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几种方式及其意义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几种方式及其意义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刁期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几种方式及其意义
纪晓慧‘刘文华,
(1.迁东学院,辽宁丹东118000;2.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n6023)
摘要:随若中国社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日
趋频繁,人们在用语言进才们睁文化交际的同时,不要忽略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非语言沟通是指不通过语言
而传达出意思的沟通.但人们一般只重视学习语言交流的方式,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忽略了非语言交
流的信忠传递,从而导致了非语言交流研究的相对滞后.本丈简单介绍几种不同国家非语言交际的类型和不
同意义以及一些相关建议,以便于在今后的跨丈化交往中作为借鉴.
关锐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沟通;信忽传递
非语言交流是指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语言以外的所
有交流方式,它具有语言交流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跨
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共同构成
了交际的全过程。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成功的关键之
一就在于是否理解了非语言沟通。据研究者估计,在不同文
化的人们之间全部沟通中,有大约85%是靠非言语进行沟
通的。而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这种沟通类型的重要性也是
非常显著的。同语言一样,非语言交流方式作为一种传递信
息、交流思想的方式,不仅仅是一套相对物质的符号系统,
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现象,并具有相对稳定和不断发展
的属性。同语言交流方式相比,非语言交流方式具有更真实
的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以及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起着关键含义的作用等功能,并过倒高质盘的交际目的。就
一般而言,非语言沟通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身
体空间的利用以及沉默。
一、目光接触
与其他非语言交流一样,目光接触会对双方,即发送信
息者和接收信息者产生影响。这里着重研究目光接触的某些
难以看到的规则。
1.倾听时的眼神行为与发言时的眼神行为
很多研究表明,在发言利顷听的过程中,眼神行为是不
一样的。即使人们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之中,这种差异在子
文化中也会产生。
欧裔美国人在发言的时候,通常不会保持直接的、不变
的目光接触,他们宁愿更趋向于在说话的时候,把脸扭转过
去,仅仅偶尔回头扫一眼,以便确认与听者的眼神接触;但
是,当他们在倾听的时候,通常都会保持直接的、不变的目
光接触。也就是说,欧裔美国人通常受到的教育是听众一定
要专注地看着发言者。当其他人不能维持“正确的”目光接
触的时候,大部分欧裔美

国人都会感到恼火。非裔美国人在
说话时眼神通常是专注于听者的;然而,在倾听他认识的人
说话时,非裔美国人会低头也会转过头去。
2.直接或间接目光接触
关于目光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渊包区有着不同的
约定俗成,如是否可以看对方,看多久、什么时候可以看、
什么人不可以看,什么时候可以看、什么时候不可以看等。
有一句阿拉伯格言如是说:“眼瞧是心灵的窗户”。来自阿拉
伯文化的人们重视直接的、保持不变的目光接触,并将其看
作是良好沟通的基础。而在英语国家里,盯着对方看或看得
过久都是不合适的。美国人遇见陌生人的时候只会偷偷地扫
视一下,而不会直盯着陌生人。美国文化致育人们说,直接
的凝视是带有威胁性的和干扰性的。
二、面部衰悄
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面部表情是很不相同的,它可以
传递出诸如生气、商兴、悲伤、惊讶等感情。为了能够描述
这种多样性,我们主要讨论两种面部表情一点头与徽笑1.点头
点头的动作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作为同
意或者不同惫的表现方式,要是向美国商务人士询问点头示
意的惫思,大部分人的回答都会是“我同意。”但是,在保
加利亚,点头示意候表示的是否定的而不是肯定的回答。在
土耳其,要是舌头打响、下巴转动,通常表示不同意。
当点头作为一州团听工具的时候,要注惫可能产生的误
解。在不同的文化中,点头可能表示:(l)我在听,井且我
同意;(2)我在听,但是我未必同惫;(3)我有点糊涂,但
是我想你还是继续说下去吧,这样我会努力抓住你要说明的
慧思;(4)我通过非言语的肯定反馈,试图对你加以鼓励。
2.徽笑
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徽笑是另一种典型的具有不同含
义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在某些文化中,徽笑可以表示恐惧,
徽笑也可以是化解潜在攻击的方法,徽笑还可以表示友好,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徽笑可能代表紧张或尴尬。在美国文化
中,微笑有很多种意思,如愉快、友好、欢乐,这一点与很
多亚洲文化中以徽笑表示恐惧或馗尬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在不同的文化中,微笑还有不一样的使用频率。例如,
法国人是而理d’enie二~t(优伤的表情)的主人,而且不会无缘无故的徽笑;而在美国,人们会对那些完全陌生的
人微笑,表示没有敌意。但在某些场合,如果你不该笑的时
候笑了,贝卜会引起对方的反愚。例如,咋汐卜国人因为地板过
滑而打了一个侧起,旁边的中国人往往会笑,此时的笑并非
表达幸灾乐祸的意思,可能是表达“没有关系”或“别当一
回事情”的慧思,但因为你笑的不是时候

,可能会传递出其
他错误的信息。为了能够在跨文化沟通中取得成功,如果能
够弄清楚徽笑的狈率和惫义,就可以帮助你避免误解,更有
效地进行沟通。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观察点头和徽笑的运
用,而自己尚未确定惫思的时候,尽t不要用有任何积极的
102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月期
或消极的反应。
三、手势
手势是非语言交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功能
就如同视觉上的图像,表达了一种单一的意思或意念。在各
种不同的文化中,双手的运用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以自己
所在的文化环境去揣摩使用或者不用手势,这是很危险的。
应该在对话情景或者会议情景中,观察手势的幅度和样式,
在确定能够被其他文化正确理解的时候,再使用手势。
1.大幅或小幅的手势
在一些文化中,使用大幅的手势,表示这个人是个大人
物;而在另外一些文化中,使用大幅手势则表明这个人举止
不文雅。亚洲人通常更倾向于采用小幅手势,因此使用大幅
手势很可能令人讨厌、愤怒、心烦意乱。在拉丁美洲或者地
中海的文化中,人们可能会因为没有看到大幅手势而感到迷
惑,因此会怀疑说者的信心。为了避免产生问题,希望有效
地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商务人士应当仔细地观察;而且在了解
其他文化的偏好之前,应当把手势保持在习沙」、的幅度以内。
2.同样的手势,不同的意义
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手势的特定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l)‘,ok叮”符号:在美国示意‘,Ok盯,’(大拇指和食
指捏成一个圈)表明一切都很好。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例
如在巴拉圭、新加坡和俄罗斯文化中,这样的示意具有下流
的惫思。在法国,同样的示意表示“没什么”,或者“零”,
还有“这个想法毫无价值”的意思。
(2)竖起划母指:“竖起大拇指”的手势在中国是表示
赞扬别人的能力,而在中东地区是否定的意思,而且在做手
势的时候,大拇指是不能单独使用的。
(3)左手的使用:在穆斯林和印度文化中,左手被认
为是不干净的使用左手示意,会被看做是粗鲁的表现。
(4)招手的手势:在美国,人们手掌向上,手指呈捞
球状反复地卷曲。在其他文化中,如巴基斯坦,对别人招手
的时候,应该朝东方手掌朝下,手指对着自己身体示意。
(5)指示:很多文化中,用一个手指指向他人的行为
是令人不快的。
四、身体空间的运用
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空间习惯的差异是很大的,对于
空间运用的认知,也会影响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成败。
1.问候行为
问候行为中的空间运用通常会与这种文化中其他非言语
沟通保持一致。在日本,与

社会等级较高的人相比,社会等
级较低的人鞠躬鞠得更低。在问侣封于为中,鞠躬是非常必需
的部分,因此,在东京,我们常常能够看见商务人士即使是
在打电话的时候,都会有鞠躬行为。印度文化中,“合十礼”
(双手合十,很快地点头)表示对于某些社会等级的人员的
尊敬。在荷兰、美国等国家,热诚地握手是一种规矩。但
是,在法国、印度以及很多亚洲国家,绅士地、轻轻地握手
才符合风俗。在某些地中海国家的文化中,男人或女人都会
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此外,在某些斯拉夫和欧洲文化
中,习惯于相互亲吻对方的脸颊;而在亚洲一些国家就不习
惯这样的礼节。因此,在你能够搞清对方文化中适宜的间候
行为之前,应该避免亲吻或者拥抱。
2.谈话距离
某些文化要求有的谈话距离,在另一种文化可能会被认
为是带有攻击性的,或带有私密性。因为不同民族的人话的
时候,对双方保持多大的距离才是最佳有着不同的标准。因
此,对于商务人员来说,关键在于了解其他文化的空间需
要。如果我们站着不动,而让对方建立沟通距离,我们就可
以在跨文化沟通中做得更为成功。对于那些谈话距离十分不
同的文化来说,坐下来谈判是一个非常好的缓冲剂,因为家
具的位置帮助双方建立了一个适宜的说话距离。
在公共场合,出身于英国文化的商务人员更喜欢远一点
的对话距离—至少3一4英尺。在阿拉伯文化中,在沟通过程中所有能用到的官能都会被用到,站立的时候要靠得特
别近—18英寸甚或更近,以致沟通者之间都沉浸在对方的气息中;而且,触碰行为在男士之间也非常普通。
通过尊重其他商务人士更偏爱的空间,可以有效地进行
沟通。但是,要想有效地、适合地运用谈话距离的话,我们
既要有足够的知识,也要有足够的决合。
五、沉狱和语言的节奏
根据不同的文化,沉默和语言的节奏也会有相应的变
化。比如,在问题和回答之间,或者是在陈述和反应之l可的
停顿,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文化中,言语的沟通是相互
重叠的;在另一些文化中,问题和回答之间,或者陈述和反
应之间会有一秒到几秒的停顿。沉默,一或是投有沉默—都是非言语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两个正在说西班牙语的人,会发现在词语、句子
或是变换讲话者中都会存在交叠的现象,一个人会在另一个
人说话结束前开始说话。但是,两个说中国普通话的人,在
两句话中间存在更多的空隙和沉默。
由于欧美人都很喜欢一定的节奏以及陈述和反应的抑扬
顿挫,所以他要是觉得陈述很混乱、对于提议的想法有否


的反应,甚至对说话人或者提议的意见感到恼火,他们都会
表示沉默。来自亚洲文化的人,通常用沉默来表示对于说话
人的尊重、考虑说话者的想法,以及掂量对于陈述内容的正
面和反面意见,以便得出一个考虑周全的反馈。
综上所述,面对如此复杂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细心观察
是有效进行跨文化非言语沟通的奥秘所在。首先必须清楚任
何文化进行非语言沟通的方式都有无数种。当你不能明白你
的国际商务合作人的非言语沟通的时候,应该提问,以便通
过言语澄清意思。很好地掌握并运用非语言交际方式,是跨
文4长交流中成功的重要因索。
非语言交流的形式是我们需要在对外交流中不断学习并
模仿的。学习外语者除了要认真学习语言的准确含义以外,
还应加强学习非语言交流方式的运用,包括非语言交流的文
化背景、文化差异及不同的习俗,并学会遵守特定的文化背
景中的规范和约定俗成,正确理解和使用非语言交流的各种
表现形式。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更要充分考虑非语言交流
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将非语言交流的的不同文化背景、文化
差异的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跨
文化非语言的交流能力。
10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