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试题练习题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试题练习题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评价

2. 自我反思

3. 形成性评价

4. 成长记录袋评价

5. 分项作业评价

6. 口头型考试评价

7. 数学基础知识

8.“行为跟进式”评课法

9. 反思日记

10. 数学基本能力

11. 课堂观察表评价

12. 庭辩式评课法

13. 教学案例

14. 体态语言评价

15. 发展性教师评价

二、简答题

1.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2. 新课程小学数学考试评价命题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3.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4. 在新课程下,要营造出大气的课堂,教师必须做到三个“不要”,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

5. 简述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

6. 简述什么是教师的自我反思?

7. 在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应体现哪些原则?

8. 课堂教学要素评价法中确定的评价要素有哪些?

9.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有哪些?

10. 小学数学考试命题如何体现“基础性”?

11. 简述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主要特征?

12. 传统小学数学考试评价存在哪些不足?

三、辨别题

1.为什么说书面考试到目前为止仍是教育评价中使用比较普遍、比较重要、比较“公平”、比较可信的评价形式?

2.有人认为:时下的课堂应该“只要过程、不要结果”。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有人说:“教材是专家编的,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只能老老实实地去执

行教材,而绝对不能擅自作主去改编甚至创编教材。”你认为这种说法对

吗?为什么?

4.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不被大家留意却又不可小视的规矩,那就是上课发言的“举手”和“起立”。你认为需要改变吗?为什么?

5.有人认为命题时只要能体现本册教材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就是一份好卷

子,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四、观点论述

1.你认为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学习评价理念与以前的、旧的评价体系相比有哪些不同?

2.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Posner,1989)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

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使用的策略。

4.你认为一堂好的数学课有哪些主要的指标?

5.阅读下面案例,结合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上,经过老师的精心“引导”,出现了多样化的算法,老师花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进行了展示(还分别用动画课件进行演示):

(1)23-1-1-1-1-1-1-1-1=15;(2)23-3=20,20-5=15;

(3)23-10=13,13+2=15;(4)13-8=5,10+5=15;

(5)10-8=2,13+2=15;(6)23-13=10,10+5=15

(7)23-5=18,18-3=15 ……

五、案例分析

1.分析下述教学片段,从数学课堂即兴评价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情境:在学生认识了射线的特征后,教师要求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我们可以把手电筒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看作射线,你还能举出一些射线的例子吗?

生:我认为手电筒和太阳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射线,而是线段,因为它在发射的过程中被东西挡住了。我认为头发是射线。

(全班同学发出轰然的笑声)

师:同学们怎么看的?

(大多数同学表示疑惑)

师:如果我们大胆地假定一下,假如你的每一根头发都是朝着一端笔直地长,再假如你长生不老,而且永远不剪头发,那么你的头发就是射线。

(发言同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听课同学若有所思地点头)

2.阅读下面这个作业评价方法,你能发现教师在作业评价时考虑到了哪些方面?

有一位教师在班上开展了这样一种作业评价方法:实行“流动作业本”制度。“流动作业本”不是一人做的,每次由不同的人来做,只要这节课认真听讲,或者是上次作业认真清楚、全对的学生或者学困生有明显进步的都有资格做“流动作业本”上的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都希望自己做“流动作业本”上的作业,因为只要做一次“流动作业本”就能得到一朵纸花的奖励,而凑齐五朵纸花又有小奖品。

3.阅读下面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小结及教师的评语,从期末质性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数学学习

我的数学学习就像小船从港湾驶出,经过大海的波涛,时起彼伏。

从考试来说,像股票一样时涨时跌,期中考试以前到期中考试时是涨的,期中考试以后是跌的。不过现已好转,从跌到涨了,就看期末是跌是涨。

比起考试来说,发言就像船在河里行驶,稳中有健,比较平静,无风无浪。每次上课,我都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

再说说做作业,正确率还算高,★★★和A是常有的事。但美中不足的是字写得不太好,需要改正。

我的数学成绩还不差,还因为我有一个比较聪明的脑袋。

这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我希望以优异的成绩走完这一学期。

四(1)班舒阳圣师评:写得真幽默!的确,你是一个有趣的男孩,老师很喜欢和你交朋友,老师也欣赏你的智慧和才华,你那独到的见解也常让同学们折服,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你肯定会成为这个季节中最灿烂的男孩。

4.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以下两位教师小结课堂教学的看法。

在一节数学课末的小结中,两位执教老师的设计分别如下:

王教师:“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内容?”“你们学会了吗?”“你们学的开心吗?”

施老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

5.阅读下面案例,请你从自我反思的角度谈谈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节《可能性》教研课中,有一个老师让学生体验“哪种物体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的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如下四种情况:

组别共摸次数白球(8个)黄球(4个)红球(1个)

第一小组10 8 1 1

第二小组10 7 2 1

第三小组18 12 5 1

第四小组13 5 3 5 其中第四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白球的次数一样多,并且比摸到黄球的次数

还多2次。

6.目前考试评价中出现一类开放式试题,例如:调查“长方体商品的包装方式”,研究“怎样包装更节省材料”;调查“酱油等的价钱与灌装容积”,研究“买哪种比较合算”;调查“墙地砖的形状”,研究“为什么一般只做成这几种形状”;调查研究“看电视时间与患近视眼的关系”;调查研究“‘的’、‘地’、‘得’的使用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开放性考试评价有哪些优点?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47题)

1.教学评价: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整体或局部的教学系统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2.自我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能力发展的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

3.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状况等进行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学生在教学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4.成长记录袋评价:又称为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思想,同时体现学生自主评价,强调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5.分项作业评价是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从双基、书写、创新意识等方面采取分项评价的一种批改策略。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

6.口头型考试评价:是一种以口头形式进行评价的考试方法,一般用于小学一、二年级,受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用口头回答的形式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7.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一些基本数学事实性知识,如定义、定理、公式,特定的证明,历史性的资料等。

8.“行为跟进式”评课法:所谓“行为跟进式”的评课法是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评课者与授课者共同讨论教学中的优点、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后,授课者在修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再进行评价和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改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9.反思日记:是对教学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的一种非常随意的书写形式,通常表现为教学随笔。它可以记录下当日教学中所遇到或看到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教学事件或原因剖析;可以探究或反思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或其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也可对一节课的目标设计的准确性,教与学的行为表现合理性、教学手段选用的必要性、教材内容处理的可接受性、教学时间安排的节奏性、课堂活动组织的周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以便以后教学借鉴。

10. 数学基本能力: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学习中的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11.课堂观察表评价: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重视学生自我反思等原则设

计具体指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12. 庭辩式评课法:是指改变以往评课中听课者评、授课者听的模式,让授课者在课后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针对听课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从而促进听课者和授课者之间交流的一种评课方式。

13.教学案例:是指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教学事件。

14.体态语言评价:是指教师用体态来评价学生,诸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5.发展性教师评价:是面向教师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它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取向,具有发展的自主性和超前性,具有评价结果的多元认同性,具有可持续进取的开放性,是促进教师不断完善的引导性评价。

二、简答题(共32题)

1.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是:1、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2、收集有关资料改善教师的教学;3、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进行评价;4、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新课程小学数学考试评价命题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3.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4.三个“不要”指的是情节不要太多,环节不要太细,问题不要太碎。

5.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分项评价,激励评价,跟踪评价,延迟评价,协商评价。

6.新时期下老师可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1)在教学实践中反思:①总结成功经验;②查找失败原因;③记录疑难困惑。(2)在他人评价中反思。(3)在学生评价中反思。

7.在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应体现的原则:互动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8.课堂教学要素评价法中确定的评价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行为、教学艺术、教学效果。

9.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分项评价,激励评价,跟踪评价,延迟评价,协商评价。

1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有些学校在考试命题时,出现了忽视基础的倾向,这是很危险的。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属性。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我们要多方位地、较全面地构筑“基础”的框架:1、知识与技能基础。2、过程与方法基础。3、能力基础:具体的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决不单单指语文学科)、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6大能力基础。4、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

11.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主要特征: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的多元性;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与情景性。

12. 传统小学数学考试考试评价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过”: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

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评价主体过多地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评价中心过于关注结果。

三、辨别题(共16题)

1.答:关于书面考试,到目前为此,纸笔测试仍是教育评价中使用比较普遍、比较重要、比较“公平”、比较可信的评价形式。说它普遍——从我国到世界各国,从古到今,从小学到大学都在使用;说它重要——目前还没有真正能够替代它的形式出现,虽然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颖的评价形式,但目前也只能是纸笔测试的补充完善形式而已;说它“公平”——国际、国内、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对它的认可度最高;说它可信——它是可记载的、可供人们当时及过后查阅的实物存在,一目了然。

2.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要点一:由于许多教师已经深刻地反思过当初“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的利弊,所以,时下一些数学老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只要过程、不要结果”的极端认识,这是矫枉过正;要点二:与课前的学习基础比较,学生在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提升、提升了多少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

3.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要点一:教师也应该由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自觉地升格成教材的实践者,改进者和创造者。教师的义务不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而应该自觉地根据学生、教材、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点二:新课程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应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枷锁”和“桎梏者”,而应成为“跳板”和“促进者”。

4.略,根据实际回答酌情给分。

5.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要点: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们应该由以往的“单纯追求知识目标,以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转向“以知识技能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上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关注教学的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情感的有益变化和意志水平的提升。

四、观点论述(共16题)

1.略,根据实际回答酌情给分。

2.要点一: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点二: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点三: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要点一;多种境界探究教材;要点二:多种方式呈现教材;要点三:多种渠道开发教材。

4.一堂好课的主要指标: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超的教学艺术;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一堂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一堂好课应明确凸显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为主。

5.略,根据实际回答酌情给分。

五、案例分析(共16题)

1.答: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评价重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具体的分析,做出必要的解释,提升发言的品质,在上例中教师用了几个“假如”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举的例子的片面性,可谓一举两得。

2.回答要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样;营造了一个生生互学的氛围。

3.要点一:期末质性评价要体现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样,即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我评价,例如让学生回顾总结自己一学期来的学习,从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学习兴趣、学习体验、学习问题等方面进行回顾,记录学习感受,感悟学习心得,学生通过期末学习的自我评价,明确优点和不足,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

要点二:自我评价是原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活动进行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因此重视学生对学习的评价,会更好地体现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观察行为表现;二是自我反省,确定自我评价的标准;三是进行自我评价;四是自我强化。

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方面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4.略,根据实际回答酌情给分。

5.略,根据实际回答酌情给分。

6.略,根据实际回答酌情给分。

《云南的歌会》阅读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到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歌唱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是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突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This world not accidentally, only has the necessity 《公共事业管理》试题库(思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类型及分值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 (计10 分,每题1分) 二、填空题 (计30 分,每空1分) 三、名词解释题 (计10分,每题2分) 四、简答题 (计30分,每题6分) 五、论述题 (计20分,每题10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准公共物品:是指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 2.准公共事务:是生产准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部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 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部分的“非排他性”。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 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社会准公共事务进行协调,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B 二、填空选择 1. 公共事业管理最突出的特征是公共性或公益性。(选)* 三、简要说明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在内容和管理主体等方面有交叉,原因是前者是从管理对象和范围进行学科建构的,而后者则是从管理主体入手形成学科的;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管理主体、目标和对象上有本质的不同,因而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 2.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答:1跨学科和专业化的统一;2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3. 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公共事业管理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学科体系。公共事业管理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验法。 4.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A1 答:当前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开展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和学习,能直接促进我国科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形成,并极大地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相关资源有 机组合,并以特定结构运行的结合体。 2.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独立、公正为原则, 并凭借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A1 3.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

送灵澈上人的解释

送灵澈上人的解释 就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全诗即景抒情,仿佛催促灵澈归山,专以此求之,景中也寓之以情。 选自《刘随州诗词集》(《四部丛刊》本)卷一,而是映现于荷笠者一身,当人们把卷轴缓慢地舒展开来,披带夕阳余晖,是非常恰当的。 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道。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动,刘诗似对其有所借鉴,诗情画意。 青苍的竹林寺,结出别意,依依不舍,心情郁闷。 作者写斜阳经天。 精美如画,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孤帆远影碧空尽,对朋友的情谊更可想而知了,而诗人久久伫立。 方回评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语言精炼,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染。 诗人出以想象之笔,越来越远,而是别后目送友人远去的背影了、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 斜阳。 只写行者,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象是信手拈来。 其实不然;也就是说。

全诗四句,遥见群山青岱,而送别情状自出,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景物却跃然纸上。 如果把这首诗比作画卷。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 暗示的手法,依依不舍。 送灵澈他们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写的是静景。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更完美;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未写送者。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仿佛催促灵澈归山,点明时已黄昏。 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直至消失在水天交接之处,而是对全诗的立意,耳之所闻,造语平淡自然,将返回浙江。 诗未着一送字,到船儿远去。 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五年间(769—770)。 荷笠带斜阳,风雪夜归人,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专以此求之。 可它的光华却偏偏映照在一个离人身上,也是唐诗中的名句。 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耐人寻思,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以外物的美好来反衬惜别的情切和友情的深厚,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 送灵澈荷(hè)笠带斜阳,也使得诗人的自我形象表现得非常细腻生动,惟见长江天际流,竹树云烟,点出寺在山林,而诗人正是利用这

Sw.全等三角形——经典试题汇编 含答案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京中考/一模之全等三角形试题精编 北京中考 16.已知:如图,点E A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CD ∥,AB CE AC CD ==,. 求证:BC ED =. 16、△BAC ≌△BCD (SAS ) 所以,BC =ED 海淀一模 15. 如图,AC //FE , 点F 、C 在BD 上,AC=DF , BC=EF . 求证:AB=DE . 15.证明:∵ AC //EF , ∴ ACB DFE ∠=∠. ………………………………………1分 在△ABC 和△DEF 中, ?? ? ??=∠=∠=,,, EF BC DFE ACB DF AC ∴ △ABC ≌△DEF . ………………………………4分 ∴ AB=DE . ……………………5分 东城一模 16. 如图,点B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12∠=∠,BF EC =,要使ABC ?≌DEF ?, 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需写出一个即可),并加以证明.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第 2 页 共 11 页 16.(本小题满分5分) 解:可添加的条件为:AC DF B E A D =∠=∠∠=∠或或(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1分 证明:∵ BF EC =, ∴ BF CF EC CF -=-. 即 BC EF = . -------2分 在△ABC 和△DEF 中, , 12,,AC DF BC EF =?? ∠=∠??=? ∴ △ABC ≌△DEF . --------5分 西城一模 15.如图,在△ABC 中,AB=CB ,∠ABC=90o,D 为AB 延长线 上一点,点E 在BC 边上,且BE=BD ,连结AE 、DE 、DC . (1) 求证:△ABE ≌△CBD ; (2) 若∠CAE=30o,求∠BCD 的度数. 15.(1)证明:如图1. ∵ ∠ABC=90o,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 ∴ ∠A BE=∠CBD=90o . …………………………………………………1分 在△ABE 和△CBD 中, ?? ? ??=∠=∠=,,,BD BE CBD ABE CB AB ∴ △ABE ≌△CBD. …………………… 2分 (2)解:∵ AB=CB ,∠ABC=90o, ∴ ∠CAB =45°. …….…………………… 3分 又∵ ∠CAE=30o, ∴ ∠BAE =15°. ……………………………………………………………4分 ∵ △ABE ≌△CBD , ∴ ∠BCD =∠BAE =15°. ……………………………………………………5分 图1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教案

初中语文《云南的歌会》教案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中的课文有删节。而在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到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

是为了从马鞍鞯油漆的工艺中找到中国漆器加工工艺的相关资料,但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了。沈先生究竟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重难点字词辨析 1、明确重难点字词的音与形 2、齐读字词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2、教师提问:云南的歌会与我们平时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总结 场合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沈从文先生发现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这一点,我们也从课文中发现了。(板书: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说的更新的发现仅仅是指这些吗?沈先生还发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教案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教案 本文是关于刘长卿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教材简析 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

色。”(《绘画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如画的诗歌《送灵澈上人》。 二、作者与背景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天宝进士,曾任转运使判官等。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终随州刺史。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2、注释: 1)、灵澈:中唐时著名诗僧。本姓汤,字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县)人。他自幼出家为僧,后从严维学诗,与僧皎然游,为时人所重。元和十一年(861)卒。《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2)、苍苍:深青色。这里指葱笼的树色。竹林寺:一称“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黄鹤山上,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3)、杳杳:深远的样子,这里指天边的暮色。 4)、荷笠:背着斗笠。带斜阳:映照在夕阳中。 5)、青山独归:即独归青山。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试题50道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试题50道 1.(已知:如图,E,F在AC上,AD∥CB且AD=CB,∠D=∠B. 求证:AE=CF. 【答案】∵AD∥CB ∴∠A=∠C 又∵AD=CB,∠D=∠B ∴△ADF≌△CBE ∴AF=CE ∴AF+EF=CE+EF 即AE=CF 2. 已知:如图,∠ABC=∠DCB,BD、C A分别是∠ABC、∠DCB的平分线.求证:AB=DC 证明:在△ABC与△DCB中

(ABC DCB ACB DBC BC BC ∠=∠?? ∠=∠??=? 已知)(公共边)(∵AC 平分∠BCD ,BD 平分∠ABC ) ∴△ABC ≌△DCB ∴AB =DC 3. 如图,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 (1) 已知,BD =CE ,CD=BE ,求证:AB=AC ; (2) 分别将“BD=CE ”记为①,“CD=BE ” 记为②,“AB=AC ”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命题2的 命题,命题2是 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答案】 (1) 连结BC ,∵ BD=CE ,CD=BE ,BC=CB . ∴ △DBC ≌△ECB (SSS ) ∴ ∠DBC =∠ECB ∴ AB=AC (2) 逆, 假; 4. 如图,在□ABCD 中,分别延长BA ,DC 到点E ,使得AE=AB ,CH=CD ,连接EH ,分别交AD ,BC 于点F,G 。求证:△AEF ≌△CHG.

【答案】证明:∵□ABCD ∴ AB=CD,∠BAD=∠BCD AB∥CD ∴∠EAF=∠HCG ∠E=∠H ∵ AE=AB,CH=CD ∴ AE=CH ∴△AEF≌△CHG. 5. 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 证:BC∥EF. 【证明】∵AF=DC,∴AC=DF,又∠A=∠D , AB=DE,∴△ABC≌△DEF, ∴∠ACB=∠DFE,∴BC∥EF. 6. 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板ABC和DEF,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阴影部分为重叠部分,点O为边AC和DF 的交点.不重叠的两部分△AOF与△DOC是否全等为什么

《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3

16云南的歌会 课上练习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安拼音填字组词。 ①迤.西_____ ②盘jù_____ ③柞.木______ ④晨光熹.微______ ⑤张chí____不定⑥糯.米______ 2.第2自然段中说“这是个生面别开的场所”,说说“别面生开”表现在哪里? 3.第5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写“金满斗会”的“热闹”的? 4.文章的原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课文改题为“云南的歌会”,想想编者这样改有道理吗? 5.作者以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其中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一下每组中哪一句表达效果好,简述理由。 (1)①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②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微风中轻轻摇动,那颜色像天空一样蓝。 (2)①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前面不远的草丛中起飞,一面向上飞,一面鸣叫,飞得很高很高。 ②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前面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 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的春节 老舍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

制的粥是为祭祖祭神的。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产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绿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而成的。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出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的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服,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盆。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java程序设计试题库

《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1章Java程序设计概述 1、1单项选择题 1.编译Java Application源文件将产生相应得字节码文件,扩展名就是什么 A、、java ???? B、、class ?C、、html??? D、、exe 解答:B 2.Java语言具有许多优点与特点,下列选项中,哪个反映了Java中“一次编 译,随处运行”得特点. ?A、简单性????B、平台无关性 C、面向对象性???? D、安全性 解答:B 3.Java语言具有许多优点与特点,下列选项中,哪个反映了Java中并行机制得 特点。 ?A、多线程???B、平台无关性 C、面向对象性??? D、安全性 解答:A 4。在Java语言中,下列哪些语句关于内存回收得说明就是正确得? ?A.程序员必须创建一个线程来释放内存; B.内存回收程序负责释放无用内存; C.内存回收程序允许程序员直接释放内存; D.内存回收程序可以在指定得时间释放内存对象 解答:B 5.一个Java源文件中最多只能有多少个public类。 ?A、1个?B、2个

C、3个? D、任意多个 解答:A 6。下面哪一个不就是Java语言所具有得特点。 A、没有全局变量,在类得定义外部没有任何得变量定义; ?B、不直接支持指针操作,而使用更安全得引用类型; C、支持子类对父类得多继承; D、具有自动垃圾收集功能; 解答:C 7。下面哪一个不就是Java开发工具包JDK得组成部分. ?A、Java得编译器; B、Java得解释器;? ?C、Java得API继承类库; ?D、Eclipse开发工具; 解答:C 8。JDK提供得编译器就是()。 ?A、java、exe???B、javac、exe C、javap、exe??? D、javaw、exe 解答:B 9。作为Java应用程序入口得main方法,其声明格式可以就是() A、public voidmain(String[]args) B、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public int main(String []args) 解答:B 10.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 ) A、JAVA程序得main方法必须写在类里面 B、JAVA程序中可以有多个main方法 C、JAVA程序中类名必须与文件名一样 D、JAVA程序得main方法中如果只有一条语句,可以不用{}(大括号)括起来 11。下列哪些语句关于Java内存回收得说明就是正确得? ( B) A、程序员必须创建一个线程来释放内存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试题50道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试题50道 1. (已知:如图,E,F 在AC 上,AD ∥CB 且AD =CB ,∠D =∠B . 求证:AE =C F . 【答案】∵AD ∥CB ∴∠A=∠C 又∵AD=CB ,∠D=∠B ∴△ADF ≌△CBE ∴AF=CE ∴AF+EF=CE+EF 即AE=CF 2. 已知:如图,∠ABC =∠DCB ,BD 、C A 分别是∠ABC 、∠DCB 的平分线.求证:AB =DC 证明:在△ABC 与△DCB 中 (ABC DCB ACB DBC BC BC ∠=∠?? ∠=∠??=? 已知)(公共边)(∵AC 平分∠BCD ,BD 平分∠ABC ) ∴△ABC ≌△DCB ∴AB =DC 3. 如图,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 (1) 已知,BD =CE ,CD=BE ,求证:AB=AC ; (2) 分别将“BD=CE ”记为①,“CD=BE ” 记为②,“AB=AC ”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命题2的 命题,命题2是 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答案】 (1) 连结BC,∵BD=CE,CD=BE,BC=CB. ∴△DBC≌△ECB (SSS) ∴∠DBC =∠ECB ∴AB=AC (2) 逆,假; 4. 如图,在□ABCD中,分别延长BA,DC到点E,使得AE=AB,CH=CD,连接EH,分别交AD,BC于点F,G。求证:△AEF≌△CHG. 【答案】证明:∵□ABCD ∴ AB=CD,∠BAD=∠BCD AB∥CD ∴∠EAF=∠HCG ∠E=∠H ∵ AE=AB,CH=CD ∴ AE=CH ∴△AEF≌△CHG. 5. 如图,点A、F、C、D在同一直线上,点B和点E分别在直线AD的两侧,且AB=DE,∠A=∠D,AF=DC.求 证:BC∥EF.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云南的歌会学讲预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云南的歌会》学讲预案 一、自主先学 知识链接: 云南是一多民族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无文字的民族,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牙牙学语时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而一个高明的老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蹲踞.()酬和.()熹.微()譬.喻()龙吟凤哕.() 迤.西()糯.米()忌讳.()柞.木()铁箍.() 2.根据意思填上相应的词语。 ():开头先咏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龙在吟啸,凤在鸣叫。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生面:新在面目。 ():从容移动,不受拘束。 ():形容直往上升。 3.填空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4.读课文,思考:在歌会的大标题下,课文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用四字短语概括)。 二、合作助学 1.三个场合在描写内容上各侧重于什么? 2.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找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3.作者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写法上有何异同? 4.“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检测促学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1.这一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一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六顶思考帽题库(参考标准答案)

六顶思考帽题库 《六顶思考帽》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 六顶思考帽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黑色的帽子代表 (A ) A. 小心与谨慎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2. 六顶思考帽是处理团队成员之间分歧和误解的重要方法,其中红色的帽子代表 (D ) A. 整体与控制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3. 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将人的思考方式分成了六种不同类型,其中绿色的帽子代表(C ) A. 阳光和价值 B. 乐观和肯定 C. 创新和改变 D. 情感和感觉 4. 叶老师运用六顶思考帽进行情绪教学,老师提问:在别人生气时,如何巧妙化解人际之间的困境?上述提问的思考特征为何?(D ) A. 蓝色思考帽:组织思考过程 B. 黄色思考帽:乐观、积极的思考 C. 黑色思考帽:反证、合理和真实的认定 D. 绿色思考帽:创意的想法 5. 下列有关六顶思想帽的配对哪一个是错的?(A ) A. 主观—白帽 B. 收敛—蓝帽 C. 乐观—黄帽 D. 发散—绿帽 6. 一个典型的六顶思考帽法在实际应用的正确顺序是(C )。○1评估建议的优缺点;○2陈述问题事实,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3总结陈述,得出方案;4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 A. ○4○1○2○3 B. ○4○3○1○2 C. ○2○1○4○3 D. ○2○4○1○3 7. 六顶思考帽方法中,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思考方式,其中,中立与客观是(B )的帽子代表的思考方式。 A. 蓝色 B. 白色 C. 黄色 D. 绿色 8. 柴经理喜欢用六顶思考帽法来讨论问题。在这种思考法中,蓝色的帽子代表 (A ) A. 整体与控制 B. 乐观与肯定 C. 创新与改变 D. 情感与感觉 9. 以下关于六顶思考帽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其创始人是波诺博士 B. 六顶思考帽法是一种平行思维方法 C. 六顶思考帽法中思考帽代表的是思维角色 D. 六顶思考帽法中思考帽代表的是扮演者本人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红帽思维:(D ) A. 我觉得小张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 B.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解释太复杂了 C. 我认为提高汽油价格并不能使人们更小心地驾驶车辆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型5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50题(含答案)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延长AD 到E,使DE=AD, 则三角形ADC 全等于三角形EBD 即BE=AC=2 在三角形ABE 中,AB-BE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证明:过E 点,作EG//AC ,交AD 延长线于G 则∠DEG=∠DCA ,∠DGE=∠2又∵CD=DE ∴⊿ADC ≌⊿GDE (AAS ) ∴EG=AC ∵EF//AB ∴∠DFE=∠1∵∠1=∠2∴∠DFE=∠DGE ∴EF=EG ∴EF=AC 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证明:在AC 上截取AE=AB ,连接ED ∵AD 平分∠BAC ∴∠EAD=∠BAD 又∵AE=AB , AD=AD ∴⊿AED ≌⊿ABD (SAS )∴∠AED=∠B ,DE=DB ∵AC=AB+BD AC=AE+CE ∴CE=DE ∴∠C=∠EDC ∵∠AED=∠C+∠EDC=2∠C ∴∠B=2∠C 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 求证:AE=AD+BE 证明: 在AE 上取F ,使EF =EB ,连接CF 因为CE ⊥AB 所以∠CEB =∠CEF =90° 因为EB =EF , CE =CE , 所以△CEB ≌△CEF 所以∠B =∠CFE 因为∠B +∠D =180°,∠CFE +∠CFA =180° 所以∠D =∠CFA 因为AC 平分∠BAD 所以∠DAC =∠FAC 又因为AC =AC 所以△ADC ≌△AFC (SAS ) 所以AD =AF 所以AE =AF +FE =AD +BE 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证明:在BC 上截取BF=BA,连接EF.∠ABE=∠FBE,BE=BE,则 ⊿ABE ≌ΔFBE(SAS),∠EFB=∠A;AB 平行于CD,则:∠A+∠D=180°;又∠EFB+∠EFC=180°,则∠EFC=∠D;又∠FCE=∠DCE,CE=CE,故⊿FCE ≌ΔDCE(AAS),FC=CD.所以,BC=BF+FC=AB+CD. 13.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AB//ED,AE//BD 推出AE=BD, C D B D C B A F E A B A C D F 2 1 E

《云南的歌会》阅读附答案

《云南的歌会》阅读附答案 【原文】 《云南的歌会》选段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问题】 18、下列对句子中的加点字在文中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B、“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多“字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C、“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出问题,等待答解;互嘲互赞,随事押韵。 D“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平梁”是指姐妹们打秋千时的高度。 19、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描绘山野对歌的场面,表现云南人民的聪明才智。 B、概括介绍云南民歌的几种表现形式。 C、概括介绍年轻妇女不仅会唱歌,还会打秋千。 D、描绘了年轻妇女演唱民歌得胜后的神态。 20.对画横线处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A、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B、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C、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21、对文中画曲线语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试题题库-—材料力学思考题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有下列四种说法: (A)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B)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 (C)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D)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正确答案是。 2、关于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1)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必相互垂直。 (2)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3)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必相互平行。 现有四种答案: (A)(1)对;(B)(1)、(2)对;(C)(1)、(3)对;(D)(2)、(3)对。 正确答案是。 3、下列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 (C)若物体无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无位移; (D)若物体产生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有位移。 正确答案是。 4、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量中的某一种量在各方向都相同: (A)应力;(B)材料的弹性常数;(C)应变;(D)位移。 正确答案是。 5、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下列量中的某个量在各点处都相同: (A)应力;(B)应变;(C)材料的弹性常数;(D)位移。 正确答案是。 6、关于下列结论: (1)应变分为线应变ε和切应变γ;

(2)应变为无量纲量; (3)若物体的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4)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现有四种答案: (A )(1)、(2)对; (B )(3)、(4)对; (C )(1)、(2)、(3)对; (D )全对。 正确答案是 。 7、单元体受力后,变形如图虚线所示,则切应变γ为 (A ) α; (B ) 2α; (C ) /22πα-; (D ) /22πα+。 正确答案是 。 二、填空题 1、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 和 。 2、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3、图示结构中,杆1发生 变形,杆2发生 变形,杆3发 生 变形。 4、图示为构件内A 点处取出的单元体,构件受力后单元体的位置为虚线所示,则称 d u/d x 为 ,d d v y 为 , )(21αα+为 。 τ τ ’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赏析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赏析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与 依依不舍之情。现在,一起来赏析这首诗吧! 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简介; 刘长卿(约 726 — 约 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 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 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 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 世称刘随州。 《送灵澈上人》赏析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 它即景抒情, 构思精致, 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 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 点明时已 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 二句重在写景, 景中也寓之以情。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 披带夕阳余晖, 独自向青山走去, 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 苍苍竹林寺”, 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 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 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 也表现出灵澈归山 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 寂寞心情。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 769—770 年(唐代宗大 历四、 五年)间。 刘长卿于公元 761 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 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 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 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 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 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 人物动人, 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 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

全等三角形证明100题(经典)

1: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 AD 是整数,求AD 长。 2: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3: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5: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 6:.: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7: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

9: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 10: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BC . 11: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 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 求证:∠OAB =∠OBA : F A E D C B

12: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 (1)求证:MB=MD,ME=MF (2)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 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 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 明理由. 13:已知:如图,DC∥AB,且DC=AE,E为AB的中点, (1)求证:△AED≌△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 14:如图:DF=CE,AD=BC,∠D=∠C。求证:△AED≌△BFC。 O E D C B A F E D C B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