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下作业施工地层测试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地层测试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地层测试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地层测试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地层测试作业操作规程

3.1 引用标准

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

SY/T 5483 -1997

地层测试器

SY/T 5066 -1997

SY/T 6337 -1997 油气井地层测试资料录取规

3.2地层测试现场操作规程

3.2.1测试技术要求

3.2.1.1测试任务由地质部门提前 3 天通知。

3.2.1.2测试技术要求

a.裸眼井坐封

1)坐封井段的岩性应致密。

2)坐封井段的井径应规则,井径不大于封隔器外径①25mm ,并提供坐封井段的井径图。

3)坐封井段的长度不小于 5m 。

4)支撑尾管不大于 60m 。

b.跨隔测试

1)裸眼井跨隔测试跨距不大于 30m ;

2)套管井跨隔测试跨距不大于 50m ;

c.封隔器上下最大压差

1)致密地层不大于 35MPa ;

2)中等胶结地层不大于 25MPa ;

3)疏松地层不大于 10MPa 。

3.2.2测试前的准备

3.2.2.1钻井队

a.对钻机、钻井泵、防喷器及动力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使其工作可靠。

b.检查钻具及接头,使其能承受 35MPa 压力不渗漏。

c.检查并保养拉力表,使其灵敏可靠。

d.通井、划眼,达到测试管柱下入畅通无阻。

e.采用优质钻井液或压井液,充分循环达到性能稳定,井底无沉砂、杂物,避免测试管柱发生被卡事故。

f.井场钻铤应不少于 5根,为测试放喷准备①73mm平式油管 10 根。

3.2.2.2试油队

a.检查、保养动力设备和拉力表,达到设备性能良好,大钩转动灵活,拉力表灵敏可靠;

b.用通井规或刮削器通井或刮削至人工井底或射孔井段以下50m ,并循环洗井不少于 2 周,达到井底无杂物,出口机械

杂质含量小于 0.2 %

c.检查油管和接头,要求无结蜡、死油、弯曲、伤痕,接箍紧固,达到承受 35MPa 压力不泄漏。

d.测量并复查油管长度,误差不大于 0.03 %。

e.安装并检查井控设备,试压达到技术要求。

f.按规定准备好压井液、计量池、螺纹密封脂和油管短节。

3.2.2.3测试队

a.测试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测试工具的性能及技术规范。

b.设计人员要了解测试基本数据和要求,有问题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c.做好地层测试工程设计。

d.按照测试设计,准备好测试器的各部件接头、配件、专用工具和仪表。支撑式坐封应准备调距钻铤或短钻杆,以便调节坐封后井口以上管柱余长。

e.检查压力计和时钟的性能,并装入专用运输箱。

f.检查测试器的维修保养记录,必要时重新试验主要部件的密封和延时性能。

g.现场检查与技术交底。

h.检查配合施工单位的准备工作及防喷、防火、防毒等安

措施的落实情况。

i.向配合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共同配好测试管柱,保证封隔器在预定位置坐封后,井口以上管柱余长在 1m 之内。

3.2.3测试

3.2.3.1地面组装测试器

a.根据井温,震击器所在深度的静液柱压力和震击拉力,调整震击器的震击时间。

b.按规定的操作方法装压力卡片、最高温度计,给时钟上弦、划基线。

c.按设计连接测试器,自上而下依次旋紧各连接螺纹。吊管柱时严防撞击和变形,旋紧时要防止上部螺纹脱开。

d.检查卡瓦封隔器换位是否灵活。

3.2.3.2下测试管柱

a.下完安全接头和测试阀后,分别记录其管柱悬重。

b.下1?3根油管(或钻杆)后,接反循环阀。下井管柱须用符合规定的内径规通径。

c.下井管柱的丝扣要刷干净,以保证能承受 35MPa 压力不

泄漏。涂好密封脂,上紧丝扣时打好背钳,严禁井内管柱转动。

d.下测试管柱操作要平稳,速度不得大于 30 根/小时。

e.下管柱遇阻时要上下活动管柱,加压时间不能超过 1 分钟。若上下活动无效,要起出管柱,查明原因并排除后再重下,严防中途打开测试阀。

f.在下管柱过程中,每下 300m 检查管柱渗漏一次,发现渗漏立即处理。

g.加测试液垫时,应每下 100m 左右加满一次,直至设计高度。

3.2.3.3连接地面控制装置。

a.下最后一单根时,先连接好地面控制装置,再下至预定深度,并核对坐封深度是否正确。

b.连接放喷活动管线和钻台管汇并固定之,检查各控制阀门,保证转动灵活,位置正确。

3.2.3.4坐封

a.坐封前要上提下放管柱各一次,分别记录其悬重,计算“自由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