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原理第三章

教育原理第三章

教育原理第三章
教育原理第三章

第三章走进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变革教学目的:1、识记学校教育制度、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义务教育、

终身教育等概念。

2、说出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并能据此对我国学校教育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1、学制的三种类型定义,终身教育的深远意义。

2、应用学校教育制度的有关知识来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

度的改革问题。

3、理解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教学难点:1、分析说明终身教育制度在现实发展背景中的重要意义与作

用。

2、结合自己所在地的实际,分析我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

教学过程:

第一节学校及学校教育制度概说

一、学校及学校制度的产生

(一)学校的定义及其功能

103页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的教育场所。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选择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充分做好参加社会生活的准备。

(二)学校的制度化与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生

80页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又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各级学校,指学前教育机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三种类型及特点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三种类型

现代学制,不外由两种结构所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一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原来的西欧学制是前者,美国的学制属后者。介于以纵向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和以横向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两极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前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分支型学制。教育史长期以来认为现代学制只有双轨和单轨两个类型,而事实上是三个类型。

1.双轨学制

81页什么是双轨制

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后来,群众性学校一轨从小学发展到了中学时,才有了初中这个相对应的部分。一轨是文法中学(英国)、国立中学(法国)和文科中学(德国)的第一阶段,另一轨相应的是现代中学(英国)、市立中等学校(法国)和初级中学(德国)。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是这种双轨学制。

2.单轨学制

81和88页什么是单轨制

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八

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分段。

3.分支型学制

81和88页什么是分支制

介于以纵向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和以横向学校阶段占绝对优

势的学制结构两极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前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属于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是最早出现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二)三种类型学制类型的比较及其发展趋势

西欧双轨学制的优点是它的学术性一轨具有较高的水平,缺点是不利于教育的普及,特别是不利于中等教育的普及,这就扼杀了劳动人民子女升入大学并成为脑力劳动者的可能性。美国单轨学制单轨和多分段的形式,使它具有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的优点。苏联型学制,既有美国单轨学制有利于普及的优点,又有西欧双轨学制学术性一轨高水平和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扎实的优点。这是它的两大长处。但要保持这两大长处,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统得过严、管的过死和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缺点,具体表现是学日、学时过多,课程过多,教学计划、大纲、教科书统一,学生负担过重。

第二节现代学制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结论: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事实证明,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化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幼儿教育阶段

在当代,很多国家已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是现代学制在当前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现代学制向终生教育制度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小学教育阶段

近数十年来,发达国家的普及教育已达到了初中和高中,小学早已不是结业教育,小学已成了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少年青春发育期的提

前,对儿童和少年智力潜力的新认识,教学的科学水平的提高和小学教师水平的提高,这一切促使发达国家小学教育的结构有了一系列变化:1.小学已无初高级之分;2.小学入学年龄提前到6岁甚至5岁;3.小学年限缩短到5年(法国)、4年(德国)、甚至3年(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4.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取消了升入初中的入学考试,连英国的“十一岁考试”和法国的“六年级入学考试”也于20世纪60——70年代取消等等。

(三)初中教育阶段

由于义务教育早已延长到了初中阶段,而且很多国家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是一年一年地逐步延长的。导致了初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变化:

1.初中学制延长;

2.把初中阶段看做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中间学校即由此而来

3.不把它看做中学的初级阶段,而是把它和小学连结起来,统一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略)

(四)高中教育阶段

高中本身是现代学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代,所谓三个类型的学制,事实上变成了高中阶段的三个类型了,高中阶段学制的多类型,即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多样化,乃是现化学制在当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五)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当前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在高中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既是古代学徒制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现代生产要求下职业教育从普通教育中的分化。

在当代,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已有移向高中后的明显趋势。

职业教育在当代有两个特征:一是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二是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的多样化。

(六)高等教育阶段

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高等学校是文化和科学的金字塔。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一是多层次,过去只要有本科一个层次,而现在则有多个层次: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一是多类型,

三、现代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变为终身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

现代学制已是包括幼儿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在内的全部施教机构系统的总和。

学制从简单的古代学制到比较完善的现代学制,再到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系统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在内的现代教育制度,而后将到达未来的终身教育制度,这将是未来教育社会和学习社会的教育制度。这从当代发达国家的学制结构中已看到了明显的端倪。

现代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趋向可从两个层次来分析:第一个层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轨迹是,由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单轨学制;第二个层次,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轨迹是,由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机构和非学校教育机构)——终身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引入和发展

在我国古代社会,至少到西周时,我国已形成了古代学校系统,就已产生了古代学制的雏形。后来形成了以科举制度为中心的包括官学、私学和书院在内的古代学制。

我国的现代学制,是从西方引入的。1904年公布的“癸gui卯mao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学制,也是指导我国学校从古代学校走向现代学校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它指导我国教育向现代教育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另一个学制是1922年公布的“壬ren戌xu学制”。它在我国通行数十年,影响深远。和1904年学制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个学制指导我国教育向现代教育方向迈出了第二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个学制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

育的联系和结构的完整性,指导我国教育向现代教育方向迈出了第三步。

“文化大革命”所提出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口号是完全错误的,对我国的学制和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破坏。这完全是一种倒退行为。 1976年我国结束了这场浩劫,从而使我国学制逐步向合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重新步入了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正确轨道,向终身教育制度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99页说出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102页并能据此对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99页我国现行学制系统如下:

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属成人教育的种类业余中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专科学校修业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为4——5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业余大学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

条件和设备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关设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招收获学士学位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年,招收获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也可获相应学位。

102页存在问题:

我国在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现代学制从总体上看是单轨学制。那是因

为我国的现代生产、现代科技和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培养政治人才、管理人才和提高部分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而不是培养大批为生产和经济服务的各级各类人才。因此,这种单轨学制不是像美国单轨学制那样是由于现代生产的急剧发展,群众性一轨淹没了另一轨的那种单轨学制。换句话说,这种单轨学制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还未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单轨学制,而不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充分发展条件下形成的单轨学制。这种单轨学制中的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极其薄弱就是明证。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对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大和越来越迫切,我国的单轨学制必然要走向分支型学制。所以,1951年参考前苏联分支型学制制定我国的新学制,在总体上是正确的和进步的措施。十年动乱对这一学制的破坏,确系反动倒退,因为它违背了教育发展的这个历史趋势。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我们现在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将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大趋势。

三、学制结构改革

101页应用学校教育制度的有关知识来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

(一)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改动,发展也应量力而行

因为这一切都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二)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

101页什么是义务教育

(选自于网上)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我国的义务教育已规定为9年,把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即确定了义务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权性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定按发达地区、较

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分期实现。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分段应该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在同一时期普及义务教育年限不同的需要,条件是每个相应年级教学内容应该基本统一。

(三)中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为了适应青年的方向选择和满足社会的需要,义务教育后的学制应该多样化,即应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供学生选择,这是一个层次。另外,应当使普通高中在高中阶段保持相当的比例,以满足高等学校从中选择出优秀生来培养未来的高级专家的需要。面对没有考取高等学校的学生,则应给予或长或短的职业培训,以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向社会。但目前还存在另一种办法即综合中学的办法。这是单轨学制的办法。

(四)高等教育走向开放——多层次、多类型

高等教育走向开放,一是高等教育的多层次,二是高等教育的多类型;三是高等教育向在职人员开放,为他们提供了方便。

(五)发展成人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是走向终身教育,这既是现代生产、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人个性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不同文化层次和职业的各类成年人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和场所,即发展各级各类在业余时间学习的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发展各种制度化的和非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以及老年人学校,等等。

什么是终身教育(102页提到了这个名词)

(选自网上)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分析说明终身教育在现实发展背景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选自网上)一、终身教育的特征

(一)开放性

终身教育的开放性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其本质内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主要是指学校向社会开放,这不仅包括学校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根据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和具体教学内容,而且包括学校打破儿童、青少年教育的时限,面向已进入社会劳动系统的成人,甚至已退休的老人,为他们重新进入学校学习提供条件,实现对教育对象的完全开放。二是社会教育化。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它们应互相衔接、沟通,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使每个中国公民都能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与深造。终生学习绝不意味着必须在学校或课堂内进行,它还包括众多的文化设施,图书馆、科技馆、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公共机构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教育及成人教育都可发挥巨大作用和有效影响。总之,政府应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满足人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变革的需要。

(二)机动灵活性

终身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在时间上有长有短;在场所上有校内有校外;在内容上有专业理论,技能、技巧、新兴科技等;在类型上有研讨型、座谈型、专题型等;在对象上有青少年、成人、老人等;在教育形式上有岗位培训、职业转换教育、学历教育等。学习形式和方法也多样化,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具有较强灵活性。

(三)民主性

瑞士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赫梅尔强调指出:“没有终身教育,也许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民主化”。而传统的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筛选人的工具,导致未能完成全部学业或学业失败而离开教育系统,失去教育机会,教育只是为所谓的尖子服务;同时,传统教育忽视人们个性的发展。终身教育则认为,在未成熟时期只限于一次的挑选是有害的,希望在人的一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使人的素质充分的发挥出来。

这就要求教育要面向公民和社会,保证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为其提供均等的

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原则,同时,终身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终身教育包含了教育民主化原则。

二、实施终身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质量和总量的竞争,其核心就是教育。我国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反过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受制于教育的发展。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中级发展阶段,并要同时面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经济建设的双重挑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有待大大提高,教育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国民在不断地接受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时,就可以提高各自的综合素质,形成整体的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并同时力争使信息化建设水平与世界同步,实现经济建设的跨越式飞跃,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此,终身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二)当今社会人们生存的紧迫要求

21世纪,科学技术往往以人们难以预测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往往越来越难以适应由科技进步而引起的社会及经济上飞速变化的状况,人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要求得生存就必须接受终身教育。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和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可能比掌握了资金和权力更为重要,或者说,人们若不能适应这种经济形态便难于生存。现实社会中,无论何种教育层次的人,其在接受最后学历教育中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极其有限的,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迷茫,学历层次低的人更难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除了极少数人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完善、提高并适应所变化的环境外,绝大多数人必须依靠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等形式完善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以适应科技与社会的变化。这就体现了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三)有利于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人的一生必须不断学习求得自我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高等教育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任何年龄,以各种形式,为人们所享受;这种教育尤其要着眼与继续不断的自我改造或自我发展。”终身教育的体制改变了传统教育体制的选拔功能,而面向所有的人,为之提供适合需要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条件;同时,终身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标,重视个性发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使人能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达到自我实现。

总之,终身教育思想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博得了赞许,现在已经成为各国重新阐述教育、重新编写教育学和进行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实施终身教育,无论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人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四、我国现代学制的回顾和前瞻(前面已详细讲解)

总之,近百年来我国现代学制发展的道路和前景是:单轨学制——(现在)分支型学制(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不久的将来)单轨学制(通过高中综合化)。就是说,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101页结合自已所在地的实际,分析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我们现在正在走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学制。下一步要走的道路将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这是现代学制发展的大趋势。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的教育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但从总体上看,教育事业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面对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和世界范围新技术

革命迅猛兴起的形势,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就显得更突出了。主要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活力,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之间、层次之间的比例失调。因此,

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

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了解决我国落后的基础教育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必须实施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在城市、沿海和内地经济发达地区按质按量普及初级中学;在中等发达程度的镇和农村,首先按质按量普及小学,同时,准备条件普及初中阶段的普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在经济落后地区进行不同程度的普及基础教育的工作。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也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关键。为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发挥中等专业学校的骨干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改革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毕业生由国家包分配的一贯做法。在招生和分配上实行三种办法:一是国家计划招生,其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

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二是用人单位委托招生;三是学校可以在国家计划外招少数自费生。在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方面,主要的改进办法有: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高等学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收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有权提名任免副校长和其他各级干部;有权具体安排国家拨发的基建投资和经费,有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等。在高等教育结构方面,要依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专科与本科比例不合理的状况,加快专科的发展。

(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中央各部门办的这类学校,地方也要予以协调和配合;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的联合办学。为了指导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1)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2)调整教育结构。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要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另外,还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

(3)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并逐步实行收费制度;改变“统招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

(5)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要努力实现“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国现行学制还需要继续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近年来,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学前教育有结束期提前、由高班到低班逐步普及和使学前教育与小学低年级联系与结合起来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较快,也显露出上述趋势。但应注意我国国情,我国学前教育学制不宜急于改动,发展也要量力而行。因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在普及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后,学前教育才由高班至低班分段逐级普及。当然更不宜急于把学前教育都缩短至6岁,因为这一切都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对于人的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该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第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第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这是我国教育取得的十分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关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辍学率较高;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待遇较低,队伍不稳定;等等。要切实普及义务教育,就必须认真解决这些问题。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如果学生7岁入学,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就已达到就业年龄。为了适应青年的方向选择和满足社会的需要,义务教育后的学制应该多样化,即应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供学生选择,这是一个层次。另外,应当扩大普通高中在高中阶段所占的比例,以满足我国近年来高等学校不断扩大招生的需要。而对没有考取高等学校的学生,则应给予或长或短的

职业培训,以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向社会。中等教育的多样化和普通教育后的职业教育,保证了不继续升学的学生可以接受就业前的职业培训,这样就弥补了我国过去学制在这个方面的缺陷,从而使我国学制在这样一个重要环节上更加完善。尽管实现这一点还有很多困难,但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和巨大的进步。高中阶段的学校类型多样化是解决青年选择未来方向的办法之一,即分支型学制的办法。

但目前还存在另一种办法,即综合中学的办法。这是单轨学制的办

法。特别是当普及教育达到高中阶段时,高中综合化就更成了一个要优先选择的办法。当然,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学制的主流还应该是分支型学制结构。但不能不考虑世界中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由双轨而分支型,而后通过综合高中达到单轨,以及我国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不久即将普及高中的前景。这就是说,目前即在普通高中里进行综合中学的试验,应该说已提到日程上来了。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不久前的大学还多是高科学和高文化的金字塔,是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的场所。近数十年来,由于高等学校和生产、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高中的逐步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接受高等教育,于是大学走出了象牙之塔,日益走向开放。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年来的发展也出现了这种趋势。据统计,到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909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556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达到353万人;在学研究生数达到30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7万人。当然,高等教育的开放的重要条件是新成立的和社会生产及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高等学校越来越多,特别是短期大学和社区学院,以及开放大学的出现。高等教育走向开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多层次,如果说过去的大学主要是本科一个层次的话,那么现在则有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

和博士研究生多个层次;二是高等教育的多类型,如果过去的高等教育就是综合性大学少数科系的话,那么现在则是理、工、农、医、师、文法、财经、军事、管理等多种院校、科系和专业;三是高等教育向在职人员开放,为他们提供学习方便。主要表现是大办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网络大学,等等,使在职人员有机会进修高等学校的课程和学位。

2015年《现代教育原理》作业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一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02任务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中央电大形成性作业02任务 、多项选择题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1. A.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r B.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厂 C.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厂 E.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17 A.人口数量 17 B.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F1 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r D.社会文化 □ E.法律制度 3.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匚 A.教育目的 匚 B.教育内容 C.教育发展规模 D.教育结构 17 E.教冃质量 4.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匚 A.社会生产力 17 B.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 A.社会生产力 U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时代 D. 社会历史形态 □ E.社会文化 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 A.人口数量*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 已D.社会文化本体 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 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口 A.基础性 □ B.全局性 匚C.先导性 D. 迟效性 E. 可持续性 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 D.教育管理现代化 ’ E.教师素质现代化 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面。 )等各方□ A.教育目的 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 E.教学组织形式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 稳定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E. 个别差异性

教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5.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6.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C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7.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二、多项选择 1.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ACD )。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 三、判断 ( F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T )2.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F )3.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 四、简答:

1.简述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爱尔维修,其主要观点是教育可以超越政治和经济,可以不受遗传规律的制约,而独自地改造社会、创造天才。这一理论以强调教育是政治和经济的工具,为政治与经济服务,曾受到批判。 2.试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⑶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⑷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⑸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⑹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⑺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简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 4.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5.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制约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几方面。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三方面。 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青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几方面。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哦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 限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即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还要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教学、教育实践或实习、课外活动等,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完成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三、实例分析题(或辩析题) 1.答:“学校当然是‘校长’说话才真正算数”这个观点对不对,我们首先行分清“学校”和“校长”的关系,校长是学校的当然法人代表,但校长并不能够等同于学校,校长既然是

现代教育原理练习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 (第一----三章) 一、简答题 1.教育的本质特性就是什么? 答:(1)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二、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答: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 (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 (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与教育的组织。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一不能仅仅回答要点,必须要有“论”的内容,也就就是要展开论述;论述题二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与实质。 答:素质教育的内涵就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就是全体发展;二就是全面发展;三就是主动发展;四就是与谐发展;五就是充分的发展;六就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与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学

现代教育学第三章练习(1)

《现代教育学》练习三: 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满堂灌”、“题海战术”、“节假日补课加班”违背了现代教育的( A )。 A、人道性原则 B、个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2、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是( C )。 A、教育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B、教育的文化继承性与革新性的矛盾 C、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D、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3、将“稳重”、“规矩”视为成熟懂事而倍加推崇,将“出格”“异想天开”视为不成熟、不懂事而加以排斥,忽视了教育的( B )。 A、人道性原则 B、个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4、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 C ) A、人道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个性原则 5、教育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B ) A、情感性 B、双边性 C、创造性 D、审美性 6、( A )是创新的开端,是创新活动最原始、最有力、最持久的内驱力。 A、好奇心 B、求知欲 C、惯性 D、宽容的氛围 7、( D )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必然性。 A、教育原则 B、教育艺术 C、教育目的 D、教育规律 8、下列属于教育的表层结构的是( C )

A、教育目标 B、教学 C、教育体制D教育思想 9、( D )是教育民主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激励教师的教育民主观念的重要途径。 A、因材施教 B、长善救失 C、抓住关键期 D、启发式教育 10、( B )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和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 A、民主 B、活动 C、创新 D、幸福 二、多项选择 1、自主性包括(ABC )三个方面。 A、独立思考 B、自主选择 C、承担责任 D、自由 2、在教育上,所谓尊重个性,是指(AB ) A、一是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和独特性 B、二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C、个人有做自己愿意做事情权利 D、发展个人特长 3、运用系统的方法,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ABC ) A、教育结构规律 B、教育功能规律 C、教育发展规律 D、教育活动规律 4、教育的深层结构包括(ACD ) A、教育目标 B、教育形式 C、教育思想 D、教学 5、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ABCD ) A、受教育权是每一个公民法定的基本权利 B、培养民主精神的需要 C、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D、教育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春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以及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网上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 教育分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是服务的人。 2.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4. 教育思想 是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 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 6.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7. 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案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返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答:(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四)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化教育。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现代教育原理04任务形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16 分。) 1.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ABC )。 A. 社会教育 B. 学校教育 C. 家庭 教育 D. 终身教育 E. 高等教育 2. 教师专业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BD)。 A. 教师专业能力 B. 教师专业知识 C. 教师职业道德 D. 教师专业精神 E. 教师专业态度 3. 下列答案中哪些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BCDE )。 A. 全面性 B. 感染性 C. 权威 性 D. 终身性 E. 针对性 4.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BDE ) A. 教师中心 B. 儿童中心 C. 书本中心 D. 社会中心 E. 活动中心 5. 道尔顿学校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坚持三项原则,即(BCD )。 A. 平等 B. 自由 C. 合作 D. 时间预算 E. 集体讲授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ABCDE )。 A. 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 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 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 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 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 要因素 7.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 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ABE )。 A. 无歧视原则 B. 保护儿童原则 C. 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8.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CE ) A. 受教育的权利 B. 结社的权利 C. 受尊重的权利 D. 婚姻的权利 E. 安全的权利

二、名词解释(共 3 道试题,共15 分。) 1. 社会教育(狭义) 2. 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师进行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 或者答: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通称,是师范教育与教师继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组织的现代体制,是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历史要求。 3. 教师职业专业化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些 2.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可能性)是什么? 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可能性:(1)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规范。 3. 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当代学生的主要特点有:(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得方式多样;(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四、论述题(共 2 道试题,共20 分。) 1. 请你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教师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变化特点。 2. 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 在业内获得发展的)?要点: 学校领导(1)尊重教师,公平、公正,教育教师尊重学生,密切与学生家长关系(6分) (2)激励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5分) (3)关心、指导教师的目标追求(5分) 教师(1)尊重校领导、学生、家长(5)(2)努力提高专业能力和业绩(6分) (3)不同时期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5分)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19 分。)

现代教育原理 作业二

一、多项选择题(共 17 道试题,共 34 分。) 1.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B. 教育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 教育与课程之间的矛盾D.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2.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人口数量B. 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 社会文化E.法律制度 3. 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教育目的B. 教育内容C. 教育发展规模D. 教育结构E. 教育质量 4.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社会生产力B. 政治经济制度C. 上层建筑D. 科学技术E. 人口质量 5. 受教育权利是受()制约的。 社会生产力B.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 时代D. 社会历史形态E. 社会文化6. 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人口数量B.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C. 社会政治经济性质D. 社会文化本体E.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7. 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的产业地位。 基础性B. 全局性C. 先导性D. 迟效性E. 可持续性 8.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 )。 教育观念现代化B. 教育内容现代化C. 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D. 教育管理现代化E. 教师素质现代化 9..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等各方面。 教育目的B. 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C. 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教学设备E. 教学组织形式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环境B. 遗传C. 教育 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 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稳定性B. 顺序性C. 阶段性D. 不平衡性E. 个别差异性

12秋现代教育原理形考3-4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1. 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 B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2. 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 A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育目标 E. 教学目标 3.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ABCD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CDE )等。 A. 卢梭 B. 杜威 C. 孔德 D. 那托尔普

E. 涂尔干 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 柱,它们是(ABCD )。 A. 学会认知 B. 学会做事 C. 学会共同生活 D. 学会生存 E. 学会反思 6. 1993年,美国政府在( D )中,确定了美国国家的八大教育目标。 A.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B. 《普及科学2061计划》 C.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D.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7.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 括(ABCDE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研究性学习 C. 社区服务 D. 社会实践 E. 劳动与技术教育 8.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ABC )。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科书 D. 作业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习题集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习题集 一、填空题 1、人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发展三方面。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以下规律: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均衡性、发展的互补性。 3、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整齐划一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人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2、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D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B )。 A.顺序性且不平衡性 B.不平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B )。 A 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B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7、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D )。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体现了以下哪种观点? ( A )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1_4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作业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现代教育原理务1-5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 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

第三章 教育预测的原理

第三章教育预测的原理、原则、程序与分类 1延续性原理:利用基因发展的本质性规律来预测可以未来的发展 2相关性原理:依据基因育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来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原理 3相似性原理:如果我们知道某教育现象的工作变化过程,就可以根据相似性规律,预测类似教育现象相应的发展变化过程 4实事求是原则在教育预测的过程中,以现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地看待教育现状,既要充分肯定现实教育的成绩,又要正视现实教育存在的问题,既要预测将来教育的成功方面,也要预测教育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5综合性原则:要求在教育预测中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组织预测工作 6反馈性原则:以教育预测对象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为预测的依据之一,结合当前形势的变化,对上一次的教育预测方案进行调整,议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发展保持一致,达到修正或提高预测精确度的目的 7概率性原则:又称或然性原则,指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而且在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 8辩证思维原则:在进行教育预测时,必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利用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相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基本规律,深入、仔细地分析教育预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透过教育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种种表现抓住教育发展的本质联系,从中找出教育发展趋势 9充分性:搜集的资料覆盖面要广,而且还要有充分的代表性 10完整性:搜集到的教育预测资料所需资料基本上是完整的,不能够有较大范围的遗漏,否则会影响教育预测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11有效性:搜集到的教育预测所需资料必须准确而且具有权威性,并不是依据道听途说或者不可靠的渠道获得 12宏观教育预测:根据教育与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的相互联系,从全局上对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教育发展趋势的总体预测 13微观教育预测:对教育局部问题的预测 14定性教育预测:又称直观判断教育预测,它是根据已知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作出定性判断和推测 15定量教育预测: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数量化分析工具,通过建立教育发展的数理化模型,来预测教育发展的数量特征和规律 16短期教育预测:教育预测对象预测的时限为5年以内 17中期教育预测:教育预测对象的预测时限为5年到10年 32长期教育预测:教育预测对象的预测时限为10年以上 33单一教育预测:在进行教育预测时,教育预测工作者采用单一教育预测技术手段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作出的预测34结合式教育预测:在进行教育预测时教育预测工作者采用多种教育预测技术手段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作出的预测35单对象教育预测:对单一教育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的预测 36多对像教育预测:同时对多个教育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综合的预测 37探索型预测:通过探索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形状规律,并假定教育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对教育发展作出相应的预测 38规范型预测:在确定教育发展目标以后,对现实这种目标所具有的社会、经济等各种条件,以及完成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被子的预测 39反馈型预测:探索性教育预测和规范性教育预测的综合运用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篇一:现代教育原理05任务答案】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在于教育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2.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 智力的组合(言语∕语言 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 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 做合一 4. 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 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 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 5. 英国“新学校”模式推行的教育方式是(儿童中心、社会中心、 活动中心)。 6. 咨询与指导的主要形式有(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与指导、休闲指 导)。 7.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该话出自(学记)。 8. 在教育学发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来论述教 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9. 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包括(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10.杜威对教育性质判定的几个命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 造)。 11. 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 (生存的权利、受尊重的 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12. 赫尔巴特把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清楚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13.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

大支柱,它们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4.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5. 未来的学校教育将呈现以下的特点:(追求教育民主化的众向 发展、追求教育的多样 化、追求教育的国际化、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 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生产力科技发展 水平)。 20.赞可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以 理论知识为主导原则)。 21.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 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保护儿童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 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22. 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终身性、针对性)。 23.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 现在(教育的发展规模 和速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方面。 24. 课程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开设顺序、各门学科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 学周安排)。 25. 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 26. 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 科书、作业)。 27. 晏阳初在实施乡村教育中概括出的“三大方式”是(社会式、学校式、家庭式)。 28.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社会教育的特点(多样性、群众性、补偿性、开放性)。 29. 夸美纽斯提出的影响至今的三个教学原则是:(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性 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