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学生疑难杂症的妙方

解决学生疑难杂症的妙方

解决学生疑难杂症的妙方
解决学生疑难杂症的妙方

管理类

解决学生疑难杂症的妙方——家访

夏庄镇官庄中学岳娜

我是1985年8月踏上讲台的,凭着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体会到,家访是解决学生疑难杂症的妙方,此方说是药到病除有点夸张,但肯定有百利而无一害,绝对无负作用。下面结合案例说说你听。

案例一有一个叫志旭的学生,他家住在邻村,是个独生子。本来是成绩一般的孩子,可是有一段时间,作业不交了,课堂上老走神,手上有伤痕。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原因,可只字不说。最后我决定到他家去家访。路上我拉着他的手,就像拉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他感到老师是这样和蔼可亲,于是就给我谈起了真心话。从他的话语中,我听出他在家中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数落他学习不出色,不给父母争脸,将来没出息,所以没有心思学习。根据他的情况,我想好了家访的策略。到了他家,志旭很热情又有礼貌的把我让进家,找座位,倒茶。他的爸爸妈妈见老师到家,很是客气,又惊奇又高兴。忙问是不是孩子又闯祸了?我说,没有闯祸,我认为你的孩子很懂事,从刚才到你家的那一瞬间可以看到,然后说明了我的来由,家长也谈了原因。他爸爸说自己不知道怎样做才能教育好孩子,只要求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于是我就希望家长转变子女成才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多关心、多交流,尽量不打骂孩子,列举名人成长故事或周围身边人员的优秀事例鼓励其奋发上进,相信你的孩子会有很大变化的。另外,你还应该多到学校找任课老师去问问情况,加强交流,共商育人计策……。

从那次家访后,他真的变了,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脸上有了笑模样,可以说是家访救了这孩子。

案例二冬季的一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打开办公室门,吃惊地发现我靠窗的玻璃碎了一页,裂了一页。老师们看到后众说纷纭,充满了疑惑。我在惊讶的同时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与班里的栋有关,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下午,上微机课,栋违反学校规定没穿“卫生鞋”就进了微机室,由于当时还没有打铃上

课,我便要求他立即回教室换鞋子。可性格内向、脾气倔强而粗暴的栋竟扔掉鞋子,气呼呼地光着脚回教室,不上微机课了。直到放学时仍有愠色,只是当时我没有太在意,会不会是他昨天晚上……怎么办?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镶上玻璃,可谁来镶?若让我这个班主任来镶?显得太没工作能力了,太窝囊……

当天晚上,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对他进行家访,家访的过程很程序化,一阵寒暄后,我更多的是用沉默来表示我的复杂心情。直到我走的时候,对“玻璃事件”只字未提,但从栋飘忽不定的神情中,我明白了一切,但愿栋能够痛快地承认错误,镶上玻璃,再不犯类似的错误,就万事大吉了。

我走后,栋的父母觉得教师今天的家访,太奇怪,肯定有什么事?于是就再三追问,栋不得不说出“玻璃事件”的前前后后,父母听后非常气愤,说他以前没少给老师惹祸,都是父母去学校或老师请家长到学校。可今天我是第一个登门家访的老师,觉得老师憨厚老实,又有学问,对人那么和蔼,你却伤害了老师,责令他必须向老师道歉,主动承认错误,承担事情的一切后果……

看着刚镶上一尘不染的两块玻璃,我陷入了沉思,一场突如其来的师生冲突就这样无声无息顺利地解决了,在让人感到意外的同时,我反思正是家访使其家长对老师多了理解和支持,才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案例三现在教师对安全问题很重视,大会大讲,小会强调;课堂面上讲,课下个别嘱咐。对校园安全问题,可谓是唯恐避之而不及,但一场意外的安全事故在校内还是发生了。

班里一个叫新龙的男生,下午上学进校门时,在既无人追赶,又无人推打的情况下,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不巧不成书,这一跤正好磕在一块小石头上,把右胳膊磕断了。听到学生的报告,我的头一下子胀大了,立即找车辆直奔医院,在路上电话联系家长……同时我暗暗思量着,此事的结局不用问,肯定是:给家长赔礼道歉,写检查交到教导处、赔偿医疗费,学生调班……更可悲的是今年的“优秀班级”泡汤了。

医院里,与家长见面后,我小心翼翼地解释着,看见我跑前跑后,求这个大夫,找那个护士,累得满头大汗,家长没有责怪和刁难,反倒安慰起我来:辛苦你了,老师歇歇吧!还说孩子磕磕绊绊是不可避免的,再说你们老师平时对我们

新龙不错,谁也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还劝我千万别往心里去,赶快回学校去,别耽误给其他孩子上课。

回校后,悬着的心始终不能放下来。几天后,新龙打着绷带吊着胳膊来校上学了。联想到其他班级发生的类似事故,家长到校责难者有之,要求赔偿医疗费者有之,要求给孩子调班者有之,我猜想一定还会有什么别的事情发生,自己等着任人宰割吧。可一个星期平静地过去了,后来从其他教师那里得知,曾有“好心人”想其父母暗示要给学校“找点事儿”,给个说法,但被他们拒绝了,还说孩子磕着碰着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是孩子自己摔倒的,与别人无关,况且老师平时对孩子不错,怎么能给老师找麻烦呢?

每当看到其他老师因为学生安全问题深陷其中、身心疲惫、两败俱伤时,总会庆幸于学期初的那次家访:新龙在学校懂事听话,学习好,家长也都随和,聊得投机,且与我姐是邻居,于是和家长的关系格外亲切,以至于每次见面都说长道短、问这问那,……细细想来是家访拉近了我和家长的情感距离,才不至于使问题矛盾深化,难以解决。

反思:通过家访,情况得到交流,容易得到家长的理解,争取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家访,打造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家校平台,促进了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对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建议:为期四周的寒假就要开始了,手头上的事情少一些,不妨可以有代表性的专程家访几个,也可利用走亲访友之际顺便进行家访,试一下此方的药效如何?。

好了,开学再见,祝春节愉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