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2016

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2016

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2016
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2016

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2015

一.选择题:(单选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2.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实例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与甲状腺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吞噬细胞对抗原处理后,以直接接触方式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运输和

信息交流

D.细胞内通过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进行物质

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A.当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4.取两种不同的海绵,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再将它们掺在一起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那么,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 )

A.细胞核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C.细胞膜

D.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5. 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6.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7.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

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9.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10. 下列关于生物体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属于二糖

11.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实验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1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溶液到低浓度溶液

D.水是占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3.细胞器所共有的化学成分是 ( )

A.DNA

B.RNA

C.蛋白质

D.磷脂

14.不同膜结构的膜之间互相转化,以“出芽”方式进行的是 ( )

A.核膜和内质网膜

B.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

C.内质网膜和细胞膜

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

15.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有利于DNA和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细胞中的相关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非常重要②若哺乳动物血液中

Ca2+的含量过低,则会发生抽搐③Mg2+对于植物光合作用至关重要④Fe3+对人体内结合与运输O2不可缺少 (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7.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18.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

做好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可以辅助你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编辑老师预祝您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生物试题栏目!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Ⅰ卷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Ⅱ卷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体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脂质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 D.糖类物质都是细胞内的能物质 2.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血液中钙过多时会出现抽搐 B.O元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 C.玉米和人体内所含有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同一种元素在两者体内的含量相差也不大 D.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各种元素含量基本相同 3.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1种、4种、4种 B.2种、5种、8种 C.2种、4种、4种 D.2种、5种、5种 4.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 淀粉、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D.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颤藻、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乳酸菌、噬菌体 6.菠菜的叶肉细胞和人的骨骼肌细胞内有,而蓝藻细胞内没有的结构是 ( ) A.线粒体和核糖体 B.染色体和叶绿体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佝(gōu)偻逡(qūn)巡旋(xuàn)涡东西二阃(kǔn) B.缱绻(qiǎn)撇(piē)开癖(pǐ)好玲珑剔(tī)透 C.干瘪(biě)孱(càn)头趿(jí)拉石室金匮(guì) D.攻讦(jié)给(gěi)予潜(qián)藏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寒喧钳制走投无路命运多舛 B.烟霭斑驳刮垢磨光抱残守缺 C.自戕妥善礼上往来销声匿迹 D.遐思急剧迫不急待破釜沉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办公室里,犯了错的我,低垂着脑袋,听任班主任批评教育,不赞一词;我想,他独自说完之后,事情也就算了。 B.直到受审,刘汉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商界“狂人”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落到今天这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C.一走进校园,放眼望去,桃林中片片桃花尽情绽放,煞是美丽,好一派生机盎然、万卉争荣的景象。 D.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伟大作品,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经受考验获得地位,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 B.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北宋词坛创作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丰富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C.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D.京剧兴盛之后,徽剧艺人多学唱新腔,作为一种剧种的徽剧日渐衰弱,新中国成立前甚至濒临消亡。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予官职)微以自文于君亲(文饰) 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待)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处死)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然) D.公始常欲奇此女(以…为奇)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免除赋税徭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B.《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是说科学基础、黄金规则、道德热忱等来自东方的“光明”,而实验精神、科学方法等则来自西方的“法则”。 C.《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在思想方面,庄子提出了“兼爱”、“无为”思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更为后世史家所推崇。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最新】20xx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偌大nuó踯躅zhízhú商榷qiè猗郁yī B.裨益bì訾詈zì lì蜕变tuì蕈菌xùn C.咀咒zǔ敛裾jù肄业yì相勖xù D.弥除 mǐ赍钱jī椽笔chuán 磐石pán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道芷阳间行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交广市鲑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 B. 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秋以为期 B.高余冠之岌岌兮 C.客有吹洞箫者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 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④相近者。每在家中云: ‘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公所善,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⑤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⑥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⑦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皇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注】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④〔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⑤〔急足〕急行传递书信的人,属递铺管辖,日行一百里。⑥〔院子〕旧时称仆役。⑦〔舍人〕官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效:学习 B.方知荆南 知:主持 C.相属于道属:嘱托 D.秀公令就岸 就:靠近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B.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C.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D.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夫人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 1.科学家为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以伞藻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地中海伞藻的帽切去,无法长出同样的帽 B.新长出的“帽”形状与“足”的种类有关 C.伞藻细胞中的核酸全部在足部 D.伞藻通过细胞分化重新长出伞帽 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 3.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部分过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H]主要在线粒体内产生 B.图中物质①是O2 C.用18O标记葡萄糖,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会释放热能 4.现有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结构式如图)各若干,则由这些氨基酸(种类不限)脱水缩合所形成环状三肽,能形成的肽键数、含有的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2、1、2 B.3、0、0~3 C.3、O、1~4 D.2、1、不确定

5.如图1~6为动物细胞的主要细胞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2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3和6都能加工蛋白质,都能形成包裹蛋白质的囊泡 D.有氧呼吸时O2与[H]在5的基质中结合产生ATP,这些ATP可用于4中的脱水缩合反应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条件下NADPH的合成速率大于b点 B.与b点条件下相比,c点条件下暗反应强度大 C.X一般大于大气中CO2浓度 D.图中纵轴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7.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消失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8.下列有关ATP的说法错误 ..的是() A.ATP不能在细胞内大量储存 B.ATP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元素组成一致 C.ATP是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 D.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9.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wěng)郁按捺(nà)罗布泊(bó)铩(shā)羽而归 B.横槊(suò)脊(jǐ)梁涮(shuàn)羊肉战战兢兢(jīn) C.嗥(háo)叫月晕(yùn)黑魆魆(xū)一场(chǎng)大战 D.窈(yǎo)窕召(zhào)唤怯(qiè)生生锲(qiè)而不舍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中亚细亚独特的地貌,奇伟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憾的。 B.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着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 C.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D.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狼都是邪恶、凶狠的动物,那些回荡在山谷间的深沉而骄傲的狼的叫声,足以使人毛骨耸然。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B.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白脸的角色。

C.说到台湾,身边友人提及的大多是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景点,我却更愿意从细小处去感受这个岛屿的风 俗与人情。 D.多瑙河滋润了布达佩斯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是这里也成了游客们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我们的乡村,似珍珠洒落在缱绻的自然景色之中,可以堪称是一幅幅风格迥异、精美绝伦的画作。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国庆长假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我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 各自的岗位上。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 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②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分数: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功能都是由膜蛋白决定的 B.蛋白质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2、下图是一种人工膜的模型图,与质膜相比,下列对葡萄糖分子不能通过人工膜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分子体积太大 B. 葡萄糖不溶于脂双层中 C. 人工膜中缺乏葡萄糖载体 D. 没有ATP提供能量 3、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磷脂分子 B.糖蛋白 C.载体蛋白 D.胆固醇 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煮熟的猪肝研磨液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B.“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C.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D.“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 5、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则A面为细胞质基质

B.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C.该“膜结构”也可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膜等 D.③是磷脂分子的头端,具有疏水性,④是磷脂分子的尾端,具有亲水性 6、如图1表示腺苷三磷酸的结构,图2表示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五边形表示单糖,与RNA中的单糖相同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产生ATP 7、、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8、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与③之间通过囊泡进行转化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2.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B.观察装片时,不能随意移动显微镜 C.要将视野右下方的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用较强的光源,用较大的光圈 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男性的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 D.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即ZW 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C.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D.可以观察到分裂后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的过程 5.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6.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B.细胞分化的方向通常是可逆转的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具有全能性 7.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25套真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情景默写 1. 背诵默写 (1)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无限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秦观《行香子》中描写酒旗飘扬在水岸桥边,词人心情欢快,走过山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从听觉角度写边地秋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中把自己凭吊贾谊和贾谊凭吊屈原联系在一起,道出了千古文人郁郁不得志的愁情。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6)《商山早行》中描写行旅之人所见山野明丽美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7)君子好学的表现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8)孔子论述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9)孔子认为面对过往的事情要“成事不说,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2. 请阅读下列《论语》论“孝”的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②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⑤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请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①鲜________②弟________③色________ (2)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请概括选文中践行“孝”的方法,并且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如何孝顺父母的理解。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既而场后以文示宋,宋颇相许。偶与涉历殿阁,见一瞽僧坐廊下,设药卖医。宋讶曰:“此奇人也!最能知文不可不一请教。”因命归寓取文。遇余杭生,遂与俱来。王呼师而参之。僧疑其问医者,便诘症候。王具白请教之意。僧笑曰:“是谁多口?无目何以论文?”王请以耳代目。僧曰:“三作两千余言,谁耐久听!不如焚之,我视以鼻可也。”王从之。每焚一作,僧嗅而颔之曰:“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我适受之以脾。”问:“可中否?”曰:“亦中得。”余杭生未深信,先以古大家文烧试之。僧再嗅曰:“妙哉!此文我心受之矣,非归、胡何解办此!”生大骇,始焚已作。僧曰:“适领一艺,未窥全豹,何忽另易一人来也?”生托言:“朋友之作,止此一首:此乃小生作也。”僧嗅其余灰,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生惭而退。数日榜放,生竟领荐:王下第。宋与王走告僧。僧叹曰:“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俄余杭生至,意气发舒,曰:“盲和尚,汝亦啖人水角耶?今竟何如?”僧曰:“我所论

最新人教版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附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一上册生物期末试卷附解析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细胞中,能形成DNA与RNA的杂交分子的一定是细胞核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酶的种类有部分相同 C.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逆转录和复制过程利用的原料和酶都是宿主细胞的 D.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2.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B.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可在线粒体中进行 C.DNA边解旋边复制 D.转录和翻译时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3.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正常情况下色盲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中 B.2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 C.2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 D.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 4.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是由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等位基因的分离 5.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B.“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 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6.下列有关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噬菌体的标记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DNA分开 C.培养温度、搅拌强度和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D.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7.下图为某基因型为AaBbDd 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关于图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完整版)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沁县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 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C.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 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 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育出了纯种的酵母菌,这些酵母菌构成了一个2. 组织 C.群落 D.A.个体 B.种群 3.组成胰岛素的化学元素是() A. C、H、O B. C、H、O、N、P D. C、HOC. C、H、、N 、N、P 4. 一种蛋白质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共含有100个氨基酸,若每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是120,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 A.12000 B.10236 C.10218 D.13764 5.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 这是由于( ) A.肌细胞形状不同 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 C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D..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 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它分布于( ) 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 B.细胞核、核糖体 D.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C. 7.以下对RNA的描述,你认为错误的是 ( ) .. A.R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 B.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等元素组成P、N、O、H、C由D.RNA 的亲和力强RNA吡罗红对C.

职高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升学部高2020级2017年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撮( ch to) 土廿(ni a n)位绰(chu o)号讣(pd)告 B 、坼(ch e)裂蔫(ni a n)花几绺(li u绯(f e)闻 C 、抽噎(y e)踽(y 口)踽而行弥(mi)咼兀(w u)兀穷年 D饥馑(j in)跬(ku i)步肉袒(t n睨(n i)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望无迹凛冽高梁候车 B 、油腻污秽退辟感概崭新 C 、眼花缭乱沉默垝垣骐骥 D川流不息揉烂无耐暴燥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 B、“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气吗?命当如此” !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C、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D红套子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变化莫测的自然力面前他们半是勇士、半是愚人。 B、真是莫名其妙,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姑姑。 C、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D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因此被安排担任县长一职。 B、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C、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人才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觉得她生下来就是为着过咼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墙壁的________ ,家具的—,衣料的—,都使她苦恼。 A寒伧暗淡陈旧粗朴B 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完整版)上海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精心整理)

上海高一上学期 生物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科学家中,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是() A. 林耐 B. 沃森和克里克 C. 施莱登和施旺 D. 达尔文 2.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可以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A. 班氏试剂 B. 碘液 C. 双缩脲试剂 D. 苏丹Ⅲ染液 3.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水 D. 无机盐 4. 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清晰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为此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 向右上方 B. 向左上方 C. 向右下方 D. 向左下方 5.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 B. 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 C. 碘吸收过少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 D. 铁是叶绿素分子必要的合成元素 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糖类的储存形式依次是() A. 乳糖和糖原 B. 淀粉和糖原 C. 麦芽糖和乳糖 D. 葡萄糖和乳糖 7. 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 B. C. D. 8. 人体患“脚气病”是由于缺乏()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l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9. 下列能正确表示核苷酸结构的是()

A. B. C. D. 10.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 A. 磷脂 B. 纤维素 C. 胆固醇 D. 蛋白质 11. 图中a、b、c、d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A. a B. b C. c D. d 12. 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核仁 B. 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13.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 B. 水绵 C. 颤藻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答案】C 14.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需要宿主细胞才能增殖 B. 都含有核糖体 C. 都含有DNA和RNA D. 都不含蛋白质 15. 能正确反映温度和酶催化效率关系的是() A. B. C. D. 16. 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水 B. 甘油+脂肪酸→脂肪+水 C. 核糖核酸+水→核糖核苷酸 D. 丙酮酸→二碳化合物+CO2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为完成严仲子所托,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帮助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郭解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 《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游侠列传》中的游侠,就是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中敢于坚持自我、敢于对抗强权、敢于对抗卑鄙与丑恶的侠士与义士,他们因为不代表统治者,所以没有名分,故而被称作“游侠”。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意志不受名分与职责所限,当然也就没有了统治者意志的羁绊;他们的行为不因权势而改变,因为他们既不弄权也不接受权势的约束;他们的操守不因利益的诱惑而改变,因为他们“急人之难,甚己之私”。 侠义之士的人格是独立的、高尚的,但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刺客列传》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现有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结构式如图)各若干,则由这些氨基酸(种类不限)脱水缩合所形成环状三肽,能形成的肽键数、含有的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2、1、2 B.3、0、0~3 C.3、O、1~4 D.2、1、不确定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可以与所有酶发生紫色反应 B.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 D.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第一个条带为橙黄色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B.镁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镁影响光合作用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人体的骨中的重要成分.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5.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B.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氢和ATP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自CO2 D.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7.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事实上,不止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______。早在几十年前,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就开始了垃圾分类的______。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磨合,目前有些做法已经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3年,我国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类规则,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______,对垃圾分类的标准和具体做法,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明确规定。如今上海在立法方面______了空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然而,(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是否快慢与进度是否高低,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务之急持久战完善添补 B . 刻不容缓攻坚战兀吾填补 C . 当务之急攻坚战健全添补 D . 刻不容缓持久战健全填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千家万户的生活,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和垃圾分类有关 B . 和垃圾分类有关系的是千家万户的生活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 C .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

变D . 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垃圾分类相关;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垃圾分类相连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B .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C .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快慢与进度高低,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D . 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快慢与进度高低,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做一次实质性测量。 二、现代文阅读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爱穿汉服等传统服饰,在一定范围形成新的“古风”时尚。稍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活跃于当代中国年轻人感兴趣的诸多领域,包括音乐、网络文学、服饰、动漫、影视剧、纪录片、吟诵、射艺、艺术摄影等等。简单概括,“古风”是一种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风格特征的当代文化现象。其形成和传播可追溯到十余年前,主要在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群体中流行。 年轻人为何喜爱古风?伴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精神需求更加突出,加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个性表达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满足精神需求提供丰富资源。于是,不少有心者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形成富有个性时尚气息、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流行元素,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受到众多青少年喜爱。古风既满足这些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也体现他们对生活仪式感的需求。仪式感让生活更加有节奏和秩序、有期待和回味。仪式形式和种类无限多样,但都是为了营造富有意味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教学资料范本 高中教育】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 编辑: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1-3 题,共9 分)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 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第29套真题

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19世纪30年代建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A . 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B . 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 C . 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D . 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2.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某湖泊中的一条鲤鱼 ②池塘中的所有泽蛙蝌蚪 ③某草原上的全部绵羊 ④荷斯坦奶牛的红细胞 ⑤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⑥整片草原 ⑦某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⑧犀牛的心脏 ⑨野猪的血液 ⑩狮子的循环系统 A . ⑤④⑧⑨⑩①③②⑦ B . ④⑨⑧⑩①③⑦⑥ C . ⑤④⑨⑧⑩①③②⑦⑥ D . ④⑨⑧⑩①②⑦⑥ 3.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理解,叙述错误的是() A . 缩手反射是通过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密切合作完成的 B .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繁殖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完成 C . 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

础D . 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4.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霉菌②酵母菌③蓝藻④大肠杆菌⑤乳酸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 ①④⑤ 5.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 细胞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质 D . 遗传物质 6.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 . 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 .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 .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7. 人体内有20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不到体重的千万分之一,但是对人的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是微量元素的是() A . Na K Cl S O B . B Mn Fe Zn Cu C . N Mg Mo P Zn D . Mo Ca Cu Mg C 8. 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B .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 . 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 D . 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9. 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不同的生物以及同一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含水量不同 B .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C .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 . 抗冻植物的细胞通常含自由水较多 10. “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高一生物(必修②)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包括第Ⅰ卷基础题部分(分值100分),第Ⅱ卷能力题部分(分值50分),共6页。答题前请你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力争获得好成绩,祝你成功! 第Ⅰ卷 基础题部分(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1.下列各组性状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A.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D.豌豆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 2.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这种 科学研究的方法是 A.类比推理 B.假说—演绎法 C.实验法 D.模型构建法 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4.基因型为YyRr 的个体,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 产生的配子是 A.YR B.yR C.Yr D.Yy 5.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6.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较,有丝分裂不具有的特征是 A.染色体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离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姐妹染色体单体分离 7.“中心法则”没有涉及到的是 A.DNA 复制 B.生物变异 C.基因的表达 D.遗传信息的传递 8.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 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某双链DNA 分子,经3次复制后,所得到的第四代DNA 分子中,含有原亲代DNA 链的分子 数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