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练习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练习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练习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练习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练习

一、选择题

1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

2 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圆果对长果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 B.1∶2∶1

C.1∶1 D.1∶1∶1∶1

3 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按理论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体植株约为()。A.160株B.240株C.320株D.480株

4 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9

5 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6 (2010·北京理综)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B.3/16 C.7/16 D.9/16

7 (2010·安徽理综)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8 (2011·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水稻高秆(M,易倒伏)对矮秆(m)为显性,抗病(N)对感病(n)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中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那么F1中能长期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所占比例为()。A.1/8 B.3/8 C.1/16 D.3/16

9 (2011·济南质量调研)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应该是()。

A.PPQq×ppqq B.PPqq×Ppqq

C.PpQq×ppqq D.PpQq×Ppqq

二、非选择题

10 (2011·福建理综改编)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规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下图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11 (2011·山东理综改编)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P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

F1三角形果实

F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

(301株)(20株)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参考答案

1解析:假设红花显性基因为R,白花隐性基因为r,F1全为红花Rr,F1自交,所得F2红花的基因型为1/3RR,2/3Rr,去掉白花,F2红花自交出现白花的比例为2/3×1/4=1/6。

答案:B

2 解析:由题意知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 或AAbb×aaBb。由双亲基因型知子代表现型比值不可能出现1∶2∶1。

答案:B

3 解析:F2中白色甜玉米占F2总数的,而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体为Yyss和yySs,各占F2总数的,则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体植株约:株。

答案:C

4 解析:由教材中的知识可知,F2中重组性状类型有两种:黄色皱粒(1/16YYrr、2/16Yyrr)、绿色圆粒(1/16yyRR、2/16yyRr),因此,能够稳定遗传的(YYrr、yyRR)占2/16=1/8。

答案:B

5 解析:测交是杂合体与隐性类型杂交的过程。由于隐性类型只能产生一种配子(rb),所以“某植株”产生的两种配子是Rb、RB,故只有RRBb的个体才能产生以上两种配子。

答案:A

6 解析:根据题意,黑色有白斑小鼠的基因型为B_ss,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B_ss的概率为3/4×1/4=3/16。

答案:B

7 解析: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2株圆形南瓜的杂交后代全为扁盘形可知,两亲本均为纯合体,而从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9∶6∶1看出,F1必为双杂合体。所以本题是考查基因间的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表现型有3种,比值为9∶6∶1。所以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为选项C。

答案:C

8 解析:由F1中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可推知亲代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均为MmNn,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是纯合矮秆抗病植株,F1中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1/16。

答案:C

9 解析: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P_Q_,与白花植株杂交后F1中紫花植株所占比例为3/8,可以分解成1/2×3/4,则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PpQq,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Ppqq或者ppQq。

答案:D

10 解析:(1)根据题目,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且根据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所以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2)据组合①F2中紫色叶∶绿色叶=15∶1,可知绿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同时可推出F1中的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从而推出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绿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在F2紫色叶植株的15个基因组合中,有3个纯合体,所以纯合体占。

(3)据组合②F2中紫色叶∶绿色叶=3∶1,可推出F1紫色叶基因型为Aabb、aaBb,从而推出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若F1(Aabb或aaBb)与绿色叶植株(aabb)杂交,则后代表现型紫色叶∶绿色叶=1∶1。

(4)组合①F1基因型为AaBb,基因型示意图为:

答案:(1)自由组合

(2)AABB、aabb1/5

(3)AAbb(或aaBB)紫色叶∶绿色叶=1∶1

(4)

11 解析:(1)由图解推断:亲本基因型三角形果实为AABB、卵圆形果实为aabb、F1为AaBb。F2两种表现型比例出现15∶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AaBb、Aabb、aaBb)∶卵圆形果实(aabb)=3∶1。另选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杂交得F1,其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也会出现图示比例。

(2)F2中三角形果实荠菜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个体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都表现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3)第一种方案:卵圆形果实的种子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将待测的三包种子与卵圆形果实种子分别种植,并都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后代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为15∶1,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若亲本基因型为AaBB,则F1为AaBb、aaBb,自交后代出现aabb 的概率为,F2中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为27∶5。若亲本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

第二种方案: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AaBb;AaBb、aaBb;aaBb),再将F1与卵圆形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若F2中两种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亲本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F2出现aabb的概率,F2中两种性状分离比=5∶3。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两种性状分离比为1∶1。

答案:(1)AABB和aabb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三角形∶卵圆形=3∶1AAbb 和aaBB

(2)7/15AaBb、Aabb和aaBb

(3)答案一: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Ⅰ.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5∶1

Ⅱ.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5

Ⅲ.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

答案二: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③F3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Ⅰ.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

Ⅱ.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3

Ⅲ.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1

(完整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分离定律练习题二 1.水稻某品种茎杆的高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一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杂合体的几率是( ) A.0% B.25% C.50% D.75%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体杂交,后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同的占( ) A.25% B.100% C.75% D.0% 3.子叶的黄色对绿色显性,鉴定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是否纯合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杂交 B.测交 C.检查染色体 D.自花授粉 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 F2性状分离比为3:1 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D. 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5.杂合体高茎豌豆(Dd)自交,其后代的高茎中,杂合体的几率是( ) A.1/2 B.2/3 C.1/3 D.3/4 6.一只杂合的白羊,产生了2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黑色隐性基因的精子的为( ) A.50万 B.100万 C.25万 D.200万 7.牦牛的毛色,黑色对红色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体,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 A.黑色杂合体 B.黑色纯合体 C.红色杂合体 D.红色纯合体 8.下列关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9.下列生物属纯合子的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0.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 率分别是( ) A.1/4,1/8 B.1/2,1/8 C.3/4,1/4 D.3/8,1/8 11.番茄中圆形果(B)对长形果(b)显性,一株纯合圆形果的番茄与一株长形果的番茄相互授粉,它们所结果 实中细胞的基因型为( ) A.果皮的基因型不同,胚的基因型相同 B.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相同 C.果皮的基因型相同,胚的基因型不同 D. 果皮、胚的基因型都不同— 12.一株国光苹果树开花后去雄,授以香蕉苹果花粉,所结苹果的口味是( ) A.二者中显性性状的口味 B. 两种苹果的混合味 C.国光苹果的口味 D. 香蕉苹果的口味 13.粳稻(WW)与糯稻(ww)杂交,F1都是粳稻。纯种粳稻的花粉经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种糯稻的花粉经碘 染色后呈虹褐色。F1的花粉粒经碘染色后( ) A.3/4呈蓝色,1/14呈红褐色 B. 1/2呈蓝黑色1/2呈红褐色 C. 都呈蓝黑色 D. 都呈红褐色 14.某男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正常。如果他的妹妹与一个白化病患者结婚,则生出白化病孩子的 几率为( ) A.1/4 B.1/3 C.1/2 D.2/3 15、人类的并指(A)对正常指(a )为显性的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并指患者(他的父母有一个是正常指)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④ B、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6、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

2019-2020版高中生物2.2.1自由组合规律试验学案中图版必修2

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 【目标导航】1.结合“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阐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结合细胞遗传学知识,理解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产预习导学屈挑战自我,点点落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P址色恻鞄乂绿色雏粒 I F, I jgh %黄色]圆籾:巔色⑩拉:绿色鬪粒:综色裝粒 数猷315 101 32 9 : 3 - 3 t ] (2)实验分析 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豌豆种子的颜色: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豌豆种子的形状: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②F2的性状类型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两种重组类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F2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自由组合。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来控制,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为YYRR和yyrr。⑵F i产生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形成了雌雄各四种配 子,基因型及比例为YR: yR :Yr : yr = 1 :1 :1 : 1。 (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二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重组类型占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 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体类型杂交。⑵遗传图解

⑶结果 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 ① F i 产生四种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 F i 是双杂合体(YyRr)。 ③ F i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成对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_________ 二、总结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1.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________ 因自由组合。 2. 基因自由组合的意义 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杂交后代中不仅出现了亲本类型,还出现了双亲性状重新组合的新类 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每个个体都有很多性状,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_______________ 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化,使生物界多样性不断丰富,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预习诊断 1. 判断正误 F 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指的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 F 2中的性状分离比是 9 : 3 : 3 : 1。( ) F i 形成的雌配子或雄配子都是四种, 且两种配子的 数量一样多。( ) 答案(1) V (2) V (3) x 2. 填充:写出F 2四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及其比值 (1) 黄色圆粒:1YYRR 2YYRr : 2YyRR : 4YyRr 。 ⑵黄色皱粒:1YYrr : 2Yyrr 。 测兗 朵种子一代 黄芭岡粒 YyRr 咫隐性类型 绿色皱粒 yyrT 配子 YR 则交后代 比例 YyRr 黄色曲I 粒 1 Yyrr 直色皱粒 1 yyRr 绿色圖粒 I yyrr 绿芭皱粒 丄 (1)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 ) (2) 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3)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生 匹

自由组合定律深刻复习(知识点知识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

在9:3:3:1的比例中,有两个是亲本性状、两个是重组性状。如果9和1是亲本性状,则中间的两个3是重组性状;反之,两个3的性状是亲本性状,则9和1的性状是重组性状。 9、3、3、1比例的基因型的分析: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四、孟德尔第二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自由组合的解题方法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论应用 例1:已知某闭花授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设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设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 F2代性状比例9A_B_(双显)3aaB_(单显))3A_bb(单显)1aabb(无显) 4AaBb 2aaBb 2Aabb 1aabb 1AABB 1aaBB 1AAbb 2AaBB 2AABb

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 例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设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假设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 B、3/8 C、1/16 D、3/16 例3: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2、分解法: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般情况下互不干扰,在出现多对性状的组合时,可以单独考虑,最后根据乘法原理,相乘得出结论。 (1)通过亲代判断子代,单独考虑一对性状的比例,再用乘法原理相乘得出结果。可以计算配子类型、后代表现型种类、后代基因型种类、后代表现型的比例等。 ①求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求两亲本后代的基因型种类、表现性种类 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AaBbCc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aaBBcc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自由组合”中的特殊比例---课中学案 姓名:班级:组别 一、9:3:3:1变式模型的构建 1、模型初构建 材料1、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红色、黄色、橙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色素的形成,红色和黄色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橙色。(注:默认白色色素为前体物质)。若用纯合的白花和纯合的橙花杂交,F 自交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材料2、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黄色、橙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A控制黄色色素1的合成,基因B控制黄色色素2的形成,当两种黄色物质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橙色。 2、模型再构建 规则: ⑴构建顺序:先将物理模型构建出来,再根据物理模型来算自交和测交后代比例。 ⑵每构建好一种物理模型后,请到讲台上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模型,再构建下一个模型。 提示材料: 1. 小鼠的体色有黑色、棕色、白化三种品系,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可以将白 色色素转化为棕色中间产物,B可将棕色色素转化为黑色色素。 2. 家蚕中有结黄茧和结白茧的两种品系,受两对基因I和i、Y和y控制。Y控制黄色色素的合成,但是 基因I的存在会抑制Y的表达。 3、9:3:3:1变式模型修订汇总

练一练:某水稻颖色有黄、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E、e,F、f表示).科学家利用甲、 (1)两白颖亲本的基因型为:甲__ ____,乙__ ____. (2)杂交实验组合1的F2中,白颖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杂交实验组合2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二、9:3:3:1变式比例中的致死问题 材料3:雕鸮(鹰类)体色的绿色(A)对黄色(a)为显性,无条纹(B)对有条纹(b)为显性。以上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A或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杂交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三、课后延伸 材料4:某种植物为雌雄异株,它的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圆形(B)对长形(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含b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纯合的黄色圆形植株(雄株)与白色长形植株(雌株)杂交,得到子一代全是黄色圆形植株,子一代自由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四、课后巩固训练 1. 两个肉鸭品种——连城白鸭和白改鸭,羽色均为白色。研究人员以下表所示外貌特征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⑴表格所示亲本的外貌特征中有________对相对性状。F2中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________,因此鸭的羽 色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⑵假设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用B、b表示(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但另一对等位基因R、r要影响B 基因的表达(R基因促进B基因的表达,r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它们与鸭羽毛颜色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和上述杂交实验中F1和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推测两亲本鸭羽毛颜色的基因型为。 2、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基因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习题(1).docx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的选择题答题卡中,每题3分。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与皱粒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B.狗的长毛与直毛D.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 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个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A .75%B. 25%C. 12.5%D. 37.5% 4.人类褐眼 (A) 对蓝眼 (a)是显性,一对褐眼夫妇,生了 4 个褐眼男孩,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 .AA×AA B. AA×Aa C. Aa×Aa D .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纯合体的自交后代仍是纯合体 B .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仍是杂合体 C.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D.杂合体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体 6.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 .杂交 B .回交C.测交D.自交 7.2004年5 月23日,杭州某妇女生了“单卵四胎" ,这四个婴儿的性别应是 A .一男三女 B .二男二女C.三男一女D.完全一样 8. 下面是关于基因型现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环境相同,基因型也相同,其表现型一定相同 D.环境相同,表现型也相同,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9.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有 白化病的女人结婚,婚后生育出患有白化病女孩的儿率为( ) A.1/2 B.1/4 C.1/6 D.1/12 10.等位基因是指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的基因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C.位于一条染色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 D.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1.一只基因型为Aa的白羊产生了400 个精子,含 A 的精子有 A. 400 B.200 C.100 D.50 12.黄色与绿色的豌豆杂交,F1都是黄色, F2自交,得到1500 粒绿色种子,那么黄粒 种子有 A. 500 粒 B.1500 粒 C.3000 粒 D.4500 粒 13.性状分离指 A.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基因的分离 C.等位基因的分离 D. 杂种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14.进行减数分裂的雄性动物细胞,基因分离发生的什么细胞时期:() A .精原细胞 B 初级精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精子细胞 15.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A.3: 1 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C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的突变 D.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每一胎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其概率为1/4 16.一株杂合豌豆 1 进行自花授粉,将得到的种子先播下15 粒,都长成了高茎豌豆,那么原来那株豌豆的第16 粒种子种下去,也长成高茎豌豆的可能性是: A.0 B.12/16 C.4/16 D.100%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汇编

华兴中学高13级暑期复习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AaBb和aaBb两个亲本杂交,在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完全显性时,子一代表现型中新类型所占比例为() A.1/2 B.1/4 C.3/8 D.1/8 2.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显性。一株黄色非糯的玉米自交,子代中不可能有的基因型是() A.yybb B.YYBB C.Yybb D.YYbb 3.狗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D)对长毛(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交配。共生出23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 C.bbDD和bbDD D.bbDD和bbDd 4.假如高杆(D)对矮杆(d)、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DdRr和ddrr两亲本杂交,F1的表现型有 A.2种B.3种C.4种D.6种 5.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 B C 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1/8、3/8 B.1/16、3/16 C.1/16、3/8 D.1/8、3/16 6.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两结基因独立遗传),其F2中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占F2新类型总数的() A.1/16 B.1/8 C.1/3 D.1/5 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 D.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基因型为RrYY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3︰1 B.1︰2︰1 C.1︰1︰1︰1 D.9︰3︰3︰1 9.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b∶aB∶AB∶ab=4∶4∶1∶1,这个生物如自交,其后代中出现双显性纯合体的几率是() A.1/8 B.1/20 C.1/80 D.1/100 10.人类中,基因D是耳蜗正常所必需的,基因E是听神经正常所必需的,如果双亲的基因型是DdEe,则后代是先天性聋哑的可能性是 A.7/16 B.3/16 C.1/16 D.1/2 11.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显性常染色体遗传病,从理论上分析,如果双亲中有一方患病,其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 A.25%或30% B.50%或100% C.75%或100% D.25%或75% 12.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讲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和验证。 3、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豌豆杂交中自由组合现象 思考: 为什么在F 2代中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表型,且各种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呢? 2.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3)受精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的几率相等 遗传图解: ① F 1: F 2: 1YY (黄) 2Yy (黄) 1yy (绿) 1RR (圆) 2Rr (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 (黄圆) 1yyRR 2yyRr (绿圆) 1rr (皱) 1YYrr 2Yyrr (黄皱) 1yyrr (绿皱) F 2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②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分析 a .性状分离比:黄粒∶绿粒=3∶1;圆粒∶皱粒=3∶1。 b .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随机组合 亲本:YYRR (黄圆)×yyrr (绿皱) Rr × Rr →1RR:2 Rr:1rr × Yy →1YY:2 Yy:1yy

④F2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例关系 双纯合子一纯一杂双杂合子合计黄圆(双显性)1/16YYRR 2/16YYRr、2/16YrRR 4/16YyRr 9/16Y_R_ 黄皱(单显性)1/16YYrr 2/16Yyrr 3/16Y_rr 绿圆(单显性)1/16yyRR 2/16yyRr 3/16yyR_ 绿皱(双隐性)1/16yyrr 1/16yyrr 合计4/16 8/16 4/16 1 F2中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2)有关结论 ①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②双显性占9/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占1/16。 ③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杂合子占:1 -4/16=12/16。 ④F2中双亲类型(9/16Y_R_+1/16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 思考:按照上述孟德尔的假设条件,所获得的各种性状及其比例是完全符合9:3:3:1的比例的,所以只需证明F1是双杂合体的假设成立,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实验方案:杂合体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实验结果: 方式正交反交

自由组合定律测试题

自由组合定律 一选择题 1.AaBb和aaBb两个亲本杂交,在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完全显性时,子一代表现型中新类型所占比例为( ) A.1/2 B.1/4 C.3/8 D.1/8 2.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显性。一株黄色非糯的玉米自交,子代中不可能有的基因型是() A.yybb B.YYBB C.Yybb D.YYbb 3.狗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D)对长毛(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交配。共生出23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C.bbDD和bbDDD.bbDD和bbDd 4.假如高杆(D)对矮杆(d)、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DdRr和ddrr两亲本杂交,F1的表现型有 A.2种B.3种C.4种D.6种 5.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 a B C 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1/8、3/8 B.1/16、3/16C.1/16、3/8D.1/8、3/16 6.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两结基因独立遗传),其F 2 中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占F2新类型总数的() A.1/16 B.1/8 C.1/3 D.1/5 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 D.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基因型为RrYY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3︰1B.1︰2︰1 C.1︰1︰1︰1 D.9︰3︰3︰1 9.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b∶aB∶AB∶ab=4∶4∶1∶1,这个生物如自交,其后代中出现双显性纯合体的几率是( ) A.1/8B.1/20C.1/80D.1/100 10.人类中,基因D是耳蜗正常所必需的,基因E是听神经正常所必需的,如果双亲的基因型是DdEe,则后代是先天性聋哑的可能性是A.7/16 B.3/16C.1/16 D.1/2 11.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显性常染色体遗传病,从理论上分析,如果双亲中有一方患病,其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 A.25%或30% B.50%或100% C.75%或100% D.25%或75% 12.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 ADdrr或ddRr B DDRr或DdRrCDDrr或DDRr D Ddrr或ddRR 13.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高等植物体自交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 B.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 C.后代共有9种基因型 D.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9:3:3:1 14..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5.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E/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生15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A.eeFFHH B.Eeffhh C.eeFFhh D.eeffhh 16.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短尾鼠交配,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可能的原因是( ) A.基因A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基因b纯合时使胚胎致死 C.基因A和B同时纯合时使胚胎致死D.基因a和b同时纯合时胚胎致死17.下列属于测交的组合是() A.EeFfGg×EeFfGgB.eeffgg×EeFfGg C.eeffGg×EeFfGgD.EeFfGg×eeFfGg 1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19.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 1 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20.基因型AABB和aabb两种豌豆杂交,F1自交得F2,则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是

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题

自由组合定律作业 1 一、单选题 1.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F2总数的( ) A.1/4 B.1/8 C.1/16 D.1/9 2、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 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3、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 1/8 B. 1/16 C. 3/16 D. 3/8 4、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5、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 ) A.160 B.240 C.320 D.480 6、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多少株( ) A.1500 B.3000 C.6000 D.9000 7、下列各组杂交组合中,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子代的是( ) A.BBSsXBBSs B.BbSsXbbSs C.BbSsXbbss D.BBssXbbSS 8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9、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A.3/8 B.1/4 C.5/8 D.1/8 10、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为AABBCc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在F2中让黄色圆粒的植株自交,统计黄色圆粒植株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理论值为( B ) A. 24:8:3:1 B. 25:5:5:1 C. 4:2:2:1 D. 15:9:5:3

(完整word版)自由组合定律试题练习带答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2F 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是( ) A . 164和166 B .169和162 C .81和83 D .42和8 3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纯合体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 ( ) A .3/8 B .5/8 C .3/8或5/8 D .1/16或9/16 3.具有TtGg (T =高度,G =颜色,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的2个个体交配,其后代只有1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多少( ) A .9/16 B .7/16 C .6/16 D .3/16 4.ddtt DDTt (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A .100% B .50% C .25% D .0 5.将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两对性状自由组合),F 1全是黄色盘状南瓜。F 1自交产生的F 2中发现有30株白色盘状南瓜。预计F 2中遗传因子组成为杂合体的株数是( ) A .120 B .60 C .30 D .180 6.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 ) A .EeFfGg ×EeFfGg B .eeffgg ×EeFfGg C .eeffGg ×EeFfGg D .EeFfGg ×eeFfGg 7.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8.基因型为AAbbCC 与aaBBcc 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 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 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 A .4和9 B .4和27 C .8和27 D .32和81 9.基因型YyRr 的个体与YYRr 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

(创新设计)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中图版高一必修2练习:221_自由组合规律试验_word版含解析AqnPUl

基础巩固 1.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 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 A.38 B.38或58 C.58 D.116 答案 B 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 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 2性状表现的比例 ③F 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 1性状表现的比例 ⑤F 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答案 B 解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1基因型为YyRr ,性状表现只有一种,F 1产生的配子有YR 、Yr 、yR 、yr 比例为1∶1∶1∶1。F 1测交后代基因型为YyRr 、Yyrr 、yyRr 、yyrr 4种,表现型也为4种,比例均为1∶1∶1∶1。

3.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答案 D 解析 验证自由组合规律,就是验证杂种F 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D 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 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体)→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 4.基因型为AAbbCC 与aaBBcc 的小麦进行杂交,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F 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 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答案 C 解析 小麦杂交后的F 1的基因型是AaBbCc 。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F 1产生的配子种类是23=8种,Aa 的个体的后代中,可以形成AA 、Aa 、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同理Bb 、Cc 的后代也均是3种基因型。因此AaBbCc 可产生33=27种不同基因型的后代。 5.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 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正常 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https://www.doczj.com/doc/c09709434.html,aa(父)×CcAa(母) https://www.doczj.com/doc/c09709434.html,Aa(父)×CcAa(母) https://www.doczj.com/doc/c09709434.html,AA(父)×CCaa(母) https://www.doczj.com/doc/c09709434.html,AA(父)×Ccaa(母)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初步确定父本基因型为ccA_,母本基因型为_ _aa 。然后根据后代无棒型触角,确定父本的基因型为ccAA ;雄子代无白色,确定母亲本的基因型为CCaa 。 6.将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 的向日葵杂交,按照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4 B.18 C.116 D.132 答案 D 解析 自由组合规律不仅适用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同样适用于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 但对每一对基因来说,仍然符合分离规律,将每对基因分开考虑,Aa 与AA 的后代出现AA 的概率是12,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知识梳理

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知识梳理 生物:2.2.1《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知识梳理(中图版必修2) 知识梳理 一、探究性状间自由组合机制 1.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试验,黄色圆粒在子一代和子二代中都表现出,绿色皱粒在子二代中也重新出现,同时子二代中还出现了两种性状的新组合: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从中可以得知粒色、粒形这两对性状是分开遗传的。 2.在体验自由组合规律发现的过程中,我们采用测交方法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时,从理论上得到的后代表现型比值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3.孟德尔当年用黄色圆粒豌豆F1与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试验验证假说时实际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测交比 F1作母本312726261∶1∶1∶1 F1作父本242225261∶1∶1∶1 二、总结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1.孟德尔在解释纯种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

试验时,认为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黄色和绿色由y和y基因控制,圆粒和皱粒由R和r基因控制。子一代在形成配子时,y和y分离,R和r分离。两对基因分离的同时相互自由组合,形成的雌雄配子各四种:yR、yr、yR、yr,比值为: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二代有九种基因型,其比值为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1∶2∶2∶4∶1∶2∶1∶2∶1;子二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比值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2.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位于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分离和组合时互不干扰。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就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 3.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杂交后代中不仅出现了亲本类型,还出现了双亲性状重新组合的新类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每个个体都有很多性状,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化,使生物界多样性不断丰富,这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知识导学 1.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时,与基因的分离规律作横向比较,建议学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遗传的基本规律检测题 命题人: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宋春霞 一、选择题: 1、美与丑、聪明与愚蠢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一个美女对萧伯纳说:如果我们结婚,生 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萧伯纳却说:如果生的孩子像你一样愚蠢,像我一样丑,那该怎么办呢?下列关于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美女和萧伯纳都运用了自由组合定律 B.美女和萧伯纳都只看到了自由组合的一个方面 C.除了上述的情况外,他们还可能生出“美+愚蠢”和“丑+聪明”的后代 D.控制美与丑、聪明与愚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 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形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试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A. Ccaa(父)× CcAa(母) https://www.doczj.com/doc/c09709434.html,Aa(父)× CcAa(母) https://www.doczj.com/doc/c09709434.html,AA(父)× CCaa(母) https://www.doczj.com/doc/c09709434.html,AA(父)× Ccaa(母) 3、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 立遗传。先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

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4、豌豆子叶的黄色、圆粒种子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 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2:2:1:1 B.1:1:1:1 C.9:3:3:1 D.3:1:3:1 5、以基因型为Aa的水蜜桃为接穗,嫁接到相同基因型的水蜜桃砧木上,所结水蜜桃果肉 基因型是杂合体的几率为() A.0 B. 25% C.50% D.100% 6、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的下 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7、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 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常用解法

2016年山丹一中“高效课堂”教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授课人:李健 班级:高二(4)班 时间:2016年11月24日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常用解法 1、先确定此题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一对单独考虑,用基因的分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两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2.问题类型 (1)配子类型的问题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例1: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数等于各对基因单独形成的配子种数的乘积。 练一练 1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这些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问此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有()种? 2下列基因型中产生配子类型最少的是() A、Aa B、AaBb C、aaBBFF D、aaBb 3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这些基因分别位于6对同源染 色体上,问此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有()种? (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规律:两基因型不同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bBb与AaBb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的种类数为: (3)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和表现型种类数问题 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型单独相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积 例2: A a B b C c×A a B b c c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数的计算。 因Aa×Aa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 Bb×Bb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有3种, Cc×cc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有2种, 所以A a B b C c×A a B b c c所产子代基因型种数为3×3 ×2=18种。 练一练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种 设家兔的短毛A对长毛a .直毛B对弯毛b 黑色C对白色c均为显性,基因型AaBbCc和aaBbCC的两兔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有()种。 (4)子代个别基因型所占比例问题 子代个别基因型所占比例等于该个别基因型中各对基因型出现概率的乘积。 例 3:A a B b×A a B B相交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a a B B所占比例 因为A a×A a相交子代中a a基因型个体占1/4 B b×B B相交子代中B B基因型个体占1/2 所以a a B B基因型个体占所有子代的1/4×1/2=1/8。 练一练: 2: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AaBbCcDd

(完整word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 )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2.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杂交组合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3.在显性完全的条件,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与亲代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4.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DDTt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子代基因型有(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5.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中纯合体的个体占( ) A.3/8 B.1/4 C.5/8 D.1/8 6.下列属于纯合体的是(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7.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形成初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 B.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C.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D.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过程中 8.基因型为AaBB的父亲和基因型为Aabb的母亲,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一定不可能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下列基因型中,具有相同表现型的是( )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10.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配子( ) A.数目相等的四种配子 B.数目两两相等的四种配子 C.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 D.以上三项都有可能 11.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1/8 B.1/6 C.1/32 D.1/64 12.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 2有256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的纯种应有( ) A.128 B.48 C.16 D.64 13.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ddEeFF与DdEeff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 A.5/8 B.3/8 C.3/4 D.1/4 14.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 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率为( ) A.9/16和1/2 B.1/16和3/16 C.5/8和1/8 D.1/4和3/8 15.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 A.3种、9种 B.3种、16种C.4种、8种 D.4种、9种 16.个体aaBBCc与个体AABbCC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 ) A.8种 B.4种 C.1种 D.16种 17.下列①~⑨的基因型不同,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表现型共有(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