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郭汶璋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郭汶璋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郭汶璋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郭汶璋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郭汶璋

发表时间:2019-11-18T11:35:32.717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作者:郭汶璋

[导读] 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是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重要手段。

摘要: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是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预报故障的发生,保障输电线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智能科技是21世纪的科技发展主流。运用各种智能科技,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列问题,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体力劳动,节约时间。并且在全面检查管理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智能技术应用在输电线路上,是一项大胆的改革创新。并且这种检测系统能够有效的防范一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而物联网的检测系统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对输电线进行检查,减少事故发生,因此对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势在必行的。

1实施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监测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功能于一身,而输电线路安全稳定则是确保上述功能实现的前提。但实际上,由于输电线路具有输电距离长、布局范围广、承载电能需求呈多样性变化、布局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象雷电、暴雪、冰雹等天气因素干扰,还有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干扰。上述对于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运行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对线路本身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引发输电安全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便是会造成输电线路舞动,在强大的风力及严寒的影响下,线路舞动会产生强大机械振动能量,不仅会对线路自身产生严重危害,使得线路不堪重荷发生断裂,同时也会对杆塔、金具、绝缘子造成强烈冲击,使其产生疲劳损害。另一方面,我国的用电分布并不均匀,各地区用电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高峰时段,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需要面对的压力更大,一旦出现线路故障问题,将会对电力系统供电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做好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监测与检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从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线路故障,及时进行维修,可有效避免输电线路问题进一步恶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为人们的日常用电提供有力的保障。

2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实践优势

2.1丰富输电线路智能化理论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电力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战略安全领域,直接影响我国电力产业的安全,为我国的生产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供切实保障。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行业属于智能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保障。本项目的实现将有助于推进智能输电线路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逐步实现输电线路数字化、智能化现代管理。

2.2降低事故率

由于输电杆的倒塌具有不确定性,会导致城市供电系统的规模性停电,对经济、社会造成影响。例如,一段功率为400MW的500KV输电线路,其产生的故障在60min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万元。采用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冰雪等灾害的发生,线路覆冰时,利用本系统传输现场的覆冰视频,为线路覆冰期抢修提供技术支撑。

2.3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运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无线链路传输不稳定、供电系统运行紊乱、图像传输不清晰和设备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有效解决传统模式监测的局限性,实现对各信号区线路走廊环境状况、覆冰状况、气象状况的实时监控,加强覆冰期及重点线路之间的状况检测,从而不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2.4提供技木支撑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挂网运行,能够监测输电线路的覆冰状况、气象状况、杆塔倾斜度,并能传输监测区域的高清视频。输电线路维护人员在办公室利用后台客户端系统可以实时访问现场的监测数据和高清视频,掌握现场线路的运行状况,犹如亲临现场。局部区域现场出现险情或未来有大范围自然灾害时,系统第一时间以客户端软件、手机微信等多种方式向线路运维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很大程度上提高输电线路维护人员对自然灾害的反应和处置能力,从而将输电线路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温度传感器的硬件设计

作为输电线路系统的基础构成单元,温度传感器节点的作用是取得、预处理温度数据,并将其传导到协调器内,路由节点还需要起到桥梁的作用,将其子节点的温度数据也传达出去。温度传感器的电路里存在温度系数高低不同的两个振荡器,振荡器的非线性会通过斜率累加器来进行校正。其中温度系数较高的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内,温度系数较低的振荡器产生的脉冲信号可以被计数,-55℃则与计数器的一个预设基权值相联系。其具体工作原理是,当温度系数较高的振荡器振荡周期未结束时计数器己经为零,说明测定温度超过-55℃,温度寄存器就会由-55℃的初始值上升一度变为-54℃,其后计数器重新工作,直至温度系数较高的振荡器振荡周期结束,温度寄存器记录的就是被测温度,该值同样通过16位二进制补码记忆在暂态寄存器中。这个被测温度会被设备主机调取,然后将16位的二进制补码转换为十进制,就可以得出真正的实测温度。

3.2信号传输模块的硬件设计

远程监控中心能够使用协调器节点来进行参数的设置,并调节传感器节点。最先这部分电缆的温度数据是传感器节点收集的,然后经过通信网络被传输给信号传输模块的,再经由通信网络被信号传输模块传递到监控中心,所以其中信号传输模块起到数据信息转接口的作用,其具体硬件设计介绍如下:

(1)用处理芯片和HC总线将EEPROM存储器与外部实时同步时钟连起来后,可以同时完成系统定时以及更新存储;另外,电源电路、射频输入输出匹配电路、晶振电路及通讯接口电路合起来就构成收发模块的外围电路。

(2)廉价的电感和电容安装成的非平衡变压器构成了射频输入输出匹配电路,该电路作用主要在于提升非平衡天线的机能,它的参数是不变的,具体值可依据TI给出的数值手册;

(3)晶振电路是由分别为高低频的两个晶振组成,高频晶振频率为32MHz,是维持射频模块运行的;而另一个低频晶振的才32KHz,只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220kV 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 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 导线 避雷线 比载 应力 弧垂 杆塔定位 Abstract :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优秀论文 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AMC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AMC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方案一 一.设计思想 在AMC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中,提出了“以计算机为中心(computer center management)代替纸质”的系统设计思想。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依附于计算机而存在或因计算机在电网中的运行而产生,数据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使用人员只需通过计算机这一个入口就可以掌握所需要的全部数据。 二.总体目标 AMC公司管理信息系统是要建设成为覆盖公司各部门、下属公司和主要业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业务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结合;实现文档电子流的管理;实现网络信息发布,网上培训;提供系统的可扩展性,即保证各种新增业务方便的电子化管理新需求的接口;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即所有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于后台数据库中,防止数据的丢失;通过统一的开发平台和通用的开发软件,保证系统的通用性。 实现数据的电子化管理。 三.设计原则 3.1明确的目的性 该系统是为AMC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的。因此它的设计必须要首先明确服务对象的性质、范围及其所需安全信息在数量、质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做到这一点,在系统设计前,就要详细调查安全管理用户的情况,标清所服务的对象经常需要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应从哪里获取,以什么方式收集和传递,摸清这些情况,系统设计才能有明确的目的。 3.2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根据信息加工需要,必须具备的环节不能缺少,同时要保证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正常运转;所谓统一性,就是要求整个信息系统的工作要统一,要制度化。整个系统各个工作环节所加工和输送的信息在语法、语意和格式上要标准化、规范化。 3.3可靠性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集中表现在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适用性和及时性。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并乐于采用。 3.4相对独立性 允许系统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主要目的是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此,一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家居是指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网络等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家居电器的智能控制,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的及时出现为人们享受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室内温度、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湿度、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家居环境的检测,其次是监测生活用水、用电和用气的安全性和用量,三是监测室内各种生活家电的状态等。系统设计中,基于ZigBee的传感器节点将室内环境信息发送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节点,通过ARM微处理器实现嵌入式编程,然手通过ARM微处理器和ZigBee汇聚节点实现有效的网络串行通信。通过该系统,采集室内环境信息、输入操作命令、输出操作结果、集中控制室内环境、远程控制家用电器、联动控制室内安防系统等功能。 二、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详细设计 2.1室内环境信息采集功能 通过部署在室内的传感器节点,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环境信息采集,以便能够将室内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及生活用水和生活电气等相关信息传递到系统中。信息采集和感知是室内环境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需要将传感器节点进行良好的部署和优化,以便在最小能量耗费下实现节点的全方位覆盖。 2.2 室内环境信息传输功能 传感器节点采集相关的网络信息后,通过4G网络传输到ZigBee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将多个传感器节点信息传输到室内监测系统的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进行处理。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数据传输和分发,需要将数据进行压缩和存储,实现传感器网络的聚簇作用,同时为了降低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开销、平衡节点间负载,需要对传感器网络节点和传输节点进行设计。 2.3 室内环境信息处理功能 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后,环境监测装置负责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现相关的信息超过用户设置的预警值,则传感器检测装置通过4G通信网络以短信或数据通信的方式通知用户,同时将收集的信息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库中。逻辑业务处理将数据统计分析和预测结果发送到相关界面,以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三、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硬件设计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目录 TLMS系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2) 一、TLMS-1000 输电线路图像/视频在线监测系统 (3) 二、TLMS-2000输电线路气象在线监测系统 (4) 三、TLMS-300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5) 四、TLMS-4000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 (6) 五、TLMS-5000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7) 六、TLMS-6000 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 (8) 七、TLMS-7000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 (9) 八、TLMS-8000 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 (10) 九、TLMS-9000 输电线路导线弧垂在线监测系统 (11) 十、TLMS-1100 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 (12)

TLMS系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系统简介: “TLMS系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无线(GPRS/GSM/CDMA/3G)数据传输、采用多种传感器、红外网络高速球机、太阳能供电,实现对高压输变电线路/塔杆情况进行全天实时监测和监控。本系统适用于野外无人职守的高压输电线路、电力铁塔的安全监控。 系统原理示意图: 系统组成: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包含以下子系统: 输电线路图像/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气象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导线弧垂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等系统。 产品特点: 1.支持3G/GPRS/CDMA网络,通信方式灵活; 2.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安装维护方便; 3.采用工业级产品设计,适合恶劣环境下工作; 4.具有检点自启动、在线自诊断功能; 5.具有数据采集、测量和通信功能,将测量结果传输到后端综合分析软件系统; 6.系统运行参数、报警参数、数据采集密度等可以远程设置; 7.具有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报表、打印、曲线图绘制等功能; 8.具有自动分析报警提示值班人员功能;

2018本科毕业设计-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

作为常见的小型输电线路终端,10kV变电站担负着输送电力和变压分配的重要任务,是当今社会中,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供电系统中的枢纽。由于其属于小型电路终端,设计和建立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应用广泛,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次设计主要介绍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电气一次部分主接线,设备的选择计算。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到安全、经济和可靠性,对系统进行了短路计算和设备的选择、校验,除此之外,还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配置做了简单的闸述。在设计中绘出主线图等相关图文信息,从而完成了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和继电保护的设计。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流计算;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As a common small transmission line terminal, 10 kv substation fo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power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in today's societ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ub an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ue to its terminal belongs to the small circuit, design and set up cost is relatively low, and widely used, 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design mainly introduces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relay protection design.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a part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 In design, comprehensive considering the safety,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calibration, in addition, also for substation relay protection did simply expounds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Draw lines in the design diagram and related graphic information, so as to complete the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design of relay protection at a time. Key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Current calculation;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Relay protection

500KV输电线路典型毕业设计

东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题目:长吉单回路送电线路新建工程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043班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500KV吉长送电线路工程第一耐张段总任务书 设计摘要 第一章架空线力学计算及排塔定位 第一节导线的力学计算 4-16 第二节地线的力学计算 16-28 第三节排塔定位 29-42 第二章架空线金具设计 第一节确定防震措施,绘制防震锤安装图 43-45 第二节选择线路金具,绘制绝缘子串组装图 45-47 第三章电气设计48-54 第四章杆塔结构设计 第一节杆塔荷载计算 54-63 第二节断线张力荷载计算 63 第三节安装荷载计算 63-66 第四节荷载组合 66-67 第五节 sap2000内力分析及内力验算 67-70

第五章基础设计71-77 SAP2000内力分析结果 设计总结 读书笔记 英文翻译 附录 附录一导线应力弧垂曲线 附录二地线应力弧垂曲线 附录三导线安装曲线 附录四地线安装曲线 附录五杆塔风荷载计算分段图 参考文献 1、《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SDJ3-79 2、《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王力中编 3、《杆塔结构及基础》刘树堂编 4、《高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东北电力学院编

5、《线路电器技术》陈化钢编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技术机械计算》周振山编 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9、《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孙传坤编 10、《送电线路金具设计》程应镗编 11、《线路运行与检修1000问》山西省电力公 晋城送电分公司编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

1、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 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2、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 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3、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 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4、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主要目的 总体规划是管理信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由于MIS开发项目往往是投资巨大、时限较长,对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冲击较大的工程,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必须要进行总体规划,并把它置于战略高度。 归纳起来,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三点:(1)保证信息共享;(2)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3)使系统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5、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主要是编制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1)系统总体需求分析;(2)制定一套系统开发的文档规范作为各分系统书写文档的标准;(3)设计系统总体结构;(4)设计系统总体网络结构;(5)初步进行系统所需编码分析;(6)初步完成系统的接口设计;(7)制定系统的安全标准;(8)设计统一规范的系统平台;(9)制定系统运行及维护标准;(10)统一协调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6、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的种类 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即集中式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以及基于Web 的网络计算模式或称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这几种网络计算模式在进行数据处理方面大不相同。

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10-01T20:37:18.57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9期作者:秦兆广 [导读] 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当前在线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中有了非常大的成果,并且为了能对在线监测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长期进行研究,并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故障的分析,对线路的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 秦兆广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当前在线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中有了非常大的成果,并且为了能对在线监测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长期进行研究,并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故障的分析,对线路的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这也是对监测系统发展的一种促进。建立电网监测系统,是以后电力技术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应用 引言 输电线路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智能电网运行的质量。在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的基础上,电网施工规模也呈现着逐渐增大的趋势,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在线监测系统,有利于将输电线路的检修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为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1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概述 在合理的使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促进系统集成目标的实现,从而将管理平台的建立工作落实到位,在设备自身泄露的帮助下,以及在设备自身感应的帮助下,取得能源,因此能够在不适用外部供电的情况下,将输电吸纳路设备运行状况的智能化监测工作落实到位。合理的使用在线监测系统,促进设备集成度的提高,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同时该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例如:实时监测功能、查询分析功能等等,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输电线路运行质量的提升,并且该系统可以促进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等功能的实现。 2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2.1监测单元 监测单元就是在很多传感测量装置的基础之上,对相关的部件进行安装,对在线监测装置进行安装。也包括地线、导线、绝缘体等内容。在通过短距离无限通讯的数据接收来完成。监测单元的功能有非常多的种类,并且可以进行系统自我的检查,还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以及数据信息的采集,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最终的数据传送到基站。再经过已整改系列的信号网络传递,将检测管理中心的数据进行传输。因为需要按照不同的监测对象,对在线检测技术以及输电线路通道进行环境的监测。 2.2在线监测管理平台 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是可以将很多不同类型的只能系统进行统一的结合,并进行综合整理的平台。不仅可以把输电线路的空间属性和特点有效地进行结合,还可以将输电线路的状态信息以及查询的功能进行完善和实现。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基础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这些分析还是在平台分析之后进行的,应用非常方便。并且还可以帮助管理员作出正确的决断,能让线路始终保持正常的运作,并且对于出现的故障可以及时地进行修改。 2.3导线弧垂在线监测 输电线路的弧垂是线路设计和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导线的动态增容、温度、应力、覆冰厚度及环境风速等因素变化均会导致线路弧垂发生变化。运行经验表明,导线弧垂过小会导致其应力增大,影响线路的机械特性;弧垂过大则会导致对地安全距离不足,影响线路的运行安全。目前,常用的导线弧垂测量方法有4种:利用多颗卫星采用GPS监测导线弧垂;通过测量导线应力和温度计算导线弧垂;通过摄影技术并进行图像处理计算导线弧垂;通过测量导线悬挂点倾斜角计算导线弧垂。相比而言,基于导线倾角监测的方法有着算法简单、监测精度高且投入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 2.4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 在有效的使用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联合3G和GPRS,将远程控制传输系统途径的建立工作落实到位,从而合理的研究监测的数据,同时将监测数据的改进工作落实到位,确保该在线监测系统的成熟和完善。主要有以下方式:在在线监测系统中使用“多层屏蔽”技术,将110kV输电线路的外壳金属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避免环境因素影响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质量,进而解决系统的防尘和防水问题,为110kV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奠定基础。该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显著的优点,例如:适应能力好、本身缺点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110kV输电线路的发展和进步,为110kV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奠定基础。 2.5在线监测控制器总体结构设计 在线监测控制器一般被安装在输电线路之间架设的铁塔上,一边是连接的用于数据采集的传感器模块,一边是链接的用于传输数据的通信模块。通过终端主板外挂自制变送器的方式实现监测功能。调度中心通过通信协议,采用GPRS的模式来与终端主板连接。这样不仅实现了对各个监测对象的检测任务,而且还能通过云台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等。其中采用的GPRS模块是通过RS485总线来实现与视频卡模块之间的链接,无线数传模块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控制模块是通过TTL来实现连接的;终端主板通过RS485总线来实现与自控制变送器、云端平台以及气象检测平台之间的联系;传感器模块(倾斜角、拉力以及振动等)是通过RS485总线来与终端主板之间进行连接的。其中的传感器模块采集的倾斜角、拉力以及振动等物理量是通过电路的二次转换来将采集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情况中,要合理的运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促进覆冰等等监测预警目的的实现,在使用采集器的前前提下,在数字通道的帮助下,当前在线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中有了非常大的成果,并且为了能对在线监测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长期进行研究,并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故障的分析,对线路的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这也是对监测系统发展的一种促进。 参考文献: [1]李冰彧.输电线路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探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10kV线路典型设计

第八卷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 第一篇总论

第1章总论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依据性文件 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的编制原则和指导意见。 1.1.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396-199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 绝缘选择标准》 GB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499 2001 《农村低电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0 2002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Q/CSG 10012-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原则》 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 1.2设计内容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包括杆塔的标准设计和机电组装图及加工图的标准设计。杆塔的标准设计,即对于不同的材质、导线截面、气象、回 1

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模板

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目录 4管理信息系统 (3) 4.1系统体系 (3) 4.1.1系统结构 (3) 4.1.2信息共享和信息接口 (3) 4.2应用架构和模式 (3) 4.2.1应用架构 (3) 4.2.2应用模式 (3) 4.3应用功能设计 (3) 4.4数据采集方案 (3) 4.5网络设计 (4) 4.5.1现状和需求 (4) 4.5.2广域网结构 (4) 4.5.3局域网结构 (4) 4.5.4网络与信息安全设计 (4) 4.6系统配置 (5) 4.6.1配置原则和范围 (5) 4.6.2系统配置能力估算 (5) 4.6.2.1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5) 4.6.2.2内存估算 (5) 4.6.2.3存储容量估算 (5) 4.6.2.4应用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5) 4.6.2.5应用服务器数量估算 (5) 4.6.3系统配置建议 (5) 4.7系统平台和运行环境 (5)

4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目标: 建设范围: 设计依据: 4.1系统体系 4.1.1系统结构 4.1.2信息共享和信息接口4.2应用架构和模式 4.2.1应用架构 4.2.2应用模式 4.3应用功能设计 4.4数据采集方案 ●数据采集 ●数据量分析

4.5网络设计 4.5.1现状和需求 4.5.2广域网结构 4.5.3局域网结构 4.5.4网络与信息安全设计 (1)应用系统网络访问漏洞控制 (2)数字签名与认证 (3) 数据传输的机密性。 (4)防病毒体系

4.6系统配置 4.6.1配置原则和范围 4.6.2系统配置能力估算 4.6.2.1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4.6.2.2内存估算 4.6.2.3存储容量估算 4.6.2.4应用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4.6.2.5应用服务器数量估算4.6.3系统配置建议 4.7系统平台和运行环境

分析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与基础设计

分析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与基础设计 发表时间:2016-12-26T13:50:27.26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1期作者:买生玉解媛媛 [导读] 对铁塔结构与基础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国网宁夏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架空线路的特殊性,铁塔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决定了线路结构的安全性,因此要根据架空线路的运行要求,对铁塔结构与基础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基础设计 作为我国当前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设施,架空输电线路在电力供应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目前仍然是电力供应的主要对象,因此,在电力供应经济改善方面的需求仍然是非常明确的。在对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的设计中,除需保障铁塔结构的安全、稳定以外,还需综合考虑设计的经济效益。在目前已发生的各类输电线路安全事故中,因铁塔结构设计不合理所致事故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因此,为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好对铁塔结构与基础的设计、优化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塔型设计 在有关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内力的分析中,可将铁塔杆系节点作为铰接点。考虑到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多在相对复杂的自然环境中运行,因此对铁塔塔型的规划必须兼顾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合理性。根据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导线型号、基本环境条件以及敷设路径情况选择基础塔型形式,基于铁塔所承受机械外负荷条件进行设计和计算,以确保铁塔结构稳定性、刚度、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除此以外,在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塔型的选择设计上还应当考虑施工条件、施工技术以及运行便捷性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底部宽度,可以将架空输电线路铁塔设置为窄基铁塔和宽基铁塔两种类型。其中,窄基铁塔底部宽度与塔体高度的比值在 1/14~1/12 的范围内,宽基铁塔底部宽度与塔体高度的比值则在 1/6 ~1/4 的范围内。对于窄基铁塔而言,由于铁塔底部宽度较小,因此主材所受作用力较大,适用于小挡距(使用挡距不足 100 m)铁塔的设计选型;对于宽基铁塔而言,由于铁塔底部宽度较大,因此主材所受力作用力较小,适用于大挡距(使用挡距在 100 m 及以上)铁塔的设计选型。 2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 对于宽基铁塔而言,根据导线回数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结构布置方案。比如对于采用单导线回路的铁塔而言,结构布置上具有“上”字型特点;对于采用双导线回路的铁塔而言,结构布置上则具有鼓型特点。 对于窄基铁塔而言,根据横担以及支架的通用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结构布置方案:①将塔头区域布置为垂直段,口宽固定,塔身开始起坡,铁塔整体高度与底部宽度参数一致,不考虑回路数划分影响;横担具有通用性特点,可根据架空输电线路实际回路数选择相应的横担数量。②铁塔塔身与塔头均设置通用坡度,铁塔总高度与上口宽度和底部宽度完全一致;横担固定不通用,可划分为单导线回路和双导线回路两种形式。 3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优化 在对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基础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三点基本原则:①优化设计前期,应当对沿线工程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进行详尽的调查。②制订科学的铁塔杆塔位置排定原则,即在线路敷设经过各类作物林区时不砍伐通道。如果垂直距离受到影响,则对个别部位进行剪枝或削顶处理。③做好对架空输电线路沿线主力杆塔造影的优化设计工作。具体而言,结构基础设计中可采取的优化措施有以下几点。 3.1 强化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常见类型包括钢管杆、水泥杆和直立式铁塔系列基础三类。其中,钢管杆基础可见非原状混凝土、非原状土台阶式和非原状土直柱式柔性这三类;水泥杆基础则可见非原状土无拉线盘和非原状土有拉线盘这两类;直立式铁塔系列基础在基础类型方面划分更细,共有 16 种类型。 在杆塔基础的选型中,如果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则可以优先选择金属式基础或预制装配式基础。如果涉及到电杆及拉线,则建议选择预制装配式基础。在基础设计过程中,以安全为前提,对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受力性能进行分析。新基础计算的基本前提是铁塔基础所处区域地基基础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但是,如果地基基础为淤泥质土或淤泥,则应当重新设计。在对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评价工程实践中的施工条件、杆塔形式以及沿线地质条件对铁塔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的基础稳定性和位移允许性。 3.2 适当降低架空输电线路铁塔接地电阻 高压输电线路接地电阻的大小与线路耐雷水平呈反相关,因此,为有效提高高压输电线路整体耐雷水平,应在基础设计环节中结合各基杆塔土壤电阻率取值情况,有效控制杆塔接地电阻的大小。在基础设计的优化中,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①若架空输电线路铁塔杆塔所处区域周边允许水平放设,则应当采取水平外延接地的处理措施。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冲击性接地电阻得到控制,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工频接地电阻。②可结合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的基本情况,适当增加埋设深度接地极,遵循就地原则增加垂直接地极。③若杆塔所处区域地下地质条件特殊,影响土壤电阻率水平,则可在基础设计中适当增加木炭及酸、碱性物质,以改善土壤电阻率水平。④可合理敷设降阻剂,以起到合理控制杆塔接地电阻大小的效果。 3.3 优化输电线路基础路径和塔型搭配 城市紧凑型多回路钢管杆走廊或钢管塔走廊在技术上能满足输电线路的实际要求,且钢管杆造型美观,安装快捷,占地面积小,还与城市地势较为平坦、走廊宽度小、线路施工方便等特点相适应,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对于架空输电线路而言,线路走廊宽度主要会受到风偏、安全距离和塔头尺寸三方面参数的影响。其中,安全距离的波动范围小,因此,控制架空输电线路走廊宽度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风偏和塔头参数。结合实践经验来看,为有效限制导线风偏,对塔头尺寸进行控制,可采取固定挂点的直线式杆塔和固定跳线的耐杆塔。同时,考虑到城市地区架空输电线路有大截面和多回路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基础设计环节中,可适当增大绝缘子部件、避雷线、接地和金具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传输网络设计及实现 刘昊实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传输网络设计及实现刘昊实 发表时间:2017-11-21T11:13:09.8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刘昊实[导读] 摘要:输电线路是输电线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性较高,若相关监测工作落实到位,则会对整个输电线路系统运行及电力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河北省 050000)摘要:输电线路是输电线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险性较高,若相关监测工作落实到位,则会对整个输电线路系统运行及电力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可见,加强输电线路的监测系统建设是极为必要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传输网络设计及实现作为提高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和输送能力的重要措施,其可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位监侧,实现了数据的精确采集、信息类型的多样 化,对解决我国电力发展中需要面对的输电线路监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需予以充足的重视。关键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传输网络设计;实现途径 1在线监测通信方式介绍及分析 1.1有线通信方式 输电线路系统在线监测有线通信方式主要以电力载波通信及光纤通信为主。电力载波通信利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载波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光纤通信则是利用光纤传导信息的方式,将光纤与检测单元一起安装于被测物体表面,将所测出的数据通过光纤传输。有线通信方式具有通信区域大、信号串扰小,保密性好;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信号传输损耗小,中继传输距离长等优点。但是有线通信方式存在如电力载波通信不能对线路上温度、风力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与监测的缺点,光纤通信则是光纤本身易折、易断、弯曲度受限、铺设价格高昂等缺点。 1.2无线通信方式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的简称。GPRS可以说是GSM的延续。GPRS的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Kbit/s,甚至能达到171Kbit/s。基于GPRS公众网络通信技术的输电线路系统监测主要是将检测单元中加入GPRS通信模块,通过GPRS网络将所采集到的数据汇总到一个总的网关再传输到设备的监测中心供给工作人员进行监测、分析等工作。ZiqBee是根据IEEE802.15.4协议规定的技术,其通信距离短、使用功耗低、可靠性高。ZiqBee通信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多个ZiqBee通信模块能组成巨大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同样在每个监测单元中加上ZiqBee通信模块,就可以组成巨大的监测网络,每个有ZiqBee通信模块的监测单元之间可以相互通信。相对于有线监测,利用无线网络进行设备监控的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也很明显:无需有线监测的巨大布线工程。有线监测系统的线路布置工程复杂,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有线线区域大的地方不方便建造,而无线监测技术则能进行无线的数据传输,只需要设置信息传输的节点很轻松地就解决了线路建造的问题;在电站、变电站中像高压开关柜这样的全封闭设备,用传统的方式对其进行温度等参数的监测就是一个难点,但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在设备的内部安置高集成的状态检测设备,不仅能够在线实时监测电网中设备的运行状态,还能够组成庞大的监测网络,实现统一监控、管理;在线监测无线传输的方式能耗低,可采用电池供电,且低能耗的特性可以使其长时间工作。 2当前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传输网络设计与实现 2.1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包含前端采集装置,通信传输网络及后台监控中心(见图1)。 图1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基本结构前端采集装置指安装于线路及杆塔上的状态监控传感器,主要负责对线路及杆塔周围的振动、倾斜、气象环境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集倾角、温湿度、视频图像等数据信息。传输网络负责把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打包,压缩后传送至数据库。监控中心完成数据提取,结合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评估线路运行状况。 2.2通信传输方案对比分析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为使大数据量的监测信息能够通过安全接入平台进入内网,通信传输网络需具有以下性能。实时性好:带宽足够,可以同时传输多路高清视频,数据传输实时性好;安全性强:数据加密,防止黑客攻击,满足输电线路系统数据传输安全性的要求;运行可靠:通信网运行要可靠,减少后期维护,减少单台设备损坏影响的范围;控制成本:要求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成本满足要求。从成本、性能和工程可实现性3个方面对光纤通信、无线公网通信和宽带专网通信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1)。表1通信传输方案对比分析综合考虑成本、网络性能和工程可实现性3方面因素,宽带专网是较合适的组网方式。表1通信传输方案对比分析

毕业设计输电线路

毕业设计 题目:输电线路概述 目录 前言。。。。。。。。。。。。。。。。。。。。。。。。。。。。。。。。。。。。。。。。。。。。。。。。。。。。。。。。。。。。。。。。。。3 概述。。。。。。。。。。。。。。。。。。。。。。。。。。。。。。。。。。。。。。。。。。。。。。。。。。。。。。。。。。。。。。。。。。4 配电线路规划。。。。。。。。。。。。。。。。。。。。。。。。。。。。。。。。。。。。。。。。。。。。。。。。。。。。。。。。。。5

电杆。。。。。。。。。。。。。。。。。。。。。。。。。。。。。。。。。。。。。。。。。。。。。。。。。。。。。。。。。。。。。。。。。。6 架空配电线路杆位的确定。。。。。。。。。。。。。。。。。。。。。。。。。7 电杆埋深。。。。。。。。。。。。。。。。。。。。。。。。。。。。。。。。。。。。。。。。。。。。。。。。。。。。。。。。。。。。。。8 架空导线。。。。。。。。。。。。。。。。。。。。。。。。。。。。。。。。。。。。。。。。。。。。。。。。。。。。。。。。。。。。。。9 拉线。。。。。。。。。。。。。。。。。。。。。。。。。。。。。。。。。。。。。。。。。。。。。。。。。。。。。。。。。。。。。。。。。11 横担与绝缘子。。。。。。。。。。。。。。。。。。。。。。。。。。。。。。。。。。。。。。。。。。。。。。。。。。。。。。。。。11 线路的施工步骤。。。。。。。。。。。。。。。。。。。。。。。。。。。。。。。。。。。。。。。。。。。。。。。。。。。。。。。12 线路的运行与维护。。。。。。。。。。。。。。。。。。。。。。。。。。。。。。。。。。。。。。。。。。。。。。。。。。。。。13 其他配电装置。。。。。。。。。。。。。。。。。。。。。。。。。。。。。。。。。。。。。。。。。。。。。。。。。。。。。。。。。14 前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输送电能与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包括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它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电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大幅度跨越,也促进了电力行业有了稳定的提升。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

办公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办公自动化系统总体设 计方案 第一部分需求分析 现代办公需要先进的现代化办公系统。电子化、无纸化以及协同办公,都已成为提高办公效率,加强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市的供电管理单位,每天都有大量的公文往来,同时还有各种会议等管理工作,因此需要一套先进的、高效率的、覆盖全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软件来代替以往的手工传递作业,提供更好的文件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协同办公的威力。同时也为与世界先进的办公机制接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系统概况 为了满足当前办公业务的实际需求,满足企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急须建设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使办公自动化系统覆盖从机关到基层的各个单位,使企业围每个人之间都可以通过电子快速、安全地通讯,为企业建立一个安全、强壮的通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之上扩充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功能和围,把主要办公业务流程计算机化、网络化,实现文件电子化,无纸办公,形成企业办公网络,从而使工作人员之间可以更快地交换信息、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办公效率,降低企业开支,建立一个采用先进技术的、流程控制完备的、达到国先进水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该采用世界领先水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和开发工具,IBM的Lotus Notes正是这样一个办公自动化平台。 Lotus Notes是Lotus(莲花)公司的软件产品,Lotus公司在群件(用于工作组协同工作的软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领导着群件的标准和发展。1996年被IBM公司强行收购,耗资30亿美元,成为IBM的子公司。Lotus Notes是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群件产品。到1996年,该软件的用户数已经达到900万个,全球500家最大企业中有423家使用该软件作为办公系统平台,在中国,有超过500家政府和企业级用户,包括国务院办公厅、信息产业部、劳动部、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民银行等。 目前,Lotus Domino/Notes(Lotus Notes 4.6)是Lotus Notes的最新版本,办公自动化系统将采用此版本作为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Lotus公司简介和市场情况见附录B。Lotus Domino/Notes功能概述见附录C。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该利用Lotus Notes先进的工作流程自动化技术快速把当前的主要

04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 动态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开发环境的选择及简介 4.1.1 操作系统简介 本软件的开发环境采用Windows 98操作系统,是因为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软件比DOS下的应用软件具有更多的性能优势。 1、图形窗口操作界面 Windows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最友好的图形操作界面,几乎所有的功能都能通过图形化的工具条和图形按钮方便的实现,这样不仅使用户易学易用,而且大大的减少了编程人员的工作量。 2、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开发者来说,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界面资源(如菜单、对话框、窗口等)和动态数据链接库,缩短了开发周期。 对使用者来说,突破了DOS对内存使用上的限制,内存得到了充分的扩充,并且采用了32位的数据传递方式,使解题的速度加快,解题容量的限制减少,因此在建立模型时更容易。 3、多任务下的并行处理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用户可以同时执行多种任务,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4、各种外设的普遍支持 Windows能够支持绘图仪、打印机和标准串口等外部设备,而应用软件与设备无关,因此便于移植。 4.1.2 开发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和介绍 4.1.2.1 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过程控制对工农业生产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由于测控现场的分散性,一般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方式,这使得多机通讯的实施方案及其可靠性成为分布式测控系统的首要问题之一。采取何种语言进行上位机通讯软件的开发:C语言、8086

还是其他语言又成为其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该动态监测系统的软件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写。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Visual Basic 是一种完全支持结构化编程的高级语言,它具有可视化和面向对象的特性,特别适用于在Windows 环境下图形界面和应用程序的编制。它以其新型的图形用户界面、卓越的多任务处理性能而风靡全球。VB是将Windows 图形工作环境与Basic 语言编程简便性的美妙结合。它提供了方便的数据库工具和功能强大的各种控件,简明易用,编程效率高。在Windows 环境下,用VB 编制图形界面较C语言简单、效果美观、操作简便。 Visual Basic采用的是事件驱动模型。在传统的或“过程化”的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自身控制了执行哪一部分代码和按何种顺序执行代码。通常是从第一行代码执行程序并按应用程序中预定的路径执行,必要时调用过程。而在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中,程序无法给出一个预定的执行顺序,程序代码也不会按照预定的路径执行,因为程序在影响不同的事件时会执行不同的代码片段。事件可以用操作触发,也可以由来自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的消息触发,甚至由应用程序本身的消息触发。事件发生的顺序决定了代码执行的顺序。 Visual Basic 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开发工具,具体讲有如下特点: 1、用户可在短时间内成为Windows程序员 用C语言或窗口软件开发工具包(Windows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开发应用程序,将会发现程序过于冗长而且繁杂,主要是因为用户界面设计就占用80%——90%的程序长度,而真正的主体部分只占10%——20%。VB所提供的界面设计工具,将很容易的创造所需的图形界面,因此可以将精力花费在程序本身,增加软件程序的效率。 2、它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 Visual Basic 是一个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程序语言。它是90年代软件程序设计的趋势。依据这种程式,程序员不需要再跟着程序的流程循序开发,而是依据不同的时间运行不同的过程。 3、动态链接程序库(Dynamic Link Libraries,DLL)技术 为了节省内存的空间,将链接的步骤往后移,知道程序运行时才链接。某个函数被调用时,将这个函数放入内存链接。当然,也允许好几个程序使用这个函数,减少内存的浪费。这种在需要的时候才将函数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