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_复习材料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_复习材料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_复习材料
《人口社会学》第四版_复习材料

人口: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域中的人的群体。

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两个级数: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

三个抑制:积极性抑制:战争、瘟疫、饥荒等;预防性抑制: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育;道德性抑制

三个命题:人口增加必然地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当生活资料增加的时候,人口总是增加;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

1、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两种生产”的原理

3、人口的阶级观

其他:斯宾塞、杜蒙特、涂尔干

中国人口思想史

(一)传统人口思想

1、增殖人口观(农业社会)(儒家):孔子、孟子、墨子

2、适度人口思想(法家):商鞅、韩非

3、限制人口思想:

杜佑(唐朝):《户口人丁论》,力劝朝廷吸取晋隋的经验,不可盲目增加人口,特别指出统治者的行为影响人口的多寡。开明的统治者应该扶植人民的经济实力,不可横征暴敛。

中国的马尔萨斯——洪亮吉、汪士铎

洪亮吉(清):比马尔萨斯早五年揭示了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和人口与生活资料按两种级数增长的观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注意人口增殖的学者。

汪士铎(清):人口增长的两大危害:社会动乱、素质下降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基本思想:中国人口繁殖太快,人口多,资金少,影响工业化的进程,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控制人口。明确地把中国人口增长与工业化进程联系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主要观点:

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

《新人口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求客观地估计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2.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五大矛盾:

人口与加速资金积累之间的矛盾

人口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

人口与工业原料方面的矛盾

人口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

人口与科学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建议

1)积极发展生产

2)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宣传工作,提倡晚婚晚育(男25,女23),经济手段推行计划生育,行政手段控制人口,避孕以达到降低人口

出生率的目的

3)提高人口质量

生育:一是生物学上的生育力,是有关人类在生产的能力;二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

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生育率计算是生育测量的主要指标,目的是描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整体生育水平。

前提:1、生育行为只与妇女有关。2、以活产数为生育的基数

生育测量指标:1、出生人口数。2、人口出生率。3、人口再生产。

粗出生率(一般出生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出生(活产)人数。一般以千分之30的出生率作为分界线。

一般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表示一年内每千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总和生育率

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孩次别生育率:指婴儿属于母亲的第几次活产数

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发展中国家生育模式的特点

1.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表现死亡率和出生率之间非同步化。

2.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稳定下来,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

3.与传统高生育率相关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因素依然存在,成为生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发展中国家对高生育率的控制主要依赖于政府行政力量的作用。

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范和文化。

1956年,戴维斯和布莱克《分析框架:社会结构与生育率》11个影响生育率的中间变量。邦加兹认为4个最有意义:已婚妇女比、避孕、人工流产、产后不育期。

TFR=Cm·Cc·Ca·Ci·Tf(总和生育率、婚姻系数、避孕系数、人流系数、哺乳不育期系数、假定的生育力15.3)

生育意愿:1、目的。2、数量的看法。3、性别的看法。

最早把死亡率研究视为一种社会制度现象的学着:英国人格兰特。《死亡册的自然与政治诠释》

死亡率申报制度:属地原则和属人(属藉)原则

粗死亡率(总死亡率或死亡率):指在一定地区内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每千人口中的死亡人数。以千分之20为分界线。

婴儿死亡率(IMR)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新生儿死亡率(NMR)是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生后28天以内或一个月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例

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死亡率和预期寿命)

平均预期寿命

表示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死因分析是指引起死亡的原因分析。

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

和国内人口迁移。

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迁移的数方向、距离三个层次。

人口迁移理论主要从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等进行研究。

国际人口迁移的结构性特征(生存型和发展型)

第一,国际人口迁移具有地区性结构特征

第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结构特征

第三,当代国际人口迁移具有政治性结构特征

第四,难民和非法移民人口增加

第五,女性移民人口有增多趋势

第六,高素质移民在增加

中国人口迁移历史分为哪几个时期?

1.公元前221年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

2.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

3.从1368—1840年(明初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开发型人口迁移

4.1840—1949年(鸦片战争始至新中国),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式的人口迁移特征

5.1949—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口迁移具有计划经济的特点

6.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人口迁移呈现出相对开放的态势

四、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具有转型社会的特点反映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双重作用

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并存

2、人口迁移规模有所增加,但相对凝固性并未根本改变

3、以发展性为主的人口迁移模式

4、迅速增长的国际人口迁移和流动

推拉理论

推力: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

?生存环境: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人为因素:政治动荡、宗教、种族冲突、人口过剩

拉力: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

?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和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

人口转变(诺特斯坦)

人口转变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即人口由很高的出生率死亡率转变为很低的水平的这种过程。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存在的难题

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很低,城市人口增长的幅度常常超过工业增长的速度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三,教育的普及率还有待提高

四,较高的婴儿死亡率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存在的特点(结合理解)

第一,起步晚。欧洲在18-19世纪发生了第一次人口转变,而发展中国家的高死亡率在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上半叶开始陆续下降。

第二,在死亡率下降的同时,出生率直至20世纪70年代仍然保持高水平,人口迅速增长。人口爆炸给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带来严重威胁。

第三,70年代,生育率下降,但与死亡率相比下降的速度不明显。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具有较强的认为痕迹。

第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道路各有千秋,缓慢各异。

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表示。年龄分组:1、年代学年龄2、生物学年龄3、心理学年龄4、社会学年龄

抚养系数=(0—14岁以上人口数+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年龄分层

年龄角色:与年龄有关的一整套权利、责任、社会关系体现。

(1)年龄的社会分层理论强调年龄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2)年龄分层是一个动态变量

(3)年龄分层中内涵着社会性时间

2、同期群:同一年代出生的人。

同期群效应:一个同期群的人口规模能构建一个时期。

人口老龄化

含义:是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趋势。

特点:

(1)度量指标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所反映的是老年人口数量变化相应地与人口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总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2)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人口变化过程中,必须从动态角度去考察。

中国人口老龄化

特点:

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入老龄化

问题:

老龄化速度过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城乡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增长慢

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增长较快,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农村缺医少药

对策:

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老有所医,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

开发老年消费产业,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充分利用老年人才,让老年人才参与发展做贡献

人口的性别结构: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用百分比表示。性别比是同年龄组内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

女性生存优势:女性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人口过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集团与集团

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状况。

社会分层的测量:收入分化测量(基尼系数、工资报酬水平法、五分位法),贫困人口的测量(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贫困线标准或收入比例法)

社会分层影响人口的生产、再生产和人口过程;人口规模、质量和人口再生产对社会分层产生影响。

社会分层理论:

马克思:阶级分层理论

韦伯:三位一体理论(阶级、权力、身份认同)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

社会流动理论

贫困分为:绝对贫困(缺少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相对贫困(低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主观贫困(自我感觉贫困)

根据发展角度将贫困人口分为:生存型、温饱型、发展型

致贫原因上将贫困人口分为:根本性、诱发性、意外灾难性

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

第一、绝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第二、从城乡结构看,城乡有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但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

第三、从就业结构看,失业人口比就业人口更易于成为贫困人口。

第四、从家庭结构看,单亲家庭,尤其是单亲母亲家庭易于成为贫困人口。

第五、从教育结构看,文盲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易于成为贫困人口。

贫困的原因分析

人口因素:(人口挤压论、人口陷阱论、资源匮乏论)来源于马尔萨斯,强调人口增长和食物生产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

非人口因素:社会制度、文化。马克思: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不平等的按资分配制度。冲突论: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达伦多夫:统治VS非统治,权力结构本身使被统治者制度化地处于贫困或相对贫困的状态。

反贫困战略:

1、反贫困斗争需要建立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2、反贫困斗争需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由此增加社会综合经济实力和反贫困斗争所需的大量资金。

3、反贫困斗争是艰巨的工作。当贫困人口总数占该国的10%以下,就进入斗争的艰难时期。

4、反贫困斗争的关键是解决发展和资源间的矛盾。

5、反贫困战略的关键是增加贫困人口的能力。

中国反贫困制度的建设:提供经济机会、提供社会服务、社保制度婚姻:是男女两性依据一定的法律、伦理、风俗规定建立的夫妇关系。它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

婚姻的统计指标:婚姻的测量

1、结婚率

2、离婚率

3、不婚率

4、离婚比

5、平均初婚年龄

婚姻挤压(marriage squeeze)

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的数量不平等现象,表现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的现象。

人口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结构

人口密度:某一时点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表示,为口总数/总面积。倒数为面积指数。

城市化水平数:某地区省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决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轮廓

(2)社会历史因素:人口分布状况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任何现有的人口分布似乎都可以找到它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生动的历史故事。

(3)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

(4)人口过程的方方面面都影响人口分布

(5)经济和制度因素综合性地影响人口分布

(6)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口分布

城市:是一个由非农业活动人口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人口聚集地

特征:具有相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多功能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聚集体;多为行政中心

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动态角度: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

静态角度:一个国家、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

结构角度: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人口的分布。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1、动力学理论:人口增长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本质力量;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前提;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因果;科学技术是城市化得以延续的内在力量;教育在城市化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2、发展规律理论

3、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刘易斯“二元结构发展模式”;费-拉尼斯模式;托达罗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模式;帕克、沃斯、伯吉斯城市社会学理论;马恩城市政治学、列菲弗尔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中心-边缘模式”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密度高、人口分布不均、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中国城镇化的特点

1、多种模式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2、不平衡的城市发展:一方面,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迅速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功能不足。另一方面,沿海城市发展迅速,内地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发展缓慢。

3、城市化发展的行政色彩与制度不平衡:户籍制度长期影响城市化进程,成为农民城市化的重要制约力量。

4、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注入式、自发式、混合式

社会变迁: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技术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部分的改变。

人口数量与社会变迁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发明拉力假说:齐波拉、契尔德《世界人口经济史》

人口推力假说:亚当·斯密,博斯鲁普《人口和技术变化》

冲突理论:马恩。

制度理论:涂尔干、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构理论: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吉登斯

未来人口与发展战略

对未来人口预测的几点结论

1、未来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生育将以波动的方式向人口更替水平逼近,总和生育率将保持

在2.1左右;

2、人类死亡率水平将会沿着过去的死亡率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下降;

3、人口的地区分布将发生变化。世界人口增长的绝大部分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发展未来观:

一、悲观主义理论

人口的无限增长使有限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人口不仅处于饥饿状态,还将窒息在自身排出的烟雾之中。人类社会终将处于无法预知的悲惨境地。

代表: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布朗:《谁来养活中国》

人口发展战略:

立刻控制人口增长,并有计划地调整人口需求与资源供应之间的关系

重新反思发展战略,要有节制地发展;

在发展战略中应该考虑一些新的变量。如:通过对农作物增施额外肥料以提高产量的做法已几乎失去作用。

二、乐观主义理论

谨慎的乐观主义与纯粹的乐观主义

代表人物:科尔曼?康恩、博斯鲁普,等。

易富贤:《大国空巢》

人口增长的同时,许多资源正变得更便宜和更丰富,更多的人比人类历史的任何时候都活的更好、更健康、更长寿。

人类有能力解决污染问题。

三、适度人口理论

代表人物:坎狄伦、曼弗里德?纽曼

观点:

适度人口是人类追求的人口与资源关系的理想状态。其标志是人口充分就业、平均生活水平高、均衡的人口构成和丰富的资源。

适度人口是个弹性概念。强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之间的可变性,即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下有不同的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是个相对概念,它相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

中国的资源问题表现:

1、土地退化、耕地被占、土地资源紧缺

2、水资源稀缺,水质污染

3、污染严重

4、森林减少和水土流失

5、人口众多与自然资源紧缺

1、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人口可持续地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代际间的关系,强调满足当代人要求的同时着眼于下一代人。当地人的需求和满足不能危害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3、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两条腿走路,既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又要减缓人口增长。

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

5、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6、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建立消除贫困与公平分配的制度,消除财富的过分集中和贫困人口。

新生态范式:人口、社会组织、环境和技术之间是互动关系,也可称为“生态复合体”。在这个“生态复合体”内,环境是空间变量,是生物物理环境,它影响人类行为同时又被人类行为所影响。新生态范式强调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强调人类作为高级物种同样不能摆脱统治低等物种的生态法则的影响。

人口政策:由政府颁布。目的在于影响人口增减、过程、规模、结构或分布。(法律、法规、措施)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内容

1.提倡晚婚晚育

2.提倡少生优生

3.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照顾到农村中某些群众的实际困难,允许农村女儿户间隔几年后生第二个孩子

4.为了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根据这些民族自己的意愿可以实行计划生育,具体的要求和做法与汉族的办法不同,由所在自治区和省政府根据各民族的人口、经济、资源、文化、习俗等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5.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异,允许计划生育政策存在地区差别

《博物馆学》复习提纲

北大考古系研究生班复习题------博物馆学 名词解释: 1、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常见性)机构,向 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2、艺术博物馆——为展示人类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提供欣赏、提高的条件,培养观众 的审美情趣,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和自我充实、完善的愿望而建立的博物馆。研究对象: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史,艺术批评。收藏标准: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 3、科技博物馆——为传播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人与科学,人与自然而建立的 博物馆。研究对象:科技史,专题研究藏品:科学史料。 4、历史博物馆——从历史角度收藏、研究、展示和组织教育活动的博物馆。历史学研究, 古器物研究,通过历史遗留的实物阐释历史发展,使观众了解历史(知识、过程及发展规律),了解历史与现实、未来的联系。研究对象:揭示藏品的历史内涵,运用古代遗物研究历史发展。证史,正史,补史。收藏标准:历史价值,社会人文价值。 5、儿童博物馆——19世纪出现。它专为儿童的教育服务,它总体设计和展品的陈列都尽量 做到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6、阿什摩林博物馆——牛津大学四个博物馆之一。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正式对公众开放 的但收费的博物馆。1963年开放。藏品原约翰?崔生的收藏,1678年藏品归阿什摩林所有。不久,阿什摩林将他本人的收藏全部捐赠给牛津大学。以此藏品为基础建立了阿什摩林博物馆。 7、大英博物馆——为英国的国立博物馆。1759年,英国议会以建立博物馆为条件接受了斯 隆爵士的8万余件收藏,1759年建馆向公众开放,之后,藏品不断增加。该馆收藏有世界各国的精美艺术品,设有100多间陈列室,分为埃及、希腊、罗马、东方、西亚古器物等10多个门类展出。大英博物馆是第一家国立博物馆,标志着真正国家行为的开始。 收藏成为社会的财富,促进了欧洲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8、卢浮宫博物馆——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成为真正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有着积极的 民族、政治意义,推动各国博物馆的发展。1793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将卢浮宫改为法国国立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之后,藏品不断增加,包括绘画,雕塑,和其他艺术品。 9、斯坎森露天博物馆——世界第一所露天博物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吉尔卡登岛。1891年建成。是世界博物馆史上的创举。穿着当时民族传统服装的工作人员“生活” 在这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和建筑面貌。但是建馆的观念上的倒退,不是展出最新的事物,而是建立在怀旧的思想基础上。 9、上海博物馆——是由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1874年创立的。该会总部在伦敦。中国支会 的目的是调查中国及邻近国家的情况,创立博物馆是其实现这一目的的计划之一。博物

包装材料学------试题库-副本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纸包装材料 2、瓦楞纸板属于各向异性的材料,不同的方向具有相同的性质。() 3、硫酸盐法工艺制得的纸张纤维损失小,纤维强度高,漂白容易。() 4、实验表明,瓦楞的耐破度主要与面纸、夹层有关,而瓦楞原纸对耐破强度的影响不大。 ()5、我国根据瓦楞楞型将瓦楞分为A、B、C、E四种。与A瓦楞相比,B瓦楞高而宽,富有 弹性,缓冲性能好,垂直耐压强度高,但平压性能不好。()6、保持水果、蔬菜新鲜的方法是减少失水、抑制生物呼吸和细菌生长,同时除去促使它们 老化、熟化的甲烷气体。保鲜瓦楞纸板正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加工的。()7、可采用浸水干燥法来判别纸的正反面:浸水弯曲时内弧为反面,干燥时则相反。()※塑料包装材料 8、聚合物是由成千上万个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9、聚合物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着作为各种性质的综合的使用性能。() 10、水蒸气在亲水性聚合薄膜中的扩散系数是一个常数,符合菲克定律。() 11、PET薄膜是用量最大的塑料包装薄膜。() 12、聚合物分子的分子量越大,其玻璃化温度就越高。() 13、若聚合物分子的链很短,可以内旋转的单键数目很少,必然呈现出柔性。()※金属包装材料 16、黑色金属防锈剂的共同点是借助氨或有机胺的阳离子起防锈作用。() 17、镀铝薄钢板的商品名简称为TFS。() 18、在金属包装容器中,Drawn and Redrawn Can指深冲罐,又称拉伸罐。()※木质包装材料 19、从木材横切面看,木质部分为两部分,通常在外部靠近树皮的部分颜色较浅,称为晚材 在内部靠近髓心的部分颜色较深,称为早材。() 20、木纤维是木材中唯一呈辐射状的横向排列组织。() 21、导管是绝大多数针叶树材所具有的输导组织,其直径远远大于其它细胞。()※包装印刷油墨与粘合剂 22、印刷油墨中的颜料能使物体全部染色,而染料却不能。() 23、油墨的细度表示颜料(包括填充料)颗粒的大小,以及颜料颗粒在连结料中的分布均匀 度。()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纸包装材料 4、造纸工业用纤维原料包括﹍﹍﹍﹍﹍、﹍﹍﹍﹍﹍、﹍﹍﹍﹍﹍、﹍﹍﹍﹍﹍等。 5、制浆造纸工业用植物纤维原料大体可以分为﹍﹍﹍和﹍﹍﹍。 6、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是﹍﹍﹍、﹍﹍﹍和﹍﹍﹍三种主要组分,此外还含有﹍﹍﹍、 ﹍﹍﹍、﹍﹍﹍及﹍﹍﹍等少量组分。 7、纤维素最主要的化学性质是﹍﹍﹍和﹍﹍﹍。 8、在纸浆漂白时,木素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和﹍﹍﹍。 9、纸和纸板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和﹍﹍﹍。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 r=2KN,F 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 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 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6.图所示结构,载荷P=50KkN,AB杆的直径d=40mm,长度l=1000mm,两端铰支。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2.0,[σ]=140MPa。试校核AB杆是否安全。 7.铸铁梁如图5,单位为mm,已知I z=10180cm4,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8.图所示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力F=700kN与力偶M=6kN·m的作用。已知M=200GPa,μ=0.3,[σ]=140MPa。试求:①作图示圆轴表面点的应力状态图。②求圆轴表面点图示方向的正应变。③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圆轴强度。 9.图所示结构中,q=20kN/m,柱的截面为圆形d=8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3.0,[σ]=140MPa。试校核柱BC是否安全。

国际金融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作业 1.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合资与独资方式各有什 么利弊? 答: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政体和管理体制存在差异,企业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企业设立、登记、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并购以及缴纳赋税等方面相差甚远。因此,企业在做出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前,首先应该明确直接投资方式。根据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形式的法律特点和跨国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直接投资方式。 合资方式主要有两种:股权式合营和契约式合营。股权式合营有限责任,投资风险较小;东道国给予一定的保护;能利用东道国的资金,开广筹资渠道;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获得有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紧缺的原材料;轻易突破东道国的贸易壁垒,进入东道国的市场;企业的组建、审批程序相对复杂,费用较高;公司股东多,需要定期公布公司经营状况等信息,保密性差;投资者赋税较重。契约式合营设立简单;实现合伙人的优势互补;许多国家不对合伙企业单独征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风险大;采取所有权和管理权相一致的管理原则,影响决策效率。存续期不够稳定。 独资企业受政府控制少;经营管理灵活主动;容易保守企业秘密,不必定期向股东汇报;容易通过转移定价避税;充分使用投资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保证产品质量和效益;风险较大,对企业全部负债承担无限责任;发展受到限制,资金来源受到限制;没有现成的生产基地,缺乏合作伙伴难以与有影响的政府机构发展联系。 2.不同的东道国政府对待直接投资的态度会何会有差异? 答:一旦接受跨国直接投资,东道国的诸多经济资源将不得不与国外投资者分享,东道国将于投资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乃至政治联系。这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文化、民族工业和国际竞争力都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各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态度迥然不同。有的大力鼓励,有的严格限制,有的加以部分限制,有的根据国情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鼓励或限制政策。 3.发达国家对直接投资一般没有限制。这一观点对吗?请简要论证。 答:不对。 对于国际直接投资,实际中很少有那个国家的政府会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多数东道国政府都通过制定一系列合营(资)法律或法规来设置外资进入的门槛,规范外资企业的行为,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和特定的经济利益。即使是宣称对资本流动不加管制的美国、日本等最发达国家,对外国的直接投资者也以各种名目设立了不少障碍。例如,美国担心高新技术流入中国,担心中国成为其市场上强

北京林业大学803包装材料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考研803包装材料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包装材料学是包装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包装科学的基础课程,为包装工程专业必修课之一。包装材料学是报考我校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包装材料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一)纸包装材料与制品 1.概论 包装材料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包装材料的分类及选用原则;包装材料绿色化;纸 包装材料的种类、规格与性能。 2.包装纸和纸板 造纸原料;各种制浆方法与工艺;造纸工艺;纸和纸板性能及测试技术。 3.加工纸 涂布加工原理、方法;浸渍加工原理;浸渍加工纸性能、特点与用途;变性加工 纸加工原理、性能、特点与用途;复合加工纸加工原理、性能、特点与用途。 4.瓦楞纸板 瓦楞纸板的种类;生产瓦楞纸板的原料;瓦楞纸板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瓦楞纸板 的质量检测;功能型瓦楞纸板。 5.瓦楞纸箱 瓦楞纸箱分类;瓦楞纸箱生产工艺;瓦楞纸箱印刷设计内容及要求;纸箱的接合;瓦楞纸箱的质量检测。

(二)非纸包装材料与制品 1.非纸包装材料概论 非纸包装材料的特点及性能要求;非纸包装材料的选用原则;非纸包装材料绿色化的概念;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及应用。 2.塑料包装材料 塑料的基本构成;常用合成树脂以及塑料助剂的品种及主要性质;塑料包装制品的主要成型方法及特点;塑料包装制品的性能及质量指标测定方法,塑料制品的绿色化生产及废弃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方法。 3.玻璃包装材料 玻璃包装制品的基本特点;瓶罐玻璃的一般成型方法及特点;玻璃瓶罐的强度指标及产品质量测定方法;轻量玻璃瓶的概念;废弃玻璃瓶罐的回收利用方法。 4.金属包装材料 金属包装材料的主要品种及性能特点;金属罐的主要原料及特点;常用金属包装罐(包括两片罐、三片罐)的成型方法及质量检测方法。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准确地掌握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包装材料的性能、用途及制品成型工艺,熟悉测试和分析材料和制品性能的技术方法,并初步具备新型包装材料和制品的研究能力。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五、试卷结构 (一)各部分所占比例 纸包装材料与制品约占总分的50%,非纸包装材料与制品约占总分的50%。

材料力学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共15分) 1、(5分)一般钢材的弹性模量E=GPa;吕材的弹性模量E=GPa 2、(10分)图示实心圆锥杆受扭转外力偶作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G,该杆的 η man1、(5(A)各向同性材料;(B)各向异性材料;(C 正确答案是 A 。 2、(5分)边长为d杆(1)是等截面,杆(2荷系数kd和杆内最大动荷应力ζd 论: (A)(kd)1<(kd)2,(ζdmax)1<((B)(kd)1<(kd)2,(ζdmax)1>((C) (kd)1>(kd)2,(ζdmax)1<((D)(kd)1>(kd)2,(ζdmax)1>(正确答案是 A 。 三、计算题(共75分) 1、(25

应力相等, 求:(1)直径比d1/d2; (2)解:AC轴的内力图:M AB (2) =3?10(Nm);M 5 BC 由最大剪应力相等:=ηmax= M n Wn 3 = 300?10 3 πd/16 3 = πd/16 2 ;

d1/d2= 由θ= MnlGI P 3/5=0.8434 ;??∴ θABθBC = 32M an1 4 Gπd1 ? Gπd232M 4 = MM n1n2 ? 2 (? 2d1 )=0.5 4 n2 2、(

3、(15分)有一厚度为6mm的钢板在板面的两个垂直方向受拉,拉应力分别为150Mpa和 5 55Mpa,材料的E=2.1×10Mpa,υ =0.25。求钢板厚度的减小值。 解:钢板厚度的减小值应为横向应变所产生,该板受力后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由广义胡克定律知,其Z向应变为: εz=- ν E (ζx+ζy)=- 0.25 9 则?Z=εZ 2.1?10 ?t=-0.146mm (150+55)?10=-0.0244 6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 一、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C 是相同的。(A)应力; (B)应变; (C)位移; (C)力学性质。 3.构件在外力作用下(A)不发生断裂;(B)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博物馆学概论》总复习

第一部分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和历史 概念:博物馆博物馆学“三性二务”南通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史密松学院大英博物馆虚拟博物馆 问题类: 1、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 2、构成博物馆的要素有哪些? 3、博物馆有哪些特征? 4、中外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 5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6 、国际博物馆常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情况。 7、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8 、比较中外博物馆产生的原因。 9、中国博物馆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部分博物馆的专业工作 名词类:藏品藏品编目博物馆陈列复原陈列陈列总体设计 陈列内容设计陈列艺术设计 问题类: 1、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原则和途径有哪些? 2、藏品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3、藏品鉴定的内容有哪些?

4、博物馆陈列内容的分类及特点? 5、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分类及其关系? 6、博物馆陈列方案的内容以及编写方法。 7、展品说明有哪几种? 8、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 9、博物馆科研的内容以及体现? 10、博物馆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什么? 第一部分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博物馆理论和博物馆实际、研究博物馆发展历史的学科 “三性二务”:即博物馆的三重基本性质和两项基本任务。最早在1956年北京全国博物馆工作会议上提出,即:博物馆是科学研究机关、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或自然标本的主要收藏所的三重性质和博物馆应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两项基本任务。 1979年安徽全国博物馆工作会上,“二务”没变,“三性”的表述与已往有所不同,强调了博物馆保存实物的特征。即: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通博物苑:是 190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的中国第一座私人博物馆,是中国人办的最早最有特色的近代意义的博物馆。藏品分天然、历史、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精选.)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配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2.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5.偏心压缩为轴向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柔索轴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力与轴相交或平行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00Mpa 。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变形效应运动效应。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相等。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5F/2A 。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不共线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 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 C 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τ《=【σ】 。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细长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而力构件。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力,力偶,平衡。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7Fa/2EA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斜直线。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博物馆学复习题(推荐文档)

一、博物馆学的定义 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博物馆的定义 1、国际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2、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博物馆的功能 收藏、研究、教育,是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反映了博物馆工作的主要内容。(1)任何—个博物馆都必须收集保藏文物和自然标本。因为藏品是博物馆全部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藏品,就不称其为博物馆。所以,从博物馆的内部关系来说,收藏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2)大量藏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只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对藏品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管;只有研究工作才能揭示藏品所具有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从而为充分利用提供前提条件,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目标。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么科学研究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工作基础,发挥着“物”与“人”之间的中介作用。 (3)博物馆教育是在藏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 四、博物馆的特征 (1)实物性 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即实物。这些“物”是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的,负载着关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的各种信息,是对某种事物的实物见证。没有这样的“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种事物的运动形式,可以说自始至终是围绕着“物”进行的: 第一,是对“物”的收集和保存。收集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 第二,是对“物”的研究。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揭示藏品的内涵,展现其蕴藏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判定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 第三,是对“物”的利用。即利用博物馆的藏品,以各种工作方式和方法,为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研究服务。 (2)直观性 与博物馆的实物性紧密联系的另一特征是直观性。博物馆以大量实物组织陈列展览,以实物例证向观众的各种感官多渠道的输送信息。实践证明,把实物例证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其它文字资料或图象资料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容易使观众得到生动、具体的深刻印象,因而更有助于加强观众的记忆,促进观众的思维和认识。

02 总 包装材料学复习题

包装材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定量: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纸张重量的克数(g/m2) 2、塑料:可塑性高分子材料的简称。 3、复合薄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薄膜复合在一起而组成的一种新的包装材料。 4、镀锡量:以单位面积或特定面积的镀锡板上的镀锡量来表示。 5、涂料:是一种含颜料或不含颜料的用树脂及油等制成,涂覆在物体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包装辅助材料。 6、胶带:把粘合剂涂布于纸、塑料、布或复合材料等基材上,然后采用一定的隔离材料或背层处理剂将粘合剂离开,并卷成盘卷,即为胶带。 8、热塑性: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 9、透气度:透气度是在一定面积,一定真空度下,以每秒透过的空气量(m3/s)或透过100cm3空气所需的时间(s)表示 10、热固性:物质加热时不能软化和反复塑制,也不再溶剂作用下溶解的性质。 11、断裂长:定宽度的试样在本身质量的重力下,将试样拉断时的长度。 12环压强度:在一定的速度下,使环形试样平行受压,压力逐渐增加至使试样压溃时的压力为环压强度。 13油度:油度指得是以制造100g树脂所使用的油脂克数的百分比。 14塑料的玻璃态:呈高弹态的高聚物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可转变成如同玻璃体状的固态,称为玻璃态,如常温下的塑料即处于玻璃态。 15碘值: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g计) 16环氧值:100g环氧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摩尔数; 17羟值:供试品1g中含有的羟基,经用下法酰化后,所需氢氧化钾的重量(mg) 18氨基树脂:含有氮原子并在氮原子上直接与羟甲基(-CH2OH)相连的聚合物。 二、填空 1针叶木的纤维的特点是纤维(较长),生产的纸和纸板强度(大)。 2阔叶木纤维类型较复杂,纤维(较短),生产的纸透明度(小),强度(低)。 3、植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及少量树脂、果胶)组成。 4、造纸的基本工艺过程主要有(备料)、(制浆)、(纸浆漂白)、(打浆)、 (调料)、(浆料的稀释与精选)、(抄纸)七个过程。 5、抄纸要经过(脱水)、(压榨)、(干燥)、(压光卷取)四个主要过程。 6、纸与纸板七个方面的技术要求是(1、外观性能)、(2、物理性能)、( 3、吸收性能)、 (4、光学性能)、(5、表面性能)、( 6、适印性能)、( 7其它性能)。 7、包装用纸板主要有(黄纸板)、(箱纸板)、(牛皮箱纸板)、 (白纸板与白卡纸)、(茶纸板)、(灰纸板)、(瓦楞原纸)。 8、包装用纸和纸板常用的几种纸浆是 (机械木浆)、(化学木浆)、(半化学木浆)、(化学机械浆)。

(完整版)材料力学期末复习试题库(你值得看看)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是相同的。 A:应力 B:应变 C:位移 D:力学性质 2、各向同性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3、在下列四种材料中. 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A:铸钢 B:玻璃 C:松木 D:铸铁 4、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A:构件不变形 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 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原始尺寸 5、外力包括: A:集中力和均布力 B:静载荷和动载荷 C: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 D:载荷与支反力 6、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单位是N或KN; 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7、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有关。 A:形状;B:大小;C:材料;D:位置 8、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的夹角α=。 A:α=90O; B:α=45O; C:α=0O;D:α为任意角。 9、图示中的杆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 A:有变形、无位移; 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位移、又有变形;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10、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是对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 A:截面左段 B:截面右段 C:左段或右段 D:整个杆件 11、构件的强度是指.刚度是指.稳定性是指。 A: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答案:1、D 2、A 3、C 4、D 5、D 6、A 7、D 8、A 9、B 10、C 11、C、B、A 二、填空 1、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了 . . 三个基本假设.并且是在 . 范围内研究的。 答案: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线弹性、小变形 2、材料力学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 答案: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第二版)货币银行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1)

100 00097 645129.65%97 6453r -= ?= 210%(1)110.25%2r =+-= 2 1 000(1+3.5%)18.98%960r ?=-= 10 1011 000 3.5% 1 000960(1)(1)22t t r r =?=+++∑ 611 000 3.5%992960(1)(1)22t r r =?=+++∑ 1d t D K K c r t r e ?==?++?+ )d b m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策操作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准备金率很小幅度的调整会引起货币 供应量的巨大波动。由于调整效果强烈,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 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 但运用起来比较被动,而且利率高低也是有限度的,频繁调整也会 决策,利率变动一定程度反映了央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再贴现政策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运用起来较为主 的配合。 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规模较大的短期国库券数量以及其他政策工具 动、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对公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但需要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通货膨胀时期能起到抑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 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在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证券 市场上的过度的投机。 的过度投机。 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的放款予以限制,以抑制房地产 规定较低贷款利率以支持其发展。 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对国家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预缴进口保证金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 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作用特点 预有时能够损害市场效率。 和直接干预等。直接信用控制手段针对性强、见效快,但是行政干 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直接信用控制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控制金融机构尤其 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拥有控制信用的足够的法律权利和手段。 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 创造。优点是较为灵活,但前提是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较强的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 考研是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在中国进入研究生学习必须进行的考试,那么你知道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吗?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一一、名词解释 南通博物苑 三性二务 文物修复 博物馆 相对年代 列鼎制度 里耶秦简 司马金龙墓 二、简答(123中任选2,456中任选2) 1.当代世界博物馆发展现状和趋势 2.博物馆陈列与公众教育关系 3.博物馆藏品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关系 4.郑州商城的时代和布局 5.汉代铁官制 6.夏鼐的考古学学术贡献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二一、名词解释(5分一题,6题) 1、博物馆藏品 2、博物馆定义 3、博物馆建筑 4、陈列语言 5、国际博物馆日 6、史密松学会 二、论述(1为必选,23任选一) 1.论述博物馆学 2.汉代画像石墓 3.宋代著名的瓷窑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三一、简答(20分一题,6题) 1、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2、万国博览会(貌似) 3、辅助展品 4、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5、法定博物馆的基本条件 6、例举博物馆的四大功能区和三条功能线 二、论述题(四选三,每题50分) 1、数字博物馆 2、博物馆陈列展览 3、貌似是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什么的

4、陈列展览的学术支撑 博物馆学考研试题四1、如何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品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结合玉器进行说明。 2、明代景德镇陶瓷发现的特点。 3、什么是博物馆陈列?博物馆内容研究与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4、博物馆的教育和服务有什么?请为中小学生设计一种“第二课堂”方案。 5、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并进行说明。故宫参观人越来越多,文物受侵害严重,就民众需求和文物保护的冲突,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6、纸质文物的“染璜”是什么,对纸质文物保护有何意义。 7、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特点。 8、考古学的“相关性”是什么。说考古学相关性研究和考古研究的重要性相当,请说明理由。然后是一段材料,说何地楚墓出土了《老子》等简牍,认为它们反映了什么什么。之后香港等地涌现了不知出土地点的类似简牍,反映了同样内容,却受到专家质疑,用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说明专家质疑的理由。

材料力学期末复习题

《材料力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工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除(D )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A.强度条件; B.刚度条件; C.稳定性条件; D.硬度条件。 2.当低碳钢材料拉伸到强化阶段末期时,试件(B ) A.发生断裂; B.出现局部颈缩现象; C.有很大的弹性变形; D.完全失去承载力。 3.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 z My I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B )。 A.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 B.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C.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 D.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4.图2-1所示承受内压的两端封闭薄壁圆筒破坏时,图示破坏裂缝形式中(A )是正确的。 图2-1 5.在单元体的主平面上(D )

A.正应力一定最大; B.正应力一定为零; C.切应力一定最大; D.切应力一定为零。 6.应力公式N F A σ=应用范围是( B ) A.应力在比例及限内; B.外力合力的作用线沿杆轴线; C.杆内各截面上的轴力必须相等; D.杆件的截面为圆形截面。 7.图2-2所示应力状态,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时,其相当应力为( D ) A.τσ=3 r ; B. τσ=3r ; C.τσ33=r ; D.τσ23=r 。 图2-2 8.单向应力状态下单元体( D ) A.只有体积改变; B.只有形状改变; C.两者均不改变; D.两者均发生改变。 9.长度因数的物理意义是( C ) A.压杆绝对长度的大小; B.对压杆材料弹性模数的修正; C.压杆两端约束对其临界力的影响折算; D.对压杆截面面积的修正。 10.内力和应力的关系是( D ) A.内力大于应力; B.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内力是矢量,应力是标量; D.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11.矩形截面细长压杆,b/h = 1/2。如果将b 改为 h 后仍为细长压杆,临界压力是原来的多少倍?( D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金融学精编版(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答:(1)当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时,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就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二是易于分割,即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等;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之间进行交易。事实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就在不同程度上具备这样的特征。 随着交换的发展,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世界各地历史上比较发达的民族,先后都走上用金属充当货币之路。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而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金属货币流通及其以前货币形态的演变基本上遵循了上述四个特征的要求,随着商品交换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其形态越来越先进。 (2)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之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因为: ①金属货币的产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币材的日益匮乏使人们开始寻找可以适应成倍增长的经济量的货币形式。 ②金银的国际分布极不平衡,动摇了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等贵金属流通的基础。 ③在金银复本位条件下,金贵银贱引起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极大地撼动了复合金本位的根基,随后的金本位制虽然克服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但因银退出了主币行列,所以使得原来就不足的货币金属量更显匮乏。 ④货币信用理论的发展和奥匈帝国打破“黄金桎梏”的实践使各国商业银行开始大量发行银行券,公众则因金属货币流通、携带及保存的不方便而逐渐接受了银行券。同时各国都意识到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浪费,也鼓励和支持银行券的流通。 ⑤经济危机使各国在贸易、金融等方面纷纷树起了壁垒。尤其是在古典重商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认为金银即国家财富,因此,各国都把金银作为战略物资管制起来。另外,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财政赤字使各国进一步管制黄金并大量发行不兑换银行券和纸币。 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 答:(1)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观,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从历史和逻辑上讲,货币的各个职能都是按顺序随着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

包装材料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 包装材料学定义 包装材料:川于制造包装容器和构成产品包装的材料的总称 一、包装材料学研宄的内容与目的要求 ?包装材料的结构、组成、生产加工、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根裾商品性能及包装要求正确选择包装材料(开发); ?根据材料制定包装容器制品的生产工艺,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经济管理; ?检测包装材料性能。 二、包装材料学定义:研宂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生产加工与应用的科学;是包装科学的基础学科。 三、包装材料的选择原则(方法) 1.包装材料的规格(对等性原则) 2.包装材料与产品的适应性或相容性(适应性原则) 3.商品的流通环境和保质期 4.经济性原则 四、包装材料分类 1、纸质包装材料(纸、纸板、瓦愣纸板、蜂窝瓦愣纸板、现代新型加工纸与纸板) 2、高分子包装材料(塑料、橡胶、粘合剂、化学纤维、涂料) 3、金属包装材料(钢铁、铝、锡、铅) 4、玻璃和陶瓷包装材料 5、玻璃和陶瓷包装材料 6、复合包装材料 7、纤维材料(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纺织品) 8、木材 9、辅助包装材料:粘合剂、涂料、汕墨、缓冲材料、封缄材料和捆扎材料 纸、塑料、金属和玻璃占总用量的90%以上,被称为四大包装材料 五、包装材料的必备性能 1、机械性能:(拉伸强度、抗压强度、耐斯裂度、耐戳穿能力) 2、耐候性能:(耐光、耐寒) 3、阻隔性或透气性:(透气性或阻气性、透光性或阻光性) 4、卫生性 5、印刷适性 6、尺寸稳定性 7、封口性 第二章纸与纸杰 一、 .造纸的基本原料(植物纤维还有填料、色料) 植物纤维的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二、纸包装材料的特点 a、机械强度较好、优良的加工成型性能; b、优异的S合性能(加工纸与纸板种类多,性能全面) c、印刷适应型(易于吸收油墨,印刷装璜及粘结加工); d、卫生性好(造纸高温工艺过程)、环保型(降解性); e>质轻,运输成木低廉; f、纸的原料广泛,纸包装容器可以回收重a使用,价格低廉。 三、造纸工艺流程 备料一制浆一纸浆漂白一打浆一加填与施胶一浆料的稀释与精选一抄纸一整理木浆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

金融学黄达第三版试题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考试题库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包装材料学复习资料(答案).doc

包装材料学复习资料 1.包装材料的一般性能要求:保护性、安全性、加工性、方便性、商品性。 2.主要包装材料的种类:塑料、纸张和纸板、金属、陶瓷和玻璃、油墨、黏 合剂。 3. 数均分子量 Mn=£NM/ENi ;重均分子量 云。 4. 名词解释:(1)加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2) 缩聚反应:单体间相互反应生成叠壬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水、氨等 分子)的反应;(3)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 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 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4)热固性聚合物:体形聚合物,加热条件下发生了 交联反应,形成了网状或体型结构,再加热时不能熔融塑化,也不溶于溶剂, 这类聚合物称为热固性聚合物° 5. 氯乙烯的自由基加聚反应:(1)链引发:R-R R- + CH 2=CHCL (2)链增长: RCH 2-CHCL- + nCH 2 =CHCL ------- ? R (3)链终止:a.重合终止 R . CH 2-CHCL- + -CHCL-CH 2- CH 2-CHCL -CHCL-CH2 ... R b.歧化终止 R ... CH 2-CHCL- + -CHCL-CH 2 ... R ------- CH2CL-CH2 .. R ? 6. 聚合物受热的力学状态:玻璃态(TTf ) 分子运动特点:(1)玻璃态:由于温度较低,分子热运动能低,链段的 热运动能不足以克服主链内旋转的势垒,因此,链段处于被“冻结” 状态。只有侧基、链节、短支链等小运动单元的局部振动及键长,键角的 变化;(2)高弹态:是链段运动使链分子发生伸展卷曲运动的宏观表现;(3)粘 流态:温度高于Tf 以后,由于链段的剧烈运动,整个链分子重心发生相对位 移; 7. 影响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因素:(1)重要内因:分子链的柔顺性分子间作用力 派共聚共混增塑等。a 主链柔顺性越好,玻瞅温蛔氐;b 顶窿的极性瞄分 子间的作用力趣虱娜化度越高;c.空间位阻增加,玻璃化温度升高;i 无规共聚物 的玻璃《温度介于两种或JI 楸聚组分单体的均聚物蹒璃化温度之间;e ?化学交联点增 加,蜥通度升高;f.g.加入增塑剂,蜥通度明 显下降。 2)夕糜件作用力、作用力速率,升(阵)温速度等。%升温速度降低,玻璃化温度 降低;b.外力越大,玻璃化温度降低越多;c ?聚合物周围流体静压力增加,玻 璃化温度线性升高;d.外力作用频率Vd 增加,玻璃化温度升高。 =1 ?2R ?RCH 2- - CH 2-III ■IM no a. I =I rfii III R .... CH 2=CHCL + 5. in I 8.塑料:是可塑造成型的材料,它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添加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