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库建筑课程设计报告书

冷库建筑课程设计报告书

冷库建筑课程设计报告书
冷库建筑课程设计报告书

1设计基本资料

1.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初步了解建筑与设备工程的设计容,了解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懂得识图和制图,学会查找设计规和设计手册。通过设计掌握有关冷库建筑设计的容、程序及基本原则和冷库建筑设计计算方法并提高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

1.2 设计项目:果蔬加工冷库设计

1.3设计地室外气象参数:

1. 库址:广西省市

2. 气象条件和水文资料:

1.3冷藏库室设计参数:

1.生产能力:

(1)果蔬速冻生产线冻结能力:5吨/日

(2)制冰能力:20吨/日

(3)低温冻藏容量:200吨

(4)高温冷却容量:1000吨

(5)贮冰容量:200吨

2.库温要求:

(1)冻结间:-25℃

(2)低温冻藏间:-25℃

(3)高温冷却间:0~10℃

(4)贮冰间:-4℃

2 设计方案说明

设计一个果蔬加工冷库,生产能力:果蔬速冻生产线冻结能力:5吨/日,制冰能力:20吨/日,低温冻藏容量:200吨,高温冷却容量:1000吨,贮冰容量:200吨;库温要求:冻结间:-25℃,低温冻藏间:-25℃,高温冷却间:0~10℃,贮冰间:-4℃,产品为果蔬。

设计采用土建冷库,氨制冷系统,水冷却制冷方式,冷间分布为速冻间,高温冷藏间,低温冻藏间,制冰间和贮冰间等。

3 冷库尺寸设计

3.1低温冻藏间的尺寸计算

根据公式:1000

1

∑=

ηρS

V G (2-1)

式中G —冷库计算吨位(t );

V 1—低温冻藏间的公称体积(m 3); η—低温冻藏间的体积利用系数; ρs —食品的计算密度(kg/m 3)

根据《冷库设计规》表3.0.5查得蔬果的密度为ρs =230 kg/m 3,根据公式(2-1)得:

低温冻藏间η??=2302001000V 根据《冷库设计规》表3.0.3初步估计其η=0.4

得到V=2174(m 2),根据《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18表1-8核对系数,不符合;继续估计η=0.5得到V=1739(m 2),符合。

鉴于建筑上对墙间距以3为模数的规定将冷却间的公称体积定为冷库高度的确定:净高为6.0m 。

低温冻藏间()m F 28.2890

.61739==(使用面积)

低温冻藏间()

m F 23628.08.289==(建筑面积)

布置成单间,尺寸确定为:长×宽=22*17

3.2高温冷却间的尺寸计算

根据公式:1000

1

∑=

ηρS

V G (2-1)

式中G —冷库计算吨位(t );

V 1—高温冷却间的公称体积(m 3); η—高温冷却间的体积利用系数; ρs —食品的计算密度(kg/m 3)

根据《冷库设计规》表3.0.5查得蔬果的密度为ρs =230 kg/m 3,根据公式(2-1)得:

高温冷却间η??=23010001000V 根据《冷库设计规》表3.0.3初步估计其η=0.4

得到V=10870(m 2),根据《冷库制冷工艺设计》P18表1-8核对系数,不符合;继续估计η=0.55得到V=7905(m 2),符合。

鉴于建筑上对墙间距以3为模数的规定将冷却间的公称体积定为冷库高度的确定:净高为6.0m 。

高温冷却间()m F 25.13170

.67905==(使用面积)

高温冷却间()

m F 216478

.05.1317==(建筑面积)

分三间来布置,每间面积为549,长宽形状分别确定为:25*22

3.3贮冰库的尺寸计算

贮冰库的净面积可按公称吨位计算:h r G F ?=

式中G —贮冰库计算吨位(t );

h —(m );

ρs —冰块的计算密度(kg/m 3) 设计取贮冰库的堆冰净高为2.5m 所以,冰贮库的面积

1075

.2750200

1000=??=

F (m 2) (有效使用面积)

1537

.0107

==F (m 2) (建筑面积)

确定长宽尺寸为:13*12

3.4速冻间的尺寸计算

速冻间采用搁架排管。根据《冷库建筑》P74 搁架如为单面操作时,搁架宽800-1000mm,如为双面操作时,搁架宽1200-1500mm。搁架高度根据层数而定,考虑操作方便,高度不宜大于2000mm,最下层管架离地面的高度应不少于250mm,间层高度一般为250-400mm。

设计为,用于装蔬果的盆子容积为600mm×800mm×200mm,所以每层搁架放两排,每排11盆,每盆放蔬果的质量为10kg,每组12层,所以每组为2.5吨,两组共为5吨。

1)冻结间长度的确定:

搁架长度计算:600*11=6600mm

6600mm(搁架长度,是如何确定的,要有个计算依据或估算依据)+300mm(搁架与前墙壁的距离)+800mm (保温隔热层厚度)+678mm(搁架与后墙壁的距离) =8378mm

2)冻结间高度的确定:

根据《冷库建筑》P74 取3800mm

2)冻结间宽度的确定:

搁架宽度计算:800*2=1600mm,共两组为1600*2=3200mm

3200mm(搁架宽度,要有计算依据)+1500mm(通道的宽度)+800mm(保温隔热层厚度) +100mm(搁架与墙壁的距离)×2(墙壁的数量)=5700mm

所以,冻结间的建筑面积为8.378*5.7=47.75m2,取整数为48 m2。

所以,速冻间长宽尺寸取为8*6

3.5制冰间的尺寸计算

根据《冷库设计》式(9-1)得:

m=24m b n b/1000t j

式中: m—制冰池每日制冰生产能力(t);

m

—1个冰块质量(kg);

b

—冰桶数量;

n

b

—结冰时间(h)

t

j

24为1d换算成24h的数值。

由《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表9-1可查取冰块质量m

=100(kg),则其冰桶的规格

b

可为:上口径595×290(mm),下口径577×265(mm),外高900(mm),冰块高

可根据《冷库设计》式(9-2)得:

t

j =0.01×C·l

b

2/(-t

y

)

式中: C—系数,与制冰池的设计、盐水流速、冰块顶部与盐水水面高度差有关,取0.53~0.6;

l

b

—冰块顶端横断面短边的长度(mm);

t

y

—制冰池盐水的平均温度,一般可取-10o C。

取C=0.55,代入数据可得:t

j

=46.255(h)

其冰桶数的确定

根据《冷库设计》式(9-3)得:

n

b =41.5m(t+tˊ)/m

b

式中: nb为冰桶数量(只);

m为冰的生产能力(t/24h);

t为水在冰桶中冻结的时间(h);

tˊ为提冰、脱冰、加水、入池等操作所需时间,一般可取0.1~0.15h;m

b

同式(9-1)。

则由式(9-3)得:

n

b

=41.5×20×(46.255+0.13)/100=385(只)

制冰间冰桶的分布

制冰平均分配两个制冰池,每个制冰池横向布置8个冰桶,则横向共布置16个冰桶。而纵向可布置的冰桶数为:385÷16=24.6≈24(只)

1)长度的确定制冰间的长度与制冰池、融冰池、倒冰架、滑冰台,及操作走道等有关,可按下式计算

L=L1+L2+L3+L4+L5

式中, L为制冰间长度(m);

L1为制冰池长度(m);

L2为融冰池长度(m);

L3为倒冰架长度(m);

L4为滑冰台水平投影的长度(滑冰台的宽度,从倒冰架到对墙之间的距

离不少于3m);

L5为制冰池到墙壁的距离(有隔热结构情况定,一般为1m)。

因为每制冰池沿纵向布置24个桶,所以其纵向的长度为:290×24=6960(mm),其边缘两侧离池壁各留有30mm的间距,以便盐水循环流动。则

制冰池的长度L

1

为:6.96+0.03+0.03=7.02(m)。设计采取融冰池的规格为:550

×350mm,则其宽度L

2

为:0.35(m)。倒冰架的宽度应与冰桶的宽度一致,则其

宽度L

3

为:0.25(m)。根据《冷库设计》要求,滑冰台的宽度为冰块长度的3

倍,则其水平投影宽度L

4

为:3×0.81=2.43(m)。设计采取制冰池到墙壁间的

距离L

5

为0.3(m)。

则由式(9-11)得,制冰间的长度为:

L=7.02+0.35+0.25+2.43+0.3=10.35(m)

取其整数为10 m。

2)宽度的确定

根据《冷库设计》式9-12得:

B=nb+(n-1)b1+2b2

式中, n为横向制冰池数目(个);

b为每个制冰池的宽度(m);

为两邻制冰池之间的间距(m);

b

1

为制冰池与墙壁间的间距(m);

b

2

B为制冰间的宽度(m)。

因为每制冰池沿横向各布置8个桶,所以其横向的长度为:595×8≈5米,其蒸发器布置于每制冰池的两侧,各留取0.3米跨度,中间和两侧留有走道,中间走道设计采取0.5米,两侧走道各留0.3米。

则由式(9-12)得,制冰间的宽度为:

B=2×(5+0.3+0.3)+(2-1)×0.5+2×0.3=12.3(m)

取其整数为12 m。

3)高度的确定

根据《冷库设计》式9-13得:

H=h1+h2+h3

式中, H为制冰间净高(m);

h

为制冰池高度(m);

1

为提出冰桶需要的高度(m),为冰桶高度的2.5倍;

h

2

h

为安装吊车的高度(m);

3

设计采取冰桶的桶底离池底的高度为100mm,桶顶上面铺设的木盖板的高度

为:0.81+0.1+0.05=0.96为50mm,由冰桶的高度(810mm)可知,制冰池的高度h

1

(m)。提出冰桶需要的高度h

为:2.5×0.81=2.025(m)。设计采取安装吊车的

2

为1.7375(m)。则制冰间的高度为:

高度(即为楼板到吊车之间的距离)h

3

H=0.96+2.025+1.7375=4.72(m)

取其整数为5 m。

制冰池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