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夹具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夹具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夹具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夹具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夹具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夹具设计心得

计算机辅助工艺工装设计实训报告班级:10机制2 姓名:徐明橙黄橘绿,鸟儿南飞,冷风萧瑟都在昭示着秋天已到来。树叶是枯黄的,阳光是金黄的,秋天正用黄的暖响应着收获的喜悦吧!为期四周的夹具设计生活弹指一挥间已经划上句号,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身为一名“工

程师”的酸甜苦辣,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酷暑下火炉般的cad机房,更多的是思考怎样才能

利用定位原理来设计出机床夹具的结构——各种定位元件的运用、销与孔严谨配合、夹紧机

构的巧妙工作原理、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工艺安排??每一项思考都使我的知识面有了很大

的提高。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专用夹具的结构就是如此复杂,要考虑得如此周全,那么车

床、数控车床等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艺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是我

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然后我考虑的是究竟应该了解哪些东西,怎样去了解。在制造厂零件的绘图、加工工艺

理论和具体加工实现是我应该了解的重点。机床零件加工实习的第一周,指导老师都事先料想会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制造专业经验

丰富的老师们事先给我们准备了《机械零件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床夹具设计

手册》在实训指导书的指引下,周一,我们做了零件工艺分析,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形状、

尺寸。我们熟悉了被加工零件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找出了主要加工面、

设计基准和主要

工艺问题,学会了查毛坯余量表;周二,我们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选

择设备工装学会灵活运用定位基准选择原则和加工方法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

灵活运用工艺路线拟定和原则设备与工装选择原则,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查阅标准、手

册等资料。周三,我们编制零件控制计划,进行分析。学会了编写零件控制计划和方法;周

四,我们进行了位方案设计。学会运用定位原理进行定位方案分析,熟悉夹具零部件标准,

正确选择与运用,分析与计算定位误差;周五,我们进行了加紧方案的设计。学会了灵活运

用确定加紧力方向与作用点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加紧力分析与计算,熟悉夹具零部

件标准,学会正确选择运用。第二、三周,我们到cad机房上课,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们用

solidworks绘制数模、用autocad画零件图、工序内容设计和编制作业指导书。在这两个星

期里,我们较为熟练的运用autocad 软件的建模功能绘制了数模夹具;熟悉自上而下和自下

而上的设计方法,还用solidworks 软件绘制了工程图,定制了夹具的技术要求,如查阅了技

术标准、手册等资料。合理的选择材料。确定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行为公车等技术要求、

正确的标注等。当我们一件一件设计夹具零部件逐渐露出基本形状时,我们都越来越喜欢这

个富有创造力的专业,大家都变得活跃起来了。就这样,一个个不同形状、功能的机床夹具

被我们设计出来了,再加上崔老师

的讲解,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在设计过程中应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的设计。

应当掌握下面的一些资料:

工件图纸;详细阅读工件的图纸,了解工件被加工表面是技术要求,该零件在机器中

的位置和作用,以及装置中的特殊要求。

工艺文件:了解工件的工艺过程,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被加工表面及待加工面状况,基准面选择的情况,可用机床设备的主要规格,与夹具连接部分的尺寸及切削用

量等。

生产纲领:夹具的结构形式应与工件的批量大小相适应,做到经济合理。在本次毕

业设计的夹具要求是中小批量生产的夹具设计。

制造与使用夹具的情况,有无通用零部件可供选用。工厂有无压缩空气站;制造和使

用夹具的工人的技术状况等。夹具的出现可靠地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了解夹具总体设计的要求:

1)夹具应满足零件加工工序的精度要求。特别对于精加工工序,应适当提高夹具的精

度,以保证工件的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等。

2)夹具应达到加工生产率的要求。特别对于大批量生产中使用的夹具,应设法缩短加

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

3)夹具的操作要方便、安全。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可设置必要的防护装置、挡屑板以

及各种安全器具。

4)能保证夹具一定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夹具制造成本。

5)要适当提高夹具元件的通用化和标准程度。选用标准化元件,特别应选用商品化的

标准元件,以缩短夹具制造周期,从而降低夹具成本。

6)必须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以便夹具的制造、使用和维修。

夹具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装置夹具中的装夹是由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定位问题已在前面研究过,其目的在于解决工件的定位方法和保证必要的定位精度。仅

仅定好位在大多数场合下,还无法进行加工。只有进而在夹具上设置相应的夹紧装置对工件

进行夹紧,才能完成工件在夹具中装夹的全部任务。夹紧装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工件在定位

中所获得的即定位置,以便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移动和震动,确

保加工质量和生产安全。有时工件的定位是在夹紧过程中实现的,正确的夹紧还能纠正工件

定位的不正确。一般夹紧装置由动源即产生原始作用力的部分。夹紧机构即接受和传递原始

作用力,使之变为夹紧力,并执行夹紧任务的部分。他包括中间递力机构和夹紧元件。考虑

到机床的性能、生产批量以及加工时的具体切削量决定采用手动夹紧。螺旋夹紧机构是斜契

夹紧的另一种形式,利用螺旋杆直接夹紧元件,或者与其他元件或机构组成复合夹紧机构来

夹紧工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中所用的螺旋,实际上相当于把契

绕在圆柱体上,因此他的作用原理

与斜契是一样的。也利用其斜面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来夹

紧工件的。不过这里上是通过转动螺旋,使绕在圆柱体是的斜契高度发生变化来夹紧的通过这次完整的毕业设计,我们系统地回顾和复习了大学四年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同

时也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并领会到设计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综

合运用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软件(如autocad),且应用熟悉相关设计资料(包括手

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等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深刻的感受到计算机和

工具书及手册在设计中带来的便利和帮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还看今朝马不停蹄,展未来前程似锦!篇二: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教

学心得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教学心得作者:

冯海鸥梁云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9期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对于职业学校

的中技生来说,由于感性知识少,理解能力又欠缺,因而掌握起来有相当的难度。高技生理

解能力强一些,相对学起来更容易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此门课程的教学有以下

心得。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要进行很好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夹具,在实习中接触过哪些夹具。机床夹具课程主要讲解的是专业夹具,同学们对此了解得很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

带学生去生产车间现场观摩学习,重点观看利用专用夹具进行的生产加工过程,让学生认识

专业夹具的作用,相对于通用夹具

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扩大机

床功能。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播放相关录像,让学生有所了解。

二、基本理论教学突出应用性机床夹具设计课程内容较多,基本理论和计算较分散,而课时有限。对一般性的知识,如力源装置、分度装置等应简单讲,着重讲夹具的定位装置、夹紧装

置、专业夹具设计等内容。如讲授定位装置,除学生应弄清各定位组件的适用场合、选择原

则及非特定组件的设计外,应着重讲授各定位方式下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对夹

紧装置,重点讲授各种夹紧机构的设计要点及结构尺寸的确定方法,且运用恰当的实例加以

剖析。对专业夹具设计,重点讲授根据工件的特点、结构、使用要求等,运用定位与夹紧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专用夹具的

设计分析。如在讲授专业夹具设计时,详细讲解车削夹具

的设计原理、方法、程序、参数选择及其合理工艺结构,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定位与夹紧的基

本原理与方法,去分析其他的铣、镗、钻等机床夹具。这样,可使学生在较少时间内掌握必

要的知识和设计技巧。

三、运用拆装实物、模型进行教学在讲授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时,可运用实物演示并讲清工件是如何在夹具上定位夹紧的,

使学生直接看到夹具的定位组件、机构及工件在其上的定位、夹紧的整个动作过程,搞清夹

具的结构和作用及其使用状态,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实物、模型进行教学,

学生对夹具的整体结构也有感性认识,并能很快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与工艺课程设计结合夹具课程设计是机床夹具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夹具课程设计与工艺课程

设计同步进行,在工艺课程设计之后,从学生设计的工艺卡上确定学生的夹具设计课题,并

从课题、设计要求等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各不相同。一般以中等复杂程度的夹具为标准,促使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夹具设计,避免学生相互抄袭。完成后,再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指出存

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完成夹具设计的全部过程,从而使学生提高设计能力。

五、培养查阅图册、手册的能力夹具设计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量是查阅有关设计手册、图册,运用模拟法确定设计方案及

有关参数。故在教学和课程设计过

程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多查阅有关图册和设计手册,让

学生分析具有典型及实用意义的夹具图例,弄清图例中的定位与夹紧组件等的结构、表达方

式,熟悉有关标准的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导向组件的结构,使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熟

练运用手册、图册,提高自己的设计速度,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对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课件、动画制作手段可以丰富课堂内

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夹具的结构。另外,可以将复杂的图样放大投影讲解,这样就可以

解决在黑板上画得不清楚而且浪费时间的问题。而且课程设计的图样,三维效果也需要利用

相关软件绘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譬如容

易引起视觉疲劳、

较难活跃课堂气氛等,也常采用板书方式,使学生对推理过程更清晰。另外,肢体语言给学

生的启示将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知识的印象。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该门课程要求学

生牢固掌握定位组件、夹紧组件、误差分析以及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只有真正地掌握了这

些基础理论,才能设计出结构合理、符合生产要求的合格夹具,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

实的专业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技师学院)篇三:夹具设计实训报告夹具设计实训研修报告

专业:机电一体化

学号:12025904 班级:机电12302班姓名:李新目录

设计任务

书????????????????????????3 前言???????????????????????????4 设计思想?????????????????????????8 1、钻床夹具设计过程???????????????????9 工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10 确定夹具的类

型??????????????????11 拟定夹具的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11 确定夹

具的夹紧方案????????????????12 确定夹具引导元件?????????????????12 夹具的

精度分析与计算???????????????13 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计算??????????????14

夹紧机构设计???????????????14

夹紧计算????????????????15 夹具操作过程明??????????????16 2、

绘制夹具总图?????????????????????16 3、绘制夹具零件图????????????????????17 4、小结?????????????????????????17 5、

设计心得体会?????????????????????18 6、参考文

献???????????????????????21

附图钻床夹具三维装配图钻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挡环”零件的钻床夹具设计内容:

1、挡环零件图1张

2、钻床夹具装配图1张

3、钻床夹具零件图3张

4、钻床夹具三

维图3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2014年12月25 日前言

1、主要技术指标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2)提高生产效率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要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产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

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工艺

性好专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生产属于中批

量生产。4)使用性好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应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5)经济性好篇四: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总结通过本次的设计,使我能够对书本的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与学习,对资料的查询与合理

的应用做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次进行工件的工艺路线分析、工艺卡的制定、工艺过程的分析、

机床夹具的设计与分析,对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进行了实际的应用与综合的学习。在工艺部分中,我们涉及到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

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

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其中,

工序机床的进给量,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需要计算并查手册确定。在夹具设计部分,首先需要对工件的定位基准进行确定,然后选择定位元件及工件的夹

紧,在工件的夹紧上我选择了勾头压板压紧,定位选择了一面两销,它们有各自的优点和不

足,但都广泛运用在生产中。然后计算铣削力以及夹紧工件需要的夹紧力,这也是该设计中

的重点和难点。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

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

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的

探索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由于我的知识能力水品有限,

这个设计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

使我终身受益。篇五:工装夹具设计经验之谈郑州瓢虫自动设备:

测试夹具设计一般结构单一,给人的感觉结构不是很复杂,尤其现在气动测试工装的大

行其道,使其原有的机械结构大大简化,但是如果设计过程中不加以详细考虑必然会出现不

必要的麻烦,

一、忽略了被加工件的毛坯余量。设计时按照标准机加图纸布置夹具支撑和卡压点,造

成毛坯尺寸过大,产生干涉。所以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准备毛坯图。留出足够的空间。

二、忽略了夹具的排屑畅通性。设计时由于机床的加工空间的有限性,夹

拨叉课程设计---拨叉设计及夹具设计

十字头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详细拨叉的建模与 加工仿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设计题目: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1.绪论 (3)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5) 1.2CA6140型普通车床简介 (6) 1.3夹具的发展趋势 (7) 1.4拨叉的加工工艺 (8) 1.5小结………………………………………………………… 2.拨叉C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8) 2.1零件的分析 (9) 2.1.1零件的作用……………………………………………… 2.2确定生产类型 (9) 2.3确定毛坯 (9) 2.3.1确定毛坯种类 2.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2.3.3绘制铸件零件图 2.4工艺工程设计 (10) 2.4.1选择定位基准 2.4.2制定工艺路线 2.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尺寸 (10) 2.6小结 3.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10) 3.1铣床夹具 (11) 3.11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1) 3.12铣床夹具设计要点 (11) 3.2夹紧装置 (12) 3.2.1夹紧装置的组成 (12) 3.2.2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12) 3.2.3夹紧力的作用点及其方向 3.2.4基本夹具结构 3.3夹具的设计 3.4.1定位基准的选择 3.4.2制定夹具方案 3.4.3夹具元件的选择 3.4.4定位元件的选择 3.5小结 4.结论 (13) 5.致谢 (13) 6.参考文献 (14)

一.拨叉的三维建模 采用SolidWorks2008完成拨叉的三维建模的过程如下: 1.绘制圆柱 首先,选择“前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以原点为圆心绘制直径为Φ的圆,如图1所示。然后,点击“退出草图”,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40 mm 凸体/基体”,输入拉伸长度为85mm,如图2所示。 图1 图2 2.建立拨叉的外轮廓 选择“右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绘制如图3所示的草图,并添加相关的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然后,点击“退出草图”,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凸体/基体”,选择“两侧对称”,拉伸长度为40mm如图4所示。 图3 图4 3.建立拨叉的花键 选择拨叉的圆柱端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绘制如图5所示的直径为mm Φ 22 的圆。然后,点击“退出草图”,选择特征栏里的“拉伸切除”,选择“完全贯穿”,如图6所示。

轴承座镗孔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 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机制专业 级别2010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1.序言 (3) 2.任务介绍 (4) 3.夹具设计 (4)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6) 二、定位误差分析 (10) 三、夹紧力钻削力计算 (11) 四、夹具零件以及工艺分析 (13) 4.总结 (14) 5.参考文献 (15)

1.序言 对我而言,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对轴承座零件¢47孔镗床夹具设计的夹具设计,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到了关于夹具设计相关的零件,如夹具体的设计、定位元件(定位销、支承板等)、夹紧机构、对刀装置等等。是在我们对机械相关课程和生产实习综合运用进行的一次锻炼。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这次设计更加巩固了我对CAD、PROE制图软件的应用。非常感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镗孔夹具设计 2.任务介绍 轴承座:为箱体类零件,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承受冲击载荷。 零件三维图模型截图如下: 零件二维图如下:

镗¢47孔 工序图: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轴承座¢47孔镗床夹具设计 设计清单: 1、用三维工程软件(PROE)设计夹具方案结构示意图。 2、夹具总装图(AUTOCAD)。 3、主要非标准件零件图(AUTOCAD)。 4、设计说明书(需含夹具设计方案、夹具设计原理说明、定位误差分析和夹紧力计算)。 5、以上所有资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

3.夹具设计 一:定位与夹紧方案选择 1.定位基准的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工艺对轴承座两端面的尺寸精度没有要求,端面对底面有0.02的垂直度误差要求,故选择底面为定位基准,考虑对底面的平行度的要求,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定位,采用分别在两个支承板上固定一个圆柱定位销和一个菱形定位销配合在底座的对角线处。其中支承板限制3个自由度,圆柱定位销限制2个自由度,菱形定位销限制1个自由度。 2.夹具设计方案确定 根据要求,铣轴承座上端面到尺寸为50mm,端面粗糙度1.6,端面与底面的垂直度误差要求0.02mm,现设计夹具方案有:方案一:采用压板,螺栓连接,采用气缸夹紧,这种夹紧方式夹紧力可靠,辅助时间短,工人劳动强度小,但是成本高。 方案二:采用压板,用螺栓、螺母连接,利用手动夹紧,这种夹紧力小,成本低。 本次设计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要求成本低,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夹紧力要求不高,因此夹具方案采用方案二,利用螺栓、螺母手动夹紧。 夹具上装有对刀装置,可使夹具在一批零件加工之前很好的对刀(与对刀塞尺配合使用);同时通过支承板固定在夹具体上,通过定位销将工件定位在两个支承板上,这样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有利于铣削,提高加工工艺性。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解读

机械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课程设计 作业题目:机械拨叉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制5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2月 21 日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清单 (03) 设计内容 (03) 原始资料 (03) 一、零件分析 (04) (一)零件的作用 (0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04) 二、工艺规程设计 (05) (一)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05) (二)基面的选择 (05) (三)制定工艺路线 (0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08) 三、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四、夹具设计 (15) (一)任务的提出 (15) (二)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的设计计算 (15) (三)夹紧方案及装置的设计计算 (18) 参考文献 (21) 设计清单: 1、零件图 1张 2、零件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 4、夹具设计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套

凌金锋拨叉831007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画零件图 (2)绘制毛坯图 (3)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4)选择夹具设计方案 (5)绘制某一工序夹具草图及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原始资料:拨叉零件图831007,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语操作机构相连,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波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和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需要加工的表面: 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 2.小头孔φ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mm的锥孔、M8螺纹孔; 3.大头半圆孔φ55mm; 位置要求: 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空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打孔的上下断面与小头孔的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依次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拨叉零件钻锁销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 设计课题拨叉零件钻锁销孔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5 年 3 月 12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 设计题目:拨叉零件钻锁销孔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为拨叉零件钻Φ8H7锁销孔。 1.装配图 1张 2.零件图 1张 3. 夹具体图 1张 4.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设计要求: 单件小批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5年 3 月 2 日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5年 3 月 13 日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设计题目:拨叉零件钻锁销孔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共 3 张 说明书共 15 页 指导老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目录 目录 0 前言 0 第1章零件的分析 (1) 第2章定位方案设计 (4) 2.1 确定定位方案 (4) 2.2 选择定位元件 (5) 图3-1 夹紧机构三维图 (7) 第4章钻孔导向装置设计 (7) 此次设计是钻床专用夹具设计,主要用于孔加工。为了便于确定刀具位置和运动方向,应在夹具上设计对应的钻孔导向元件。 (7) 4.1 钻套的设计 (7) 第5章夹具体设计 (9)

(10) 图5-1 夹具体三维图第6章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0) 6.1 制图比例1:1 (11) 6.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5)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一序言 (3) 二零件的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4) 1、零件设计要求 (4) 2、零件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确定生产类型 (5) 三确定毛坯 (6) 1、确定毛坯种类 (6)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 四工艺规程设计 (8) 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1.1.粗基准的选择 (8) 1.2.精基准的选择 (8)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2.1.A端面 (9) 2.2.Φ22花键底孔 (9) 2.3.8 mm 槽的D端面 (9) 2.4.8 mm槽 (9) 2.5.18 mm槽 (9) 2.6.花键孔 (9) 2.7.两处倒角 (10) 3、制定工艺路线 (10) 3.1.工艺路线方案一 (10) 3.2.工艺路线方案二 (10)

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1) 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1) 4.1.确定毛坯 (11) 4.2.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2) 4.3.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 (14) 5、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5) 5.1.工序Ⅰ端面A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5.2.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6) 5.3.工序Ⅱ钻—扩孔Φ22mm (18) 5.4.工序Ⅲ端面D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9) 5.5.工序Ⅳ槽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1) 5.6.工序Ⅴ槽18mm的铣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3) 5.7.工序Ⅶ拉花键孔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25) 五夹具设计 (26) 1、问题的提出 (26) 2、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26) 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6) 2.3.定位误差分析 (27) 3、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7) 六设计感想与体会 (31) 主要参考文献 (32)

拨叉夹具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示例及相关内容讲解 图2-1、图2-2分别为某拖拉机用拨叉零件的零件图和三维图样。已知:零件材料为45钢,重量为4.5kg,年产量Q=8000台/年,m=1件/台。试为该拨叉零件编制工艺规程。

第一节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一、 零件的作用 该拨叉应用在某拖拉机变速箱的换档机构中。拨叉头以30mm φ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销钉经8mm φ孔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档位,从而改变拖拉机的行驶速度。 该拨叉在改换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 叉脚两端面、叉轴孔0.021 030(7)mm H φ+和锁销孔00.0158mm φ-,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 重点予以保证。

二、 零件的技术要求 1.示例 该拨叉的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2-1中。 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48~58HRC ;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 0.021030mm φ+的垂直度要求为0.1mm ,其自身的平面度为0.08mm 。为保证拨叉在叉 轴上有准确的位置,改换档位准确,拨叉采用锁销定位。锁销孔的尺寸为 00.0158mm φ-,且锁销孔的中心线与叉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要求为0.15mm 。 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较合理,符合该零件在变速箱中的功用。 2.相关内容讲解——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对零件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掌握零件的结构形状、材料、硬度及热处理等情况,了解该零件的主要工艺特点,形成工艺规程设计的总体构想。 2) 分析零件上有哪些表面需要加工,以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热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明确哪些表面是主要加工表面,以便在选择表面加工方法和拟定工艺路 表2-1 拨叉零件技术要求表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 1 设计任务 2 零件工艺性分析 3 毛坯的选择 4 工艺过程设计 5 确定毛坯尺寸、机械加工余量及工艺尺寸第二部分夹具设计 1 设计任务 2 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3 夹紧机构的选择和设计 4 定位误差的计算 5 对刀装置的选择 6 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 小结 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 1.设计任务 本次所要加工的零件为轴承座,以下为轴承座示意图: 材料:45号钢 零件生产纲领:中等批量 2.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材料为45号钢,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调质处理后零件

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考虑到轴承孔的平行度公差,Φ47K6003 .0013 .0+-mm 轴承孔可以 用铣镗床镗孔; (2).轴承孔的侧面和和其他端面都可以考虑用铣床进行加工; (3).工件底面的平面度公差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底面需要进行精加工铣削。 (4).两个Φ8的定位销由于有较高的粗糙度要求,有需要进行精加工。 3.毛坯的选择 由于零件的材料为45钢,零件的形状规则,同时由于零件属于中批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了便于生产故选用模锻毛坯。 模锻加工工艺的几点优势:①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②锻件内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③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

地大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1汇总

机械加工工艺卡产品型号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两级圆锥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零件名称合箱 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 金工车间镗输入轴承孔 毛坯种类毛坯材料毛坯外形每毛坯可制件数铸件HT200 1290×520×370 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 卧式镗床T618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输入轴承孔煤油与矿物质油的混合物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准终单件 0,987min 19.74min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 主轴转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进给量 (mm/r) 背吃刀量(mm) 进给 次数 工步工时 机动辅助 1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48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160.3 75.5 0.4 3 1 1.31min 0.262min 2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49.3.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190.4 89.7 0.3 1.3 1 3.68min 0.736min 3 粗镗输入轴承孔 至150mm 卧式镗床T618硬 质合金四刀镗片 257.1 121.1 0.1 0.7 1 8.17min 1.633mi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设计者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杜强2012.9.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减速箱夹具设计报告 粗镗输入轴承孔 指导老师:

目录第一章二级圆锥齿轮概述 第二章图纸技术要求分析 第三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第四章材料、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及毛坯图 1 材料选择 2毛坯的制造方法 3毛坯的加工余量 4毛坯图 第五章定位基面的选择及分析 第六章加工工作量及工艺手段组合 第七章划分加工阶段,大致工艺过程 1 上箱体加工工艺过程卡 2 下箱体加工工艺过程卡 3 合箱加工工艺过程卡 第八章粗镗输入轴承孔机械加工及夹具设计 1 机床选择 刀具选择 切削液 2 加工余量及精度等级 3 切削参数 4 切削力的计算机动时间及单位时间定额 5 机座结合面铣削加工工序卡 6 夹紧方案设计 7夹紧力计算 8 夹紧元件设计 9气压系统及元件的选择计算 10气动系统回路及其PLC 控制电路、电路分析 11 支承板、挡销设计等其他零件设计 第九章参考资料 第十章实习心得

轴承座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华侨大学 2011年 07 月 06 日

1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零件的生产类型.......................................... 2.1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3 毛坯的确定.............................................. 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3.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 3.2绘制毛坯简图,如图1 ................................ 4 定位基准选择............................................ 4.1选择精基准 ......................................... 4.2选择粗基准 ......................................... 5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1选择加工方法........................................ 5.2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如表3 ........................... 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6.1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2确定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3 确定轴承座左右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 6.4确定轴承座前后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5确定轴承座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6 确定轴承座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

拨叉831002夹具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前言 (2)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以及生产类型的确 (3) (一)零件的用途 (3) (二)零件的技术要求 (3) (三)审查零件的工艺性 (3) (四)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4) 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 (一)选择毛坯 (4)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4) 三、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 (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5) (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6) (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五)工序顺序的安排 (6) (六)确定工艺路线 (7) 四、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8) (一)机床设备的选用 (8) (二)工艺装备的选用 (8) 五、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8) 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10) (一)切削用量的计算 (10) (二)时间定额的计算 (14) 七、夹具的设计 (22) (一)问题的提出 (22) (二)夹具的设计 (22) 八、课程设计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卡具”的工程实践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一部分专业课进行的。大学两年半年来对机械相关知识学习的一次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应该得到下述几方面的锻炼: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机械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由于能力有限,本课程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给予指导。

轴承座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 (2×φ13孔底表面粗糙度R a,改成2×φ9的孔表面粗糙度R a,;轴承底座台阶面的平面度形状公差改成) (一)轴承座零件的功用 轴承座主要用于装夹轴承,给定动力从而实现轴承轴及轴上零件做确定的运动,故轴承座是支撑和固定轴承用的。轴承座的轴承孔φ30+ 装夹轴承,底座上的两个Φ9孔是和其它 紧固件一起其紧固作用的,有一定粗糙度要求的底座上两个φ8+ 孔是和其它配合件装配起限位作用的。φ6孔和φ4孔是轴承与轴承座配合是起润滑作用。 (二)加工技术要求分析 轴承座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见表1。 加工表面加工尺寸要求 /mm 主要尺寸精 度等级要求 表面质量要求 /μm 形位精度要求 /mm 备注 φ30+ 0孔 φ30+ ×38,两端 孔口倒角 IT7基准C

轴承座底面上φ6通孔,轴承底座左、右侧面,轴承底座前端面上φ4通孔。 二、确定轴承座零件加工毛坯 有轴承座零件图知道,材料是HT200。这也基本决定了轴承座的毛坯制造形式和毛坯图的结构。 (一)轴承座零件的毛坯类型 轴承座零件的毛坯制造形式选择砂型铸造。 (二)轴承座的毛坯图 图1 轴承座零件的毛坯图 三、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路线 轴承座零件的机加工工艺路线设计,从方法上是和轴零件的工艺路线设计思路相类似的。先确定单个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案及热处理的位置安排,然后安排好加工面之间的加工顺序,就可以设计出工艺路线了。 (一)选择轴承座加工面加工方案 轴承座的结构面中,由除了轴承孔处R22的圆弧面不需要加工外,其余的加工面的几个方案选择结果见表所示。 表2 轴承座加工面的加工方案

拨叉夹具课程设计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铣叉口两端面”夹具设计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基层教学单位:机械系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年 月日

第1章零件的分析 ................................. 1 ........ 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分析.......................... ....... 零件的工艺分析.............................. ::.T ... 第2章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1… 毛坯的选择.................................. ?????1... 基准的选择.................................. ???1..... 工艺路线的拟定.............................. .......... 231表面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的确定 .................. :2 232加工顺序的确定 ............................. ?3 ……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M?…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确定....................... ??????5?… 第3章铣叉口两端面工序夹具设计 ........................ :???£???任务的提出.................................. ?????6... 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的设计计算..................... ?????7 ??… 321定位方案的确定 .............................. 7……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 .7 ..... 夹紧方案及装置的设计计算....................... :????7?…… 夹紧方案的确定 ........................... ?7..... 夹紧力大小的分析计算 ........................ :8 .... 夹具操作及维护简要说明?8 第4 章小结??8 参考文献??10 附录I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 ::--:?????????11附录U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 .......... ??12-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课程设计铣轴承座上表面夹具设计 姓名: 学号: 0811111032 专业:机械电子 届别: 2008级 指导老师: 2011 年 12 月23日—2012年01月11日

前言 轴承座的用途 轴承座的作用: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 因为此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法强度,需做一种专用夹具,省去加工中繁琐的工序。我们已经学习了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对夹具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一种批量较大的产品可设计制造一种专业夹具,操作迅速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低。但专用夹具设计制造周期长、夹具制造费用较高。专用夹具的针对性极强、没有通用性,很明显只能适用于产品相对稳定的大批量生产中。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许多错误和不足,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 摘要 (1) 一、夹具设计任务及要求 1.1 轴承座的重要技术要求 (1) 1.2 精度及批量分析 (1) 二、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2) 2.1 零件工艺分析 (3) 2.2 基准面的选择 (3) 2.3 定位原理及定位方案的选择及实现 (3) 2.4夹紧方式及元器件的选择 (4) 2.5 夹具总方案 (6) 三、定位误差及夹紧分析与计算 (7) 3.1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7) 3.2 保证加工精度 (8) 3.3 夹紧力的数值计算 (8) 四、夹具装配图 (10) 感谢 (11) 参考文献 (12)

拨叉831003铣平面夹具课程设计

一、绪论 一、设计任务内容 设计针对拨叉831003某工序的专用夹具。 二、设计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说明 一、零件的结构特点 普通车床的主要组成结构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杆、丝杠和床身八个。其中的进给箱体,又被称为走刀箱,进给箱里而装有车床的变速机构,而拨叉就在就在这个变速机构中,起到给主轴转速换挡的作用。 二、加工工艺性 拨叉813003零件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加工内花键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上端面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其底槽侧边与花键孔中心轴有垂直度公差要求,上端面与花键孔轴线有平行度要求。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前言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复合、 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本次的设计任务是加工零件(板件)上的两个孔。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钻孔要 求精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夹具,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由于夹具的利用率高, 经济性好,使用元件的功能强而且数量少,配套费用低,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夹紧装 置,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钻床夹具,首先要分析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在满足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的进行安装、定位、夹紧; 完成草图后考虑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螺钉、螺母、定位销等的固定方式,设计合理结 构实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材料。 完成钻床夹具的所有设计后,用 AutoCAD进行二维图的绘制,首先画好零件图,最 后进行装配,标注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并用 Pro/ENGINEER绘制最终三维效果图,最 终进行说明书,任务书的撰写、整理、修改完成设计任务。

目录 第一章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零件图 (1) 1.2.2加工零件图分析 (2) 第二章定位方案及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拟定定位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定位方案拟定 (2) 2.1.2定位方案选定 (2) 2.2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相关概念 (3) 2.2.2定位误差分析 (4) 第三章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刀导向元件详细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夹紧方案及夹紧力分析 (5) 4.1 夹紧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夹紧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夹紧力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及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夹具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非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及标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零件图 (8) 6.2钻模板零件图 ...................................................................................................... 1 1 6.3装配图 .................................................................................................................. 2 1第七章三维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

轴承座 课设

工艺综合课程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杨进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_ 222012322220278 班级_ 2012 级 5班 指导教师何辉波 成绩_ 工程技术学院 2015年7 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生产纲领: 40000件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 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夹具零件图 2张 4.夹具装配图 1张 5.夹具体图 1张 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 7.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张 8.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目录 目录 (3) 1 引言 (4) 2 课程设计目的 (4) 3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1 零件的机构及工艺性分析 (5) 3.2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6) 4毛坯的选择 (6) 5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拟定 (7) 5.1 定位基准的选择 (7) 5.1.1 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 (7) 5.2拟定工艺路线 (8) 5.2.1 加工方法的选择及加工阶段划分 (8) 5.2.2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9) 5.3 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拟定 (10) 5.4 切削用量确定 (11) 5.5 时间定额的确定 (13) 6. 夹具设计 (15) 6.1 确定设计方案 (15) 6.2 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5) 6.3导向装置的分析 (15) 6.4 确定夹紧机构 (15) 6.5定位误差分析 (16) 7.小结 (16) 8.参考文献 (17) 9.致谢 (17)

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杨进 工程技术学院机制五班 1 引言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和加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课程设中我们分组进行设计,在团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摩擦,不过在大家的责任心驱使下结果还是团结一致去分析,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也让大家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于此。 2 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旨在继承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让学生完成一次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和典型夹具设计的锻炼,其目的如下:(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前期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强化,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得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特别是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和夹具设计方面的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