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7有趣的图形 |湘美版(201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7有趣的图形 |湘美版(201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7有趣的图形  |湘美版(201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7有趣的图形  |湘美版(2012)

第7课有趣的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设置是凭借象形文字的图形趣味性及线条在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学习用简洁的线条表达和概括事物特征,是提升学生艺术感受力与创造性的新型课,也是发挥和体验线条造型语言魅力的创新实践活动。

我设计了一段象形文字的视频。展示出中国文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用线条不断概括和提炼,把形象的事物一步步变得抽象和简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从中体验到文字与图形之间复杂而具有神奇魅力的关系。另外还设计了一个小训练,选用四个甲骨文对应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辨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线概括描绘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试着用线条描绘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不断概括,看看最后是什么效果。做完后与同学交流心得。

学生分析:由于作业要求是让学生画自己熟悉的事物,可增强学生作画的自信心,加之前几节课运用线条绘画表现能力的积累。完成本课学习有一定基础,但我为了让学生体验线条轻重粗细的变化,决定改变工具材料,用国画画具。这个对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我课前用一至二节课,让学生初步熟悉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使用方法和要领,以免课堂上无法操控。学生要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概括和简化是一个难点,但在不断的概括和简化中,学生将体会到线条变化的趣味性,并能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了解甲骨文及象形文字的由来以及他们与线条绘画的

关联。

2、尝试运用线条描绘几种事物的外形,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和简化,并概括形式美法则来装饰,让作品变得富有趣味性。

3、感受象形文字的变化之美,体会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线条概括描绘和表达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事物特征并表现出线条轻重粗细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用具学生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课前老师布置让大家去了解象形文字,现在检查下你们预习的

情况。我们来做个游戏,比比谁的眼睛亮,能找出隐藏在动画片中的文字。

生:观看“字的动画”

师:你找到了什么字?

生:回答

师:揭开写好的字,问都认识吗?你们发现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生:回答

师:象形文字生动、有趣,还很美。今天我们就来像古人一样,把你感兴趣的事物用有趣的图形表现出来,揭示课题:有趣的图形

二、欣赏探究

象形文字纯粹用图形作文字使用,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

有关象形文字的来历,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约1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他们为了生活需要与人交流和记录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于是他们就用画画表示,看这就是他们画在岩石上的岩画,形象非常简洁。可是时间久了,他们觉得太麻烦,于是创作出了半文字半符号的象形字,他们把它刻在兽骨龟甲上,所以又叫甲骨文。从图形演变成文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一起来感受吧!师: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他们在大自然中获得了启示。

生:看视频

师:祖先创造的象形文字包括跟自然山川、动物、植物、人物相关的很多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如何象形的呢?分析山(抓外形特征,山石坚硬用直线表现)、水(水流的形态特征,水柔柔的用曲线表现)、马(抓住马的身体结构特征,头、颈、鬃毛、腿)、鸟(抓住鸟的身体结构特征,头、身体、翅膀、尾巴)。

师:我们的古人通过用线条不断概括和提炼,把形象的事物一步步变得抽象和简洁,直观感受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三、尝试练习

接下来我们向古人学习,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形象,请你在四种动物中选择一个来画。

点评:把学生画的与古人的象形文字比较

师:为了让图形变得有趣,可以夸张其特点。以大象为例进行演示。学生:找一个上来画玩滑板的女孩。

四、范例分析:(重点观察别人如何用粗细、曲直、疏密不同的线

概括事物特征的,以及画面的完整性的处理。)

师:这张画与前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

师:再出示几张画,这些画都是用线条表现形象,线条有变化吗?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回答

小结:线有曲直、粗细、疏密、浓淡的变化。

教师提示为了让画面更美,可以让点淡淡的色彩。

五、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试着用线条描绘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不断概括,

看看最后是什么效果。做完后与同学交流心得。

2、学生构思(内容:动物、植物、静物,鼓励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3、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评

1、分组贴上墙

2、组内自评互评

七、拓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