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关于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关于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关于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关于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第二次稿酬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第一次稿酬超过了4000元

例题1:2007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试题的第69题。甲、乙的第一次稿酬分别为10800元、6480元;第二次稿酬分别为1200元、720元。

1.第一次版税计算个人所得税:

10800×11.2%=1209.6(元)

6480×11.2%=725.76(元)

2.第二次版税计算个人所得税:

1200×11.2%=134.4(元)

720×11.2%=80.64(元)

说明: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的稿酬,甲、乙的稿酬计算个人所得税,都是直接把所得稿酬乘以11.2%即可。

(二)第一次稿酬未超过4000元,加上第二次稿酬也未超过4000元

例题2:2009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试题的第68题,乙第一次版税、第二次版税分别为2400元、1478.40元。

1.第一次版税计算个人所得税:

(2400-800)×14%=224(元)

2.第二次版税计算个人所得税:

1478.40×14%=206.98(元)

说明:第一次稿酬计算个人所得税,要首先减去800元,再乘以14%。第二次稿酬计算个人所得税,则直接乘以14%。

(三)第一次稿酬未超过4000元,加上第二次稿酬超过了4000元

例题3:同样是2007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试题的第69题。丙的第一次稿酬、第二次稿酬分别为3780元、420元。计算就比较麻烦,因为两次合计为4200元,超过了4000元。计算如下:

1.第一次稿酬计算个人所得税:

(3780-800)×14%=417.20(元)

2.第二次稿酬计算个人所得税:

首先算出稿酬总额:3780+420=4200(元)

然后算出总税额:4200×11.2%=470.40(元)

接着总税额减去第一次税额:470.40-417.20=53.20(元)

例题4:2011年出版专业基础中级试题的第68题。郭立新的第一次稿酬、第二次稿酬分别为3649.80元、464.52元。两次合计为4114.32元,超过了4000元。计算如下:

1.第一次稿酬计算个人所得税:

(3649.80-800)×14%=398.97(元)

2.第二次稿酬计算个人所得税:

首先算出稿酬总额:3649.80+464.52=4114.32(元)

然后算出总税额:4114.32×11.2%=460.80(元)

接着总税额减去第一次税额:460.80-398.97=61.83(元)

说明:在计算第一次稿酬(或者版税)的个人所得税时,例题3、例题4和例题2是一样的步骤。与例题2不同的是,例题3和例题4在计算第二次稿酬(或版税)的个人所得税时,都要首先算出稿酬(或者版税)总额,再算出总税额,最后减去第一次税额。

二、其他问题

1.如果作者得到稿酬后要付款购书,应该扣除稿酬个人所得税后,在税后稿酬中扣除相应钱款,理由是不得占国家便宜。

2.如果是支付序言、插图等作者的稿酬,则可以直接从税前稿酬中扣除,然后再计算各自的个人所得税。

2014年计算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最后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各类税费的应纳金额均免去角和分。)某职校教师A编著了书稿《漫画汽修工》,并请漫画家B负责绘制其中所有漫画插图。2012年2月该书稿交由甲出版社出版。A、B与甲出版社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约定:文字部分稿酬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插图稿酬采用一次性付酬的方式。基本稿酬标准为40元/千字,按扣除插图所占篇幅后纯文字部分的版面字数计付;印数稿酬标准为2%,具体计算方式按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插图的稿酬标准为60元/幅。

2012年4月甲出版社出版该书。该书为32开,平装,共印刷4000册,定价20元。书中共有插图70幅,应付稿酬的版面字数为9万字。

2012年9月,该书第二次印刷,印数为4200册,定价不变。

至2013年12月,除50册用于样书外,该书还库存750册,其余都实现了销售,销售折扣率均为六五折。

问题一:第一次印刷后A、B各应得税后稿酬多少元?

问题二:第二次印刷后A应得税后稿酬多少元?

问题三:至2013年12月,甲出版社应为该书总共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参考答案:

问题一:第一次印刷后,A应得税后稿酬(3456)元,B应得税后稿酬(3730)元。具体算式是:

(1)A的基本稿酬=40×90=3600(元)

(2)A的印数稿酬=3600×2%×(4000÷1000)=288(元)

(3)A的税前稿酬=3600+288=3888(元)

(4)A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888-800)×20%×(1-30%)≈432(元)

(5)A的税后稿酬=3888-432=3456(元)

(6)B的一次性稿酬=60×70=4200(元)

(7)B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200×(1-20%)×20%×(1-30%)≈470(元)

(8)B的税后稿酬=4200-470=3730(元)

问题二:第二次印刷后,A应得税后稿酬(317)元。具体算式是:

(1)印数稿酬=3600×2%×(5000÷1000)=360(元)

(2)A的两次税前稿酬合计=3888+360=4248(元)

(3)A的两次稿酬合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248×(1-20%)×20%×(1-30%)≈475(元)

(4)A第二次所得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75-432=43(元)

(5)A第二次所得的税后稿酬=360-43=317(元)

问题三:甲出版社应为该书总共缴纳销项增值税(11067)元。具体算式是:(1)该书销售总册数=4000+4200-50-750=7400(册)

(2)该书的销售实洋=20×7400×65%=96200(元)

(3)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96200÷(1+13%)×13%≈11067(元)

2015年计算题

某高校工程制图教研室张老师、赵老师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建筑制图》一书,张老师还安排研究生李娟制作了其中部分插图,并说明书出版后会一次性分部分稿酬给她。

与甲出版社签订的出版合同约定,甲出版社以版税方式向张老师、赵老师支付稿酬,并将按二人各自完成的字数比例进行分配,版税率为8%;插图不单独付酬,由作者自行从总稿酬中分一部分给插图制作者;首次印刷后按照实际印数计算版税,重印图书则按照实际销售数计算版税。

该书于2013年7月出版,首次印刷4000册,定价35元。据统计,全书应付稿酬的版面字数共计40万字,其中张老师完成了25万字,赵老师完成了15万字。

该书出版后,正当助理编辑小王计算应付给张老师和赵老师的稿酬时,张老师、赵老师共同要求从该书的税前稿酬中支付1200元给李娟,作为其完成绘图工作的报酬。小王重新计算后,发现由于稿酬中免税部分所占比例提高,张老师和赵老师可以少缴纳部分个人所得税。他认为其中存在逃税的嫌疑,便向责任编辑老陈汇报。老陈却说这样做是正常的,不违反税法。于是小王仍按重新计算的结果办理支付稿酬的手续,并于8月中旬支付给三人。

至2014年2月,首次印刷的该书除了直销100册收入1399.24元外,其余都以六五折批发给各发行商,且没有退货。因此,甲出版社重印该书2 500册。至2014年年底结算版税时,还有库存300册,其余均实现销售,折扣率为65%,也都没有退货。

问题一:从税前稿酬中支付李娟报酬的做法是否确实不违反税法规定?为什么?

问题二:该书首次印刷后,张老师、赵老师可得税前稿酬各是多少元?

问题三:该书首次印刷后,甲出版社应为张老师、赵老师各代扣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问题四:2014年年底结算版税时,若已知张老师的税前稿酬是3850元,而赵老师的税前稿酬是2310元,则甲出版社应为两人各代扣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问题五:至2014年年底,甲出版社为销售该书的收入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多少元?

参考答案:

问题一:不违反税法,因为个人所得税应该由获得收入者自己缴纳,而各人均可有一定的依法免税额。

问题二:该书第1次印刷后,张老师的税前稿酬是(6250)元,赵老师的税前稿酬是(3750)元。具体算式如下:

(1)张老师的税前稿酬=(35×8%×4000-1200)×(25÷40)=6250(元)

(2)赵老师的税前稿酬=(35×8%×4000-1200)×(15÷40)=3750(元)

问题三:该书首次印刷后,甲出版社应为张老师代扣缴个人所得税(700)元,为赵老师代扣缴个人所得税(413)元。具体算式如下:

(1)张老师应纳税额=6250×11.2%=700(元)

(2)赵老师应纳税额=(3750-800)×14%=413(元)

问题四:2014年年底结算版税时,甲出版社应为张老师代扣缴个人所得税(431)元,为赵老师代扣缴个人所得税(265)元。具体算式如下:

(1)张老师应纳税额=(6250+3850)×11.2%-700=431.20≈431(元)

或:张老师应纳税额=3850×11.2%=431.20≈431(元)

(2)赵老师应纳税额=(3750+2310)×11.2%-413=265.72≈265(元)

问题五:至2014年年底,甲出版社为销售该书的收入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16126)元。具体算式如下:

(1)该书销售实洋=35×65%×(4000-100+2500-300)+1399.24=35×65%×6100+1399.24=140174.24(元)

(2)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140174.24÷(1+13%)×13%=16126.24≈16126(元)

2016年计算题

王强将自己编著的《“互联网+”时代的潜在商机》一书交甲出版社出版。根据出版合同约定,甲出版社以版税方式支付王强稿酬,版税率为8%,按实际销售数于每年年底计算。同时双方约定,该书出版后两个月内,甲出版社先按首次实际印数预付版税,当年年底则不再结算。

2014年3月,《“互联网+”时代的潜在商机》一书出版。定价40元,首次印数5 000册。甲出版社以经销的形式批发给某网上书店1 500册,发行折扣率为50%,书款在3个月内结清;以寄销的形式按六五折批发给乙发行公司3 000 册,书款在年底结算。

到2014年12月底,乙发行公司已实现销售2 900册,并按约定与甲出版社结算了书款,但暂未退货。此前,网上书店也按约定及时结算了书款。

2015年3月,乙发行公司要求添货。甲出版社便重印2 000册,仍以寄销的形式按六五折全部批发给乙发行公司。8月,王强提出自费订购该书100册,并要求按六折结算,书款从稿酬中扣除。甲出版社表示同意,并很快把书交给了王强。

截至2015年12月底,乙发行公司还剩400册未实现销售,便按已销数量向甲出版社结清货款。

问题一:王强应得税前预付版税多少元?

问题二:王强应为所获预付版税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问题三:2015年底,王强应得税前版税多少元?

问题四:2015年底,扣除个人所得税和购书款后,王强实得金额多少元?

问题五:截至2015年12月底,该书的出版码洋和销售实洋各为多少元?

问题六:截至2015年12月底,甲出版社总共应为销售该书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参考答案:

问题一:王强应得税前预付版税(16 000)元。具体算式是:

预付版税=40×8%×5000=16 000(元)

问题二:王强应为所获预付版税缴纳个人所得税(1 792)元。具体算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16 000×(1-20%)×20%×(1-30%)=1 792(元)

问题三:2015年底,王强应得税前版税(3840)元。具体算式是:

应得税前版税=40×8%×(1 500+3 000+2 000-400+100-5 000)=3.2×1 200=3 840(元)

问题四:2015 年底,王强实得金额(1 010)元。具体算式是: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 840×(1-20%)×20%×(1-30%)=430.08≈430(元)

实得金额=应得版税-个人所得税-自费购书款

=3 840-430-40×60%×100=1 010(元)

问题五:截至2015 年12 月底,该书的出版码洋为(280 000)元,销售实洋为(152 000)元。具体算式是:

出版码洋=40×(5 000+2 000)=280 000(元)

销售实洋=40×1 500×50%+40×(3 000+2 000-400)×65%+40×100×60%=152 000(元)

问题六:截至2015 年12 月底,甲出版社总共应为销售该书缴纳销项增值税(17 486)元。具体算式是:

不含税销售额=152 000÷(1+13%)≈ 134 513.27(元)

应缴纳的销项增值税=134 513.27×13%≈ 17 486.73 ≈17 486(元)

上海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上海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个人所得税,很多人只是听过,却不知道它的计算方法,所以有的时候对它是一头的雾水,下面我们招商信诺的专家就来告诉你,上海个人所得税计算器,相信对你一定会有所帮助。 常用的个税计算公式是个税=应纳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工资总额-社保个人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免征额。 下面分步说明,并举实例以便大家更好理解。 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个月)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个人社保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即为员工当月应缴交的社保、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总额,由企业代缴代扣。 免征额:根据2011年9月1日以后开始实施的个税法规定免征额为3500元, 国家规定的应纳税额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举实例以便大家更好理解: 假设员工工资总额为10000元,社保个人缴交额为1000元,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为500元。 则其应纳税额为10000-1000-500-3500=5000元,则参考图示,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5000*20%-555=445元 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 个税是个人所得税的简称。 1、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

新个税计算方法

2012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本月应纳税额=本人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个税起征点(3500元) 步骤二:201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元)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1 <1500元 3 0 2 1500元-4500元10 105 3 4500元-9000元20 555 4 9000元-35000元2 5 1055 5 35000元-55000元30 2775 6 55000元-80000元35 5505 7 >80000元45 13505 步骤三:本月个税=应纳税额×对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计算方法举例: 某公司职员在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月收入为10260元,则应纳税额为(1026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6760元,位于上表中的第3档。 对应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 个税=6760×20%-555元=797元。 年终奖计税方法共有2种,分别为: 1。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到对应税率,然后直接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2。扣除三险一金后,如果当月工资收入不足3500元,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50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算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举例说明: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361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发放年终奖为20000元,那么先将20000元除以12得出1667元,适用税率为10%,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20000×10%-105=1895元。 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为258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年终奖为5000元,那么首先从年终奖中减去920元补足当月工资,然后将(5000-920)元除以12得出340元,对应的税率为3%,那么年终奖扣税额为(5000-920)×3%-0=122.4元。 补发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步骤一:计算当月应纳税额本月个税=【本人月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个 税起征点(3500元)】X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步骤二:201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 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案例分析与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综合分析题 1、中国公民孙某系自由职业者,在绘画方面很有造诣。 2013年发生个人所得税的相关事项如下: (1)在A国讲学取得收入30000元,在B国进行书画展卖,现场作画取得收人70000元,已分别按收入来源国税法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5000元和18000元。是否回国后还需要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何时、何地申报,须在我国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2)孙某在年初独立出版了一本绘画技巧教材,已取得稿酬收入50000元,出版社年初从中扣缴其个人所得税,10月出版社又进行加印,《绘画周刊》也对绘画技巧的内容进行了连载,加印和连载稿酬分别是1000元和3800元。加印和连载需要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3)接受一电影公司委托,对一部描写画家的电影剧本进行专业审核,约定审稿收入15000元。需要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4)接受邻省美术馆邀请为该馆的一个国际画展的开幕式担任即席翻译,该美术馆一次性支付孙某6000元税前报酬,孙某自负往来交通、住宿费用。孙某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是多少。 【解析】: (1)境外收入应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在我国的境内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补税。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和不同所得项目,依照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内不同所得项目的应纳税额之和,为该国家或者地区的扣除限额。 ①A国讲学收入属劳务报酬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抵扣限额)=30000×(1-20%)×30%-2000=5200(元),其实际境外纳税5000元,未超限额,可全额抵扣,并需在我国补缴个人所得税=5200-5000=200(元) ②B国现场作画收入属劳务报酬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抵扣限额)=70000×(1-20%)×40%-7000=15400(元),因其实际境外纳税18000元,超过限额,并不需在我国补税,超限额部分的2600元不得影响A国计算,也不得在本年度应纳税额中抵扣,只能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内,从来自B国所得的未超限额的部分中补扣。 (2)加印和报刊连载的稿酬收入,由出版社和杂志社分别扣缴其个人

个人所得税计算

(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自2011年9月1日起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得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35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意】2011年9月1日前为2000元,并适用5%~45%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考试中如果考察某人2011年全年工资应缴纳得个人所得税需要分段计算。 【例题·计算题】小张2012年5月取得工资薪金6000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全月应纳税所

得额1500元以下得税率3%;超过1500元不超过4500 元得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105) 【正确答案】应纳税所得额= 6000-3500=2500(元); 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第一种,按照速算扣除数简易方法计算: 应纳税额=2500×10%-105(速算扣除数)=145(元)。 第二种,按照超额累进税率定义分解计算: 应纳税额=1500×3%+(2500-1500)×10%=45+10 0=145(元)。 2、个体工商户得生产经营所得(了解) 个体工商户得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得收入总额, 扣减税法允许扣除得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得余额,为应纳 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了解) 4、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得,减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 (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得,减除费用20%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注意】如果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得,以1个月内取得得收入为一次。 【链接】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得,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万至5万元得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5成,超过5万元得部分,加征10成。

最新个人所得税综合计算题及答案

个人所得税综合计算题及答 1、李某1999年12月取得以下几笔收入: ⑴李某为某一企业董事会成员,本月实际取得工资收入1128元(已扣除按国家规定比例提取上缴的 住房公积金72元),独生子女补贴100元,年终奖金3000元,又取得董事会收入2000元。 ⑵因投保财产遭损失,取得保险赔款5000元;本月还取得国库券利息收入200元,集资利息1800元。 ⑶李某共有两套住房,本月将另一城市的一套住房出售,取得转让收入150000元,该房屋原值8000 0元,卖房时支付有关税费8500元,广告费1500元。 ⑷李某因在国外某公司投资,本月取得该国净股息所得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24600元),已被扣 缴所得税700美元(折合人民币5637.50元)。 ⑸本某与他人共同编写一本30万字的著作《现企管理》,得稿酬20000元,各分10000元。 ⑹本月接受邀请给一个单位讲学2次,第一次取得报酬20000元,第二次取得报酬150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李某1999年12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答案:⑴工资收入应纳税额=(1128-800)×5%=16.40(元)年终奖金应纳税额=3000×15%-125=325(元)个人由于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税。董事会收入应纳税额=(2000-800)×20%=240(元) ⑵国库券利息收入及保险赔偿收入免税。利息收入应纳税额=1800×20%=360(元) ⑶转让房产应按财产转让项目征税应纳税所得额=150000-80000-8500-1500=60000(元)应纳所得税额=60000×20%=12000(元) ⑷来自该国所得有抵免限额=(24600+5637.50)×20%=6047.50(元)由于李某在该国已被扣缴个人所 得税额不超抵免限额,故来自该国所得的允许抵免额为5637.50元。应纳税额=6047.50-5637.50=410(元) ⑸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0000×(1-20%)×20%×(1-30%)=1120(元)⑹李某本月给同一单位讲学,属于同一连续性收入,以一个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应纳税所得额=(20000+15000)×20%=28000(元)应纳所得税额=28000×30%-2000=6400(元)综上,李某1999年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604+325+240 +360+12000+410+1120+6400=20871.40元 2、张某1999年10月份取得以下几笔收入: ⑴张某于1999年10月发表一部长篇小说,获得稿酬10000元(已纳个人所得税),因该小说畅销, 本月又加印该小说取得稿酬2000元。并且,该小说在本月获得国家文学奖,取得奖金5000元。 ⑵张月本月将一篇短篇小说文稿拍卖,取得收入30000元。 ⑶张某本月初将其于市中心自有两间120平方米的门面房,出租给陈经营服装。协议规定,租用期一 年,年租金96000元,本月取得租金收入8000元。另外,本月支付该出租房发生的修缮费用500元,取得普通发票,本月允许扣除的税费合计1496元均已缴纳,并取得税票。 ⑷张某因购买体育彩票中奖取得奖金100000元,其中40000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灾区。 ⑸张某在自己本单位取得本月工资收入8800元(现金)。按照该单位内部的规定,员工工资收入应 纳税额的30%由单位负担,其余70%的应纳税额由员工自己负担。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张某1999年10月本人实际负担的个人所得税额。 答案:⑴张某获得的国家级文学奖免税。取得的稿酬所得按规定应属于一次收入,须合并计算应纳税 额。应纳税额=(10000+2000)×(1-20%)×20%×(1-30%)-10000×(1-20%)×20%×(1-30%)=134 4-1120=224(元) ⑵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或复印件公开竟价拍卖,属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30000×(1-20%)×20%=4800(元) ⑶财产租赁收入应纳税额=(8000-1496-500-)×(1-20%)×20%=960.64(元) ⑷许扣公益捐赠额=100000×30%=30000(元)应纳税额=(100000-30000)×20%=14000(元)

2011年最新个税税率表及EXCEL计算公式

2011年最新个税税率表及EXCEL计算公式 概述:从今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个税法将正式实施,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由九级改为七级,为3%至45%。(税率如下文所示) 具体缴纳公式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35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3%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原个税9级超额累进税率:

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适用25%税率的起征点从此前的20000元至40000元调整至9000元至35000元,范围明显扩大。 在新的个税法中,应纳税收入3.86万元成为个税增减临界点,即月应纳税收入低于3.86 万元缴纳的个税将减少,高于3.86万元则将多缴税。而在一审草案中,临界点是1.9万元。 EXCEL公式: =ROUND(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公式解释: 5%*{0.6,2,4,5,6,7,9}这部分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 5*{0,21,111,201,551,1101,2701}这部分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 0,105,555,1005,2755,5505,13505 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这一部分是个人工资减去起征点3500后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七个数据取最大值。 最外层的函数 =ROUND(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是将前面得到的最大值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说分以下的数四舍五入。

个人所得税计算题 (2)

个人所得税课堂计算题 1.李某于2009年10月发表一部长篇小说获得稿酬10000元(已纳个人所得税),因该小说畅销,本月又加印该小说取得稿酬2000元。并且,该小说在本月获得国家级文学奖,取得奖金5000元。李某在本月将一篇短篇小说文稿竞价拍卖,取得收入30000元。计算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 2.李某于2006年1月初将其位于市中心的自有两间120平方米的门面房出租给陈某经营服装。协议规定,租期l年,年租金96000无,分12次于每月月初支付8000元。另外,本月维修该出租房屋发生修理费用500元,取得普通发票(除个人所得税外,其他应纳税费合计1496元均已缴纳,取得税票)。计算李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3.李某在2008年某月因购买体育彩票中奖取得奖金100000元,其中40000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某贫困地区;另外在本月获得劳务收入12万元,其中3万元捐助给农村义务教育、4万元捐赠给贫困地区。试计算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 4.中国公民李某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职员,2008年其个人收入如下(本题中的租金收入、工程设计收入、售房收入的营业税税率为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附加为3%。):(1)每月工资收入6000元,12月份取得年终奖24000元。(2)私有住房出租1年,每月取得租收入3000元,当年3月发生租房装修费用2000元。(3)业务时间为某单位进行一项工程设计,取得设计费收入50000元,将其中20000 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灾区。(4)11月20日销售非惟一的家庭生活用私有住房一套,取得收入200000元,该房上年购进价150000元,销售过程中缴纳相关费用5000元。11月25日购买福利彩票中奖5000元。 根据所给资料,计算2008年李某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5.中国公民李某是被单位派往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高级职员,2009年度他的收入情况如下: (1)雇用单位每月支付工资、薪金15000元;(2)派遣单位每月支付工资、薪金6000元;(3)9月份购买福利彩票,一次中奖收入15000元;(4)取得保险赔款5000元;(5)李某2008年曾购入1000份债券,每份买入价10元,购进过程中支付的税费共计150元。2009年2月份以每份12元的价格卖出600份,支付卖出债券的税费共计110元;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按照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雇用单位支付工资、薪金时,每月应代扣个人所得税税额;购买福利彩票中奖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派遣单位支付工资、薪金时,每月应代扣个人所得税税额;李某售出债券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6.某市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对其进行查账征收管理。2009年自行申报取得产品销售收入640万元,购买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收入2.5万元;购买原材料支付价款50万元,材料全部验收入库;购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测试仪器一台,支付买价和安装费共计4.5万元(其中支付给个人的安装劳务费0.5万元,按照安装协议商定,支付给个人的安装劳务费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该个体工商户代付),仪器已投入使用;本年应结转的产品销售成本450万元;发生管理费用150万元(其中含业务招待费和其家庭的生活费8万元,上缴的印花税0.4万元、房产税0.6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30万元(其中含通过国家机关向教育部门捐款6万元,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罚款1万元);应缴纳的增值税2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0.14万元、教育费附加0.06万元;该个体户年均员工7人(其中含业主1人),全年计入各项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61200元(业主每月工资为2500元)。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2009年度该个体工商户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7.李某是我国一位医学家,他在2008年度12月份取得如下收入:领取工资12000元,其中包括政府特殊津贴2000元;李某与王某合作出书,取得稿酬24000元,两人约定按6:4分成;李某为某制药厂提供一项专有技术,取得特许权使用费4000元,李某为某医学院做报告,取得收入8000元;李某转让自有房屋一套,原价600000元,销售收入1200000元,转让过程中缴纳税费15000元。 请计算李某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总额(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8.税务所于2008年1月5日接受居民李某的委托,代理审查其2007年12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务代理人对李某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审核,确认李某2007年12月份取得以下几笔收入: (1)李某为一家企业的董事会成员,本月实际取得工资收入11000元,独生子女补贴200元,年终奖金30000元,又取得董事费收入20000元。(2)因投保财产遭受损失,取得保险赔款5000元,另外,本月还取得银行利息收入800元(税前收入),国库券利息收入200元,集资利息1000元。(3)李某共有两套住房,当月将另一城市的一处住房出售,取得转让收入1500000元,该房屋原值800000

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稿酬所得如何缴纳个税

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稿酬所得如何缴纳个税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发布后,稿酬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与原《个人所得税法》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变化如下:(1)将稿酬所得归为综合所得。新《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稿酬所得属于综合所得。 (2)由原来比例税率(20%)改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原《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项规定,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新《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3)税收优惠政策由原来的税额式减免改为税基式减免。原《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项规定,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稿酬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2、新修订的稿酬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稿酬所得=每次稿酬收入×(1-20%)×70% 应纳个人所得税=稿酬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 3、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但考虑稿酬所得是按次确定应纳所得税额,按次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有必要将年度个人所得税税率(税率表一)换算为月度率税表,换算后的月度税率表如下: 级数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0 1 不超过3000元部分 2超过3000~12000元部分10210 201410 3 超过12000~25000元部分 252660 4 超过25000~35000元部分 304410 5 超过35000~55000元部分 357160 6 超过55000~80000元部分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 【篇一: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怎么计算呢?下面小编带来了个人所得税税率举例,欢迎阅读!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 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如何计算】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举例: 假设您的月工资为6000元,工作地点是广州(这个城市的五险一金标准是个人缴纳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8%)。 那么: 应纳税额=6000 - 6000 x (8% + 2% + 1% + 8%) - 3500 = 1360(元)

查上表可知,和136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 因此: 个税=1360 x 3% - 0 = 40.8(元) 也就是说,在广州月工资6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8元。虽 然最后实际到手只有4000多元,但至少现在知道了,“少了的钱”几 乎都用来缴纳五险一金了,只有极少一部分用来缴纳个税而已。 拓展阅读:2015年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 在个人所得税计算中,如果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个税时,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通常就会涉及到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它的 作用只是为了简化计算过程,让个税计算更加简便。 当前我国最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用到超额累进税率表的收入分类有,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年终奖),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经营 所得,对企事来单位的承包承租所得,他们的个税计算过程中都涉 及到个税速算扣除数。 如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每一个级距后面都附有相应的速算扣 除数,且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计算个税时,只要将把应纳税所得额 和税率表对照,找到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带入公式计算即可。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稿酬的计算方法

稿酬的计算方法 版税=定价*发行数(总共卖出去的数量)*版税率 基本稿酬=稿酬标准*千字数(不足一千,作为一千算) 印数稿酬=基本稿酬*稿酬标准*(印数/1000)(稿酬标准如果没有规定,就是1%) 税前稿酬=基本稿酬+印数稿酬 (1)稿酬的个人所得税,按每个人从每个品种图书(或报刊发表的每篇文章)所取得的稿酬总收入为纳税基数计算征收。 比如,作者甲的一部著作出版后重印两次,他除了获得30000元基本稿酬外,还先后获得印数稿酬1800元、900元和600元。 那么,甲共获得稿酬33300元(30000+1800+900+600),应按这个数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出版社所属的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的专业记者、专业编辑在本报刊上发表文章所取得的稿酬收入,应视同工薪收入,与同月份个人工薪收入合并后计算工薪的个人所得税。 (2)稿酬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 稿酬收入适用比例税率,以每种作品的稿酬总收入为纳税基数,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暂减征30%的税款。具体计算方式有两种。 ①若个人稿酬总收入不超过4000元,扣除800元的免税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额-800)×20%×(1-30%) 例如,某作者在一部辞书中撰写了部分条目,可得到3000元一次性稿酬,计算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3000-800)×20%×(1-30%)=(3000-800)×14%=308(元) ②若个人稿酬总收入超过(含)4000元,扣除20%的免税额后,按20%的税率计征,并减征税款30%,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稿酬总收入额×(1-20%)×20%×(1-30%) 例如,某作者因一部小说出版而可得到10000元一次性稿酬,计算如下: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0000×(1-20%)×20%×(1-30%)=10000×%=1120(元) 税按整数计算。 第二次印刷后的税要将之前的税前稿酬算入进去才行。

稿费个人所得税

我国的税法规定,对于稿费或版税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其税率规定为: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每次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4000)-800 每次收入额(>4000)×(1-20%)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可将其用于代扣代缴费用开支和奖励代扣代缴工作做得较好的办税人员。但由税务机关查出,扣缴义务人补扣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不向扣缴义务人支付手续费。 此外,本税征收适用残疾人、烈属、孤老、伤残军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具体规定如下: 对持区、县以上民政部门、残联有效证件的烈属、伤残军人、孤老人员和残疾人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可减征30%的个人所得税。 每次取得的收入按如下规定确定: (1)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则可分别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按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在其连载之后又出书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所得,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3)作者去世后,对取得其遗作稿酬的个人,按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此外,如果读者朋友还是不太明白的话,不妨参照如下更为白话的公式来进行计算: 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例:某人因一篇小说出版,获稿费20000元,后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费10000元。 第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1-30%)=2240(元) 第二次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一、实验项目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Matlab,学习数学建模思想 三、实验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超额累进税,即超过一定的额度后按不同的税率计算。税率表如下: 级数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上下限差 1 不超过1500元的3% 0 150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105 300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555 450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100 5 2600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2755 2000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5505 2500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 13505 用Matlab解决个人所得税问题 四、程序及实验结果 a=input('请输入个人工资') p=a-3500 %超出3500的部分 if p>=80000 disp((p-80000)*0.45+25000*0.35+20000*0.3+26000*0.25+4500*0.2+3000*0.1+1500* 0.03); elseif p>=55000 disp((p-55000)*0.35+20000*0.3+26000*0.25+4500*0.2+3000*0.1+1500*0.03); elseif p>=35000 disp((p-35000)*0.3+26000*0.25+4500*0.2+3000*0.1+1500*0.03); elseif p>=9000 disp((p-9000)*0.25+4500*0.2+3000*0.1+1500*0.03); elseif p>=4500 disp((p-4500)*0.2+3000*0.1+1500*0.03);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稿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稿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标 签】稿费,征收个人所得税,执行日期 【颁布单位】财政部,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组 【文 号】财税外字﹝1980﹞50号 【发文日期】1980-11-26 【实施时间】1980-11-26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个人所得税 上海市税务局: 1980年10月21日沪税[80]469号文收悉。对个人从事著译书籍、书画的稿费所得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关于执行日期问题,我部[80]财税字第174号通知已明确自1980年9月10日施行。至于你市有七个单位自9月10日至15日共付出稿费每次在800元以上的16人次,金额38858元,未扣缴个人所得税,同意由稿费所得者自行申报纳税。 二、由单位接受约稿,然后组织个人从事著译书籍、书画,完成约稿后,由接受约稿的单位收取稿费,将其中部分稿费发给著译书籍、书画的个人,同意只就个人实得的稿费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接受出版单位约稿,完成约稿后由于各种原因,仍付给作者“退稿费”(一般比原稿费低50%左右)。我们认为此项“退稿费”仍属劳务报酬性质,应按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编者略) 五、个人所作书画,通过亲属或馈赠委托他人出售应按税法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作者去世后,其遗作的继承和出售所得的收入征税问题,考虑到继承遗产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有国内群众继承遗产,有国外人士在我们境内继承遗产的,其继承的遗产,有财产、有货币等,在税收上究竟应如何对待政策性很强。故请你局和各省、市、自治区税务局进香调查研究,提出意见报告总局。 (编者注:本文第4条规定在国税发[1994]089号文中另行规定)

个人所得税练习题及答案

个人所得税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个人独资企业2004年经营收入48万元,应税所得率为10%,则全年应纳所得税为(c) A.4800元 B.9600元 C.10150元 D.14065元 2.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每月扣缴税款上缴国库的期限为(c)。 A.次月3日 B.次月5日 C.次月7日 D.次月10日 3.某事业单位职工李某,12月份取得工资750元,另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2800元。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a)。 A.137.5元 B.420元 C.295元 D.412.5元 4.对于地市级政府颁布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应(b )。 A.免征个人所得税 B.征收个人所得税 C.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D.实行“免一减二”的优惠 5.唐某于2003年在原任职单位办理了退职手续,单位一次性支付了退职费12000元(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唐某原工资水平1280元/月。根据有关规定,唐某领取的退职费应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是(c )。 A.200元 B.216元 C.570元 D.1865元 6.根据税法规定,个人转让自用达(c )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居住用房所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7.某外籍专家在我国境内工作,月工资为10000元人民币,则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b )。 A.1465元 B.825元 C.1225 D.1600元 8.某大学教授1997年5月编写教材一本并出版发行,获得稿酬14600元;1998年因加印又获得稿酬5000元。该教授所得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b)。 A.1635.2元 B.2195.2元 C.2044元 D.2744元 9.下列所得中,不采用代扣代缴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d )。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0.下列所得中一次收入畸高,可实行加成征收的是(c)。 A.稿酬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个人所得税之稿酬所得的纳税筹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e10877104.html, 个人所得税之稿酬所得的纳税筹划 作者:宋加泽汪渝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8期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建立了稿酬所得纳税筹划的基本模型,提出了稿酬所得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以期对个人理财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稿酬所得纳税筹划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第五款规定: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收入。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 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合理、良好的稿酬所得的筹划可以将自己的税负降到最低,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对个人稿酬所得的 税务筹划进行分析,以求使其在个人理财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1.充分考虑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 影响稿酬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即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因此,要降低税负,无非是运用合理又合法的方法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者通过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使应纳税所得额适用较低的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收入扣除费用、成本后的余额。对于实行比例税率的稿酬所得,将所得进行合理的归属,使其适用较低的税率。 2.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为了实现税收调节功能,在税种设计时,一般都有税收优惠条款,纳税人充分利用这些条款,可以達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二、稿酬所得纳税筹划的模型及税法规定 稿酬所得,根据个人所得税法,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其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是:每次稿酬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如图所示: 三、稿酬所得纳税筹划的方法 1.系列丛书筹划法

工资薪金所得的一般计税方法

工资薪金、劳务、稿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工资薪金所得的一般计税方法 自2011年9月1日起,以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奖金、津贴(扣除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扣除3500元(外籍、港、澳、台、华侨为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根据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或4800)×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表(略) 例:某企业一中方员工某月(2011年9月1日以后)工资收入5800元,扣除3500元抵扣数,为2300元,应适用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为第二级,相对应的税率的10%,速算扣除数为105。则具体算式为: (5800-3500)×10%-105=125(元) 2、劳务报酬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可见下表) 【表中所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次收入额减费用额用800元(每次收入额不超过4 000元时)或者减除20%的费用(每次收入额超过4 000元时)后的余额。】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例如: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万元,需扣除20%的费用。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应纳税所得额=40000-40000×20%=32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0000×20%+(32000-20000)×20%×(1+50%)=4000+3600=7600元。 3、稿酬所得税 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每次取得的收入按如下规定确定: (1)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论出版单位是预付还是分笔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该作品后再付稿酬,均应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则可分别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按税法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在其连载之后又出书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所得,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3)作者去世后,对取得其遗作稿酬的个人,按稿酬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某人因一篇小说出版,获稿费20000元,后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费10000元。 第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1-30%)=2240(元) 第二次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元)

个人所得税最新计算方法分析

个人所得税计算 考虑到很多人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不是太清楚,要想很好地对个人所得进行纳税筹划,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计算做一下初步了解。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的一般纳税计算 计算公式:(月工资、薪金所得-800/4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1] 某纳税人2000年6月份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收入4800元,请计算其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4800-800=4000(元) 应纳税额=4000×15%-125=475(元) 因此该纳税人6月份应纳税额为475元。 (二)同时取得两处(及以上)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计算同时在多处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合并计算应纳税额。 [例2] 某纳税人同时在中国境内两家企业任职,2000年7月份在该两公司分别取得工资类所得2000元、2200元,试计算该纳税人7月份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2000+2200-800=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5%-125=385(元) 因此该纳税人7月份应纳税额为385元。 (三)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纳税计算 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代扣代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了便于征管,税法规定,对于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采取由支付者一方减除费用的方法,即只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照税法的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金额直接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例3] 刘某为中国某公司的雇员,1999年12月被公司派遣到某外商投资企业工作。2000年7月该纳税人获得派遣公司工资2000元,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2500元。试问该纳税人7月份应交纳个人所得税多少? 外商投资企业应扣缴税款=(2500-800)×10%-25=145(元) 派遣公司应扣缴税款=2000×10%-25=175(元) 刘某应自行申报补缴税款=(2500+2000-800)×15%-125-(145+175)=110(元) 以上所述纳税人,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到一固定的税务机关,就其所有工资、薪金所得合并申报纳税,多退少补。 (四)特定行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计算 为了照顾某些特定行业,如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因季节、产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即每月按实际工资、薪金数额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按年计算多退少补。 [例4] 某采掘业职工,在1999纳税年度1月-11月份,实际取得工资、薪金数额为22000元,按规定共预缴个人所得税款980元,年终又领取工资、奖金6500元。试问该纳税人年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款为多少? 应缴税款={[(22000+6500)÷12-800]×10%-25}×12-980=610(元) 因此该纳税人年终应缴税款610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