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反比例函数12k y x -=

的图象x 经过点(2,3)-,则k 的值为( ) A.6 B.6- C.72 D.72

- 2. 下列函数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12y x = B.12y x = C.21y x = D.12y x =

+ 3. 当0x >时 ,函数5y x

=-的图x 象在(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

4. 在一个可以改变体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改变容器的体积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密度ρ(单位:3kg/m )是体积V (单位:3m )的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如图26-8所示,当310 m V =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 )

A.35 kg/m

B.32 kg/m

C.3100 kg/m

D.31 kg/m

5. 已知反比例函数1y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点1,1()

B.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

C.当1x >时,01y <<

D.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6.如图26-9,一次函数11y k 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22k y x

=的图象交2x 于1,2A (),2,1B --()两点,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1x <

B.2x -<

C.20x -<<或1x >

D.2x -<或01x <<

7.若函数1y k x =-()和函数k y x

=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则其图象可为图中的(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如果函数1k y x -=

的图象与直线y x =没有交x 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1k > B.1k < C.1k -> D.1k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9.试写出图象位于第二、第四象限的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

10.点P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图象上,点2,4Q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1.若点,2P a ()

在一次函数24y x =+的图象上,它关于y 轴的对称点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2.如图26-11,四边形OABC 是矩形,ADEF 是正方形,点A ,D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F 在上的图象AB 上,点B ,E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

上,1OA =,6OC =,则正方形ADEF 的边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8分)

13.(8分)已知函数2103m y m x -=

+()是反比例函数.

(1)求m 的值; (2)此反比例函数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14.(8分)已知变量y 与1x +成反比例,且当2x =时,1y =-,求y 和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15.(10分)图26-12是某一蓄水池每小时的排水量V (单位:3m /h )与排完水池中的水所用的时间t (单位:h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此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要6 h 排完水池中的水,那么每小时的排水量应该是多少?

16.(10分)如图26-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0)k y x x

=

>的图象和矩形ABCD 在第一象限,AD 平行于x 轴,且2AB =,4AD =,点A 的坐标为

2,6(). (1)直接写出B ,C ,D 三点的坐标;

(2)若将矩形向下平移,矩形的两个顶点恰好同时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猜想这是哪两个点,并求矩形的平移距离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7.(12分)如图26-14,一次函数5y kx =+(k 为常数,且0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8y x

=-的图象交于2,A b -()

,B 两点.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将直线AB 向下平移0m m (>)

个单位长度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 的值.

(word完整版)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在 ( ) A .第一、三象限 B .第二、四象限 C .第一、二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2.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k (x +1)和y =-k x (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经过点(m ,3m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4.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点(-4,6),则下列各点中在x k y =图象上的是( ) A 、(3,8) B 、(3,-8) C 、(-8,-3) D 、(-4,-6) 5.正比例函数kx y =和反比例函数x k 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为( ) B 6.在同一直角坐标平面内,如果直线x k y 1=与双曲线x k y 2= 没有交点,那么1k 和2k 的关系一定是( ) A 、1k <0,2k >0 B 、1k >0,2k <0 C 、1k 、2k 同号 D 、1k 、2k 异号 7.已知 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则反比例函数x kb y =的图像在(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三 四象限 C 第一三象限 D 第二三象限 y o y o y o y o

二、填空题:(3分×10=30分) 1、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y =6时,31=x ,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 2、当路程s 一定时,速度v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填函数类型) 3、函数2x y - =和函数x y 2=的图象有 个交点; 4、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象经过(-23,5)点、(a ,-3)及(10,b )点, 则k = ,a = ,b = ; 5、若函数()()414-+-=m x m y 是正比例函数,那么=m ,图象经过 象限; 6、已知y 与x -2成反比例,当x =3时,y =1,则y 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7、右图3是反比例函数x k y 2-= 的图象,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8、函数x y 2-=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 9、反比例函数x y 2=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 是图象上 一点,MP 垂直x 轴于点P ,则△MOP 的面积为 ; 10、()522--=m x m y 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则m 值为 ; (三)解答题 1、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m y = 的图像交于A (—2 ,1) B (1 ,n )俩点。求 ⑴ 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⑵ 求△AOB 的面积? y O P M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下列命题: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连接OA .若ACO ?的面积为 3,则6k =-;②若120x x <<,则12y y >;③若120x x +=,则120y y +=其中真命 题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得k <0,y 1=,,sin cos 22x x x ππ?? ?∈-≤???? ,y 2=2k x , 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判断①,根据点位于的象限判断②,结合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判断③,由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 ∴k<0, ∵()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 ∴y 1=,,sin cos 22x x x ππ?? ?∈-≤? ??? ,y 2=2k x , ∴x 1y 1=k ,x 2y 2=k , 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 ∴S △AOC =1 OC?AC 2=11x ?y k =322 =, ∴6k =-,故①正确; ②若120x x <<,则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在第四象限,所以12y y >,故②正确; ③∵120x x +=, ∴()12121212 0k x x k k y y x x x x ++=+==,故③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 知识点归纳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二十二单元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2 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 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 似,二次项系数0 a≠,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 数. 2. 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⑵a b c ,,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2 y a x h k =-+的性质: a 的 绝对 值越 大, 抛物 线的 开口 越 小。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 h k ,; ⑵保持抛物线2 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 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值正右移,负左移;k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方法二: ⑴c bx ax y+ + =2沿y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个单位,c bx ax y+ +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 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 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 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 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 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 ()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 点()2h c ,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 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 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 轴为2b x a =-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 3. 两根式:12()() 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 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

(完整版)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测试题(经典)

初二数学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已知正比例函数图像上一点到x 轴距离与到y 轴距离之比为1︰2,则此函数解析式是 2、2 3 (2)m y m x -=-是正比例函数,则m= 3、已知正比例函数x a y )21(-=,如果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减小,则a 的取值范围是 4、如果正比例函数y=kx (k ≠0)的自变量增加5,函数值减少2,那么当x=3时, y= 5、若反比例函数2 32k x k y --=)(,则k = ,图象经过 象限 6、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像经过点)4,5(-A 、)5,(a B ,则a = 7、函数21 a y x += (x>0),当x 逐渐增大时,y 也随着增大,则a 的范围 。 8、已知A(x 1,y 1)和B (x 2,y 2)是直线y=-3x 上的两点,且x 1>x 2,则y 1____y 2?;(填“>”, “<”或“=”) 9、直线 x 21= y 与双曲线 x y 2 = 的交点是 10、已知函数x x x f 2 2)(-=,则=)2(f 11、若函数12,1 1 21-=-= x y x y ,则函数y =y 1+y 2中,自变量x 的 取值范围是 12、如图:A 、B 是函数x y 1 =图象上关于原点O 对称的任意两点, AC 平行于y 轴,BC 平行于x 轴,则△ABC 的面积是 . 二、选择 13、下列语句不正确的是 ( ) (A) 1+x 是x 的函数 (B )速度一定,路程是时间的函数 (C )圆的周长一定,圆的面积是圆的半径的函数 (D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分别是x 、y ,y 是x 的函数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经过点(2,-3) ,则k 的值是_______,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当x>0时,y 随x 的减小而__________. 2.已知变量y 与x 成反比,当x =1时,y =-6,则当y = 3时,x=________。 3.若反比例函数y=(2m-1)22 m x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y )23(1 -= ,当m 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 内;当m 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1,),(,), 函数值,,的大小为 ; 6.已知111222(,),(,)P x y P x y 是反比例函数x k y = (k ≠0)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0时,12y y < ,则k________。 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k x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 8.已知y 1与x 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k 1),y 2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2),若函数y=y 1+y 2的图象经过点(1,2),(2, 1 2 ),则8k 1+5k 2的值为________. 9. 若m <-1,则下列函数:①()0 x x m y = ;② y =-mx+1; ③ y = mx; ④ y =(m + 1)x 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___________。 10.当>0,<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 x k y 22--=k 1y 2y 2 1 3y 1y 2y 3y k x x k y =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c =+和反比例函数 b y x = 在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 ,b ,c 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下, ∴a <0,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经过原点, ∴c=0,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对称轴在y 轴左侧, ∴a ,b 同号, ∴b <0, ∴一次函数y=ax+c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y=b x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2.如图所示是一块含30°,60°,90°的直角三角板,直角顶点O 位于坐标原点,斜边AB

垂直于x 轴,顶点A 在函数y 1 =1 k x (x>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函数y 2= 2k x (x>0)的图象 上,∠ABO=30°,则 2 1 k k =( ) A .-3 B .3 C . 1 3 D .- 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和勾股定理,设出适当的常数,表示出其它线段,从而得到点A 、B 的坐标,表示出k 1、k 2,进而得出k 2与k 1的比值. 【详解】 如图,设AB 交x 轴于点C ,又设AC=a. ∵AB ⊥x 轴 ∴∠ACO=90° 在Rt △AOC 中,OC=AC·tan ∠OAB=a·tan60°3 ∴点A 3a ,a ) 同理可得 点B 3,-3a ) ∴k 1332 , k 23a×(-3a )3a ∴ 213333k a k a ==-. 故选A. 【点睛】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试题 (含答案)

6.2反比例 第一课时 1.填空题。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关系式是()。 2.选择题。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质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六年级同学都在读《草房子》这本书,下表是一班4名同学的读书情况。从表中看,已读额页数和没读的页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1.选择题。 (1)长方形的(),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A.周长一定 B.宽一定 C.面积一定 (2)出勤率一定,应出勤人数与实际出勤人数()。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判断 (1)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2)油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油量和用油的天数不成比例。()3.食堂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如下表: (1)食堂在用大米的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变化? (2)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有什么关系? (3)如果食堂每天用大米25千克,那么这些大米可以用多少天?

第一课时答案 1.乘积反比例 xy=k(一定) 2.(1)B (2)B 3.不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已读的页数和没读的页数的积不是一定的。 第二课时答案 1.(1)B (2)C 2.(1)×(2)× 3.(1)总质量(2)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乘积一定,每天用大米的质量和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3)这些大米可以用4天。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 26.1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 k y =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 k y = (0k ≠), ②1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 k y =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x k y =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6.2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6.3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 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下列命题: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连接OA .若ACO ?的面积为 3,则6k =-;②若120x x <<,则12y y >;③若120x x +=,则120y y +=其中真命 题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由题意可得k <0,y 1=,,sin cos 22x x x ππ?? ?∈-≤? ??? ,y 2=2k x , 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判断①,根据点位于的象限判断②,结合已知条件列式计算判断③,由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 ∴k<0, ∵()11,A x y 、()22,B x y 两点在该图象上, ∴y 1=,,sin cos 22x x x ππ?? ?∈-≤? ??? ,y 2=2k x , ∴x 1y 1=k ,x 2y 2=k , ①过点A 作AC x ⊥轴,C 为垂足, ∴S △AOC =1 OC?AC 2=11x ?y k =322 =, ∴6k =-,故①正确; ②若120x x <<,则点A 在第二象限,点B 在第四象限,所以12y y >,故②正确; ③∵120x x +=, ∴()12121212 0k x x k k y y x x x x ++=+==,故③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函数中,当x >0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姓名______________ 1,反比例函数y? kx ,经过则下列各点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有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 A.第一、三象限 C.第二、四象限 B.第二、三象限 D.第三、四象限 3,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与行驶速度v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 4,对于反比例函数y? k 2 v/ B. v/ C. v/ D. 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点在它的图象上 D.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A. 它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C. 它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5,已知反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则一次 函数y=-ax+a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6,已知反比例函数y= 2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x A.图象必经过点 B.y随x的增大而减少 C.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 D.若x>1,则y<2,一次函数y1=x-1 与反比例函数y2= 2x 的图像交于点A,B, 则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是 A. x> B. x>或-1<x<0 C. -1<x< D. x>或x<-1 8,函数y?

1?kx 的图象与直线y?x没有交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A、k?1 B、k?1 C、k??1 D、k??1,若A,B两点均在函数y?系为 A.b?c 1x 的图象上,且a?0,则b与c的大小关 B.b?c kx C.b?c D.无法判断 10,若点在函数y=的图象上,且x0y0=-2,则它的图象大致是 x A.B. C. D. 二,填空题 1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则m的值为 12,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m?2x 的图象,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3,如图,在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经过点A, B,,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C.若△ABC的面积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精选

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函数()9222--+=m 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A )24-==m m 或 (B )4=m (C )2-=m (D )1-=m 2、已知k ≠0,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k (x+1)与 y=x k 的图像大致是( ) 3、在函数y=x k (k >0)图象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x 1<x 2<0<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2<y 1<y 3 D :y 3<y 1<y 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比例函数y= x k 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公共点.②反比例函数y=x k 1与y=x k 2(k 1≠k 2)的图象可能有交点. ③反比例函数y=x k 与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可能没有交点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③ 5.如图,已知双曲线(0)k y k x =<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 ) A .12 B .9 C .6 D .4 6、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 y 2-=交于),(),,(2211y x B y x A 两点,则122183y x y x -的值为( ) A.-5 B.-10 C.5 D.10 D B A y x O C 5题 7题 9题 10题 11题 7、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D 、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8、若反比例函数11k y x = 和正比例函数22y k x =的图像都经过点(1,2)A -,若12y y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E y x O M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1 反比例函数》精选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下《反比例函数》精选练习 一 、选择题 1.若一个矩形的面积为10,则这个矩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关系 B.反比例函数关系 C.一次函数关系 D.不能确定 2.设每名工人一天能做x 个某种型号的工艺品,若某工艺品厂每天生产这种工艺品60个,则需 要工人y 名,则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 ) A.y=60x B.y=160x C.y=60x D.y=60+x 3.下列函数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3x B.y=6x -2 C.y=-8x D.y=8x2 4.已知y 与x 2 成反比例,且当x=-2时,y=2,那么当x=4时,y 的值为( ) A.-2 B.2 C.12 D.-4 5.若y=是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为( ) A.1 B.-1 C.±1 D.任意实数 6.下列各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 A.小明完成100m 赛跑时,时间t (s )与他跑步的平均速度v (m/s )之间的关系。 B.菱形的面积为48cm 2,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y (cm )与x (cm )的关系。 C.一个玻璃容器的体积为30L 时,所盛液体的质量y 与所盛液体的密度x 之间的关系。 D.压力为600N 时,压强p 与受力面积S 之间的关系。 7.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 B.y= C.y= D.y= 8.已知一个函数关系满足下表(x 为自变量),则这个函数解析式是( ).

9.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k 的值是( ) A.2 B.-2 C.-3 D.3 10.已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2 B .a≠﹣2 C .a≠±2 D .a=±2 11.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 与通过的电流I 、用电器的电阻R 之间的关系是P=I 2R ,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 A .P 为定值,I 与R 成反比例 B .P 为定值,I 2与R 成反比例 C .P 为定值,I 与R 成正比例 D .P 为定值,I 2与R 成正比例 12.如果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一定,那么下列关于这个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两条直角边成正比例 B .两条直角边成反比例 C .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正比例 D .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反比例 二 、填空题 13.在y=-35x ,y=12x -1,y=1x +1,y=a +1x (a ≠-1)四个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 14.小华看一部300页的小说所需的天数y 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x 成________比例,解析式为 ________. 15.若函数 是反比例函数,则k=________. 16.已知函数y=(m+1)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 的值是 . 17.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cm ,2cm ,1cm 的长方体铜块铸成一个圆柱体铜块,则该圆柱体铜 块的底面积s (cm 2)与高h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18.若y=(m-3)x m2-2m-4是反比例函数,则m= .

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含解析

反比例函数经典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c =+和反比例函数 b y x = 在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 ,b ,c 的值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下, ∴a <0,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经过原点, ∴c=0,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对称轴在y 轴左侧, ∴a ,b 同号, ∴b <0, ∴一次函数y=ax+c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y=b x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 -1)与y= (0)k k x <的大致图象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k<0时,y= (0)k k x <的图象位于二、四象限, y=k(x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观察可知B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3.已知点()11,A y -、()22,B y -都在双曲线32m y x +=上,且12y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m < B .0m > C .32 m >- D .32 m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得3+2m <0,从而得出m 的取值范围. 【详解】 ∵点()11,A y -、()22,B y -两点在双曲线32m y x +=上,且y 1>y 2, ∴3+2m <0, ∴32 m <-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当k >0时,该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的坐标为(﹣1,1),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三象限的双曲线y =8 x 上,过点C 作CE ∥x 轴交双曲线于点E ,则CE 的长为( )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6,D 为AB 中点,OB 交CD 于点Q ,Q 是y =k x 上一点,k 的值是( ) A .4 B .8 C .16 D .2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延长根据相似三角形得到:1:2BQ OQ =,再过点Q 作垂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QF 、OF ,进而确定点Q 的坐标,确定k 的值. 【详解】 解:过点Q 作QF OA ⊥,垂足为F , OABC Q 是正方形, 6OA AB BC OC ∴====,90ABC OAB DAE ∠=∠=?=∠, D Q 是AB 的中点, 1 2 BD AB ∴=, //BD OC Q , OCQ BDQ ∴??∽, ∴ 1 2 BQ BD OQ OC ==, 又//QF AB Q , OFQ OAB ∴??∽,

∴ 22 213 QF OF OQ AB OA OB ====+, 6AB =Q , 2643QF ∴=? =,2 643 OF =?=, (4,4)Q ∴, Q 点Q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4416k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出点Q 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如图,点A 在双曲线4y x = 上,点B 在双曲线(0)k y k x =≠上,AB x P 轴,交y 轴于点C .若2AB AC =,则k 的值为( ) A .6 B .8 C .10 D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得出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得出ACOD S 矩形=4,BCOE S k =矩形,根据AB=2AC ,即BC=3AC ,即可求得矩形BCOE 的面积,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得k 的值. 【详解】 过点A 作AD ⊥x 轴于D ,过点B 作BE ⊥x 轴于E , ∵AB ∥x 轴, ∴四边形ACOD 是矩形,四边形BCOE 是矩形, ∵AB=2AC , ∴BC=3AC , ∵点A 在双曲线4 y x =上, ∴ACOD S 矩形=4, 同理BCOE S k =矩形,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1(,则函数kx y -=可确定为( ) A. x y 2-= B. x y 21-= C. x y 2 1 = D. x y 2= 2. 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那么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 )23,2(- B. )32, 9( C. )32,3(- D. )2 3,6( 3. 如右图,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为( ) A. )0(1 >= x x y B. )0(1 >-=x x y C. )0(1 <=x x y D. )0(1 <-=x x y 4. 如右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x k y 1 = ,x k y 2=,x k y 3=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1k 、2k 、3k 的 大小关系为( ) A. 321k k k >> B. 123k k k >> C. 132k k k >> D. 213k k k >> 5. 已知反比例函数x y 1 -=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x A 、),(22y x B 且21x x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1y 与2y 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6、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如图,则函数2-=kx y 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7、已知关于x 的函数)1(-=x k y 和x k y - =(k ≠0 ),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8、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 4 x y = 图象上一点,AB ⊥y 轴于点B ,则△AOB 的面积是( ) A. 1 B. 2 C. 3 D. 4 9、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为定值,电流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5 .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3m),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 班级 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x、y之间的关系是ax'?y=O(a H0),那么y是x的( )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二次函数 4 2 . 函数y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x () A.第一、二象限 C.第二、四象限 第一、三象限 第三、四象限 6. 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 的气压P (kPa )是气体体积V ( m3) 气球内气体 的反比例函数,其 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20 kPa时,气球发将爆 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 60 P (kPa) \(1.6, 60) ■I I3T W ■■ 1' ? W / f 3 1.6 V (m3) 第6题 A . 零个B.一个C 3 . 反比例函数y ( ) A. 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4.已知关于x的函数y = k (x+1 )和y =— .两个 D.不能确定 4 = —- 的图象在 x A.不小于-m3 B .小于-mi C .不小于-mi D .小于- 5 7 . 如果点 的面积为 A. 2 &已知: P为反比例函数 4 4 y 的图象上一点, x PQ L x 轴, 垂足为Q那么△ POQ 反比例函数 1-'2m “心宀r _ . 的图象上两点 A( x1, y1) ,B (X2,y 2)当X1< 0 k (k丰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 致 x v x2时,yK y2,贝y m的取值范围( A. m v 0.m> 0 1 mv — 2 1 n> — 2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有m台完全相同的机器一起工作,需m小时完成一项工作,当 由 x台机器(x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22 1.在函数y ,y= x+ 3,y= x2的图象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对称中心是原点的x 图象共有() A.0 个B.1 个C.2 个D.3 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与函数的图象即可求解. 【详解】 y=x+3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但对称中心不是原点;y=x2图象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只有函2 数y 符合条件.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性质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3,4),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 解析】 分析】【详解】 如图,过点C作CD⊥x 轴于点D, D.32 C.24 答案】D

∵四边形OABC是菱形,∴点B 的坐标为(8,4) ∵点B 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 ∴. 故选D. 4 3.已知点A(﹣2,y1),B(a,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且﹣ x 2 0,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4 ∵反比例函数y= 中的k=4> 0, x ∴在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2< a<0, ∴0>y1>y2,∵C(3,y3)在第一象限, ∴y3> 0, ∴ y2 y1 y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练地应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ABC的面积为2,边BC的长为x,边BC上的高为y,则y与x的变化规律用图象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的内容是前面学习“变化的量”、“正比例”等比例知识的深化,是以后学习函数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比例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以《新课改标准》为依据,综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各种分析和设想,我将按照以下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一)故事导入,导课揭题: 讲《财主和帽子的故事》,引出新课。

如果总布量一定,每顶帽子用布量和帽子的数量之间会怎样变化呢,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这两种量又成什么关系呢? (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目的:以故事导入课题,让学生通过故事初步感受反比例的意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加法表”和“乘法表”, 认识加法表中和是12的直线及乘法表中积是12的曲线。初步感知理解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不同。 设疑:这两种量是不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反比例呢?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再解答,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题目。 2.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所需时间如下,请把下表填完整。 [提示] a.说一说你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来填的? b.观察速度与时间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c.你还发现了什么?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再指名学生口答讨论的结果。 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一定) 3、出示“分果汁”的情境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完成本题,仔细想想你

九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函数教案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电流I 、电阻R 、电压U 之间满足关系式U=IR ,当U =220V 时, (1)你能用含有R 的代数式表示I 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当R 越来越大时,I 怎样变化?当R 越来越小呢? (3)变量I 是R 的函数吗?为什么? 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0(≠=k k x k y 为常数,的形式,那么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的自变量x 不能为零。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2cm ,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 和y cm 。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吗?为什么?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数数量n 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 的函数吗?为什么? (三)、举例应用、创新提高: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 (2)x y 2-= (3)xy =21 (4)2 5+=x y (5)31+=x y 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四)、随堂练习 1.苹果每千克x 元,花10元钱可买y 千克的苹果,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为 2.若函数2 8)3(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