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pen edX开源项目架构文档

Open edX开源项目架构文档

Open edX开源项目架构文档
Open edX开源项目架构文档

Open edX Architecture

Open edX 架构

Open edX is a web-based platform for creating, delivering, and analyzing online courses. It is the software that powers https://www.doczj.com/doc/be635363.html, and many other online education sites.

Open edX 是一个可以生成、发布、分析在线课程的基于web的平台。

该平台为https://www.doczj.com/doc/be635363.html,等其他在线教育网站提供软件框架。

This page explains the current architecture of the platform at a high level, without getting into too many details. We also describe where we are actively working on making changes.

本文主要概括性的描述了Open edX现有技术架构,不包含更为细致的技术内容。同时,我们也描述了我们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何处。

Technologies

技术

Almost all of the server-side code in Open edX is in Python, with Django as the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using Mako templates.

平台服务端源代码主要基于Python编写,同时在Web应用层框架基于Django

框架下的Mako模版系统开发。

The browser-side code is written primarily in JavaScript. Some of the code is written

in CoffeeScript, and edX is working to replace that code with JavaScript. Parts of the client-side code use the Backbone.js framework, and edX is moving more of the codebase to use that framework.

系统前端主要基于JAVAScript编写。一些前端代码基于CoffeeScript编写,我们目前也正在致力于将CoffeScript部分用Backbone.js框架进行重写,同时计划将更多的代码库用Backbone.js进行替换。

Open EdX uses Sass and the Bourbon framework for CSS code.

Open edX使用Sass和Bourbon 框架编写CSS代码。

图1.1 Open edX -CMS-LMS系统技术架构图Components

组件

There are a handful of major components in the Open edX platform. Where possible, these communicate using stable, documented APIs.

这里介绍Open edX平台几大主要组件,和一些必要的已经稳定的功能API接口。Select the diagram to the right to 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e components of Open edX.

图1.1画出了Open edX平台的主要组件构成。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学习管理系统

The LMS is the most visible part of Open edX. Students take courses using the LMS. The LMS also provides instructor dashboards.

学习管理系统是Open edX平台面向用户可见的部分。学习者通过LMS系统进行学习。同时,LMS系统也向授课教师提供操作界面。

The LMS uses a number of data stores. Courses are stored in Mongo, with videos served from YouTube or Amazon S3. Per-student data is stored in MySQL.

LMS系统使用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存储。课程存储在Mongo数据库中,视频源主要存放在YouTube 和亚马逊云存储中,每个学习者的信息存在MySQL数据库中。

As students move through courses and interact with them, events are published to the analytics pipeline for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porting.

学习者直接学习课程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上数据库进行记录,同时记录了发布事件、数据分析管道收集、分析和报告等功能。

Work is underway to enable the LMS to be an LTI provider so that Open edX courseware can be embedded into other learning environments.

LMS系统作为学习工具交换提供方底层系统,将Open edX平台的课件内容嵌入到学习环境中。

Studio

工作室组件

Studio is the course authoring environment. Course teams use it to create and update courses. Studio writes its courses to the same Mongo database that the LMS uses.

工作室组件式面向作者的应用环境。课程开发团队运用工作室组织机构创建、更新课程内容。

工作室组件和LMS系统使用同一个Mongo数据库存储课程数据。

Course Browsing

课程浏览组件

Open edX provides a simple front page for browsing courses. The https://www.doczj.com/doc/be635363.html, site has a separate home page and course discovery site that is not open source.

Open edX平台提供简洁的前端页面用于浏览课程。https://www.doczj.com/doc/be635363.html,网站的主页和课程发现网站不是开源的。

Course Structure

课程结构组件

Open edX courses are composed of units called XBlocks. Anyone can write new types of XBlocks, allowing educators and technologists to extend the set of components for their courses.

Open edX平台利用XBlocks作为课程的组织单元。任何人可以编写新的XBlocks 该框架为教育者和技术专家提供可扩展的组件方式去开发他们的课程。

The edX Platform also still contains several XModules, the precursors to XBlocks. EdX is working to rewrite the existing XModules as XBlocks and remove XModules from our codebase.

Open edX平台也存在一些XModules代码,XModules是XBlocks的前期版本。我们也在组件的重写代码将原有的XModules代码改写为XBlocks。

In addition to XBlocks, there are a few ways to extend courseware behavior:

有以下几个途径去扩展课程:

?The LMS is an LTI tool consumer. Course authors can embed LTI tools to integrate other learning tools into an Open edX course.

LMS系统是学习工具交互工具。课程开发者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学习交

互工具嵌入到Open edX平台课程中。

?Problems can use embedded Python code to either present the problem or assess the student’s response. Instructor-written Python code is executed in a secure environment called CodeJail.

问题可以以Python脚本嵌入的方式去展现问题或者为学习者提供反馈。

指导者写好的Python脚本可以在CodeJail环境下安全执行。

?JavaScript components can be integrated using JS Input.

JavaScript组件可以利用JS Input 集成。

?Courses can be exported and imported using Open Learning XML (OLX), an XML-based format for courses.

课程可以通过OLX xml格式导入导出。

Discussions

课程讨论组件

Course discussions use a separate server called the Comments Service. Discussions are one of the few non-Python components, written in Ruby using the Sinatra framework. The LMS uses an API provided by the Comments Service to integrate discussions into the students’ course experience.

课程讨论组件被安置在名叫Comments Service服务器中。讨论组件是平台中极少不使用Python语言开发的组件。该组件使用了Ruby语言的Sinatra框架编写。LMS系统使用API调用,将课程讨论功能嵌入到课程系统。

The forums include a notifier process that sends students notifications about updates in topics of interest.

论坛包括了触发器进程,用于向学习者发送兴趣主题更新通知。

Mobile Apps

移动应用

Open edX includes a mobile application, available for iOS and Android,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watch course videos. EdX is actively enhancing the mobile app.

Open edX平台拥有基于IOS和Android系统的移动应用,移动应用可以向学习者提供视频课程。我们正在集中火力深化移动应用功能。

Analytics

分析系统

Events describing student behavior are captured by the Open edX analytics pipeline. The events are stored as JSON in S3, processed using Hadoop, and digested, aggregated results are published to MySQL. Results are made available via a REST API to Insights, a Django application that instructors and administrators use to explore data that lets them know what their students are doing and how their courses are being used.

用户学习行为数据被OPen edX平台的分析管道进行捕获。行为数据被存储在JSON中,利用HADOOP技术进行分类聚合等操作,然后将结果数据发布在

MYSQL中。结果数据利用REST API被解析,最后利用Django 框架开发的应用区域分析发现学习者正在做些什么、他们的课程如何去被使用。

Select the diagram to the right to view a larger image of the Open edX Analytics architecture.

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参考下图1.2

图1.2 edx 分析组件架构图

Background work

后台工作

A number of tasks are large enough that they are performed by background workers, rather than in the web applications themselves. This work is queued and distributed using Celery and RabbitMQ. Examples of queued work include:

有很多后台工作正在进行,工作量不亚于网页应用。这些后台工作主要通过Celery 和RabbitMQ工具进行队列和分发,具体如下:

?Grading entire courses

?课程分级

?Sending bulk emails (with Amazon SES)

?邮件群发

?Generating answer distribution reports

?生成答案分析报告

?Producing end-of-course certificates

?生成课程认证

Open edX includes a custom queue called XQueue that can run custom graders. These are separate processes that run compute-intensive ass essments of students’ work.

平台包括用户队列组件称作XQueue,该组件可以执行用户分类。这是一个独立的进程去进行学习者学习相关业务。

Searching

搜索功能

Open edX uses Elasticsearch for searching in a few contexts: courseware search, the comments service, and the Student Notes feature.

平台建立了课程搜索、评论搜索、用户笔记搜索等搜索功能。

系统设计文档模板

系统设计说明书(架构、概要、详细)目录结构 虽然这些文档一般来说公司都是有模板的,但我写这些文档以来基本上是每写一次就把目录结构 给改一次,应该说这是因为自己对这些文档的理解开始加深,慢慢的越来越明白这些文档的作用 和其中需要阐述的东西,觉得这三份文档主要阐述了一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从系统分解为层次、层次内的模块以及相互的接口、模块分解为对象以及对象的接口、实现这些对象接口的方法。这次又整了一份,A/ ,欢迎大家指正。 XXX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重点在于将系统分层并产生层次内的模块、阐明模块之间的关系)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编写的目的。 三.架构设计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总体原则,如对问题域的分析方法。 3.1. 架构分析 对场景以及问题域进行分析,构成系统的架构级设计,阐明对于系统的分层思想。 3.2. 设计思想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思想,可参考一些架构设计的模式,需结合当前系统的 实际情况而定。 3.3. 架构体系 根据架构分析和设计思想产生系统的架构图,并对架构图进行描述,说明分层的原因、层次的职责,并根据架构图绘制系统的物理部署图,描述系统的部署体系。3.4. 模块划分 根据架构图进行模块的划分并阐明模块划分的理由,绘制模块物理图以及模

块依赖图。 341. 模块描述 根据模块物理图描述各模块的职责,并声明其对其他模块的接口要求。。 3.4.2. 模块接口设计 对模块接口进行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伪代码。 XXX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重点在于将模块分解为对象并阐明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的编写目的。 三.模块概要设计 引用架构设计说明书中的模块图,并阐述对于模块进行设计的大致思路。 3.1. 设计思想 阐明概要设计的思想,概要设计的思想通常是涉及设计模式的。 3.2. 模块A 3.2.1. 概要设计 根据该模块的职责对模块进行概要设计(分解模块为对象、描述对象的职责以及声明对象之间的接口),绘制模块的对象图、对象间的依赖图以及模块主要功能的序列图,分别加以描述并相应的描述模块异常的处理方法。 3.2.2. 模块接口实现 阐明对于架构设计中定义的模块接口的实现的设计。 XXX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重点在于对模块进行实现,将模块的对象分解为属性和方法,并阐述 如何实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密级:内部公开 文档编号:1002 版本号: 测测(基于安卓平台的测评软件)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天师团开发团队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文档介绍 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对于测测软件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编码的重要依据。对该软件的整个系统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包括物理、逻辑结构,说明了体系结构所采取的设计策略和所有技术,并对相关内容做出了统一的规定。为今后的设计、编码、测试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版并且提高效率,使整个开发过程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减少由于需求变更而修改的时间,大大的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也使得客户更加的满意。 文档范围 本文档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架构设计思想 2、架构体系描述 3、系统模块化分 4、系统模块描述 5、模块接口设计 读者对象 本文档主要读者包括:

1、本系统的设计人员:包括模块设计人员(理解用户需求,在设计时把握用户需求)。 2、本系统的系统开发人员:编码人员(了解用户需求,为编码提供模版)。 3、本系统的测试人员(了解用户需求,为测试提供参考)。 4、客户(检查是否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软件工程讲义》 《测测需求规格说明书》 2.架构设计思想 为了降低系统耦合度,增加系统内聚性,在需求发生更改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系统做出修改,并重新投入使用,我们决定以分层体系架构风格作为整个系统的体系风格,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接口设计,并以之为根据进行详细设计。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 3.架构体系描述 整个系统顶层架构采用分层的风格,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非常清晰,使得后期易于详细设计、编码、维护以及适应需求变更。通过分层,定义出层与层之间的接口,使得在更加规范的同时拥有更为多台花的接口描述,使得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度降低,增强了模块的服用型和可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架构设计文档

架构设计文档XXX版本号:

项目组XX. 修订状况 章节章节名称修订内容简述修订人修订日期批准人编 目录 1. 引言 5 1.1 目的 (5) 1.2 范围 (5) 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5)

1.4 参考资料 (5)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概述 5 2. ........................................... 52.1 背景5.....................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策略与原则.2.2 62.3 关键功能性需求.................................. 6 .......................... 2.4 非功能性需求及解决方案 7............................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蓝图2.5 3. 7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83.1 系统分层架构视图.83.2 用例视图....................................... 83.3 逻辑视图....................................... 83.4 部署视图....................................... 可选).................................. 9进程视图3.5 ().................................. 9(3.6 实现视图可选4. 9 关键技术设计4.1 公共构件设计................................... 9接口设计....................................... 94.2 9 ................................... 4.3 数据架构设计安全架构设计 4.4 .................................. 1010 .................................... 4.5 UI架构设计10 .................................. 运维架构设计4.6

分布式汽车电气电子系统设计和实现架构

分布式汽车电气电子系统设计和实现 架构

分布式汽车电气/电子系统设计和实现架构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汽车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已经变得非常的复杂。今天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开发工程师广泛使用基于模型的功能设计与仿真来迎接这一复杂性挑战。新兴标准定义了与低层软件的标准化接口,最重要的是,它还为功能实现工程师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抽象级。 这提高了软件组件的可重用性,但不幸的是,关于如何将基于模型的功能设计的结果转换成高度环境中的可靠和高效系统实现方面的指导却几乎没有。 另外,论述设计流程物理端的文章也非常少。本文概述了一种推荐的系统级设计方法学,包括、分布在多个ECU中的网络和任务调度、线束设计和规格生成。 为什么需要AUTOSAR? 即使在同一家公司,“架构设计”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含义,这取决于她们站在哪个角度上。物理架构处理系统的有形一面,如布线和连接器,逻辑架构定义无形系统的结构和分配,如软件和通信协议。当前设计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的语言是独立的,这导致相同一个词的意思能够完全不同,设计团队和流程也是独立的,这也导致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物理和逻辑设计流程。 这种复杂性导致了次优设计结果,整个系统的正确功能是如此的难于实现,以致于几乎没有时间去寻求一种替代方法,它可导致更坚固的、可扩展性更好的和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这样一种解决方案,设计师需要新的方法,它能够将物理和逻辑设计流程紧密相连,并依然允许不同的设计团队做她们的工作。 新兴的AUTOSAR标准为系统级汽车电子/电气设计方法学提供了一个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选择,尽管它主要针对软件层面,即逻辑系统的设计。不过,大量广泛的AUTOSAR元模型及其丰富的接口定义允许系统级电子/电气架构师以标准的格式表示她的设计思想。从经济上看,AUTOSAR标准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统一的市场,它使得能够创立合适的设计工具。

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架构设计?档模板 在软件设计的不同阶段应该设计不同的UML模型,将不同阶段输出的UML模型图放在?个? 档中,对每张模型图配以适当的?字说明,就构成?篇设计?档。 对于规模不太?的软件系统,我们可以将概要设计?档和详细设计?档合并成?个设计?档。 这?,我会展现?个设计?档示例模板,你可以参考这个模板编写你的设计?档。 ?档开头是设计概述,简单描述业务场景要解决的核?问题领域是什么。?于业务场景,应该 在专?的需求?档中描述,但是在设计?档中,必须要再简单描述?下,以保证设计?档的完 整性,这样,即使脱离需求?档,阅读者也能理解主要的设计。 此外,在设计概述中,还需要描述设计的?功能约束,?如关于性能、可?性、维护性、安全 性,甚?开发和部署成本??的设计?标。 然后就是具体的设计了,第?张设计图应该是部署图,通过部署图描述系统整个物理模型蓝 图,包括未来系统?什么样。 如果系统中包含?个?系统,那么还需要描述?系统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系统序列图,?系 统活动图进?描述。 ?系统内部的最顶层设计就是组件图,描述?系统由哪些组件组成,不同场景中,组件之间的 调?序列图是什么样的。 每个组件内部,需要?类图进?建模描述,对于不同场景,?时序图描述类之间的动态调?关 系,对于有复杂状态的类,?状态图描述其状态转换。 具体示例模板如下: 1 设计概述 ……系统是?个……的系统,是公司……战略的核?系统,承担着公司……的?标任务。 1.1 功能概述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使?者包括……。 1.2 ?功能约束 ……系统未来预计?年?户量达到……,?订单量达到……,?PV达到……,图?数量达到 ……。 1.查询性能?标:平均响应时间<300ms,95%响应时间<500ms,单机T PS>100;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广州润衡软件连锁有限公司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项目名称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版本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5 1.1目的5 1.2范围5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 1.4参考资料5 1.5概述5 2.整体说明5 2.1简介5 2.2构架表示方式5 2.3构架目标和约束5 3.用例视图6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6 4.逻辑视图6 4.1逻辑视图6 4.2分层6 4.2.1应用层6 4.2.2业务层7 4.2.3中间层7 4.2.4系统层7 4.3架构模式7 4.4设计机制7 4.5公用元素及服务7 5.进程视图7 6.部署视图7 7.实施视图8 7.1概述8 7.2层8 7.3部署8 8.数据视图8 9.大小和性能8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0.质量8 11.其它说明8 12.附录A 指南8 13.附录B 规范9 14.附录C 模版9 15.附录D 示例9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 1.简介 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 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 1.4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1.5概述 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当前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构架及其表示方式。还会从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实施视图中列出必需的那些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构架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目标,例如:安全性、保密性、市售产品的使用、可移植

软件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0

目录

1.引言 [对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架构设计(构架设计)、组件高层设计、组件详细设计。对于由单个进程构成的简单系统,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分为:系统概要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本文档适用于由多个进程构成的复杂系统的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说明书是软件产品设计中最高层次的文档,它描述了系统最高层次上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以及各种指南,相关组件(粒度最粗的子系统)的内部设计由组件高层设计提供。] [系统:指待开发产品的软件与硬件整体,其软件部分由各个子系统嵌套组成,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接口; 组件:指粒度最粗的子系统; 模块:指组成组件的各层子系统,模块由下一层模块或函数组成;] [此文档的目的是: 1)描述产品的逻辑结构,定义系统各组件(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每个组件(子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定义系统的各个进程以及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3)描述系统部署,说明用来部署并运行该系统的一种或多种物理网络(硬件)配置。对于每种配置,应该指出执行该系统的物理节点(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节点之间 的连接方式、采用何种通信协议、网络带宽。另外还要包括各进程到物理节点的映射; 4)系统的整体性能、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异常与错误处理等非功能特性设计; 5)定义该产品的各个设计人员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指南,各个编程人员应该遵循的编码规范。 ] [建议架构设计工程师与组件设计工程师共同完成此文档。] [架构设计说明书的引言应提供整个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简要描述体系结构文档的目的。]

系统架构设计(模板)

XX项目 项目编号: 系统架构设计

目录 1、概述 (3) 1.1.系统的目的 (3) 1.2.系统总体描述 (4) 1.3.系统边界图 (4) 1.4.条件与限制 (4) 2、总体架构 (4)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4)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4) 2.3.系统技术框架 (5) 2.4.系统物理网络架构 (5) 3、数据架构设计 (5) 3.1.数据结构设计 (5) 3.2.数据存储设计 (5) 4、核心模块组件概要描述 (6) 4.1.<组件1>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1.1.功能描述 (6) 4.1.2.对外接口 (6) 4.2.<组件2>编号GSD_XXX_XXX_XXX (6) 4.2.1.功能描述 (6) 4.2.2.对外接口 (6) 5、出错处理设计 (6) 5.1.出错处理对策 (6) 5.2.出错处理输出 (6) 6、安全保密设计 (7) 6.1.网络安全 (7) 6.2.系统用户安全 (7) 6.3.防攻击机制 (7) 6.4.数据安全 (7) 6.5.应用服务器配置安全 (7) 6.6.文档安全 (7) 6.7.安全日志 (7) 7、附录 (7) 7.1.附录A外部系统接口 (8) 7.2.附录B架构决策 (8) 7.3.附录C组件实现决策 (8) 修订记录

1、概述 1.1.系统的目的 [必须输出]

[请明确客户建立本系统的目的,建议引用需求说明书的内容。] 1.2.系统总体描述 [必须输出] [描述系统的 总体功能说明 设计原则 设计特点] 1.3.系统边界图 [必须输出] [请明确本系统的范围及与其它系统的关系,划分本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边界。同时描述本系统在客户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规划及定位情况,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守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及规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画出本系统在客户信息化建设中的定位关系图。] 1.4.条件与限制 [可选项] [列出在问题领域,项目方案及其它影响系统设计的可能方面内,应当成立的假设条件,包括系统的约束条件。以及系统在使用上或者功能上的前提条件与限制。] 2、总体架构 2.1.系统逻辑功能架构 [必须输出] [系统总体架构图解释建议的系统方案,并描述其根本特征,主要描述系统逻辑功能组件之间的关系,就系统级架构画出模型。并针对每一组件给出介绍性描述。] 2.2.主要协作场景描述 [可选项]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架构的定义 定义架构的最短形式是:“架构是一种结构”,这是一种正确的理解,但世界还没太平。若做一个比喻,架构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关切者有各自的着重点,多视点的不同理解都是架构需要的,也只有通过多视点来考察才能演化出一个有效的架构。 从静态的角度,架构要回答一个系统在技术上如何组织;从变化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支持系统不断产生的新功能、新变化以及适时的重构;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架构要平衡各种和用户体验有关的指标;从运维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资源及其扩展策略;从经济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在可行的基础上降低实现成本等等 软件系统架构(Software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属性、组成要素及其之间交互关系的高级抽象。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会经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研发、系统运维等常规阶段,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就位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间。做好软件系统架构,可以为软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还可以支持最大粒度的软件复用,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呢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步骤 基于体系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型把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架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6个子过程,现逐一简要概述如下。

体系架构需求:即将用户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即“需求”)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并将每一个需求项目抽象定义为构件(类的集合)。 体系架构设计:即采用迭代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体系架构风格(如C/S、B/S、N层、管道过滤器风格、C2风格等)作为架构模型,然后将需求阶段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模型中,分析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形成量身订做的软件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文档化:即生成用户和研发人员能够阅读的体系架构规格说明书和体系架构设计说明书。 体系架构复审:即及早发现体系架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及时予以标记和排除。 体系架构实现:即设计人员开发出系统构件,按照体系架构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构件的关联、合成、组装和测试。 体系架构演化:如果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则需相应地修改完善优化、调整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 以上6个子过程是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通用方法步骤。但由于软件需求、现实情况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6个子过程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进。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常用模式

基于模型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基于模型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来源:北京经纬恒润科技作者:佚名2010年12月07日 09:30 [导读]随着燃油经济性、环境保护和道路安全要求的逐步加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系统整体优化,并需要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时间,此时基于模型的方法就变 关键词:电子电气整车 随着燃油经济性、环境保护和道路安全要求的逐步加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系统整体优化,并需要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时间,此时基于模型的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方法必须要借助工具才能实现,PREEvision是整车厂中常用的系统架构设计及优化工具。其功能包括需求开发、逻辑功能设计、网络和部件架构、电气系统和线束设计以及拓扑结构设计。该工具涵盖了从概念原型设计阶段到具体详细设计阶段,并支持大型工程团队的详细开发和系统规范制定工作。本文依托该工具对基于模型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进行介绍。 开发流程 为了能够保证电子电气架构体系的质量,电子电气架构开发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确定车型市场定位,对标分析,需求开发,架构模型设计、输出方案设计文件等步骤。 1)市场定位 市场企划部或车型战略部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待开发车型的市场表现,调研销售人群需求,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及对未来市场的评估,确定待开发车型的定位、外形、风格、预销售地区、市场前景等内容。此时的车型定位决定了后续对标工作的车型以及电子电气系统开发的复杂程度。 2)对标分析 在对新车型进行开发之前,一般需要选择一款或几款企业内部的既有车型以及市场表现较好的竞争对手车型进行全面的对标分析,获取对标车型的相关功能与非功能特性。对标分析包括以下内容:电子电气特性配置;功能需求规范;车辆驾驶与操作的测量;CAN总线测量;供电系统分析;电子电气拓扑分析;ECU节点技术规范分析;电子电气成本分析等方面。 对标工作量较大时,对标成果包含的信息很多,一般不采用文档的形式保管,而是将对标数据保存到企业数据库中,比如PREEvision所提供的电子电气系统数据库中。对标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分析现有车型的不足、提出新的功能需求并为新车型的设计提供蓝本和素材。 3)需求开发 需求开发的工作需要结合车型市场定位与对标结果,并结合以往车型的相关数据开展。主要包括确定需求规范与制定评判准则两方面内容。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 Version <1.0> Revision History Date Version Description Author < yyyy-mm-dd >

目录 1.文档简介4 1.1文档目的4 1.2文档范围4 1.3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4 1.4参考资料4 2.架构描述方式4 2.1架构视图阅读指南4 2.2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4 3.架构设计目标5 3.1关键功能5 3.2关键质量属性5 3.3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5 4.架构设计原则6 4.1架构设计原则6 4.2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6 4.3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6 5.逻辑架构视图6 5.1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7 5.2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8 5.3重要设计包10 6.开发架构视图11 6.1Project划分11 6.2Project 1 11 6.2.1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11 6.2.2程序单元组织12 6.2.3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2 6.3Project 2 (13) 6.4Project n (13) 7.运行架构视图13 7.1控制流组织13 7.2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13 7.3加锁设计14 8.物理架构视图14 8.1物理拓扑14 8.2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5 8.3优化部署15

9.数据架构视图16 9.1持久化机制的选择16 9.2持久化存储方案16 9.3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16 10.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17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资料

《软件架构设计文 档》模板

Software Architecture Document Version <1.0> Revision History Date Version Description Author < yyyy-mm-dd >

目录 1.文档简介6 1.1文档目的6 1.2文档范围6 1.3定义、缩写词和缩略语6 1.4参考资料6 2.架构描述方式6 2.1架构视图阅读指南6 2.2图表与模型阅读指南6 3.架构设计目标7 3.1关键功能7 3.2关键质量属性7 3.3业务需求和约束因素7 4.架构设计原则8 4.1架构设计原则8 4.2备选架构设计方案及被否原因8 4.3架构设计对后续工作的限制(详设,部署等)8 5.逻辑架构视图8 5.1职责划分与职责确定9 5.2接口设计与协作机制9 5.3重要设计包11 6.开发架构视图12 6.1Project划分12 6.2Project 1 12 6.2.1Project目录结构指导12 6.2.2程序单元组织13 6.2.3框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可选)13 6.3Project 2 (14) 6.4Project n (14) 7.运行架构视图14 7.1控制流组织14 7.2控制流的创建、销毁、通信14 7.3加锁设计15 8.物理架构视图15 8.1物理拓扑15 8.2软件到硬件的映射16 8.3优化部署16 9.数据架构视图17

9.1持久化机制的选择17 9.2持久化存储方案17 9.3数据同步与复制策略17 10.关键质量属性的设计原理18

软件架构设计模板讲解

架构设计说明书 产品发布标识 [填写说明:模板中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以蓝色斜体显示的文本,用于向作者提供指导,在文档编辑完成后应该将其删除。文档正文应使用常规、黑色、五号字体即系统设置的“正文”样式 文档页眉处的”xxxx系统”和“版本号”仅为示例,请注意更新封页与页眉符合实际情况。此处的版本号指的是产品版本号 封页简要表中的产品名,如无可以不填写。 当某一章/节没有内容时,必须注明N/A,同时标注理由。例如:本章/节内容无需考虑。特别说明:当某章/节内容参见其它文档时,不能注明N/A,而应该写明参见某文档的具体章节。 华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修订记录:

派发清单: *动作类型:批准、审核、通知、归档、参与会议,其它(请说明)

目录 1 简介 (6) 1.1 目的 (6) 1.2 文档范围 (6) 1.3 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6) 1.4 参考文档 (8) 1.4.1 包含文档 (8) 1.4.2 相关文档 (8) 1.5 缩略语和术语 (8) 2 总体设计思路 (9) 2.1 设计方法 (9) 2.2 设计可选方案 (9) 3 系统逻辑结构 (10) 3.1 总体结构 (10) 3.2 子系统定义 (10) 3.2.1 子系统一 (11) 3.2.2 子系统二 (11) 3.3 接口设计 (11) 3.3.1 产品外部接口 (11) 3.3.2 子系统间接口 (11) 3.4 主要数据模型 (11) 4 系统物理结构 (12) 4.1 总体结构 (12) 4.2 组件定义 (12) 4.2.1 组件一 (12) 4.3 组件接口设计 (12) 4.4组件与子系统对应关系 (12) 5 系统部署 (13) 5.1 网络结构图 (13) 5.2 部署模式 (13) 6 关键技术及公用机制 (13) 6.1 关键技术设计 (13) 6.2 公用机制说明 (13) 7 系统重用设计 (13) 7.1 第三方硬件设备说明 (15)

系统的架构设计文档

xxx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 2013-12-12 v0.1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4 1.1目的4 1.2范围4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4 1.4参考资料4 1.5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整体说明4 2.1简介4 2.2构架表示方式4 2.3构架目标和约束4 3.用例说明5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7 4.逻辑视图8 4.1逻辑视图8 4.2分层8 4.2.1应用层8 4.2.2业务层8 4.2.3中间层9 4.2.4系统层9 4.3架构模式9 4.4设计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公用元素及服务9 5.进程视图9 6.部署视图9 7.数据视图9 8.大小和性能9 9.质量9 10.其它说明9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1.简介 系统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系统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系统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做出的重要决策,以便于开发人员高效的开发和快速修改和管理。 1.2范围 本文档用于oto项目组目前正在开发的android app电器管家2.0和已经发布的1.0的开发或修改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参考系統需求文档电器管家APP2.020140214 1.4参考资料 1、系統需求文档电器管家APP2.020140214 2、品牌品类及映射建议App数据结构及数据样例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系统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文档将通过以下一系列视图来表示4In1系统的软件架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部署视图。本文档不包括进程视图和实施视图。这些视图都是通过PowerDesigner工具建立的UML模型。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系统架构在设计过程中有以下设计约束: 1、安全性:通讯协议采用加密的方式、存放app端数据要进行混淆器加密、电话号码和logo不能通过反 编译批量拿走。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优化措施综述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与优化措施综述 摘要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大多数汽车都采用大量的通信线路来满足人们对汽车操控性能,降低燃油的消耗率提高出行经济性,给予驾驶者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复杂的通信线路在汽车内部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电子电气控制系统。本文将针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和后期优化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优化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系统。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优化措施 现代智能化的网络导航系统在目前的汽车应用范围中已经较为普及,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都让电子电器构架日益复杂化,在汽车设计流程初期,要更加重视电子电器构架的设计优化,优化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汽车的质量,降低汽车的生产投入成本,优化汽车各方面的使用性能,提高汽车装备过程中的便捷性[1]。优化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平台,能够进一步优化与新车型相匹配的电子电气系统,缩短汽车的研发周期从而降低汽车在开发过程中的成本。 1 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设计工程师对于汽车电子电器构架都会有不同的设计观念,工程师的设计角度决定了电子电器构架的总体设计。从物理构架方面来说,电子电器构架主要是针对系统的实体形状处理。从逻辑构架方面来说,主要是针对在电子电器构架中没有实体形状的内容来处理。今天的设计角度来说。两种构架之间的设计构架是独立分开的,因此,电子电器构架的设计流程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 汽车电子电器构架的设计优化工作要在设计流程初期阶段进行,针对电子及电气系统进行重新定义。设计工程师在电子电器构架系统设计时就像在构筑一幢高楼,对电子电器构架的框架模型进行主要的设计以及实测的预算,针对设计思路进行系统优化与改进,满足用户对电子电器系统各方面的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汽车电子电器构架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电子元件、连接器等主要构件都日益小型化。除此之外,汽车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多,生产过程的复杂化丰富了汽车电子设计面的内容,并且有效地将电气化容量维持到原来的水平。 2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优化所需遵循的规律 汽车电子电器构架进行设计和与优化可以说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将电子电器的各项功能以及所有原件都集中整合到一个系统当中,结合电子以及电器现阶段的市场价格以及包装情况等各项因素,从而实现各个部件之间最佳性价比的构架优化。 3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标准系统

系统设计文档模板

系统设计说明书(架构、概要、详细)目录结构 虽然这些文档一般来说公司都是有模板的,但我写这些文档以来基本上是每写一次就把目录结构给改一次,应该说这是因为自己对这些文档的理解开始加深,慢慢的越来越明白这些文档的作用和其中需要阐述的东西,觉得这三份文档主要阐述了一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从系统分解为层次、层次内的模块以及相互的接口、模块分解为对象以及对象的接口、实现这些对象接口的方法。这次又整了一份,^_^,欢迎大家指正。 XXX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重点在于将系统分层并产生层次内的模块、阐明模块之间的关系)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编写的目的。 三.架构设计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总体原则,如对问题域的分析方法。 3.1.架构分析 对场景以及问题域进行分析,构成系统的架构级设计,阐明对于系统的分层思想。 3.2.设计思想 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思想,可参考一些架构设计的模式,需结合当前系统的实际情况而定。 3.3.架构体系 根据架构分析和设计思想产生系统的架构图,并对架构图进行描述,说明分层的原因、层次的职责,并根据架构图绘制系统的物理部署图,描述系统的部署体系。 3.4.模块划分 根据架构图进行模块的划分并阐明模块划分的理由,绘制模块物理图以及模块依赖图。

3.4.1.模块描述 根据模块物理图描述各模块的职责,并声明其对其他模块的接口要求。。 3.4.2.模块接口设计 对模块接口进行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伪代码。 XXX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重点在于将模块分解为对象并阐明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概述 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二.目的 描述本文的编写目的。 三.模块概要设计 引用架构设计说明书中的模块图,并阐述对于模块进行设计的大致思路。 3.1.设计思想 阐明概要设计的思想,概要设计的思想通常是涉及设计模式的。 3.2.模块A 3.2.1.概要设计 根据该模块的职责对模块进行概要设计(分解模块为对象、描述对象的职责以及声明对象之间的接口),绘制模块的对象图、对象间的依赖图以及模块主要功能的序列图,分别加以描述并相应的描述模块异常的处理方 法。 3.2.2.模块接口实现 阐明对于架构设计中定义的模块接口的实现的设计。 XXX详细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重点在于对模块进行实现,将模块的对象分解为属性和方法,并阐述 如何实现) 一.概述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设计文档实用模板

项目名称错误!未指定书签。 版本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5 1.1目的5 1.2范围5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 1.4参考资料5 1.5概述5 2.整体说明5 2.1简介5 2.2构架表示方式5 2.3构架目标和约束5 3.用例视图6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6 4.逻辑视图6 4.1逻辑视图6 4.2分层6 4.2.1应用层6 4.2.2业务层7 4.2.3中间层7 4.2.4系统层7 4.3架构模式7 4.4设计机制7 4.5公用元素及服务7 5.进程视图7 6.部署视图7 7.实施视图8 7.1概述8 7.2层8 7.3部署8 8.数据视图8 9.大小和性能8

10.质量8 11.其它说明8 12.附录A 指南8 13.附录B 规范9 14.附录C 模版9 15.附录D 示例9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简介 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 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 1.2范围 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 1.4参考资料 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 1.5概述 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节说明当前系统所使用的软件构架及其表示方式。还会从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实施视图中列出必需的那些视图,并分别说明这些视图包含哪些类型的模型元素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本节说明对构架具有某种重要影响的软件需求和目标,例如:安全性、保密性、市售产品的使用、可移植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ITS -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xxx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 2013-12-12 v0.1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简介4 1.1目的4 1.2范围4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4 1.4参考资料4 1.5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整体说明4 2.1简介4 2.2构架表示方式4 2.3构架目标和约束4 3.用例说明5 3.1核心用例6 3.2用例实现7 4.逻辑视图8 4.1逻辑视图8 4.2分层8 4.2.1应用层8 4.2.2业务层8 4.2.3中间层9 4.2.4系统层9 4.3架构模式9 4.4设计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公用元素及服务9 5.进程视图9 6.部署视图9 7.数据视图9 8.大小和性能9 9.质量9 10.其它说明9

系统架构设计文档 1.简介 系统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系统构架文档的概述。它应包括此系统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 1.1目的 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做出的重要决策,以便于开发人员高效的开发和快速修改和管理。 1.2范围 本文档用于oto项目组目前正在开发的android app电器管家2.0和已经发布的1.0的开发或修改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参考系統需求文档电器管家APP2.020140214 1.4参考资料 1、系統需求文档电器管家APP2.020140214 2、品牌品类及映射建议App数据结构及数据样例 2.整体说明 2.1简介 在此简单介绍系统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的简单介绍。另外,简要介绍各种视图的作用和针对的用户 2.2构架表示方式 本文档将通过以下一系列视图来表示4In1系统的软件架构:用例视图、逻辑视图、部署视图。本文档不包括进程视图和实施视图。这些视图都是通过PowerDesigner工具建立的UML模型。 2.3构架目标和约束 系统架构在设计过程中有以下设计约束: 1、安全性:通讯协议采用加密的方式、存放app端数据要进行混淆器加密、电话号码和logo不能通过反 编译批量拿走。

分布式汽车电气-电子系统设计和实现架构

分布式汽车电气-电子系统设计和实现架构

————————————————————————————————作者:————————————————————————————————日期:

分布式汽车电气/电子系统设计和实现架构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汽车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已经变得非常的复杂。今天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开发工程师广泛使用基于模型的功能设计与仿真来迎接这一复杂性挑战。新兴标准定义了与低层软件的标准化接口,最重要的是,它还为功能实现工程师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抽象级。 这提高了软件组件的可重用性,但不幸的是,关于如何将基于模型的功能设计的结果转换成高度环境中的可靠和高效系统实现方面的指导却几乎没有。 此外,论述设计流程物理端的文章也非常少。本文概述了一种推荐的系统级设计方法学,包括、分布在多个ECU中的网络和任务调度、线束设计和规格生成。 为什么需要AUTOSAR? 即使在同一家公司,“架构设计”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含义,这取决于他们站在哪个角度上。物理架构处理系统的有形一面,如布线和连接器,逻辑架构定义无形系统的结构和分配,如软件和通信协议。目前设计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的语言是独立的,这导致相同一个词的意思可以完全不同,

设计团队和流程也是独立的,这也导致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物理和逻辑设计流程。 这种复杂性导致了次优设计结果,整个系统的正确功能是如此的难于实现,以致于几乎没有时间去寻求一种替代方法,它可导致更坚固的、可扩展性更好的和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这样一种解决方案,设计师需要新的方法,它可以将物理和逻辑设计流程紧密相连,并仍然允许不同的设计团队做他们的工作。 新兴的AUTOSAR标准为系统级汽车电子/电气设计方法学提供了一个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选择,尽管它主要针对软件层面,即逻辑系统的设计。不过,大量广泛的AUTOSAR元模型及其丰富的接口定义允许系统级电子/电气架构师以标准的格式表达他的设计思想。从经济上看,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