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笔记整理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文学发展的孕育期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文学的转型变化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二、先秦文学的基本内容

(一)神话、远古歌谣

(1)内容

1、再现劳动过程的

2、征服自然愿望的

3、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

4、思恋之歌

(2)上古歌谣的艺术特点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劳动节奏短促、鲜明。

(二)上古神话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2.始祖神话——女娲抟土造人

3.洪水神话——鲧gǔn禹治水

4.战争神话——共工与颛顼争帝

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

6.感生神话(英雄神话)——夸父逐日

(2)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诗经》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

二《诗经》的编集

1采诗说

2献诗说

3 删诗说

三《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1国风(160篇)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即这些

地区的地方土乐,因此被誉为“乡土之音”。除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 )、鄘(yo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ui)、曹、豳(bīn )

2雅(105篇)

“雅”即正,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也即朝廷正乐。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雅共74篇,大部分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3颂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周颂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

鲁颂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

商颂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四、四家诗

齐、鲁、韩、毛四家诗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一、祭祖颂歌

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二农事诗

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及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篇。《臣工》、《噫嘻》、《丰年》三、宴飨诗

燕飨的特有功能:亲亲之道,宗法之仪。统治阶层的内部人际关系协调。

四、怨刺诗《魏风·伐檀》

五、战争徭役诗

《诗经·小雅·采薇》本诗是描述边防军士服役思归,爱国恋家,情绪矛盾苦闷之作。六、爱情昏姻诗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的现实精神在国风和“二雅”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赋比兴手法

“赋” 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兴”是触物兴词。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

(三)《诗经》的语言特色

1《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

2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诗传统

自《诗经》后抒情言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三、比兴的垂范

《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诗之六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属于《诗经》的文体分类,风即是《国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包括大雅、小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是诗的艺术手法。

《尚书》——散文形成的标志

从性质上看,《尚书》的篇章大都是官方文告,从体裁上看,基本上是记叙、论说等记言体的历史散文。

《尚书》的特点——艰涩难读

《春秋》

早期记事体的历史散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大事纲要。

1《春秋》的记事特点

《春秋》记事具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但记事都很简略。

2 “春秋笔法”——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

3 春秋三传

指阐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穀梁赤的《春秋穀梁传》和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

《左传》

一、《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和班固都明确地记载,《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国的太史。现代一般人大都认为《左传》一书是战国初年魏国史官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料而编写出来的。

二《左传》的民本思想

1郑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点。

2注重民心向背,这正是民本思想的突出表现。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

(一)长于叙事,作为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叙事详密完整,故事性很强。

2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明确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左传》叙事长于将史实和神话传说和历史传闻相结合,使历史故事化。

4《左传》叙事中有很多关于卜筮和灾祥的记录。

(二)《左传》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三)《左传》的语言特色

1行人辞令之美,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2叙述语言简练含蓄

《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国语》的文学成就:

一、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二、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

总的来说,《国语》的文学价值不及《左传》。

《战国策》

一、《战国策》体例、题名及作者等

1《战国策》体例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2《战国策》的名称与作者

《战国策》是西汉末刘向根据当时搜集到的史料重新编辑整理的。

二《战国策》的思想——突出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

1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计谋策略。

2在人生观上,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追逐名利

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塑造了一系列“士”的形象

(二)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三)常常引用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引言:1历史散文:《春秋》《春秋左氏传》《国语》《战国策》

2诸子散文(说理散文):《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诸子哲学散文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动荡不安和“士”阶层的痛楚

2私人之学的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一节、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孔子的仕历和讲学

孔子此后在鲁国做过“相礼” (小司仪者)、“委吏”(粮仓保管员)和“乘shèng田”(管理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56岁时,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

(二)周游列国

(三)晚年整理典籍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授门徒,整理典籍。“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

二、《论语》

(一)《论语》的成书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之名乃编纂者所定,“论”即论次编纂,“语”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论语》在汉代的三个传本

三、孔子的思想

1、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

2 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庸之道”。

四、孔子论君子之道与处事原则

(一)君子与小人

(二)君子的处事原则

1、仁爱天下

2、态度积极

3、忠恕

五、《论语》中社交的智慧

1、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快乐地活着

3、该得到的不要推辞

4、注意交往中的分寸

5、学会赞美,恰如其分

四、《论语》的文学价值——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一)口头语言为主

(二)人物个性的描绘

第二节《孟子》

一、孟子的生平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年;一说约前390--前305年),名轲,字子舆。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

1性善论

2 “仁政”

三、《孟子》的成书

今本《孟子》基本内容是经过孟子本人和学生一道修订的,当然也有后人增饰的可能四、《孟子》的艺术成就

(一)长于辩论

(二)善用比喻和寓言

(三)气势浩然——浩然之气能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有力

(四)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

老子(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的“道”

1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

3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的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邑人

一、庄子的思想

庄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先天地生,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表现在一切事物中。庄子的认识论从相对主义走向虚无主义

1、在政治哲学上,发展了老子“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小国寡民”的主张

2、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和对社会现实的彻底超脱

二、《庄子》的艺术成就

(一)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1揭露社会黑暗的2、对理想盛世、理想人物的礼赞3、阐发庄子处世哲学(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显现出恢恑憰怪的特点。

(三)语言汪洋恣肆,跌宕跳跃

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荀子和《荀子》

一、荀子的生平

荀子(约前313--前238),姓荀,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战国时期赵国人。

二、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恶论”

荀子在政治理论上主张以“礼治”为主,兼用“法治”。

三、《荀子》的艺术特色

(一)论证严谨详密

(二)善用譬喻

韩非和《韩非子》

一、韩非的生平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二、韩非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方面,建立了以“法”治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法”,即法令,是指维护封建政权利益的政策、法令;“术” ,即权术,是指君主据“法”以控制群臣的手段和方法;“势” ,即权势,是指君主据“法”以统治人民的权力--政权。三、《韩非子》的艺术特色

(一)犀利峭刻的议论

(二)根植现实的寓言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秦国变法成功,由秦惠文王到秦昭王的鼎盛时期。楚国变法失败,由楚怀王到顷襄王这个由强变弱、由盛转衰的时期。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

屈原者,名平。怀王二十四年,秦昭王初立厚赂于楚,楚背齐亲秦。屈原切谏不听,被流放于汉北。顷襄王即位将屈原赶出朝廷,屈原开始了长期的江南流放生活。后自投汩罗以死。“楚辞”的含义

楚辞一般包括诗体名和书名两种意义:前者指诗歌的文学体制而言,是指战国后期以楚国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创作的一种带有楚国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学样式。后者指诗歌总集

《离骚》的艺术成就

一、诗人创造性地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三、香草美人意象,美人的意象或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四、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四言体的旧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上是六言或七言的灵活

自由而又富于表现力的骚体诗。它大量地吸收了楚地方言口语。

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主要是祭神,最多最动人的是对人神情感的描写。

二、《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也即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

第五节、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宋玉《九辨》

悲哉秋之为气也!——开悲秋之先河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一、秦代文学:1文化专制2坑儒

“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战国,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朝时,博士官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汉武帝时,还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唐朝,把对某一种职业有专门精通的人称之为“博士”。宋朝,则对服务性行业的服务员也称为“博士”。

二、汉代文学发展

(一)汉初文学

黄老思想盛行——政论文,如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肃疏》。

楚文化——骚体赋,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二)西汉武帝到宣帝时期——两汉文学的全盛期

1汉大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等。

2史传散文——《史记》。

(三)西汉后期到东汉初——两汉文学中兴期

1汉大赋,扬雄《蜀都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班固《两都赋》等。

2 史传散文——《汉书》。

(四)东汉后期——汉代文学转变期

1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

2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学:

1辞赋——汉代文学的主流,包括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

2散文,政论文和史传散文。

3诗歌,《古诗十九首》、汉乐府。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吕氏春秋》

一、《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主编者吕不韦。出于众手,内容驳杂,《汉志》列为“杂家”。

二、《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

1用事说理生动

2寓言故事丰富多彩

第二节、李斯的散文——《谏逐客书》

第三节、贾谊等的政论文

一、陆贾《新语》

二、贾谊

年轻的思想家贾谊(前200-前168),把汉代政论体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一类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还有一些是杂论。

三、晁错《论贵粟疏》

晁错(前200-前154)是比贾谊稍后的另一个较重要的汉初政论散文家。

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一、淮南王刘安(约前179?~前122),是汉高祖的孙子。《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道、儒、法、名家之说。

二、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潜心钻研《公羊春秋》写成《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三、刘向《说苑》《新序》

《说苑》、《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汉赋:赋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

第一节、骚体赋及“九体”

骚体赋:在内容上,骚体赋继承了《楚辞》的“怨刺”传统,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在句型上大抵保持了《楚辞》于整饬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

贾谊,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吊屈原赋》《鵩鸟赋》

司马相如《长门赋》

(一)《七发》(枚乘)的艺术特点

1逐步盘升手法

2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

(二)《七发》的地位和作用

1《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2标志着以地方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创作时代的到来

(三)《七发》的影响——七体

第三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第四节、扬雄四赋

一、前期四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甘泉赋》

二、后期赋作

《解嘲》、《逐贫赋》写他惆怅失志,“呼贫与语”。《酒赋》是一篇咏物赋

第五节、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一、东方朔《答客难》

二、王褒《洞箫赋》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司马迁生平:司马迁(前145-?),字子长,生于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

1、20岁以前——率真、自由、宏大。——“年十岁,则诵古文”(《太史公自序》)

2、入仕为官——昂扬、深沉、发奋。——奉使西征巴蜀,参加封禅大典,38岁继任太史令。(元封三年,前108)

3、遭遇宫刑——痛苦、自卑、忧愤。——42岁参加制定太初历,并开始著述《史记》。47岁遭遇李陵事件。50岁出任中书令。约53岁著成《史记》。近60岁去世。

第二节、《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在综合前代史书体例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通史。从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中去寻求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既突出了司马迁对治乱兴衰规律的总结,也表现出他进步的政治思想。

二、在编排人物传记时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三、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四、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第三节、《史记》的人物刻画

一、闾巷之人入传

二、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

三、多维透视法和互见法

第四节、《史记》的人物刻画手法

1、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的个性非常突出。

2、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不但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也有或明或暗的显示。

3、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人物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生动丰满。

4、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

采诗的目的:

一、是“观风俗,知厚薄”(《汉书·艺文志》)。

二、是为丰富乐府的乐章,以供朝廷朝会、宴饮、祭祀等典礼以及娱乐之用。

第二节、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一、上层社会的富贵奢华

二、爱情婚姻题材的作品占有较大比重,且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

三、表达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

第三节、汉乐府的叙事手法

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生活镜头的选取

三、故事情节的完整曲折

四、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孔雀东南飞》艺术上取得了高度成就:

(1)作品成功地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的鲜明形象

(2)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3)作品叙事按事件的时空顺序展开,结构完整紧凑、情节起伏跌宕。

(4)作品的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流畅,但“质而不俚”

五、寓言诗的创作

1 假托动植物之口进行自述

2 植物与人的对话

六、汉乐府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第五章、东汉辞赋

第一节、班固、张衡的京都赋

由于文人身份的变化,从西汉后期到东汉前期,辞赋顺应统治者需要的同时又较多反映了作者自身的生活内容和人生情怀,不同于前一阶段宫廷文人大体是迎合君主的喜好创作。在新起的题材中,京都赋和述行赋最为突出。

《两都赋》在艺术上的突破:

1打破了“劝百讽一”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劝和讽均衡的布局。

2详略有致,别具匠心,上篇主要写西都形胜,下篇歌颂文治武功。

第二节、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东汉中后期兴起了一批抒情言志的小赋。在形式上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也有针砭现实之作。在艺术上继承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清丽自然。

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一节《汉书》

一、《汉书》的编撰

《汉书》独立成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二、《汉书》的体例

三、《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一)《史记》最精彩部分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

(二)《史记》除《世家》外,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兴衰史。(三)同样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但《汉书》悲剧人物较少。

(四)与《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第二节、《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成书于东汉的历史散文,作者赵晔。主要叙事吴越争霸的故事。前五卷以吴为主,后五卷以越为主。《越绝书》也是以吴越争霸为主线的东汉历史散文。

第三节、《论衡》和《潜夫论》

一、王充《论衡》

二、王符《潜夫论》——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出现新的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

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一、班固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二、张衡

班固以叙事为主,张衡长于抒情。班固五七言诗朴实,张衡五七言缛丽。

三、秦嘉

《赠妇诗》三首,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叙事向抒情、由模仿民歌到作家独创的转折。东汉后期,诗人的不幸遭遇使得他们对现实猛烈批判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

一、《古诗十九首》

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

二、《古诗十九首》分类

(一)游子——《涉江采芙蓉》

(二)思妇——《行行重行行》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一)长于抒情

(二)情景交融、物我互化

(三)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大一上-英语笔记整理

单词总结 Bet 1.bet (sth) (on/against sth ) to risk money on a race or an event by trying to predict the result 下赌注(于)用…..打赌 https://www.doczj.com/doc/bd6941673.html,ed to say that you are almost certain that sth is true or that sth will happen 敢说八成二 词语扩展 I’ll bet 1.(表示理解)有同感当然 2.(表示不相信对方的话) e.g: “I’m going to tell her what I think of her.” “Yeah. I’ll bet.” I wouldn’t bet on it/don’t bet on it. 不大可能 e.g:”she’ll soon get used to the idea.” “I wouldn’t bet on it!”(很难说) You bet中文解释的确当然 e.g:”are you nervous?” “you bet!”(这还有说) You can bet your life/your bottom dollar (on sth/(that)…..)中文解释肯定毫无疑问 e.g: you can bet your bottom dollar that he’ll be late.(他肯定会迟到) Peer Noun 1. a person who is the same age r who has the same social status as you 身份或地位相同的人同龄人同辈 2. (in Britain) a member of the NOBILITY 英国的贵族成员 Verb (~+adv/prep) to look closely or carefully at sth ,especially when you can not see it clearly.仔细端详 Spectacle 1.spectacles 相当于glasses 2. a performance or a event that is very impressive and exciting to look at 精彩的表演,壮 观的场面 3. a sight or a view that is very impressive to look at 壮观的景象 4.an unusual or surprising sight or situation that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 奇特的景象出 人意料之外的情况 词语扩展 Make a spectacle of yourself to draw attention of yourself by behaving or dressing in a ridiculous way in public 出洋相出丑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笔记

20XX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复习笔记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上古歌谣 识记: 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周易·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理解: 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神话传说 1.神话及其产生 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 简单运用: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2.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英语笔记整理

高分作文标志 1、是否长短句交叉; 2、用词是否恰当,准确,形象,尽量使用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闪光词; 3、关键词是否换用,切勿老用重复词; 下面给出写好一篇作文的注意事项: 1.适当用被动代替主动,这样能更客观的反映事实, 句子开头不要总是用we / I (比如写结尾时不用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而用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举个经典结 尾It is ,therefore, high time that some applicable approaches were implemented by the service industry like that. Thus, its competitive edge will be sharpened effectively. 2.善于使用插入语,比如说把副词、连接词等,作插入语放在中间,一般放在主语、动词或者助动词后,两边分别加上逗号。 如however / therefore /for example/I believe 做插入语放在中间,一般放在动词, 助动词后,两边分别加上逗号。 比如说:Other individuals, however, take the attitude that … 3. 一定要学会换词,换形象,具体的代替太宽泛的。(考试中一般不要出现good, bad , many, thing, think, people, opinion 等等)比如上面例子中,applicable代替proper, approaches代替ways, implement代替carry out, sharpen one’s competitive edge代替enhance one’s competitiveness(提高某物竞争力) 下面举一篇例子,给各位钻石班会员共勉! Computer and I By Simmy I never forget the exceedingly thrilling day when my mother bought me a computer as birthday present, which exerted a tremendous fascination on me so that i indulged myself in googling an army of useful information i had expected ,and enjoy a sea of melodious classic music. That night I was sleepless, feeling that the whole world belonged to me. exceedingly 替换 very thrilling 替换 exciting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P.21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P.27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P.34-P.49 4、《尚书》以记言为主。P.58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P.77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P.79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P.85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P.91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P.92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P.94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P.105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P.117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P.120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P.121P.124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P.125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

一、传统神话对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的作用与思维特征 (一)、共同心理作用 1、深沉的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 3、先民的反抗精神 (二)、思维特征:象征性、隐喻性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2、具体而形象 3、浓厚的情感体验 二、采诗的目的 “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三、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是春秋外交仪式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当时真正的职业性外交专家是行人,在传统上是由史官充任的,并有采集诗歌的职责。行人采集诗歌的目的是用于朝廷或其他正式场合的礼仪中。诗歌为巫史行人的职业性修养,“赋诗言志”正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诗歌可用于仪式和谣占,被认为具有神秘启示性,所以,可以通过赋诗来观察个人的意志或命运。 四、断章取义 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五、流传:四家诗 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六、变风变雅 诗经学名词。原出自《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凡讥刺时政者皆属“变风”、“变雅”。 七、《诗经》的艺术成就 1、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3、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4、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八、春秋笔法 《春秋》语言之凝练含蓄,历来为人叹赏。所谓“一字见义”的语言特点,其叙事之“微显瘅幽,婉而成章”(《史通·叙事》)也主要得力于此。较之《尚书》,《春秋》已明显地由“佶屈聱牙”一变而为简明含蓄,意味着历史散文的发展和进步。“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的语言特点,后世誉之为“《春秋》笔法”。 九、《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写矛盾冲突,文章有不少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的情节。 (2)《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叙事虽尚简,但“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左传》记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简而奥的辩证统一。刘熙所指出:“《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艺概·文概》)。 (3)善于写战事。《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采,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绘声绘色。 (4)、善于写人。古之史官,有所谓记言、记事之分。其实往往言中见事,事中有言,机械区分很难,而记言记事皆必记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5)工于记言,尤长于出色的外交辞令。如《烛之武退秦师》、《齐伐楚鉴于召陵》(末段)、《齐晋鞍之战》等。 十、《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善于选取典型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开始有意识地刻画人物,从而使其中的许多篇章具有颇为浓厚的小说色彩。 2、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 3、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1)敷张扬厉,善用铺陈,长于夸张渲染,在散体中包容着大量的骈辞俪句,具有“辩丽姿肆”,纵横驰骋,沉而快,雄而隽;气势充沛,如江河直下;词锋逼人,似高屋建瓴的特点。这也是战国时期一代文风的重要标志之一。

八年上英语笔记整理

笔记整理: Unit1 1.频度副词: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对他们提问用how often). 并且他们是一般现在时的标志 2.go skateboarding 去玩滑板 3.do/take exercise 做运动 4.morning/eye exercises早操/眼保健操 5.surf the Internet 上网冲浪 6.once a week/twice a month/ three or four times a day(对其提问也用how often) 7.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 How often does your mother clean the house? How often do they play sports? (注意助动词的运用) 8.activity survey 活动调查 9.most 大多数most students/ most of the classmates 10.at Green High School 在格林高中 11.Here is/are… 12.the result(c.n)of…。。。的结果the results of the final exam(期末考试的结果) 13.as for 至于,关于As for homework 14.the results for ―watch TV‖ 15.junk food 垃圾食品(u.n) 16.vegetables(c.n) and fruit(u.n) 17.want sb. to do sth. 18.be good/bad for 对…有好/坏外be good to sb 对…好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得 好be good at=do well in 擅长 19.healthy (adj) health(n) 固定搭配有:a healthy lifestyle, be in good health=keey/stay healthy, healthy food,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20.how many hours=how long, how many times=how often 21.eatting habits(注意不能说a eating habits) 22.try to do 尽力做某事try one’s best to do尽某人最大的努力做某事 https://www.doczj.com/doc/bd6941673.html,e home from school 从学校回家 24.look after=take care of 照顾 25.help sb (to) do 26.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绩(注意不能说a good grades) 27.the same as/be different from 28.keep in good health=keep healthy保持健康 29.less meat更少的肉 Unit2 1.What’s the matter? What’s the trouble? What’s wrong? What’s up? 询问某人怎么了(除了 What’s up外,都可以在后面加上with sb) 2.have a cold/have a fever/have a headache/have a toothache/have a sore throat/have a sore back/have a stomachache/have a sore leg 3.lie down 躺下(lie作动词讲有撒谎的意思,常用短语:lie to sb 对某人撒谎tell a lie 撒了一个谎) 4.have a (good) rest (好好)休息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 复习笔记摘要

目录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 一、日本历史分期 (1) 1.早期历史 (1) 2.封建社会 (1) 3.近代社会 (1) 4.战后社会 (1)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 1.上古文学 (1) 2.中古文学 (2) 3.中世纪文学 (2) 4.近世文学 (2) 5.近代文学 (2) 第一章上古文学 (3) 一、散文 (3) 1. 神话等 (3) 2.祭祀文学 (3) 二、韵文 (3) 1.记纪歌谣 (3) 2.《万叶集》 (3) 3.汉诗文 (3) 第二章中古文学 (4) 一、散文 (4) 1.物语文学 (4)

2.说话 (4) 3.日记文学 (4) 4.随笔 (4) 二、韵文 (5) 1.汉诗 (5) 2.和歌 (5) 3.歌谣 (5) 三、艺能 (5) 1.雅乐 (5) 2.田乐 (5) 3.猿乐 (5) 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 一、散文 (6) 1.物语文学 (6) 2.说话 (6) 3.随笔 (6) 4.日记.纪行(游记) (6) 二、韵文 (7) 1.和歌 (7) 2.连歌 (7) 3.歌谣 (7) 4.汉诗文 (7) 第四章近世文学 (8) 一、诗歌 (8) 1.俳谐 (8) 2.狂歌 (8) 3.川柳 (8)

4.和歌 (8) 5.国学 (8) 二、戏曲 (8) 1.净琉璃 (8) 2.歌舞伎 (8) 三、小说 (8) 1.假名草子 (8) 2.浮世草子 (8) 3.读本 (9) 4.洒落本 (9) 5.人情本 (9) 6.滑稽本 (9)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一、日本历史分期 1.早期历史 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 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 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 古坟时代(300——600) 2.封建社会 飞鸟时代(600——710) 奈良时代(710——794) 平安时代(794——1190) 镰仓时代(1190——1334) 南北朝时代(1334——1392) 室町时代(1392——1573)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 江户时代(1603——1868) 3.近代社会 明治时代(1868——1912) 大正时代(1912——1926) 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 4.战后社会 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 平成时代(1988——今)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上古文学 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1室町时代末期和安土桃山时代合称“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3.《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4、《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5、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6、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7、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8、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9、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10、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11、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12、《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 导论 第五篇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大一上学期英语单词表(新视野大学英语)免费

UNIT 1 A reward vt. 报答,酬谢,奖励n. 1.报答,奖赏 2.报酬,酬金 frustrate vt. 1.使沮丧,使灰心2.使挫败,使受挫折junior n. 1.年少者 2.地位较低者,晚辈 positive a. 1.积极的,肯定的 2.确实的,明确的 senior n. 较年长者 former a. 在前的,以前的,旧时的n. 前者 unlike prep. 不像;和... ...不同 ▲intimidate vt. 恐吓,威胁 opportunity n. 机会,时机 online a. & ad. 连线的, 联网的; 连线地, 联网地 communication n. 交流,交际;通信 medium n. 媒质,媒介物,传导体a. 中等的,适中的 phone n. 电话,电话机 modem n. 调制解调器 access n. 1.接近,进入2.通道,入口 technology n. 工艺,技术 participate vi. 参与,参加 virtual a. 1.虚构的,虚拟的2.实质上的,事实上的,实际上的 commitment n. 1.信奉,献身2.承诺,许诺,保证discipline n. 1.纪律; 控制 2.惩罚,处分3.学科 minimum a. 最低的,最小的n. 最低限度,最少量assignment n. 1.(分派的)任务,(指定的)作业 2.分配,指派 notebook n. 笔记簿 embarrass vt. 使窘迫,使尴尬,使不好意思 screen n. 1. 屏幕,银幕2. 屏风,帘,纱窗 continual a. 1.不间断的,不停的2.多次重复的,频频的 continually ad. 1. 不间断地,不停地 2. 多次重复地,频频地 finally ad. 最后,终于 ▲reap vt. 1.获得,得到2.收割,收获 benefit n. 益处,好处vt. 有益于 insight n. 洞察力,洞悉,深刻的见解 culture n. 文化,文明 communicate vi. 交流,交际vt. 传达,传播 favorite (英favourite) a. 特别受宠的n. 特别喜爱的人(或物) activity n. 活动,行动 gap n. 缺口,裂口Phrases and Expressions be well worth + sth./ doing sth. 值得... ...的 not only ...but also ... 不仅... ...而且... ... far from 一点都不 a couple of 两三个 get access to 可以使用;获得 keep up with 跟上,不落后 feel like sth./doing sth. 想做,想要 give up 停止,放弃 reap the benefits of 获得益处,得到好处 come across 偶然遇上 trade for 用... ... 换 participate in 参加 now that 既然, 由于 reach out to 接触, 联系 UNIT 1 B community n. 社区,社会, 团体,界 expand v. 1.(使)扩大,(使)扩张,(使)扩展2.膨胀 aware a. 意识到的,知道的 unique a. 1.惟一的,独特的,独一无二的2.极不寻常的,极好的 following a. 接着的,下述的n. 一批追随者 ideal a. 1.完满的;理想的 2.想像的,空想的 visual a. 视觉的,看得见的 barrier n. 1.栅栏,关卡,检票口2.障碍,隔阂3.屏障 addition n. 1.加,加法2.增加的人(或物) reflect v. 1.深思,考虑,反省 2.反映, 体现 3.反射,显示 environment n. 环境,周围状况,自然环境 critical a. 1.决定性的,关键性的,危急的2.批评的,批判的 ability n. 能力,本领, 才能,才智 perspective n. 视角,观点,想法 peer n. 同龄人,同等地位的人 instruct vt. 1.指示,命令;通知2.教育,指导 instructor n. 教师;指导者 arise vi. 1.产生;出现;发生 2.(由... ...)引起,(由... ...)产生,起源于3.起身,起床 absolute a. 十足的,地道的 新视野英语第一册单词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