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外加剂作用及使用范围

水泥外加剂作用及使用范围

水泥外加剂作用及使用范围
水泥外加剂作用及使用范围

水泥外加剂作用及使用范围

水泥外加剂就是在拌制水泥混凝土时添加其中,用来改善和调节水泥混凝土的功能的一种化合物。他可以是有机的、无机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它的外观通常是一种棕黄色的粉末,如果是液体就是棕褐色的粘稠液体。水泥外加剂常被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民用建筑工程等的建设当中。它可以改善水泥的一些性能,使其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事业。那么水泥外加剂作用主要是什么呢?水泥外加剂的市场价格怎么样呢?今天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水泥外加剂作用和价格方面的一些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泥外加剂介绍

水泥外加剂就是一种水泥的添加剂,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将水泥外加剂添加进去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比如加速干燥以及减少水的含量等。水泥外加剂严格的来说也是一种化学药剂。水泥外加剂一般都是液体状态的,但是也有一些水泥外加剂是粉末的,但是他们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

水泥外加剂种类

1、早强剂:

A、可溶性无机盐:氯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硫代硫酸盐、硅酸盐、铝酸盐、碱性氢氧化物等

B、可溶性有机物:三乙醇胺、甲酸钙、乙酸钙、丙酸钙和丁酸钙、尿素、草酸、胺与甲醛缩合物。

2、速凝剂:铁盐、氟化物、氯化铝、铝酸钠、碳酸钾。

3、引气剂:木材树脂盐、合成洗涤剂、木质素磺酸盐、蛋白质的盐、脂肪酸和树脂酸及其盐。

4、减水剂和调凝剂:木质素磺酸盐及其改性或衍生物、羟基羧酸及其盐或其改性和衍生物、无机盐(锌盐、硼酸盐、磷酸盐、氯化物)、铵盐及其衍生物、碳水化合物及多聚糖酸或糖酸、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素醚、密胺衍生物、萘衍生物、聚硅氧烷和磺化碳氢化合物

5、高效减水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多环芳烃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对胺基苯磺酸甲醛缩聚物、磺化酮醛缩聚物、聚丙烯酸盐及其接枝共聚物等。

6、加气剂:过氧化氢、金属铝粉、吸附空气的某些活性碳。

7、灌浆外加剂:缓凝剂、凝胶、凝胶淀粉和甲基纤维素、膨润土、增稠剂、早强剂、加气剂。

8、膨胀剂:细铁粉或粒状铁粉与氧化促进剂、石灰系、硫铝酸盐系。

9、粘结剂:合成乳胶、天然橡胶乳胶。

10、泵送剂:合成或天然水溶性聚合物增加剂的粘度、有机絮凝剂、高比表面无机材料(膨润土、二氧化硅、石棉粉、石棉短纤维等)、水泥外掺料(粉煤灰、水硬石灰、石粉等)。

11、絮凝剂:聚合物电解质。

12、着色剂:灰到黑(氧化铁黑、矿物黑、碳黑、群青、酞青蓝)、浅红到深红(氧化铁红)、棕(氧化铁棕、富锰棕土、烧褐土)、绿(氧化铬绿、酞商姆)、白(二氧化钛),等

13、灭菌剂和杀虫剂:多卤化物、狄氏剂乳液及铜化物。

14、防潮剂:皂类、丁基硬脂酸、某些石油产品

15、防渗剂:减水剂、氯化钙。

16、碱集料反应抑止剂:锂盐、钡盐、某些引气剂、减水剂、缓凝剂、火山灰。

17、阻锈剂:亚硝酸钠、苯甲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磷酸盐、氟硅酸钠、氟铝酸钠。

水泥外加剂成分

水泥外加剂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泥速凝剂

2.水泥早强剂

3.防冻剂

4.水泥减水剂

5.水泥防水剂

6.水泥养护剂

7.水泥膨化剂

8.水泥助磨剂等。

水泥外加剂作用

水泥外加剂的作用主要就是有三个。首先水泥外加剂的作用就是加快水泥的干燥速度。水泥外加剂是一种可以吸水的添加剂,它可以使水泥的干燥速度大大的加快。北极光环保提醒它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增强水泥的强度。水泥外加剂可以使水泥中的水分完全的干燥,这就使得水泥的硬度也就大大的增强了。水泥外加剂还有一个左右就是增加水泥的重量,使水泥的价格升高。

水泥外加剂价格

水泥外加剂的市场价格其实是比较低的,这也是人们为什么普遍使用水泥外加剂的原因之一。一公斤的水泥外加剂市场价格就是10元钱左右,但是一公斤的水泥外加剂就可以勾兑一吨的水泥。所以说它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注:此价格仅供参考!由于地域不同,当然价格也会有所差异。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价格详情,请以当地经销商提供为准!

编辑总结:常见的水泥外加剂的成分有尿素、氯化钙、甘油、三异丙醇胺和双凯聚合多元醇等等。在建筑过程中,水泥是必不可少的,泥瓦工师傅们会在水泥中添加一定的外

加剂,使其性能更加好一些,而且成本上也可以减少一些。粗略的计算一下,一般加入外加剂的水泥,一吨水泥可以减少5元左右的成本,如果是大工程的话,这个节约下来的成本是很客观的。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 类和作用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转载标签:外加剂种类作用房产分类:外加剂技术按(GB8075—87)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刘、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外加剂:包括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按(GB8075—87)外加剂的命名和定义,外加剂可分为16个名称,其各自定义如下: 1.普通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度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2.早强剂: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3.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4.引气剂:在搅拌混凝土过程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5.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物用水量的外加剂; 6.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 7.缓凝减水剂: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 8.引气减水剂: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9.防水剂:能降低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的外加剂; 10.阻锈剂:能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或其它预埋金属锈蚀的外加剂; 11.加气剂: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能使混凝土形成大量气孔的外加剂; 12.膨胀剂:能使混凝土体积产生一定膨胀的外加剂;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转载标签:外加剂种类作用房产分类:外加剂技术按(GB8075—87)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刘、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外加剂:包括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按(GB8075—87)外加剂的命名和定义,外加剂可分为16个名称,其各自定义如下: 1.普通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度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2.早强剂: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3.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4.引气剂:在搅拌混凝土过程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5.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物用水量的外加剂; 6.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7.缓凝减水剂: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8.引气减水剂: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9.防水剂:能降低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的外加剂; 10.阻锈剂:能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或其它预埋金属锈蚀的外加剂; 11.加气剂: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能使混凝土形成大量气孔的外加剂; 12.膨胀剂:能使混凝土体积产生一定膨胀的外加剂; 13.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的外加剂; 14.着色剂:能制备具有稳定色彩混凝土的外加剂; 15.速凝剂:能使混凝土迅速硬化的外加剂;16.泵送剂: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

水泥外加剂作用与使用范围

水泥外加剂作用及使用围 水泥外加剂就是在拌制水泥混凝土时添加其中,用来改善和调节水泥混凝土的功能的一种化合物。他可以是有机的、无机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它的外观通常是一种棕黄色的粉末,如果是液体就是棕褐色的粘稠液体。水泥外加剂常被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民用建筑工程等的建设当中。它可以改善水泥的一些性能,使其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事业。那么水泥外加剂作用主要是什么呢?水泥外加剂的市场价格怎么样呢?今天我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水泥外加剂作用和价格方面的一些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泥外加剂介绍 水泥外加剂就是一种水泥的添加剂,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将水泥外加剂添加进去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比如加速干燥以及减少水的含量等。水泥外加剂严格的来说也是一种化学药剂。水泥外加剂一般都是液体状态的,但是也有一些水泥外加剂是粉末的,但是他们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 水泥外加剂种类 1、早强剂: A、可溶性无机盐:氯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硫代硫酸盐、硅酸盐、铝酸盐、碱性氢氧化物等 B 、可溶性有机物:三乙醇胺、甲酸钙、乙酸钙、丙酸钙和丁酸钙、尿素、草酸、胺与甲醛缩合

物。 2、速凝剂:铁盐、氟化物、氯化铝、铝酸钠、碳酸钾。 3、引气剂:木材树脂盐、合成洗涤剂、木质素磺酸盐、蛋白质的盐、脂肪酸和树脂酸及其盐。 4、减水剂和调凝剂:木质素磺酸盐及其改性或衍生物、 羟基羧酸及其盐或其改性和衍生物、无机盐(锌盐、硼酸盐、磷酸盐、氯化物)、铵盐及其衍生物、碳水化合物及多聚糖酸或糖酸、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素醚、密胺衍生物、萘衍生物、聚硅氧烷和磺化碳氢化合物 5、高效减水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多环芳烃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聚物、对胺基苯磺酸甲醛缩聚物、磺化酮醛缩聚物、聚丙烯酸盐及其接枝共聚物等。 6、加气剂:过氧化氢、金属铝粉、吸附空气的某些活 性碳 7、灌浆外加剂:缓凝剂、凝胶、凝胶淀粉和甲基纤维 素、膨润土、增稠剂、早强剂、加气剂。 8、膨胀剂:细铁粉或粒状铁粉与氧化促进剂、石灰系、硫铝酸盐系 9、粘结剂:合成乳胶、天然橡胶乳胶。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办法》行业标准介绍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行业标准介绍 0引言 为了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或进行水泥质量稳定性的考核,水泥用户和部分水泥企业引用GB8076《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进行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从而进行生产控制和指导水泥的使用。这样做,虽然解决了试验方法的问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基准,导致结果没有可比性。 同时,当出现相容性问题时,没有评判依据。为此,2006年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下达了《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计划。经过大量的工作,该标准于2007年8月通过了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议,并建议2008年6月1日实施。为 1 ;而相容 被征服, 2 如下: 同时 ,由于 ”。3 经过试验研究表明(见表1):不同的水泥具有不同的饱和掺量点;不同的水泥在饱和掺量点时的Marsh时间和经时损失不同;不同的水泥在减水剂掺量相同时Marsh时间和经时损失不同。

另外,在保证一 ,以失3个参数 在3 (见图1),

经过研究,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经时损失率在减水剂饱和掺量点之后趋于稳定。经试验,大多数水泥的饱和掺量点小于0.8%,个别的大于0.8%,因此选择了0.8%的减水剂掺量作为水泥浆体的流动性和经时损失率的评价基准点。 4关于方法问题 根据资料[1~4],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有净浆流动度法、Marsh筒法和胶砂坍落度法几种,而且不同的文献对这几种方法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考虑经济因素,排除了胶砂坍落度法,并对净浆流动度法和Marsh筒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两者的原理有所侧重,但基本一致,特别是Marsh筒法的高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实际情况接近; 2)用 3)用 关性; 6)Marsh筒法试验误差影响因素少,重复性误差小于净浆流动度法。 考虑到净浆流动度法的应用历史和普遍性,以及与GB8076的兼容性,本标准将两个方法并列,供标准使用方选择。但有争议时,以Marsh筒法为准。 同时,作为标准起草单位,为了方便试验操作、减小试验误差,和河北科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自动Marsh时间测定仪,供大家选择。 5关于基准减水剂问题

水泥常识

1.孔隙学:研究孔结构和孔特征的理论。 2.天然矿物材料:指可供作为材料直接使用的,由自然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单矿物材料、单种矿物集合体材料、多种矿物集合体所构成的岩石材料。 3.固相反应:在生产煅烧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的组分与粘土分解的组分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的反应。 4.石灰饱和系数:熟料中全部SiO2生成C3S和C2S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SiO2生成C3S所需CaO最大含量的比值。 5.耐火材料:用于热工设备中能够抵抗高温作用的结构部件和高温容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制品,也包括天然矿物和岩石 6.镁质胶凝材料:由磨细的苛性苦土(MgO)和苛性白云石(MgO和CaCO3)为主要组成的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 7.镁水泥:用Mgcl2溶液调制成的镁质胶凝材料即为氯氧镁水泥,简称镁水泥。 8.风化:岩石在大气、水、介质等共同联合作用下发生破坏和化学分解等现象。 9.激发剂:能促使矿渣自身呈现其胶凝能力的外加物称为激发剂。 10.碳酸钙分解温度:550℃时开始分解,800-850℃时分解加快,到898℃时分解压力达到0.1MPa通常就把这个温度作为碳酸钙的分解温度 11.硅率:表示熟料中SiO2含量与Al2O3与Fe2O3含量之和的质量比值。SM=SiO2/Al2O3+Fe2O3 12.铝率:表示熟料中Al2O3与Fe2O3含量的质量比。IM= Al2O3/ Fe2O3 13.形态学:研究材料组成相的几何形状及其变化,进一步研究他们与生产工艺及材料性能间关系的科学。 14.触变性:指某些胶体体系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性暂时增加,外力除去后,具有缓慢的可逆复原的性能 15.水化速率:单位时间内水泥的水化程度和水化深度。 16.宾汉姆体:在研究弹-塑-粘性物体变形过程中,当所施加的外力较小,它所产生的剪应力小于极限剪应力或屈服应力时,物体将保持原状不发生流动,而当剪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时,物体就产生流动,这类物体叫宾汉姆体。 17.网络形成剂:单键强度>335kJ/mol的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 18.网络调整剂:单键强度<250kJ/mol的氧化物不能单独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处在网络之外,称网络调整剂 19.耐火度:表示材料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 20.化学收缩:水泥浆体在水化过程中,水泥水体系的总体积发生缩小的现象。21.自收缩:自由干燥引起的物理收缩由于化学收缩而引起的自干燥进而引起的物理收缩。 22.水化程度:指某一时刻水泥发生水化作用的量和完全水化的量的比值。23.胶空比:水化水泥在水泥石体积中对孔隙填充的程度。 24.最可几孔径:水泥石中出现几率最大的孔径。 25.流变学:研究物体中的质点因相对运动而产生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26.假凝:指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现象。 27.荷重软化温度:表示制品对高温和荷重的共同作用的抵抗能力。 28.玻晶比:玻璃相含量和结晶相含量的比值。 29.火山灰质混合材:凡是天然的或人工的以氧化铝、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材料,本身磨细加水拌和并不硬化,但与气硬性石灰混合后再加水拌和,则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在水中继续硬化者称为火山灰质混合材。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9-02-25T11:52:27.7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郝如如董予冬 [导读]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泥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需要达到可调、高强度、流动性大、耐久性高等特点 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泥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需要达到可调、高强度、流动性大、耐久性高等特点,也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混凝土的添加进行严格的分析。其中,混凝土的掺混类型相当复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严格的分析,不断研究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和混凝土特性的影响,了解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本身的适应性,充分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为了更好地利用混凝土外加剂,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凝土在施工中的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问题;解决方法 1 水泥矿物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分析 从结构上来看,水泥矿物主要是由铝酸三钙(C3A)、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铁铝酸四钙(C4AF)等构成,其中,C3A 的水化速度最快,其次是 C3S,再次是 C2S和 C4AF。以回转窑生产的水泥熟料为例,其矿物构成通常是C3S :45%~65%。C4AF :10%~18%。C2S :15%~32%。C3A :4%~11%。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与外加剂匹配程度上,C3A 水化最快,而且,其对外加剂的吸附也最快,其次是 C3S。可见,C3A 和 C3S 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产生主要影响。根据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只要 C3A、C3S 能达到如下两个条件,一般都能满足施工要求:C3A 不大于8% 或 C3A+ C3S 不大于65%,即只要能确保 C3A 不大于8%,C3S 在 50%~55% 范围内,同时使用两种水泥石膏制备。这种水泥强度通常具有良好的掺混适应性。用萘系列高效复合减水剂、一般木质素型减水剂、泵加料剂等制备。混凝土的倒坍损失较小,能较好地满足施工标准要求。但是,如果C3A大于8%,或者C3A+ C3S大于65%,水泥和外加剂的问题就会不适应,混凝土的倒坍损失就会比较大。在水泥的各种矿物中,C3A是影响外加剂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水泥厂会增加C3A的含量,但也给外加剂的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施工实践中,当发生水泥与外加剂不相适应的问题时,通常可采用如下解决对策: 1.1进行试验比对,使用同一种外加剂,将其与几种不同品牌、种类的水泥进行配置,根据砂浆流动度试验结果,来对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情况进行评价和判断; 1.2以一种常用且适应良好的掺杂物的水泥为试样,通过砂浆流动试验结果配置其他掺杂物以确定掺杂物的质量。通过对比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失调的原因是在水泥或外加剂中。如结果表明是由水泥引起的,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水泥矿物的组成,并分析水泥石膏的类型、掺入物的类型、高、低碱性含量,以及对外加剂的影响。如结果表明它是由外加剂引起的,有必要立即联系制造商进行调查,看看外加剂的配方是否有变化。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木质素外加剂的原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针叶林原料短缺,而优质褐煤主要供出口,这引起了许多复杂的木质素外加剂质量有所波动。此外,预混混凝土表面存在高含气量、减水量下降等明显问题,导致大量气泡频繁出现。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降低。在萘系减水剂方面,国内大厂都是采用全自动控制生产,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不过,生产合成萘磺酸钠的不少厂家,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受人为因素影响,在关键生产过程中,磺化、缩合等存在不稳定现象,使得母体聚合度不高,且存在减水率波动较大的情况,如果使用此种母体复合各种萘系减水剂,其质量自然也达不到标准要求。由此看来,尽管外加剂厂家的配方没有发生变化,但却没有重视产品母体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原材料质量的调查和检验,只要发现属外加剂导致的问题,应当立即进行退货处理,如果发生第二次退货,就要停止使用此种外加剂,更换更稳定的品牌。现在国内大多数外加剂厂家,采用的都是复配生产,必须要加强对母体质量的控制。 2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知道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重大影响,因此也就要求工程施工单位要更加重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从各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使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1重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质量检测。混凝土加料和水泥的质量是影响其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对混凝土编制者,要对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每一批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同时进行混凝土试验和试验,掌握原材料的技术特点。尽可能将适应性好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一起使用,以防止因联合使用不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而发生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或成本增加。 2.2复合选用混凝土外加剂,对掺入方法加以合理调整。对合理选择和复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可大大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并能抑制水泥的崩落损失。这已成为提高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快速措施,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该措施的具体内容包括使用速效减水剂和延迟缩合试剂的混合物。通过这两种试剂的性能,可以显著降低水泥崩落速度的损失,进而引起大量微泡混合使用还原剂和气体。因此,提高了水泥混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能,提高了水泥的粘结力,有利于减少水泥的水分分泌和分离分析。减水剂的混合和应用主要依靠叠加效应和协调效果,以提高混凝土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当运用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掺量的方法还无法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将初始坍落度增大,这可以作为解决实际工程施工中遇到的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 2.3重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的宣传。要提高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应向混凝土原料生产商、混凝土混合料制造商和实际施工技术人员宣传混凝土加料和水泥适应性的重要性,并重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只有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的重要性,才能正确应对适应性问题带来的各种后果,才能鼓励人们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更大的努力。 2.4混凝土制备方、外加剂厂与水泥厂共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问题不能由一边解决。所有涉及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问题的单位必须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对于水泥厂来说,有必要设法改变过去使用石膏作为凝结剂的做法;当加剂厂遇到与水泥配合使用的水泥时,是混合石膏水泥的问题,需要为工程施工方提供不含糖钙或木钙的外加剂,也可以采取其他措施解

混凝土外加剂配方大全

混凝土外加剂配方大全 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外加剂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外加剂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本发明具体内容为: (1) 、采用聚羧酸系列缩合物作为抗离析组分、三聚磷酸钠作为保塑组份、萘系高效减水剂作 为基料的复合型高效混凝土外加剂;(2)、聚羧酸系列缩合物的掺入量是萘系高效减水剂的4%?7%; ⑶、三聚磷酸钠的掺入量是萘系高效减水剂的0.4 %?0.8 %;⑷、萘系高效减水剂是两种缩合 度有差异且减水率均大于25%的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复配而成,该两种高效减水 剂的比例为1 :1。本发明具有较高减水率、抗离析特征,提高了自密实混凝土钢筋间隙通过 能力,能够防止或减少预拌自密实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抗离析性的下降,使自密实混凝土能较 好适应大生产的工艺条件。 建筑用水下抗分散混凝土外加剂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水下抗分散 混凝土外加剂。由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剂苯磺酸钠、萘系高效减水剂、硬脂 酸、沸石粉组成,本发明具有在水下直接浇注施工而不分散、不离析,能在水下自填充模板 和自密实的性能,是提高混凝土在水下浇注后的结构体性能、简化水下浇注工艺、节省劳力和 避免对附近水域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材料,备受工程界的重视。 水下混凝土外加剂一种用于水中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外加剂,是由聚丙烯酰胺与页岩灰或与硅粉 混合而成。可含有B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掺入该外加剂的水泥、砂浆 或混凝土拌合物从中自由落下进行灌注时不离析、不分散,保持灌注硬化物的性质不变,成本 较低。可用一般施工方法进行水下灌注混凝土、水下浆锚、水下灌浆等快速施工。从天然产物 制备和加工混凝土外加剂的新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糖甘蔗衍生物生产减水塑化剂和缓凝塑 化剂的混凝土外加剂的方法。这种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结构特性,使其塑性和比重都有所 改进,并改变其养护时间。 一种纤维素硫酸酯型混凝土外加剂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剂。$为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满 足不同工程对水泥混凝土的特殊要求,通常加入各种外加剂。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纤维素硫酸 酯的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它对水泥混凝土具有优良的应用性能,能大幅度地提高水泥混凝土的 流动性,力学强度及其它性能。 喷射混凝土外加剂一种与水泥组合物一起使用的促凝外加剂,特别是喷射混凝土,包含硫酸铝和至少一种链烷醇胺。优选的外加剂也包含一种稳定剂,其优选地选自含水的稳定聚合物分散液和海泡石硅酸镁。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一种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方法。$为改善水泥和混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与试验方法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与试验方法 外加剂和水泥的相容性应该是“双向适应”,实际上还是单纯强调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即混凝土外加剂如何去适应水泥。关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多种描述。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 - 2003附录A 规定了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某种水泥需选择外加剂时,每种外加剂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对某种外加剂选择水泥时,每种水泥应分别加入不同掺量的外加剂。对不同品种外加剂,不同掺量应分别进行试验。绘制掺量为横坐标,流动度为纵坐标的曲线。其中饱和点(外加剂掺量与水泥净浆流动度变化曲线的拐点) 外加剂掺量低、流动度大,流动度损失小的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好。 ①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某种外加剂,掺入到按规定可以使用该种外加剂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水泥中,外加剂在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 中若能产生应有的作用效果,则称该外加剂与水泥相适应;若外加剂的作用效果明显低于使用基准水泥的检验结果,或者掺入水泥中出现异常现象,则称该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良或不适应。 ②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加到用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 中,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③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影响到混凝土硬化前,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性能。涉及电化学、表面化学、水泥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诸方面相互影响,十分复杂。大体上可用 3 项指标衡量,即:初始流动度,是否有明晰的饱和点和流动度损失大小。国内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方法进行检测。 ④作者认为,应从实际应用来考虑,以在外加剂和水泥系统中,掺入某种功能性外加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来表示外加剂与水泥是否适应。GB50119 -2003 的方法有时会出现误判。最直观地应进行混凝土试验,通过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保水性、粘聚性等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来综合评定。快速测定方法建议采用《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 T8077 - 2000 测定胶砂的减水率或流动度;或者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损失来判定。

混凝土外加剂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知识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技术不尽人意。存在严重渗漏现象,有些建筑每隔三五年就要返修一次,发生高额的维修费用,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建设部曾对1980~1990 年竣工的建设工程进行渗漏状况的随机抽检,调查了2072 栋建筑,其中有3~4 成的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非常严重。解决的方案是在其层上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布防水涂料使之形成防水隔离层。这就是所谓的柔性防水技术。这种技术,成本费用较高,防水层一旦损坏或失效,渗漏部位难以寻找,修复困难。是只能“治标”的外防水技术。 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防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使浇筑后的混凝土细致密实,水分子难以通过,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的手段,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刚性防水技术。此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出现渗漏现象后修复较容易,无需重新铺设防水层或浇筑防水混凝土。被称为“治本”的内防水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各种类型的大坝对坝基的要求不容忽视。要求坝基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坝体压力;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基抗滑稳定和减小不均匀沉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大坝抗渗稳定;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止岩体性质在渗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等等。当坝基岩体中有较大的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夹层时,由于它们一般都是由一定厚度的各种破碎,软弱物质组成,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抗水性差,与两侧新鲜,坚硬岩体的物理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以保证大坝的安全。其基本的办法不外乎开挖回填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塞的置换处理,采用抗剪洞塞或传力洞塞及锚固措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经开挖后围岩松弛变形及构造面暴露卸荷后的力学指标如弹性模量的降低,必须采取高压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和排水等处理。要做到这一点,除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及配合比参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外,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何为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变混凝土性质的物质。一般情况下其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4 类。 (1)改变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如各种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保水剂、灌浆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质的外加剂。如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如引气剂、阻锈剂、防水剂。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质的外加剂。如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碱-集料反应抑制剂。除上述分类方法外,还可以按其主要功能命名为: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

混凝土外加剂不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简单介绍了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 总结了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具体的论述了引起混凝土中外加剂与水泥不 相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由外加剂与混凝土不适应带来危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混凝土外加剂坍落度 1 引言 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 还受到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及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第5 组分, 所占比重很小, 但对混凝土的性能却影响很大, 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调节凝结时间, 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或节约成本。水泥水化反应时形成絮凝结构将水包裹在里面, 为了使水化更完全以及提高混凝土施工性能需加入更多的水, 外加剂的加入能够 在水泥颗粒表面定向吸附, 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性电荷, 因斥力作用而分离开来,释放出水泥絮凝结构包裹的水分, 使更多的水参与水化反应并提高流动性。 但由于各种原因, 外加剂与水泥也极易产生不相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 ( 1) 外加剂对水泥工作性能改善不明显; ( 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或混凝土过于快凝; ( 3) 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更易出现的裂缝。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 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严重的甚至出现工程事故,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着重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适应性问题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对策, 对 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管理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产生不适应性问题主要因素 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性问题主要的主要因素有: 2.1 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的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品种不同; ( 2) 结构官能团的不同; ( 3) 聚合度不同; ( 4) 复配组分不同。这些影响回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外加剂也会有很多差异, 主要原因有: ( 1) 生产制作工艺; ( 2) 厂家制作过程的技术水平; ( 3)质量管理水平。因此, 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有差异[1]。 2.2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很大, 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有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等, 不同矿物组成主要是由生产水泥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决定的, 水泥的矿物组成中对外加剂影 响因素大小依次为C3A>C4AF>C3S>C2S。C3A 水化反应快, 早期强度提高快, 需水量大, C3A 含量过高(质量分数大于8%), C3A 吸附外加剂量大, 外加剂作 用损失大[2]。水泥矿物组成名称和范围见表1, 矿物与水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见表2。 2.3 水泥熟料中添加调凝石膏品种的影响 水泥生产最后工序需加入石膏调节凝结时间, 水泥厂家使用的调凝石膏对外加剂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硬石膏( 工业无水石膏) >半水石膏>二水石膏, 水泥厂家为节约成本往往使用工业无水石膏, 这样不影响水泥达到质量指标要求, 对普通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亦没有不良反应, 但对现代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 使

水泥和外加剂常识

水泥和外加剂常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水泥和外加剂常识 北京尼卡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章水泥 一、水泥的分类: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四大类。 二、目前市场应用最广泛的水泥是普通(PO)硅酸盐水泥,凡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加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 (1)掺合料硅酸盐水泥包括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2)特种硅酸盐水泥包括中低热水泥、道路水泥、抗硫酸盐水泥、白色水泥、快硬水泥。 (3)PI型水泥:水泥熟料+适量的石膏磨细 PII型水泥:水泥熟料+5%以内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 2、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1)化学成分:氧化钙CaO60-67% 氧化硅SiO 2 19-24% 氧化铝A1 2O 3 4-7% 氧化铁Fe 2O 3 2-5% (2)有害成分:氧化镁MgO<5% 三氧化硫SO 3 <3.5%(掺石膏所带) 过烧的石灰CaO<1% 氧化钾和氧化钠为水泥的碱含量 过烧的石灰(CaO)和水反应非常慢,可达一年到两年 R 2O(水泥的碱含量)=Na 2 O(氧化钠)+0.658K 2 O(氧化钾) (3)矿物成分:硅酸三钙C 3 S37-60% 硅酸二钙C 2 S15-37% 铝酸三钙C 3 A7-15% 铁铝酸四钙C 4 AF10-18% 熟料中的矿物成分的特点:水化速度由快到慢 C 3 A-C 3 S-C 4 AF-C 2 S 放热量的大小为:铝酸三钙C 3 A867J/g 硅酸三钙C 3 S502J/g 铁铝酸四钙C 4 AF419J/g 硅酸二钙C 2 S216J/g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及其应用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及其应用 混凝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人造产品,是除了水之外的世界上最常使用的物质。大约66%的混凝土用来建立街道、建筑、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其中混凝土的五大原材料包括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骨料。其中矿粉掺合料情况相对稳定些。粉煤灰掺合料品牌虽然少但来源多元化,时常影响混凝土的拌合性能,对粉煤灰进行车检,对细度、需水量比进行检验控制;粗细骨料可以从厂家源头来控制。但原材料任何一项指标的波动,都或多或少带来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问题。因此除了做好原材料的日常检验,往往是不够的。 标签:混凝土外加剂;水泥;相容性 1、什么是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加到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所配的混凝土中,若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相容的,反之,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此种外加剂之间存在不相容性。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不相容给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拌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的凝结,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②混凝土泌水、离析、分层现象比较严重,致使混凝土质量明显降低;③新拌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④施工时,混凝土硬化以后强度出现明显下降,达不到质量要求,造成经济损失; ⑤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明显降低,收缩性加大,给混凝土的后期使用带来诸多不便;⑥大体积混凝土存在裂缝,致使工程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容与否至关重要。本文根据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附录A进行试验。单种外加剂与三种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进行初步探讨。预拌混凝土中普遍用到的是减水剂。 2、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的因素 2.1 外加剂方面的因素 首先,在混凝土外加剂中,萘系高效减水济的应用是目前占比较多的品种之一。而这种外加剂的主要成份是工业萘。一般来说,工业萘的种类和纯度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减水剂的应用效果。如果工业萘在减水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磺化程度高,则就会产生更多的硫酸基磺化物,水溶性也会越好[1]。因此来说,萘系减水剂的水分子聚合度越高,对混凝土塑性效果越好。另外,减水剂的生成状态对水泥的塑性效果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一般来说,萘系减水剂的聚合度保持在10 个左右是最佳的效果,而硫酸钠含量对外加剂适应性能有较大影响,如果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中对材料的配比失去平衡,则会直接影响外加剂对水泥的分散性能。其次,相对于萘系减水剂来说,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性能会更好一些,与水泥的适应性也更好。在与水泥配比中,不仅渗量低,而且所形成的塑性效果也更明显。一般来说,相同种类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不同的水泥所产生的相融性

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 一、引言 1 1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与命名,并对每一种被命名的外加剂给以定义。凡符合本标准第2、3章混凝土外加剂定义的每一种产品都应归属于本标准的某一类,并给予名称。 本标准也适用于水泥净浆或砂浆用外加剂。 1 2 每种外加剂按其具有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给出定义,并根据其主要功能命名。复合外加剂具有一种以上的主要功能,按其一种以上功能命名。 1 3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 1 4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草案ISO/DIS 7690。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2 1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 2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2 3 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2 4 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名称及定义 3 1 普通减水剂water-reducing admixture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3 2 早强剂hardening accelerator 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3 3 缓凝剂set retarder 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3 4 引气剂air entraining admixture 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3 5 高效减水剂superplasticizer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3 6 早强减水剂hardening accelerating and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 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3 7 缓凝减水剂set retarding and water-reducing admixture 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3 8 引气减水剂air entraining and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

水泥和外加剂常识(1)

水泥和外加剂常识北京尼卡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章水泥 一、水泥的分类: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四大类。 二、目前市场应用最广泛的水泥是普通(PO)硅酸盐水泥,凡有硅酸盐水泥熟料加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 (1)掺合料硅酸盐水泥包括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2)特种硅酸盐水泥包括中低热水泥、道路水泥、抗硫酸盐水泥、白色水泥、快硬水泥。 (3)PI型水泥:水泥熟料+适量的石膏磨细 PII型水泥:水泥熟料+5%以内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 2、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1)化学成分:氧化钙CaO 60-67% 氧化硅SiO2 19-24% 氧化铝A12 O 34-7% 氧化铁Fe2 O3 2-5% (2)有害成分:氧化镁MgO<5% 三氧化硫SO 3<3.5%(掺石膏所带)

过烧的石灰CaO<1% 氧化钾和氧化钠为水泥的碱含量 过烧的石灰(CaO)和水反应非常慢,可达一年到两年R2O(水泥的碱含量)=Na2O(氧化钠)+0.658 K2O (氧化钾) (3)矿物成分:硅酸三钙C3 S 37-60% 硅酸二钙C2S 15-37% 铝酸三钙C3A 7-15% 铁铝酸四钙C4AF 10-18%熟料中的矿物成分的特点:水化速度由快到慢 C3A-C3 S-C4AF-C2S 放热量的大小为:铝酸三钙C3A 867J/g 硅酸三钙C3S 502J/g 铁铝酸四钙C4AF 419J/g 硅酸二钙C2S 216J/g 对水泥强度的贡献:硅酸三钙C3 S 硬化快,强度高 铝酸三钙C3A 硬化快,强度不高 铁铝酸四钙C4AF 对抗折强度贡献大 硅酸二钙C2S 强度发展慢,但后期高普通水泥、熟料+活性混合材6-15%+适量石膏 +非活性材6-10%+适量石膏 矿渣水泥、熟料+20-70%矿渣+适量石膏 粉煤灰水泥、熟料+20-40%粉煤灰+适量石膏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郭岩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郭岩 摘要:随着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外加剂作为混凝土 拌合物中重要组成材料,对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 了各规范对外加剂匀质性能指标以及几种常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能;影响 引言 通过各类胶质材料混合沙子以及石质,按照相对的比例进行配置,常见的混 凝土使以水泥作为混合料广泛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机械 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同步加入水和有机或者复合的外加剂来强化混凝土结构黏性。混凝土的使用用途较广,包括土木建筑,机械工程,开发工程以及能源建筑工程等。混凝土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配比以及竣工密度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 的荷载效应和使用弹性。而外加剂的使用可以释放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同时可 以使混凝土中的沙石颗粒形成规律的网状结构,强化混凝土的硬度。 1外加剂种类 现代土木工程中用到的混凝土,在其搅拌过程中都会加入少量不同功能的外 加剂,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现在国内外混凝土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混 凝土外加剂类型有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缓凝剂等几种。我国根据 各类建筑物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建筑物的外加剂的匀质性能标准,见表1。表1 各规范外加剂匀质性能指标 2常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2.1引气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混凝土的综合质量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风蚀造成的影响,包括空气中的氧元素 和水分对混凝土的渗入。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除了混合时掺入水分对其造成的影响,还会受 到混入空气的影响,空气占据相对空间,会影响石料的排列。但在此基础上,石料中混入的 空气值,能够起到绝对的支撑作用,降低因水分流失造成的混凝土干缩反应,加强混凝土体 积的饱满度,从而增强抗裂性能。日常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通常会伴随钢筋结构进行,要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结构的黏连,就必须严格控制相关配料的计量,主要是外加剂,某 些工程为了加强混凝土的硬度和抗收缩能力,加大了引气剂的计量,导致混凝土弹性饱和, 不能很好的与钢筋架构黏连,形成开放式裂口。比如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混凝土灌注桩,该工程要求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形成良好的密闭性,使灌注桩达到要求的承重标准,一旦混 凝土与钢筋笼出现分裂开合,就会使整个地基的危险系数增高。根据此现象,我们判断外加 剂的计量需要严格控制,同时外加剂的使用对建筑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 2.2早强剂 现代混凝土建筑物常用的早强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水溶性有机化合 物类(如三乙醇胺)、其他有机化合物、无机盐复合物等,目前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早强剂是 三乙醇胺。早强剂通过与混凝土拌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减少混凝土 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掺入适量早强剂虽然混凝土表面的早期强度提高了, 但是也导致了混凝土中胶体含量较少从而显得结晶体含量较多,使混凝土弹性模量达不到规 范规定值,在后期混凝土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收缩徐变,严重时可以缩短混凝土建 筑物正常使用寿命。 2.3缓凝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在日常的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制造首先要考虑其收缩程度,再就是遇水遇高温天气造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 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 60 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90 年代开始,日本和 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 欧洲, 90% 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70% 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 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 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 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 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 5 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 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 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一、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现状 1.外加剂产品的发展情况 2010 年1 月 ~3 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各省市的理 事和各地有关专家、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了2009 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产量调查,在对全国各省市外加剂生产企业进行大量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多个渠道汇总的各省市外 加剂产量数据累加,2009 年全国各品种外加剂产量见下表。 目前,全国外加剂品种齐全,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722.52 万吨。各种合成减水剂产量约 484.68 万吨,各种高效减水剂(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脂肪族和蒽系减水剂) 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量的67%,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26%,普通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

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的试验研究

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的试验研究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是生产优质混凝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检测水泥净浆流动度,对比不同矿物组成的熟料及不同条件下的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差异,为高性能水泥生产提供参考。 1 试验用材料 1)水泥、熟料:选择江山南方水泥生产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样品及小磨制备对比样品。 2)混凝土外加剂:不同时间用户提供的多种外加剂。 2 试验方法 检测水泥、熟料掺入外加剂后的净浆流动度,外加剂掺量按用户提供的推荐掺量加入。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熟料矿物组成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表1 熟料净浆流动度试验记录 试样编号 熟料矿物组成(%) 水泥净浆流动 度 (mm) 窑型 外加剂 C 3S C 2S C 3A C 4AF f-CaO A0 57.57 18.76 6.77 9.73 0.94 238 5000t/d 江山南方 温州用户提 供 聚羧酸1.0% A1 56.77 19.87 7.27 9.46 0.89 257 A2 58.44 18.65 7.75 9.50 0.88 240 A3 51.54 22.45 8.17 9.83 1.06 249 A4 53.57 20.73 8.43 9.90 1.07 244 A5 56.88 17.83 8.86 9.96 1.10 238 B0 56.29 19.31 7.05 9.28 1.27 233 2500t/d 江山南方 B1 47.52 26.68 7.96 9.65 1.54 244 B2 50.08 25.96 7.98 9.44 0.98 238 B3 43.61 31.18 8.43 9.75 1.18 247 B4 56.25 16.88 9.12 10.12 1.75 255 C0 51.23 25.29 7.96 9.94 / 249 5000t/d 常山南方 C1 55.64 20.61 8.24 9.15 / 247 从表1熟料净浆流动度试验结果看: 江山南方5000t/d 和2500t/d 两条生产线熟料,其C 3A 含量从6.77%逐步增加至9.12%,C 3S 含量在43.61%至58.44%之间变动,检测熟料净浆流动度结果比较接近,熟料矿物组成与净浆流动度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性,与常山南方5000t/d 的熟料相比,其净浆流动度结果也未有明显差异。 3.2 水泥混合材料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3.2.1试验用材料 1)熟料:江山南方5000t/d 生产线生产的熟料; 2)矿渣:本地钢铁厂矿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