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程说课程说课稿

编程说课程说课稿

编程说课程说课稿
编程说课程说课稿

《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说课程说课稿找准课程定位推进课程建设这次的说课程我主要从五方面进行阐述: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构建及设计、课程所需教学资源、课程教法及学法设计、课程特色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1.课程开设的依据

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反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包括数控设备操作人员、质检或一线管理人员、程序及工艺设计人员、设备保养维修人员、生产管理及营销人员等工作岗位,围绕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适应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需要,掌握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的维护与保养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具备普通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维修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工作需要,适应国际竞争需要,适应终身学习需要,能从事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熟练的运用CAD/CAM软件开展本领域设计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的定位

该课程主要服务的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操作及维护保养能力;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及程序编制能力;零件质量控制能力;

3.课程的概况

整个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几大项,该课程开设于二年级上学期,计划180学时,承上启下,直接形成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为后续顶岗实习和就业服务。

4.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开设之前通过《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概述》等先期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机械常识,具有一定的读图与绘图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典型机械零件普通机床加工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编程、工艺及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形成打下基础,为后续相关专业拓展课程学习做准备。

本课程后期通过《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床夹具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等后期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一定的数控维修及工装设计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维护设计能力,为就业后的岗位升迁打下基础。

5.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其中:

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常用数控系统程序指令的编写格式;

2、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3、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理解常见的简单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操作数控机床并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加工;

2、会熟练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进行零件的检测;

3、能规范进行数控机床床的保养和维护。

4、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复杂工件的自动编程。

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安全安全防护意识和5S理念;

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3、具有自我学习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构建及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两个方向,其中专业技能培养设计理念应考虑基于岗位能力、基于工作流程、基于职业鉴定标准、基于企业生产要求、基于学校教学条件、基于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综合素质培养设计理念应考虑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实施环境、评价考核等内容。

2.课程设计思路:

内容上要坚持“理论够用、适度”的原则,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采用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力求通过实际加工制作上的案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从易到难、由简入繁的顺序确定教学模块和工作任务,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组织和实施教学。同时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学生的自学、团队、沟通、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总体上从模块化、任务驱动、学做一体、从易到难、模拟生产等几个方面展开。

3.课程内容选取及依据:

以企业生产的真实零件为载体,经整合教学内容等教学化提炼与处理后,设计工作任务。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企业调研分析确定普通机械加工、数控机械加工、质量及生产管理等职业岗位群,确定数控车、铣两个岗位工种。结合一线生产实际,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

围绕数控机床工艺、程序编制及操作岗位,

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应包括:

1、机床操作与维护能力,

2、程序编制能力,

3、质量控制能力;

综合职业素养应包括:

1、遵规守纪,团结协作

2、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3、刻苦专研、勇于创新

4.课程内容构建:

以职业鉴定标准为依据、结合专业定位和实训条件、以企业真实零件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关注职业素养的形成。

依据以上条件确定数控铣床的加工的几个学习领域,

领域一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

领域二平面轮廓类零件加工

领域三孔槽类零件加工

领域四复合类零件加工

整个内容的选取——与岗位相适应、与教学条件相对接,确定以下具体学习内容,

5.教学内容的设计:

应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环境的准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内容,最终开发出相应的一体化教学的工作页。

三、课程所需教学资源

1.教学场地及设备:(按60人的大班计算)

数控机床10台、仿真实验室(60机位)、宇龙数控仿真系统60节点、常用CAM软件、配套教材教辅,目前我们的设备基本满足要求,但是场地不太符合一体化的教学需求,已出台相关方案,拟进行场地改造,满足一体化的教学。

2.教材教辅:

紧紧围绕课程目标,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选取适合我院专业实践条件及生源特点的一体化教材。

该教材是集工艺、编程、仿真、实训、技能拓展为一体的一体化教材,体现企业生产中配合的重要性,基于生产过程开发课题,每一个任务和前后的任务均能实现配合,甚至可以组装成具有一定运动功能的机构。既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又能让学生明白其加工零件的目的性和关联性;每个任务都是以图纸为导入载体,以任务描述点出学习重点,然后展开相应的工艺、编程等知识的学习,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让学生有了完成该任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整体概念。

该教材不仅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评价环节中加入了过程评价,便于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拓展训练中介绍企业典型零件加工和加工工艺,和企业充分结合。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教材体系中融入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自评、互评、自学等环节,因此,还应有一定的资讯图书、网络等教辅设备。

3. 师资队伍:

该课程的教学团队应具备理论、实操于一身的一体化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具备工程识图、公差测量技术、工艺、编程、仿真、CAD/CAM、机床操作维护等综合知识,能够独立完成每个典型任务教学的实施,因此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该具有企业顶岗实践的经历。

目前我院能承担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共10人,聘请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人,具体人员情况如表所示:

四、课程教法及学法设计

1.学情分析:

目前职校生的优势在于:

1、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实践型课程更易于调动学生;

2、对技能课比理论课更有兴趣;

3、具有一定的识图、车工基础和切削参数选用能力;

目前职校生的优势在于:

1、对理论及相关计算不太感兴趣;缺乏工艺知识和经验;

2、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相对较弱;

3、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

结合以上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2.教学设计与学习建议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行为引导、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学习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讨论等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自学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法设计

根基个人教学经验及经历认识不同,推荐采用工作过程六步法、任务驱动四步教学法、理实一体三步教学法等方法。

4.考核评价设计:

整个评价设计应注重过程,关注素养、多重评价

评价理念:考核学生学习成绩应加强平时训练与考察,采用多级测评。由于平时的训练和考察加强了,因而在课程教学期间学生能投入其中,较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本课程的学习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体制:目前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评价方法,当条件成熟时采用理论+仿真+实操的一体化鉴定模式考核

五、课程特色及存在问题

1.特色与创新之处:

1、理念先进——采用生产性项目

2、设计先进——以职业岗位内容为切入

3、模式先进——工作过程六步法

4、手段先进——仿真教学、学做一体

5、评价先进——注重过程、多重评价

2.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教学方法手段有点单一,要探索对策。

(2)真正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场地不够完善,建议改建。

(3)课程的内容开发设计中存在不足,有的任务没能真正的基于工作过程,体现配合,仍需校企合作,深入企业深度挖掘。

(4)对于任务评价环节,在具体组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参与力度不高,仍需寻求对策。

(5)实施一体化的教师授课工作量太大,对其知识面要求较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激励教师投入一体化教学行列,并加大一体化教师的培训力度。

高中英语说课稿【三篇】

高中英语说课稿【三篇】 “说课”有利于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水平,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 大雅之堂。###小编整理了高中英语说课稿【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Unit 16 Scientists at work 》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单元背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新的发明和发现都层出不穷。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们更应用心去体会并感受科技和 发明创造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能联想到他们平时所学的学科及 知识,并用英语为媒介实行知识的整合与串联。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与争论, 所以如何准确的看待或处理这些问题,也成为广大学生应该了解并掌 握的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半学期新教材学习基础之上。学生已经逐步的适合了在活动与任务中学习英语以及如何 处理语言知识与活动展开的关系。并且,他们也已经形成并培养了一 定的小组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技能 听:在听懂教师向学生讲述实验中注意事项基础上,继续学习并强化捕捉特定信息的水平,以及确定全文主要话题的概括水平。

说:应能在了解一定的现代科技发明基础上,思考并学习如何对一种新的事物实行描述。同时能与他人实行交流,叙述事物的利与弊端。 读:强化略读、查读等阅读微技能,训练通过寻找关键词,主题句等方式更快速并准确的确定文章的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总体框架与脉络。继续使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猜词技巧猜测部分单词,并在上下文体验中感受某些佳句给读者带来的深层含义。 写:学习在对事物实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句型与词汇描述对事物正反面的不同观点,同时更应注重掌握一些必要的过渡词增加此类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感,并应熟悉议论性作文的基本写作框架。 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 (1)进一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水平,通过调查、采访、讨论等活动完成任务,取长补短,增强团体协作意识。 (2)引导学生用英语实行不同学科特点的思考,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话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用批判的思维去接受新的事物,增强他们的辩论意识与水平。 (4)意识到科技工作的艰苦以及所必需的个人品质与素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 语言知识 词汇:学习并使用一些与science 和scientists相关的词汇。 语法:进一步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与合成词的构成。 功能:学习如何就某一事物给予别人指导与说明。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8、教学进程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说课稿

高一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从教材结构来看,本节内容最为第一课是全部经济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只有让学生首先打好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基础,才可在以后的学习中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 (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3)理解货币的本质; (4)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6)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jiachao)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三)重点、难点 1.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2.重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说教法 1、用现代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用讨论法,澄清认识盲点 三、说学法 1、理论联系实际法:这一方法是政治课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人民币的展示、物物交换图片的形象展示,将抽象的理论和现实生活的实例结合起来。 2、问题引导法:在本节讲课,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讲述,我都一问题的形式展开引导学生思考,首先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我在进行纠正和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课堂设计

高中英语说课稿

高中英语全英文说课稿模板 1.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sson withyou.The content of my lesson is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1B Unit 16 Scientists at work. I’ll be ready to begin this lesson from five parts.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y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dure,and Blackboard design.First,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 Part 1 Teaching Material: This unit is about science and scientists. By studying of this unit, we’ll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serious attitude towards science and develop the interest in science. At the same time ,Let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give instructions. this less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this unit.This is an important lesson in Book One. From this lesson, it starts asking the Ss to grasp contents of each passage. Therefore, this lesson is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If the Ss can learn it well, it will be helpful to make the Ss learn the rest of this unit.As we all know ,reading belongs to the inpu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put has great effect on output , such as speaking and writing .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ndard curriculum and the syllabus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after study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analyzing the rule of children’s growing of mind,I think the teaching aims are the followings: 1.Knowledge objects: a)The Ss can hear,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ence patterns b)The S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c)TheSs can use the patterns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in the proper situation. 2.Ability objects: (1)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 To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working in pairs. (3)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especially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ability. 3.Emotion or moral objects: a)By completing the task,theSs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set up self-confidence in science; b)Teach the Ss what is “science”, p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study. now,let’s come to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the Difficult points. Well, how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s better, how to stress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oints? As is known to us all,The modern teaching demands the teacher shoul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A good teaching method requires that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leading effec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 aterial and the students’learningbackground ,I will use the following methods . Part 2 Teaching Methods: In my opinion,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Middle School i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i 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heir good sen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o in this lesson I’ll mainly use “Communicative”Approach(交际教学法), “Whole language teaching”(整体语言教学法)and “Task-based”language teaching (任务教学法). That is to say, I’ll let the S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structure of the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soci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theories(现代社会交际教学理论), I adopt the TSA method(情景教学) and TBLT method (语言任务教学)in my teaching, namely Total Situational Ac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宏观经济学全册教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课 教 案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宏观) 授课班级国贸、营销本科 授课时间 授课课时68 授课教师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理解GNP、GDP、NI、充分就业等重要概念,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 教学重点:衡量宏观经济总量的几个概念和计算方法,充分就业的含义和失业的三种类型。 教学难点:国民经济循环恒等式。 教学课时:10 教学方法:讲解和经济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 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经济关系。这些总量经济关系主要有:国民收入,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投资量,失业率,货币流通量等等。在国民经济的这些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总量。因此,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民收入的决定过程,研究国民收入的增长、波动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就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的决定是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因此微观经济学又叫价格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所以,宏观经济学又叫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和概念基础上的,所以要研究宏观经济学运行关系,首先我们要详细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 2课时)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 一、GNP、GDP与NI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也称国民总产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在这里,最终产品是相对中间产品而言的。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是相对于中间产品而言的,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和消费的产品,如消费品、企业的厂房、设备等。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者说中间产品是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加工的产品,如钢材、木材等原材料。 例1:一个经济中,棉花的价值为2000万美元,棉花纺成棉纱后的价值为5000万美元,棉纱织成棉布后的售价为10000美元,棉布做成服装后的价值为15000万美元,这一过程为: 棉花——棉纱——棉布——服装——消费者 2000万 5000万 10000万 1.5亿 2亿美元 在这一过程中,棉花,棉纱,棉布都为中间产品,服装为最终产品,那么GNP为2.5亿美元。 例2:某农民去年收获稻谷10000斤,市场上稻谷价格为1.00元/斤。其中,3000斤稻 谷被该农民留下自己家人吃,5000斤稻谷被私人酒坊老板买去造酒销售,2000斤被市民买回家吃。那么该农民当年生产的GNP是多少呢?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和GDP是相同的概念,只是二者考察的标准不同。GNP是以本国国民为标准,而不管国民创造的最终产品价值是否来自国内或国外。而GDP是以本国国境为标准,而不管创造者是本国居民还是居民,只要是在本国境内实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都属于GDP.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不相等。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doc

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消费及其类型》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消费及其类型》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 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在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这两个消费必备的条件之 后,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认识多彩的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 学习生产做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教材内容:本框由三目构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 定 , 这三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设计,将第一目和第二目的位置进行 了调换,先介绍消费的类型,之后是关于影响消费的因素,其中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最主要因素,但归 根到底都是由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最后是关于消费结构的介绍。 二、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对政治课存在很多误区,认为政治课不重要,忽略识记对政治课的重要性,同样也不懂得做 题技巧和做题方法。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 积极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做题。本框题中的消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最接近的经济现象,他 们对居民生活消费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理论知识却一知半解,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 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 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特别是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 租赁消费的异同 ; 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前两点最重要)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找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2、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确立依据是:只有真正理解了消费结构,才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因此是学习 下一框内容的必要理论准备。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贷款消费 难点的依据:贷款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职高全英文英语说课稿

职高全英文英语说课稿 LessonPlanInterpretation Unit5Reading—GettingtoknowStevenSpielberg Goodmorning,ladiesandgentlemen.Iamgladtoshowmylessonplanhere.Ihopethatever yonewillenjoymypresentation. ThelessonIamgoingtotalkaboutisGettingtoKnowStevenSpielberg,inSeniorEnglishFo rChina,StudentsBook1A.I’llshowwhat,howI’llteach,andhowI’ lldoso.Thesecanbeexplainedinthefollowing4aspects:myunderstandingoftheteaching material,teachingandstudyingstrategies,teachingprocedures,andmydesignoftheBbw ork. ⅠUnderstandingoftheteachingmaterial Firstly,I’ dliketotellyoumyunderstandingoftheteachingmaterial.Thisaspectconsistsof:thestatus andfunctionoftheteachingmaterial,keypointsanddifficultpoints,teachingobjectives,a ndmyarrangementofthetext. Inthislesson,SswillbeofferedsomebiographicalinformationaboutSpielbergandsomeo

国际经济学说课稿

《国际经济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国际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我将从“教材分析——对学生的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案设计——教学效果预测”六个方面将本章的知识细化。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际经济学》第一章绪论部分。 人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本章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介绍了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课程的内容和重要性,以及学习目的、方法等,因此,绪论讲的好与否, 将对学生后来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甚至专业思想的巩固影响甚大。 所以,上好绪论部分对于整个《国际经济学》课程和牢固学生专业思想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实际基础能力,我确定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学习目标 A.学生能够理解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 B.学生能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C.学生能够了解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2.能力素质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发现身边的一些国际经济现象,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思考各种国际经济现象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理解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掌握国际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上的特征。 2.难点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对学生的分析 在开学之初,尤其是新教材的第一节课,学生大都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来上课,教师要珍惜这种热情和兴趣,从第一讲开场白就应该把学生引入新学科的境地,引进所学专业的大门,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学生热爱本专业,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的热情,以及热情后面的知识精装——认真备课和对课堂的精心策划。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方法 根据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主要运用案例法,启发诱导法、问题探究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活动。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时,通过两个案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是不断在增加的。 2.多媒体演示法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经济学基础》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经济学基础》。我将从课程定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时分配、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分析、课程考核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定位与作用 本门课程教材是21世纪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一版。 本门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特点是理论性、实用性、学术观点多、内容更新变动快。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和分析方法,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和实际基础能力,我确定本章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 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经济现象 能力目标 1.信息处理能力 2.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合理制定计划,善于利用资源 素质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理性消费 2.培养强烈的资源稀缺意识 3.培养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2.无差异曲线分析 3.企业成本分析 4.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5.乘数理论 6.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7.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 8.经济周期理论 教学难点 1.规模收益和范围经济 2.市场结构 3.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4.核算国民收入 5.失业和通货膨胀 6.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四、学时分配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说课稿完整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政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当中,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的第一框题。我将从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经济学的作用。商品和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课内容是学好本单元乃至整本书的前提和关键。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商品的定义;知道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以及货币的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知道纸币的含义及优点。 1.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逐步确立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确立正确的金钱观。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重点依据: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才能更好地理解货币在生活中

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难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难点依据:这个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和空洞,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过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既需要规范性,又需要创造性和实践性。因此,考虑到本校高一学生的自身实际,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 纳能力。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有争议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3.讲授法:通过老师对教学重难点的重点讲解与分析,能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本课知识。 (过渡):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英语阅读》课程说课稿

《英语阅读》课程说课稿 各位专家上午好!我代表课程组来说一下《英语阅读》这门课程。我要汇报的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原则与方法、教材选取、测量与评估与课程特色。 一、课程定位 《英语阅读》属英语专业技能类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课程为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做必要的铺垫;同时,本课程提供的知识为后续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设置 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阶段。基础阶段的阅读课教学主要是传授英语阅读的基本技巧,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基础阶段主要提高学生的事实性阅读能力(factual reading ability),而提高阶段则应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阅读能力(critical reading ability)和鉴赏性阅读能力(aesthetic reading ability)为主。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总学时一般为320学时,每周安排2学时。 根据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制定了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获得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及篇章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具备搜索、整理、归纳、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能对文章进行批判性的阅读。 素质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提高语言文化关注。 四、教学要求 学生在学完1年后,应能阅读难度相当于英文原著简写本的浅显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80个单词,能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情节或论点。在之后2年的学习中,学生基本上能读懂难度相当于TIMES的简短新闻报道;能在大概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12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能在5分钟内速读600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 五、教学原则与方法 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

教案A宏观经济学习题(中文)

宏观经济学(习题) 1、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计算(每题10分): 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入括号内,并简要说明,每题1分):1.以下变量,不属于流量的是 A、个人可支配收入; B、消费支出; C、个人财富; D、GNP 2、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随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A、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商品的质量; 3、已知某国1995年和199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3630亿美元和910亿美元,如果以1995年的价格指数为100,1990年的价格指数等于48。这样,1990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 A、910亿美元; B、1900亿美元; C、4368亿美元; D、436.8美元; 4、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哪两项不能简单相加() A、政府支出和工资、薪金; B、个人消费与个人储蓄; C、消费支出与净投资; D、政府支出与净出口; 5、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500和300亿美元; D、2500和500亿美元; 6.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 A、不算入GDP,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GDP,按若出租可得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GDP,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算入GDP,按造房成本的若干分之一计算; 三、简答(每题6分): 1.为什么GDP不等于全社会的销售总额。 2.政府公债的利息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2、收入—支出模型 一、计算(每题10分): 1.已知:Y=C+I+G C=0.9Y d Y d=Y-T N T N=10+0.2Y I0=60 G0=33; 求:Y e,C e,T e; 2.已知:Y=C+I+G+(X-M)C=20+0.75Y d Y d=Y-T N X=5+0.25Y M=5+0.10Y T R=5 I0=20 G0=10 T X0=20 T X=T N+T R T X0=20 求:Y e,C e; 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入括号内,并简要说明,每题1分):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不相等时,国内生产总值所以发生变化并趋于均衡,是因为() A. 居民的储蓄带来经济的收缩; B. 厂商的投资带来经济的扩张; C.厂商因为利润发生了变化而改变产量; D. 政府的转移支付带来经济的变化 2.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内生产总值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6000亿元,在MPC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A.500亿元, B. 50亿元, C. 10亿元, D. 100亿元; 3.哪一对变量对国内生产总值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A. 政府支出和进口, B. 消费和投资, C. 政府减税和投资, D. 出口和政府减税; 4.在引致投资的条件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边际投资倾向等于为20%,100万元的新增投资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A. 250亿元,B125亿元, C. 500亿元, D. 400亿元; 5.收入-支出模型的节俭悖论表明,在每一收入水平都增加储蓄的意图将导致:A.投资不变,国民收入下降; B.投资下降,国民收入不变; C.投资下降,国民收入下降; D.投资不变,国民收入不变;

市场营销学说课稿

-- 《市场营销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XX教师,我今天说课的课程名称是《市场营销学》,我将按照“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改革思路”等六个环节阐述我对这门课程的设计与思考。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从课程体系及内容看,其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显著。理论综合性是该门课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是一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要求学生具有多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储备;实践性是指市场营销学诞生来源于实践,概括了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了一系列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战略、战术和方法,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应用性是指市场营销学原理不仅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有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因而受到企业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且逐渐应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市场营销学》是营销与策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基本分为四个模块: 基本观念、市场分析、营销策略(4Ps)、营销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过程,掌握企业营销活动的规律,牢固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去研究和解决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制定出适合于企业的可靠的市场营销决策方案,并将其转换成为有效的实施计划。为学生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授课,共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 2、课程衔接 本课程为营销与策划专业的一门总论性课程,是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性和各章节内容的关联性分析;本课程属于应用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行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后续课程有:《经济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共关系实务》,《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广告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等课程。 3、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开阔的市场营销视野以及辩证的市场营销观念,培养学生既能够对高级营销(战略层面)的问题有宏观的思考和把握,又能够把握企业产品整体营销与市场现实的矛盾并探索其规律,为其顺利进入毕业环节和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精品文档

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2014年6月修订) 学院 二○一四年六月

三亚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教案首页

备注:选用教材及参考书须注明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等版本信息。

三亚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注:1.每次课(2或4学时)填写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2.教案与讲义正文附后,手书打印均可。

第一章导论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上研究国民经济的水平、运行、波动、增长以及调控的一门经济学科。 与微观经济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应用方法上。 微观经济学:使用传统(物理学、牛顿力学等)方法研究、分析、综合考虑其内部作用,解释经济现象。利用个量方法分析经济,研究的是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学:归纳总结各类经济现象,用总量的方法研究经济(综合法)主要研究: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通货膨胀、宏观货币政策、宏观财政政策、环保等问题。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1662年威廉·配弟英国《赋税论》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其核心思想是保持财政平衡,通过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国民财富。 1758年魁奈法国《经济表》开创宏观总量分析的先河。其核心思想是研究一个农业国家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问题。采取固定体价格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社会商品流通总量和货币流通总量、社会总产品和总收入以及社会生产两大部门(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交换关系,作了宏观静态分析。 马克思《资本论》将社会总产品在使用价值上分成两大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次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成物资资料产品税补偿金(c)、工人工资收入(v)和资本家剩余价值(m),最后再对社会再生产(产品的实现)进行研究,分析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的不可避免性。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 1929年,西方爆发经济大危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宏观经济问题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家的热闹话题和紧急任务。 1936 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西方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部代表作。其主要思想有:(1)否定充分就业;(2)否定萨伊定律,即否定法国萨伊的“供给为其自身创造需求”理论,认为供给并不总是与需求相等,宏观经济经常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3)主张国家干预。 1963 阿克利美国《宏观经济理论》比较完整地建立起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宏观经济分析的若干前提假定 一、资源稀缺假设 指可用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一切要素、环境、条件和人工资源,小于人们心理和生理的最大需求。 二、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三大特征:(1)追求最大经济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因;(2)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受外人支配;(3)具有完全的理性行为,可以准确比较和权衡各种经济活动的得失,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 三、多元经济主体假说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即经济人)是多元化的。在计划经济中,只有居民、企业和

经济学说课程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 《经济学基础》是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面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周课时2节。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完管理学、商品知识等后学习该课程,了解并学会分析价格变动、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分类、经济政策等经济学知识,为之后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经济学意识较薄弱,数学基础不牢固,且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经济学本身课程较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此方面入手,带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常见的问题,并引入经济学,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带学生对经济学有一定兴趣和了解后,再进入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学习。 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带入生活实践,引导学习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展现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课程资源 我们教研室共有教师5名,其中中级职称3人;高级技师3人。教师团队老、中、青结构合理,大部分教师授课及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 教室内设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亦能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经济学基础》,刘日星、赵亚芬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第5次印刷。该教材旨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目标,在介绍经济学基础理论时,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三个主要部分,提炼其最基础、最重要、最实用的经济学知识,引导学生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利用经济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本课程共12个项目,项目1为经济学引入,2-7为微观经济学部分,项目8-10为宏观经济学部分,最后两个项目为国际经济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最为重要,和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授课时会联系实际生活做出相关分析,所以分配时间较多,基本上每个项目分配四课时,旨在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经济学基础理论。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我还选用了两本经济学趣味读物作为教辅,以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演示,采用动画、颜色对比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播放课堂内容相关视频,并向学生提供二维码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延展课堂授课。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打破西方经济学固有理论框架,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三个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