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史课后答案

世界经济史课后答案

世界经济史课后答案

【篇一:《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

s=txt>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ppt1-6

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经济史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这就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的实证范围。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

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

题进行“试错”式研究。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

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

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

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用经验和事实说话。直接用经验

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一方面,经济史可以为

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

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恩格斯:“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

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东方各国都是利用河水泛滥

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

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

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ppt2-6

1)经济活动的特点

农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

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基本

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

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社会生活的特点

农耕属于周期性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定居成了

农业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比较散漫,各个

农业家庭又以同一地理环境或同一血缘姓氏为依托,结合或者积聚

在某个中心点上,形成农业时代特有的社会基层组织——村社。

3)意识形态的特点

政治——农业国家地域广大、人口分散,需要巨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所以政权形式多以君主专制为主;文化——由于自然地形的制约,

农业革命时代的文化传统具有相对封闭的鲜明地域特征。

5、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意义。

1)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

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

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

定居生活。

3)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

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大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

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导致原始社会的崩溃。

6、希腊大殖民运动的原因。ppt3-11

(1)主要原因是人口相对过剩

由于生产不够发展,公民权要由一种不可违反的一定数量的对比关

系来决定,超过这个对比关系的限度,惟一的出路就是强行殖民。

为了减轻人口压力,各城邦政府都鼓励向海外移民。

(2)社会矛盾(内部斗争)

希腊城邦的殖民活动还与当时城邦内部激烈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

密切关联。那些失去土地、生活贫困的农民,为生计所迫,也不得

不去海外寻求新的上地;还有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派别出也往往

被迫定居海外。

(3)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寻

求商品市场、取得工业原料和奴隶也去海外建立新的居民点。

7、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和畜牧业并没有什么重大技术革新。

(2)农业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工。

(3)农业从森林、沼泽和沙漠中得到大量新的耕地,不少过去被认

为是无法利用的土地,变成了以新方法经营的肥沃土地了。

8、分析罗马帝国的衰落的原因。

1)奴隶制使自由人鄙视劳动,奴隶缺乏生产的积极性,社会财富的

再生能力疲软

2)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1)富足使罗马人奢侈成风。(2)传统的道德丧失殆尽。

3)巨大游民阶级,是帝国的追命索

4)帝制制造了暴行和腐败,也造成了政治的不正常和不尽的纷争

5)创造力的全面萎缩

6)蛮族的压力和侵入及国内民众的反抗

9、井田制度下的农奴经济的特点。ppt4-9

农奴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农奴所拥有的仅仅是对土地的占有权而不

是所有权;

农奴要有自己的生产工具

农奴要使用自己的工具,用固定的时间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劳动;

领主除在农奴提供无偿劳动的前提下,保证农奴使用土地的权利外,对农奴的生产和生活方面不承担其他责任;

农奴有了自己的利益。

10、简述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

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11、简述我国小农经济存在的原因及其弊端。

原因:地少人多;生产资料匮乏;“多子均分”的制度;小块土地经

营是最有效的经营方式

弊端:(1)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

备能力。

(2)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套,老旧,技术难以革新。

(3)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12、中国古代为什么采取抑商政策。

(1)根源: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2)国情决定: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解决这么多人

吃的问题成为国家大计,因此重农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3)财政需要: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的古代社会,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还是靠土地税(田租),因此重农抑商相对来说可以保证

政府的收入。从两税法开始,政府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开始以土地税为主。到明清时期,更加强调土地税,一条鞭法

和地下银制度的实行,把各种杂税平均摊在田亩上,以银两的形式

统一征收土地税。

(4)政治统治需要:“重农抑商”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人们流动性不强,有利于统治。土地税和丁税相结合,统治者把老百姓牢牢地

控制在自己手中。

13、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来自于哪几个方面。ppt5-5

西欧封建经济的两个源头:日尔曼所有制(日尔曼氏族公社所有制)衰落的或变态的罗马奴隶制

西欧向封建社会过渡有两种途径。一种称为综合式,通过西罗马帝

国瓦解时孕育的封建因素——即罗马因素,与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瓦

解时产生的私有制和阶级因素——即日耳曼因素,在罗马生产力的

影响下,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综合式发生在原西罗马帝国版图范

围内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国里,如西哥特、东哥特、勃艮第和法兰

克等,以法兰克王国为代表。

另一种称为跨越式,在日耳曼人农村公社瓦解的基础上,越过奴隶

制社会阶段,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跨越式主要发生在原西罗马帝

国版图范围外所建立的日耳曼人王国里,如英国和德国,那里罗马

的经济和文化影响极少,根本没有所谓罗马因素。

14、简述西欧10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拓殖运动的社会经济意义。

新土地的开拓

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生产关系变革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它是封建制度瓦解和走向衰

落的起点。

15、简述圈地运动的历史作用。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贵族地主阶级是圈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由于经营理念的

不同,经营水平差异,他们的分化也在所难免。

农民阶级也产生了分化。少数富裕农民在圈地浪潮中,通过租地,

买地和圈地,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发展成为租地农场主或自有农场主。大多数自由自耕农、公簿持有农和租地农,在农业变革面前无

所作为,错失良机。

2)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圈地运动为近代大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就

像大工业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一样,大农业以它先进的管理、充足的资金、科学的耕作,提高了农牧业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圈地运动后,英国农村原有的“条田”连接成大片土地,为实施农业

改良措施,变粗放型农业为集约型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土地的

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畜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圈地以后,由于蔓菁、三叶、驴喜豆、

黑麦等饲料作物比以前更广泛的推广,冬季饲料问题得到了解决,

使畜牧饲养量迅速提高。

3)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方面,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由于圈地运动,农业趋向于集约化经营,大量的过剩劳动力或者转入乡村工业,或者转向城市。当工业革命在英国西北部纺织品工业区率先发动时,正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之时。另一方面,圈地运动引发的农

业革命,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棉花、亚麻、淀粉、羊毛等多种

工业原料,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为非农业劳动者提供了粮食、

肉制品、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

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对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相应推

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农业革命带来的农牧民收水平的提高,消费

能力的增强,也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16、古代世界的区域贸易形成了哪几个贸易圈。ppt6-4

一、地中海贸易圈当航海技术有了一定发展时,地中海就把沿岸的

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环地中海贸易圈。地中海贸易圈包括整个

地中海和黑海地区。

二、东亚贸易圈

东亚贸易圈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贸易圈,它始终是以中国为中心。

这个贸易圈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南洋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

三、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

波罗的海和北海贸易圈也就是北欧贸易圈,是中世纪才开始形成的。和地中海贸易比较起来,北欧贸易到14世纪才具有重要意义。

17、简述古代世界贸易的作用。

古代世界的国际贸易作为区域贸易,对各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

重要影响。

技术文化交流。

促进封建生产关系解体。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导致新航路的探险活动,结果发生改变世界的地理大发现

18、什么是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

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航线的开辟。

19、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条件。ppt7-8

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对贵金属的渴求

近东贸易危机阻碍了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

科学技术的支持天文学航海技术发展

20、16世纪末,在国际分工出现萌芽的基础上,世界市场的中心、

边缘和半边缘区基本形成。试分析其形成机理。

边缘区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廉价劳动力、销售市场

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

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

中心区利用边缘区的原材料(包括用于铸币和饰物的贵金属)和廉

价劳动力,生产制成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着世界金融和贸

易市场的运转。

21、马尔萨斯陷阱的含义。ppt8-10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下降,疫病、饥荒、海

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极其粗暴地调整着人

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

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人口变化引起的劳动与土地价值比例的变化(根本因素)

市场的形成和扩大(重要原因)。

23、为什么说近代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1)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质要素。

(2)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国内市场。

(3)农业革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批可供雇用的劳动力。

总之,近代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24、简述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及宗教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16世纪欧洲诸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得救)主张为核心和建立廉俭教会的系统理论。从根本上说,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斗争。

宗教改革的背景:

1)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兴起(政治因素)

2)十四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思想文化因素)

3)教会腐败。出卖大赦 (又称赎罪券)以搜括民财,征收重税以及买卖

教职等,(自身因素)

4)资本主义、商业城市与中产阶级的成长(经济因素)

25、简述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圈地运动的原因。

1)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 3)英国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

4) 利润的刺激。

5)政府支持的结果。

26、简述圈地运动的影响。

1)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资本主义改造。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农业技术;改良推广农牧新品种。

4)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

5)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

6)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

7)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农村居民未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

27、为什么16-17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未兴起于城市,而主要散布于

农村。ppt9-12

1)在农村可以支付较低的工资,劳动成本比较低。

2)农村税收低,不必受严格的行会规定的限制。

3)城市行规的束缚没有波及农村,生产者有组织生产、决定生产工艺和程序的自由。

28、简述银行和信用工具发展的原因。ppt10-5

金融制度的产生直接源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资金融通产生的创

新需求。这在爆发商业革命、农业革命和工业迅速增长的欧洲表现

得尤为明显。

16-18世纪,西欧的货币制度是金银复本位制,金铸币和银铸币同

时流通,货币增长量推动了贸易的发展,但货币量的增长仍然没有

解决硬币缺乏问题。(1)磨损和贮藏会损失一部分货币量

(2)与东方贸易的逆差使欧洲流失更多的货币量

(3)人口的迅速增加、新兴工业的发展等一系列新出现的或扩大了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货币

29、英国在16-18世纪期间如何完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ppt11-8

基础:对农民的剥夺

一方面,长时间的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廉价劳动力。

另一方面,在对土地的掠夺中,大量财富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些财富使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成为可能。

30、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厂的转变,劳动生产率大幅

提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政治:使工业资产阶级逐步进入政权中心,巩固与加强了资产阶级

统治。

【篇二:世界经济史复习题】

是公共财产的共有者,也不像罗马的、希腊的古代所有制那样,公有土

地和私有土地分开。每一个人有一份私有的领地,公有地,是猎场、

牧场、采樵地等等,公有地只是个人财产的补充,公社已经只是一

种联合而不是联合体。 2罗马法: 罗马法是罗马社会奴隶制和简单商

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 3

封建领主经济:它是在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直接生

产者(农奴)的基础上,以劳役地租来剥削直接生产者的无偿劳动的经济形式,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类型

4禁榷制度: 就是用法律形式把销售量最大利润最高的一些工商业完全垄断在政府手中,实行官营,禁止私营。 5香槟集市: 12~13世纪法国香槟伯爵领地内四个城市轮流举行六个为期至少六周的集市贸易的统称。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集市。

6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是商业革命最直观的表现。

7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

8分料到户制:是以生产工序的不断分离为特征,以生产地和销售地的扩大,每一工序的付费为表象,通过包买商的活动组织、管理生产‘并保证产品质量和销售的专业化生产组织形式。 9城市病:在工业革命期间,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出现,主要包括住宅奇缺、污染严重、卫生状况恶化等 1南海泡沫事件:近代首次金融危机。1719-1720年发生的南海泡沫事件是世界证市场首例由过度投机引起的经济事件近代首次金融危机1719-1720年发生的南海泡沫事件是世界证券市场首例由过度投机引起的经济件。 2横向并购:指在同一地区或统一市场上,处于同一行业、同一生产阶段、生产同质商品的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

3纵向并购:指并购双方有紧密的供方和需方的关系,纵向并购发生在处在连续的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又分为向前和向后并购 4帝国特惠制:1932年根据渥太华协定,英联邦国家一致同意扩大相互间进口优惠。英联邦内部削减关税,提高对英帝国以外国家的关税。这就是帝国特惠制

5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44个国家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包括:①建立稳定汇率机制;②建立基金组织,维护危机时的相对稳定;③取消贸易和外汇管制 6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机制、价格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利率传导:以利率升降为传导,证券市场、实体经济(企业利润与收益)遭到重创。价格传导:以农产品、工业产品、初级产品之间价格下降为诱因,通过国际贸易的渠道,将危机传向世界。汇

率传导:以各国竞相实现本国货币贬值为主要手段,导致世界范围

内的经济规模缩小。

7马歇尔计划:杜鲁门政府国务卿马歇尔宣称如果欧洲国家提出一

个统一一致的援助计划,美国政府将作出同情的反应,给予额外的、大量的、无偿的援助,避免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为稳固资本主

义体系,遏制苏联在西欧的影响,开始关心西欧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避免西欧转向苏联,于是“马歇尔计划”出台

8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生产方式,具体为:国

家以农村公社为基本社会组织;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农村公社;

国家指挥农村公社来进行大行工程的建设。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

特点是土地公有,不允许自由转让。典型的国家有印度、西周前的

中国等等。 9城市化,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的过程:(1)农

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2)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

超过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并且日益提高的过程 1普鲁士

道路在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及中世纪残余的条件下

实行改革,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2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应用以及工厂制的产生是工业革命的标志。

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它使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生巨大变化。它同时对英国乃至整个人

类的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

新时代

3封建行会旧时城市商品经济中的工商业组织。有手工业行会、商

业行会。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时,为了调整同业关系,解决同

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

起采组成行会,这种行会带有地域和行业两重性。行会产生于隋唐4

金匠: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仅仅依靠自身资金积累进行放贷就

显得捉襟见肘,而且放款人并不满足于收取放债的高利,于是出现

早期的“商业银行家”。他们将自己的资金或者放债人的资金用于发

展商业或转贷他人。商业银行现象在英国特别突出,商业银行家被

称为“掮客”,而掮客在英国大多由金匠充当。最早他们经营金饰珠

宝的同时,也从事存贷款业务,还从事商品和船只投机。到18世纪20年代,他们放弃金匠业务,从事存贷款业务,发展为专业商业银

5黄金集团:黄金集团紧随英镑的贬值而形成。法国凭借其雄厚的

黄金储备、巨大的贸易和预算盈余,成为黄金集团的首领。它们企

图继续维持金本位,希望通过通货紧缩来维持贸易平衡和保存黄金

储备。

6关税战:英国在放弃自由贸易的同时,规定凡英联邦自治领地和

殖民地的商品仍可享受自由进口或低关税,组成帝国特惠制。事实上,树立了英国和英帝国的广大范围的关税壁垒,将其他国家排斥

在外,等于向其他国家宣布了以关税为武器的商战。

7货币战:经济危机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为保护自己国家在贸

易中的竞争力,削弱对手使用的手段:英镑贬值30%,美元贬值20%,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日元贬值超过20%,法国的法郎

坚持到最后才贬值,德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暂时没有实现货币贬值。 8特许公司.特许公司是投资人或股东以贸易、探险和殖民为目的建

立的协会,是现代公司的前身。通常这些公司在16世纪及以后的几

个世纪里由欧洲的投资人建立,探索非洲、印度、加勒比及北美并

从中获利。他们多由签署该公司的章程的国家赞助。这样使这些国

家可以超出国库资源的限制利用私人资源来探险和贸易,20世纪后

方走入历史

9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

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一般而言,是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

一种现象。在实际应用和分析中,每个周期一般又分为四个阶段:

经济扩张、紧缩、危机、复苏等四个阶段。

2地中海贸易圈.由于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世界各个民族被各种地

理屏障和距离所分割,所以世界贸易首先是区域性的贸易,即邻近

的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这种贸易往往形成一个区域。在古代真正

称得上是“国际贸易的,应该是地中海国家之间的贸易。当航海技术

有了一定发展时,地中海就把沿岸的国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环地

中海贸易圈。

3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有公司、政府对吸收社会公众投资的渴望,以及社会公众对直接投资的兴趣而产生的,其中掺杂着人们贪得无

厌的赌博欲望

复习题

1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亚细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锁定机制

是什么?

(1)亚细亚所有制的前提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包括家庭和通过家

庭组成的部落或部落的联合。(2)土地是共

同体的基础和财产。亚细亚土地所有制是共同占有和利用土地的公

有制——公社占有制。不存在个人所有,只有个人占有,公社是真

正的实际所有者。(3)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形式村社

不仅是亚细亚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而且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负

担着组织交纳贡赋,组织各种徭役等职责。发展机制:①自主经济:地主经济、自耕农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不存在依附关系;推动技

术进步;②竞争机制:主要的社会成分地主之间、小农之间法律上

存在平等竞争关系,推动技术进步;③社会管理:包括发达的官僚

机构和村社组织,他们将分散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组织起来,形

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封建经济体。锁定机制:①亚细亚封建经济的

停止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周期性破坏导致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回复;(2)它在向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象②亚细亚经

济的两个阶段或两个类型东西方领主制经济

与地主制经济发展的差异③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与停滞的机

制制度结构简化、市场机制不健全2希腊大殖民运动的影响? (1)

解决了人口过剩问题(2)开拓了海外市场,使希腊人的活动范围大大

扩大了。原料的多样化给希腊济繁荣带来了新的因素。(3)刺激了

希腊商业贸易的发展。(4)使希腊人牢牢掌握了海洋。(5)促进

了希腊世界的分工。

3简述庄园制度衰落的原因? 1、封土制衰落2、农奴的逃亡、农奴

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动。3、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有的领主放弃自营地,采用出租庄园的办法,并把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领主需

要现金來购卖消費品,有些人就以现金赎回人身自由。

4简述商业革命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贸易范围和

贸易规模的扩大。其中包括地中海贸易区,北欧贸易区,东亚贸易区,东南亚贸易区以及南亚贸易区等。(2)竞争制度的安排,如城

市法、商法、海商法等(3)商业技巧的创新,如钱币业从商品流通

中独立出来;“记账与划账” 的结算制度逐渐成型;出现了汇票

5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商业和工业的复兴与发展。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城市衰落,但随着时间的发展,10世纪

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城市发展,阶级冲突日

益尖锐,封建主对市民阶级加紧剥削,市民奋起抗争,推翻封建统治,取得自治权,所以就兴起了 6手工工场在16—17世纪时为什么

广泛地散布在农村? (1)在农村可以支付较低的工资,劳动成本比

较低。(2)农村税收低,不必受严格的行会规定的限制。(3)城

市行规的束缚没有波及农村,生产者有组织生产、决定生产工艺和

程序的自由。 7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必要性。(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相

应的货币制度和信用制度。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广泛的市场,

也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2)统一货币发行在银行业发展初期,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的扩大和银行机构增多,银行券分散发行的弊病就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要求统一银行券的发行。(3)集中信用的需要。商业银行经

常会发生营运资金不足,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的产生,它既

能集中众多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

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每天收授票据的数量增多,各家

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由各家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清

算已发生困难。这种状况观上要求产生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5)统一金融管理。银行业和金融市

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管理,这要求产生隶属政府的

中央银行这一专门机构来实施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

8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是指手工工场业向机

器生产阶段过渡的过程。它以机器生产为起点,以机器制造的基本

完成为标志。工业革命在英国最早发生的原因:第一,英国较早地

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第二,

英国对外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从殖民地掠夺财富;对内发行

大量国债,这些财富转化为工业革命必需的资本。第三,18世纪以后,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它不仅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而且分工细致,劳动生产率也很高。为机器大工业

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同时,工业革命也是以自然科学的

进步为基础的。如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为机器的出现解决了许多理

论上的问题。第四,由于圈地运动的开展,英国最先形成了土地所

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人。这种结构有利于作为工业革命

先导的农业革命的发生;有利于社会财富向工业资本的转化;有利

于形成开放型的国内消费模式,促成消费竞争,从而给社会生产造

成强大的需求刺激。所以,工业革命最早就在英国发生了 9中国封

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怎样评价这一政策。评价:中

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的方面: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

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

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消极的方面,阻碍了工商

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

瓦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1简述封土制的起源和衰落起源:封土制起源于封臣制,而封臣制

起源于日耳曼早期的亲兵制。由于战争技巧的变化,逐渐以职业军

人作为战争主力。这些职业军人就是亲兵,他们来源广泛,因为战

功受封成为封臣。封臣为主人做战,受国家供养,后来改为赐封土地,收纳地租,形成封臣制。后来,得到封土的封臣增加,他们向

国王宣誓效忠,封土成为维系封建关系的基础,产生封土制。衰落:①可封的土地土地日少影响封土制维系。②封土制下供养的骑士战

斗力日低。③货币封土制代替土地封土制,合同制替代货币封土制。

④土地买卖的出现影响封土制。随着封土制的衰败也使封建土地制

度走向衰落。

2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早期重商主义

者主张采取行政的手段,禁止货币的输出,在贸易上,主张多卖少

买或不买。制定严酷的法令,禁止货币输往国外。晚期重商主义者

认为,国家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往国外,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但是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证出超。为了保证出超,实行关税保护和

鼓励本国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原因:①商业革命,特别是价格

革命爆发。美洲大量廉价金银流入欧洲。开始重视工业生产。②各

国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衰落,要

求减少政府干预,实行自由贸易的呼声加强。③各国对商品经济的

规律有进一步的了解。

3三个传导机制是如何扩散大危机的?利率传导:以利率升降为传导,证券市场、实体经济(企业利润与收益)遭到重创。价格传导:以农产品、工业产品、初级产品之间价格下降为诱因,通过国际贸

易的渠道,将危机传向世界。汇率传导:以各国竞相实现本国货币

贬值为主要手段,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规模缩小(奥地利、德国

金融风暴中英法对抗;英镑疲软,脱离金本位并贬值30%;英国的贸

易伙伴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美国受其影响,美元

先遇升值造成国内经济紧缩,后选择放弃金本位,实现美元贬值)。4简述《关贸总协定》的内容和宗旨.二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一

项重要举措就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和谈判。它的两项指

导原则为国际贸易的多边性和非歧视性,谴责贸易数量限制的原则。它的职能为主持减税谈判,在成员国之间就贸易商品,通过多边谈判,定出减让税利,然后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扩大到关贸总协定

的所有成员国

5评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涉及两方面

的内容:一是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

体系;二是重建国际贸易体系,经过关税和贸易

谈判,签订了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4

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44个国家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

的建立。该体系包括:①建立稳定汇率机制;②建立基金组织,维

护危机时的相对稳定;③取消贸易和外汇管制。二战后重建国际经

济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订和谈判。

它的两项指导原则为国际贸易的多边性和非歧视性,谴责贸易数量

限制的原则。它的职能为主持减税谈判,在成员国之间就贸易商品,通过多边谈判,定出减让税利,然后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扩大到

关贸总协定的所有成员国。关贸总协定通过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大

幅度削减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和非贸易壁垒,有力地推动全球贸

易的自由化进程。关贸总协定提供会员国之间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提供成员国制定和修改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

易的发展。 6简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城市对工业化提供的

促进作用:(1)城市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化的费用。城市将生产、服务、居住、消费等集中在同一个地域,有效的降低了服务成本,提

高了服务的效益;减少了企业之间的运输费用和信息费用;缩短了

生产和消费的距离;城市中的工业可以摆脱或减少受自然界直接支

配的状态,使生产能够连续进行。(2)城市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提供

了更多的机会:各种就业机会、高收入机会、受教育机会等。工业

城市对工业化的阻碍作用:(1)城市化的费用挤占了发展生产的支出:食物、建筑设备、组织协调等,阻碍了相对有限的资源流入生

产部门。(2)人口过度集中于城市,意味着不充分就业和经济总体生产率的低下(3)造成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

城市建设费用同时上升。由于人口迁入城市的速度和规模快于经济

发展,进入城市的劳动力不能完全被工业吸收,没有实现就业结构

的根本变化,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7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的作用一是为技术革命准备条件。工场手工业建立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它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秘

密不是技术革命,而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劳动协作、共同利用固定

资本设备上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培养企业家和近代产业工人。工

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们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工场主,特别是来自小工

场主,他们根据市场变化,抓住技术革新带来的机会,采用新机器、新生产方式,逐渐将小工场发展成大企业。在工场中劳动的工人成

为近代工业的第一批产业工人

6现代企业制度是如何产生的?①铁路、通讯领域最早出现现代企业制度及企业制度的创新。②凸显集中管理的绩效。经过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企业面临管理上的挑战。一是组织与协调产供销各个

环节,确保企业运作高效稳定。二是策划与选择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筹措和分配资源来实现这种战略。经理的作用加大:实现了所有权

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了组织的创新,迎来了“经理式资本主义时代

7、简述封建行会的发展和对工商业的影响行会的产生是为了职业

方面的便利和监视他人的经营行为,起到“产业集聚”的功效,更是

为了团结起来抵抗封建主势力的压迫的目的。它具有经济、政治、

社会三种职能:作为经济组织,行会使小手工生产者在自然经济下

能够维持其地位,进行正常的再生产。它在生产规模、生产过程、

价格、市场等方面作出规定;作为政治组织,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

机构组织,有严格的纪律;作为社会组织,它往往建立互助基金,

举办慈善事业,扶贫济困。它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倾向:平均主义,

小生产者享有机会均等;反对自由竞争,形成无形垄断。它规定产

品原材料的采购治理质量和数量,规定工作场所的规模,劳动人数

和工作时间,规定生产工具、技术设备和生产程序,规定产品制成

品的质量和数量。行会的作用:在市场有限的条件下,可以达到保

持行会经济稳定与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行会的反作用:对市场经

济发展的限制与阻碍:封建行会的日益封闭导致它的落后性明显

9、地理大发现的动机是什么?需要具有哪些条件?动因: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一方面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了封建贵族对贵

金属的渴求,同时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

【篇三: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t>第一章

选择题:

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

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

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

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 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

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a 磨制石器

b 打制石器

c 敲击石器

d 青铜器

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

a 采集

b 狩猎

c 捕鱼

d 种植

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d 中古石器时代

判断题:

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思考题:

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三章

单项选择题:

1、畜牧业产生于()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南富北穷

b 南穷北富

c 东富西穷

d 东穷西富

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 锄头的发明

b 犁的发明

c 镰刀的发明

d 水车的发明

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

a 乡镇

b 部落

c 农村d城市

多项选择题:

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 美洲

b 西亚

c 中南美洲 d东亚和南亚

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b 融合 c 冲撞d 排斥

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

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

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

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判断题:

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思考题:

1、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2、原始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文明首先在大河流域产生?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

1、印度的农业是以种什么为主?()

a 以种植水稻为主

b 以种植小麦为主

c 以种植高粱为主

d 以种植玉米为主

2、古代希腊的农业就其性质而言是:()

a 集约型的农业

b 内向型的农业

c 外向型的农业

d 粗放型的农业

多项选择题:

1、埃及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a 埃及农业是领先尼罗河水的灌溉农业

b 埃及农业受国家政权的控制

c 埃及农业的奴隶制不够发达

d 埃及农业并不是埃及人的主业

2、古代西亚降雨稀少,气候干燥,却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生农业革命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区之一,其根本原因是:()

a 他们的生产工具十分先进

b 这里有大量的野生农作物,便于人工培植

c 这里土质比较疏松,即使用十分原始的工具,也可以种植

d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给这里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水源

3、导致罗马小农经济衰落和大地产发展的原因有:()

a 长期战争迫使大批小农长期离开家乡,耽误了农时,致使许多农民破产。

b 战争对农业的破坏。

c 在对外战争中,罗马的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d 通过多次成功的对外战争,罗马从它的对手那里夺得大片土地。判断题:

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的是部民制。()

思考题:

1.比较上古时代希腊和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2.试述中古时期西欧农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3.比较中古时期日本和阿拉伯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单项选择题:

1、商业交换发达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

a 商品的出现

b 货币的出现

c 商人的出现

d 商铺的出现

多项选择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