐系统上,诱骗、收集、分析攻击的信息,确定入侵行为的模式和入侵者的动机。 4.PPTP:即点对点隧道协议,是一种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络的网络技术 5.MPLS V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VPN,是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技术,,简化核心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方式,利用结合传统路由技术的标记交换实现的IP虚拟专用网络(IP VPN)。 6.防火墙: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 7.包过滤技术:又称报文过滤技术。其作用是执行边界访问控制功能,即对网络通信数据进行过滤(filtering,亦称筛选)。 8.VPN:是指通过一个公用网络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链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

防火墙 英文 文献 翻译

译文: 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研究 摘要 本文在各种防火墙的原理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功能和其面临的主要威胁,,综合了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防火墙技术。通过合成并比较各种技术,结合黑龙江省级网络中心的现状,深入研究的影响防火墙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了防火墙技术的实际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性的应用程序,则是指这种新技术称为紧耦合防火墙,最后本文导致缺乏防火墙技术和其发展方向。 索引词:网络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

1 引言 在防火墙的产品和技术中,封包过滤技术和多应用技术的整合构建的复合防火墙是目前防火墙产品的一个特色,同样,近几年,作为一种技术,防火墙主流技术的发展也是一样,这些产品在未来更加完全地发展。防火墙的演变,现有的x86构架仍然占据着大部分快速防火墙的国内市场,这主要是由于其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至强的防火墙服务器架构由于其本身硬件的高性能,所以有很多供应商使用它作为一个千兆网防火墙平台。NP 结构在这个业界中已经被认为是防火墙架构的最好选择。

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2.1 网络安全 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定义“计算机安全”为:“建立数据处理系统保护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数据被意外和恶意地破坏和信息被披露的安全保护和管理的技术。”这强调了对静态信息保护。它同时被定义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都被保护,这不是因为意外和恶意的破坏和信息披露的存在,而是为了保证该系统可以持续运行。”这个定义侧重于描述动态的意义。网络安全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意系统意味着设备和相关设备是在物理保护下的,从而避免损坏、丢失。逻辑安全包括了数据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2.2 网络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数据完整性:这意味着数据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不能更改,只有那些被允许修改数据的人才能确定数据可以被修改。 (2)数据保密性:数据不能泄露给未经授权的用户、实体或为他们所用。数据加密通过在传输、使用实现这一目标,在转换过程中并不违法通过第三方的访问。 (3)数据可用性:这意味着一个被授权的实体和使用的需求,即攻击者的确不占用所有的资源,只是妨碍工作的授权。 (4)数据可控性:这意味着能够在授权中控制信息流和行为模式,这样就可以作为访问数据、通信和内容的控制。系统必须能够控制那些可以进入系统或者网络数据的用户,同时还要控制如何访问,还必须能够对网络上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记录所有用户的网络活动。 2.3 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的不安全,一方面是因为所有资源都通过网络分享,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技术是开放的。一般来说,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的人为错误:运营商的不当使用,安全配置的漏洞,用户薄弱的安全意识,无意中选择的密码都将构成网络安全的威胁。 (2)人为恶意攻击:此类攻击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攻击,其目的为篡改系统内信息或者通过一系列对其有效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的破坏的方式改变程序运行状态和操作运算;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并非通过对普通网络工作而是对信息进行拦截或窃取从而对保密系统造成巨大威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