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_以刑法为视角对_省略_诉讼法修正案_草案_增设三种特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_以刑法为视角对_省略_诉讼法修正案_草案_增设三种特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_以刑法为视角对_省略_诉讼法修正案_草案_增设三种特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_以刑法为视角对_省略_诉讼法修正案_草案_增设三种特

刑法理论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

———以刑法为视角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增设三种特别程序的研析

时延安

摘 要 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立法机关在其修正案(草案)中增设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

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

序”

。如何理解这三个特别程序的实体法根据,对于协调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现行刑法为视角,

会发现上述三个特别程序与刑法相关规范存在明显不协调、不一致之处。对此,在修改刑事诉讼法过程中应予以妥当解决。

关键词 刑诉法修改 刑事和解 没收 强制医疗 与刑法关系

一、引言: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一般关系

刑事诉讼法之修改,是对刑事程序中公权力运作的重新配置,也是对刑事诉讼中公民权利的重新调整,

因而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一亮相,

即引起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纷纷议论。在诸多讨论中,如何处理好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关系(如强制措施制

度中的人权保障问题、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问题)、与行政法律的关系(如与《律师法》的关

系),都是热点话题。《修正案(草案)》中增设的若干新的制度和规范,也要求立法机关在制定新法过程中设

立辅助或者配套的制度或者规范,如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社区矫正①等。《修正案(草案)》中有关“当事

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对实施暴力行

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设计,则引发对这三种特别程序与刑法关系的讨论。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条开宗名义地提出,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德国学者罗科信也认为,“刑事诉讼法是为实体刑法服务的,规定了刑事追诉机关的职权范围,通过

生效判决恢复被破坏了的法秩序。”②在理论上,这一看法可能会被视为“重视维持秩序的国家、社会的基本

立场”,而当代刑事诉讼法应采取更为“重视人权保障的国家、社会的基本立场。”③但是,无论采取何种立场,

只有通过刑事诉讼法的实施,刑法才能得以实施,而刑法为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指引了方向,即前者是关于犯

·

4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1期(2)1①②

③《刑法修正案(八)》中也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该修正案第2条第2款,刑法第38条第3款)、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该修正案第13

条,刑法第76条)、假释的犯罪分子(该修正案第17条,刑法第85条)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不过,对于社区矫正的机构等具体制度和规范,还需要相应的法律予以具体规定。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第2页。

罪与刑罚的法律,而刑事诉讼法终归是围绕追诉犯罪、裁量和执行刑罚而展开的。刑事诉讼法相对于刑法而言,当然具有其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其所规定的诉讼权利是宪法性权利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延伸①,而程序

性规范和证据性规则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对犯罪的理解。

②美国学者弗莱彻有关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的论述非常贴切:“有罪是一回事;被追诉和被惩罚则是另一回事。一个人被认定对一项特别的罪行承担

责任,取决于程序性规则。这些规则决定着国家如何通过证明犯罪的发生、认定行为人有罪和惩罚那些应

当对这个犯罪负责的人,来执行刑法。

”③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密切,共同规范着刑罚权作用的范围和运作机制。相对而言,刑法是关于刑罚

权作用范围及其强度的法律,

即何为犯罪以及如何进行惩罚的法律,而刑事诉讼法是关于刑罚权具体实施的法律。正由于在规范刑罚权方面的功能存在差异,立法者一方面要在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规范内容方面

进行区分,另一方面应注意两者的相互协调一致。例如,《刑法修正案(八)》中一项重要变革,就是将管制

犯、缓刑犯和假释犯纳入社区矫正的范围,同时删去了由公共机关执行或者监督的规定,并规定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和接触特定的人。根据刑法相关条文规定,宣告禁止

令的主体应为法院。④从实践看,社区矫正机构的执行主体为司法行政机构,然而,从现有法律出发,则其仍

处于“

身份不明”的状态,因而刑事诉讼法应该对社区矫正主体作出规定。⑤对管制犯和缓刑犯是否违反禁止令的监督则更为复杂,也需要刑事诉讼法加以规定。同样,刑事诉讼法作为规范刑罚权具体实施的法律规范总

和,

每一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应以相应的刑法规范为前提,进言之,刑罚权的具体实施应以刑罚权作用范围及其强度的规定为前提。就法律功能定位而言,刑事诉讼法中不应创设有关刑罚权作用范围及其强度的规范。

基于上述对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认识,对《修正案(草案)》中所增设的三个特别程序即可以透过刑

法的视角进行研析。本文意在澄清这三种特别程序所依托的实体法根据问题,讨论刑事诉讼法与刑法以及其他相关实体法律之间应如何协调,并从实体法的角度,尝试论证在刑事诉讼中规定这三种特别程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

二、刑事和解程序中的刑法问题

《修正案(草案)》第五编第二章设计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其可以简单概括为“刑事和

解程序”。如此立法设计,是对地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乃至审判机关多年来刑事和解实践在刑事立法上作

出的积极回应,也可以视为多年刑事司法改革成果的一个具体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刑事诉讼法修改的

一大亮点。然而,

这一亮点的光芒可能掩盖了一些深层次的法律乃至法治层面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刑事和解的实体法根据为何,换言之,在缺少刑法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刑事诉讼法如此程序设计,是否适当、合理?

从以上关于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的认识出发,可以发现,《修正案(草案)》中有关刑事和解的特别

程序设计,明显与现行刑法不相衔接,并集中表现在《修正案(草案)》第96条(即拟定条文第276条)

。按照该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理。”该条承载法律规范的性质具有授权性,即授权检察机关对这类案件中“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处理,而法院则可以作出从宽的刑罚宣告。从刑法的维度分析,实际上就相当于将“达成和解协议”作为一项法定从宽量刑情节,而在“情节轻微”的情况下,更是法定免予处罚情节。从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角度看,则该条实际上是一条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其承载的法律规范属于实体性规范,而非程序性规定。这样的法律规范通过刑事诉讼法直接加以确立,是不妥当的。

进一步以不起诉制度为例,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这一问题。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三种不起诉制度,·

51·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2)2

①②③

⑤[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7页。

例如,推定本来是一项重要的证明规则,有学者将其引入到刑法理论中,将故意分为推定的故意和现实的故意,参见陈兴良:“‘应当知道’

的刑法界说”,载《法学》2005年第7期。再如,如果刑法第395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行为方式理解为不作为,

那么,该条中“可以责令说明来源”的表述即应理解为程序性规定,对应刑事诉讼程序,应相当于侦查阶段或者立案前初查阶段。

[美]乔治·P.弗莱彻著:《刑法的基本概念》,王世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正案(八)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45、117页。《修正案(草案)》第91条只是笼统地规定“

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其中法定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直接与相关刑法规定相对应。法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是刑事诉讼法第15

条,而其第1项(对应刑法第13条)、第2项(对应刑法第87条)

、第3项(对应特赦这一刑罚消灭制度)、第4项(对应侮辱罪等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第6项(对应刑法中其他免予刑事责任的条款①)都与刑法中相

关刑事责任条款形成对应关系,其适用以符合这些条款所确定的法定条件为前提。②刑事诉讼法第142条

第2款有关酌定不起诉的规定更是明确规定了其与刑法相应规范的关系,该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

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可见,适用酌定不起诉的前提

就是,

案件所涉犯罪情节轻微,且依据刑法规范判断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例如,犯罪嫌疑人防卫过当的,如果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即可以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作出酌定不起诉的决定。而就上引《

修正案(草案)》第96条所拟定之刑事诉讼法第276条而言,

则缺少相应的刑法条款。在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属于免予刑事处罚或者不予刑事追究的情形下,检察机关径行依据事实判断是否“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则难免

令人联想起现行刑事诉讼法已废止的免予起诉制度,

因为检察机关此时在事实上发挥类似于法院量刑的功能。同时,《修正案(草案)》第96条创设的“

刑事和解不起诉”缺乏刑法根据。对于这种不起诉的实体法根据,究竟援引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还是援引刑法第37条的规定,

其中大可争议一番,不过严格地说,无论援引哪条都没有说服力。③刑法第13条是关于犯罪定义的规定,

同时也是犯罪是否成立实质标准的规定,即只有达到一定情节的危害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对于符合该条“但书”规定的情形,应以法定不起诉予以追究。在刑事和解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行

为已经构成犯罪,因而不能适用第13条。刑法第37条规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其适用前提是已经构成犯罪,但是因情节轻微而不需要判处刑罚。如果对该条进行严格解释,“犯

罪情节”应只限于犯罪实施过程中情节,而不包括犯罪前和犯罪后的情节。而刑事和解中,无论是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悔罪,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赔偿都是犯罪后的情节,因而直接援引第37条也缺少说服力。

④笔者并不反对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刑事和解程序,不过,在刑法没有明确法律规范的情况下,直接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刑事责任条款,是明显不妥当的。基于此种考虑,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之前或者同时,应在刑法中将“当事人和解”作为一项法定从宽情节加以规定。笔者初步的设想是:在刑法第36条之下规定一款,

即“实施以下犯罪行为,犯罪情节轻微,犯罪分子积极赔偿、认真悔罪,得到被害人谅解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本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2)

除本法分则第三章、第九章以外的过失犯罪。

”⑤三、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实体法问题

《修正案(草案)》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以下简称“违法所得没收

程序”

)的主要动因之一在于,“与我国已加入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有关反恐怖问题的决议的要求相衔接”。⑥·

6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1期(2)3①

②③④

⑤⑥例如,对于属于犯罪中止,且没有造成损害的,检察机关即应当根据刑法第24条第2款前半句的规定,作出法定不起诉的决定。该条第5项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是因追诉主体死亡而导致刑事诉讼终止,其也可以看作是定罪、量刑对象的死亡而使定罪量

刑活动无法进行。

时延安:“刑事和解正当性之辩”,载《东方法学》2010年第3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第15条规定:

“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或者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实施的较轻犯罪,或者被告人具有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等情节,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对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做好善后、帮教工作或者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争取更好的社会效

果。”从该条内容所隐含对第37条的理解看,第37条中的“

犯罪情节”应指犯罪中的情节,而非犯罪后的情节,否则,如果认为也包含犯罪后的情节,那么,该条就应加上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情节。可参照的外国立法例如:(1)德国刑法典第46条a(行为人与被害人和解、损害赔偿)规定:“行为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依第49

条第1款减轻其刑罚,或者,如果科处的刑罚不超过1年自由刑或不超过360单位日额金之罚金刑的,则免除其刑罚:1.

行为人努力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全部或大部予以补偿,或认真致力于其行为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的,或2.在行为人可以自主决定对

损害进行补偿或者不补偿的情况下,他对被害人的损害进行了全部或大部分补偿。”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年版,第17页。(2)瑞士联邦刑法典第64条“减轻处罚的情况”中包括“主动悔罪,尤其是赔偿可指望其赔偿的损失。”(3)

奥地利联邦共和国刑法典第34条“特别的减轻事由”第1款第15项即为“

真诚努力对造成的损害予以补偿,或者避免其他不利后果的。”朗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2011年8月24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

依照《修正案(草案)》第97条规定,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实际上就是缺席审判程序,其可以从德国刑事诉讼法等外国立法例寻求参照。

①这一程序的实体法根据,则似乎可以援引刑法第64条。不过,比较刑法第64条与《

修正案(草案)》有关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拟定条文看,两者在术语使用上有着相当的差异,即追缴与没收的差异,这点从刑法

第64条表述中就可以明确看出:

追缴的对象是“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而没收的对象为“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从语义上看,“追缴”强调司法机关对违法所得一概地加以追回和收缴,而“没收”似乎只限于司法机关已经调查和掌握的财产。《

修正案(草案)》之所以选择“没收”这一术语,而非刑法中所使用的“追缴”,其动意何指尚不明确②。不过,保持两法之间术语使用方面的基本对应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质疑或者担心,从实体法上考量,就是如何界定违法所得的范围以及应适用这一特别程序的犯罪类型。相应地,这里可以提出四个方面需要探讨: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案件特征

《修正案(草案)》将这一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确定为“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

③。“等”字的使用,意味着列举未完之意,因而这一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究竟为何,就应通过刑法理论和犯罪学

知识加以确认。从刑法理论和犯罪学知识出发,适用这一特别程序的犯罪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

)无具体被害人。没收之意,即在于强制收归国有。而对于有被害人之犯罪,应当悉数返还被害人(刑法第64条第2

句)。既然如此,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款物罪即不应适用该程序,因为这些犯罪是针

对合法财产的侵占和挪用行为,

同时构成民事侵权,对犯罪人所侵占和挪用的财产应返还被害单位,在刑事程序上应适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样,对于像毒品犯罪、赌博犯罪、妨害风化犯罪则应纳入其中。(2

)犯罪行为本身具有谋财性、营利性,或者行为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的。对于前者,如走私犯罪、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洗钱罪等即应可归入可适用这一特别程序的犯罪当中,对于后者,举恐怖活动犯罪为例,其犯罪本身并非谋利性或者营利性犯罪,但是其实施需要大量资金加以支持,而从犯罪控制的角度出发,切断恐怖组织犯罪的资金流也是有效打击这类犯罪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样的犯罪类型还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从这两个基本特征出发,界定适用这一特别程序的犯罪的范围,一方面要将贪污罪等有被害人的犯罪排除在

外,

一方面也要将一些无被害人、但属于谋利性、营利性或者行为本身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犯罪纳入其中。不过,如此理解也会带来解释合理性上的质疑:因为《修正案(草案)》说明中明确说,规定该程序的目的

在于严厉打击腐败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而如上理解与这一立法目的显然相去甚远。如果从主观解释论出

发,

这点当然是成立的。考虑到目前尚处于立法阶段,对这一程序的立法目的尚可以继续调整,进言之,为一揽子解决这一类问题,宜通盘考虑具有同样特征的犯罪的没收问题。实际上,《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④和《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⑤对各缔约国也提出了在其国内法中设立和完善没收程序的要求,因而将上述立法目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有关反恐怖问题的决议的要求相衔接”一样,也是与上述两公约的规定相协调的要求。

(二)没收的对象范围

《修正案(草案)》拟定的这一程序的名称虽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但实际上没收的对象包括违法所得(狭义的)和其他涉案财产。《修正案(草案)》第97条拟定的刑事诉讼法第277条第1款中提到“

依照刑法·

71·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2)4

①②

③④

⑤卞建林、刘孜著:《外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对缺席者进行程序的目的是为将来到

庭的被告保全证据,由于这一程序是针对物而不是针对人而设计的,因此又称作客体程序(Das Obj

ektverfahren)。另见[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00-601页。

《修正案(草案)》拟定条文第277条同时使用“追缴”和“没收”,从语义上推敲,“没收”的对象应比“追缴”的对象范围相对狭窄。如此表述是有问题的。对此起码有两种解读:一是理解为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属于重大犯罪案件,而其他案件应当具有同样的

性质,才属于重大案件;二是理解为即便是属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也要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才属于重大案件,换言之是从量

上来理解何为“重大案件”。从字面理解,第一种理解更站得住脚,但显然不合理;而第二种理解又与字面意思不相吻合。因此说,该条的

表述还须重新斟酌。

其第5条即对“没收”作出了规定。其第12条即对“

没收和扣押”作出了规定。

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同一

条款中“违法所得”的内涵并不相同:前一“违法所得”,即刑法第64条所规定的“

违法所得”应指通过犯罪行为获得的财产或者财产性利益,包括非法占有的公私财物和非法侵占的属于国家税收、利润或者属于全社

会的财富①;后一“违法所得”,则包括前者和其他“涉案财产”,如果以刑法第64条规定来衡量,

除了前者之外,还应包括“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但显然“涉案财产”在语义上要更为宽广一些。举恐怖活

动犯罪为例,

《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中即将恐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非法和故意地提供或募集资金的行为规定为犯罪②,而资金的提供者并非恐怖活动实施者,甚至也不一定属于个人财物,比如自募

捐而来。如此看来,《修正案(草案)》中所说之“违法所得”的外延要宽于刑法第64条没收对象的规定。

③对于《修正案(草案)》有关这一特别程序适用对象的设计与刑法不衔接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

个:一是协调刑事诉讼法与刑法有关没收对象方面的规定;二是适度扩大刑法第64条有关没收对象的规

定,即将“供犯罪所用的个人财物”改为“供犯罪所用的财物”

。对于犯罪人通过非法手段取得他人合法财产并用于犯罪的,

因为该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理应将该部分财产返还被害人,自然不属于可没收的对象,因而不必担心如此修改会不当地扩大没收的对象范围。

(三)违法所得的构成

从刑法第64条中违法所得的理解,

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理解,违法所得不仅包括通过违法犯罪行为获得的财物,也包括这些财物可能发生的天然孳息、法定孳息以及利用该财物而经营所获得的财产性利益④,前者可称之为原生的违法所得,后者则称之为违法收益或者称之为派生的违法所得、违法增

值,

后者又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产生收益的活动本身即属违法,如受贿后进行赌博赚取钱财;二是产生收益的活动,孤立地看是合法的,如存入银行所获取的利息,或者购买房产,因房产价格上扬而获得的收益。

⑤从狭义上理解,违法所得仅限于通过犯罪行为直接获得的财物,而对于行为人违法(并非犯罪)取得财物,严格

地讲,

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之行政处罚,简言之,刑法第64条规定的是刑事没收,

应排除属于行政没收的情形。从刑事政策出发,即为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禁止任何人从犯罪行为及相关行为获取利益,对刑法第64条持广义的理解是妥当的。不过,

在坚持应“严格解释刑法”的论者看来,则持狭义的理解更有利于维护犯罪人的利益。

笔者向来赞同严格解释刑法,同时,基于刑事政策出发考量,对违法所得作较为宽广的界定,对相关犯罪具有积极的规制意义。考虑到立法者设定独立的刑事没收程序之意图,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在立法上

应做广义的规定,而不应通过刑法解释来扩张刑事没收的范围。具体而言,即建议在刑法第64条中增设一

款:“前款规定的违法所得,包括犯罪分子通过犯罪直接取得的财产及其孳息,以及利用犯罪所得投资获得

的各种收益。”⑥对于犯罪分子的其他违法所得(非犯罪所得),如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子的违法

经营所得(刑法第294条第5款第2项)

,可在违法所得程序中一并予以解决,而不必另行通过行政处罚程序予以解决,如此完全是出于程序经济的考量,为解决如此规定的合法性问题,可在刑法或者刑事诉讼法中

增加一项规定:“犯罪分子其他违法所得,可一并予以没收。

”(四)违法所得的主体范围

刑法第64条对违法所得的主体界定为“

犯罪分子”,而《修正案(草案)》将这一特别程序的主体规定为·

81·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1期

(2)5①②③④⑤⑥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刑法解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9页。

该公约第2条规定:“本公约所称的犯罪,是指任何人以任何手段,直接或间接地非法和故意地提供或募集资金,其意图是将全部或部分

资金用于,或者明知全部或部分资金将用于实施:(a)属附件所列条约之一的范围并经其定义为犯罪的一项行为;或(b)

意图致使平民或在武装冲突情势中未积极参与敌对行动的任何其他人死亡或重伤的任何其他行为,如这些行为因其性质或相关情况旨在恐吓人口,或迫

使一国政府或一个国际组织采取或不采取任何行动。

”当然也可能存在另外的解释,就是将这一特别程序对象完全限定在刑法第64条的范围之内,

但如此显然会限缩这一特别程序在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危害公共利益犯罪的效能。

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实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时延安、刘伟:“违法所得及违法收益的界定”,载《中国检察官》2007年第2期。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刑法还是刑事诉讼法,以“违法收益”来取代“违法所得”,用语上更为准确,且涵括力更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即

用了“违法收益(illegal proceeds)”这个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基于刑事诉讼法第12条所确定的原则出发,

则只有当法院依法判决并定罪后,某人才能被视为犯罪人或者犯罪分子,进言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非“犯罪分子”。对刑法第64条进

行解释,

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该条有关违法所得、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个人财物,应以其所有人或占有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否则,即不应适用该条予以追缴、返还或者没收。如此看来,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不能援用刑法第64条作为刑法实体法根据,

因为该条违法所得主体为“犯罪分子”,而这一特别程序针对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违法所得,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犯罪分子”完全是不同的法律概念。

①比较上述三个具体问题,该问题最为复杂,对《修正案(草案)》设立的这一特别程序也最具颠覆性。对

此,有两个方案可以选择:第一个方案是,在刑法中规定解释性条文。具体而言,在刑法第64条中再加一款,即“确有证据证明实施犯罪,经法定时间无法到案,或者在审判前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本条

第一款的犯罪分子。”②第二个方案是,在民事诉讼法而不是刑事诉讼法中设立这一特别程序。笔者赞同通

过设立独立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来追缴犯罪分子的犯罪所得及其衍生收益,不过,对于该种程序究竟设置于刑事诉讼法之中,还是其他程序法之中,还有必要进一步论证。虽然存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这一程序的

外国立法例,但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寻求通过民事程序来追缴腐败犯罪的收益。

③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该程序,

不仅可以化解上述问题,而且也一并解决证明标准的问题,即证明的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了犯罪,只要证明其所有或占有的财物属于非法即可,证明标准采“优势证据”标准。除此之外,将这一程序的属性定位于民事程序,也有利于将来开展国际合作,因为我国和其他国家、内地与其他法域之间开展民事裁判的承认与执行方面的司法合作要容易和顺畅得多。第一种方案符合立法者的意图,而第二种方

案看起来更好,

更容易理顺与相关制度之间的关系,当然其中的法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澄清和论述。上述四个具体问题的解决,目的即在于协调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更好地实现刑事诉讼法的立法

目的(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条)

。四、“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的实体法问题

将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处遇纳入到司法程序之内,显然是一个重大进步,由此可以更有利地保障人权,

也有利于确保强制医疗这种特殊的强制性处遇措施的运用。不过,将这一程序置于刑事诉讼法之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如何理解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的性质?其次,外国立法例给我们以何种启

示?第三,如何理解刑法第18条中“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的规定,以及该规定能否作为《修正案(草案)》设置这一特别程序的实体法前提?

(一)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性质的理解

观察我国以往的实践,精神病人强制入院治疗制度,基本上应归属于社会法的范畴,是作为一种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来运作的。而将“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纳入到刑事诉讼法之中,显然是将对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的制度首要功能定位于预防,这与大陆法系一些国家将该制度归入保安

处分的根据是相同的,因为保安处分被界定为“一种预防性的制裁,目的在于防止将来实施其他犯罪”

。④这实际上将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权力作为一种治安权(

或曰警察权)来对待。在美国的类似制度中,也有相似的认识。对于没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美国采取非自愿监管制度,在理论上,一个州拥有两项基本权力

可以用来对个人进行监管:一是国家监护人权(Parens p

atriae),它使某个州有权对不能照顾自己的精神上或者身体上非健全人进行监管;二是警察权,它使某个州可以对危及社会的人进行监管。

⑤·

91·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2)6

①②

③④⑤

当然,可能会提出对刑法第64条“

犯罪分子”做实质解释的观点,即只要确实实施了犯罪,即便没有进入审判阶段或者是刑事诉讼过程中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属于刑法中的“犯罪分子”。如此理解,自然可以化解上述法律用语之间存在的矛盾。不过,如此解释无法

解决与刑事诉讼法第12条所确定原则之间的矛盾。

如此规定,显然是通过法律来扩张犯罪分子的范围。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会令人质疑:这根本就不像一个刑法条文。Jean-Pierre Brun,etc,Asset Recovery Handbook-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Stolen Asset Recovery 

Initiative,The World Bank andUNODC,2011,159.

[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331页。

时延安:“中美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之比较”,载《法律评论》2009年第4期。

将一项制度的性质作不同的界定,相应地就会将其归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具体的规范设计亦会做不同的考量。如果将之界定为一种社会保障、救助制度,则在制定《精神卫生法》中作专章规定即可,当然有

必要设立相应的审查程序(

包括听证程序)来防止错用、滥用强制医疗;同时会将具有暴力倾向甚至已经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入院治疗,

主要视为一种医疗行为,虽然在事实上具有预防性的效果,不过在理解上,仍把拘束行为视为医疗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作为有利于精神病人的医疗行为,同样可以作为对精神病人因被强制入院治疗而导致其人身自由受限制的正当化根据。如果将这一制度的基本性质定位于预防性强制措施,则将这些精神病人进行隔离是首先要予以考虑的因素。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这一特

别程序即是如此,

因为这一程序的诉讼价值在于突出解决如何保护人的自由权利问题,即通过这一程序可以避免错误地将非精神病人作为精神病人加以强制医疗,因为毕竟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实际上就是剥夺精神病人的人身自由,而“精神病人拥有自由权利”当然是不容否认的。如此一来,精神病医院也不再仅仅

是一个医疗机构,

其同时也具有社会保安的功能,因而在法律上也不应等同于一般医疗单位来对待。①显然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的性质作何种理解(实际上是设定),相应地就会形成不同的规范设计。

如果将这一制度规定于刑事诉讼法中,则有一系列文章要做,而从《修正案(草案)》的现有内容看,立法者还

没有注意到由此形成的法律问题:(1

)由检察机关提起这一程序,并不符合刑事诉讼法总则对检察机关职权的界定。该法第3条规定,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8条显然是宪法第129条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延伸。但是,从这些条文中都无法合理地得出结论:人民检察院有权提出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刑事

程序。如果阅读《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章“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程序”,也无法找到一条作为检察机关

提起这一程序的依据。(2

)如何处理具体的程序问题。例如,在检察机关提起程序之前,对于这类人员是否予以羁押以及如何羁押?置于看守所内羁押,

显然不合适,因为这类人员已经显露出明显的精神异常且严重的暴力倾向,即时就医应是最为合理也最为人道的选择;而直接交由精神病院治疗也不合适,因为这一程

序的目的就在于,

由法院来确定是否予以强制医疗,而在法院没作出决定之前,还缺乏送其就医的条件。如此惟一的解决之道似乎就是,要设置单独的且具有一定治疗功能的场所来进行羁押。再如,公安机关立案

后,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属于精神病人,即应终止侦查并解除相应的强制措施。按照《修正案(草案)》的逻

辑,应该随即移送(或建议)检察机关提出申请,但该草案中并没有对公安机关作出任何相应规定,而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是否还应予以羁押呢?这些具体问题,立法机关并未顾及,或许将来会由最高司法机关作出司法解释,但这些问题属于权力创制问题,而非法律适用问题,不应由司法解释来完成。

如此看来,在这一特别程序正式进入刑事诉讼法之前,还需要立法机关就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权衡。

(二)来自比较法上的启示

从比较法的视角观察,大陆法系国家但凡是将强制医疗纳入刑事诉讼法加以规定的,其刑法中一定有相应的规定,而且规定为保安处分,或者实质上相当于保安处分。例如,德国刑法总则第三章第六节“矫正

与保安处分”第63条为“收容于精神病院”的规定,第71条还规定,

“刑事诉讼因行为人无责任能力或无诉讼能力而不能进行的,法院可单独命令将其收容于精神病院”,而德国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等相应地作

出规定。②俄罗斯刑法总则第六编规定“医疗性强制措施”,其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章即规定了“适用医疗性强

制措施的诉讼程序”。而相反的规律则是,但凡在刑法中无此规定的,则刑事诉讼法亦无规定,而是在其他法律

中予以规定。例如,韩国即将对精神障碍者的治疗监护规定于其《社会保护法》中,当然学者论述中仍将其理解为一种保护处分③;日本也是如此,其关于对于精神障碍者的入院措施规定于有关精神保健的法律当中。

·

02·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1期

(2)7①②③

从《修正案(草案)》第284条规定也能看出这一点。该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机构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599页。

[韩]李在祥著:《韩国刑法总论》,韩相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5-556页;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韩国刑法总论》,郑军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5页。

将未列入刑法而规定于其他法律中的、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制度理解为保安处分,是从功能的相似性

来进行判断的。不过,

这种认识忽视一个很重要的体系性问题,即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制度或规范,在不同部门法中予以体现,

实际上体现了立法者的不同认知和价值选择,而在相应制度配套上也会作出不尽相同的设计。比如,《日本精神保健福祉法》第1条有关法律目的的规定中,即没有将预防其危害社会的目的

列入其中,相应地在制度设计上,警察权的介入也并不明显①,所以日本有学者在教科书中认为,其只具有

“类似于保安处分的机能”

。②我国刑法中并没有规定保安处分制度。以往有关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的规定散见于地方性法规和一些司法文件中。将这一制度规定于正在起草中的精神卫生法还是正在修改中的刑事诉讼法,关键还是在

于如何对这一制度的性质进行定位。此外,从不同法律之间关系协调来看,则需要对刑法第18条有关对精

神病人强制医疗的规定进行解释,换言之,它能否成为《修正案(草案)》设置这一特别程序的刑法根据。

(三)对刑法第18条有关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规定的解释

刑法第18条第1款中“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的规定,是现行刑法在1997年修订后增加的

一项内容。该规定为政府对一定范围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里的“政府”应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而不包括立法、司法机构。对该规定的解释,主要问题就是政府是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还是执行

机关?如果按照《修正案(草案)》的规定反推,法院应是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而政府应是执行机关,但《修

正案(草案)》并未规定政府的任何义务,而是将强制医疗机构作为强制医疗的执行机构,如此实际上就将刑

法对“

政府”有关强制医疗的权力和职责虚无化了。即便不考虑《修正案(草案)》的规定,对刑法第18条这一规定进行解释,

也应将这里的“政府”界定为强制医疗的决定机关,理由在于:强制医疗应由特定的医疗机构来实施,目前而言,就是各地的安康医院,虽然这类医院由各地公安机关予以管理,但其性质仍属于医疗单位,而非行政机关,不归属于政府系列,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第18条中“

政府”应是决定机关。概言之,刑法将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决定权归属于政府,而《修正案(草案)》则将这一权力归属于法院,如此显然是不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修正案(草案)

》将刑法第18条作为这一特别程序的刑法根据,

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考虑到以上三个方面,立法机关应否在刑事诉讼法中设置这一程序,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在刑法尚缺少相应规定的情况下,不宜直接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这一特别程序。

五、结 语

法治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保证不同法律之间的内在协调,避免因法律之间存在不一致而导致法律实施上的混乱。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律,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如此重要法律,其立法更应审慎为之,切勿仓促

而动。《修正案(草案)》中规定刑事和解程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其积极意义

不可低估,不过,如何协调其与刑法以及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立法者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石磊)

·12·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实体法之维(2)8

①②

该法第1条规定:“办理精神障碍者之医疗及保护,为其社会回归之促进及其自立与参加社会经济活动之促进,进行必要之援助,同时致

力于预防其精神障碍之发生与其他国民精神上之健康的保持及增进,因而力图精神障碍者之福祉之增进及国民之精神保健之提升为目

的。”参见网址:http://fengren.ngo.org.tw/law/jap

an.htm。[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04页。

2018刑诉法修改条款新旧对照表

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第七十五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 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第一百零八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案件,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第一百零六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 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

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1、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通行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特有原则。 3、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诉讼主体、诉讼价值、诉讼构造、诉讼职能 4、刑事诉讼发展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刑事诉讼模式及特点 5、刑事诉讼制度:回避制度、当事人制度、辩护制度、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立案管辖 6、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法定分类与学理分类 7、刑事程序:立案程序、立案监督;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五种强制措施(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概念、适用条件; 8、审查起诉、起诉的含义与条件、不起诉的种类,不起诉的救济方式,补充侦查; 9、审判程序——庭前审查起诉内容,公诉与自诉案件的审理、简易程序、延期审理、反诉、撤诉; 10、法定期限:侦查、强制措施、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再审、简易与普通程序的审限;审判公开、合议庭组成; 11、各种裁决; 12、上诉、抗诉、上诉不加刑;死刑复核程序概念、具体的复核程序; 13、二审程序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再审程序。 14、还需要掌握刑诉法典、高法和高检相应的司法解释、六部委解释。除了课堂上过的法条, 15、这几个条文大家也要注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项、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七条等法律条文。 注意:特别程序不纳入的考试范围! 考试主要集中在:刑事诉讼概述——历史——基本原则——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这四个阶段,其中审判涉及到简易与普通;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一审到二审到死刑复核到再审。

解读新《刑事诉讼法》主要修改内容(一)

解读新《刑事诉讼法》主要修改内容(一) 一、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二、修改完善了律师会见阅卷程序。 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人大通过。这部施行了16年的刑诉法,完成了第二次“大修”, 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内容很多,主要有以 下九个方面: ▲一、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诉讼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辩护权的重要制度。新刑事诉讼法重点完善了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法律地位和作用的规定。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在侦 查阶段只能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均享有辩护权,新刑事诉讼法增加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 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同时增加一条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这样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法律地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律师的作用。 ▲二、修改完善了律师会见阅卷程序 新刑事诉讼法修充分吸收了《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完善了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加强了对律师依法履行职责的保障。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在侦查阶段,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和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均需经侦查机关批准。修订后的《律师法》作了不同的规定,规定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新刑事诉讼法吸收律师法的有关内容,并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这就解决了刑诉法与律师法的衔接问题,保证了法律和司法的统一,同时,也解决了侦查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

新《刑事诉讼法》主要修改内容全面分析

新《刑事诉讼法》主要修改内容解读 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人大通过。这部施行了16年的刑诉法,完成了第二次“大修”,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在指导思想方面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二是坚持统筹处理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三是坚持着力解决在惩治犯罪与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次刑诉法修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中央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需要,着力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符合我国国情和司法实际,有很多亮点和创新之处,是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发展和健全完善。 这次修改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 本次刑诉法修改一个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刑事诉讼法总则,并在多项具体规定和制度完善中加以贯彻和体现。这是宪法有规定以来,我国部门法第一次有了人权规定。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刑事诉讼活动是国家追究犯罪、惩罚犯罪的活动,其诉讼过程与诉讼结果均与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等基本权利息息相关。此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坚持统筹处理好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既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又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为此,本次刑诉法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既有利于彰显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有利于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 本次刑诉法修改在很多具体诉讼制度和程序规定中都注意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例如,在完善证据制度中,明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确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在完善强制措施制度中,完善了逮捕条件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程序,强调检察机关在批准逮捕后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属的例外规定;在完善辩护制度中,明确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完善辩护律师会见和阅卷的程序,扩大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在完善侦查程序中,完善了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强化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在完善审判程序中,明确第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范围,完善上诉不加刑原则,规范发回重审制度;在完善执行程序中,增加社区矫正的规定;在增设的特别程序中,设置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等。

贯彻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贯彻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贯彻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xxxx年10月至11月,xxxx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视察组,对全州贯彻执行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视察调研。通过视察调研发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全州各级法院、检察、公安、国家安全、司法行政机关和xxxx监狱(以下简称各单位)高度重视修改后刑诉法的贯彻执行工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各单位特别注重修改后刑诉法的学习培训工作,加强对执法办案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注重转变观念,不断提升执法办案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贯彻执行修改后刑诉法的各项配套机制建设和人财物等保障工作,使修改后刑诉法在全州得以顺利贯彻实施。但同时,全州在贯彻执行修改后刑诉法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单位之间在实施刑诉法过程中的协调还不够主动、配合还不够顺畅。视察组发现,各单位在贯彻执行刑诉法过程中,在运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上,存在不足之处。在四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是非监禁刑、暂予监外执行的裁判与执行方面相关单位思路不一致;二是职务犯罪案件判处非监禁刑方面存在分歧

意见,个别案件存在超审限现象;三是社区矫正的审前调查评估、被矫正对象交接工作衔接不顺畅;四是律师执业的权利保障以及阅卷、会见的工作条件尚未全面改善。除此之外,还存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两法衔接”上,落实法律和政策规定工作不主动、配合不给力的问题。 (二)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工作急待加强。修改后刑诉法对公安机关开展刑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确立了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自证其罪、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定律师在侦查期间便可介入等等,加大了刑侦工作难度。另外,近年来州内刑事案件数量居高不下,计算机网络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等新型犯罪日益增多,侦办难度较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除承担命案、涉黑恶案件等重大复杂案件的侦办任务外,还担负着维稳处突等工作,任务异常繁重。而全州现有刑警数量200人,仅占总警力数的7.8%,离公安部规定刑警占总警力数20%的要求相差甚远。特别是刑事技术侦查队伍职级待遇低,人才流失多,力量严重不足,刑侦信息化水平落后,刑侦技术专业门类建制不齐,制约了刑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社区矫正工作急待强化。社区矫正工作以前由公安机关负责,刑诉法修改后明确由司法行政机关履行该项工作职责,但司法行政机关并没有增加人员编制。我州目前在册社区矫正罪犯2941人,但全州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总共只有162人,还有32个一人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因一人调查取证有悖法律规定,一人所根本无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全州社区矫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作者:————————————————————————————————日期: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一、名词 1、刑事诉讼: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其最一般的含义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在现代社会,诉讼是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司法权通过诉讼活动得以实现,从而达到解决社会纠纷、实现法律正义的目的。 2、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 3、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模式,又称刑事诉讼结构或刑事诉讼构造, 是指控辩审三方主体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式,或者说,在刑事诉讼进行中,控辩审三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包括:1是职权主义模式2当事人主义3混合主义 4、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以及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运用,法律不预先作出规定,均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 5、诉讼效率: ,6、审判组织,7、诉讼参与人,8、当事人,9、被告人,10、被害人,11、自诉人,12、管辖,13、立案管辖,14、审判管辖,15、级别管辖,16、地区管辖,17、回避,18、辩护,19、委托辩护,20、自行辩护,21、指定辩护,22、代理,23、证据,24、证明责任,25、拘传,26、取保候审,27、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28、拘留, 29、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羁押并予以审查的一种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30、立案,31、侦查,32、搜查,33、鉴定,34、通缉,35、起诉,36、公诉,37、自诉,38、判决,39、裁定,40、执行。 二、简答题 1、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2、弹劾式诉讼的特征 3、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特征 4、国民党政府的《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原则 5、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6、人民法院的职权

刑事诉讼法修改新动向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修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在此背景下,2004年全国诉讼法年会在广州举行,与会代表重点讨论了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问题。代表们对刑事诉讼法改还是不改、大改还是中改、小改,以及改革的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刑事程序问题,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证据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热烈的讨论。 司法实务部门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出如下建议: (一)人民法院的与会代表建议: 世界各国都把完善诉讼制度,作为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96年刑事诉讼法制定,在我国司法制度上有重要义意,目前刑事诉讼法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修改的基本原则上应坚持1、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2、公正与效率兼顾。公正与效率有时相互影响,要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3、立足中国国情,同时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有助于我国法制发展和完善。 在审判的具体措施上,首先是重视简易程序的作用,简易程序对提高诉讼效率有一定意义,在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建议扩大简易程序的受案范围。目前简易程序只适用三年以下案件,建议对三年以上也可以适用简易。对应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被告人认罪的案件也可以适用简易程。 要对证人出庭作出明确的规定,证人没有出庭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同时要加强对证人保护,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证人的补助;对证人出庭作证应规定宣誓制度。实行庭前证据展示制度,这样做一是对被告方保护,二是防止证据突袭。 在强制措施方面和审理案件期限方面:对超期羁押要进行整顿;建立保释为主,羁押为的强制措施制度;建议办案期限与羁押期限相分离。目前对法院办案期限规定不具有合理性,侦察期限是算在审限中的,应根据案件具体案件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国外对法院的审限是不作规定的。在案件的受理方面要设定合理的诉讼程序程序,使符合条件的案件进入审判程序。 死刑核准程序应该加以完善,不应简单规定为法律审和程序审。改革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的问题,对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应该规定条件。 (二)人民检察院的与会代表建议: 正确客观评价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是进行刑事法修改的前题。对现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十分必要:诉讼理论有重大发展;在司法实践中制定了相当一部分规定,这些规定经过检验,已经成熟,可上升为法律;目前我们的法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新的规定去完善它;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修改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有利于促进司法机关转变观念。 对现行刑事诉讼法修改应坚持的原则:1、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目前我们打击犯罪任务还是很重的,在一定地区人们还没有安全感,要重视对犯罪的打击,在打击犯罪中也重视对人权的保护。2、立足国情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相结合。国情的内容很复杂,

《新刑事诉讼法》办案常用法律条文1

《新刑事诉讼法》办案常用法律条文 (一)简易部分 1、立案 《刑事诉讼法》第107条: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第110条:公民报案、控告、举报、扭送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 2、不予立案 《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认为没有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3、移送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3款。 4、拘传 《刑事诉讼法》第64条。 5、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65条第1款: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刑事诉讼法》第89条第3款:拘留期间,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在需要继续侦查,并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 《刑事诉讼法》第96条:嫌疑人被羁押,不能在刑诉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的。 6、保证金保证 《刑事诉讼法》第66条。 7、退还保证金 《刑事诉讼法》第71条: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退还保证金。包括在撤销案件、判决生效时退还保证金。 8、没收保证金

《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3款。 9、对保证人罚款 《刑事诉讼法》第68条。 10、解除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 11、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第72条,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女的妇女;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抚养人;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第89条第3款:拘留期间,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在需要继续侦查,并符合监视居住条件的。 《刑事诉讼法》第96条:嫌疑人被羁押,不能在刑诉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的。 12、解除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 13、拘留 《刑事诉讼法》第80条。 14、延长拘留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89条第1款:延长一日至四日。 《刑事诉讼法》第89条第2款: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多次作案延长至三十日。 15、提请逮捕 《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1款、第2款,第85条。 《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3款、第85条: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予以逮捕。 16、释放

与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谈谈与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摘要: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对刑事诉讼法作出了新修订。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所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给检察工作和检察制度带来了深刻影响,对检察机关规范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体检察干警要以贯彻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为契机,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检察工作水平。笔者作为基层检察干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几个与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相关的概念(或表述),并谈了笔者的几点想法,希望能与各位司法同仁切磋,以期更好适应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要求。 关键词: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挑战;人权保障 1948年12月10日,世界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17号决议 (a/res/217)是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世界人权宣言》,该宣言旨在努力通过教诲和教育促进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并通过国家的和国际的渐进措施,使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各会员国本身人民及在其管辖下领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认和 遵行。此后,人权被认为是当代国际社会获得普遍承认的价值和政治道德观念,是否尊重和保障人权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或华而不实的标题,而是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的标杆。我国也先后签署了一系列人权公约,比较重要的有:《儿童权利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示公约》、《禁止酷刑和

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等。尤其是我国宪法2004年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使得尊重和保障便成为我国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2012年3月14日,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这是继宪法中载入“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后,第一部部门法以刑事诉讼法重要任务的形式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将对整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价值和具体程序起着标杆作用。 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通过后,关于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和探讨广度越来越宽、深度越来越深,各种观点和学说百家齐鸣,这对于繁荣刑事诉讼法学尤其是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研究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学习专家学者、检察同仁的调研文章、相关报道,对几个基本概念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如有不周之处,请斧正: 一、(新)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与新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重点知识(期末复习)陈光中第六版

第一编 第一章 一、刑事诉讼的特征: 1.刑事诉讼是一种国家活动,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2.刑事诉讼具有特定的任务,即通过刑事诉讼揭露犯罪,证实犯罪,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惩罚犯罪人,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利的动用具有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3.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尤其是当事人是刑事诉讼不可缺少的诉讼主体. 4.刑事诉讼是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进行的.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p8~9) 三、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简答题】法条(3)+主要内容 第4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第290条: 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 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四、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则 第6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贯彻实行本原则的意义: 1.坚持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等于抓住了刑事诉讼的关键问题,为 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 2.坚持这个原则,就可以杜绝”枉”、”纵”现象的发生,提高司法机关办理形 式案件的质量. 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是协调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原则 六、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实行监督. (二)对法院的审判实行监督. (三)对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1、称谓: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将于2013 年1月1日开始实施 程序正义重在有法必依 记者杨维汉、陈菲 ? 2012-12-31 05:40:52 来源:《人民日报》( 2012年12月31日 11 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两大程序法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公正是任何诉讼程序的首要价值。公正的诉讼程序是实现实体公正的保障。法律条文要因时而变,而法的精神和法要维护的公平正义不变。执法、司法和守法层面的新考验,也将随着新法的实施而开始。 此次刑诉法修改覆盖了所有诉讼流程:从立案到侦查,再到起诉、辩护、审判、执行,外加证据制度。民诉法修改也涵盖了七大领域,公益诉讼首次入法,小额诉讼制度得以确立,以及审判管辖的细化、财产保全的法定化、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优化等等,无一不是重大的进步。 两大诉讼法的修改虽在具体内容上根据各自特点而不同,但在对人权保障的追求上却是共通的。新刑诉法直接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民诉法也将人权思想贯彻于法条中。 司法机关有法必依、严格执法,让诉讼法展现强大生命力,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大期许。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指出,法院审理案件要充分认识正当程序的独立价值,不仅要保护好“强者”、有理者的程序权利,也要保护好“弱者”“无理者”的程序权利。即使被告人有违法犯罪,如果能公平地对待他们,充分保障其

程序权利,也能唤起他们的良知。 修法也促使执法机关的理念发生显著变化。公安部法制局局长孙茂利说,全面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诉法,将使公安机关坚持以收集证据作为侦查活动的中心,实现由“抓人破案”向“证据定案”的目标转变。 修改后的两大程序法即将实施,其彰显的程序正义价值获得广泛认同。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实践中,个别领导对案件出于各种目的发话、打招呼,瞬间冲毁程序法设置的“堤坝”,破坏司法公正的实现。“个别领导一句话”值得警惕。如何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应是下一步司法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新刑事诉讼法看点 死刑复核更慎重 落实“少杀、慎杀”原则 为落实“少杀、慎杀”的刑事司法原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使得死刑复核更加慎重。 新刑诉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刑事诉讼法名词解释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 2、辩护人:是指在诉讼中接受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或经人民法院指定,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进行辩护的诉讼参与人。 3、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权限范围上的分工。 4、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5、指定辩护:指司法机关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以协助其行使辩护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6、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 7、拘传: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是强制措施中最轻的一种。 8、逮捕:是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方法。是强制措施中最重的一种。 9、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 10、审查起诉: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以决定是否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项诉讼活动。 11、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对某些简单轻微的刑事案件依法适用较普通程序简易的一种刑事审判程序。 12、上诉不加刑:是指第二审法院审理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罚的一项特殊原则。 13、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14、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新刑事诉讼法常用法律条文

新刑事诉讼法常用法律条文 一、立案 第107条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工作中发现)第110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 第111条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检察院通知) 二、不予立案 第110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

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三、移送案件 第108第三款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四、传唤 第117条第一款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五、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到场 第270条第一款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

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权威”与“人情味”

2018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权威”与“人情味” 2018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通过。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主要为了保障与2018年3月制定的《监察法》两部法律的连续性。由于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我们需要对检察院和监察委的职能进行重新划分,所以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的看点就是职权划分,其次,随着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刑事诉讼制度,增加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最后,新增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其中既体现了诉讼法来保障实体法的严格权威,又体现了保障诉讼主体权利的“人情味”。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三个亮点内容: 一、检察院立案管辖权新变化 2018年版《刑事诉讼法》的十九条,与2012年版《刑事诉讼法》十八条对比,我们可以知道,《监察法》的立法中确立,贪污贿赂类犯罪已经由监察委员会立案侦查,为了适应《监察法》,对《刑事诉讼法》作出了进一步完善修改。第一,检察院的立案权删除了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这保障了监察委员会与检察院立案的分工,不会出现推诿,衔接不明确的情况。第二,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这其中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修改为“司法工作人员”,新的立案权体现了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保障了检察院对法律的监督。监督更为精确性。第三,保留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虽然是公安机关管辖,但是经由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依然可以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一个章节作为第三章缺席审判程序。这个制度丰富了我国诉讼的程序,以往,贪污贿赂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规避法律,逃往境外,按照以往的刑事诉讼法,只有在对被告人缉拿回国才能进行审判。此次增加缺席审判制度,大大提升了我国司法的威慑力。 在增加缺席审判制度的同时,新《刑事诉讼法》还注重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比如,第一,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法律援助律师为其辩护。第二,如果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不服缺席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的,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第三,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理。罪犯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理。 针对此部分的修改,在备考中应该注意的是细节考查,比如这样一道例题: 2018年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缺席判决制度,对于缺席判决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A. 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B. 被告人的近亲属不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面临五大热点与难点问题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面临五大热点与难点问题 根据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在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必须以加强诉讼民主、强化人权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而在具体修改议题即改革热点的关注上,则要秉持一定的“问题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重解决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 根据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在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必须以加强诉讼民主、强化人权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而在具体修改议题即改革热点的关注上,则要秉持一定的“问题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着重解决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谈,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要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并贯彻其理念。无罪推定是现代各国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国际公约确认和维护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正当程序最低限度标准之一。虽然人们认为,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作了借鉴,如在基本原则部分增加第十二条,即“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首次从立法上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作区分,取消免于起诉,规定证据不足不起诉、证据不足应当宣告无罪等。但由于法律未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相反课以其如实回答讯问的义务,现实中侦查仍存在以获取被告人口供为中心的倾向,以刑讯或其他非法方法逼取口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加之立法没有明确否定非法证据的效力,疑罪从无的规定贯彻也很不到位。为此,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中首先要贯彻《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要求,在立法上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同时予以相关配套措施。 其次,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该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的指导下,着力解决犯罪数量增长、案件堆积如山与诉讼资源有限、司法效率低下的矛盾。应当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并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赋予并扩大司法人员裁量权,在诉讼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程序分流设计。例如扩大相对不起诉、免于刑事处罚的适用,探索建立诉辩协商制度、附条件不起诉或暂缓起诉制度、当事人和解制度等。 第三,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要下大的气力解决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的问题。刑讯逼供好非法取证,即严重侵犯相关人的基本人权,又是造成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解决此问题,应当着力改造侦查程序特别是讯问程序,构建能够有效制约侦查人员的外部监督机制,而不能过分依赖侦查人员的主观自觉。为此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或不得被迫自证其罪的权利,免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自愿供述的义务;二是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立法上明确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其他使用非法的方法收集的证据,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被害人合法利益,或者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也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三是建立和推行讯问时同步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四是建立和推行侦查讯问时辩护律师在场制度;五是建立侦押分离制度,将羁押机构中立化,明确羁押机构的职责,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不受侦查机关的非法侵犯。 第四,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当进一步完善辩护制度,强化律师作用。刑事诉讼法自1996年修正以来

最新版《刑事诉讼法》2012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中国人大网 https://www.doczj.com/doc/be7112694.html, 目录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管辖 第三章回避 第四章辩护与代理 第五章证据 第六章强制措施 第七章附带民事诉讼 第八章期间、送达 第九章其他规定 第二编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 第一章立案

第二章侦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三节询问证人 第四节勘验、检查 第五节搜查 第六节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第七节鉴定 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 第九节通缉 第十节侦查终结 第十一节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第三章提起公诉 第三编审判 第一章审判组织 第二章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公诉案件 第二节自诉案件

第三节简易程序 第三章第二审程序 第四章死刑复核程序 第五章审判监督程序 第四编执行 第五编特别程序 第一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四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附则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刑事诉讼法(复习题) 一、名词 1、刑事诉讼:诉讼是一种三方组合,其最一般的含义是:处于平等对抗地位、有纠纷的双方向处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诉其纠纷,并请求裁判方解决其纠纷的活动。在现代社会,诉讼是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司法权通过诉讼活动得以实现,从而达到解决社会纠纷、实现法律正义的目的。 2、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互关系,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以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 3、刑事诉讼模式:刑事诉讼模式,又称刑事诉讼结构或刑事诉讼构造,是 指控辩审三方主体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式,或者说,在刑事诉讼进行中,控辩审三方主体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包括:1是职权主义模式2当事人主义3混合主义 4、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证明力的大小以及证据的取舍及其证明运用,法律不预先作出规定,均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 5、诉讼效率: ,6、审判组织,7、诉讼参与人,8、当事人,9、被告人,10、被害人,11、自诉人,12、管辖,13、立案管辖,14、审判管辖,15、级别管辖,16、地区管辖,17、回避,18、辩护,19、委托辩护,20、自行辩护,21、指定辩护,22、代理,23、证据,24、证明责任,25、拘传,26、取保候审,27、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28、拘留, 29、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羁押并予以审查的一种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30、立案,31、侦查,32、搜查,33、鉴定,34、通缉,35、起诉,36、公诉,37、自诉,38、判决,39、裁定,40、执行。 二、简答题 1、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2、弹劾式诉讼的特征 3、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特征 4、国民党政府的《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原则 5、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6、人民法院的职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