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一)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一)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一)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一)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2.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

3.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

D.两块石块在下落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4.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5.对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不变

C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6.人从发现问题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该时间越小说明人的反应越灵敏,反应时间可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测试:请一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你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能碰到直尺,记下这时手指在直尺上的位置。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直尺时,你立即捏住直尺,测了直尺下落的高度为10cm ,那么你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7.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 .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

C .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

D .石块通过最后一米位移的时间

8.如图是小球自由落下的频闪照片图,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是

1/30s 。如果测得x 5=6.60cm ,x 6=7.68cm ,x 7=8.75cm 。请你用x 7和x 5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 1:x 2:x 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

C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10.一矿井深为125m ,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

(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的距离。(g=10m/s 2)

参考答案

1.BCD 2.C 3.CD 4.D 5.BD

6.解:从你看到同学放开直尺到用手捏住直尺的时间即为你的反应时间。此段时间亦为

直尺自由落体h=10cm 所需的时间,由h=s s g h t gt 1414.010

1.022212=?==得即你的反应时间约为0.14s 。

7.ABCD (由石块落地最后1s 位移,可求得最后1s 的平均速度,此平均速度就是落地前0.5s 的瞬时速度,再求落地速度即可求出楼房高度)。

8.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2)(aT n m x x n m -=-知自由落体加速度

()222

2

257/68.9/)30

1(21060.675.82s m s m T x x g =??-=-=-。 9.AC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A 正确;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下落起,位移之比s 1:s 2:s 3…=1:4:9…,但位移之比是1:4:9…

的运动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所以B 不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服从初速度为零的运动的所有规律,所以C 正确,D 不正确。)

10.解析:设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为t 0,那么第一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为10t 0,由h=20)10(21t g 得s s g h t 5.010

125210110020=?==。第3个和第5个小球的间距为m t g t g x x x 35)6(2

1)8(21202053=-=

-=?。 答案:0.535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年秋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一定可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C.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2.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 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 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 m,方向由南向北 B.物体的路程是10 m 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北 D.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南 3.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A.v>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v<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v<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v>0,a>0,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4.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 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 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5.有研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将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变化率)来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则该物理量的单位是() A. m/s B. m/s2 C. m/s3 D. m2/s 6.一物体从A到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通过AB位移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可以判断() A.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1>v2 B.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v2 C.无论物体做什么运动,v1<v2 D.无论物体做什么运动,v1=v2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3 m,物体A以v 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 B=10 m/s,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 7 s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 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 内的速度是6m/s ,这里的6m/s 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 ,这里的36km/h 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以卵击石,鸡蛋破碎,原因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 C.汽车牵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驱动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其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运动时才体现出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9、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 1 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A.100m/s ; B、140m/s ; C、 200m/s ; D、 2000m/s ;10.如图所示, 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的9 个位置,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 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1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s 内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知() V/m/s A.在第 2 秒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20 甲 B.在第 2 秒末,两车的速度相同 10 C.在 0-4s 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乙 D.在 0-4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0 123 4t/s 12、在水平面上放一个物体,用水平的力推物体,物体仍然静止不动。如图所示, 对于物体这时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对地面的压力 B.该物体受到四个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各章习题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某航班于14时30分从北京起飞 B.某短跑运动员用11.5秒跑完了100m C.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 D.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10min后攻入一球 E.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家步行到学校,他从家出发先向东走过4个街区,又向北走过3个街区,接着又向东走过4个街区到达学校。则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与他走过的路程相比() A.位移较小;B.位移较大;C.位移与路程一样大;D.无法比较 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指很小的物体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 C.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 D.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时,可视为质点 4.短路运动员在100m的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是9m/s,10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B.9.6m/sC.10m/sD.10.2m/s

5.某人坐在甲船上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不可能的是() 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乙两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6.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s内的加速度为零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7.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 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 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8.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 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t=2s时,回到出发点 D.t=4s时,回到出发点 9.7103m/s,这个速度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运动速度 () A、人造卫星 B、火车 C、飞机 D、自行车 10.某人骑自行车,开始用l00S的时间行驶了400m,接着又用100s的时间行 驶了600m,下列关于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的平均速度是4m/s B、他的平均速度是5m/s C、他的平均速度是6m/s D、他在后6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6m/s 11.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设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 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m/s2,下列说法中正确() A、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 B、甲一定跑在乙的前面 C、甲的速度一定在增大,乙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加速度大 12.如图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为 __________,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 13.右下图中龟的加速度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 答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高一上学期物理考试复习题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s C.s D.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初的速度是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s2B.s2C.s2D.s2 3.如图,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 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 D.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16.3m/s C.17.5m/s D.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初的速度是2.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0.4m/s2B.0.37m/s2C.2.6m/s2D.0.43m/s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含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 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各章习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某航班于14时30分从北京起飞 B.某短跑运动员用11.5秒跑完了100m C.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 D.在某场足球赛中,甲队于开赛10min后攻入一球 E.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家步行到学校,他从家出发先向东走过4个街区,又向北走过3个街区,接着又向东走过4个街区到达学校。则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与他走过的路程相比() A.位移较小;B.位移较大;C.位移与路程一样大;D.无法比较 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指很小的物体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 C.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可视为质点 D.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时,可视为质点 4.短路运动员在100m的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是9m/s,10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9.6m/s C.10m/s D.10.2m/s 5.某人坐在甲船上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不可能的是 () 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乙两船以相同的速度运动

6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s内和第6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s内的加速度为零 D.第6s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 7.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 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 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8.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 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t=2s时,回到出发点 D.t=4s时,回到出发点 9. 7103 m/s,这个速度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运动 速度() A、人造卫星 B、火车 C、飞机 D、自行车 10.某人骑自行车,开始用l00S的时间行驶了400m,接着又用100s的时间行 驶了600m,下列关于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的平均速度是4m/s B、他的平均速度是5m/s C、他的平均速度是6m/s D、他在后600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6m/s 11.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设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 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m/s2 ,乙的加速度恒为-3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甲的速度一定比乙的速度大 B、甲一定跑在乙的前面 C、甲的速度一定在增大,乙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加速度大 12. 如图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C点,A、B、 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在此过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为 __________,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 13.右下图中龟的加速度是。

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精品教案

必修一2.5 自由落体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必修模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内容。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具体情形。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对本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探求规律的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理解是重力加速度,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轻重不同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过程,实际测量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情感态度和世界观 感受前人(亚里士多德)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物体自由下落有共同加速度g、做好实验 难点:斜面实验设计的巧妙性、实验过程中科学猜想、数学推导、合理外推的体现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有过思考,接触过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伽利略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但未曾接触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理想实验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实验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1、牛顿管、抽气机; 2、10套:纸片、铁架台、铁螺丝、铁夹、铁横杆、纸带夹、打点计时器(带复写纸片)、纸带、重锤、海绵垫、接线板;长刻度尺。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t V 0V +at 202 1at t V S += as V V t 2202=-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把小石头和树叶举到相同高度,石头的重量比树叶重,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观察哪个先落地? (演示:石头和树叶) 观察结果:石头先落地 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大量物体下落的现象,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在我们今天看来,他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提问: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这个问题,桌上有两张纸片(同种材料,质量不同)观察掉落在桌面的情况: 1. 两张纸平摊,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 2. 把质量小的纸捏成纸团,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 可见,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正是由于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下落得才有快有慢。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也就是在一个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三章 单元测试题

5.轮胎表面都有花纹的沟槽,如图所示.雨天,沟槽能把轮胎与地面间的水排出,保持两者的良好接触,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沟槽的深度小于2mm 时,轮胎就不应再使用了,这是因为( ) A .如果沟槽的深度太浅,雨天时轮胎与地面间不再有摩擦力 B .如果沟槽的深度太浅,雨天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将由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 C .如果沟槽的深度太浅,雨天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将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D .无论沟槽的深浅如何,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始终是滑动摩擦力 6.在水平路面上,一辆卡车上放着一只集装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卡车启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使集装箱随卡车一起运动,方向向前 B .当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使集装箱随卡车一起运动,方向向前 C .当卡车匀速运动时,卡车对集装箱的摩擦力为零 D .当卡车刹车时,卡车对集装箱的静摩擦力为零 7.如图所示,m 和M 两物体用绕过滑轮的细线相连.m 和竖直墙壁接触,且跟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悬线保持竖直.由于M >m ,M 向下运动,m 向上运动.m 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墙壁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μmg B .μMg C .(M -m )g D .0 8.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 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 1、向下的拉力F 2和木块的重力G ,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 A .12F G F B .1 2F F

C .1F G D .21F G F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 ,a 和b 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已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 、b 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a 受到b 对它的向左的摩擦力 C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右 D .地面对a 无摩擦力作用 10.5N 和7N 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 A .3N B .13N C .2.5N D .10N 11.用两根绳子吊起—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无法确定 12.将力F 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情况具有唯一解的是( ) A .已知两个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B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 C .已知两个力的大小 D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填空题 13.一根绳子受到150 N 的拉力时就会被拉断.白胖和黑柱两人沿相反方向分别拉绳的两端,每人至少用力_____N 时绳子就会被拉断;若绳子的一端固定,白胖一个人用力拉绳的另一端,则白胖至少用力____N 时,绳就会被拉断. 14.重为400 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120 N ,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用7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填“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且大小为_____________N .如果用150 N 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

物理必修一习题及答案

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5.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 度是( ) A .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 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 2s 末速度大2m/s 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 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 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 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 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 1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 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 速度最小 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D .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 二、填空题

物理必修一期末经典题汇总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匀变速直线 1.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V 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 C 、V 0 >0,a >0, 物体做加速运动 D 、V 0< 0,a< 0, 物体做减速运动 2.一物体以5 m/s 的初速度、-2 m/s 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4 m B.36 m C.6.25 m D. 3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4.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 s=4t+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 m/s 与2 m/s 2 B.0与4 m/s 2 C.4 m/s 与4 m/s 2 D.4 m/s 与0 5.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末的速度达到4 m/s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 ) A.6 m B.8 m C.4 m D.1.6 m 6.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 O ) A .5 m/s B 、 5.5 m/s C .4 m/s D 、 3.5 m/s 7.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8、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 A .3s 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 ..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 D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 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 .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 .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 .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0.汽车由静止开始从A 点沿直线ABC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s 末通过B 点时关闭发动机,再经6s 到达C 点时停止,已知AC 的长度为30m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通过 B 点时速度是3m/s B .通过B 点时速度是6m/s C .AB 的长度为12m D .汽车在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11.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②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③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一致 ④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并不是都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二)追击与相遇问题 12.汽车正在以 10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 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 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 的大小为 ( ) A .9.67m B .3.33m C .3m D .7m 13.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 0=25m 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 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m/s 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 14.质点乙由B 点向东以1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同时质点甲从距乙12m 远处西侧A 点以4m/s 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当甲、乙速度相等时,甲离乙多远? (2)甲追上乙需要多长时间?此时甲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三)自由落体 15.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16.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是s ,则它在第 3 s A.5s B.7s C.9s D.3s 17.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 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 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B.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1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 C 、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图3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复习测试题

《物理必修1》复习测试题 2008....年.12..月.23..日.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非选择题直接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答题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千克(kg ) B .牛顿(N ) C .焦耳(J ) D .米每秒(m/s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才有惯性 B .力是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C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 .物体的速度大则物体的惯性大 3.如图所示,P 、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在下列的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 .P 所受到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B .Q 受到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C .P 对Q 的压力和地面对Q 的支持力 D .Q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的支持力 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0 1 2 3 t/s x/m 2 1 B .研究一汽车从淮阴到南京的运动路线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 .因为太阳的体积太大了,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 .观察月相时可以将月亮视为质点 5.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t x -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质点在 3S 内通过的路程为() A .1m B .2m C .3mD .5m 6.如图所示,小球A 系在坚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A 所受的力是( ) A .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 .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 .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 .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7.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m ,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视为自由下落):() A .100m/s ;B .300m/s ;C .200m/s ;D .140m/s ; 8.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6N ,已知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 ,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为() A .12N B .8N C .1N D .0N 9.下列关于摩擦力和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 .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D .物体受到弹力作用时就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0.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表示物体() A .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大 C .运动的速度变化一定大 D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一定快 11.在交通事故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来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的长度为14m ,假设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设2 /10s m g =)则汽车刹车开始时的速度为() A .s m /7 B .s m /14 C .s m /10 D .s m /20 12.电梯内有一物体,质量为m,用细绳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 6 1 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时,细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 A . mg 61B .mg 65C .mg D .mg 6 7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离地面3 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此过程中()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8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 m 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3 m D.小球的位移方向是竖直向上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刻 B.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8点42分和8分均指时间 C.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 D.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有“2.00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位移 3.下列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 B.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 km/h C.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h D.小球在第3s末的速度为6 m/s 4.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3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和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由于不知道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比较 5.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 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末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D .速度变化越快, 加速度越大 6.物体沿某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5 m/s ,经2 s 速度变为11 m/s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3 m/s 2 B .6 m/s 2 C .8 m/s 2 D .16 m/s 2 7.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 s 末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和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 A .1∶1 B .1∶2 C .1∶3 D .3∶1 8.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 B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 C .兔子虽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但最终先到达终点 D .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 9.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 、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初速度比 B 的初速度大 B .在前10 s 内,A 的位移比B 的位移大 C .B 的加速度比A 的加速度大 D .10 s 末两物体的瞬时速度相等 10.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全面.doc

高一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简单物理研究习惯、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随纬度

变化的规律 4、数学极限思想的进一步运用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学重点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及其遵从的条件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照相机曝光时间的估算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学方法 1、以物理史实,导入目标――实践体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2、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分析并能解决问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学用具 多媒体,牛顿管,金属片,纸片,天平,打点计时器,纸带,重物两个质量不同,刻度尺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自由落体运动。 二进行新课 1、自由落体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 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 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 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16m/s B .16.3m/s C .17.5m/s D .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 初的速度是2.6m/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0.4m/s 2 B .0.37m/s 2 C .2.6m/s 2 D .0.43m/s 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I 段,第3、4s 为第II 段,第5s 为第III 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 C .第I 段与第III 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第I 段与第III 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 漏下一滴,车在平 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 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 .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 .在t=4s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7.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相距x=7m ,A 在后B 在前,A 以v A =4m/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 的瞬时速度为v B =10m/s ,方向也向右,且以加速度a =2m/s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此位置开始计时,A 追上B 所需时间为 A .7s B .8s C .9s D .10s 8.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秤每只自重0.1N ,下面的挂钩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 在乙的下方挂上0.2N 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 .0.2N ,0.3N B .0.3N ,0.2N C .0.3N ,0.3N D .0.4N ,0.3N 9.如图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1v 向右运动,物块B 在木板A 的上面以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高一试题及答题卡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共60分。1-6题为单选,7-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 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车轮自转情况的车轮不能看成质点; B.体积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质量小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D.在自然界中,质点是客观存在的。 2有关下列说正确的是:( ) A.飞机投弹时,如果发现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才投下炸弹,一定能击中目标 B.向上抛出的物体,能向上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 C.汽车行驶速度越大越难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C.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D.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速度变化快慢不是一样的 4.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A . 2 H B. 4 H C. 4 3H D. 2 3H 5.一个力F1=5N,另一个力F2=10N,试判断它们作用于同一点时合力大小的可能值为:( ) A.2N B.4N C.12N D.18N 6.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若作用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 ) A.a′=2a B.a2a D.a′=1.5a 7、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F=1N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进行有关计算时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则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2N D.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第7题图 8、如图所示,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第8题图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9.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 A.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 B.物体位移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C.物体运动方向一直没有改变 D.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一直没有改变 10.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车厢静止于竖 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第9题图 v t 0 t v 2t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