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卤素单元检测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卤素单元检测

第四章《卤素复习》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卷(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一种白色的盐时发现,在黑暗中此盐并无气味,而在光照时开始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此盐是()

A. AgF

B. AgCl

C. AgBr

D. AgI

2. 用自来水养金鱼,在将水注入鱼缸之前,常需把水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A.增加水中含氧量

B.起到杀菌作用

C.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D.使水中的硬度减小

3. 市售“家用消毒液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原料,通过时发生器内的电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同时使产生的气体充分与电解液接触),所制得的混合液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且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发生器配制消毒液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

①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

②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③H2 + Cl2 点燃2HCl

④Cl2 + H2O HCl + HClO

⑤2HClO 光 2HCl + O2

A.①④⑤

B.①②

C.③④⑤

D.②③④

4. 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致力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有关反应为:

O3?光

光O2+O Cl+O3?

?→

? ClO+O2 ClO+O?

?→

? Cl+O2

总反应:2O3 3O2

(1)在上述臭氧变为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5. 工业上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A.石蕊

B.硝酸银

C.亚硫酸钠

D.氯化铝

6. 氯仿(CHCl3)可用作麻醉剂,但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光气:2CHCl3+O2

2HCl+2COCl2(光气),光气有剧毒。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用来检验氯仿是否变质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漂白粉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电解

7.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当有73g氯化氢参加反应时,可生成氯气()

A.35.5g

B.36.5g

C.71g

D.73g

8. 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减少的是()

A.Cl2

B.HClO

C.Cl-

D.H2O

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来制取氯气的是

A 氯化钾、浓硫酸

B 二氧化锰、浓盐酸

C 浓盐酸、高锰酸钾

D 二氧化锰、氯化钾、浓硫酸

10.下列物质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

A 液溴

B 氢氟酸

C 盐酸

D 新制氯水

11.卤素单质的性质,与F2>Cl2>Br2>I2的变化规律不相符的是()

A 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B 非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 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D 与水反应的程度

12.在一测气管中充入1/4体积氯气、1/4体积氮气、1/2体积氢气,让日光照射一定时间,待混合气体变为无色,立即将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则在相同条件下进入测气管的水的体积占测气管容积的()

A 1/2

B 1/3

C 1/4

D 3/4

13. 储存氯气的钢瓶,为防止腐蚀,装氯气前必须()

A 清洗干净

B 充入惰性气体

C 充分干燥

D 除去铁锈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R变为R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B 反应中某元素的原子变为阳离子,则该元素的单质在该反应中一定是还原剂

C 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发生的一定为还原反应

D 1个X原子失去2个电子被2个Y原子所得,则生成的化合物为XY2

15.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H2S + Cl2 = S +2HCl 2NaI + Cl2 = 2NaCl + I2Na2S + I2 = 2NaI + S

A Cl2>I2>S

B Cl2>S>I2

C I2>Cl2>S

D S>I2>Cl2

16.往碘化钾溶液中先加入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呈()

A 橙红色

B 紫红色

C 无色

D 深褐色

17.溴化碘(IBr)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它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也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并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Ibr + H20 = HBr + HIO 下列有关溴化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溴化碘与Br2、I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在许多反应中,IBr是一种强氧化剂

C 在溴化碘与水反应中,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溴化碘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可生成两种盐

班级 姓名 考号 成绩

第二卷(共46分)

二、填空题(共32分)

19.(6分)已知硫氰(SCN)2,氰(CN)2和卤素X 2性质相似。试完成下列反应:

①(CN)2 + KOH ??→

?室温

②HSCN + MnO 2?→?Δ

③HCN + MnO 2?→?Δ

20.(4分)有F -、Cl -、I -、Br 2、I 2五种粒子,其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还原性最强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种粒子间所发生的反应 。

21.(4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实验现象:

(1)用自来水配制硝酸银溶液时,出现浑浊; (2) 用自来水配制碘化钾溶液时,溶液呈黄色; (3) 氟单质通人氯化钠溶液中,有气体逸出; (4) 漂白粉久置在潮湿空气中,会变质甚至失效; 22.(2分)一定量的空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氯气和水蒸汽。将此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铜网后,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为 。

23.(5分)写出下列五种物质的贮存方法:氢氟酸 ;新制氯

漂白粉;液溴;溴化银。

24.(3分)写出清洗下列仪器的常用试剂:做过碘升华实验的试管;加热KMnO4制氧气的试管;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25.(2分)等质量的氯气、分别与金属钠、镁、铝、铁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时,消耗金属质量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26.(2分)实验室用浓盐酸和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实际产生的氯气总比理论值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7.(4分)常温下,X和Y两种气体组成混和气体(X的分子量小于Y),经分析混和气体中只含有氢、氯两种元素,而且不论X和Y以何种比例混和,氢与氯的质量比总小于2:71,请确定X与Y各是何种物质?并请说明理由。

三、计算题(共14分)

28.(6分)向溶有24.9gKI的溶液中先加入8g溴单质,再通人足量的氯气,求反应中

(1)被溴单质氧化的KI质量;

(2)被还原的氯气质量。

29.(8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0.95g ,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

固体质量为16.15g 剩余固体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不溶性物质经充分洗 涤,加足量浓盐酸加热,求最多可生成气体多少克?

[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B

2.C

3.B

4.①D ②C

5.D

6.B

7.A

8.C

9.A 10.AD 11.C 12.A 13.C 14.BD 15.A 16.B 17.C 二、填空题

19、①(CN)2 + 2KOH == KCN + KCNO + H 2O

②4HSCN + MnO 2 === Mn(SCN)2 + (SCN)2 + 2H 2O ③4HCN + MnO 2 === Mn(CN)2 + (CN)2 + 2H 2O 20、Br 2;I —;Br 2 + 2I — == 2Br — + I 2

21、(1)Cl — + Ag = AgCl ↓ (2)2I —+ Cl 2 = I 2 + 2Cl — (3)2F 2 + 2H 2O = 4HF + O 2

(4)Ca 2+ + 2ClO — + CO 2 + H 2O = 2HclO + CaCO 3↓ 22、氮气

23、塑料瓶;棕色瓶,阴凉处;密封;水封;棕色瓶,阴凉处。

24、酒精;浓盐酸;稀盐酸。

25、铝、镁、铁、钠

26、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浓度逐渐降低,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

27、必为HCl 和Cl2

三、计算题

28、(1)16.6g (2)5.325g

29、7.1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