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测试题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测试题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测试题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测试题

第14章分枝杆菌属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卡介苗(BCG)

2.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

3.结核菌素试验

二、填空题

1.引起人类结核病的结核杆菌主要包括和 .

2.分离培养结核杆菌常用培养基 ,形成菌落的时间需 .

3.结核杆菌常用染色 ,呈色.

4.结核杆菌对干燥、和抵抗力较强 ,但对、、较敏感 .

5结核杆菌与致病有关的类脂主要有、、、 .

6.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有、、等 .最常见的结核病为 .抗结核免疫为 ,属于 .

7.结核菌素有和两种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说明 ;预防结核病可接种 .

8.结核杆菌对湿热较敏感 ,在液体中加热℃ min即可杀死 .

9.卡介苗是用菌制备而成的疫苗.

10.卡介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和 .

三、单选题

1.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丙型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链球菌

2.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菌膜生长的细菌是

A.变形杆菌;

B.布氏杆菌;

C.肉毒梭菌;

D.结核杆菌;

E.产气荚膜杆菌

3.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沙保培养基;

B.罗氏培养基;

C.疱肉培养基;

D.巧克力色培养基;

E.亚碲酸钾培养基

4.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5.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6.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 ,不可能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E.节肢动物的叮咬

7.不以内毒素或外毒素为致病物质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炭疽杆菌;

C.结核杆菌;

D.绿脓假单胞杆菌;

E.布氏杆菌

8.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

B.以体液免疫为主;

C.为有菌免疫;

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

9.卡介苗是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 ,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

E. 保持免疫原性 ,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

10.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

A.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B.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C.严重结核病人 ,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患者;

D.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E.C+D

11.有关结核菌素试验 ,下述错误的是

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况;

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 ,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E.12—18小时观察结果

12.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 ,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

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

C.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

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E. 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

13.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甲型溶血型链球菌;

D.脑膜炎奈瑟菌;

E.结核杆菌

14.下列各细菌细胞壁中含脂量最多的是

A.结核杆菌;

B.白喉杆菌;

C.放线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15.关于结合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专性需氧;

B.抗酸染色呈红色;

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

D.耐酸碱;

E.耐煮沸,100℃,

15分钟才死亡

16.下列各成分与结核杆菌的致病性有关 ,除外的是

A.结核杆菌索状因子;

B.磷脂;

C.结核杆菌内毒素;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17.关于结核菌素试验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用来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B.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况;

C.作为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D.红肿硬结直径大于0.5cm为阳性;

E.试验阳性说明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18.下列哪种对象最适合接种卡介苗

A.长期低热和咳嗽 ,疑为肺结核的患儿;

B.OT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

C. OT试验阳性儿童;

D. OT试验阴性儿童;

E. OT试验阴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者

19.一位18岁女学生就诊时主诉:近一个月来咳嗽 ,痰中时有血丝 .消瘦并感疲乏无力、午后低热、心悸、盗汗、食欲不振 .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 ,其中痰标本微生物检查:痰标本集菌涂片后 ,应选用的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墨汁染色法;

C.特殊染色法;

D.抗酸染色法;

E.镀银染色法

20.痰结核杆菌培养,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A.血平板;

B.巧克力色培养基;

C.罗氏培养基;

D.沙包培养基;

E.普通琼脂培养基问答题

四、问答题:

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判定及意义 .

2.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采取什么标本?怎样检验帮助诊断?

3.如果要你去幼儿园调查幼儿结核杆菌感染情况 ,你应该如何做? 并提出预防措施.

4.简述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结果?

5.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实际应用 ?

第14章分枝杆菌属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卡介苗(BC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

经过230次移种,历时13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

2.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

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得名。又因此类细菌的形态是细长微弯的杆状,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又称为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

3.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

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二、填空题

1.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2.罗氏,3~5周.

3.抗酸,红。

4.酸或碱和某些染料 ,湿热、紫外线、酒精.

5.磷脂、蜡质、索状因子、硫酸脑苷酯.

6.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肺结核.抗感染免疫 ,细胞免疫.

7.OT,PPD.机体曾经感染过结核杆菌;BCG(卡介苗).

8.65℃,15min.

9.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

10.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三、单选题

1.D

2.D

3.B

4.A

5.C

6.E

7.C

8.C

9.D 10.D 11.E 12.E 13.E 15.E 16.C

17.B 18.D 19.D 20.C

四、问答题:

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 .

(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2)结果分析: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5毫米。表明机体已感染结合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合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15毫米。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查病灶。

阴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小于5毫米。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过结合分枝杆菌。但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尚未致敏;患严重结合病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

(3)实际应用: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合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采取什么标本?怎样检验帮助诊断?

2.如果要你去幼儿园调查幼儿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你应该如何做? 并提出预防措施.

(1)微生物检查:标本:痰液、尿、脑脊液或胸腹水等;直接涂片染色检查;浓缩集菌;分离培养;

(2)结核菌素试验:前屈臂皮下注射结核菌素,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注射部位结节直径大于0.5厘米为阳性。

(3)防治措施:接种卡介苗。

3.简述抗酸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以及结果?

(1)原理: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而非抗酸菌则不具此特性,染色后容易被盐酸酒精脱色。

(2)步骤: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染色10分钟或蒸染5分钟后,水洗。脱色:滴加3%盐酸酒精,脱色时频频倾动玻片,直至无明显颜色脱出为止,水冲洗。复染: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1分钟后,水冲洗,干燥,显微镜观察。

(3)结果:抗酸菌被染成红色,细胞及其他细菌被染成兰色。

第十四章分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散水头中学八年级数 第十四章分式单元检测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对于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是( C. 4个 2. F 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丄■丄=b -a c. ba W4=0 1 - xx-1 3. F 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2a —2b a -b cd cd 0.2a ?0.03b 2a ?3b C. 0.4c 0.05d 4c 5d a - b b a b ― c c —b 2x ?V ①二 是分式;②当X=1时, 1 a A b 沢一=ap1 = a 臬委:④ h ⑥ X? — 1 以1 成立;③当 X=-3时,分式%?3的值 2—x 丄 ⑥ 2-x

4.现有m 个同学 a min 可完成教室里的清洁任务,则这样的( min )为( ma B. m n a C. m n m n D. am 4 5.若n 1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n 可取值的个数是() A. 6 B. 5 C. 4 D. 3个 1 - 1 —7 6 ?计算.X 」 ?X ?1的结果是( ) A . 1 B . x+1 X 1 C ?X X D . X 1 X m a . 2a X v x 4.2 22 7?计算①yn :②b 3b :③X x ?y 二④xx ?下列所给答案中,是分式的是() A. ① B. (1X3) C. (2X3) D. (1X2)?? &一项工作,甲独作需要a 天完成,乙独做需要b 天完成,则甲、乙合作一天的工作量为 ) 人效率一样)完成教室的 清洁任务需要时间(单 位: m+n )个同学(假定 每)

1 1 —i------ D. a b 二、思考与表达(每小题3分,共24分) x X-1 9. ________________ 当x= ■时,分式x-5无意义,分式5x+10有意义 x的取值范围时,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x2-1 10. 要使分式X 1的值为零,乂的值应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一件商品售价X元,利润率为a% (a>0),则这件商品的成本为—元. m2 -2m 1 2 12. 约分:1. 1?囘n ~2 =°“ 2005 13. 若分式a +a—2 _____________ ,贝V a =. ab2b 1 14. 化简:a _b b -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4 4?2x 〔5.若X—5与x—4互为倒数,则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16 .分式的值为零,实数a, b应满足的条件是. 三、应用与实践(本大题共52分) 2x 2y ~2 17. (30分)计算与化简:ri)yx; a -1 亠 22 (2) a -4a 4 a -4 ; 2a 1 2 (3) a -4 a - 2 ; m 2n n 2n (4) n-n n-m n-m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知识点总结 (一)热机 1、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深化升华:热机的基本原理是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种类很多,这些热机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2、种类:热机常见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 (1)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做功冲程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要点提示: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二)燃料的热值 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而放出的热量。 2、物理意义: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热的本领不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表示燃料的这种特性。 3、单位:热值的单位是: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用符号J/kg。如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表示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4、实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储藏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深化升华:内能的主要来源是燃料,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出来,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不同,这就是燃料的一种性质,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与燃料的质量大小、形状及放出热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5、热值是描述燃料性质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一、单选题 1.我国大多数家庭烧水做饭所需内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三明市计划将煤气改为天然气,如改造工程完成后,可以节省烧水做饭时间,这是因为天然气与煤气相比() A.比热容高 B.密度大 C.热值高 D.污染小 2.我们平时在买煤球时,总要问一下这种煤“耐不耐烧”,这里所说的“耐”在物理学上是指煤的() A.内能 B.比热容 C.热值 D.热量 3.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的中() A.热值 B.比热容 C.温度 D.质量 4.下列关于热值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 2 kg的煤完全燃烧比1 kg的煤完全燃烧热值大 C. 1 kg煤燃烧放出3×105 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3×105 J/kg 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不同的物质热值一般不同

5.如图所示是完全燃烧A、B两种燃料的质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关系是() A.qA<qB B.qA=qB C.qA>qB D.无法比较 6.某机器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如图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A.热机 B.电动机 C.电热水器 D.发电机 7.如图所示的四种交通工具,不用热机作为动力机械的是() A.自行车 B.轮船 C.卡车

D.飞机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是太阳能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_能,水利发电站是将________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_能. 9.普通白炽灯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能约有10%的转化为光能,其余90%因发热转化为________能.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原理是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几乎不发热,从而减小了电能损失,提高了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效率,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 10.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有的同学由这个装置联系到内燃机,请你用连线反映他的联想创新的思维过程. 11.在我国西藏高原,有一个羊八井地热区,地热电厂担负着拉萨市一部分电力供应.工作流程如图所示,经过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__能.

2018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内能的利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火炉上烧饭,主要是利用内能来( ) A .做功 B .加热 C .做功并加热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汽车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中,不变的物理量有( ) A .质量密度热值 B .质量密度比热容 C .密度热值比热容 D .质量热值比热容 3.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A . B . C . D . 4.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 A .小轿车 B .载重卡车 C .远洋轮船 D .动车 5.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A .①做功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低于乙的效率,意义是( ) A .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B.甲消耗的燃料多于乙消耗的燃料 C.乙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变成有用功的那部分能的比例比甲大 D.工作相同时间甲消耗的燃料一定比乙少 7.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某工厂的工人想了以下一些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B.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加大送风量 C.把大的煤块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D.把煤粉送进炉膛,并减小送风量 8.下列现象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A.古人钻木取火 B.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顶开 C.钢铁在火炉中熔化 D.人造地球卫星的太阳能光电池充电 9.“绿色理念”要求从根本上减小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为农家肥 C.加工成饮料瓶 D.发酵制沼气 10.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用鼻子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关于柴油机的节能效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 B.尾气的温度越低,柴油机越节能 C.尾气的柴油味越浓,柴油机越节能 D.尾气的颜色越黑,柴油机越节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 第一节热机 1、内能的利用方式: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⑵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 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二节:热机 1、热机: 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 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

②柴油机工作过程: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 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

初三物理第十四章单元测试卷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卷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 一个边长为0.1米的正立方体,重100牛,放在面积为1米2的水平圆桌面的中央,该 正立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 2. 如图14-1所示,一个物体重500牛,分别受到三种方向不同,大小都是500牛的外力F 的作用,请写出三种情况下物体对地面的压力;(1)压力___________;(2)压力_________; (3)压力_____________。 3. 如下图14-2所示,向容器中倒入水,发现橡皮膜向外凸起,这个现象说明 6.如图14-3所示,三个容器A、B、C盛有一定量的水,水的重力分别为G A、G B、G 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 A、F B、F C,则F A______G B;F B_____G B;F C______G C(分别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 某地区水的沸点是100℃,在烧瓶中装入略低于100℃的水,用抽气筒逐渐抽出瓶里的空气,如图14-4所示。就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当____________减小时,______________降低。 橡皮膜 14-2

8.小红的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她用塑料袋提着回家,没走多远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她提一个建议: 是利用 “增大”或“减小”)袋子对手的压强。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 F P /=只适用于固体压强,不适用于液体压强 B.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产生的压强越大 C. 同一物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是不变的 D. 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10. 下列做法中属减小压强的是( ) A. 铁路的钢轨要铺在枕木上 B. 书包带要做得宽些 C. 自行车、汽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纹 D. 刀子、斧子的锋刃要磨得很薄 11. 一小孩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站着不动 B. 轻轻伏在冰面上并向岸边挪动 C. 赶快向上跳起 D. 立即改成单足站立 12 如图14-5所示,A 、B 两只试管粗细相同,内盛等质量的液体,A 竖直放置,B 倾斜放置时,两试管中的液面相平。据此推知,两试管中液体密度以及液体分别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关系是( ) A. B A B A P P =>,ρρ B. B A B A P P <<,ρρ C. B A B A P P >>,ρρ D. 13.下列几种情况中,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使物体上升的是( ) A .向盛有清水的杯子中加入食盐,沉在杯底的鸡蛋逐渐上浮 B .潜水艇从水底向水面升起 C .点燃孔明灯中的松脂后,灯就能够腾空而起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综合检测试题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综合检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流浪过程中地球受到木星引力的作用坠向木星,为脱离木星,主人公点燃了木星上的可燃气体,从而将地球推离木星。其中“点燃木星”将地球推开相当于内燃机的() A.吸气冲程B.做功冲程C.压缩冲程D.排气冲程 2 . 如图是汽油机某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冲程是做功冲程 B.这种汽油机对环境没有污染 C.此汽油机的效率可达100% D.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 . 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是乙的1.5倍,甲的效率是20%,乙的效率是25%,那么甲与乙每小时消耗的油量之比为 A.15:8 B.6:5 C.5:6 D.8:5 4 . 下列生活情景中,不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C.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5 .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和柴油机吸入的都是空气B.做功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柴油机有喷油嘴而没有火花塞D.做功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6 . 学习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知识后,同学们提出了下面的一些关于利用和开发能源的建议,其中不可行的是 A.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研究并采用如何让燃料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B.电力部门应加快进行将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以减少内能在多次转化过程中的损失 C.我国应进一步开发利用江河水利资源 D.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应研究出一种既可以不消耗或少消耗能量,又能不断对外多做功的机器 7 . 如图所示是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它是通电后可以使用超声波将水雾化成小水滴并喷出.以下说法正确是 A.这个加湿器制雾的过程中,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水变雾的过程中,利用了声波具有能量的道理 C.喷出雾渐渐消失,因为水发生了液化,这个过程会吸热 D.我们可以看见雾,是因为水滴发出光进入了人眼 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这种燃料的热值越大 B.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对燃料的利用率.燃料放出的热量越多,效率就越高 C.摩擦生热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水电站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9 . 母亲节,小秦用燃气灶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4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4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共9题;共45分) 1.小轿车油箱里的汽油用去了一半,则剩下的汽油() A. 比热容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 半 B. 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C. 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 变 D. 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 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B.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3.下列有关内能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 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C. 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 D. 热机的工作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4.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排气冲程的是()

A. B. C. D. 5.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吸气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在排气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只有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斥力 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C. 1kg酒精比1g酒精的热值 大 D. 在热机的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如图所示是单缸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气门与活塞位置关系图。图中E、F分别为进气门和排气门,S为活塞,箭头指向表示活塞运动方向。在下列排序中,符合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顺序的是()

初三物理第十四章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初三物理第十四章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 B.水沸腾时蒸汽 C.锯木头锯子发烫 D.压缩 空气引火 摩擦能发热 冲开壶盖 2. 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2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 械能的冲程是( ) 3.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 A 、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 、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 、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 、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砂轮摩刀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沸水后,壶盖不停跳动是水的动能转化为盖的动能。D 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6、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 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 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A 甲 B 乙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7、一个物体温度降低了,则: A 它的热量减少了。 B 它的内能减少了。 C 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 它一定放出热量。 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千克初温为20℃的纯水吸收×105J 的热量后,温度上升: A 75℃ B 80℃ C 100℃ D 无法确定。 年山西省太原市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B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C.沮度升高 内能减少 D .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10、甲、乙两个铜块和铝块 (C 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个三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无烟煤、煤气,天然气的平均月消耗质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无烟煤、煤气、天然气具有不同的() A.密度B.比热容C.热值D.沸点 2.能源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的核电站是靠原子核的裂变进行发电的 B.能量转化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D.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3.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D.给手机电池充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其中一个冲程的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B.该冲程中排气阀门是处于打开状态C.该冲程是吸气冲程D.该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6.下列关于内能、热值和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不变B.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热值会减小 C.﹣20℃的冰也有内能D.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5g汽油比2kg汽油的热值小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是利用氢燃料的热值大 D.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硒化棉布,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棉花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迅速向上抽活塞,棉花也能点燃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距离小 D.活塞下压过程中,空气的内能转化成活塞的机械能 9.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为外界提供动力在压缩冲程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为燃料C.汽车排出的尾气发生在热机做功冲程D.热机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尾气的排放10.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对照此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废气的排放所占比例最大,减少该部分能量损失是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手段B.冷却水能量的二次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C.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76% D.该汽油机的能量利用率为30% 11.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改进技术,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C.用水循环来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D.热机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2.下列燃料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3章和第14章 内能 内能的利用(答案)

第13&14章内能内能的利用 1、现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有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如此之小,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帮助我们观察到它们。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气体扩散现象,在A、B两个集气瓶中分 别装有无色的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应该把B瓶放在下面, A瓶倒扣在B瓶上,这样可以减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使两个瓶口相 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根据B瓶内 气体颜色变浅,A瓶内气体颜色变深,最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固体 之间也能发生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即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同样,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比如,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微波炉来加热食品,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使得食物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例如:两个露珠相遇变成一个露珠、固体和液体能保持 一定的体积等现象都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但小明 认为,装置中的两块铅柱的底面是削平、削干净之后紧 紧压在一起的,二者之所以拉不开,是因为大气压强的 作用。你怎么设计实验或通过计算来判断小明的观点 是否正确? (1)实验法:将图中的装置放入真空罩中,往外抽气,观察下面的铅柱及所挂重物是否掉落。若掉下来,则小明的观点正确,若不掉下来,则其观点错误。 (2)计算法:用刻度尺测出铅柱横截面的直径D,算出其面积S,利用F=PS计算出大气压力;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下面铅柱及所挂重物的总重力G;比较F与G的大小关系。若F不小于G,则小明的观点正确;若F小于G,则其观点错误。 从扩散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在间隙。但却很难将固体和液体压缩,这是因为除了引力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并存。 4、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从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个物体的内能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物态、质量、体积等是可以改变的。比如:相同质量0℃的水的内能大于0℃的冰的内能,这是因为0℃的水放出热量才会凝固成0℃的冰;或:0℃的冰需要吸收热量才会熔化成0℃的水。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物

第14章分枝杆菌属

第14章分枝杆菌属 [各型试题] 一、名词解释 BCG acid—fast bacilli OT(old tuberculin) 结核菌素试验传染性免疫麻风细胞 二、填空题 1、结核分枝杆菌常用染色,呈色。 2、对人有致病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有和。 3、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常用培养基,形成菌落的时间需 4、结核分枝杆菌对干燥、和抵抗力较强。 5、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较敏感,在液体中加热0C min即可被杀死。 6、结核分枝杆菌成分中可引起机体发生超敏反应的是和。 7、卡介苗是用菌制备而成的疫苗。 8、卡介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和。 9、最常见的结核病为。预防结核病可接种。 10、抗结核免疫属于免疫,亦称免疫。 11、结核菌素试验所用的试剂有和两种。 12、结核分枝杆菌侵人机体的途径有、、等。 13、麻风分枝杆菌主要是通过与传播。 14、从麻风的临床病理表现分为型麻风和型麻风。 三、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酸染色,呈红色 B、专性需氧,生长缓慢 C、菌落表面粗糙呈菜花状 D、耐酸碱,在6%H2S04或4%NaOH中可存活3Omin E、耐煮沸。1OO0C5min才死亡 2、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丙型链球菌 C、脑膜炎奈氏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链球菌 3、结核分枝杆菌经抗酸染色后呈红色是因为 A、所用的碳酸浓度过高,不易被脱色 B、结核分枝杆菌含脂质较多,盐酸酒精不易使之脱色 C、脱色所用盐酸酒精PH过低,不易使结核分枝杆菌脱色 D、美蓝不能用于染细菌 E、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含糖多,不易被酒精脱色 4、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殊培养基主要应含有 A、足量的小分子蛋白 B、供给合成脂类的成分 C、大量无机碳源 D、表面活性物质协助营养物质进人菌体 E、微量元素 5、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腊质 E、硫酸脑育脂 6、与结核分枝杆菌抗干燥有关的是 A、胞壁致密 B、壁中脂质多 C、有芽胞 D、含耐热酶 E、以上都不是 7、结核分枝杆菌侵人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E、节肢动物叮咬 8、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无关的是 A、磷脂 B、硫酸脑背脂 C、索状因子 D、腊质 E、内毒素 9、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 B、以体液免疫为主 C、为有菌免疫 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E、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10、卡介苗是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11、常用的卡介苗接种方法是 A、皮内注射 B、皮上划痕 C、口服 D、皮下注射 E、肌肉注射 12、结核分枝杆菌的哪种变异用于制备疫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火炉上烧饭主要是利用内能来() A. 做功 B.加热 C.做功并加热 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 A. 热值和比热都不变 B.热值减半、比热不变 C.热值和比热都减半 D.热值不变、比热减半 3、下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4、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A. 小轿车 B.载重卡车 C.远洋轮船 D.吊车 5、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 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 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C.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7、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 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C. 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个火花塞 D. 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8、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某工厂的工人想了以下一些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 吸气冲程 f①). ------- K(③)____ k <②)(④、0排气冲程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 单元测试题

第十四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磁场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根据它表现出的性质间接认识它 B.磁场虽看不见、摸不到,但真实存在 C.磁场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并不真实存在 D.小磁针N 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的方向一致 2、一蛋糕盒里放有一条形磁铁,盒外均匀放有八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条形磁铁在盒内摆放方向为( ) A.沿1—5连线位置,N 极在5,S 极在1 B.沿2—6连线位置,N 极在2,S 极在6 C.沿3—7连线位置,N 极在3,S 极在7 D.沿4—8连线位置,N 极在4,S 极在8 3、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 B.磁感线是由小铁屑形成的 C.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时才受到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就不受力了 D.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描述磁场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 4、如图2甲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 端移到B 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乙中的 ( ) 5、在图3中,有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磁极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 A.N 、N 、S 、N B.S 、S 、N 、 N

C.N 、S 、N 、N D.S 、N 、S 、S 6、如图4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人用木杆吊着一块磁铁,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不变。则小车的状态是( ) A.向左运动,越来越快 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 C.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D.有时快有时慢的直线运动 7、小华同学在做“探究电磁铁”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滑动 B.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C.电磁铁B 磁性较强,所以通过它的电流较大 D.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 8、如图6所示,将甲图的条形磁从中间锯断,成乙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乙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 端是N 极,b 端是S 极 ,c 、d 两端不是磁极 B.a 、b 、c 、d 都不是磁极 C.a 、c 两端是N 极,b 、d 两端是S 极 D.a 、d 两端是N 极,b 、c 两端是S 极 9、如图7所示,a 、b 是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当b 从a 的左端移动到右端的过程中,两者先后出现吸引和排斥现象,由此可以确定( ) A. a 一定是磁体,b 不一定是磁体 B. a 、b 一定都是磁体 C. a 不一定是磁体 D. a 、b 一定不是磁体 10、电磁铁里面插入的铁芯必须 ( ) A.易被磁化 B.不易被磁化 C.磁性保持时间长 D.磁性保持时间短 11、1820年,安培在科学院的例会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引起到会科学家的兴趣;如图8所示,把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 A.通电螺线管仍保持原位置静止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过关检测试题B卷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过关检测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体育课上,小明同学练习投篮,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从手中投出,篮球进入篮筺,小明迅速运动至篮筺正下方双手举起接着篮球。由图可估算篮球从篮筐处落到手中的过程中,篮球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8J B.8J C.18J D.38J 2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 C.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得到电子带正电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水凝固成冰比热容不变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我们有用不尽的能量B.能量的转移、转化都是有方向性的 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人类已完全掌握了人工控制核聚变的技术 5 .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气冲程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打开

B.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随着科学的发展,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D.增加汽油机的使用时间,可以显著提高汽油机的效率 6 . 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B.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热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沸点高 D.火箭发动机属于热机 7 . 一台四冲程内燃机的飞轮转速为3600 r/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是内能→化学能→机械能 B.它在1 s内完成了120个冲程 C.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花的时间为 D.每个做功冲程对活塞做功1500 J,则它的平均功率为10 kW 8 . 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 600 rad/min,它1 s完成了 A.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B.120个冲程,做了60次功 C.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D.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 9 . 如图所示,在绳子的自由端挂上70N的物体B,物体A浸没水中,A、B处于静止状态。当在B下面再挂上20N的物体时,物体A有二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后又静止。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20kg,g取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 B.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 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 2.下列关于热机效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 B.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越高 C.做相同多的功,耗油少的机械,热机效率高 D.做功快的热机,效率高 3.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四缸汽油发动机,每个气缸都进行四冲程循环。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A.B. C.D. 4.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蓄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 B.萤火虫发光:生物质能﹣﹣光能 C.发电机工作:电能﹣﹣机械能

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5.一台内燃机运行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5%、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热机效率为() A.70%B.30%C.60%D.40%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5kg 焦炭用去一半,其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寒冬,“冰花”会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需要放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7.汽车发动机一般是汽油机,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阅读了某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 所示,下列回答错误的是() A.发动机压缩冲程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1kg的汽油完全燃烧能够释放4.6×107J 的能量 C.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用水对其冷却 D.该内燃机的效率为30% 8.甲、乙两台热机,甲的效率比乙的低,其含义是() A.甲热机消耗的燃料多 B.甲热机比乙热机做功少 C.做相同的有用功,甲损失的能量比乙损失的多 D.甲热机的功率比乙热机的小 9.一辆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所用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 0.7×103kg/m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019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第十四章单元测试题

【2019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第十四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小明向墙上按图钉,很容易就按进去,对图钉结构分析正确的是()A.图钉帽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B.图钉帽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钉尖面积很小是为了增大压力 D.图钉尖面积很小是为了增大压强 2.如图1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被吞进瓶内,这是因为() A.由于瓶口热胀,鸡蛋掉进瓶内 B.瓶内气体把鸡蛋吸进瓶中 图1 C.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D.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 3.图2所示各实验中,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是() 4.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B.乙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丙图说明同一物体被举得越高,产生的压强越大 D.丁图说明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部分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 的

5.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6.如图5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此时甲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 的压强较大。设液体的密度分别 甲和 乙 ,则() A. 甲< 乙 B. 甲 = 乙 C. 甲>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6所示,拿一个大脸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打开水龙头, 放进半盆水,然后取一个乒乓球放入盆中,当球靠近水流时,发生的现象是()A.乒乓球被吸进了水柱中 B.乒乓球被水流排开了 C.乒乓球被弹起来了 D.以上说法都错误 8.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 C.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 D.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9.科学情景: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军战士经常要爬雪山、过草地。假如 你是一名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不幸双脚陷入沼泽地中。此时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减少压强脱身,走出沼泽地。 10.如图7所示是运动员滑冰的情景。滑冰时,冰刀下面会出现 图 6 图4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定稿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题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绿色理念”要求从根本上减小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为农家肥 C.加工成饮料瓶 D.发酵制沼气 2、如图右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3、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B.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4、在火炉上烧饭,主要是利用内能来() A.做功 B.加热 C.做功并加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一杯酒精减少一半后,则() A热值和比热都不变 B热值减半、比热不变 C热值和比热都减半 D热值不变、比热减半

6、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常会跳起来。内燃机的哪个冲程与这一现象的能量转化相同()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7、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8、下列现象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A.古人钻木取火 B.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顶开 C.钢铁在火炉中熔化 D.人造地球卫星的太阳能光电池充电 9、关于家用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的发动机一般用汽油机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是因为水的热量多 C.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D.质量好的车,汽油机效率可达120% 10、对于燃料的热值, 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理解的是:()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B、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的质量成正比 C、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