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速阅读”竞赛方案

“快速阅读”竞赛方案

“快速阅读”竞赛方案

“快速阅读”竞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阅读带给人的审美体验是任何感官享受所无法替代的。今日青少年之阅读积累,必将成为明日中国之核心竞争力。而目前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和时尚娱乐的诱惑,已很难潜心静读,与文字进行心灵的对话。而阅读质量和数量,将直接影响着他们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因此,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势在必行。

二、活动对象: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10月9日中午12:40

四、活动形式:短时间内进行快速阅读,并完成练习。

五、活动安排:

1.9月22日至9月28日语文老师向学生讲解快速阅读的基本技巧和主要方法,并进行简单的训练(学生每分钟阅读400字)。

2.9月29日,全校印发海选试卷,各班由语文老师进行海选。

3.10月9日中午12:40各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校级现场比赛。

六、奖项设置:

1.个人奖:(按年级)

一等奖:2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2.集体奖:

各年级评选出团体一、二、三等奖

第1页共1页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时代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科学知识在短时问内急骤增长起来。这种知识剧增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尽可能多的书,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具有较强的快速阅读能力是时代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速度和课外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要求:阅读一般现代文,小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 (二)快速阅读法本身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据有关方面研究:从人的视觉感受器官来看,一个正常视力的人不需经任何训练就本能地具有一眼至少分辨7—3行、每行12—13个文字可符号的功能,只是由于受到许多不良因素的障碍,这种潜能未 能得到充分发挥;从阅读和思维的关系来看,阅读和思维完全可能同步,但是,如果不懂得阅读技巧,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其视 觉器官接受文字信号的速度就远远低于其自身的思维速度;从心理因索来看,青少年上进心强,求知欲旺盛,竞争意识较强,快速阅读的潜 力很大。因此,只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法,克服不良为阅读习惯,最大限度地挖掘视觉感受器官的潜力,快速阅 读并非难事。 (三)改变阅读教学现状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阅读教学几乎忽视了学生速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

的阅读速度慢,阅读量不大。据统计:小学生各年级的阅读速度均较慢且速度慢的学生比例大。平均有效读速:三年级为205.47字/分,四年级为255.85字/分,五年级为395.9字/分。如果按200字及以下为差,201-400字为中等,401字以上为优。则三年级差生占60.94%,中等生为26.61%,优生为4.5%;四年级差生为36.30%,中等生为52.30%,优生为11.2%;五年级差生占14.29%,中等生为52.30%,优生为33.34%。有些国家比较重视快速阅读,而且起步早,规模大,范围广,效果好,与我国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到这些国家去的我国留学生,几乎都需要补快速阅读课才能适应当地的学习环境与要求。一位在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给来信说,美国学生的阅读速度之快,阅读数量之大,阅读效率之高,简直让他吃惊:他们一个月的阅读量,相当于我们国内学生一年的阅读量。为了缩小与国外的差距,赶超世界阅读强国,大面积推广高效阅读法、扎实开展高效阅读训练,已经是十分必要和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申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 二、课题界说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就是说要“多读书”,要“抓紧时间读书”,快速阅读正是根据这个理念提出的。 快速阅读,是让学生从文字中迅速吸取有用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改善记忆方法。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过去将来时 1.We made ____ clear when and where we ____ going to have the meeting. A.that; are B.it; are C.it; were D.that; wer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召开会议。这里it是形式宾语,真正的宾语是后面的从句;第二空谓语动词的时态根据主句的动词来确定,主句用了过去式,宾语从句也用过去式,故选C。 考点:考查代词及动词时态的用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代词是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语法项目,尤其是it的用法多,并且还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在平时反复的练习中巩固掌握它的用法。动词的时态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考生必须会理解不同时态的用法。 即学即练:At the shop, they wanted to show me all the dresses, but I was interested only in ________ in the window. A. this B. that C. it D. the one 解析:D。the one替代the dress. 2.—The plane is leaving right now,but Jim hasn’t arrived yet. —Well,he said he________here on time. A.came B.would come C.can be D.will be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时态。句意:——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但是吉姆还没有到.——他说过他会准时到这儿。由答语可知应用过去将来时,故选B。 3.Nowhere else, as Tim said, _____ except to the small garden in the backyard after school. A.he has gone B.he did go C.had he gone D.would he go 【答案】D 【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含答案)100

一、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轩。 哑巴渡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中逝去。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大家才怀念起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的。 一天,乡里突然来了个老将军,手里捧着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 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一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章中的括号里。 A.干干瘦瘦 B.稳稳当当 C.平平淡淡 D.皱皱巴巴 (2)哑巴老人的船________,他摆得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哑巴老人________。 (3)“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句中的“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 (4)哑巴老人生病住院,人们怀念他的原因有哪些? (5)通读全文,哑巴老人一生做了哪几件事?你觉得哑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1)A;D;B;C (2)干净而清爽;又快又稳;他是勤快、摆渡技巧高超、做事利索 (3)年复一年哑巴老人用渡船载人过河。 (4)哑巴老人摆船又快又稳;收费便宜,渡河只收一毛钱;在这里过河,不会耽搁行程。(5)炸桥、摆渡、建桥;哑巴老人识大体、顾大局,一生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真正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

中外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试题

中外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试题(必答题A卷) 一、填空题 1、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解救了谁吗?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被解救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请在下面填空。 被解救的人:林冲__.故事情节的名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 2、《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王熙凤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庭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____林黛玉_. 3、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骆驼祥子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三__次买车又_三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祥子与车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虎妞__。 4、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 示例:潇湘馆丫环紫鹃葬花《红楼梦》人物:林黛玉 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人物:___关羽___ 5、指出下列故事的主人公 煮酒论英雄(曹操)智杀裴如海(石秀) 二.选择题 1、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里,刘备把自己比做“鱼”,把谁比作“水”?( C ) A 关羽 B 张飞 C诸葛亮 D 赵云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歇后语说的是___中的故事.(B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坂坡之战 D.街亭之战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______的出场.(A ) A.王熙凤 B.薛宝钗 C.史湘云 D.贾元春 三、歇后语 1、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蒋干盗书——上了当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瑞安隆山高级中学:项玲玲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开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性阅读材料选择的原则和范围、阅读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以及课外阅读活动的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阅读材料。 一、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量和扩大记词汇量等。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除教材以外,高中英语阅读量六级23万词以下,八级应达到30万词以上。虽然英语实验教材在话题、语篇和词汇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阅读量有限和题材单调等问题。为了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能力目标,教师应结合教材中课文的主题补充各类富有时代气息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在使用现行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笔者经过观察、与学生交流讨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二105名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①有8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课外阅读能提高语言复现率,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②有56%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③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主要来源是报纸(英语周报或学英语报)。很多学生有目的地选择课外读物。课外阅读的首要目的要提高英语程度。④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⑤学生的英语成绩和在课外的阅读上所花费的时间呈正相关。⑥有60%的学生希望教师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或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和展示。本文将介绍笔者所在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实践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以期与同行交流。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1、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原则 (1)发展性和拓展性 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要结合课内阅读内容,并作为其延伸,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而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连接和扩展。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课内所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新颖且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可以激发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去探究和获取更多的新知识。所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有利于拓展思维和开阔其视野,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阅读实践能力。 (2)趣味性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非谓语动词 1.________ by th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many farmers have set up wind farms on their land. A.Being encouraged B.Encouraging C.Encouraged D.Having encourage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过去分词做状语:句意:被科技的进步鼓舞着,很多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了风力发电厂。逗号前面的是非谓语动词做状语,encourage和这句话的主语many farmers是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做状语,选C。 考点:考查过去分词做状语 2.______ to as much English as possible is a good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 A.Exposed B.Being exposed C.Having exposed D.To expose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是学好英语的很好的办法。这里is是谓语,前面是主语,应该用动名词,而且be exposed to“暴露于,接触”,所以选B。 考点:考查动名词做主语 3.John always gets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_____ energetic and ready to start a new day. A.feel B.to feel C.feeling D.felt 【答案】C 【解析】考查现在分词。句意:John总是一大早起床,感觉精力充沛并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现在分词做伴随状态。故选C。 4.Jack wasn’t appointed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 ______ not very popular with all its members. A.to be considered B.considering C.having considered D.considered 【答案】D 【解析】 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杰克没有被任命为委员会主席,考虑到他的所有成员都不太受欢迎。句中主语Jack和动词consider是被动关系指被别人考虑,用过去分词作状语,不用不定式或-ing形式,故选D. 5.I got to the office earlier that day, ________ the 7:30 train from Paddington. A.caught B.to have caught

(完整)五年级阅读训练题10篇(附答案)

深山含笑(五年级阅读训练一)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 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5分)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2分) 4.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4分)

--------------- (五年级阅读训练二)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 究竟是怎么回事?”

名著阅读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燕子砭初级中学名著阅读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把课内语文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养成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分年级进行,初一以《繁星春水》为主,初二以《骆驼祥子》为主,初三以《水浒传》为主。 三、竞赛时间 2015年12月14日至17日 四、活动准备: 1、学生提前阅读完相关名著,并作好批注,同学间相互交流。 2、各年级准备一份试题,试题根据情况可设置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问答题等。 3、各班进行初赛,选拔出4人代表队参加年级比赛。 4、杨天明、乔海燕、刘霞三位老师担任主持、读题,各年级推选两名学生。 5、邀请记分员及监督老师。 6、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并做总结讲话。 7、调试音响,无线话筒两个。 8、小黑板两面,每位选手一个桌牌(上面打印选手序号),每班打印“XX班代表队”标志。 9、电子屏显示: (1)燕子砭镇初级中学首届名著阅读知识竞赛 (2)阅读经典名著点亮智慧人生 五、奖项设置 团体奖:初一、初三按总分奖前三名,奖金分别为100元、80元、60元,初二奖前两名,并颁发奖状。

个人奖:各班奖优秀选手一名,奖励笔记本,其余参赛选手发一个笔记本。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介绍领导、嘉宾、记分监督老师及各班参赛选手。 2、宣读纪律要求: (1)不能再场内随意走动、高声喧哗。 (2)禁止将书本、纸张、手机带入场内。 3、宣读竞赛规则。 4、竞赛。 5、评分,计算比赛名次并颁奖。 5、领导总结讲话。 各年级根据情况制定竞赛细则。 燕子砭镇初级中学 2015.12.6.

英语四级真题快速阅读题

英语四级真题快速阅读题 Small Schools Rising This years list of the top 100 high schools shows that today, those with fewer students are flourishing. Fifty years ago, they were the latest thing in educational reform: big, modern, suburban high schools with students counted in the thousands. As baby boomers(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 came of high-school age, big schools promised economic efficiency. A greater choice of courses, and, of course, better football teams. Only years later did we understand the trade-offs this involved: the creation of excessive bureaucracies(官僚机构),the difficulty of forging pers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SAT scores began dropping in 1963;today,on average,30% of students do not complete high school in four years, a figure that rises to 50% in poor urban neighborhoods. While the emphasis on teaching to higher, test-driven standards as set in No Child Left Behin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in elementary(and some middle)schools, high schools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seemed to have made little progress. Size isnt everything, but it does matter, and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a noticeable countertrend toward smaller schools. This has been due ,in part ,to the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which has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能力测练题

五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能力测练题 测练一 (一)《窃读记》选段。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躲藏()光临()勉励()充分() 2、这片段主要写了 3、用“ ”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5、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 成语:、、、(写四个) 读书名言: (写两句) 测练二 (一)《梅花魂》选段。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愈是(),花开得愈(),愈()。她是最有(),最有(),最有()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仿照文中划横线的部分,写一个句子。 3、请你写一段赞美梅花的话,也可以默写一首赞美梅花的诗词。 测练三 (一)《松鼠》选段。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chāchà)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zhāzā)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窄,勉(mián miǎn)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zuīzhu ī)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luòlà)在窝里。 1、用“√”标出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通常()舒适()坚实()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危险()简明()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松鼠搭窝过程的动词。 (二)《新型玻璃》选段 夜深了,在一座(陈设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猛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áhuà)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kān kàn )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用“√”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词和读音。 2.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3.问答: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哪种玻璃,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4.如果你是小发明家,你想发明的玻璃是什么样的呢? 测练四 (一)《落花生》选段。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这段话选自,作者是。 2、在文中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这段话写了父亲拿、、花生作比较,来说明花生具有、的特点。 4、从这段话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苍鹰之子在动物运动会的飞行比赛中,身手不凡。只见它在蓝天里,忽而展翅作高空盘旋;忽而又急速俯冲低空……

七年级课外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 前言: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选择题(30分) 1.下面不属于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2.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A、罗贯中 B、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 3.俄国学者称赞《》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4.“醉打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是() A. 宋江 B. 吴用 C.鲁智深 D.武松 5.“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话选自()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6.《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 A.姥姥 B.香菱 C. 晴雯 D.袭人 7.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8.“完璧归”这个故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B、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唐宋时期 9.《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A、悟空 B、齐天大圣 C、行者 D、美猴王 10.“四面楚歌”讲的是()的故事 A、项羽 B、备 C、邦 D、诸亮 11.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柳 B、悟空——大闹天宫 C,诸亮——三顾茅庐 D,姥姥——三进大观园 12.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是()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13.、《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被称为“三绝”的不包括() A、操 B、吕布 C、关羽 D、孔明 14.《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中“元直”是指() A、徐庶 B、司马徽 C、庞统 D、黄承彦 15.“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此语出自()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孩子快速阅读的好处和训练方法

孩子快速阅读的好处和训练方法 小学三年级到初中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更是学习方法掌握的关键时期。而学习方法关乎学习效率,习惯关乎学习的最终成果。要让孩子学习快速阅读,我建议您最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抓起。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快速阅读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采纳。 孩子从小学开始学习快速阅读,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有利于孩子提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众所周知,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十三五";时期,快速阅读教育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首先可能在一些重点大专院校、中学试验教学,这是新的教育科目推广的前提。如果我们的孩子已经进入小学三年级阶段,提前对孩子进行了成功的快速阅读训练,使其掌握了一些速读技巧,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就避免了学不进去、跟不上进度和补学快速阅读课程的尴尬。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孩子已经提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学到了好多孩子应该学习而没有学习的技能。 第二,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中央提倡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创新离不开学习,学习离不开阅读。对阅读的喜爱程度和阅读习惯有没有养成,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一次在微信上收到一个常年居住外国的朋友发的一则消息,他去坐飞机,发现好多外国人利用候机或飞机未起飞前的时间看书,而好多中国人在用手机玩游戏或聊天,在火车站、火车上几乎情景相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素质上的差距,但不能不重视并改变这个让人痛心的现状。可能与教育体制、社会风气有关,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崇尚读书学习的。我觉得让孩子学好快速阅读这门技艺,更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甚至能够养成喜欢阅读的健康情趣,这对家长、对孩子是多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第三,有利于孩子接受快速阅读训练。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成长逐渐成型期间,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加上快速阅读能够适当解决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时间紧张的矛盾,迫使他们更愿意接受快速阅读。我女儿上初一的时候,面对领回来的厚厚的书本,面对突然加大的作业量,学习兴趣信心一下子下降了,期末成绩很不理想。我试着让她利用假期时间接触智慧蓝快速阅读记忆训练,没想到孩子很感兴趣,练习效果也好。第二学期成绩全面提高,语文成为班上的第一名,尤其喜欢看书了。 第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孩子的"厌学症";。细究孩子厌学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成绩不好,没面子,没信心。初中孩子,大多表现欲比较强烈,考试成绩排名出来了,排在前面的受到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沾沾自喜,更容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排在后面的师长批评,同学不屑,觉得很没面子,如果连续几次,必然自暴自弃,得上"厌学症";。如果能够通过快速阅读训练,掌握高效学习法,加上孩子的努力,学习成绩上去了,"厌学症";自然就好了。当然,提前让孩子学好快速阅读,实现轻松学习,轻松学好,肯定能够预防"厌学症";。 一、提高阅读速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时代和现今的义务教育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之,提高阅读速度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2011年英语八级快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英语八级快速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TEXT C In Barcelona the Catalonians call them castells, but these aren't stereotypical castles in Spain. These castles are made up of human beings, not stone. The people who perform this agile feat of acrobatics are called castellers, and to see their towers take shape is to observe a marvel of human cooperation. First the castellers form what looks like a gigantic rugby scrummage. They are the foundation blocks of the castle. Behind them, other people press together, forming outward-radiating ramparts of inward-pushing muscle: flying buttresses for the castle. Then sturdy but lighter castellers scramble over the backs of those at the bottom and stand, barefoot, on their shoulders—then still others, each time adding a higher "story". These human towers can rise higher than small https://www.doczj.com/doc/bf16069837.html,apartment buildings: nine “stories”, 35 feet into the air. Then, just When it seems this tower of humanity can't defy gravity any longer, a little kid emerges from the crowd and climbs straight up to the top. Arms extended, the child grins while waving to the cheering crowd far below. Dressed in their traditional costumes, the castellers seem to epitomize an easier time, before Barcelona became a world metropolis arid the Mediterranean's most dynamic city. But when you observe-them tip close, in their street clothes, at practice, you see there's nothing easy about what the castellers do - and that they are not merely reenacting an ancient ritual. None of the castellers can-give a logical https://www.doczj.com/doc/bf16069837.html,answer as to why they love doing this. But Victor Luna, 16, touches me on the shoulder and says in English: "We do it because it's beautiful. We do it because we are Catalan." Barcelona’s mother tongue is Catalan, and to understand Barcelona, you must understan d two words of Catalan: seny and rauxa. Seny pretty much translates as common sense, or the ability to make money, arrange things, and get things done. Rauxa is reminiscent of our words “raucous” and “ruckus”. What makes the castellers revealing of the city is that they embody rauxa and seny. The idea of a human castle is rauxa—it defies common sense—but to watch one going up is to see seny in action. Success is based on everyone working together to achieve a shared goal. The success of Carlos Tusquets' bank, Fibanc, shows seny at work in everyday life. The bank started as a family concern and now https://www.doczj.com/doc/bf16069837.html,employs hundreds. Tusquets said it exemplifies how the economy in Barcelona is different. Entrepreneurial seny demonstrates why Barcelona and Catalonia—the ancient region of which Barcelona is the capital—are distinct from the rest of Spain yet essential to Spain's emergence, after centuries of repression, as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European country. Catalonia, with Barcelona as its dynamo, has turned into an economic powerhouse. Making up 6 percent of Spain’s territory, with a sixth of its people, it accounts for nearly a quarter of Spain's production—everything from textiles to computers—even though the rest of Spain has been enjoying its own economic miracle. Hand in hand with seny goes rauxa, and there's no better place to see rauxa in action than on the Ramblas, the venerable, tree-shaded https://www.doczj.com/doc/bf16069837.html,boulevard that, in gentle stages, leads you from the centre of Barcelona down to the port. There are two narrow lanes each way for cars and motorbikes, but it’s the wide centre walkway that makes the Ramblas a front-row seat for Barcelona's longest running theatrical event. Plastic armchairs are set out on the sidewalk. Sit in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竞赛

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比赛 成绩 姓名班级 Passage 1 ( 10分) 阅读短文,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Hello, I’m Jack. I am a student. I usually get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 Then I do morning exercises. I read English at 6:30 every morning. I eat breakfast at 7:00.I go to school at 7:15.I have lunch at school. I go home at 4:30 in the afternoon. I eat dinner at 6:30.I do my homework at 8:00 p.m.I go to bed at 9:30.This is my day. 1.( ) John is a teacher. 2.( ) John reads English every day. 3.( ) John has lunch at home. 4.( ) John watches TV at 8:00 in the evening. 5.( ) John goes to bed at 9:30. Passage 2 ( 10分) 阅读短文,判断正“T” 、误“F”,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My name is Danny. I’m a student in Class Two, Grade Six. I am twelve. David is my good friend at school. He and I are the same age. I go to school by bike. Sometimes we go home together. He often play sports and visits his grandparents on the weekend. I often play sports and watch TV with my brother on the weekend. ( ) 1、Danny is a student in Class Six, Grade Two. ( )2、David is twelve ,too. ( )3、They both like play sports. ( )4、They always go home together. ( )5、Danny often watch TV on the weekend.

名著知识竞赛试题

初中必读名著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前言: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填空题:(40分) 1、《爱的教育》原名,是(国别)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的形式,讲述一个叫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4分) 2、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了 和。用她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三是。(5分) 3、“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出自(国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该书的主人公 是一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的经历就是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3分) 4、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他的小说由于具有科学依据而令人信服,因而不但能够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使他们大胆地幻想未来的远景。因此,凡尔纳被公认为是“”。(2分) 5、祥子是现代作家自己最忠爱的小说中的主人公。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市民的,“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相互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3分) 6、某剧院前贴出一张海报,上写“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据此,可猜测这场戏与《水浒》中和两位英雄有关。(请填写人名)(2分) 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____ ___》的开篇词。其作者是 (2分) 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1分) 9、《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_____ _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小说中的老人_______(人物名)表面上看失败了,但精神并不屈服。诚如他所说的“_____ 。”是这部小说的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共4分。最后一空2分) 10、“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国别)作家说的。他写的散文随笔一共有篇。 1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3分) 12、与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1分) 13、“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 。(1分) 14、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2分)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15、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其中,_______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3分)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1、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的再现了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