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型液压机设计:文献综述

小型液压机设计:文献综述

小型液压机设计:文献综述
小型液压机设计:文献综述

一.前言

液压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无削成型加工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能量以完成各种压力加工的。其工作特点之一是动力传动为“柔性”传动, 不象机械加工设备一样动力传动系统复杂, 这种驱动原理避免了机器过载的情况。

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设备的场合,均可采用液压技术,它的发展如此之快,应用如此之广,其原因是液压技术有着优异的特点,归纳起来液压机的液压系统传动方式具有显著的优点:液压机单位重量的输出的功率和单位尺寸的输出功率;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布置灵活,易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便于与电气控制相配合实现自动化;易实现过载保护和保压,安全可靠;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液压易与微机控制等新技术相结合,构成“机-电-液-光”一体化便于实现数字化。

二. 国内外液压传动技术发展史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后 ,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至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我国,液压机行业的发展仅仅只有50年左右。1949年以前,我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备受列强欺凌,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也根本没有液压机的制造工业,整个中国只有一些修配用的小型液压机。1949年以后,前三年属于经济恢复时

期,1952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迅速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能够逐步自行设计和制造国产汽车、机车、轮船、发电设备、冶炼轧钢设备、飞机、火箭乃至精密的宇航设备。这些都极大地促进并需要各种液压机的迅速发展。1957-1958年,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第一批25000kN的中型锻造水压机。这台设备一直在北京重型机械厂工作了几十年。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上海和东北,又各自建立了一台120MN级的大型锻造水压机,成为我国液压机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与重大事件,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60年代中、后期,我国又先后成套设计并自行制造了一批技术要求更高的大型液压机,其中包括300MN 有色金属模锻液压机、120MN有色金属挤压液压机、80MN黑色金属模锻水压机等。70年代以后,我国已开始向国外出口了多台各种吨位的锻造液压机,其中最大的一台为60MN锻造水压机。至此,我国不但完全建立了自己的液压机设计和制造行业,而且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液压机在国际上的发展已经是众所周知的。

三.液压技术发展现状

近代液压传动技术是由19 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 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出现了以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响应快、精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系统,从而使液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20 世纪50 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不断增长,使液压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在机械制造、起重运输机械及各类施工机械、船舶、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20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原子能、航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在更深、更广阔的领域得到了发展,在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也都得到了应用。

目前液压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工程机械和冶金机械等,具体来说,液压系统在以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是液压产品的最大用户,占行业销售的42.3% ,今后比例还会扩大。每年为国产和合资生产的挖掘机、道路机械、建设机械、桩工机械、水泥搅拌车等配套所进口的液压件,约达1.5 亿美元以上。

(2) 机床

机床产品需要大量高压、大流量柱塞泵,插装阀、叠加阀、电磁阀、比例阀、伺服阀、低噪声叶片泵和轻型柱塞泵等液气密元件产品。而液压系统更是广泛应用与机床工件的夹紧、工作台的移动等场合。随着制造业技术的进步,国内对高精、高效、自动化机床,特别是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有关预计,到2010 年末我国数控机床年需求量超过5 万台;机床总拥有量将由2007 年的300 多万台,增加到接近 400 万台,增长率达33% 。此外,锻压机械的发展也对液压原件及成套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为机床和锻压机械配套、维修用液压、气动和密封件的市场需求量也将有很大的增长。

(3) 汽车制造业

汽车、摩托车产品需要大量转向助力泵,自动变速箱用的液压控制元件,各种类型的密封件和气动元件;汽车制造设备则需要各种泵,液压电磁阀,气阀,气源处理装置,各种气缸比例阀,载重汽车用齿轮泵、油缸和控制阀等。

(4) 冶金机械

据了解冶金设备中液压气动技术的使用率达 6.1%~8.1%,约占设备总费用的10% 左右。因此,冶金工业的改造和发展为液压气动密封件产品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从行业统计分析,液压、气动产品为冶金行业直接提供配套分别占销售额的14.5% 和9%。另外,冶金、矿山设备产品需要大量各类柱塞泵,插装阀、电磁阀、比例阀,伺服阀、油缸,液压系统总成及气动元件。

(5) 液压试验台

液压技术需要不断地发展、创新,每年需要一批的液压试验台来进行试验,这也是液压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

(6) 游乐设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条,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游乐设施也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由于液压技术本身的优点,液压技术在游乐设备上也是不遑多让。

(7) 武器装备

现代武器装备,特别是现代化大型装备,离不开液压传动。现代武器装备液压系统的维修和防护已成为我军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它既是对我军装备维修人员的重要考验,也是提高我军战斗力和兵器的寿命的重要保障。特别是电流变、磁流变技术的兴起及应用,更是使液压技术在武器装备上如虎添翼。

四.液压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 配有自动上下料装置的液压机或自动生产线将会成为未来液压机发展的方向。现阶段,由于劳动力成本和技术问题,国内的企业多采用人工上下料。但在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动生产线已基本普及。为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提高生产效率,现在国内企业也开始使用和采购自动生产线和自动上下料的液压机。一些企业也开始在工人上下料的液压机生产线上配上机器人而改造成半自动的生产线。

(2)多工位液压机的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由于加工设备、技术等原因,现在国内多工位液压机不是很多。多工位液压机有很多优点:①多道工序在一台液压机中不同的工位完成,减少了液压机的台数,进而减少了设备占用面积;②减少了设备的中间送料程序和操作人员;③提高了生产效率;④减少了投资成本。现在一螳大型的液压机生产企业在加工及技术上已经具备了多工位液压机的设计及生产能力。未来几年内,国内多工位液压机将在某些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美国的冲压线中,有70%为多工位压力机,日本的冲压线中的多工位压力机也占到总线数的32%,而在国内的冲压线中几乎没多工位压力机。

(3)快速、高速液压机在批量生产中能成倍地提高效率。如果液压机的效率能提高一倍,则一条生产线可代替两条生产线,在用户投资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一条线即可代替两条线。一般的普通液压机的快降及回程速度只有100~200mm/s,而现在的快速液压机则已经高达450mm/s。国外的一些高速小型液压机每分钟的行程次数达到数百次以上。由于快速液压机的诞生,2000年后新建的汽车冲压线采用液压机的比例已达65%以上,而存上世纪90年代前的汽车冲压线几乎全部采用机械压力机。液压机的速度及效率的提高还有很大的潜力,各制造商应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在配合自动上下料装置在基础上,实现高效率工作。

(4)依托电液比例技术、传感器、电子、计算机、网络等提升液压机的性能。20纪80年代例元件的快速发展,比例阀和比例泵在液压机中的应用使液压机的各项功能可以通过电气来控制,使液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发生r质的变化,比例调压、比例调速、同步、节能、高速、变压力及速度、精确的压力及位置控制等功能开始应用于一些高档液压机中。在电控方面,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强大功能,结合微电子技术,把电液比例技术及电子液压技术与计算机结合起来,提高液压机的各项性能,扩充液压机的功能,做到在不改变硬件情况下,仅仅通过改变程序或软件,就可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实现功能的柔性化。另外在设备管理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把液压机作为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实现远程管理、监控等功能。

(5)在环保、节能方面,今后在液压机的设计及制造中应引起各制造企业的足够重视。这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减少液压机的装机功率,减少工作中的能量损失。液压系统中尽量减少溢流、节流,合理设计液压系统。比如一台依靠溢流阀溢流保压的液压机消耗的能源可能是闭泵保压的液压机的2倍,依靠蓄能器提高空载速度的系统比快速缸系统浪费能源至少两倍以上。②提高密封质量,减少液压油泄漏对环境的污染。⑧减少噪声,对大的噪声源进行隔离和封闭。

五.国内液压机行业的现状

(1)在生产能力及市场方面,国内液压机的产量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长率,其中2004年,国内液压机的销售额犬约在1O亿元人民币,2005年达到13亿,到2006年一季度,各液压机生产业的的全年定单已基本饱和。2004年,在销售收入上,国内突破亿元的企业已超过3家,如合肥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徐州压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合肥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在2005年销售收入已突破2亿元。国内液压机从产值和销售收入上和囤外发达国家比较,还不具有优势,但从生产的台数和总吨位上比较,在国际上,我国的液压机生产产量处于领先地位。

(2)在产品的技术水平上,国内液压机单机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中等或较先进水平。一些液压机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或与国内外同行业的合作,技术发展很快。但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液压机中,某些关键技术,如液压和电控部分,还要通过与国内外的企业或研究单位合作,高档的液压元件和电控元件还主要依靠进口。目前,国内液压机产品还是以单机或单机组成的无关联的生产线为主,主要还是靠人工上下料。带自动上下料的液压机台数还不足3%,由多台机器组成的自动线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产品分布上看,低档的液压机主要集中在小吨位上,其台数占有量超过总数的70%,但产值不超过30%,一般为小吨位的四柱或单柱液压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中档框架液压机的产值超过5O%。用于特殊场合的在控制上比较先进的高档产品产值占有率约在15%左右,这类液压机一般采用先进的电液比例技术,来提高和达到一定的特殊功能。

(3)在质量水平上,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各液压机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质量问题。由于国内液压机的技术最早是从前苏联引进和吸收的,国内生产的液压机在刚度和强度上远远优于日本及韩国的产品,与欧美的产品相当。和国外产品比较,我国的产品在质量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在可靠性方面,故障率还

比较大,主要集中在液压系统方面,多是因为液压和电器元件的可靠性低引起的;②漏油问题在国产液压机中较为普遍;③关键件的加工质量还需提高;④在外观和美学方面和国外公司的产品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讲,国产液压机在质量上和国外一些较知名公司的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国内制造商对质量的不断重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国产液压机的质量会接近和赶上国际水平。

国内液压机行业发展中尚需加强的方面国内液压机技术及生产能力已逐渐趋于成熟,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并已经开始向一些发达国家出口。但液压机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仍需努力,特别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升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机床行业的高端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国的液压机行业要想占领世界的中高端市场,首先必须在技术上达到国际较先进的水平。国内应设立专门的液压机研究机构及人员,以提高液压机的综合技术水平。

(2)加强企业间的联合,把主机生产企业、自动送料企业、研究院所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开发和承担成套的生产自动线项目,解决相互关联的技术。

(3)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高可靠性的产品。在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安装质量、漏油问题、液压油的清洁问题上进行改进,以适应自动线、流水线的生产。

七.总结

中国液压机行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技术及生产上已经基本成熟,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是其他机床所不能比拟的。但和国际发达国家的专业液压机制造公司如米勒万家顿、舒勒、川崎油工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虽然我们的产量很大,但我们的价格却只有它们的1/4~1/l0。要缩小这种差距,参与国际竞争,把液压机打人国际高端市场,不能仅仅依靠价格的优势,必须把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放在第一位,这才是中国液压机行业的根本目标。

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科学技术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需要机械及其他门类学科的发展来推动,它的发展也能推动工业系统的整体发展。它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劣势,和其他技术一样,需要不断地设计应用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士昌主编.液压系统设计图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雷天觉主编.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上下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机械工业部编.液压元件产品样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4]张仁杰编著.液压缸的设计制造和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5]张利平编著.液压传动设计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5。

[6]张利平编著.液压传动系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7]张福玲,陈尧明编著.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8]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编.液气压传动[M].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1.9。

[9]章宏甲.液压与气压传动[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0]许福玲. 液压与气压传动[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1]张世伟.液压传动系统的计算与结构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2]左建民编著.液压与气压传动[M](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3]张群生编著.液压与气压传动设计指南[M](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4]贾铭新编著.液压传动与控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5]何玉林,沈荣辉,贺元成编著.机械制图[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16]路甬祥编著.液压气动技术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学生姓名: vvvvvv 学号:vvvvvvvv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vvvvvv 职称:vvvv 2014 年06 月15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前言 (5) 一设计题目 (6) 二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6) 三工况分析 (6) 四拟定液压系统原理 (7) 1.确定供油方式 (7) 2.调速方式的选择 (7) 3.液压系统的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8) 4.液压阀的选择 (10) 5.确定管道尺寸 (10) 6.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11) 7.液压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11) 8.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11) 9.缸盖厚度的确定 (11) 10.最小寻向长度的确定 (11) 11.缸体长度的确定 (12) 五液压系统的验算 (13) 1 压力损失的验算 (13) 2 系统温升的验算 (15) 3 螺栓校核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相对于电力拖动和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具有输出力大,重量轻,惯性小,调速方便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机床等设备上。 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传动控制技术相比,液压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控制并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一体化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多种显著的技术优势,因而使其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 液压压力机是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的主要设备,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以从事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挤金属零件成型、塑料制品及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本文根据小型压力机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小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呈长方形布置,外形新颖美观,动力系统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敏可靠。该机并设有脚踏开关,可实现半自动工艺动作的循环。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110kV 变电站的建设迅猛发展。科学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能够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降低配电网损耗和供电成本,减少电力设施占地资源,体现“增容、升压、换代、优化通道”的技术改造思路。同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积,使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什么叫变电站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称为变电所、配电室等。 变电站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主要组成为:馈电线(进线、出线)和母线,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断路器,电力变压器(主变),站用变,电压互感器TV (PT>、电流互感器TA(CT),避雷针。 变电站主要可分为:枢纽变电站、终端变电站;升压变电站、降压变电站;电力 系统的变电站、工矿变电站、铁路变电站(27.5kV、50Hz); 1000kV、750kV、 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6.3kV 等电压等级的变电站。 变电站起变换电压作用的设备是变压器,除此之外,变电站的设备还有开闭电路 的开关设备,汇集电流的母线,计量和控制用互感器、仪表、继电保护装置和防雷保护装置、调度通信装置等,有的变电站还有无功补偿设备。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连接方式,按其功能不同而有差异。目前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逐步成为技术发展的主流[3]O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设计110kV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35/6kV,进出线数2/4/11。 35kV 侧:最大35MW,最小15MW Tmax=52O0」、时,cos ? =0.90 6kV 侧:最大12MW,最小6MW,Tmax=500(小、时,cos ? =0.85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前言 (2) 一工况分析 (3) 二.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的绘制 (4) 三.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4) 1. 确定供油方式 (5) 2. 调速方式的选择 (5) 4. 液压阀的选择 (8) 5. 确定管道尺寸 (9) 6. 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9) 7. 液压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9) 8. 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9) 9. 缸盖厚度的确定 (9) 10. ................................................................................................................. 最小寻向长度的确定.. (10) 11. ................................................................................................................. 缸体长度的确定 (10) 四.液压系统的验算 (10) 1.压力损失的验算 (10) 2. ................................................................................................................... 系统温升的验算 (12) 3. ................................................................................................................... 螺栓校核 (13)

龙门起重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6级1班 学生陈成 指导教师周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 2010-4-27 年

1、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国内发展现状 在我国集装箱港口的装卸作业中,通常采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加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装卸方案,以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作为后方堆场的主要装卸机械。几年,随着港口的发展,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在港口的使用越来越多。其电控系统、管理系统等方面以达到现有的港口机械水平,完全能满足现代港口集装箱的需要。 目前我国已能批量生产具有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也越来越强。 由于大车行走和小车行走属于一般负载,没有特殊要求,因此变频器在V/F模式下即可正常工作,不需要做特殊设置就能投入使用,而主副钩吊属于重型负载,要求起钩和松钩都能保证不溜钩,上下行平稳迅速,要求在直流制动后马上投入制动器进行制动。 2、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国外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仅小车运行机构采用交流驱动,近年来,起升机构和大车运行也相继采用了交流驱动技术,这样减少了维护和修理费,降低了营运成本。日本三井公司最早成功地采用了交流变频调速装置,解决了起升机构位势负载和车轮支承压力变化导致车轮转速变化的关键技术,达到了集装箱堆6层作业的使用要求。派纳公司将其在自动控制领域所拥有的丰富经验成功地应用在大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上,满足了现代化集装箱堆场对自动化控制的需要。欧洲联合码头公司应用光缆传输技术,可靠地将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与港站管理计算机联网,实现了无人装卸作业和堆场全盘自动化。 据统计,欧洲作为传统上的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大订户,1995年订购的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多达58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轨道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另一方面,从世界一些著名的港口的发展趋势看,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将向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一些先进设计思想逐渐被采用,一些先进设计手段也被引入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领域。如果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设计、机电液一体化技术、CAD设计模块化技术、可靠性设计方法、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等。这些方法在轨

小型液压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前言 液压机是制品成型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设备之一,自19世纪问世以来发展很快,液压机在工作中的广泛适应性,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整机结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国外液压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控制系统方面,也主要表现在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机电液一体化,以充分合理利用机械和电子的先进技术促进整个液压系统的完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诊断和调整,具有故障预处理功能;液压元件集成化、标准化,以有效防止泄露和污染等四个方面。 作为液压机两大组成部分的主机和液压系统,由于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国外机型无较大差距,主要差别在于加工工艺和安装方面。良好的工艺使机器在过滤、冷却及防止冲击和振动方面,有较明显改善。在油路结构设计方面,国外液压机都趋向于集成化、封闭式设计,插装阀、叠加阀和复合化元件及系统在液压系统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集成块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其质量好、性能可靠而且设计的周期也比较短。 近年来在集成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液压元件组成的回路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不需要另外的连接件其结构更为紧凑,体积也相对更小,重量也更轻无需管件连接,从而消除了因油管、接头引起的泄漏、振动和噪声。逻辑插装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功率损失小、动作速度快、易于集成的特点,从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至今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我国从1970年开始对这种阀进行研究和生产,并已将其广泛的应用于冶金、锻压等设备上,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液压机工艺用途广泛,适用于弯曲、翻边、拉伸、成型和冷挤压等冲压工艺,压力机是一种用静压来加工产品。适用于金属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工艺和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玻璃钢、绝缘材料和磨料制品的压制成型工艺,也可适用于校正和压装等工艺。 由于需要进行多种工艺,液压机具有如下的特点: (1)工作台较大,滑块行程较长,以满足多种工艺的要求; (2)有顶出装置,以便于顶出工件; (3)液压机具有点动、手动和半自动等工作方式,操作方便; (4)液压机具有保压、延时和自动回程的功能,并能进行定压成型和定程成型的操作,特别适合于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的压制; (5)液压机的工作压力、压制速度和行程围可随意调节,灵活性大。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 攀枝花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学生姓名: vvvvvv 学号: vvvvvvvv <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vvvvvv 职称: vvvv # 2014 年 06 月 15 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前言 (1) 一设计题目 (2) 二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2) 三工况分析 (2) 四拟定液压系统原理 (3) . 1.确定供油方式 (3) 2.调速方式的选择 (3) 3.液压系统的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4) 4.液压阀的选择 (6) 5.确定管道尺寸 (6) 6.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7) 7.液压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7) 8.液压缸工作行程的确定 (7) [ 9.缸盖厚度的确定 (7)

10.最小寻向长度的确定 (7) 11.缸体长度的确定 (8) 五液压系统的验算 (9) 1 压力损失的验算 (9) 2 系统温升的验算 (11) 3 螺栓校核 (11) 总结 (13) : 参考文献 (14)

前言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相对于电力拖动和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具有输出力大,重量轻,惯性小,调速方便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机床等设备上。 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传动控制技术相比,液压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控制并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一体化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多种显著的技术优势,因而使其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 液压压力机是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的主要设备,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以从事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挤金属零件成型、塑料制品及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本文根据小型压力机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小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呈长方形布置,外形新颖美观,动力系统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敏可靠。该机并设有脚踏开关,可实现半自动工艺动作的循环。

完整word版110KV变电站一次设计文献综述

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110kV一、选题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家提出了加快城网和农网建设及改造、拉动内需的发展计划[1]。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站的建设迅猛发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110kV展。科学的变电站设计方案能够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降低配电网损耗和供电成本,减少电力设施占地资源,体现“增容、升压、换代、[2]。同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节约占地面优化通道”的技术改造思路[3]积,使变电站的配置达到最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变电站建设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持续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电网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电力建设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变电站主要现状是老设备向新型设备转变,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变电站转变,交流传输向直流输出转变,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户内型变电站大幅增加。国外变电站主要是交流输出向直流输出转变。而数字化智能变电站也是国内外变电站未来发展趋势。 1、无人值守变电站: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起步较晚,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理念也有很大差异,使我们的变电站无人值守运行水平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国,许多220 kV及以 下电压等级变电站已经开始由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基本上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值守。但作为国内电网中最高电压等级的500 kV和330 kV变电站,即使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也都是实行 有人值守的管理方式。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都能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由此发现,在国内外无人值守变电站 [4]之间、国内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之间都还有很大的差异。全面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对我国电网建设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1提高了运行可靠性;2加快了事故处理的速度;3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4降低了建设成本。[5] 2、城市变电站建设 随着城市中心地区的用电负荷迅速增长,形势迫使在城市电网加 快改造和建设的同时,在中心城区要迅速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城 市变电站,在多种变电站的型式中户内型变电站受到各方面的重 视,在这几年中得到飞 [6]。由于户内变电站允许安全净距小且可以分层布置而使占地面积速发展较小。室内变电站的维修、巡视和操作在室内进行,可减轻维护工作量,不受气候影响。、数字化智能变电站3光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

小型液压机液压设计概要

题目: 姓名:学号: 院系: 专业:指导老师:时间:

前言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相对于电力拖动和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具有输出力大,重量轻,惯性小,调速方便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机床等设备上。 作为现代机械设备实现传动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其他传动控制技术相比,液压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配置灵活方便﹑调速范围大﹑工作平稳且快速性好﹑易于控制并过载保护﹑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机电液一体化整合﹑系统设计制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多种显著的技术优势,因而使其成为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和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要素。 液压压力机是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的主要设备,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以从事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挤金属零件成型、塑料制品及粉末制品的压制成型。本文根据小型压力机的用途﹑特点和要求,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小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呈长方形布置,外形新颖美观,动力系统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敏可靠。该机并设有脚踏开关,可实现半自动工艺动作的循环。 一设计题目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二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液压机的工作循环分别由快速空程下行、减速下行、压制、保压、快速回程、停止的工作循环,快速往返速度为 3.5m/min,加压速度为50~250mm/min,压制力为200000N,运动部件总重量为20000N,行程300mm。 三工况分析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绘制运动部件的速度循环图。

汽车起重机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汽车起重机液压技术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XXX 学号:1234567890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 2017年3月12日

汽车起重机液压技术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分析液压系统漏油问题。还例举了部分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应用的技术:负载敏感平衡阀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顺序阀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智能液压缸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平衡回路在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上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负载敏感平衡阀;顺序阀;平衡回路 1 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1.1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中国汽车起重机行业诞生于上世纪的60年代,经过了近50多年的发展,经过了从模仿到自主研发,从小载重量到大载重量的发展历程。在发展初期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先后有三次重要技术引进,分别为70年代引进苏联的技术,80年代引进日本的技术,90年代引进德国的技术[1]。从99年以来,随经济建设新一轮启动,工程起重机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各企业不断调整思路、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开发产品,开拓市场。但是总体来说,中国的汽车起重机产业始终走着自主创新的道路,有着自己清晰的发展脉络,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汽车起重机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起重臂及起重臂的伸缩技术、底盘技术、电液控制技术、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配套零部件落后等方面,但是这个差距正在逐渐的缩小[2]。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国内起重机厂家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国内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汽车起重机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国外著名的汽车起重机生产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3]。 1.2国内汽车起重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1)扩大产品的品种。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产品研究和开发体系,使产品系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学生姓名: vvvvvv 学号:vvvvvvvv 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vvvvvv 职称:vvvv 2014 年06 月15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目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液压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是机床设计的一部分。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机床的功用、运动循环和性能等要求,设计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和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 使学生在完成液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运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要求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 设计一台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要求实现的工作循环:快速空程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快速回程——停止。快速往返速度为4m/min,加压速度为40-250mm/min,压制力为300000N,运动部件总重量为20000N。。设计结束后提交:①5000字的课程设计论文;②液缸CAD图纸2号一张;③三号系统图纸一张。 3、主要参考文献 [1]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第 2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章宏甲.液压与气压传动.第 2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许福玲. 液压与气压传动.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张世伟.《液压传动系统的计算与结构设计》.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 [5]液压传动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电气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解析高层建筑 1.前言 所谓高层建筑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具体要达到哪种程度算作高层,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中国从2005年起就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1]。如今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问题,本文也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从各个方面阐述建设高层建筑所要采取的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2.经典高层建筑 位于中国上海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高度492米,主要建筑特点:大楼100层的观光天阁是世界上人能到达的最高观景平台;世界最高中餐厅416米,设在93层的中餐厅,将成为全球最高中餐厅;世界最高游泳池:366米,设在85层的游泳池,将夺得“世界最高游泳池”称号;世界最高酒店:设在大楼79至93层的柏悦酒店,将成为世界最高酒店;世界最高的自动控制阻尼器: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将成为世界最高风阻尼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吉隆坡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建筑高度452米,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筑物,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桥。位于中国台北的台北101大楼,建筑高度508米。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建筑高度828米[2]。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建筑高度443米。位于上海的经贸大厦,建筑高度420.5米。位于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建筑高420米,共88层。位于中国广州天河区新城中心的广州中信广场。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帝国大厦,102层,地上建筑381米。中国银行香港的总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地上70层,楼高315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3]。

液压课程设计要求及题目2014-5

题目1: 一卧式钻镗组合机床动力头要完成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的工作循环;最大切削力为F L=11500N,动力头自重F G=19500N;工作进给要求能在0.02~1.2m/min范围内无级调速,快进、快退速度为6m/min;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行程为300mm;导轨型式式平导轨,其摩擦系数取fs=0.2,fd=0.1;往复运动的加减速时间要求不大于0.5s。 设计要求: (1)确定执行元件(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D、d等) (2)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 (3)选择各类元件及辅件的形式和规格,列出元件明细表; (4)绘制正式液压系统图(A3手绘) (5)进行必要的性能估算(系统发热计算和效率计算)。

题目1: 一台专用双面铣床,最大的切削力为9000N,工作台、夹具和行程的总重量4000N,工件的总重量为1800N,工作台最大行程为6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350mm。工作台的快进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在50~100mm/min范围内无级调速。工作台往复运动的启制(加速减速时间)为0.05s,工作台快退速度等于快进速度,滑台采用平面导轨。静摩擦系数为0.2s,动摩擦系数为0.1。(夹紧力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机床的工作循环为:工作定位-工件夹紧-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加工到位后停留-快退-原位停止-工件松开-定位销拔出。 要求系统采用电液结合实现自动化循环,速度换接无冲击,且速度要平稳,能承受一定量的反向负载。 试完成: (1)按机床要求设计液压系统,绘制液压系统图;(A3手绘) (2)确定夹紧缸、主工作液压缸的结构参数; (3)计算系统各参数,选择液压元件型号,列出元件明细表; (4)列出设计系统中的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电气专业论文文献综述

沧州师学院 专业外语阅读文献综述 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姓名昊 学号1414216125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2014级1班 2017 年 1 月

PLC技术简介与应用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PLC 技术在电气化自动控制制造与研发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是以微软的处理器作为基础,结合了现在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的优势,极大的扩充了 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应用中的适用领域,有很强的实效性。PLC 技术有着高灵活性、高可靠性、便捷性,和工业机器人、CAD/CAM 并称现代自动化工业的三大顶梁柱。本文介绍何为 PLC 技术,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与应用,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PLC 技术;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 一.PLC 技术的概念 PLC 是英语可编程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缩写,以微处理器为依托,结合通信,计算机,互联网和自动控制技术开发而成的工业上的控制装置。 PLC 技术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被成功的运用于汽车工业中。随着 PLC 技术运算,处理速度,控制各种功能的进步与商业化,它在电气设备自动化中的应用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形成了仪表-电器-计算机控制的一体化模式。 PLC 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与生产,是以 DCS 集散控制系统和 FCS 总线控制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形式。 PLC 技术在将来的发展中,将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基础系统,而是一种全分布式,开放式的控制系统。 二.PLC的结构 P L C 技术的本质是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技术,因此,它的硬件结构组成同大多数计算机结构是基本一致的,都包括有:电源、C P U(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功能模块、通信模块、输入/ 输出接口电路等等。 三.PLC的工作原理概述 第一个步骤,输入采样。在这个步骤当中,可编程控制器读取采样数据主要通过扫描的方式,然后利用输入I/O输出映像区中所对应的单元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在数据采样被输入之后,继续执行输出刷新操作对转入用户程序。 第二个步骤,程序执行。在用户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程序进行扫描的执行顺序总是自上而下,在扫描的过程中,其运算按照固定的顺序和路线进行,其中,扫描顺序也是由左至右,由上至下,而扫描线路则是由用户程序的各个触电构成。 第三个步骤,系统输出刷新。在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操作是可编程控制器在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包教答辩

目录 1、压力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 (4) 2、压力机液压系统工况分析 (5) 2.1液压缸工作过程运动分析 (5) 2.2液压缸工作过程负载分析 (6) 3、液压缸的设计 (10) 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10) 3.2计算液压缸的尺寸 (10) 3.3计算液压缸的有效面积 (10) 3.4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功率计算 (11) 3.5液压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12) 4、液压缸缸盖厚度的确定 (13) 5、液压缸缸盖螺栓计算和选择 (13) 6、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14) 6.1供油方式的拟定 (14) 6.2调速回路的选择 (14) 6.3速度连接回路的选择 (14) 6.4保压回路的选择 (14) 6.5泄压换向方法的选择 (15) 6.6平衡及锁紧回路的选择 (16) 6.7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 (16) 7、确定液压泵的型号及电动机的型号 (17) 7.1泵工作压力的确定 (17) 7.2泵的流量确定 (18) 7.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18) 7.4电动机的选定 (18) 8、阀类元件及附件的选择 (19) 9、确定管道尺寸 (19) 10、液压油箱容积的确定 (20) 11、液压油的选择 (20) 12、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20) 12.1 压力损失的验算 (20) 12.2 油液温升的计算 (22) 12.3 散热量的计算 (23)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液压机是一种用静压来加工金属、塑料、橡胶、粉末制品的机械,在许多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液体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系统。本文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传动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确保其实现快速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快速回程、停止的工作循环。 关键词:液压机、课程设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起重机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 集装箱起重机方案设计

起重机起升机构电气设计与轴套数控加工文献综述 【摘要】:在日常生活和大量施工中,起重机的作用不可小视。下面就了解一下起重机几个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起重机;变频器;大车;小车 概述 起重机械是一种对重物能同时完成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机械。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起重机械作为主要施工机械用于建筑构件和材料在运输过程的装卸,并将构件吊到设计位置进行安装等,不仅解决了人力无法胜任的作业,而且能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成为极其重要的建筑施工机械。 起重机械的分类: 起重机械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的动力设备可分为内燃机作动力和电动机作动力两种;按起重机载荷率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特重型四类;按起重结构可分为龙门式和臂架式两类;按回转台的角度可分为全回转式和非全回转式;按行走机构的构造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为移动式起重机,包括:塔式起重机、汽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以及最基本的起重机械-----卷扬机。随着高层建筑中作为垂直运输机械而迅速发展的施工升降机也已纳入起重机械范围。 起重机械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起重量、工作幅度、起重力矩、起升高度以及工作速度等。 一、起重量 起重量是指起重机能吊起重物的质量,其中应包括吊索和铁扁担或容器的质量,它是衡量起重机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称为额定起重量,用“Q”表示。起重量的单位过去惯用“t”表示,现都用“KN”表示(10KN约等于It)。起重机随着工作幅度的变化,其起重量也随之变化。因此,额定起重量有最大起重量和最大幅度起重量之分。最大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小幅度时所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最大幅度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大幅度时所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一般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是指基本起重臂处于最小幅度时允许起吊的最大起重量,也就是起重机铭牌上标定的起重量。 二、工作幅度 工作幅度是指在额定起重量下,起重机回转中心轴线到吊钩中心线的水平距离,通常称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小型液压机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 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____年__月__日 机械电子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 3 -第二章工作状况分析 ......................................................................................................... - 4 -2.1 绘制并分析运动部件的速度循环图。 .................................................................... - 4 -2.2 分析并绘制部件负载图 ............................................................................................ - 4 -第三章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拟定 ......................................................................................... - 7 -3.1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 - 7 -3.1.1 工作压力P的确定................................................................................................. - 7 - 3.1.2 计算液压缸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 .............................................................. - 7 - 3.1.3 计算在各工作阶段液压缸所需的流量 ......................................................... - 7 -3.2液压系统图分析 ......................................................................................................... - 9 -3.3液压系统原理图 ......................................................................................................... - 9 -第四章液压元件的计算与选择 ....................................................................................... - 11 - 4.1液压泵的选择 ........................................................................................................... - 11 -4. 2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 - 11 - 4.2.1油箱的容积计算 ............................................................................................ - 12 -第五章液压系统性能的运算 ........................................................................................... - 13 - 5.1压力损失和调定压力的确定 ................................................................................... - 13 - 5.1.1进油管中的压力损失 .................................................................................... - 13 - 5.1.3局部压力损失 ................................................................................................ - 13 -5.2油液温升的计算 ....................................................................................................... - 14 - 5.2.1快进时液压系统的发热量 ............................................................................ - 14 - 5.2.2快退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 - 15 - 5.2.3压制时液压缸的发热量 ................................................................................ - 15 -5.3散热量的计算 ........................................................................................................... - 16 -第六章结论 ....................................................................................................................... - 17 -

建筑电气设计文献综述

锦园5#的建筑电气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锦园小区5#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变、配电系统;插座系统设计;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宽带接入网系统;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多样的系统设计为小区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管理方式,即减少了工作量又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 前言 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筑的出现,建筑电气已发展成为以近代物理学、电磁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成为现代电气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及技术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个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刺激了居住建筑与人民环境建设向更大跨度和更高水平迈进。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使建筑电气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9)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 (8)《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

3. 设计内容 3.1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3.1.1 负荷等级的分类 不同的电力负荷,其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重要的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高,反之则低。因此电力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负荷等级确定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可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1. 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供电。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2.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三级负荷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负荷者为三级负荷。 3.1.2 供电要求 对于供电要求有如下规定: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3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液压与气动技术 ——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组员:廖昌任李帅张林 学号: 11428216 11428234 11428208 11428246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1级机自二班 指导教师:廖军 年月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小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在完成《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液压基本知识,根据液压元件,各种液压回路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液压回路设计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完成液压回路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对液压元器件性能的掌握,理解不同回路在系统中的各自作用。能够对学生起到加深液压传动理论的掌握和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设计一台小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要求实现快速空程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快速回程——停止的工作循环。快速往返速度为3m/min,加压速度为40~250mm/min,压制力为200kN,运动部件总重量为20kN。 3、主要参考文献 [1]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壮云. 中国机械设计大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3] 王文斌.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4] 雷天觉. 液压工程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摘要 液压机是一种用静压来加工金属、塑料、橡胶、粉末制品的机械,在许多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液体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系统。本文利用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拟定出合理的液压传动系统图,再经过必要的计算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参数,然后按照这些参数来选用液压元件的规格。确保其实现快速下行、慢速加压、保压、快速回程、停止的工作循环。 关键词:液压机、课程设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