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有理数》总复习(第1课时)

一、内容分析

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

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 科学计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三部分。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三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

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

第三课时科学计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第一课时

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

对有理数的五个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

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知识梳理:

1.正数与负数:(给出4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70米是什么意思?(3)21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是什么意思?(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

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2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1)请说出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分数、正整数、负分数、非负数?(课本P62第一题)

3.5 , -3.5, 0, | -2|, -2, - , - , 0.5;

(2)请将上面的各数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两类,并说明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若要分成三类,又该怎样分?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

3.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说出8个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4.数轴:

(1)请你画一条数轴;并说一说画数轴时要注意什么?

(2)在你所画的数轴上表示出上面的8个数。

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请你将上面的8个数用">"连接起来,并说明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说一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有哪些方法?

6.有理数的乘方:

(1)an (其中n 是正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其中a 、n 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a 、n 满足什么条件时,an 的值大于0?

7.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通过2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

(1)将数13445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2)请你说出1.6与1.60这两个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二 课堂练习:

2.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a >b ,则|a |>|b|

B .若a >b ,则22b a

C . 若a >b 则|a |>b|

D . 若a >|b |,则a >b

(2)一个数的偶次幂与它的奇次幂互为相反数,这个数是( )

A .1

B .-1

C .0

D .-1或0

(3)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为1,那么代数式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2

3.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

(1)最小的正整数;(2)最大的负整数;(3)大于-3且小于2的所有整数;

(4)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5)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整数;

(6)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为2的所有数。

4.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5/6和-7/8;

(2)-(-0.01)和- 10。

(3)-π和-3.14;

5、观察下面的每列数,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你的理由。

(1)-23,-18,-13, , ;

(2)64

5,324,163,82--, , ; (3)-2,-4,0,-2,2, , 。

教学反思

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 ,不得偷懒 。 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

2 、要 勤于记录,善于 总结、扬长避短。 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 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 要经常反思 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 ,倾心投入。 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正确处理好模仿 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 原有的 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弘扬工匠精神, 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