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

432-统计学 一、考查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儿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数据分析的金发原理和方法。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统计学12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简答题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计算与分析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概率论3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简答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计算与分析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三、考查内容 1.统计学 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数据的预处理。 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样本量的确定。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单因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 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 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 用残差检验模型的假定。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 多重共线性现象。 时间序列的组成要素。 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2.概率论 事件及关系和运算; 事件的概率; 条件概率和全概公式; 随机变量的定义;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离散型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与方差。 四、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试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荐信

尊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老师:您好! 我叫张奇,来自江苏省兴化中学。 选择中科大,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美丽的水乡滋养了我的生命,教会我用勤奋和努力去开创自己的人生;我的母校一直用 “正实”二字引领我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未来,我充满了幻想,也有着自己的规划。享有“学在科大”的美誉的中科大便成为我心驰神往的理想殿堂。不浮躁,不跟风,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在这里,相信理实交融的学风会引领我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我相信,任何学校都重视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我是一个勤奋踏实的学生,在平时各科的学习中,我都能稳扎稳打,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又有很强的好奇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都有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而坚持“我创新,我故在”的科大正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在学校,我是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是学校的标兵,作为数学课代表的我同样也是老师身边的小助手,我乐于帮助他人,对于同学有疑问或有困难的,我总会伸出援助之手。 高中生活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竞赛学习经历更让我受益匪浅。高一的时候我开始埋头苦干数学竞赛,在数学的天空里飞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二开学初我就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地鼓励。在这期间,因为对物理兴趣浓厚,我还参与了物理竞赛,

虽然因为投入时间有限,最终很可惜拿了三等奖,不过有人说的好,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正如其所言,我在数学竞赛取得了夏令营的一等奖,并最终以全省前25名的成绩获得了保送资格,这对我来说也是不小的鼓励与慰藉吧。可以说,竞赛给了我很多,他给我的不仅是奖项,更多的是学习的态度与精神,以及对于人生的一种淡然,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然而尽管在学习上我一丝不苟,然而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的男孩。我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尽管个子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热情,因为在比赛中,我可以挥洒我的汗水,挥舞我的青春。我喜欢听音乐,同时我也很会唱歌,我会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向大家展示我的歌声。虽然文科算不上我的强项,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语文的热爱,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朗诵,在朗读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又能表达自己的感悟,这种感觉很奇妙,我还曾在校园艺术节的朗诵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呢。怎么样,很棒吧!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想说,给我一个平台,我必能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我有这份自信,也恳请贵校能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江苏省兴化中学张奇 2012年11月16日

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统计学》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统计学及其在社会经济应用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是: 1.准确地理解《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2.准确地把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 3.正确理解统计分析的方法; 4.能够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 《统计学》课程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四个层次: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 3.简单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4.综合应用: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二、考试范围 1.导论 识记:统计学的概念、数据类型、总体和样本概念。 领会:数据分类的标准、总体和样本的区别、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2.数据的来源 识记:常用的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方法。 领会:不同抽样方法适用的条件。 3.数据的描述 识记: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的测度、几种常用图形的使用和区别。 应用:会计算分组数据和原始数据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4.参数估计 识记:点估计、区间估计概念。 综合应用:一个总体均值和比例的区间估计;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样本量的计算。 5、假设检验 识记:两类错误、原假设、临界值概念。 综合应用:一个总体均值和比例的假设检验,包括单侧、双侧、大样本、小样本等情况;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检索作业答案(电子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硕士第八期《信息检索》考试试题 姓名:陶亮 学号:SG15010018 成绩:

第一章息检索及其主要功用 3、你通常利用什么样的文献传播渠道来获取有关文献信息? 答:文献信息的传播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人际传播渠道:是通过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如相互交谈、相互借还或传阅资料、交换意见、参加会议、听课、听讲座等。 (2)组织传播渠道: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无偿或部分有偿地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资料的中介交流形式,如图书馆、档案馆、各类文献情报中心、学校、美术馆乃至教堂等。(3)大众传播渠道:借助于各种传统及现代化手段来传播的一种方式。如通过订阅杂志、购买图书、观看影视作品或网上浏览下载等形式。 以上三种形式各有所长,相互补充,长期共存,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上述三种文献传播渠道都有,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是最多的传播渠道。 4、对于信息检索的五大功用,你最有体会的是什么?最不了解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五大功用以外还可以总结出来有关信息检索的其他功用吗?(请简介) 答:信息检索五大功用分别为: (1)开阔视野,正确决策:能够及时、系统地了解前人的工作经验与成果,掌握事物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适时做出正确决策,使所开展的工作取得最快、最有效的进展。(2)提高功效,事半功倍:能节省人们对有用信息进行搜集利用的时间及精力,提高工作效益,做到事半功倍。同时还能培养人们的自学能力、科学研究及鉴赏能力。(3)学习借鉴,推动创新:有利于及时把握各种信息,促进科技发明和发现不断涌现,同时对人们开展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及文献也具有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4)规避风险,维护权益: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少走弯路、免去低水平复制所带来的损失,使各种科研、经营、生产等活动实现投入少、收效高,还可使人们规避风险,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法律规范,维护自身或单位(国家)的正当权益。 (5)科学评价,把握全局:特别是在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鉴定、学术水平评价等方面,通过信息检索,有利于客观正确地判别成果水准及新颖性、创新性、科学性。 五大功用中,均比较了解,而最有体会的是开阔视野,正确决策和提高功效,事半功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新鲜事,常不知如何做,一贯做法是通过百度或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信息检索,查找先人的经验,然后归纳形成自己的想法,使正确决策。此外,通过信息检索还可节省对问题的思考时间,使所开展的工作取得最快、最有效的进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信息检索除了上述五大功用外,还有共享资源,降低成本的功用:通过全面、准确地检索信息,能够及时的获得前人的工作成果,但同时也促进了本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共享资源,让不了解该领域的人更容易获得准确信息,大大降低学习该领域知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

432统计学大纲

432统计学(专业学位) 《统计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目标 《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和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便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本课程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要求考生具有以下能力: 1. 能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 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3. 能掌握基本的概率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推断统计中。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Ⅲ考试内容 一、描述统计与数理统计学部分 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7.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极差、标准差、样本方差; 8.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9.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0.样本量的确定; 1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12.一个总体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 13.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4.单因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 15.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 16.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 17.用残差检验模型的假定; 18.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9.多元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 20.多重共线性现象; 21.时间序列的组成要素; 22.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二、概率论部分 1. 事件及关系和运算; 2. 事件的概率; 3. 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4. 随机变量的定义; 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离散型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6.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7. 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8. 随机变量函数的期望与方差。 IV 参考书目 [1]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茆诗松, 程依明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中国科技大学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一、使用教材及参考书(使用语言:类C或类PASCAL) 1、《数据结构》,唐策善,黄刘生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严蔚敏,吴伟民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1、概论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算法描述和算法分析(时间复杂长) 2、线性表 (1)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定义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包括顺序表的含义及线性表中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顺序表上的插入、删除操作及其平均性能分析 (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a 单链表上实现建表、查找、插入和删除等基本算法,并能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b 循环链表上的尾指针取代头指针的作用,以及单循环链表上的算法 c 双向链表的定义及相关操作 3、栈和队列 (1)栈的逻辑定结构 (2)顺序栈和链栈上实现的入栈和出栈等基本操作 (3)队列的逻辑结构特点 (4)顺序队列(主要是循环队列)和链队列上实现的入队、出队等基本算法 (5)栈和队列简单应用 4、树 (1)树的基本概念 (2)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及两种存储方法、特点 (3)二叉树的三种遍历(递归算法及应用+按层次遍历) (4)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5)树和森林与二叉树之间的转换方法 5、图 (1)图的基本概念 (2)图的存储结构包括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3)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遍历及广度优先搜索遍历) (4)拓朴排序算法思想 (5)最小生成树算法基本思想 6、查找 (1)线性表的查找(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算法 (2)散列表的查找(线性探测法和链地址法) (3)分析各种查找算法的平均查找长度ASL 7、排序 (1)要求掌握下述的主要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排序过程、稳定性及时间量级 (2)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算法思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国情况

中科大的出国留学情况 科大的出国留学情况 科大学生出国留学不花钱 科大统计的学生出国留学都是指考取国外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简称全奖),即国外大学免除学费并提供非常充裕的生活费。 科大本科出国深造比例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国第一,众所周知。近来一些名牌大学为了招揽优秀学生,也开始宣传自己的出国人数如何多,比例如何高,学校如何好。其常用的欺骗宣传手法如下: (1)把没有全额奖学金的大学录取通知算成出国人数。中科大只计算国外大学全奖录取通知,国外大学免学费,并提供充裕的生活费。 (2)把研究生获得的国外大学全奖模糊处理,误导考生认为是本科生拿到的。中科大只计算本科生获得的全奖。 (3)把与国外大学短期暂时性质的交换生算成出国人数。中科大只计算本科毕业后永久性质的出国(当然,以后可以自愿回国)。 (4)把暂时性质的几个月或者一两年的公派留学人数算成出国人数。同上,中科大只计算本科毕业后永久性质的出国。 (5)把一个学生拿到的N所大学全奖当成N个重复宣传。中科大当然只算一个学生出国。 (6)把博士后和访问学者计算成出国人数。这部分人根本不是学生,中科大从来不加上这部分数字误导考生。 本科毕业生获美国博士学位者,科大总数第三,比例第一 https://www.doczj.com/doc/c010823474.html,/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561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学子走出国门,留学海外,掀起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向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学习的浪潮。从早期的有组织的国家行为,到现在以民间自觉自发留学为主、政府组织留学为辅,大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其他国家努力学习科学、工程、人文等现代文化和文明。在科学、文化最发达的美国,这一点尤其明显。近年来,美国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三分之二被美国人获得,三分之一被留学生获得。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近十几年来第一位的都是中国。这几年,每年有近四千名在中国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学者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第二名韩国的三倍!在获得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中,在中国大陆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每年有三千人左右,在中国台湾的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每年有七百人左右。现代的留学生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国自己的现代学位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大学每年颁发的博士学位数量在不断增长,相信质量也将不断提高。据统计,已有17名

北京工商大学-2018年-研究生入学初试自命题科目-432统计学考试大纲

目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2)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儿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数据分析的金发原理和方法。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统计学12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简答题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计算与分析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概率论3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简答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计算与分析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III 考查内容 一、统计学 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统计学》考试大纲

《统计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评价目标 2020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统计学》是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权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统计学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统计学》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技巧,以及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计学》考试大纲力求能够较充分地反映本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要求考生: 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初步具备应用统计分析、统计推断和统计预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考试内容 《统计学》考试由“统计基本概念”、“统计推断”和“统计分析应用”三部分组成。 统计基本概念包括:统计数据及其分类,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数据整理,频数分布,各种数值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标准差、众数、中位数,偏度和峰度等;统计量及其分布。(30分) 统计推断理论包括:事件及关系和运算、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和全概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三个常用的抽样分布(χ2—分布、t—分布和F—分布);参数的点估计(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及其优良性评判,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的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名单

附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学生名单 少年班: 陈东张毅杨恒犀李振华赵蕴哲谭政杨潇洋 任明亮左明轩黄山彭锐蔡刘飞 数学系: 周俊杰刘博董攀登马杰干政李晓冰仲杏慧 俞建青申述赵青步红兰阳燕红沈俊丁惠生物理类: 陈作晶安然何燕怡唐剑张翼刘春山朱纯 赵昕惠志达杨驰吴昊许宿淮黄坚姜峰 曹桂平李亦鸣邓小超师振宇郭松郑雨枫黄世嘉 刘磊潘弘董亚雪郑昌成蔡小冬任晓铭刘杨 李联臣王超刘婧婧任间李玉生张岳华程敬原 丁桂军王艳杨勇高夫温浩礼赵亚丽何广宏 高惠平肖云峰 化学物理系: 邹思睿李文博施钧辉汪令乐张彬王兆祥李遵云 刘光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汤启立郑海波史怡徐欢李建恒姚雅萱孙仕勇 许杨周晓亮孔辉左艳波 化学系: 沈况杨楚汀麦成康俞一赟何晶王娜侯维乙 杨玖重赵道利王桃玲陈涛陈小平罗巍张王兵 席广成刘绍阳王嘉瑞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翁松青李悦芳杨一行赵爽寇大治周志立杨栓 丁鹏 生命科学学院: 苏明商一于悦洋蔡华勇丁曰和林栲王鑫 李国政魏希希魏世喜陈昊东郭雨刚庄骏王冬梅 方辉江维梅一德徐珺劼魏志毅徐鹏景罗昊力学和机械工程系: 罗斌强李邦明巫祥超王奉超顾瑞晏顺坪孙红灵 孙亮赵凯郑志军薛炳熊志铭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

张秋萍赵高飞滕伟冰郝鹏付强杨军王亚军 汪小鹏金熠毛磊张明军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李名锐白冰李传峰王刚丁金磊郭涛甘明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 周全许杰才华余弦桂创华马彦程显刚 王尔玉刘春天吴俊桥肖东张金勇安峰岩余帆 阮惠炜侯会满陈飘施冠超陈拥权董海涛包先春 陈立均宫勋单剑锋刘乃金许小东刘利覃振权 黄景博张金平王鹏伟 自动化系: 徐大川汪伏波马量杨奎元陈聪孟彦鹏李进 苏杭杨天宝赵立恒张西文周强强崔连喜周露平 郑艳霞周军李春林王文涛胡振华盛延敏张陈斌 武海澄金学成李爱龙陈明智李鹏徐志张国军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王淑玲牟琳冯晓静谢明壤龙刚宋洪浩蔡李 王录恩陈忠良熊志斌陈鑫何明明曹益华曹鹏 祁堃陈小岩王宇亮周伟陈久生林青松王剑 陈凯陈波孙伟峰郭磊涛徐诚浪林华辉葛亮 王峰靳霄范乐刘定书江涛虞杨生江斌施朝阳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吴波王胜南沈悦潘邦淦姜卫武郭晓东陈晓琳 蔡尚彭秀莲安滨张浩刘明辉姚海东张英娟 王欣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张少兵自勇陶健宝黄玉王威苏振鹏谢丽莎 陈晓玮韩雪黄灿 管理学院: 郭飞刘韵毅张颖刘飞金伟申义李哲鹏 钟小辉王玉红卢正刚秦正云梁晓艳李志刚叶跃祥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 彭彬史玲玲张晓兵 管理科学系: 倪慧荟 统计与金融系: 王婧如张娟张捷梁羽周曾宪溟辛璐

应用统计硕士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儿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数据分析的金发原理和方法。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统计学12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简答题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计算与分析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概率论3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单项选择题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简答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计算与分析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III 考查内容 一、统计学 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水平: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西南财经大学2019统计学432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 Ⅰ考核目标 《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和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便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能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3.能掌握基本的概率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推断统计中。 Ⅱ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Ⅲ考试主要范围 一、描述统计与数理统计学部分 1.统计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 3.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的方法; 4.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的方法; 5.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平均数、中位数、分位数和众数;

6.用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差异:方差和标准差 7.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8.样本量的确定; 9.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 10.一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1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2.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实现和结果解释; 13.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差别,相关关系的检验; 1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1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16.时间序列的指标分析法与组成要素分析; 17.统计指数理论和编制方法; 18.多指标综合评价。 二、概率论部分 1.事件及关系和运算; 2.事件的概率; 3.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4.随机变量的定义;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离散型均匀分布、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6.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7.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学教案7

第二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2-1 物质的电性质
一、物质电性质分类
纳米变阻箱
1. 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
各种物质电性质的不同,早在18世纪初就为人们所 各种物质电性质的不同,早在 世纪初就为人们所 注意了。 年 英国人格雷( ) 注意了。1729年,英国人格雷(Stephen Gray)就 发现金属和丝绸的电性质不同, 发现金属和丝绸的电性质不同,前者接触带电体时 能很快把电荷转移或传导到别的地方, 能很快把电荷转移或传导到别的地方,而后者却不 能。 由于不同原子内部的电子数目和原子核内的情况各 不相同, 不相同,由不同原子聚集在一起构成的不同物质的 电性质也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差别很大。 电性质也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差别很大。即使是由 相同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 相同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 度、压强等)不同,电性质也有差异。 压强等)不同, 电性质也有差异。 电阻率(用符号ρ表示) 电阻率(用符号ρ表示)是可以定量反映物质传导 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横截面、 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横截面、单 位长度的物质电阻。物质的ρ越小, 位长度的物质电阻。物质的ρ越小,其传移和传导 电荷的能力越强。 电荷的能力越强。
(1)导 体
B.
J.Y
e
转移和传导电荷能力很强的物质, 转移和传导电荷能力很强的物质,或者 说电荷很容易在其中移动的物质; 说电荷很容易在其中移动的物质;导体 之间。 的电阻率约在 10-8 m~10-6 m之间。 ~ 之间 导体有固态物质,如金属、合金、石墨、 导体有固态物质,如金属、合金、石墨、 人体、地等;有液态物质,如电解液, 人体、地等;有液态物质,如电解液, 即酸、碱、盐的水溶液等;也有气体物 即酸、 盐的水溶液等; 如各种电离气体.此外, 质,如各种电离气体.此外,在导体中 还有等离子体和超导体。 还有等离子体和超导体。
(2)绝缘体
转移和传导电荷能力很差的物质, 转移和传导电荷能力很差的物质,即电 荷在其中很难移动的物质; 荷在其中很难移动的物质;绝缘体的电 阻率一般为10 阻率一般为 6 m~1018 m。 ~ 。 绝缘体同样有固态物质,如玻璃、橡胶、 绝缘体同样有固态物质,如玻璃、橡胶、 塑料、瓷器、云母、纸等。 塑料、瓷器、云母、纸等。 有液态物质,如各种油。 有液态物质,如各种油。 也有气态物质,如未电离的各种气体。 也有气态物质,如未电离的各种气体。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应用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应用统计是介绍基本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它利用描述方法和推断方法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地介绍统计指标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展示,并据此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预测和决策。因此,应用统计对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开设目的主要是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分析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应用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使学生了解统计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能够初步根据具体任务和条件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做好定量分析,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问题的实证研究、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的需要。 2、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很容易地理解其他课程中的一些数量分析方法,并能独立地完成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 3、能够熟练应用Excel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中国科技大学 校医院

陈林义主任简介 陈林义,研究员(三级教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院长、眼科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儿童弱视、斜视研究治疗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视光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徽省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眼视光专业教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学会委员、安徽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学组组长、安徽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委员、安徽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安徽省心血管疾病康复学会常务委员、《实用防盲技术》杂志编委、安徽省医用激光学会常务委员等职。 陈林义教授从事眼科工作及临床视觉研究三十余年,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撰写《儿童弱视防治》、《青少年近视眼防治》、《儿童眼病诊断与治疗》专著三本,合著两本。其中《儿童弱视诊断与防治》获全国日月花杯优秀图书奖,并在台湾地区出版发行,并以此书为篮本拍摄了儿童弱视防治科普片,分别在安徽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 陈林义教授还利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省内外作《儿童弱视的筛选》、《儿童弱视的治疗与注意事项》、《儿童眼镜处方原则》、《先天性眼球震颤》、《屈光参差与影像不等》、《斜视手术与手术量的设计》、《斜视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近视眼防治新概念》以及对《RGP、角膜塑形术治疗青少年角膜性大散光与青少年近视眼的临床研究》等学术报告和讲座。 陈林义教授八十年代初即率先在我省开展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及青少年近视眼防治专科门诊,从事儿童眼病及视觉的研究工作,填补了我省在该领域的空白。2008年陈林义同志又被同行专家选为安徽省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学组组长,成为该领域在安徽省的首任学科带头人。 为了表彰陈林义教授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及我国的儿童眼科事业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1993年即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陈林义教授还先后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安徽省优秀校医、安徽省防盲先进个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王宽成育才奖等荣誉称号。 陈大本主任简介 陈大本,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享受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科技大学现代视光学研究所副所长,蚌埠医学院教研室主任,蚌医附院眼科主任,安徽省白内障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华眼科学会白内障人工晶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遗传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原任安徽省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特长:白内障人工晶体,视觉光学(近视,老视)等临床诊断,预防与治疗。学术:是我国中华眼科学会白内障人工晶体学组,中华医学遗传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创始人之一,先后举办全国性白内障人工晶体学习培训班七期,为我国24个省市培养了白内障人工晶体人才500多名,科技成果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三等、四等及卫生厅二等奖等四项奖,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20余篇,在全国性专业眼科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与合著眼科专业书籍四部。 刘广进主任介绍 刘广进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安徽省立医院眼科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科建设一览表 国家重点学科(2007-8-2教育部教研函【2007】4号) 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8个)0701 数学 0702 物理学 0703 化学 0708 地球物理学0710 生物学 0712 科学技术史0801 力学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4个)0701 数学 0702 物理学0703 化学 0708 地球物理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7-11-4 教育部教研函【2007】6号) 学科代码学科名称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安徽省重点学科(208-9-18安徽省教育厅教高【2008】2号) 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 A类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B类(共19个)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80300 光学工程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701 工程热物理 080702 热能工程 080901 物理电子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3001 环境科学 083002 环境工程

083101 生物医学工程 120202 企业管理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共15个) 数学、天文与理论物理中的若干前沿和交叉问题量子材料构筑与量子态探测及规律 选键化学基础与前沿地球层圈相互作用 蛋白质网络与细胞活动多尺度复杂系统力学 先进光源基础和同步辐射新方法技术及应用核聚变与高能物理的基础与前沿问题研究 火灾科学与公共安全多尺度功能材料的组装化学 光子的量子调控和微纳操作无线环境下的网络通信与媒体服务 绿色化学与生物相关化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突发事件历史分析与应急管理 “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类别名称 一类科技创新平台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二类科技创新平台火灾安全科技创新平台 信息科技前沿理论及应用研究创新平台 地球与空间系统科学科技创新平台 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科技史与科技文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基地 其他 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实践基地1、同步辐射博士生创新中心 2、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生创新中心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数学、物理、力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2、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1、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3、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4、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高性能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

2019统计学考试大纲

统计学导论》考试大纲 二、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目的 《统计学》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系统地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思想,培养对统计的兴趣,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应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该门课程的特点是不着重于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而是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 1.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2.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够熟练应用常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清楚统计方法所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好是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计算机进行分析。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三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第五章抽样估计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七章时间数列 第八章统计指数

备注:教材中的其他章节,考试不做要求! 考试重点(必须掌握): 1、第二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分组数据均值、标准差、变异系 数等指标计算 2、第三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六种常用的相对指标计算方法 3、第五章抽样估计第一套模式和第二套模式(参见 PPT) 4、第七章时间序列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量、累积增 长量、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的计算 5、第八章统计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计 算、指标体系多因素分析 第一章总论 本章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统计数据类型及其研究方法和统计学中的有关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具体要求:①理解统计的含义与本质;②对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的简要历史,特别是对主要学派有所了解;③比较全面地认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作用;④熟知统计数据的各种类型、特征以及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的研究过程和基本方法;⑤对总体、个体、样本、标志、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学 一、统计的含义与本质“统计学”是统计一词的三个含义之一。 统计泛指:统计数据、统计活动和统计学。 统计数据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则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 统计的本质: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看,经历了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阶段,主要的学派有政治算术学派,国势学派(记述学派),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经济统计学派等。 三、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统计学是一门以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的方法论 科学。 四、统计学的作用

中国科技大学游记

游学·在中科大 2014年5月17日,我校高二年级的31名同学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放周活动。本届科技活动周以“科学生活创新圆梦”为主题,于5月17至18日两天向社会公众开放。 不论是从五点十五分开始的星期六,还是一群满怀对中国科技大学这样高等学府的期盼的同学来看,这一天都注定不平凡。 早晨八点四十,天气凉爽,同学们激动地迈进了中科大的大门。上午的行程主要安排在中科大东区。大家首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等部分学系,在核固体物理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开放点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科学海洋的辽阔与妙不可言。

在体验了科学的魅力之后,安一游学队伍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科大的校史馆。 中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于1958年创办的名校。在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令下,经当时的总书记邓小平的批准,中国科学院迅速地筹办了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提出“理工结合,所系结合,全院办校”的方针,这在中国是开创性的,在世界的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人大副委员长暨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担任校长。一批著名的数、理、化、天、地、生 学科的科学家担任校系领导。如物理学家严济慈任副校长,

数学家华罗庚任数学系主任,关肇直任数学系副主任,力学家钱学森任力学系主任,郭永怀任力学系副主任等等。为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的斗志,郭沫若创作了中国科技大学校歌,著名的音乐家,延安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为中国科技大学校歌谱曲。中国科大开学之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期望开启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科大依次经历了困境求进、稳步发展几个阶段,并在近年间迎来了令人振奋的崭新时期。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届科技强军奖学金的学生名单 宋翊宁PB06001106 刘红岩PB06001107 刘昭PB06001108 李玉胜PB06001109 吴嘉扬PB06001110 刘汉超PB06203116 付宸硕PB06203117 白珍PB06203118 张乐PB06203188 刘莹PB06203189 才伟PB06203257 周军PB06203258 周哲PB06203259 田野PB06005082 金敬峰PB06005083 王超PB06005084 燕振国PB06005085 付佳PB06005086 李博PB06005087 金龙文PB06009101 阮金陆PB06009102 程杰PB06009103 陈忠凯PB06009104 张浩PB06009105 赵岩PB06009106 刘小东PB06013072 周国栋PB06013073 谢红占PB06013074 郭启龙PB06013075 白云PB06013076 王乐PB06001111 张良PB06013231 王海亮PB06013232 刘海陆PB06210120 于雯PB06210125 成坎PB06210251 王一川PB06210375 靳笑晗PB06210499 张海龙PB06210504 孙晓霞PB06210500 张晓鹏PB06210505 张智香PB06210121 杨岢铭PB06210247 李晶PB06210248 郭景海PB06210250 徐永杰PB06210377 李贵根PB06210501 张成鲁PB06210502 周臻PB06210503 冀可可PB06210122 武杨PB06210124 李晓方PB06210252 吴灏PB06210249 林仁俊PB06210374 欧阳柳PB06210376 柴国文PB06210379 翁仕印PB052101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