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一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一理综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说明:理科综合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判断错误的是( )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B.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符合盂德尔遗传定律

C.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D.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2.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 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3.已知小麦无芒()与有芒()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是否突变为基因,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无芒(♂Aa×♀Aa)

C.♂无芒×♀有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4.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如图所示为以番茄植株(HhRr,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

A.途径2、3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均为细胞的全能性

B.品种C与B为同一物种

C.品种A与途径3中幼苗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D.途径4与杂交育种相比,突出的优点在于能够产生品种新基因

6.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①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②加热③改用铝粉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

⑤加水⑥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A. ①②③⑥

B.②③⑥

C. 全部

D. ②③④⑥

8.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B. 浓Na2S溶液有臭鸡蛋气味

C. 泡沫灭火器灭火

D.纯碱溶液去油污

9.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K a(HF) C. D.

10.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 无色溶液中:Al3+、NH4+、Cl-、HCO3―

C.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的溶液中:NO-3、Cl-、SO2-4、K+

D. 0.1mol·L-1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

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5倍,则下列错误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几率增加

C.B的质量分数减小

D.a>b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Y(g)+B(g) R(g)+2A

此反应符合右图,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正反应放热,A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A是固体或液体

C.正反应吸热,A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A是固体或液体

13.KHC2O4的水溶液中,HC2O4-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显碱性

B.HC2O4-的水解方程式为HC2O4-+H2OC2O42-+H3O+

C.在该盐溶液中,粒子浓度:c(H+)+c(H2C2O4)=c(C2O42-)+c(OH-)

D.在该盐溶液中,粒子浓度:c(K+)>c(HC2O4-)>c(H+)>c(H2C2O4)>c(C2O4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A.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去了

B.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去了

C.橡胶棒丢失了质子

D.毛皮得到了质子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放在该点的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B.由公式可知,电场中A、B两点间电势差U AB与在这两点之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成正比,与电荷的电量q成反比

C.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中,是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处的场强大小;而是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处的场强大小

D.公式中的d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为U的两点间的距离

16.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

A.A、B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反 B.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

C.因为A、B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

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 EA、EB的大小不能确定

17.如图所示,虚线是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势线,边上标有电势的值。一带电

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恰能沿图中的实线从A经过B运动到C。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A处场强大于C处场强

C.粒子在A处电势能大于在C处电势能

D.粒子从A到B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从B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

18.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入射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

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

一定能使电子的偏移量y变大的是()

A.U1变大,U2变大 B.U1变小,U2变大

C.U1变大,U2变小 D.U1变小,U2变小

19. 如图(a),直线MN表示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a、b是线上的两点,将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粒子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设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Ψa、Ψb,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分别为Wa、Wb,不计重力,则有()

A.Ψa>Ψb B.Ea>Eb

C.Ea<Eb D.Wa>Wb

20. 一带电粒子射入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轨迹如图中虚线abc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重力,可以判断()

A.粒子受到静电吸引力的作用

B.粒子速度Vb>Va

C.粒子动能 Eka=Ekc

D.粒子电势能Epb>Epc

21. 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MN为一根光滑绝缘细

杆,、、三点所在直线平行于两电荷的连线,且和关于MN对称, 点位

于MN上,点位于两电荷的连线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试探电荷在点的电势能小于在点的电势能.

B. 点场强大于点场强

C. 点电势低于点电势

D.套在细杆上的带电小环由静止释放后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22.(12分)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所示).设两极板

正对面积为,极板间的距离为,静电计指针偏角为.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1)保持不变,增大,则 ( 变大,变小,不变 )

(2)保持,S不变,在两极板之间插入陶瓷电介质,则 ___ ( 变大,变小,不变 )

(3)保持S不变,减小d,则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E __ ( 变大,变小,不变 )

23.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热分别为UA=18V,

UB=6V,UC=-6V。则D点的电势UD= ____ V

24.(3分)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在等

势面φ3上时,具有动能24J,它运动到等势面φ1上时,动能为零.令

φ2=0,那么,当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求它的动能是_________

焦耳.

22题图 23题图 24题

25.(12分)有一带电荷量q=-6×10-6 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克服静电力做功6×10-4 J,从B点移到C点时静电力做功24×10-4 J。求:

(1)AB、BC、CA间电势差各为多少?

(2)若以B点为电势零点,则A、C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

26.(1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长为L的绝缘细绳将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悬挂于O点,平衡时,小球位于B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θ<45°)。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球静止在B点时受到绳的拉力大小。

(2)若将小球拉到O点等高的A点(此时绳拉直),然后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时受到绳的拉力大小。

27.(19分)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P和水平绝缘传送带PC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半径为R。静止的传送带PC之间的距离为L,在OP的左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物体从圆弧顶点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后返回。不计物体经过轨道与传送带

连接处P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小;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传动,传送带速度V=2,则物体第一次返回到圆弧轨道P点时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8.(16分)

I.25℃时,有b mol?L-1的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2)达到电离平衡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电离平衡

(填“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移动”),电离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

(3)25℃时,将a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平衡时有c(Na+)=c(CH3COO-),则溶液显

(填酸、碱、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II.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t1t2t3

水的离子积常数 1.0×10-12α 1.0×10-10

(1)若t1<t2<t3,则α 1.0×10-10填“>”“<”或“=”),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2)t3℃下,某K2SO4溶液中c(SO42-)=5.0×10-4mol·L-1,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 (K+)∶c (OH-)= ;

(3)t1℃下,将pH=10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____________。

29.(16分)25℃时,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

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

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0~10 min内B的反应速率是;

(3)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A和B浓度相等

b.A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A的生成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相等

d.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4)现知道升高温度K会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5)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若再通入A、B、C 各2mol、2mol、9mol,则此时平衡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移动”),判断依据是。

30.(13分)

(1)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下列操作会造成结果偏高的是( )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读取标准液的体积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其他操作正确

(2)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ol/L的KMnO4(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C2O4(弱酸)溶液,分别取20.00mL草酸溶液于3个洁净的锥形瓶中,用标准的KMnO4(H+)溶液滴定至终点,数据如下:

测定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初始读数(mL)0.40 0.40 0.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100 mL KMnO4标准溶液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

②标准KMnO4溶液应装在(选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③写出滴定过程中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判断已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⑤实验测得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1.(13分 )

(1)FeCl3水溶液呈(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把FeCl2水溶液直接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2)明矾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3)pH相同的NaClO和CH3COOK溶液,两溶液中:

________(填“>”“<”或“=”);

(4)25℃下,浓度均为0.1 mol·L-1① NH4Cl、② (NH4)2SO4、③ NH4HSO4、④ (NH4)2CO3、⑤ CH3COONH4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

32.(12分) 据《菏泽日报》报道,54粒经过18天太空遨游的“太空大豆”开始在该市试种。试种结果表明,“太空大豆”单株最少结荚300个,最多结荚800多个;株根直径3厘米,株高130厘米,其多项指标均优于普通大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大豆”种子从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往往能得到新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空中的宇宙射线辐射后,其发生变异。请预测可能产生的新的变异对人类是否有益? ,判断的理由是。

(2)试举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 ,该育种方法和杂交育种的原理_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

(3)这种太空诱变育种与转基因的种子不同,试说明原因: 。

33.(14分)下图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及原理图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用秋水仙素处理时,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这个部位的细胞具有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在此为。

(2)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在于。(3)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周期为,其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理论上可以采用的方法。

34、(12分)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 ,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在该技术中,切割DNA的工具是限制酶,它能识别某一特定,使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

(2)该技术中常用的“分子缝合针”是,常用的运载体是、和。

35、(16分)下图为某一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分别由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病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回答

下列问题: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Ⅱ-4基因型

为;Ⅲ-7的基因型为。

(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若Ⅲ-8与Ⅲ-9近亲结婚,则生育的子女中正常的几率是,两病都患的几率是。(3)若Ⅲ-8与Ⅲ-9婚后生下一对双胞胎(Ⅳ-11与Ⅳ-12),则他们同时患有甲病的概率是。

一、选择题

14.B 15.C 16.D 17.B 18.B 19.BD 20.CD 21.CD

二、填空题

22、变大 变小 不变

23、6V

24、8J

25、解:(1)由题知

U AB =4AB 6W 610100q 610J V C

---?==-? U BC =4BC 6W 2410400q 610J V C

--?==--? U CA = U CB + U BA =- U BC +(- U AB )=400 V -100 V =300 V

(2)若φ B =0,则φ A = U AB +φ B =100 V ,

φ C =φ B - U BC =400 V

26、解答:解:(1)在B 点,T 1cos θ=mg

∴T 1=

T 1 sin θ

=qE ∴qE=mgtan θ

(2)从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

则有 mgL-qEL= mv 2

mg cosθ 1 2

v 2

L

又T2-mg=m

由以上解得T2=mg (3-2tanθ)

27、对物体 A----P

(1)

(2)对物体

(3)因为到达C后物体将沿传送带运动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到达P点的速度为

在P点

参考答案:

1~~6 DBCBBA

32.

答案: 1. 遗传物质(或DNA或基因); 不一定;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2.变异频率高、加快育种速度、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不相同

3. 转基因的种子有外源基因的插入,而诱变育种的种子无外源基因插入

33.

答案: 1.幼苗或者萌发的种子; 分裂旺盛; 抑制前期细胞形成纺锤体

2.通过授粉为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提供生长素;

3. 2年;染色体数目变异

4. 组织培养

34.

答案: 1.脱氧核苷酸序列; 磷酸二酯键; 2.连接酶;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解析: 1.基因拼接技术中充当“剪刀”的是限制酶,它能识别某一特定核苷酸序列,使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2.该技术中常用的"分子缝合针"是连接酶,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35.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X B X b;AAX B Y或AaX B Y

2.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1/2; 1/12

3.1/9

解析: 1.通过Ⅱ-3和Ⅱ-4与Ⅲ-8或Ⅱ-5和Ⅱ-6与Ⅲ-10的关系可以判定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Ⅱ-5和Ⅱ-6与Ⅲ-9可以判定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再根据题干所述有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病,可以确定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Ⅲ-8的表现型可以判定Ⅱ-3和Ⅱ-4都是甲病的杂合子,基因型为Aa;Ⅲ-7 有关甲病的基因型是1/3AA、2/3Aa;根据Ⅱ-4的父亲是乙病的患者可以推测Ⅱ-4是乙病的杂合子,相关基因型为X B X b,所以Ⅱ-4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Ⅲ-7没有患乙病,有关乙病的基因型是X B Y,所以Ⅲ-7的基因型是AAX B Y或AaX B Y。

2.近亲有共同的祖先,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机会较大,因此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增大。Ⅲ-8基因型是1/2aaX B X B、1/2aaX B X b,Ⅲ-9的基因型是1/3AAX b Y、2/3AaX b Y,则两者结婚后代中甲病发病率aa=1×2/3×1/2=1/3,正常几率是2/3;乙病(X b X b和X b Y)的发病率=1/2×1/2×1=1/4,正常几率是3/4,所以后代正常的几率是2/3×3/4=1/2,两病都患的几率是1/3×1/4=1/12。

3.由于Ⅲ-8和Ⅲ-9所生双胞胎是异卵双胞胎,所以每个个体患甲病的几率都是1/3,所以同时患甲病的几率是1/9。@30422 76D6 盖20514 5022 倢#27296 6AA0 檠28636 6FDC 濜25341 62FD 拽34887 8847 衇[BY25426 6352 捒?25064 61E8 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