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B堆叠的一些基础知识

PCB堆叠的一些基础知识

PCB堆叠的一些基础知识
PCB堆叠的一些基础知识

PCB堆叠的一些基础知识

https://www.doczj.com/doc/be8740639.html,发布时间:2007-09-25

一、PCB板外形的设计

1、一般PCB边缘距最外边至少2.5mm,若是2.0mm的话,则要考虑在主板上做扣位挖切!要详细计算这些地方需要进行主板挖切的尺寸,以求整机的空间利用率最优化。

2、在主板设计时要注意Boss孔的位置是否便于壳体结构的设计,螺钉打入的空间,孔周围的元器件禁布置区域。卡扣定位需要在主板设计中优先考虑卡扣以及卡扣支撑的合理位置,并设定元器件的禁布置区。

3、主板的厚度一般为0.9mm,如果主板的元器件较少线路较少PCB板厚度可以更小,比如滑盖机的上PCB板厚度选为0.8mm厚度,双板中的键盘板厚度为0.5mm。

4、PCB拼板设计外框四个角一定要倒圆角,以免锐利的直角损坏真空包装,导致PCB氧化,产生功能不良,另外邮票孔的设计要充分考虑SMT时的牢度和突出板边器件的避让。

5、PCB和DOME的定位?在硬件布线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在主板上开两个或3个贴DOME的定位孔,位于主板的对角线方向,这样产线在贴DOME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夹具来保证贴DOME的准确性. 在硬件布线不允许开孔的情况下,在主板DOME上在最远位置放置两个或三个直径1. 0mm的丝印点(或者用MARK的中心露铜点,也为1.mm直径),用于DOME和主板的定位。

二、电子接插件的选择

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的接插件的共用件,在此不做描述;一般寻求共用,节省成本!优化管理!

三、主板设计

1、在键盘区域要求置放0.4mmLED,其它在键盘下不放置元器件。灯的排布根据ID的造型且使透光均匀!

2、注意键盘的唇边和距离唇边的间隙,需要做线表明禁布区域以及漏铜和ESD区域;

3、在上部键盘禁布区域之上和转轴之间的区域,建议做两条禁布区域,以便于在下前壳结构强度不够时可以加筋处理。

4、螺钉孔的位置尽量考虑4个,每边两个,对于外部天线的结构,最好在板的上端靠天线侧加一个螺钉孔,保证天线处抗摔能力。

5,注意侧键焊盘和dome的距离。

6、由于电池卡扣常由于内置天线,摄像头等的影响会设计在下部,因此电池连接器要求如果放在下部就必须中间放置以防止电池间隙不均。

7、sim卡座的高度和基带的屏蔽罩有很大关系,直接影响整机高度,需要合理放置屏蔽罩内元器件的位置减低屏蔽罩高度和提高屏蔽罩的平面度和强度。在屏蔽罩内的拐角处不允许放置高度距离在屏蔽罩内顶面在0.2mm内的器件。且要考虑sim卡的出卡设计!

四、PCBA厚度设计

1、外镜片空间0.95mm,

2、外镜片支撑壁0.5mm

3、小屏衬垫工作高度0.2mm ?

4、LCD大屏玻璃到小屏玻璃最大厚度

5、大屏衬垫工作高度0.2mm

6、内镜片支撑壁0.5mm

7、内镜片空间0.95mm,

8、上翻盖和下翻盖之间的间隙0.4mm

9、下前壳正面厚度1.0mm

10、主板和下前壳之间空间1.0mm,

11、主板厚度1.0mm,主板的公差1.0以下+/-0.1, 1.0以上+/-0.1T

12、主板后面元器件的高度(含屏蔽罩)

13、元器件至后壳之间的间隙0.2mm ?

14、后壳的厚度0.8mm

15、后壳与电池之间的间隙0.1mm

16、电池的厚度:0.6mm外壳厚度+电芯膨胀厚度+0.4底板厚度(塑胶壳)(或0.2mm钢板厚度)

五、主板堆叠厚度

主板堆叠厚度的控制:总的原则:主板堆叠的高度要尽量平均,影响整机厚度的最高点(高度瓶颈)和其他地方高差要尽量小,尽量通过器件位置的调整实现宽度,高度,和长度方向的尺寸都尽量小.

1、主板板厚设计尺寸0.9mm,在造型中做1mm(包含公差)以及焊锡的厚度;

2、主板bottom层对高度有影响的元器件主要有:耳机座;电池连接器;屏蔽罩;SIM卡座;IO连接器等,钽电容。

3、电池电芯的放置主要和以下要点有关:电芯在Z方向主要是以下方面控制:

(1)下后壳顶面和电池底面的间距0.1mm;

(2)下后壳的顶面必须高出或平齐SIM卡的锁紧机构;

(3)电池底面到电芯的距离:主要受到电池结构的影响,如果是全注塑结构,电池底部厚度至少0.45mm 包含0.1mm的电池标贴的空间;如果电芯的底部采用不锈钢片结构,电池底部的厚度为0.3mm包含0.1mm的电池标贴的空间。

(4)电池五金和主板电池连接器在工作位置接触,目前要求主板bottom面到电池五金保留2.9mm工作空间。

(5)屏蔽罩的高度可能会影响SIM卡座的高度,因为SIM卡可能被放置在屏蔽罩上。屏蔽罩和SIM 卡保留0.1mm间隙。

(6)电芯一般放置在X方向正中;电池卡扣的位置控制Y方向;电池分模线控制Y方向;

手机堆叠评审指南

堆叠评审 表格更新日期:2011.04.18主板/机型型号结构工程师评审日期 新项目预堆叠规划评审查检表 序号主板堆叠点检项目确认备注问题记录及改善方案 堆叠部分 1Layout整体布局layout是否好走线 2LCM(主屏、 副屏) LCM规格是否通用件,3D和规格书是否一致 LCM定位柱和定位孔确认 LCM-FPC连接器规格及工作高度确认 LCM-FPC焊接工艺及定位孔确认 LCM距离主板要留0.2以上间隙 LCM3D图上AA/VA区域确认 OLED规格确认 OLED连接方式确认 3摄像头Camera是否通用件,3D和规格书是否一致Camera定位结构设计确认 Camera-FPC连接器规格及工作高度确认Camera-FPC焊接工艺及定位孔确认Camera摆放角度与屏位置成像是否OK 4喇叭喇叭是否通用件(标准部品),3D图和规格书是否一致 喇叭规格确认,是否能满足产品对音效的要求喇叭是否考虑兼容不同规格设计(多焊盘) 喇叭尽量用弹片式,露铜设计确认 喇叭焊线式焊盘及焊接工艺确认 喇叭工作高度确认 喇叭后音腔体积及密封性确认 5听筒听筒是否通用件(标准部品),3D图和规格书是否一致 听筒规格确认,尽量选用外形尺寸大些的 听筒尽量用弹片式,露铜设计确认 听筒焊线式焊盘及焊接工艺确认 听筒工作高度确认 6MIC MIC规格确认,接触式&焊接式&贴片式MIC焊盘设计确认

25Switch 侧键尽量采用Switch开关 侧键Switch触点凸出PCB板边0.50以上 26Hall Hall中心要与磁铁中心对齐Hall位置确认 27新部品是否有新部品需导入 新部品厂商确认 新部品导入验证测试确认 28公板测试对于公板,射频测试结果如何对于公板,基带测试结果如何对于公板,场测测试结果如何 备注 评审结论结构部:项目部: 项目经理日期

电子工程师PCB设计基础知识

电子工程师PCB设计基础知识 PCB于1936年诞生,美国于1943年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PCB技术开始被广泛采用。目前,PCB已然成为“电子产品之母”,其应用几乎渗透于电子产业的各个终端领域中,包括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仪器、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等诸多领域。 说了这么多,那么你知道PCB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立创电子小编告诉你: 1、前期准备 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元件库和PCB元件封装库。 PCB元件封装库最好是工程师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建立。原则上先建立PC的元件封装库,再建立原理图SCH元件库。 PCB元件封装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PCB的安装;原理图SCH元件库要求相对宽松,但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封装库的对应关系。 2、PCB结构设计 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框,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 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3、PCB布局设计 布局设计即是在PCB板框内按照设计要求摆放器件。在原理图工具中生成网络表(Design→Create Netlist),之后在PCB软件中导入网络表(Design→Import Netlist)。网络表导入成功后会存在于软件后台,通过Placement操作可以将所有器件调出、各管脚之间有飞线提示连接,这时就可以对器件进行布局设计了。 PCB布局设计是PCB整个设计流程中的首个重要工序,越复杂的PCB 板,布局的好坏越能直接影响到后期布线的实现难易程度。 布局设计依靠电路板设计师的电路基础功底与设计经验丰富程度,对电路板设计师属于较高级别的要求。初级电路板设计师经验尚浅、适合小模块布局设计或整板难度较低的PCB布局设计任务。 4、PCB布线设计 PCB布线设计是整个PCB设计中工作量最大的工序,直接影响着PCB

PCB基础知识培训_布局布线_可生产性设计

PCB培训——基础篇 PCB的相关介绍 (1) PCB布局布线的注意事项 (1) PCB制板和生产的注意事项 (14) PCB的相关介绍 PCB布局布线的注意事项 PCB走线宽度与铜箔厚度、走线宽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保守考虑,PCB布线时一般 采用20mil载流0.5A的方法来设计线宽。 焊盘走线引出的方式: 测试点的连接:

相邻走线层的走线要正交走线,即使不能正交走线,斜交也比平行走线要好: 避免走线开环: 避免信号不同层之间形成自环,自环将引起辐射干扰: 走线分支长度的控制: 走线长度越短越好,尤其是高频信号要注意:

走线不能是锐角或者直角,需要走135度角或者直线: 电源和地的环路尽量小;电源和地的管脚,尽量不要共用过孔。 为了防止电源线较长时,电源线上的耦合噪声直接进入负载器件,应在进入每个器件之 前,先对电源去耦,且为了防止它们彼此间的相互干扰,对每个负载的电源独立去耦,并做到先滤波再进入负载

高速信号的特性阻抗必须连续:同层的走线,其宽度必须连续;不同层的走线阻抗必须 连续。 地的连接:分为3种,如下图所示: 1MHz一下可考虑单点接地,大部分情况下均是采用多点接地。地管脚的连接需要注意,Trace尽可能宽,必要时可用铜箔;Trace尽可能短;多路连接效果更好。如下图所示: 走线宽度不能超过焊盘宽度。一般芯片或者排阻相邻管脚不能采用直连的方式。 避免T型走线。

3W规则:为了减少走线之间的串扰,应加大线距。当线中心距不小于3倍线宽时,可 保持70%的电场不互相干扰,这就是3W规则。如果要达到98%的电场不互相干扰,可使用10W的间距。没有线距要求且板上空间宽松,走线时请时刻谨记并贯彻执行3W规则。 20H规则: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电场是变化的,在板边缘会向外辐射电磁干扰,称为边 沿效应。因此需要将电源层内缩,使得电场只在接地层的范围内传到。假设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厚度为H,内缩20H可以将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层边沿内;内缩100H,则可以将98%的电场限制在接地层边沿内。 如果有子系统的分割,如模数的分割,也应参考此规则。 映像平面以及返回路径:映像平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参考平面。映像平面的主要作用是在 为高频电流提供一个低阻抗的回路。每个信号都需要一条信号回路,信号回路总是选择最低阻抗的路径。这样,信号电流和回路就组成了一个环形天线,这个环形天线的面积越大则辐射越大。因此要降低辐射,就要减小回路面积。通常信号最低阻抗回路就在信号正下方的参考层沿着信号相反方向返回。这条返回路径如果和原电流完全平行,那么回路面积是最小的,但是在映像平面上,经常会有元件孔或者过孔,如果不注意,就容易造成返回路径要绕道而行,如下图所示:

PCB设计基础知识

PCB设计基础知识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集了。标准的PCB长得就像这样。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 (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 Si 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Soc ket)。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下面看到的是ZIF(Zero Insertion Force,零拨插力式)插座,它可以让零件(这里指的是CPU)可以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插座旁的固定杆,可以在您插进零件后将其固定。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edge connector)。金手指上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布线的一部份。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 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颜色。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 d)。 单面板(Single-Sided Boards) 我们刚刚提到过,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叫作单面板(Single-sided)。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双面板(Double-Sided Boards) 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为布线可以互相交错(可以绕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多层板(Multi-Layer Boards) 为了增加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多层板使用数片双面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黏牢(压合)。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技术上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大型的超级计算机大多使用相当多层的主机板,不过因为这类计算机已经可以用许多普通计算机的集群代替,超多层板已经渐渐不被使用了。因为PCB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您仔细观察主机板,也许可以看出来。 我们刚刚提到的导孔(via),如果应用在双面板上,那么一定都是打穿整个板子。不过在多层板当中,如

手机堆叠设计(PCBA)

手机堆叠设计 关于手机设计,论坛中有不少的知识,但在手机设计初期的PCBA的堆叠方面却很少有人提及,其实堆叠的质量直接影响一款手机的生产量。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前辈提供相关的知识让我们这些后辈也提高一下 手机堆叠设计(也称系统设计)是手机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结构设计,甚至其它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一个好的结构工程师,系统设计水平一定要过关.对ID/BB/RF/LAYOUT这几个部门的意见整合起来,是不件不容易的事情.结构工程师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满足各部门所需,完成产品定义的要求.这方方面面完成,是一项全面而细致的工作.也体现兄弟们细心的一面. 本贴置顶,大家可以就系统设计过程中与ID/BB/RF/LAYOUT部门沟通以及注意事项,设计经验方方面面 发现自己的观点和感想.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分处理!加分范围:1~3分. 應該是硬件做的事,很多小公司都給ME做,所以做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會是什麽好東西 不同意楼上的说法,如果交给硬件做堆叠,出来的PCBA做结构,很难作出好产品. 我是MD出身,最近专做pcba堆叠.不是小公司,230多人的方案研发公司. 堆叠PCBA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工作,MD,LAYOUT,RF,ID要多方位权衡,最终妥协达成一致,任何一方面太强,必然伤害其他性能.都不能算一个好的PCBA设计. 其中要考虑的问题大概有一下几点: 1.满足产品规划,适合做ID 2.充分考虑射频天线空间 3.考虑ESD/EMI 4.考虑电源供电合理 5.考虑屏蔽框简单 6.考虑叠加厚度 7.考虑各个连接简单可靠 8.考虑各个定位孔,测试孔,螺丝孔,扣位避让,邮票孔等等 9.预留扩展性 ...... 时间关系没有很系统的去总结,碰到具体问题必须要具体分析. 我也反对3楼的说法,PCBA里有很多跟结构有关的件,SPEAKER、MIC、RECEIVER、BATTERY、ANTENNA、KEYPAD_FPC、SIDEKEY、HINGE、FPC、CONNECTOR、LCD、等等太多了,这些都是直接跟结构相关的器件,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MD不去堆谁堆呀,当然选件以及摆放位置多听听其它人的意见是很不错的。 ========================== 谢谢以上朋友的积极参与。其实PCBA的堆叠是一个各部门沟通的过程,关系到ID,MD,HW,SW等多个部门。它

手机设计高级结构工程师结构心得

龙旗手机高级结构工程师结构心得 手机结构设计中主板stacking的堆叠我没怎么做过,所以我就不献丑了,我只谈谈整机结构设计吧,我个人把手机结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Stacking的理解: 结构工程师要准确理解一个stacking的含义,拿到一个新stacking,必须理解此stacking作结构哪里固定主板、哪里设计卡扣,按键的空间,ESD接地的防护等等,这些我们都要有个清楚的轮廓。当然好的堆叠工程师他一定是个好的整机结构工程师,但一个好的整机结构工程师去堆叠的话往往会顾此失彼。所以我们在评审stacking时整机结构工程师多从结构设计方面提出问题来改善stacking。 二、ID的评审和沟通: 结构工程师拿到ID包装好的ID3D图档前,首先要拿到ID的平面工艺图,分析各零件及拆件后的工艺可行性,或者用怎样的工艺才能达到ID的效果,这当中要跟ID沟通。 有的我们可以达到ID效果,但可能结构风险性很大,所以不要一味迁就ID,要知道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最后来追究的是你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没人去说ID的不是的,所以是结构决定ID,而不是ID来左右我们结构,当然我们要尽量保存ID的意愿。然后、才是检查各部分作结构空间是否足够,这点我就不多讲了,这里我是要对ID工程师建模提出几个建议: 1.ID工程师建模首先把stacking缺省装配到总装图中; 2.ID工程师要作骨架图档,即我们通常说的主控文件;骨架图档不管是面还是实体形式,我建议要首先由线控制它的形状及位置,这样后期调控骨架图档的位置及形状只要调控相应的线就是了; 3.ID工程师必须把装饰件及贴片的形状、位置、各壳体分模线位置、必须用线先在骨架图档中画出; 4.所有的零件图档必须第一个特征是复制骨架图档过来,然后在相应剪切而成;坚决反对在总装图中直接参考一个零件生成另一个零件。 5.ID建模的图档禁止参考STACKING中的任何东东,防止stacking更新后ID图档重生失败; 这些是我对ID建模所提出的建议,只要遵从如上几点,我们结构就可以直接在ID建模特征的后面继续了,思路也很清晰明了;且ID 如果调整外形及位置也会很容易。 三、壳体结构设计; 1.手机的常用材料: 了解手机常用材料的性能与特性,有利于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合理的选用材料,目前手机常用的材料有:PC、ABS、PC+ABS、POM、PMMA、TPU、RUBBER以及最新出现的材料PC+玻纤和尼龙+玻纤等。 PC聚碳酸脂 化学和物理特性: PC是高透明度(接近PMMA),非结晶体,耐热性优异;成型收缩率小(0.5-0.7%),高度的尺寸稳定性,胶件精度高;冲击强度高居热塑料之冠,蠕变小,刚硬而有韧性;耐疲劳强度差,耐磨性不好,对缺口敏感,而应力开裂性差。 注塑工艺要点:

著名公司手机主板堆叠设计案例(经典)

7835 整机设计指引书 版本号:V3 时间:2011-01-28 (一)ID部分 1. 概述: 1.1.本手机结构状态如下: 类别名称属性 屏摄像头类屏 3.2WQVGA,假纯平,兼容触摸板; 摄像头前摄像头,FPC式焊接,30w;后摄像头,BTB,30w,兼容200W 电声器件类扬声器2030规格,引线式,1个受话器1506规格,弹片式,1个麦克风4015规格,FPC式,1个马达圆柱弹片式H=4.4,1个 连接器类SIM卡座双SIM卡 TF卡座单T卡 USB接口10PIN 耳机座 3.5mm耳机,10pin usb 电池连接器刀式电池连接器 NOKIA充电接口兼容 天线类主天线支架弹片接触方式蓝牙天线陶瓷式 FM天线外接耳机式 其他类键盘3键,支持自定义 侧键兼容3个FPC侧键(音量侧键、拍照侧键),顶部兼容机械式开关机键手电筒,闪光灯贴片led灯;焊线式闪光灯 电池电池容量1500mAh 1.2备注: 7835是一款双卡双待单T卡PDA手机;3.2" WQVGA,假纯平,兼容触摸板;2030喇叭一个;弹片式1506受话器;4015FPC式MIC;圆柱弹片式马达;前置30万,后置30万(兼容200W)双摄像头;兼容手电筒及闪光灯;内置天线;全新UI设计。 1.3图示: A:3D图示

B.CAD档六视图,需标注结构器件名称。 2.键盘定义: 3键。FPC式键盘,支持客户自定义。兼容3个侧键和一个顶部开关机键。

注意事项: a. 电铸或金属键上使用图标(导航键\OK键等),请在开模前仔细核对定义,避免造成模具报废与长时间 修改; b. 键盘或机壳上必须加上导盲点; c. 软件必须与具体的按键丝印相匹配,否则CTA会有问题; 3.显示区域: LCD AA区域如下图所示,其中建议面壳的开口尺寸比TP _AA区域大单边大0.3mm以上(无触摸屏时面壳开口尺寸建议比LCD AA区大0.50mm以上),LCM支撑泡棉内孔比壳体开口单边大0.3MM,以从窗口侧面看不到泡棉为宜.因为各供应商的LCD AA和TPAA区也有一定的差别,客户作结构时需要参考采购的屏的图纸,以免不必要的麻烦。各家LCM的TP FPC及背光FPC位置会有差异,请根据选用的LCM 注意壳体避位。 图示区(举例)

PCB设计基础知识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

PCB 设计基础知识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几乎会出现在每一种电子设备当中。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零 件,那么它们也都是镶在大小各异的PCB 上。除了固定各种小零件外,PCB 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头各项零 件的相互电气连接。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零件越来越多,PCB 上头的线路与零件也越来越密 集了。标准的PCB 长得就像这样。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 (PWB)」。 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为了将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们将它们的接脚直接焊在布线上。在最基本的PCB (单面板)上,零件都 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PCB 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 Component Si de)与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 上头有某些零件,需要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拿掉或装回去,那么该零件安装时会用到插座( Soc ket)。由于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装。下面看到的是ZIF (Zero Insertion Force, 零拨插力式)插座,它可以让零件(这里指的是CPU)可以轻松插进插座,也可以拆下来。插座旁的固定 杆,可以在您插进零件后将其固定。 如果要将两块PCB相互连结,一般我们都会用到俗称「金手指」的边接头( edge connector)。金手指上 包含了许多裸露的铜垫,这些铜垫事实上也是PCB 布线的一部份。通常连接时,我们将其中一片PCB 上的金手指插进另一片PCB上合适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扩充槽Slot)。在计算机中,像是显示卡,声卡或是 其它类似的界面卡,都是借着金手指来与主机板连接的。 PCB上的绿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颜色。这层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确的地方。在阻焊层上另外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 silk sc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 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 legen d)。 单面板( Single-Sided Boards) 我们刚刚提到过,在最基本的PCB 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上。因为导线只出现在其中一面,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 叫作单面板( Single-sided) 。因为单面板在设计线路上有许多严格的限制(因为只有一面,布线间不能交叉而必须绕独自的路径),所以只有早期的电路才使用这类的板子。 双面板( Double-Sided Boards) 这种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不过要用上两面的导线,必须要在两面间有适当的电路连接才行。这种电路间的「桥梁」叫做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因为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为布线可以互相交错(可以绕到另一面),它更适合用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 多层板( Multi-Layer Boards) 为了增加可以布线的面积,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多层板使用数片双面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黏牢(压合)。板子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大部分的主机板都是4到8层的结构,不过技术上可以做到近100层的PCB板。大型的 超级计算机大多使用相当多层的主机板,不过因为这类计算机已经可以用许多普通计算机的集群代替,超多层板已经渐渐不被使用了。因为PCB 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您仔细观察主机板,也许可以看出来。 我们刚刚提到的导孔( via) ,如果应用在双面板上,那么一定都是打穿整个板子。不过在多层板当中,如 果您只想连接其中一些线路,那么导孔可能会浪费一些其它层的线路空间。埋孔( lind vias)技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它们只穿透其中几层。盲孔是将几层内部不须穿透整个板子。埋孔则只连接内部的PCB,所以光是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Buried vias)和盲孔(B PCB 与表面PCB 连接,

柔性OLED可让手机折叠的关键技术详细资料讲解

柔性OLED可让手机折叠的关键技术详细资料讲解 柔性AMOLED的原理制程 通过自发光显示实现最佳图像质量的OLED。由于其优越的图像质量,薄型化和轻量化,OLED已经成为移动显示器的主流。然而,OLED的巨大吸引力在于其柔性可以灵活地弯曲屏幕显示器。诸如LCD之类的常规显示器非常难以像光纤一样灵活地弯曲、折叠甚至拉伸。今天,OLEDindutry来给大家介绍当前使用的柔性OLED技术的原理以及柔性OLED 显示器的类型。 首先,我们来看看柔性OLED与传统刚性OLED的不同之处。传统的OLED被称为刚性OLED。这是因为用作对显示器的下面基板的保护基板的封装材料是玻璃。玻璃是高度可靠的,因为它已经在显示领域中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几乎没有灵活性,如可柔性。刚性OLED很难实现产品型态的创新,例如自由实现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能力。 那么,柔性OLED可以用什么样的材料来代替玻璃呢?从现在开始来来了解这个秘密吧。刚性OLED有两个主要的玻璃工艺。一个是上面提到的玻璃基板,另一个就是玻璃封装。柔性OLED使用PI(聚酰亚胺)作为下基板,代替刚性OLED中的玻璃基板;使用薄膜封装(TFE)代替玻璃封装。它不仅灵活性强,而且可以使现有玻璃的面积减少一小部分,而且重量更轻。 聚酰亚胺(PI) PI是一种具有柔韧性的塑料材料,但它可以像玻璃一样与TFT和其上的有机层堆叠在一起。这是使电路板更灵活的第一个关键。 但是PI首先是液体。为了用作制造显示器如TFT和蒸发的衬底,首先将PI材料涂布在被称为载体玻璃的玻璃衬底上,然后固化。 接下来,使用类似于刚性OLED的TFT,蒸发和封装工艺,并且使用激光去除载体玻璃。

PCB板基本知识

PCB制板基础知识 一、PCB概念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二、PCB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有如下功能: 1. 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 2. 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信号传输)或电绝缘。提供所要求的电气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3. 为自动装配提供阻焊图形,为元器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字符和图形。 三、PCB技术发展概要 从1903年至今,若以PCB组装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角度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通孔插装技术(THT)阶段PCB 1.金属化孔的作用: (1).电气互连---信号传输 (2).支撑元器件---引脚尺寸限制通孔尺寸的缩小 a.引脚的刚性 b.自动化插装的要求 2.提高密度的途径 (1)减小器件孔的尺寸,但受到元件引脚的刚性及插装精度的限制,孔径≥0.8mm (2)缩小线宽/间距:0.3mm—0.2mm—0.15mm—0.1mm (3)增加层数:单面—双面—4层—6层—8层—10层—12层—64层 2 表面安装技术(SMT)阶段PCB 1.导通孔的作用:仅起到电气互连的作用,孔径可以尽可能的小,堵上孔也可以。 2.提高密度的主要途径 ①.过孔尺寸急剧减小:0.8mm—0.5mm—0.4mm—0.3mm—0.25mm ②.过孔的结构发生本质变化: a.埋盲孔结构优点:提高布线密度1/3以上、减小PCB尺寸或减少层数、提高可靠性、改善了特性阻抗控制,减小了串扰、噪声或失真(因线短,孔小) b.盘内孔(hole in pad)消除了中继孔及连线 ③薄型化:双面板:1.6mm—1.0mm—0.8mm—0.5mm ④PCB平整度: a.概念:PCB板基板翘曲度和PCB板面上连接盘表面的共面性。

PCB基本知识简介

PCB基本知识简介 一、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PCB是印刷电路板(即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简称。又称印制电路板、印刷线路板,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是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制板。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组件形成预定电路的连接,起中继传输的作用,是电子产品的关键电子互连件,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PCB作为电子零件装载的基板和关键互连件,任何电子设备或产品均需配备。 二、PCB的制造原理 我们打开通用电脑的健盘就能看到一张软性薄膜(挠性的绝缘基材),印上有银白色(银浆)的导电图形与健位图形。因为通用丝网漏印方法得到这种图形,所以我们称这种印制线路板为挠性银浆印制线路板。而我们去电脑城看到的各种电脑主机板、显卡、网卡、调制解调器、声卡及家用电器上的印制电路板就不同了。它所用的基材是由纸基(常用于单面)或玻璃布基(常用于双面及多层),预浸酚醛或环氧树脂,表层一面或两面粘上覆铜簿再层压固化而成。这种线路板覆铜簿板材,我们就称它为刚性板。再制成印制线路板,我们就称它为刚性印制线路板。单面有印制线路图形我们称单面印制线路板,双面有印制线路图形,再通过孔的金属化进行双面互连形成的印制线路板,我们就称其为双面板。如果用一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或二块双面作内层、二块单面作外层的印制线路板,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导电图形按设计要求进行互连的印制线路板就成为四层、六层印制电路板了,也称为多层印制线路板。现在已有超过100层的实用印制线路板了。

堆叠(景深合成)摄影基础教程

堆叠(景深合成)摄影基础教程 本篇是在认为你已阅读了百度“堆叠吧”中的一些相关基础内容后编写的。 在上两篇ZS教程中,通过火柴棒的游戏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堆叠技术最基本的原理。然而一般堆叠摄影不是用来拍摄常规大小的景物的,本次我们就来试一试更小的景物,并且采用堆叠界更常用的方式,也就是移动相机法,而不是旋转镜头法。 我们仍然将相机假设在一个简易的三脚架上,背景为标尺,这次的景物是一个苹果手机Home键内部的二维码,二维码本身宽约3mm。(下图只是为了说明被摄物的尺寸很小) 镜头(佳能MP-E 65mm)的放大倍数设置为2X。但是这次我们在相机和三角架之间放置了一个晟崴的手动微距导轨。 在ZS的教程中,我们提到了“步进/Step Size”这个概念,这是堆叠摄影技术最关键的一个设置参数。要拍摄更小的景物,我们需通过这个手动微距导轨来更精确的控制步进。我们这

次要将每次推进的距离控制在0.1mm左右。由于晟崴的螺杆每圈导轨运行距离为1.25mm,我们可以近似的将它的螺杆把手想象成钟面,等分成12份,把手每旋转一个钟点位置,即旋转了大约0.1mm。如下图: 以下是我们看到的成品图(事实上这个二维码可以在更高倍数下看到更多的细节): 以下两张照片是你会在相机中看到的其中两张照片,是我们调整光圈F值到5.6,然后分别对焦在景物最近端和最远端得到的两张照片。 为什么要将F值调整到5.6呢?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涉及到衍射、弥散圆等比较复杂的光学问题;但是目前你只需知道,这是由于你使用的镜头类型和放大倍数所决定的,

并且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步进为0.1mm。 作为新手比较方便的方法是查询一些前人总结的表格,文章的最后附上ZS软件提供的《步进/DOF表》,事实上一般习惯是按照表内数据的70%来确定实际值的。 如果我们不严格遵守查表得到的步进:0.1mm或者使用更小的值会发生什么?因为如果将步进调整成0.2mm或者以上我们将得到一条清晰,一条模糊的图像,我们称之为Focus Banding——堆叠失焦条纹现象,如下图: 在本例中我们为了将背景(同时也是标尺)拍摄清楚,拍摄了30张照片,也就是说本图目标的总体景深是3mm。 事实上我们在正式拍摄前一般就会对拍摄的张数做一个粗略的估计,张数也就是相机推进的步数。而 总景深=步数*DOF 或者总景深=步数*Step Size DOF是Depth of Field ,在堆叠摄影中通常指的是每步的景深; Step Size就是我们说的步进,就是每步相机前进的距离; 所以在移动相机法中,可以认为这两者是一样的。 当我们查表得到了所需的步进/DOF值,如果我们可以测量景物的厚度,我们就可以估计出所需的步数。 如果无法测量我们可以旋转手动导轨把手,将景物从前景清晰转到后景清晰(通过相机屏幕观察),数一下转了多少圈,乘以1.25mm,你就得到了目标的总体景深值。

手机堆叠注意事项

手机堆叠注意事项 堆叠PCBA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工作,MD,LAYOUT,RF,ID要多方位权衡,最终妥协达成一致,任何一方面太强,必然伤害其他性能.都不能算一个好的PCBA设计.) 其中要考虑的问题大概有一下几点: 1.满足产品规划,适合做ID; 2.充分考虑射频天线空间 3.考虑ESD/EMI 4.考虑电源供电合理 5.考虑屏蔽框简单 6.考虑叠加厚度 7.考虑各个连接简单可靠 8.考虑各个定位孔,测试孔,螺丝孔,扣位避让,邮票孔等等 9.预留扩展性. 一、PCB板外形的设计 1、一般PCB边缘距最外边至少2.5mm,若是2.0mm的话,则要考虑在主板上做扣位挖切!要详细计算这些地方需要进行主板挖切的尺寸,以求整机的空间利用率最优化 2、在主板设计时要注意Boss孔的位置是否便于壳体结构的设计,螺钉打入的空间,孔周围的元器件禁布置区域。卡扣定位需要在主板设计中优先考虑卡扣以及卡扣支撑的合理位置,并设定元器件的禁布置区。 3、主板的厚度一般为0.9mm,如果主板的元器件较少线路较少PCB板厚度可以更小,比如滑盖机的上PCB板厚度选为0.8mm厚度,双板中的键盘板厚度为0.5mm。 4、 PCB拼板设计外框四个角一定要倒圆角,以免锐利的直角损坏真空包装,导致PCB氧化,产生功能不良,另外邮票孔的设计要充分考虑SMT时的牢度和突出板边器件的避让。 5、PCB和DOME的定位 ? 在硬件布线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在主板上开两个或3个贴DOME的定位孔,位于主板的对角线方向,这样产线在贴DOME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夹具来保证贴DOME的准确性. 在硬件布线不允许开孔的情况下,在主板DOME上在最远位置放置两个或三个直径1. 0mm的丝印点(或者用MARK的中心露铜点,也为1.mm直径),用于DOME和主板的定位。 二、电子接插件的选择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的接插件的共用件,在此不做描述;一般寻求共用,节省成本!优化管理! 三、主板设计 1、在键盘区域要求置放0.4mmLED,其它在键盘下不放置元器件。灯的排布根据ID的造型且使透光均匀! 2、注意键盘的唇边和距离唇边的间隙,需要做线表明禁布区域以及漏铜和ESD区域; 3、在上部键盘禁布区域之上和转轴之间的区域,建议做两条禁布区域,以便于在下前壳结构强度不够时可以加筋处理。 4、螺钉孔的位置尽量考虑4个,每边两个,对于外部天线的结构,最好在板的上端靠天线侧加一个螺钉孔,保证天线处抗摔能力。 5,注意侧键焊盘和dome的距离。 6、由于电池卡扣常由于内置天线,摄像头等的影响会设计在下部,因此电池连接器要求如果放在下部就必须中间放置以防止电池间隙不均。 7、sim卡座的高度和基带的屏蔽罩有很大关系,直接影响整机高度,需要合理放置屏蔽罩内. 元器件的位置减低屏蔽罩高度和提高屏蔽罩的平面度和强度。在屏蔽罩内的拐角处不允许放置高度距离在屏蔽罩内顶面在0.2mm内的器件。且要考虑sim卡的出卡设计! 四、PCBA厚度设计 1、外镜片空间 0.95mm 2、外镜片支撑壁 0.5mm 3、小屏衬垫工作高度 0.2mm 4、LCD大屏玻璃到小屏玻璃最大厚度 5、大屏衬垫工作高度 0.2mm 6、内镜片支撑壁 0.5mm 7、内镜片空间 0.95mm, 8、上翻盖和下翻盖之间的间隙0.4mm 9、下前壳正面厚度1.0mm 10、主板和下前壳之间空间1.0mm 11、主板厚度1.0mm,主板的公差1.0以下+/-0.1, 1.0以上 +/-0.1T 12、主板后面元器件的高度(含屏蔽罩) 13、元器件至后壳之间的间隙0.2mm 14、后壳的厚度0.8mm

PCB行业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PCB行业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1、概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线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 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为了它们之间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在较大型的电子产品研究过程中,最基本的成功因素是该产品的印制板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制造。印制板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甚至导致商业竞争的成败。 一.印制电路在电子设备中提供如下功能: 提供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实现集成电路等各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和电气连接或电绝缘。提供所要求的电气特性,如特性阻抗等。为自动焊锡提供阻焊图形,为元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识别字符和图形。 二.有关印制板的一些基本术语如下: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制成印制线路、印制元件或由两者结合而成的导电图形,称为印制电路。在绝缘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间电气连接的导电图形,称为印制线路。它不包括印制元件。印制电路或者印制线路的成品板称为印制电路板或者印制线路板,亦称印制板。 印制板按照所用基材是刚性还是挠性可分成为两大类:刚性印制板和挠性印制板。 今年来已出现了刚性-----挠性结合的印制板。按照导体图形的层数可以分为单面、双面和多层印制板。导体图形的整个外表面与基材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印制板,称为平面印板。 有关印制电路板的名词术语和定义,详见国家标准GB/T2036-94“印制电路术语”。电子设备采用印制板后,由于同类印制板的一致性,从而避免了人工接线的差错,并可实现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或贴装、自动焊锡、自动检测,保证了电子设备的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并便于维修。印制板从单层发展到双面、多层和挠性,并且仍旧保持着各自的发展趋势。 由于不断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不断缩小体积、减轻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制板在未来电子设备地发展工程中,仍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三.印制板技术水平的标志:印制板的技术水平的标志对于双面和多层孔金属化印制板而言:既是以大批量生产的双面金属化印制板,在2.50或2.54mm标准网格交点上的两个焊盘之间,能布设导线的根数作为标志。在两个焊盘之间布设一根导线,为低密度印制板,其导线宽度大于0.3mm。在两个焊盘之间布设两根导线,为中密度印制板,其导线宽度约为0.2mm。在两个焊盘之间布设三根导线,为高密度印制板,其导线宽度约为0. 1-0.15mm。在两个焊盘之间布设四根导线,可算超高密度印制板,线宽为0.05--0.08mm。 国外曾有杂志介绍了在两个焊盘之间可布设五根导线的印制板。对于多层板来说,还应以孔径大小,层数多少作为综合衡量标志。四、PCB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动向。综述国内外对未来印制板生产制造技术发展动向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即向高密度,高精度,细

高速PCB设计新手 入门及进阶教程(上)

https://www.doczj.com/doc/be8740639.html, 高速PCB设计新手入门及进阶教程(上)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一----PCB布局,布线,高速设计 第一篇PCB布线 在PCB设计中,布线是完成产品设计的重要步骤,可以说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为它而做的,在整个PCB中,以布线的设计过程限定最高,技巧最细、工作量最大。PCB布线有单面布线、双面布线及多层布线。布线的方式也有两种:自动布线及交互式布线,在自动布线之前,可以用交互式预先对要求比较严格的线进行布线,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边线应避免相邻平行,以免产生反射干扰。必要时应加地线隔离,两相邻层的布线要互相垂直,平行容易产生寄生耦合。 自动布线的布通率,依赖于良好的布局,布线规则可以预先设定,包括走线的弯曲次数、导通孔的数目、步进的数目等。一般先进行探索式布经线,快速地把短线连通,然后进行迷宫式布线,先把要布的连线进行全局的布线路径优化,它可以根据需要断开已布的线。并试着重新再布线,以改进总体效果。 对目前高密度的PCB设计已感觉到贯通孔不太适应了,它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布线通道,为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盲孔和埋孔技术,它不仅完成了导通孔的作用,还省出许多布线通道使布线过程完成得更加方便,更加流畅,更为完善,PCB 板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过程,要想很好地掌握它,还需广大电子工程设计人员去自已体会,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1 电源、地线的处理 既使在整个PCB板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所以对电、地线的布线要认真对待,把电、地线所产生的噪音干扰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每个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工程人员来说都明白地线与电源线之间噪音所产生的原因,现只对降低式抑制噪音作以表述: (1)、众所周知的是在电源、地线之间加上去耦电容。 (2)、尽量加宽电源、地线宽度,最好是地线比电源线宽,它们的关系是:地线>电源线>信号线,通常信号线宽为:0.2~0.3mm,最经细宽度可达0.05~0.07mm,电源线为1.2~2.5 mm 对数字电路的PCB可用宽的地导线组成一个回路, 即构成一个地网来使用(模拟电路的地不能这样使用) (3)、用大面积铜层作地线用,在印制板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或是做成多层板,电源,地线各占用一层。 2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 现在有许多PCB不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构成的。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互相干扰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音干扰。 数字电路的频率高,模拟电路的敏感度强,对信号线来说,高频的信号线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对地线来说,整人PCB对外界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必须在PCB内部进行处理数、模共地的问题,而在板内部数字地和模拟地实际上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相连,

三防手机设计可靠性测试标准

1 目的 三防手机为具有一定的防尘,防水,防摔的手机,深受热爱户外运动的年轻用户和专业用户所喜爱。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出发,将前期研发设计及品质可靠性测试标准拟定成文件供参考;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所有三防手机产品。 2 定义 IP: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RQT :Reliability Quality Test 3 三防标准 3.1 防尘等级

3.2防水等级 0 无保护 1 防滴I型垂直落下的水滴无有害的影响 2 防滴II型与垂直方向成15“范围内落下的水滴无有窑的影响 3 防雨型与垂直方向成60度范围内降雨无有宾的影响 4 防溅型受任意方向的水飞溅无有害的影响 5 防喷射型任意方向直接受到水的喷射无有害的影响 6 耐水型任意方向直接受到水的喷射也不合讲人内部 7 防浸型在规定的条件下即使浸在水中也不全许人内部 8 水中型长时间浸没在一定压力的水中照样能使用 9 防湿型在相对湿度大90%以卜的湿气样能体用

具体描述如下: (1)IPX 1 方法名称:垂直滴水试验 试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 试样放置:按试样正常工作位置摆放在以 1r/min 的旋转样品台上,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 200mm 试验条件:滴水量为 10.5 mm/min 持续时间:10 min (2)IPX 2

方法名称:倾斜15°滴水试验 试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 试样放置:使试样的一个面与垂线成15°角,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 。每试验完一个面后,换另一个面,共四次。 试验条件:滴水量为30.5 mm/min 持续时间:4×2.5 min(共10 min ) (3)IPX 3 方法名称:淋水试验 试验方法: A, 摆管式淋水试验 试验设备:摆管式淋水溅水试验装置 试样放置:选择适当半径的摆管,使样品台面高度处于摆管直径位置上,将试样放在样台上,使其顶部到样品喷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 ,样品台不旋转。 试验条件:水流量按摆管的喷水孔数计算,每孔为0.07 L/min ,淋水时,摆管中点两边各60°,弧段内的喷水孔的喷水喷向样品。被试样品放在摆管半圆中心。摆管沿垂线两边各摆动60°,共120°。每次摆动( 2×120°) 约4s 试验时间:连续淋水10 min B, 喷头式淋水试验 试验设备:手持式淋水溅水试验装置 试样放置:使试验顶部到手持喷头喷水口的平行距离在300mm 至500mm 之间 试验条件:试验时应安装带平衡重物的挡板,水流量为10 L/min 试验时间:按被检样品外壳表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为 1 min (不包括安装面积),最少5 min (4)IPX 4 方法名称:溅水试验 试验方法: a.摆管式溅水试验 试验设备和试样放置:与上述IPX 3 之a 款均相同; 试验条件: 除后述条件外,与上述IPX 3 之a 款均相同;喷水面积为摆管中点两边各90°弧段内喷水孔的喷水喷向样品。被试样品放在摆管半圆中心。摆管沿垂线两边各摆动180°,共约360°。每次摆动( 2×360°) 约12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