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的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docx

临床的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docx

临床的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docx
临床的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docx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主要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疾患,如癫痫、意识障碍、睡眠相关

疾病等。

2、癫痫外科手术前致痫区定位。

3、围产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ICU )。

6、脑死亡的辅助判定。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的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 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

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

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的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

所有的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的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的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 220V 。应用交流电子

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的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的刺

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和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0.5-70Hz) 的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和柱状电极。盘状金

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

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的电极,应确

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和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

脑区(如颞叶底部或内侧)的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

配合使用。疑及颞叶内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发现时,可考虑

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

极使用,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的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

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由经

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或技术人员来完成。

(3)电极固定:短时常规监测可使用电极帽及导电膏固定,

长时间监测时推荐使用火棉胶固定头皮电极。

(4)电极的清洁、消毒:电极必须保持清洁。在记录完疑为

或确诊为传染病病人后,应采取高压消毒或销毁等有效措施,避

免交叉感染。

( 5)电极安放: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10-20 系统电极安放法。

电极数不应少于 18~ 21 个( 16~ 19 个记录电极, 2 个参考电极)。电极至少需覆盖前额区、中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前颞、

中颞和后颞区,有条件时还应包括额、中央、顶区的中线部位。

新生儿因为头围小,可适当减少电极数目,但应尽可能安放颅顶

中央( Cz)电极,以便发现颅顶正相尖波。建议遵循如下基本原

则:

①电极位置:应根据颅骨标志经测量按10-20系统电极安放

法加以确定。

②电极命名:包括两部分:( a)电极所在头部分区。按头部

解剖部位“额、颞、中央、顶、枕、耳垂”等英文名称的第一个

大写字母“F、 T、 C、 P、 O、 A ”等来表示。( b)国际上以阿拉

伯数字的奇数代表左半球,以偶数代表右半球。接近中线的用较

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数字。中线部位为英文小写字母“ z”.举例: A1 代表左耳垂参考电极, T6 代表右后颞区, Pz 代表顶区中线。

(6)电极阻抗:待电极安装好后应测定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

抗,一般要求不超过 5K Ω 。当记录中出现可能为电极导致的伪差

时,应重新检测电极阻抗。

3.导联组合

导联组合是指用不同的导联方式连接电极。常用方法有两种:

参考电极导联法和双极导联法。各个实验室根椐需要可采用不同

的导联组合法。合理组合方式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至少有8 导程,尽量使用10-20 系统法中的全部21 个电极;( 2)导联组合要简洁明了,能清楚显示电位的空间走向;( 3)双极导联电极

间距应相等;( 4)导联排列顺序,应从前向后、先左后右;(5)在一次脑电图检查中,至少应该各有一段如下组合的记录:参考

电极导联、纵向双极导联、横向双极导联。并在记录过程中,明

确标明导联组合方式(数字化脑电图在回放时应以上述多种导联

方式显示和分析);( 6)至少主要导联组合方式与其它实验室的

应相同,以便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

数字化脑电图仪常设置Cz 为虚拟的公共电极,但置于Cz 和头皮其他部位的电极均不能作为真正的参考电极,回放时应转换

为平均参考电极或耳电极阅图。

对于较多导程的脑电图仪(如目前大多数的数字化脑电图仪),可酌情增加心电、肌电、眼动、呼吸等其它生理参数的记

录。

4.记录参数

(1)校准电压(定标):在记录前需要方波定标和生物定标。

方波定标时,推荐尝试不同滤波设定状态下记录并测量校准电压。定标电压应该调到敏感水平,全部记录笔尖均应在零位并应

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生物定标是指各导联同时记录同一部位电位

波形、波幅、位相应完全一致。

( 2)敏感度:常规记录时,敏感度一般设置于7μ V/mm或

10μ V/mm (成人)、 10 μ V/mm 或 20μ V/mm( 儿童 ),可酌情及时

调整。

( 3)滤波:常规记录时,高频滤波不应该低于70Hz ,多设定为 70Hz 。低频滤波不应该高于1Hz ,多设定为0.3Hz 或 0.5Hz(对应时间常数分别为0.4s 或 0.3s )。

( 4)走纸速度:常规记录速度设为3cm/s 。 1.5cm/s 速度可用

于长时间描记。

( 5)描记时间:常规脑电图应至少记录20 分钟清醒状态下的

无干扰图形。

(6)诱发试验 : 睁闭眼、闪光刺激及过度换气应作为常规诱发

试验,癫痫病人应尽可能进行睡眠诱发。进行诱发试验时,均需相

应增加记录时间。

①睁闭眼试验:在受检者清醒、放松闭目状态时,每隔10 秒左右嘱其睁眼3-5 秒,反复睁闭眼2-3 次,并标记每次睁闭眼的

时间点。

②闪光刺激:闪光刺激器置于受检者眼前约30cm ,在闭目状态下并面向闪光刺激器中心。刺激器发光亮度为10 万烛光(﹥100Nit ), 刺激脉宽0.1 ~ 10ms, 刺激频率在1~ 60Hz 可调。每一频率刺激持续时间为10 秒,间隔10 秒,再用另一频率刺激10 秒钟。一般采用由低频逐渐递增至高频刺激。举例: 1Hz — 3Hz — 6Hz —9Hz — 12Hz — 15Hz — 18Hz — 21Hz — 24Hz — 27Hz — 30Hz 。在闪光刺激过程中如出现临床发作,应立即停止刺激。

③过度换气:过度换气描记应至少持续 3 分钟,深呼吸频率

为20-25 次 /分。在过度换气之前及之后,均应在不便换导联组合条

件下记录至少 1 分钟。下列情况不应进行过度换气:严重心肺疾病、

脑血管病、高颅压、镰状细胞贫血及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

④睡眠诱发:应记录到入睡过程和浅睡期(非快速动眼睡眠Ⅰ、Ⅱ期)图形。

5.围记录期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和受检者充分沟通,消除紧张与疑虑,以配合检

查。

(2)检查前一天受检者应洗头,洗后不用发脂、发胶等,检查时

头部应清洁干燥。

(3)对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病人,常规检查一般不应减停药

物。特殊情况下,如需要获得发作期脑电图,应在患者和家人知

情同意情况下谨慎减停药物,检查后及时恢复用药。

(4)睡眠脑电图检查以自然睡眠描记最为理想。可在检查前进行

适当睡眠剥夺。如果不能获得自然睡眠,可以采用药物诱导睡眠。

多选择起效时间快、作用时间短、对睡眠影响小的药物(如戊巴比

妥、水合氯醛等)。亦可通过动态脑电检查获得睡眠期的记录。

(5) 用记录纸记录的脑电图上必须注明受检者的姓名、性别、

年龄、描记日期、住院号 /门诊号、使用药物名称及剂量、受检者的意识状态、操作技师姓名等。

(6)脑电图记录期发生的重要事件应该实时清晰的标记。主要

包括:导联方式的更换、记录参数的调整、各种来源的伪差、意

识状态的判断、受检者出现的症状等。

二、脑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脑电图报告应包括四方面内容: 1. 受检者一般情况; 2. 脑电图记录的描述; 3. 脑电图结论(正常或异常及其严重程度的判定);

4. 脑电图结论的解释。

1. 受检者一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利侧手、体位、临床诊断、使用药物名称和剂量、意识状态、配合程度、记录时间、病历号等。

2. 脑电图记录的描述

包括对脑电图特征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应描述各种记录状态下(清醒、睡眠、各种诱发试验)出现的各种正常及异常脑电

特征。描述既要客观全面,又要简洁明晰。这部分内容是判定脑

电图正常与否或异常程度的依据。

3.脑电图结论(正常或异常严重程度的判定)

是指对一次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结果的综合判定。对成人和儿童可采用不同的判定分级方案。为了方便其他医生阅读报告时

掌握重点,更有效的读懂脑电图结果,对于异常脑电图,除了标

注异常程度之外,建议应同时描述最能够体现该异常程度的主要

异常发现。

举例:局限性异常脑电图

(1)左前颞区频繁棘波、尖波,仅出现于睡眠期。

(2) 左前、中颞区为著持续性、不规则、中等波幅δ 活动。

4.脑电图结论的解释

即对本次脑电图结论的临床提示意义做出解释。这部分内容对于不太熟悉脑电图的临床医师有帮助。但是,合理解释应该在

综合分析临床和脑电图资料的基础上谨慎给出,这需要丰富的临床及脑

电图经验,只适用于判读脑电图的临床医师。

应注意:

(1)由于脑电图主要反映脑功能状态而缺乏病因特异性,在脑

电图报告中不宜作出临床疾病的诊断。

举例:高度异常脑电图

(双侧弥漫性慢的棘-慢波综合,可诊断Lennox-Gastaut综合征)(错误)

(2)对于相对有特征性的异常脑电活动,可以在有把握的情况

下提示可能出现该异常电活动的常见临床情况,供临床医生参

考。例如持续出现广泛性约每秒一次(或1Hz )周期性三相波发放,而临床又有进行性疾呆、肌阵挛等症状时,可以提示临床医

师有无Creutzfeldt-Jakob病的可能。

举例: a.高度异常脑电图

(弥漫性三相波,可见于代谢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脑缺氧

等)

b. 高度异常脑电图(弥漫性爆发- 抑制脑电活动,提示弥漫性

大脑功能障碍,可见于缺氧性脑病、低体温、药物中毒、癫痫持

续状态等)

C.局限性异常脑电图

(左前颞见频繁癫痫样波发放和较多δ 慢波活动,提示左前颞区局限性脑功能异常,可能存在有潜在致痫性病灶)

(3)脑电图异常对于癫痫的发作分类诊断很有意义,可以作

出提示供临床医生参考。

举例: a.中度异常脑电图

(可见双侧对称同步高波幅3Hz 棘 - 慢波综合节律长程阵发,

提示全面性癫痫发作,失神发作可能)

b.局限性异常脑电图

(睡眠中左侧中央中颞反复出现高波幅尖波及双相尖波,提示部分性癫痫发作,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BECCT 】可能)

(4)对于在同一实验室复查的病人,应与上次检查结果进行比

较,作出是否好转、恶化或无变化的结论。

(5) 除脑电图书面报告外,应附图(包括EEG 的背景及主要异

常所见)。

脑电图记录的描述内容

1.α( alpha )节律:应描写α节律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调节和调幅及双侧对称性,是否在全部安静描记中为主要频

率。

2.β( beta )波:应描写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及双侧对

称性,散在还是成节律,并应估计在全部描记中所占比例。

3.θ( theta )及δ( delta )波:应分别描写存在部位、频率

范围、波幅及双侧对称性,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并应估计在全部

描记中所占比例。

4. 睁闭眼:描写睁眼后脑电图的变化,是否出现异常波及其部位,以及闭目后恢复情况。

5. 过度换气:描写过度换气后脑电图的变化及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过度换气恢复至过度换气前背景的时间,如出现异常波

应描写波形、部位以及出现方式,即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

6. 闪光刺激:描写闪光过程中及闪光后脑电图的变化。如有节律同步化应注明出现部位及刺激频率,如有异常波应描写波形、

部位及出现方式。

7.睡眠:除描写背景活动外,应描写睡眠波(顶部尖波、睡眠

纺锺、K 复合波)的出现部位,双侧是否对称;睡眠纺锺的频率

及波幅以及每次出现的持续时间;还应对睡眠分期作描述,如睡

眠中出现异常波,应描写出现于那一期,出现部位及出现方式。

8.异常波 (癫痫样波 ):应描述波形、波幅、出现方式、部位、持

续时间、同步性、对称性、出现于何种状态。

9.. 临床发作: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出现了临床发作,应对发作的具体表现及发作期脑电图特征进行描述。

成人脑电图诊断标准

根据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与否以及异常程度,可分为正常范

围、边缘状态、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高度异常和局限性异常等

6种。参照临床资料做出诊断时必须谨慎。中度不正常以上的脑

电异常有较明确的临床意义。

一、正常脑电图

符合下列所有各项时为正常脑电图:①脑波分布有正常的部位差别,左右基本对称;② 清醒状态全头部α 波频率差不超过

2Hz ;主要分布在双侧枕区;双侧枕区α 节律的波幅最高,调幅

最好,生理反应最明显;③β活动在20% 以下,波幅不超过20μ V ,以额、颞区为主;④θ 活动不超过5% ,波幅不超过30μV ;⑤全部记录中偶见δ 活动,波幅不超过50 μ V ;⑥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无异常反应;⑦生理性睡眠波顺序出现,睡

眠周期正常;⑧无异常阵发性电活动。

二、边缘状态

正常背景活动的轻度量变。符合以下一项者即为边缘状态:① α波频率变化范围超过2Hz ;②α波幅两侧不对称超过30%;

③ α波波幅增高超过100 μ V ;④β波增多,数量超过40% 或波幅达30 ~ 50μ V ;⑤额部低波幅散在θ 波稍增多,超过10% ~15% ;有时其波幅超过枕部α 波;⑥低波幅δ 活动稍增多;⑦出

现某种临床意义不明确的波形;⑧睡眠周期紊乱等。

三、轻度异常

背景活动的改变较为明显。符合以下一项者即为轻度异常:① α波频率范围超过2Hz ,两侧频率不对称,8Hz 波增多,两侧

波幅差超过50% ,生理反应性不明显或不对称;②β 活动明显增多,波幅可达50 ~ 100 μ V ;③θ波明显增多,波幅可达50 ~ 100μ V ,呈阵发性出现,主要在额区;④δ 波轻度增多。

四、中度异常

背景活动的量变加上波形的中等度改变。符合以下一项者即为中度异常:①α频率变慢,以8Hz 为主或α消失;②α频率及波幅明显不对称;③额颞部有阵发性高幅α 节律,而枕部较少(α前移),或α 泛化;④中波幅θ 节律占优势;⑤中波幅δ 波成组或持续出现;⑥有较多异常波;⑦正常生理性睡眠波在一侧或双

侧消失,或正常睡眠周期消失。

五、高度异常

背景活动高度的量变和质变。符合以下一项者即为重度异常:

① α波消失,或仅有少量频率很慢的α 波,如8Hz波散在;②波幅和频率无规则,完全失去节律性;③广泛性中、高波幅θ 节律或δ 节律,其间夹以高波幅β 波;④异常病理波呈节律出现或反

复爆发出现;⑤周期现象或爆发 -抑制;⑥持续低电压或电静息状态。

六、局限性异常

一侧或某一局部导联的尖波、棘波、尖- 慢波综合、棘- 慢波综合或慢波并有位相倒置。有时也表现为局限性的快波甚至波幅抑

制。

小儿脑电图诊断标准(供参考)

一、正常小儿脑电图

小儿(不包括新生儿)脑电图符合下列各项表明时为正常脑电图:

1. 背景活动的频率、波幅、节律性、调节性和分布符合相应的年龄范围;

2.左右半球相应部位基本对称,波幅差不超过 50% ,婴幼儿期颞区可有轻度不对称;

3.在其年龄段应该出现的生理性波形如期出现(如睡眠纺锺、

顶尖波等),在其年龄段应该消失的不成熟波形如期消失(如δ刷、枕区插入性慢波等);

4. 可存在与年龄相关的图形(如思睡阵发性慢活动、颞区轻度不对称等);

5.过度换气没有明显的慢波提前出现和(或)延迟消失;

6.生理性睡眠波顺序出现,睡眠周期正常;

7.各种状态下没有阵发性异常放电。

二、正常范围小儿脑电图

正常范围小儿脑电图多数为正常变异,和正常小儿脑电图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在正常小儿脑电图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

表现时为正常范围脑电图:

1. 脑波频率范围轻度增宽,调节、调幅欠佳(仅指年长儿);

2.过度换气时有轻度的慢波提前出现和(或)延迟消失;

3.出现少量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

三、界线性小儿脑电图

界线性小儿脑电图可为正常变异,也可见于轻度脑功能障碍小儿,临床不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在正常范围小儿脑电图的基

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时为界线性脑电图:

1.脑波频率轻度落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慢波轻度增多,

调节调幅不良(仅指年长儿);

2. 出现少量不典型棘波、尖波;或出现较多临床意义不确定的

波形。

四、异常小儿脑电图

小儿脑电图出现以下情况属于明确的异常。异常小儿脑电图不再分度,但需要具体指明主要异常表现。

(一)背景活动

1.背景脑活动发育延迟,清醒时基本脑波频率明显落后于相应

年龄的正常范围(基本节律慢化),该年龄段应出现的脑波未正

常出现(如枕区α 节律),或应消失的脑波未如期消失(如δ 刷形放电、TA 波形等);

2. 脑波分布无正常部位差别(如无枕区优势频率);

3.两半球对应区域明显持续不对称;

4.广泛或限局性的持续慢波活动;

5.出现高度节律紊乱、爆发- 抑制、周期性波、低电压或电静

息;

6.睡眠周期或睡眠结构异常,或在长时间的睡眠记录中生理性

睡眠波在一侧或两侧恒定消失。

(二)诱发试验

1.过度换气时诱发出癫痫样放电或出现两侧慢波明显不对称;

2.闪光刺激诱发出癫痫样放电或出现光搐搦反应。

(三)癫痫样放电

1.在任何状态及任何背景下出现明确的癫痫样放电,包括棘波、多棘波、棘 -慢复合波、多棘 - 慢复合波、尖 -慢复合波、棘波节律或快节律等;

2.任何明显有别于背景的阵发性波或节律(在排除干扰伪差的前提下)。

新生儿脑电图诊断标准(供参考)

判断新生儿脑电图时应首先了解胎龄( GA )、检查当天的出

生后日龄并准确计算出受孕龄(CA )。

轻度异常

1. 背景活动成熟轻度延迟,即与实际CA 相比,交替图形( tráce alternant,TA)或非连续图形(trá ce discontinuous,TD)轻度

不连续;

2. 与 CA 相适应的波形或节律轻度缺乏(如枕区δ 活动、枕区

或颞区θ 活动、或δ 刷轻度减少);

3.局灶性电衰减;

4.在正常或轻度异常背景上的少量局灶性或多灶性放电。

中度异常

1.与实际 CA 相比,背景活动中度不连续(爆发间隔时间在

CA30 周以下早产儿30 秒以上,或在CA30 周以上超过20 秒,但均不超过60 秒;

2.与 CA 相适应的波形或节律缺乏;

3.半球间持续不对称和(或)不同步,不超过整个记录的50% ;

4.持续普遍性电压降低,在所有状态下背景活动低于25μ V ;

5.单一节律发放或其他形式的电发作,不伴重度背景异常。

重度异常

1.与实际 CA 相比,背景活动明显不连续(爆发间隔时间超过

60秒);

2.局灶性或一侧性周期性放电;

3.半球间过度不同步和(或)不对称,占整个记录的 50% 以上;

4.频繁出现 Rolandic 区或中线区正相尖波,﹥ 2 次 / 分钟;

5.严重低电压(在所有状态低于5μ V );

6.爆发 - 抑制

7.等电

解读脑电图报告(儿童)

解读视频脑电图报告 (从结论部分或脑电印象分析) 第一部分慢波(含背景活动慢) 脑电图非癫痫样异常 1.是最常见的脑电图异常,包括: 1)背景节律不对称 2)不同步:(1)全面性不同步的慢波(2)双侧同步慢节律(3)局灶性慢波 3)特殊模式:(1)背景活动变慢(2)周期性(3)昏迷 不对称 1.正常脑可以有20%的不对称,通常波幅右>左。后头部背景节律右>左50%,或左>右35-50% 有临床意义,一般慢的一侧为异常。 2.慢波活动位于一侧,不对称性出现,波幅或频率局灶显著增高,双侧>35% 有临床意义,波幅异常的原因有:脑结构异常,癫痫发作后缺失, 颅骨缺损。 背景活动慢或广泛性弥漫性慢波常提示(1)颅内感染(2)癫痫发作后脑功能损伤。 局灶性慢波 1.频率小于8HZ的θ或δ波 2.通常涉及2-3个导联,可以一侧或一叶 3.一般提示急性或进行性结构异常 4.功能性的异常过程包括: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后期,系统性疾病 5.经常伴随其他的脑电异常,如:不对称,癫痫样放电,在癫痫样放电时,该部位有定位作用。 局灶不规则(或多形性)慢波活动 经常影响背景活动,异常的程度取决于对背景的损害程度, 1.在急性损伤时,比CT改变还早,如刚发作后的癫痫所致的脑水肿。2.慢波经常与慢性损伤有关。损伤的中心波幅较低,而旁边则较高 3.慢波一般会抑制快活动 4.中央,顶区较少出现慢波, 一般为后头部、额区。 5.局灶损害可能有双侧改变。如下丘脑或中部脑病变 与局灶不规则慢波活动相关的其他脑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 1.广泛的θ慢波提示中毒,脑炎,白质损伤,代谢性疾病,广泛的严重异常,或药物过量. 2.双侧同步的慢波,如脑疝(Herniation),代谢性疾病

常见的几种脑电图机

几种常见的脑电图机 赵军胜20085023 一、NT9200-16D数字脑电图仪(普及型) (一)仪器简介: NT9200-16D(普及型)型数字脑电图仪采用UE-16B型放大器,增加了单道放大、时域地形图、频率测量、多用户管理系统等功能,是集脑电图、脑地形图与脑电监护于一体的多功能仪器。它利用生物电放大器采集脑电波信号,运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加以处理,绘制三维活动脑地形图,定量定位地反映大脑机能变化及大脑发生病变的范围、部位及程度,为颅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本仪器既可做病理性病变诊断又可做功能性病变诊断,弥补了CT和MRI的不足。电脑存贮病历和无笔描记,大大节约使用成本,并为病人复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数字脑电在临床上的应用: 癫痫病、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气体农药中毒、脑震荡、脑外伤、脑死亡、中风和再中风预测及老年痴呆的诊断、精神病、神经衰弱及精神分裂等科学研究 (三)性能特点: 1、采用UE-16B型放大器 2、采用windos 2000操作系统,稳定性高。 3、USB接口全数字脑电放大器,支持热插拨,无需插卡,便于携带。 4、采样率可达1000点/秒。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确保脑电波形不失真。 5、正常参考值。 6、强大的多用户管理功能,确保每位操作大夫病历档案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7、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可支持多种查询检索,方便对病人的各种信息进行检索和统计。 8、用于体检时,可连续采集多个病人并统一打印病例报告。 9、采集过程中,导联列表实时显示,并可随时改变走纸速度及灵敏度。 10、可在采集和回放过程中,随时添加事件标记及医生注释,并可自定义导联方式及诱发事件。 11、可按长度和方向选择EEG波形,边采集边回放; 12、具有多级电影回放功能。可以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①多种速度前后播放脑电图,最高可达100倍数; ②可任意放大脑电波形,测量脑电波幅度、频率; ③可按秒、页、事件及标记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④快速进入事件位置,通过事件表直接跳转到对应的波形位置 13、采样长度可达72小时。 14、具有三维彩色脑电地形图、直方图、时域地形图及功率谱阵图。 15、可用不同颜色标识任意导联,避免混淆。并可以每导波形单独放大,方便医生分析。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讲解

脑电图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近年来发展很快,脑电图机已经普及到许多基层医院。但作者也发现许多医生及脑电图技术人员对于脑电图的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的脑电图存在着套用成年人脑电图标准的倾向。不了解婴幼儿及儿童脑电图的特殊情况。在脑电图记录描述中很明显是正常的描述,但结论中却给出轻度甚至中度异常脑电图的结论。而一些医生对于脑电图并不了解,看到异常脑电图的结论就告诉家属孩子患的是癫痫。对于癫痫大家都有种恐惧感,听到这个词,家属就心慌,开始了漫漫的天南海北的求医之路。而目前由于市场化的结果,医疗市场八仙过海,各种广告层层叠叠,各种未经过检验的新方法新治疗仪器也层出不穷。许多患者最后家财散尽,病未见好。有的迷信各种祖传秘方,导致病情加重。在此种情况下,身为医者,更应该牢记责任,性命幸福相托,责任重大。医者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导致一个人一个家庭命运的变化。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自己份内的技能。脑电图与医生的阅读经验很有关系,同样的一份图,可能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更应该提高技能。为此作者愿意结合自己的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对于脑电图做一简单的介绍。 脑电图(EEG电极放置方法:通常EEG记录中采用国际10-20系统法放置16-21个头皮电极,我们放置19个电极,包括2个耳极和1个接地电极。常规使用参考电极的参考导联(单极导联和不使用参考电极的双极导联(纵向导联或称为香蕉导联记录。必要时加用横向导联和环状导联。记录时间不少于20分钟。记录时间过短,会影响记录的效果。 正常脑电图波型的判断中,应该注意2方面的内容。 1.正常中的变异。①14Hz及6Hz正相棘波。主要见于4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于浅睡眠期,深睡时少见,与癫痫发作无必然的关系。注意该波为正相,而一般的棘波为负相。 ②节律性颞区θ波爆发。多见于中颞区,为颞区长时间的4-7Hzθ波持续发放。多见于儿童清醒、睡眠早期。无临床意义。③6Hz良性棘慢波。该波主要发生于思

脑电图操作规范47503

脑电图操作规范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重危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定眠药。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作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2、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病人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3、电极位置: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图1、10-20系统示意图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联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联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见图2。如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 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脑电图报告规范

1脑电图报告顺序 1.1基本波率指各年龄段正常的基律波(描出振幅、调节、调幅现象)及在基本节律间出现的低幅正常快波节律、正常范围的慢波散发等情况。疾病情况下正常节律波的改变、异常波出现方式、出现比例、部位(导联区位)等。下举几个代表性范例。 1.1.1成人各导联呈20~60μV短程8.5~10Hzα节律与,波形尚整、调节调幅尚可,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散在θ波,两半球各区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1.1.2成人各导联α节律消失,代之以30~80μV4~7Hzθ节律与活动,间见少量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δ活动,中央区、顶区、枕区两半球慢波振幅不对称,左侧高于右侧50%以上(异常)。 1.1.3成人各导联呈段状8~9.5Hzα节律与活动、波形不整,调节、调幅差,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中幅4~7Hzθ活动,偶见100~200μV尖波、尖慢波爆发,两半球各区波幅不对称(异常)。 1.1.4幼儿各导联以30~60μV5~7Hzθ节律为主、顶、枕区并见段状8~8.5Hz α节律或活动,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低幅或活动,两半球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全程脑电活动平稳,无高波幅异常波爆发或阵发(正常)。 1.1.5幼儿各导联正常θ节律消失,呈0.5~ 2.5Hz弥慢性100μV慢波,节律性差,间见少量低幅快波,另见200~300μV尖波、尖棘慢波爆发或阵发,异常波尤以额区、中央区为甚,持续时间1至数秒不等。全程脑电活动不稳,两半球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异常)。 1.1.6各导联呈4~6Hz30~80μVθ节律与活动,间见 2.5~ 3.5Hz100μVδ活动及低幅14~30Hzβ活动、全程脑电活动平稳,纺锤对称,剥夺睡眠刺激仍未见高幅爆发波出现,两半球各区、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脑电图报告规范

1脑电图报告顺序1.1基本波率指各年龄段正常的基本节律波(描出振幅、调节、调幅现象)及在基本节律间出现的低幅正常快波节律、正常范围的慢波散发等情况。疾病情况下正常节律波的改变、异常波出现方式、出现比例、部位(导联区位)等。下举几个代表性范例。 1.1.1成人各导联呈20?60 ^V短程8.5?10Hz a节律与活动,波形尚整、调节调幅尚可,间见低幅14?30HZ B节律与活动及散在B波,两半球各区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1.1.2成人各导联a节律消失,代之以30?80卩V4?7Hz0节律与活动,间见少量低幅14?30Hz3节律与活动及少量3活动,中央区、顶区、枕区两半球慢波振幅不对称,左侧高于右侧50%以上(异常)。 1.1.3成人各导联呈段状8?9.5Hz a节律与活动、波形不整,调节、调幅差,间见低幅14?30Hz3节律与活动及中幅4?7HZ0活动,偶见100?200叮尖波、尖慢波爆发,两半球各区波幅不对称(异常)。 1.1.4幼儿各导联以30?60卩V5- 7Hz 0节律为主、顶、枕区并见段状8?8.5Hz a节律或活动,间见低幅14?30Hz 3节律与活动及少量低幅3波或活动,两半球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全程脑电活动平稳,无高波幅异常波爆发或阵发(正常)。 1.1.5幼儿各导联正常0节律消失,呈0.5? 2.5Hz弥慢性100叮慢波,节律性差,间见少量低幅快波,另见200?300叮尖波、尖棘慢综合波爆发或阵发,异 常波尤以额区、中央区为甚,持续时间1至数秒不等。全程脑电活动不稳,两半 球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异常)。 1.1.6婴儿各导联呈4?6Hz30?80卩V0节律与活动,间见 2.5? 3.5Hz100卩V3 活动及低幅14?30Hz3活动、全程脑电活动平稳,睡眠纺锤对称同步,剥夺睡眠 刺激仍未见高幅爆发波出现,两半球各区、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脑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脑电图临床应用价值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学者Hans Burgerg在前人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首次在人的头皮上放置电极描记到电位变化。这个技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脑电图仍然是唯一可以实时、连续监测脑功能变化的方法。 脑电图(EEG)是从颅外头皮或颅内皮质及深部核团记录到的神经元电位变化,可以反映脑功能的变化或损伤的程度。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差的特点。因其特异性所以不能作为诊断病因的依据。 1. 脑电图的基本概念 频率(次/秒,Hz)。见表1。 表1 脑电图的频率 波幅(μV) 成人,高波幅>100μV,中波幅50—100μV,低波幅<50μV。 儿童,高波幅>150μV,中波幅50—150μV,低波幅<50μV。 位相 以基线为准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 波形 正弦样波:棘波(上升支陡峭,下降支稍缓,下降到基线以下而后逐渐恢回至基线,时宽<70ms);尖波(波形与棘波形似,仅时限为70—200ms);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三相波(沿基线有三次上下的偏转,形成负—正—负三相)。 出现方式 波单个波 节律频率和波形基本恒定的波连续出现。波幅可有变化。 暴发一组突出于背景,突然出现、突然终止的脑电活动。 出现部位

限局性、一侧性、广泛性。 健康人群的脑电图 从出生到老年脑电图特点随年龄变化,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健康成年人的脑电图:α频段占75%左右,以9—10Hz为主。波幅为50—100μV,β频段占10%左右,慢波(θ及δ)占15%左右。α频段在双枕部数量最多,节律性最好,波幅最高,头两侧同步对称。生理刺激(如:声、光)时,α节律消失代之以低波幅β波。 2. 癫痫的电脑图 癫痫为发作性疾病,其病理生理基础为神经元异常超同步化放电,因此脑电图变化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随访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发作间期脑电图 可以记录到单个的癫痫样波或短程爆发。常规脑电图的出现率为40%左右,长程脑电图可达85%。但是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样波(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不能与癫痫这个临床疾病划等号。因为健康人群中%~3%有癫痫样波,非癫痫性疾病也有癫痫样波。 发作时脑电图 癫痫发作时脑电图均有不同于背景的变化。包括节律性癫痫样发放、节律性慢波、节律性快波、低电压脑电图、电静息及癫痫募集节律(10Hz)。 3. 癫痫发作类型与脑电图的关系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间期为与症状相关区的限局性癫痫样波;发作期与发作间期相似,涉及范围扩大,持续时间长。 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期间为限局性癫痫样波,在颞叶内侧癫痫常为双层前颞(包括蝶骨电极)非同步性棘波;发作期为双侧额颞叶或两侧半球癫痫样发放。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发作期间与部分性发作相同;发作期癫痫样波始于某一限局区域,迅速扩散到两半球。 全面性发作,发作期间及发作期为两侧半球同步对称癫痫发放,后者持续时间长。 4. 颅内电极(硬膜下皮质电极及深部植入电极)用于癫痫外科治疗前定位。临床症状与头皮脑电图难以明确定位者 颞叶癫痫及额叶癫痫的定测及确切定位 脑电图与神经影像学定位不一致者 5. 脑电图在ICU的应用

脑电图报告规范.docx

1 脑电图报告顺序 1.1 基本波率指各年龄段正常的基本节律波(描出振幅、调节、调幅现象)及在基本节律间出现的低幅正常快波节律、正常范围的慢波散发等情况。疾病情况下正常节律波的改变、异常波出现方式、出现比例、部位(导联区位)等。下举几个代表性范例。 1.1.1 成人各导联呈20~60μV短程8.5~10Hzα节律与活动,波形尚整、调节调幅尚可,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散在θ波,两半球各区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1.1.2 成人各导联α节律消失,代之以30~80μV4~7Hzθ节律与活动,间见少量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δ活动,中央区、顶区、枕区两半球慢波振幅不对称,左侧高于右侧50%以上(异常)。 1.1.3 成人各导联呈段状8~9.5Hzα节律与活动、波形不整,调节、调幅差,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中幅4~7Hzθ活动,偶见100~200μV尖波、尖慢波爆发,两半球各区波幅不对称(异常)。 1.1.4 幼儿各导联以30~60μV5~7Hzθ节律为主、顶、枕区并见段状8~8.5H zα节律或活动,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低幅δ波或活动,两半球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全程脑电活动平稳,无高波幅异常波爆发或阵发(正常)。 1.1.5 幼儿各导联正常θ节律消失,呈0.5~ 2.5Hz弥慢性100μV慢波,节律性差,间见少量低幅快波,另见200~300μV尖波、尖棘慢综合波爆发或阵发,异常波尤以额区、中央区为甚,持续时间1至数秒不等。全程脑电活动不稳,两半球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异常)。 1.1.6 婴儿各导联呈4~6Hz30~80μVθ节律与活动,间见 2.5~ 3.5Hz100μVδ活动及低幅14~30Hzβ活动、全程脑电活动平稳,睡眠纺锤对称同步,剥夺睡眠刺激仍未见高幅爆发波出现,两半球各区、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脑电图简述

脑电图检查法 【原理】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 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 一、常规脑电图 ★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 (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 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 波幅、波形失真少;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电

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 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 (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优点是可以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及脑电图的变化。但缺点为必须住院监测。 【结果判断】 一、健康成年人(20—60岁)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以α频段(8—13Hz)尤其是9--10 Hzα节律占优势,约占75%(北京55%-90%)(国外0-95%),在枕部呈纺锤状节律出

脑电图报告规范

1.1基本波率指各年龄段正常的基律波(描出振幅、调节、调幅现象)及在基本 节律间出现的低幅正常快波节律、正常范围的慢波散发等情况。疾病情况下正常节律波的改变、异常波出现方式、出现比例、部位(导联区位)等。下举几个代表性范例。 1.1.1成人各导联呈20?60叮短程8.5?lOHz a节律与,波形尚整、调节调幅尚可,间见低幅14?30Hz3节律与活动及散在0波,两半球各区对称部位各波 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1.1.2成人各导联a节律消失,代之以30?80卩V4?7Hz0节律与活动,间见少 量低幅14?30Hz3节律与活动及少量5活动,中央区、顶区、枕区两半球慢波 振幅不对称,左侧高于右侧50%^上(异常)。 1.1.3成人各导联呈段状8?9.5Hz a节律与活动、波形不整,调节、调幅差,间 见低幅14?30Hz3节律与活动及中幅4?7Hz0活动,偶见100?200叮尖波、 尖慢波爆发,两半球各区波幅不对称(异常)。 1.1.4幼儿各导联以30?60卩V5?7Hz0节律为主、顶、枕区并见段状8?8.5Hz a节律或活动,间见低幅14?30Hz3节律与活动及少量低幅或活动,两半球对 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全程脑电活动平稳,无高波幅异常波爆发或阵发(正 常)。 1.1.5幼儿各导联正常0节律消失,呈0.5? 2.5Hz弥慢性100叮慢波,节律性 差,间见少量低幅快波, 另见200?300叮尖波、尖棘慢波爆发或阵发,异常波 尤以额区、中央区为甚, 持续时间1至数秒不等。全程脑电活动不稳,两半球各 波振幅基本对称(异常) 1.1.6 各导联呈4?6Hz30?80卩V0节律与活动,间见 2.5? 3.5Hz100卩V5 活动 及低幅14?30Hz3活动、全程脑电活动平稳,纺锤对称,剥夺睡眠刺激仍未见高 幅爆发波出现,两半球各区、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怀孕报告单模板

怀孕报告单模板 篇一:孕期B超检查报告单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 检查日期年月日脑电图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 报告医师 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 检查日期年月日脑电图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室: 报告医师 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孕期B型超声检查报告单超声号_______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检查所见胎位_______cm双顶径_____cm胸径_______cm腹径______股骨____cm 胎心率_____次/分羊水______胚囊大

小_____胚芽______胎心搏动_______ 胎盘附着部位:宫底、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 胎盘位置:中央型、部分型、边缘型、低置型 子宫大小:长度_______宽度_______厚度_______肿瘤附件:左大小 右大小 1、描述 2、告知:超声是一种影像检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且被检查者各种因素影响,胎儿一些器官或部位无法显示或显示不清,如胎儿肢体末端、颜面、耳部结构不能完全显示。另胎儿生长发育是一种动态过程,胎儿解剖结构的异常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不为超声所显示,尤其是胎儿心脏。胎儿性别和生殖器有关的问题因国情需要不在胎儿超声检查范围内,特此说明。 3、影像诊断: 请结合临床 本报告仅供参考,请妥善保管,遗失不补 检查医生年月日(本报告仅供临床医师参考)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检查日期:年月日脑电图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检查医师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脑电图检查报告单检查日期:年月日脑电图号:姓名:性别年龄科别 检查医师年月日 沛县魏庙镇中心卫生院 姓名_______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门诊号_______科别______病区_______ 床号_______ 住院号_______临床症状及检查超声号_______ 彩色超声检查申请单 检查部位 1、腹部(肝、胆、脾、胰) 3、胃肠道 5、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7、胸腹水检查及穿刺定位 9、阴道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主要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疾患,如癫痫、意识障碍、睡眠相关疾病等。 2、癫痫外科手术前致痫区定位。 3、围产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ICU)。 6、脑死亡的辅助判定。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的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的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所有的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的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的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的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的刺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和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的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和柱状电极。盘状金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的电极,应确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和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脑区(如颞叶底部或内侧)的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配合使用。疑及颞叶内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发现时,可考虑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使用,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的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

心电图报告单模板

. 建阳市水吉镇水吉社区居委会医务室 心电图申请报告单 ECG-2201 姓名性别年龄岁心电图仪型号 G 血压/ mmHg 服药洋地黄类药品史 症状 临床诊断 检查项目 申请医师日期20 年月日 检测记录 项目实测正常值项目实测正常值 P 波时限(秒)< 0.12 QT 时限(秒)0.32-0.44 P-R 间期(秒)0.12~0.20QTc 时限(秒)<0.45 QRS 时限(秒)0.06 ~ 0.10心房率(次 / 分钟)60~100 电轴(度)+30 °~90 °心室率(次 /分钟)60~100

. 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结论: 报告日期:年月日报告者: 本报告供临床医师参考,不作证明之用 各种常用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书写及粘贴要求 各种检查申请单、报告单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书写整洁、字迹清楚、术语确切、不得涂改,书写及粘贴要求如下: 1.申请单 (1)申请单由经治医师按规定逐项填写,眉栏项目不得遗漏,字迹清楚,术语规范,严禁涂改,内容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送检标本名称、检验目的,医师签全名或盖印章。 (2)相关检查申请单应简明扼要书写病情摘要,包括重要体征及治疗史和过去相关检查结果等,以及 临床初步诊断。 (3)紧急检查应在申请单右上角标明“急诊”字样或盖相应的印章,同时应注明取样时间和取样人或通 知时间及取样者和被通知人。 (4)申请项目,可用“√”在项目的序号上表示;若院内联网时,申请单所用的名称应与网络中所用的名

. ( 5 )送检标本上所贴号码应与申请单上号码一致。 2.报告单 (1)报告单应由检查医师或技师按规定逐项填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和检查号。 (2)报告单填写务必字迹清楚,内容科学完整,术语规范,严禁涂改;特殊检验报告应作出相应诊断 或提出相关意见。 (3)检测项目应注明检测的方法,定量检测结果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定性检测结果采用“阴性” 、“阳性”和“可疑”表示,或者用“阴性( -)”和“阳性(+)”表示,不得单独用符号“+”“、-”“、+/- ”表示。 (4)生命紧急值应按危急值处理流程处理,并在报告单上盖章。(危急值重要报告另与医师联系) (5)检验者及审核者应签全名或盖印章;重要异常报告或特殊标本的报告须经专业主管复核、签名或盖印章; 实习、进修人员操作检验的报告由带教者签名或盖印章。注:输血检查申请单、报告单的书写要求及表样等参 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3.粘贴要求:检验报告单,依报告日期先后叠瓦式横贴在“检验报告粘 贴单”上,每单退下 0.5~1cm ,注意上下列齐,后一张盖前一张,露出“××医院检验报告单”字样,并在左上角注 明检查日期及项目,正常报告用蓝黑墨水笔,异常报告用红墨水笔书写。心电图、X 线、脑电图、超声波等检查 报告单,应贴在“特殊检查报告粘贴单”上,贴法同检验报告单。其他与病历纸等大的检查报告单,依报告日期置 于“特殊检查报告粘贴单”之前。 检验申请单、报告单 1.检验申请单 (1)申请单由经治医师按规定逐项填写,眉栏项目不得遗漏,送检标本名称、检验目的应明确,医师 签全名或盖印章,如为实习、进修人员开单,则必须由经治医师签全名或盖印章。 (2)紧急检验应在申请单右上角标明“急诊”字样或盖相应的印章,同时应注明采样时间及采样者。 (3)申请项目,可用“√”在项目的序号上表示;若院内联网时,申请单所用的名称应与网络中所用的名 称一致,以便于收费与统计。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初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脑脊液及影像学,其阳性率高。结论脑电图检查较CT和MRI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性 脑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影像学 病毒性脑炎(virus encephalitis, VE)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易造 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严重影响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疾病之一。引起病 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国内外报道有130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病变。随着 传染病防控力度的加大和病毒学研究的进展,全世界报道的病毒性脑炎正呈现新的 流行趋势。 现将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2月~2012~6月诊治的50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统计2011年12月~2012年6月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 女16例;最小5岁,最大67岁;5~17岁37例, 18~67岁13例。从发病到住院 的平均时间为4d。 1.2 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起病,有上感史者35例(70%),腮腺肿大病史9例,有头面部带状疱疹 者5例,有水痘感染者1例;发热45例(90%),头痛49例(98%),恶心21例(42%),呕 吐18例(36%),行为及人格改变21例(42%),意识障碍4例(8%),癫发作4例(8%)。 1.3 实验室检查 50例均在住院24h内行脑电图及腰穿检查。腰穿脑压升高,白细胞数(0~450)×106/L,蛋白0.15~0.75g/L,糖、氯化物正常。脑电图50例均异常。 2 结果 2.1 脑电图异常率与程度分析 50例病人首次脑电图检查均异常,其中轻度异常(慢波5~7级)5例占10%,中度异常(慢波8~10级)11例占22%,高度异常(慢波11级以上,α波消失)34例占68%。 2.2 脑电图与CT对比分析 50例病人做了CT检查,结果CT异常的19例,阳性率占38%。而脑电图全 部显示异常,不但能显示弥漫性异常改变而且能显示局限性异常灶,与CT定位 相等。从而说明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CT,其阳性率高,定 位准确。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VE)是指由病毒感染造成脑实质病变,并引起一系列相关临床表 现的传染病。临床上病毒性脑炎大多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痛、发热、呕吐或 行为异常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为首发症状,其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鉴 别诊断困难。病程大多 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肢体瘫痪、智能障 碍等后遗症,重症脑炎易在急性期死亡。 脑电图是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指标,是对脑功能最直接的反映,无论感染因

新生儿视频脑电图报告的判读

新生儿视频脑电图(VEEG)报告的判读 新生儿视频脑电图在评估新生儿脑成熟度、脑功能状态尤其对新生儿缺血缺性脑病(HIE )及新生儿惊厥的诊断与预后的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新生儿VEEG呈动态发展过程,随孕龄的增长出现睡眠状态分化、背景波变化、刺激反应增加、枕部优势改变等。新生儿EEG与脑成熟度密切相关,不同孕龄表现不一。主要为: 1.判断脑成熟度:主要取决于受孕龄,CA等于实际的胎龄加上生后时间。新生儿EEG有两个基本规律,一是由未成熟波形组成基本节律(背景活动),二是迅速不断地成熟性波形变化。新生儿脑功能发育状态与EEG之间已建立了严密关系,VEEG 可评价脑发育的程度。 主要基本图形特征 ①交替型图形。交替型图形(交替节律)是新生儿静态睡眠的基本波形,44周后基本消失。 ②连续图形。为受孕龄32周后的早产儿觉醒期及动态睡眠期基本图形。 ③S刷形(手套刷)放电。为未成熟儿脑电图的特征图形。以受孕龄32一35 周的早产儿最明显,受孕龄35周后迅速减少。 ④一过性额区尖波。典型波在受孕龄35周出现。足月儿易见到此波。 ⑤正常型尖、棘波。见于各期新生儿,随EEG成熟而减少。 ⑥一过性不对称或不同步。在正常新生儿EEG中是常见的。 异常新生儿脑电图的特点 新生儿VEEG异常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异常,包括变异性缺失、成熟延迟及倒退、显著不同步、显著不对称、低电压、脑电波消失、爆发抑制和痛性发作波。一般分为轻度和重度异常。_ 1)轻度异常 主要表现为不成熟EEG,EEG缺乏变异性、多灶尖波、中央区尖波,节律性全脑或局灶性a波等情况,频率不对称,短暂过多尖波以及睡眠周期改变。 2)重度异常 ①背景波明显抑制。低电压,缺乏频率变化;②爆发抑制。③痫样放电。具有重复性、局灶性和节律性,节律性是痫样放电与正常的短阵尖波区别的特征;④单一节律波和重复单一棘波。惊厥性呼吸暂停者为短时程单一节律放电。 新生儿主要疾病与脑电图特点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其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HIE是围生期缺氧导致新生儿脑缺氧、水肿时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病理改变一般1一3天为极期,脑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最明显。 EEG背景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缺氧缺血性改变引起的持续的脑功能障碍,以后则逐渐恢复,可用1周内脑电图来判断HIE病情轻重。 HIE的EEG改变以背景波活动为主,且背景波异常是HIE预后判断的决定因素之一。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其脑电图异常的类型: ①轻度异常。背景活动紊乱(包括变异性缺失、成熟延迟、睡眠EEG异常),局灶性放电。 ②重度异常。背景活动抑制,电静息、爆发性抑制、低电压、弥漫性慢活动、显著不对称或不同步。 痫样放电指反复或节律性放电,大多为局灶性或发展为全部性。

脑电图报告规范

1 脑电图报告顺序 1、1 基本波率指各年龄段正常得基本节律波(描出振幅、调节、调幅现象)及在基本节律间出现得低幅正常快波节律、正常范围得慢波散发等情况。疾病情况下正常节律波得改变、异常波出现方式、出现比例、部位(导联区位)等。下举几个代表性范例。 1、1、1 成人各导联呈20~60μV短程8、5~10Hzα节律与活动,波形尚整、调节调幅尚可,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散在θ波,两半球各区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1、1、2 成人各导联α节律消失,代之以30~80μV4~7Hzθ节律与活动,间见少量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δ活动,中央区、顶区、枕区两半球慢波振幅不对称,左侧高于右侧50%以上(异常)。 1、1、3 成人各导联呈段状8~9、5Hzα节律与活动、波形不整,调节、调幅差,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中幅4~7Hzθ活动,偶见100~200μV尖波、尖慢波爆发,两半球各区波幅不对称(异常)。 1、1、4 幼儿各导联以30~60μV5~7Hzθ节律为主、顶、枕区并见段状8~8、5Hzα节律或活动,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低幅δ波或活动,两半球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全程脑电活动平稳,无高波幅异常波爆发或阵发(正常)。 1、1、5 幼儿各导联正常θ节律消失,呈0、5~ 2、5Hz弥慢性100μV慢波,节律性差,间见少量低幅快波,另见200~300μV尖波、尖棘慢综合波爆发或阵发,异常波尤以额区、中央区为甚,持续时间1至数秒不等。全程脑电活动不稳,两半球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异常)。 1、1、6 婴儿各导联呈4~6Hz30~80μVθ节律与活动,间见 2、5~ 3、5Hz100μVδ活动及低幅14~30Hzβ活动、全程脑电活动平稳,睡眠纺锤对称同步,剥夺睡眠刺激仍未见高幅爆发波出现,两半球各区、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脑电图报告规范

脑电图报告规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脑电图报告顺序 基本波率指各年龄段正常的基律波(描出振幅、调节、调幅现象)及在基本节律间出现的低幅正常快波节律、正常范围的慢波散发等情况。疾病情况下正常节律波的改变、异常波出现方式、出现比例、部位(导联区位)等。下举几个代表性范例。 成人各导联呈20~60μV短程~10Hzα节律与,波形尚整、调节调幅尚可,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散在θ波,两半球各区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成人各导联α节律消失,代之以30~80μV4~7Hzθ节律与活动,间见少量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δ活动,中央区、顶区、枕区两半球慢波振幅不对称,左侧高于右侧50%以上(异常)。 成人各导联呈段状8~α节律与活动、波形不整,调节、调幅差,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中幅4~7Hzθ活动,偶见100~200μV 尖波、尖慢波爆发,两半球各区波幅不对称(异常)。 幼儿各导联以30~60μV5~7Hzθ节律为主、顶、枕区并见段状8~α节律或活动,间见低幅14~30Hzβ节律与活动及少量低幅或活动,两半球对称部位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全程脑电活动平稳,无高波幅异常波爆发或阵发(正常)。 幼儿各导联正常θ节律消失,呈~弥慢性100μV慢波,节律性差,间见少量低幅快波,另见200~300μV尖波、尖棘慢波爆发或阵发,异常波尤以额区、中央区为甚,持续时间1至数秒不等。全程脑电活动不稳,两半球各波振幅基本对称(异常)。 各导联呈4~6Hz30~80μVθ节律与活动,间见~μVδ活动及低幅1 4~30Hzβ活动、全程脑电活动平稳,纺锤对称,剥夺睡眠刺激仍未见高幅爆发波出现,两半球各区、各波振幅基本对称(正常)。

脑 电 图 报告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脑电图报告单 ———————————————————————————————————————————————————————————姓名:—————————————性别:————年龄:———脑电图号:———————— 科别:(门诊, 病房) —————————————————————————门诊号:———————— 诊断:——————————————————————————————————住院号:———————— 用药情况:———————————————————————————————病历号:———————— 意识状态:——————体位:—————左右利:——————记录时间:———————— 脑电图种类:(1)视频脑电图(2)24小时动态脑电图———————————————————————————————————————————————————————————清醒脑电: 背景活动:α,β,θ,δ波频率:——————— Hz 波幅:———————μV 波形:整齐,不整波率调节:佳,欠佳,差调幅:佳,欠佳, 差 对称性:对称,不对称(左﹥右,右﹥左:额,颞(),中央,顶,枕,全导)慢波:部位:(左,右)额,颞(),中央,顶,枕,全导数量:少量,中量,大量出现方式:散在,阵发,节律波幅:低幅,中幅,高幅快波:部位:(左,右)额,颞(),中央,顶,枕,全导数量:少量,中量,大量出现方式:散在,阵发,节律波幅:低幅,中幅,高幅睁闭眼:α抑制,有变化———————————————————————————————————————————过度换气:无变化,有变化——————————————————————————————————————————闪光刺激:无变化,有变化——————————————————————————————————————————蝶骨电极:同背景,有异常——————————————————————————————————————————癫痫样波:无,有————————————————————————————————————————————————异常波:无,有———————————————————————————————————————————————— 睡眠脑电: 睡眠状态:自然,药物(10%水合氯醛—————ml (口服),其它)睡眠分期:(Drowsing), Ⅰ,Ⅱ,Ⅲ,Ⅳ,REM,Awaking 顶尖波:无,有:对称,不对称(左﹥右,右﹥左:额,颞(),中央,顶,枕,全导)纺锤波:无,有:对称,不对称(左﹥右,右﹥左:额,颞(),中央,顶,枕,全导)癫痫样波:无,有————————————————————————————————————————————————异常波:无,有————————————————————————————————————————————————临床发作:无,有 —————————————————————————————————————————————脑电图印象: 1正常范围 2 边缘状态(界线性)3不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 备注:—————————————————————————————————————————————————————————————————————————————————————————————————————————————医师:——————————,技术员:————————————,,日期:————————————————

正常脑电图

3.3 正常脑电图(1)正常成人脑电图基本波频率多数属于α波范围,即为8~13Hz,一般混有少量(15%以下)低幅14~30Hzβ波和散在低幅4~7Hzθ波,有6%正常人显示以β波为基本节律的脑电图。α波波幅为5~150μV。无明显δ波。(2)出生后3~5个月,δ波开始减少,3~5Hz节律波出现于全部导联,以顶、枕区为著。6~11个月4~7Hz,1岁后呈较规则5~8Hz波。3~5岁,θ波为主,可出现8~10Hz节律,6~8岁θ波减少,逐渐为α优势,9~10岁接近于成人脑电图,δ波出现率12%以下。清醒时不出现高波幅广泛性δ波,自然睡眠不出现50μV广泛性β波,睡眠纺锤不是一侧恒定缺失,慢波不是恒定地局限在某个部位,不出现发作波。 3.4 脑电图报告与判断脑功能状态的联系(1)基本节率波改变(频率慢于同年龄档次的波率)频率变慢振幅增高2~3倍,频率变快呈棘波,振幅增高异常波出现率达25%轻度异常,50%中度异常,50%以上重度异常。(2)过度呼吸时,异常波出现越早,病情越重,(脑功能受损越重)。停HV后正常节律波恢复越快,病情越轻(脑功能受损轻),停HV 1~2min后波形仍未恢复甚至再反复出现爆发或阵发异常波,说明脑细胞受损程度越重。(3)典型的3Hz节律性棘慢波为癫痫小发作。闪光刺激诱发出发作性异常波为光源性癫痫。婴儿痉挛症多为高幅慢波、棘波、尖波或锐波、尖慢波、非节律性波等异常波不规则的交叉混合组成,部位不恒定,各波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均无秩序为特点。化脓性脑炎多为δ波,主要出现于大脑半球后部,结核性脑膜炎为广泛性θ波,脑炎有α波消失期、θ波期、δ波期,波期愈长,病情越重。肝性脑病为3相波等。任何疾病只要并发脑细胞功能受损,大脑正常电生理活动将受到疾病干扰而改变。(4)脑电检查工作者书写报告时不能简单了事,应详细写出你所见,为临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打下牢实的基础。临床医师阅读报告时,也不能只看结论,因脑电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波形演变过程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患者脑功能状态、脑功能受损程度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治病、用药、观察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