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国家审定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品种目录的公示(精品)

关于国家审定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品种目录的公示(精品)

关于国家审定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品种目录的公示(精品)
关于国家审定第一批主要农作物品种目录的公示(精品)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03]3号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党政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要在经费投入、人员保证、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支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保证国家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教育部将建立“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发布与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关的政策、规定、标准、通知等信息,并接受网上申请,开展网上评审、网上公开精品课程等工作。 一、申报方式 1.申报条件。国家精品课程原则上应是本科、高职高专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必须已在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院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教授职称(高职高专院校可适当放宽条件)。有关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已经上网。同时,为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授课效果,还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 2.申报步骤。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公文内容应包括申请学校名称、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主讲教师姓名等,不再附申请表格和说明材料。另由申报课程所在学校组织课程主讲教师通过“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直接提交课程的申请表格、说明材料以及课程上网的网址(包括进入密码)等。教育部不直接受理高等学校提出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申请。 3.申报时间及受理机构。国家精品课程自2003年起,连续评审5年,每年评审一次,申报截止日期为当年的9月15日(2003年将根据情况适当延期)。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受理机构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邮政编码:100816,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 二、评审方式 教育部将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评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格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学校举证、审看录像、网上学生评价)和公示材料(包括申请表格、说明材料、上网资源、学校举证、教学录像、网上学生评价意见)30天。情况特殊的也可委托专家到校现场复审。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由教育部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三、运行管理 1.课程上网。由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确因技术原因需要中断的,必须在“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中注明原因。所在学校和课程人员应及时排除问题,尽快恢复上网课程的正常运行。 2.年度检查。国家精品课程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在

各个专业37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网址)

各个专业37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网址 中国古代文学史; 复旦大学; 骆玉明;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jpkc/jpkcList.htm;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无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jpkc;用户名:psjs;口令:psjs890;备注:无 钢琴; 首都师范大学; 黄瑂莹; 文学; 艺术类 链接:http://202.204.208.83/gangqin/;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无 电影摄影创作; 北京电影学院; 穆德远; 文学; 艺术类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jpkc/dysycz/mdylx.htm;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无 《图形创意》; 同济大学; 林家阳; 文学; 艺术类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txcy/;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无 艺术概论; 北京大学; 彭吉象; 文学; 艺术类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jingpin/jingpin.htm;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艺术概论》课程主页 中国传统器乐; 中央音乐学院; 袁静芳; 文学; 艺术类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用户名:ZSB030010667;口令:895643201;备注:学生入口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用户名:ZSB030010667;口令:895643201;备注:学生入口 交响音乐鉴赏; 上海交通大学; 胡企平;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链接:http://202.120.11.53:8001;用户名:admin;口令:admin;备注:主机 链接:http://202.120.12.19:8001;用户名:admin;口令:admin;备注:副机 中国传统文化; 西北大学; 方光华;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ctwh/index.htm;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无 大学语文; 东南大学; 王步高;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大学语文网站 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jpkc/declare;用户名:无;口令:无;备注:教务处精品课程申报网页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清华大学; 彭林;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 链接:http://166.111.37.254;用户名:wwjp;口令:wwjp;备注:无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第三版)) 龚沛增 杨志强 陆慰民 编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

教学安排

程序设计概述 概述第1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1.1 Visual Basic 简介 1.2 VB集成开发环境 1.3 创建应用程序过程 1.4 VB帮助系统

1.1 Visual Basic 简介 1.1.1 Visual Basic的发展1.1.2 Visual Basic的特点1.1.3 如何学习Visual Basic

1.1.1 Visual Basic 的发展BASIC BASIC((Beginner ’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Instruction Code))语言的发展概况语言的发展概况((四阶段阶段):): 1.1.初级初级初级Basic Basic Basic::64~7474,,Basic Basic语言问世语言问世 2.2.微机微机微机Basic Basic Basic::75~8585,,微机上固化微机上固化Basic Basic Basic语言语言 3.3.结构化结构化结构化Basic Basic Basic::86~9090,,结构化的结构化的Basic Basic Basic语言语言 4.4.可视化可视化可视化Basic Basic Basic::9191至今至今至今,,VB VB((微软推出微软推出))

Visual Basic 的发展 19911991年 年Microsoft Microsoft公司推出公司推出Visual Basic1.0,以可视化工具为界面设计可视化工具为界面设计、、结构化结构化Basic Basic Basic语言为基语言为基础,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从19911991年的年的年的VB1.0VB1.0VB1.0至至19981998年的年的年的VB6.0VB6.0VB6.0的多次版本升级的多次版本升级的多次版本升级,,功能更强大功能更强大、、完善,应用面更广应用面更广。。 2000年发布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 ,2005年发布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满分:100分 考试限时:120分钟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说明:允许考生使用××型号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 (A)主动开发型 (B)以事为中心 (C)被动反应型 (D)以人为中心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中期规划通常指( ) (A)3年至5年 (B)6个月至1年 (C)3个月至6个月 (D) 1年至3年 3、( )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本企业内外部条件选择预测技术,然后对人员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 (A)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B)人力资源数量预测 (C)人力资源预测 (D)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4、组织发展的( )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把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动态团体之中,共同完成某个项目。 (A )小型化 (B )弹性化 (C )虚拟化 (D )扁平化 5、销售提成工资制度属于( )。 (A )能力工资 (B )绩效工资 (C )技术工资 (D )奖励工资 6、( )是一种信息双向性交流的培训方式,其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两者融合到一起,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培训方法。 (A )案例研究法 (B )角色扮演法 (C )头脑风暴法 (D )个别指导法

7、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晋升对下列哪种人员最具吸引力()(A)专业技术人员(B)销售人员(C)一线生产人员(D)管理人员 8、下列有关薪酬优点的描述属于技能或能力薪酬的是() (A)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B)有助于高度参与型管理风格的形成(C)有利于职位轮换(D)有利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9、()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往往形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而且这一印象在以后较长时期内不容易改变。 (A)首应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偏见效应 10、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在有效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如何在众多目标中达到()的最大化。 (A)人力资源效益(B)整体效益 (C)个体效益(D)管理效益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工作设计 2、职业生涯管理 3、绩效管理 4、刻板印象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9年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 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 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 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 注:

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 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 课程介绍 教学大纲 教学日历 演示文稿

教学录像

教学案例 例题 作业/试卷 实验/实训/实习资源

文献资源 常见问题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1.网页型课件

上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书目

2013年4月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级统考课程考试大纲、教材书目(草案) 作者博益网添加日期2012/10/30 11:22:19 31华师大 公共关 系(专) (A050 303) 907 8 商务促 销策划 6 商务促 销策划 甘忠 泽主 编、何 修猛 等编 著 复 旦 大 学 199 9年 7月 第一 版 商 务 促 销 策 划 自 考 大 纲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00年 版 31华师大 国际贸 易(国际 商务方 向)(专) (A020 109) 69 国际税 收 5 ★国际 税收教 程 曹雪 琴 立 信 会 计 201 1年 6月 第1 版 国 际 税 收 自 考 大 纲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12年 版 31华师大 国际贸 易(国际 商务方 向)(专) (A020 109) 775 国际投 资学 6 国际投 资 叶守 礼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0 0年 12 月第 1版 国 际 投 资 自 考 大 纲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与教材 合订 31华师大汉语言 文学 (本) (C050 105) 815 西方文 论选读 4 当代西 方文艺 理论 朱立 元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199 7年 6月 第1 版或 200 5年 4月 第2 版 西 方 文 论 选 读 自 考 大 纲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03年 3月版 31华师大汉语言 文学 (本) (C050 105) 894 西方现 代派文 学 5 欧美现 代主义 文学简 编 楼成 宏 上 海 文 艺 出 200 6年 10 月第 1版 西 方 现 代 派 华 东 师 范 大 2008年 7月版

电力行业精品教材书目

2007—2009年度电力行业精品教材书目 序号精品教材名称主编及单位参编及单位1电路上海电力学院杨欢红上海电力学院杨尔滨刘蓉晖 2电路分析基础南京工程学院王玫(主编) 宋卫菊田丽鸿(副主编) 南京工程学院郁汉琪 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华北电力大学李月乔华北电力大学刘向军刘春颖王赟文亚凤陈晓梅赵莲清 4电子技术(高等学校分层教学B)兰州交通大学罗映红兰州交通大学陶彩霞赵霞 5工程电磁场(附光盘)武汉大学杨宪章(主编) 湖北工业大学邹玲(副主编) 武汉大学樊亚东(副主编) 湖北工业大学王东剑刘俐 武汉大学李晓萍 武汉科技大学李文翔张丽 6电机学华南理工大学陈世元华南理工大学梁冠安尹华杰何志伟程小华杨向宇 7电机学东北电力大学曾令全东北电力大学李月玲庄旭赵妍李书权 8微特电机及系统东南大学程明东南大学林明耀 内蒙古工业大学张润和 9自动控制原理-理论篇上海电力学院杨平(统稿)翁思义(统稿)郭平 10自动控制元件哈尔滨工程大学池海红(统稿)单蔓红哈尔滨工程大学刘涛 11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范永胜(统稿) 黑龙江工程学院徐鹿眉(主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桂垣(副主编) 黑龙江工程学院宋起超(副主编)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张晓峰王有春 12检测技术及仪表东北电力大学王建国(主编) 刘彦臣(副主编) 华北电力大学仝卫国(副主编) 东北电力大学沈继忱陈立军张玉财 13检测与转换技术河南理工大学董爱华(主编) 李良(副主编) 河南理工大学余琼芳苏波吕辉曾志辉 刘群坡仝兆景 郑煤集团谢东力 —1—

14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原理及实践黑龙江科技学院付家才(主编) 沈显庆孟毅男(副主编) 黑龙江科技学院韩龙曹小燕周杰孙鹏 潘洪亮孙桂芝 15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华北电力大学常太华(统稿)苏杰华北电力大学仝卫国 16自动化专业概论华北电力大学韩璞(统稿)东北电力大学王建国 17电力工程概论(第三版)上海电力学院韦钢上海电力学院张永健陆剑峰丁会凯18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沈阳工程学院刘宝贵(统稿)杨志辉 19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太原理工大学邵玉槐太原理工大学秦文萍 20电力网继电保护原理沈阳农业大学孙国凯(统稿) 田有文(主编) 大连海洋大学葛廷友(副主编) 葛廷友滕颖辉(副主编) 石河子大学张执超 山西农业大学刘振宇 21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上海电力学院高亮 22电力系统污秽与覆冰绝缘重庆大学蒋兴良(统稿)舒立春孙才新重庆大学张志劲胡琴胡建林 23电能计量技术(第二版)华北电力大学黄伟山西大学工程学院付艮秀上海电力学院王鲁杨 24电力市场运营系统(第二版)四川大学刘继春四川大学刘俊勇25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第二版)南京工程学院刘秋华 26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华中科技大学李维波 27泵与风机华北电力大学安连锁(主编) 吕玉坤(副主编) 华北电力大学贾瑞宣 28动力工程概论华北电力大学付忠广华北电力大学卞双山东大学程世庆 29热工基础华北电力大学王修彦(统稿)张晓东 30热工过程自动调节南京工程学院丁轲轲(主编) 刘久斌(副主编) 南京工程学院林青 31火电厂计算机控制南京工程学院刘志远南京工程学院缪国钧北京交通大学徐建涛 —2—

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bgchen@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 2011年07月

课程申报重点 一 课程设置 1 教学方法与手段3 实践条件 5 课程建设体会 四

申报重点(疑难点)1:课程设置 理念思路——创新>>>>校企合作开发 课程定位——准确>>>>工作岗位任务 内容选取——针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内容组织——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 申报重点(疑难点)2 :教学内容

申报重点(疑难点)3: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模式——行动导向>>>>突出创新 现代技术——多面展现>>>>师生并举 整体实力=技术服务+教研项目+企业兼职团队结构=信息准确+前后一致+符合需求课程主持人=工作业绩+行业企业影响力 申报重点(疑难点)4 :教学团队

申报重点(疑难点)5: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多面而又客观(专家、学生、优缺点)社会认可——多证书、用人单位、技能大赛课程特色——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课程特色——专业特征(体现职业性) 课程特色——精练总结(3个左右为宜) 申报重点(疑难点)6 :课程特色

“五个一流”: 一流教师队伍——知识、能力、实践经验; 一流教学内容——实用、系统、地方特色; 一流教学方法——因材、灵活、行动导向; 一流教学用书——现代、简明、案例主体; 一流教学管理——开放、控制、把握激励。 国家 精品 课程 总体 要求“四个加强”:加强素质教育——重视能力导向;加强专业改革——重视就业导向;加强课程建设——重视过程导向;加强模式改革——重视实践导向。 “三个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和校外并重; 教学团队建设——专职和兼职结合; 保障体系建设——资金和政策同注。 课程申报重点 一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总结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总结 未来五年更新计划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11月15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总结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精品开发课程建设总结开放通知精神,对“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行总结如下: 1.“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课建设情况 “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是2008年评选的国家级精品课,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理念建成的,精品课资源见表1。 表1 2008年精品课资源 序号资源名称资源内容数量、格式 1 申报表23页Word、图、表混排 2 教学内容教学课件204个ppt 教材与辅助资料205页 教师手册(合)(教案) Word、图、表混排 考核单 学习任务单(合) 学员手册(合)(任务书) 自我测试Microsoft Word 文档 3 教学评价毕业生风采5页 督导评价 Word、图、表混排 企业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 4 教学团队技术支持15页 兼职教师 Word、图、表混排 教研成果 课程负责人 团队建设 团队介绍 主讲教师 5 教学效果毕业生风采Word、图、表混排12页

督导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 6 课程标准考核方法Word、图、表混排62页 课程框架 情境设计(教学大纲) 7 课程定位背景分析 行动领域分析 Word、图、表混排62页 课程任务 课程设计思路 能力目标 学习领域 专业定位 8 实践条件实训平台Word、图、表混排6页 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9 特色资源说课录像32.2MB 15minwmv 教学录像 3.5GB 100min 设计录像 wmv 其他视频 通过上述表格中列举的资源看,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满足教学要求。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网络视频资源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12年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 “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于2012年启动申报,2013年9月正式建成,在对部分内容进行解构,对原有资源进行改善,形成内容丰富多彩网络资源课程。图1为“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爱课网上的网页首页。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

一、“教育学原理”部分: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学科学出版社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6、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7、《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原理(修订版)》,孙喜亭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教育原理》,袁振国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鲁洁,《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11、郑金洲编写的《教育通论》 二、教育心理学部分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冯中良、伍新春等编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5、《教育心理学》,瞿葆奎,人民教育出版社 6、《教育心理学》,张春兴,浙江教育出版社 7、《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8、《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9、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三、中外教育史部分 1、王炳照等编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孙培青编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袁振国主编的《中外教育史》 四、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编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秉德编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5、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6、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标黑体字部分为重点推荐书目。在完成这些教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翻阅其他书目的知识以扩展知识面和扩大知识储备。

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docx

附件: 2009 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 序号教材名称主编或作者第一主编或作者单位出版社 1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衣俊卿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出版社 2知识产权法学(第四版)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经济法学( 2008年版)张守文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4西方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唐士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5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修订版)潘耀昌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6中国史纲要(增订本) ( 上、下)翦伯赞、吴宗国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7工程图形学宗士增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8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第二版)王仕璠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9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刘培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10汉语口语速成 * 基础篇(日文注释)马箭飞、李德钧、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成文 11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 ( 第二版)李德仁、王树根、 武汉大学测绘出版社周月琴 1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二版)徐科军合肥工业大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13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第二版)寇戈、蒋立平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14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解放军理工大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15电子政务(第二版)赵国俊中国人民大学电子工业出版社 16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版)李严锋、张丽娟云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7医学信息检索教程(第二版)董建成南通大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18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律出版社 19中国宪法(第二版)胡锦光、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出版社 20国际贸易法(第四版)王传丽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出版社 21国际经济法 ( 第二版)董世忠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2公共经济学王雍君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3政治经济学(第三版)谢地、宋冬林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24产业经济学王俊豪浙江财经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 25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经济 黎诣远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学;宏观经济学 26国际贸易(第二版)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7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三版)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8财政学(第三版)邓子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9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冯庆华、陈科芳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 实践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21年起开始实施,历经近10年,已先后建成3900余门覆盖多个学科、含有丰富网上教学资源的国家精品课程,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及优质资源共享作出了贡献。202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的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如何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1.我校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具有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培养掌握先进计算技术的人才的作用。因此,高校各专业都普遍设置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受众面很广。为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保证教学质量和优质资源共享,我校自2021年开始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已先后建成4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及1门校级精品课程,实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规定的计算机基础主干课程“门门是精品”。并提出了“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实验环境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程序

附件1: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一、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 (一)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二)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三)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3)。 (四)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 二、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高职课程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

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详见评审指标); (二)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三)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 (四)申报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三、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四、国家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请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内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全国各高等学校。 五、课程申报高校要为申报课程提供建设经费,申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要保证课程网站畅通,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内容。 六、教育部高教司将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对于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书目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书目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诗》[苏] 马卡连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专门在2003-02-13的《南方周末》上推荐此书) 20、《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21、《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统先译。 23、《科学与教育》(此书写于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4、《教育漫话》(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英] 约翰"洛克著/ 徐诚、扬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5、《成功智力》[美国]R.J.斯腾伯格俞晓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吴 宁 冯博琴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关系高等教育质量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本文针对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8年精品课程建设体会及近两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对此次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一些认识和思考,设计了新的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体系,并给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品资源建设方案。 关键词: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资源共享;教学体系;计算思维 一、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历经近10年,已先后建成3900余门覆盖多个学科、含有丰富网上教学资源的国家精品课程,为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及优质资源共享作出了贡献。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1]。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的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 如何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1.我校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 与其他学科不同,计算机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具有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培养掌握先进计算技术的人才的作用[3]。因此,高校各专业都普遍设置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受众面很广。为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保证 教学质量和优质资源共享,我校自2003年开始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已先后建成4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及1门校级精品课程,实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规定的计算机基础主干课程“门门是精品”。并提出了“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实验环境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根本,师资队伍是关键”等精品课程建设要领。所构建的优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吸引了众多校内外教师和学生访问。截止2012年7月,各课程及门户网站的总点击率超过1178万次,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2.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优质资源的共享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学者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学科分布、资源可浏览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4]。除此之外,我们认为依然还存在以下问题: (1)知识产权问题。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应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但由于在以往建设中更多地强调了资源的丰富性及优质性,没有考虑到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开放和共享。造成了部分课程网站资源无法打开的现象。 (2)用户对象定位问题。现有精品课程建设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教师的需求,而对学生的需求则考虑较少。 吴宁,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教授。6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 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88/201206/137333.html 【浏览字体:大中小】2012-06-07 文章来源:高教司 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 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 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 注: 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 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 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 课程介绍 要求属性 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覆盖面、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授课对象要求、教材与参考资料 必选项 等内容 采用DOC或DOCX格式必选项 教学大纲 要求属性 教学大纲以纲要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应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 必选项 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 采用DOC或DOCX格式必选项 教学日历 要求属性 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课外作业、授课方式等必选项 采用DOC或DOCX格式必选项 演示文稿

专业课《高等代数》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专业课《高等代数》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及参考书:《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教程》(上、下册),王萼芳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内容(打*部分内容或章节要求重点掌握) 多项式: *整除概念,带余除法理论; 最大公因式定义及求法; *多项式互素的概念与性质; *因式分解定理和不可约多项式的性质; *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行列式: *行列式的定义; *行列式性质及按行按列展开法则,并用此计算行列式; Laplace定理; *克莱拇法则; *线性方程组: 消元法;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性,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与秩; 矩阵的秩及求法;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通解及解的结构; *矩阵: 矩阵线性运算,乘法,转置及运算律; 矩阵初等变换,初等矩阵; 逆矩阵极其存在条件,求逆矩阵; 分块矩阵运算; 二次型: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 矩阵合同 *可逆线性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型; 惯性定理; *正定二次型判定; 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有限维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向量坐标;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子空间定义,维数与基、维数公式; *子空间的交与和,直和; 线性空间的同构; *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运算,线性变换的矩阵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可对角化问题; 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 不变子空间; 若尔当标准型的概念; 最小多项式; λ-矩阵 λ-矩阵等价标准型; *不变因子、行列式因子、初等因子的概念及其关系; *矩阵相似的条件; 若尔当标准型理论及求法; 欧氏空间 内积与欧氏空间定义,度量矩阵; 施密特正交化方法求标准正交基; *正交变换,对称变换; *对称矩阵的标准型及用正交线性替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型; 酉空间介绍。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doc

晋教高函〔2014〕35号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高等学校 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教高〔2013〕19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14年度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推荐范围和推荐条件 2014年各高校推荐的课程需符合《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晋教高〔2013〕19号)文件中要求的推荐范围和推荐条件。凡是符合条件的课程均可推荐,不受名额限制。 2.申报方式及材料上报时间安排 (1)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应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网站。基本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以及主要成员主讲的课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基

本资源为网页浏览模式且全部上网。 拓展资源包括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等。文科类课程可从中选择3个项目,理工农医类课程可从中选择4个项目进行开发.拓展资源浏览格式自定,但必须在通用网络浏览器下打开或下载. (2)在完成网络材料申报的同时,将《附件1: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和《附件2:2014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汇总表》(纸质版和电子版),以及学校推荐公文,各一式一份,于12月3日前报送到省教育厅高教处。 3。评审和遴选 省教育厅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专家组,依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标准,对各校推荐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网上评审和遴选。对公示后无异议的课程给予公布,授予“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誉称号。 附件:1.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 2.2014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汇总表 山西省教育厅 2014年11月5日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使用指南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使用指南 1.在地址栏输入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c01166984.html,/index进入主页面 2.在主页面右上册点击“联盟会员登录”: 3. 进入登录对话框后,“省份”栏请选择“天津市”;“会员单位”请选择“天 津天狮学院”;“用户名”请填写个人的4位职工号;密码默认:教职工本人工号后面再加两个0(例如工号为0015,那么密码则为001500)、学生为本人学号(为安全起见,首次登陆后请马上更改密码)。 4. 登录后页面显示如下:

请登录后马上进入“我的个人中心”自行修改。(为防止他人冒用,请尽快修改密码!) 5. 首次使用的用户,可以在页面上方点击“帮助”得到使用指导。 说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系统采取实名制登录,账号分别为各馆上报至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的实名登记表中职工号或者学号。教师权限和学生权限不同:教师账号可下载视频到本地观看,学生账号只可在线浏览观看。 资源中心简介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是在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背景下,在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建设的要求下,依据教育部教高厅函[2007]32号文件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国家级优质教学资源应用的服务机构。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制订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信息技术标准与规范,集成40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适应对精品课程进行存储、检索、服务运行需求的支撑环境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和资源中心,研究建立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与应用机制,实现对精品课

程内容的快速访问和个性化主动服务,使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享用优质教学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通过制定教学资源运营管理办法,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字版权保护,全面推动建立面向全国高校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教学资源建设、共享、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致力于建设面向国内外各行业、企业和教学资源提供者的开放式服务体系,通过集成国际、国内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全国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想的资源环境。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设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 宗旨 推广精品课程共享信息技术标准与规范探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建设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教学资源服务体系推动基于教学资源的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精品课程介绍 随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于一身的主干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六个方面内容: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包括网上申报、网上评审、会议终审、网上公示等四个步骤。 截至2007年,教育部用五年时间已经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1727门。其中2003年本科类课程127门,高职高专类课程24门;2004年分别是248和51门;2005年分别是238和60门;2006年分别是252和106门;2007年分别是405和167门,另外还有49门网络教育类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带动起超过6500多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一大批校级精品课程。 近日,2008年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根据质量工程建设要求,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至2010年再遴选3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届时将建成一个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