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说明介绍(路基)

城市道路说明介绍(路基)

城市道路说明介绍(路基)
城市道路说明介绍(路基)

城市道路简介

一、道路按照其作用和特点

1、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

公路是指位于城市之外.联结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城市道路系指建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厂矿道路系指主要供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林区道路系指建在林区,主要供各种林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乡村道路系指建在乡村、农场,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的道路。

2、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区别

区别在于其发挥的作用不同,城市道路主要为城市交通服务,而公路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道路.一般的,城市道路由于交通量大,路幅比较宽,基本没有什么弯道,有的话半径也比较小,因为其设计时速较低和城市用地紧张.而公路在这些方面与城市道路是不同的。

二、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1、快速路系指在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并控制车辆出入,供车辆以较高车速行驶的道路,一般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效区、城镇、主要对外公路。

行人不能穿越快速路,在过路行人集中地点必须设置人行地道或人行天桥。

例如振兴路、东北路,新建的东联路等。

2、主干路是指在城市道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主要用于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车站等客货运中心,负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

在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上应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的形式。

例如金马路、东北大街、3号路、5号路。

3、次干路是城市道路网中的区域性干路,次干路与主干路相联,构成完整的城市干道系统次干路既为城市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又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

4、支路指城市道路网中干路以外联系次干路或供区域内部使用的道路。

各类城市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三、城市道路的作用

1、城市道路是城市中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门用地,是通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市巾心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文化教育,风最金览、体育活动场所等),并与公路相连接的交通纽带。

2、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主要项目,道路规划红线是道路用地与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它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3、城市道路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而且也为布置城市公用管线、街道绿化、城市架空杆线提供容纳空间。

四、城市道路的组成

城市道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车行道、人行道、路缘石、附属设施。

1、车行道是指道路上供车辆行驶的部分。车行道又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专供汽车、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机动车道。而供自行车、三轮车、兽力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非机动车道。

2、人行道是专供行人步行交通所用。为了保证行人交通的安全,人行道与车行道应有所分隔,一般人行道应高出车行道15~20cm 左右。

3、路缘石(又称边石、马路牙子)处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交界处或分隔带边缘.它既是路面排水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起着保护道路结构层边缘部分的作用。

4、附属设施

(1)排水设施:用于排除路面水的雨水进水井、检查井.街沟或明沟等。

(2)交通隔离设施:用于组织交通、保证交通安全的交通岛,分隔带、隔离墩、护栏等。

(3)绿化设施:为街道绿化而设置的林荫带、行道树、绿篱、绿地、花坛等。

(4)地上杆线和地下管网:地上的电线杆、照明灯住、电车线及地下的排水管道、给水管道、煤气管道、热力管道、通讯电缆、电力电缆等。

(5)其它:其它附属设施还包括路名牌、交通标志牌、交通指挥官号、消防栓、邮筒、清洁箱、垃圾台、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以及为保护路基而设置的挡土墙、护坡等。

五、城市道路设计图纸

主要包括平面图、横断图、纵断图

1、平面图:水平投影图,包括平曲线、有各部分平面尺寸。

2、横断图: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方向的断面,在各种结构的断面尺寸。

3、纵断图:沿道路中心线方向所作的垂直剖面

举例如下:

平面图

图中含:指北针、地形图、道路红线、道路边线、道路中心线、中间分隔带、坐标点、平面宽度、道路桩号、转弯半径、图纸说明等。

横断面图

图中包括:红线宽度、各部分宽度、横坡等。

图中还包括:雨、污水管线,填方边坡、挖方边坡。

纵断面图

六、路基工程

1、路基的特点

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水温稳定性)。

路基一般由土壤压实而成。道路的使用品质与路基的品质有主要关系。当路基松软、强度低、稳定性差时,就会引起路面的不均匀沉陷,导致路面过早破坏,甚至会导致路基塌方或滑坡,诱发重大交通事故。相反,如果路基稳定,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路基路面整体强度及路面的平整度,而且由于路基强度的增加,还可以减薄路面结构层的厚度,降低路面工程造价。此外路基工程从工作量和工程量两个方面来看,在整个道路工程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某些特殊地质地带或特殊气候条件下,路基工程的造价,甚至超过道路工程总造价一半以上。路基的施工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因此路基工程常常成为道路工程能否如期完工的关键。特别在城市道路中,路面下往往敷设各种各样的管、沟、线等公用设施,影响路基施工的因素很多,这些情况在路基施工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2、路基的形式

主要有三种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

当自然地面低于路基设计标高,需进行土石方填筑,此时路基称为路堤。

当自然地面高于路基设计标高,需进行挖方施工,此时路基称为路堑。

同一断面有填有挖的路基称为半填半挖路基。

路基指标中,还有边坡,主要起到路基整体稳定作用,边坡坡度一般情况下挖方1:1,填方1:1.5,但不完全是这个数值,根据土质情况决定,边坡可作软覆盖(绿化)或硬覆盖(砌石护坡、喷锚等)处理,。

3、路床

将路基顶面,按路面结构所要求的标高、平整度、宽度、压实度整修好的铺筑表面称为路床。

4、路基施工

首先现场放线、人员设备准备、软弱地基处理(抛石挤淤、换填、碎石桩、土工布等,高填方路基一般需要进行强夯处理)、清除树根、草皮、杂物等、土石方施工、修筑中型构筑物(可先于土石方或同时施工)、埋设各种地下管线检查与验收。

(1)挖方路基按设计宽度施工,保证边坡坡度,按规定进行碾压。

碾压时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直线段由路肩向中心碾压,曲线超高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重叠1/2,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一般路段碾压6-7遍,一直到规定的密实度,同时表面无明显的轮迹,与老路面交界侧应多压2-3遍,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地段上急刹车或调头。

碾压过程中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不得干压。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碾压。

碾压含水量掌握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2)填方路基施工

首先选择合格的填料,一般设计有规定,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盐渍土,不得含有草和树根等杂物。

分层填筑,一般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分层碾压。碾压方法同上。

施工中应特别注意边坡坡度,应按全宽分层填上来,严禁贴坡。

(3)各种管线施工

主要控制沟槽回填质量,选择透水性材料回填,如山皮石、石碴、砂砾、撼沙等,确时采用土质回填时,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压实度。

5、路基、路床检查验收

(1)外观质量标准:路床不得有翻浆、弹簧、起皮、波浪、积水现象;压路面碾压后,轮迹深度小于5mm。

(2)实测检验标准:主要含压实度、中线高程、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

现在大部分路床还检测弯沉值,主要看设计有没有要求,弯沉值单位为1/100mm,采用弯沉仪检测,一般路基允许弯沉值为240左右。

大部分采用密实度和弯沉值两项指标,需要专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见下图:

6、路基施工的常见质量通病

(1)超厚回填,一种路基填方、一种沟槽回填,结果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

(2)带水回填,多发生在沟槽回填中,当水位下降后,造成填土下陷,危及路基安全。要求填前排除积水。

(3)路基翻浆,主要因为路基含水量大,车行、碾压时发生颤动或表面裂纹,需浆原土进行翻开晾晒,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重新回填,或换填其它合格填料。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1.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况 第二节工程主要内容及主要工程量 第三节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第三章施工准备计划及交通疏导方案 第一节施工准备计划 第二节交通疏导方案 第四章施工区和施工阶段的划分 第一节施工区的划分 第二节总体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 第五章施工组织机构 第六章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第一节综合机械化施工方案 第二节测量控制 第三节路基填筑及碾压施工 第四节路基基层施工 第五节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第六节侧石、平石及人行道施工 第七节园林绿化工程 第八节园路铺装工程

第九节装饰工程及园林小品施工方案 第十节电气安装工程 第七章施工进度控制网络计划及资源计划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第二节施工进度总控制计划 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四节工期奖罚措施 第八章施工资源供应计划 第一节劳动力计划、资金及施工用水、用电量计划第二节施工主要机具及检测设备计划 第三节材料控制计划 第九章施工平面总布置 第一节布置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施工规划及布置 第三节施工水电用量计算 第四节现场临时用电计划 第十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 第二节本工程质量总目标 第三节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节质量奖罚说明、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承诺第五节安全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第一节文明施工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节施工安全紧急应急预案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节约措施 第十三章管线、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一节原有管线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二节房屋保护方案及措施 第十四章春季、雨天、夜间施工措施 第一节秋季施工措施 第二节雨天施工措施 第三节夜间施工安排 第十五章施工协调与配合 第十六章工程保修承诺及措施 第一节竣工资料 第二节工程维修及回访 附表附图: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 (一)施工特点 (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2)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三)基本流程 1.准备工作 (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 (3)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恢复中线,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等。 (4)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

标准击实、CBR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2.附属构筑物 (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二、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土路基 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土方(即填方路基)。 (1)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树根坑的坑槽,分层填实至原地面高。 (2)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3)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4)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曝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5)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路基施工技术培训教材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2标 路基施工技术培训 编制: 审核: 二0一三年元月十四日 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2标中铁大桥局

六公司桥隧项目部

路基工程 一、路基基本结构及填料要求 1.1路基由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路堤组成,其中基床表层厚度0.6m,基床底层厚度1.9m,总厚度为 2.5m。 路基标准段面及基本结构图 1.2填料质量要求 路基表层填筑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路基底层填筑A、B组填料或改良土。基床以下部位路堤应选用A、B、C组填料或改良土。当选用D组填料时,应采取改良措施。严禁使用E组填料。 二、原地面处理 1.路基填筑高度小于 2.5m的低路堤,基床表层厚度围天然地基的土质及天然密实度应满足要求《铁路路基设计规》中基床填料要求及压实标准;基床底层厚度围天然地基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不得小于1.5MPa或天然地基基本承载力不得小于0.18MPa。不符合上述有关规定时,应进行

换填、改良或加固处理。 (1)地基为砂类土、碎石类土时,将基床表面以下0.5m围翻挖、碾压、整平。 (2)一般土质、极软岩和膨胀性岩土地段,应挖除地表0.5m换填A、B组填料,并保证基床底层换填厚度不小于1.0m,将基床底层底面做成向外的4%排水坡,并铺设0.1m砂砾石平铺一层,复合土工膜,两侧坡脚外设排水沟。 (3)强风化软质岩地段,应挖除地表不小于0.5m换填A、B组填料,并保证基底换填厚度不小于0.5m,将基床底层底面做成向外的4%排水坡,并铺设0.1m砂砾石平铺一层,复合土工膜,两侧坡脚外设排水沟。 (4)软质岩、强风化硬质岩,挖除地表,保证基床表层填筑厚度。 (5)硬质岩地段,清除凹凸不平面,其上填筑厚度不小于0.2m的级配碎石。 2.路堤填筑高度>2.5m,路堤基底以下压缩层围的地基土为基岩,碎石土类土或满足砂类土:Ps≥5.0或Ns≥10。且无地震液化可能,黏性土:Ps>1.2MPa或σo≥0.15MPa条件时的路基。 (1)对岗地及正坡压地面横坡缓于1:10的路堤地段根据地表植被情况,采取就地碾压、翻挖回填压实,或挖除表面0.3m原种植土。 (2)对水田、雨季滞水或地下水位高(距地表≤0.5m)的低洼谷地路堤地段,应清除表层种植土(一般0.5m),换填A、B组填料,并高于地表0.5m. (3)填料后的路堤基底,均应进行碾压或冲击压实,使其压实度满足K≥0.9m的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首页| 标准世界 | 工程造价| 可研与评价| 认证认可| 社区 标准世界> 标准查询> 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建设> 第六篇城市道路 2 工程质量验收 2.1 路基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0.4路基施工在确保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同时,应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工程及附属结构物,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避免道路反复开挖。必须重视管线沟槽回填土的质量,使其达到与路基相同的设计强度。 2.1.4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三、文物古迹、测量标志必须加以保护,园林绿地和公用设施等应避免污染损坏。 2.2.7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工地测量人员必须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中心线的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成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 4.1.2路基防护是以原边坡坡面和有关防护结构体的稳定为前提,施工前必须检查验收,严禁对失稳的土体进行防护。 路基加固或支挡工程除要求自身坚固稳定外,施工前必须查明和核实前期工程的条件和质量。 4.1.3 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强度、规格和其他品质要求。 4.4.2砌石工程的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砌体用的水泥、石灰、砂、石及水等。要求质地均匀,水泥不失效,砂石洁净,石灰充分消解,水中不得含有对水泥、石灰有害的物质。 二、石料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不应小于30Mpa,无裂缝,不易风化。河卵石无脱层、蜂窝,表面无青苔、泥土,厚度与大小相称。 三、片石最小边长及中间厚度,不小于15cm,宽度不超过厚度的二倍。块石形状大致正方厚度不宜小于20cm,长、宽均不小于厚度,顶面与底面应平整。用于镶面时,应打去锋棱凸角,表面凹陷部分不得超过2cm。 四、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拌和均匀,色泽一致,稠度适当,和易性适中。 5.1.2机动车车行道土质路基的压实度应达到压实标准规定的压实度,以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人行道、非机动车车行道可执行支路的压实度标准。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通海县大石山工业园区一号路三号路道路工程通过前一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路基工程已具备施工的条件,现将施工方案上报监理工程师,申请施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通海县大石山工业园区一号路北段起于大石山工业园区三号 路,沿通建高速公路向园区的东北方向修建,为规划区的主干道。拟建道路长 1698.84m,红线宽18m,其中车行道6.0*2=12m,人行道3.0*2m.。另外考虑在 红线两侧预留1.5m土路肩。三号道路南起于通建高速公路,北行止于大石山。 拟建道长1688m,红线宽18m,其中车行道6.0*2=12m,人行道3.0*2m..一号路南 段起于大石山工业园区三号路,沿通建高速公路向园区的东北方向修建。拟建道 长1883.87m,红线宽18m,其中车行道6.0*2=12m,人行道3.0*2m.另外在红线的 右侧预留1.5m土路肩。 2、道路指标 (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标准 (2)、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T=10年 (3)、设计行车速度:20Km/h (4)、道路横断面形式:单幅路,双向两车道 (5)、交通等级:中等交通流量 (6)、最大纵坡:一号路南段8.62%,一号路北段5.64%,三号路10%. (7)、车行道路面结构层:细粒式lAC13上面层4cm,中粒式lAC20下面层 6cm,水泥稳定碎石层基层35cm,级配碎石垫层15cm (8)、人行道结构层:5cm厚仿青砖面层,3cm厚1:3水泥砂浆结合层,10cm 厚C15水泥混凝土基层。 (9)、道路横坡度:行车道2.0%;人行道2.0%。 二、主要工程量 一号路南段挖方107363m3;填方699908m3.一号路北段挖方77149m3;填 方672219m3.三号路挖方367084.81m3;填方55849.34m3. 三、施工准备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 机械进场后,集中力量做软基处理,然后同时从K4+925 处向标段终点施工土方,为综合管沟施工争取时间。软基处理完后,从K6+100 向标段两端同时推进施工。 2、挖方路基施工 2.1、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 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要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做到: (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土方工程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排水沟。 (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3)、路堑施工时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 (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2.2、路堑开挖 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本标段土方路堑开挖,我们采用通道纵挖法,即:沿路堑纵向挖

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称为通道纵挖法。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 3、填方路堤的施工 3.1、施工工艺流程 3.2、土方路堤的填筑

(1)、填料的要求: 1)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有腐朽特征的土。 2)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路基填方材料要有一定的强度要求,野外取土试验,其CBR 值符合下表规定时方可使用。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 值)和最大粒径表 (2)、路堤施工方法 土方路堤根据路段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水平分层填筑法,即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上一层。纵向分层填筑法,当原地纵坡大于12%的路段,沿纵坡分层,逐层填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施工前的准备 3.1 施工准备 3.2 施工测量 3.3 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3.4 场地清理 3.5 试验路段。 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 4.1 基本要求 4.2 路基施工排水 4.3 路基施工取土和弃土 4.4 土方机械化施工 5 填方路堤的施工 5.1 一般规定 5.2 土方路堤的填筑 5.3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的填筑 5.4 填石路堤 5.5 土石路堤 5.6 高填方路堤 6 挖方路堑的施工 6.1 一般规定 6.2 土方路堑的开挖 6.3 石方的开挖 6.4 深挖路堑的施工 7 路基压实 7.1 一般规定 7.2 填方地段基底的压实 7.3 压实机械的要求与选择 7.4 填方路堤的压实 7.5 路堑路基的压实 7.6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填土的压实 7.7 填石路堤的压实 7.8 土石路堤的压实 7.9 高填方路堤的压实 8 路基排水 8.1 一般规定 8.2 地面水的排除 8.3 地下水的排除 8.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排水 9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 9.1 水稻田地区路基施工 9.2 河、塘、湖、海地区路基施工 9.3 软土、沼泽地区路基施工

9.4 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9.5 风沙地区路基施工 9.6 黄土地区路基施工 9.7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 9.8 季节性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9.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9.10 岩溶地区路基施工 9.11 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9.12 崩坍岩堆地段路基施工 9.13 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 10 季节性路基施工 10.1 路基的冬季施工 10.2 路基的雨季施工 11 路基防护与加固 11.1 一般规定 11.2 坡面防护 11.3 路基冲刷防护 11.4 其他加固工程 12 公路绿化工程与环境保护 12.1 公路绿化工程 12.2 空气污染的防治 12.3 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3 路基整修、检查验收及维修 13.1 路基整修 13.2 检查及验收 13.3 路基维修 13.4 质量标准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7道路与铁路交叉、8路基设计

第七章道路与铁路交叉 第一节设计原则与规定 第7.1.1条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调整时,应报有关部门确定。 第7.1.2条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一、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三、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四、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 五、中、小城市被铁路分割,道口交通量虽较小,但考虑城市整体的需要,可设置一、二处立体交叉。 六、地形条件不利,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第7.1.3条道路与铁路交叉,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但非机动车交通量和人流量较大时,可设置人行立体交叉或非机动车与行人合用的立体交叉。 第7.1.4条道路与铁路交叉宜采用正交,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 第二节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第7.2.1条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直线段从最外侧钢轨外缘算起应大于或等于30m。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30m。无栏木设施的铁路道口,停止线位置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5m。 第7.2.2条道口的位置不应设在铁路的道岔处或站场范围内,也不宜设在道路与铁路通视条件不符合行车安全要求的路段上。 第7.2.3条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自最外侧钢轨外缘到最近竖曲线切点间的平台长度规定如下: 通行铰接车和拖挂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20m;通行普通汽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16m。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e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

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5.3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5.3.4 路侧带可由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等组成(图5.3.4),路侧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5.3.4 路侧带 1 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安全顺畅通过的要求,并应设置无障碍设施。人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表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1 道路几何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0.3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 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道路工程 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 *****************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二月 目录 路基施工专项方案......................................................................................................................- 1 -

一、工程概述及技术标准 ...................................................................................................- 3 -(一)工程概述 ...................................................................................................................- 3 -(二)技术标准 ...................................................................................................................- 3 -(三)平纵线形设计要点 ...................................................................................................- 3 -二、编制依制及质量标准 ...................................................................................................- 4 -(一)编制依制 ...................................................................................................................- 4 -(二)施工质量标准 ...........................................................................................................- 4 - 三、编制原则 .......................................................................................................................- 5 - 四、施工工序与施工方法 ...................................................................................................- 6 -(一)施工准备 ...................................................................................................................- 6 -(二)施工测量 ...................................................................................................................- 6 -(三)施工要求 ...................................................................................................................- 7 -(四)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 8 -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 - 11 - 六、质量控制体系 ............................................................................................................ - 11 - 七、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 12 -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 12 - 九、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 - 13 -

路基工程技术标

技术标 (施工组织设计部分)

公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梧州市万秀区 2、地形、地貌、 3、地质、地震 该地区内不良地质路段表现为软土。软土上主要为淤泥、淤泥质粘土,施工中均需进行处理。切方地段不良现象主要为坍方和滑坡,对路基边坡有一定影响,需进行处治防护。局部存在采煤带及岩熔地带,施工中需进行处治。 4、气候、水文特征 对本路段施工有影响的主要是雨季,路基土方及构造物施工要做好计划安排。 5、沿线筑路材料 沿线所处地带经济发达,水、电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沿线砂料场,距离均不远,储量很大,砂场大多为大型开采,储存场地大。各料场砂质好,颗粒均匀,含泥量少,运输便利。 6、交通、能源和服务设施 路线位于////,所在地区交通比较发达。全线均有县,乡公路与拟建公路交叉或相接。 公路沿线电网密布,电力较充足,但在偏僻的地方或旱季,供电可靠性差,我们已经考虑自备电源。 沿线县、市均有程控电话,可直接与各地通讯联系。 7、主要技术指标 8、本/施工区段主要工程内容与工程数量

8.1主线路基工程 挖土:17万M3,挖次坚石:29万M3, 挖软石:69万M3,利用土方89.4万M3,利用石方31.7万M3。 第二部分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 现场的方法 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我公司计划安排柳武路2-3路基队承担本工区段的施工任务,柳武路2-3路基队是我公司最好的路基专业化施工队伍,曾承担了柳武路(并获贵公司优秀施工队奖励),隆百,六钦和钦崇高速公路的路基工程施工任务,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良好的信誉,拥有我公司一流的技术人才和精良的施工设备。公司在路基施工中多次受到省、厅级单位表彰。如果有幸中标,我公司将选派最优秀的工区长,组织最精干的队伍,配备最完好的机械设备,精心组织本项目的施工。 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我公司拟进入本工程的设备和人员,现主要分布在柳武路2-3,大量设备如钩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用大型平板车运送,各种机械的主机手随同到达,具体设备进场计划见表4。 人员由施工队统一组织,安排专车送到工地;所有参加本工程的劳务人员,均应有我公司统一颁发的上岗证,由我公司统一管理,并指定专人统一安排,人员进场具体安排见表3。 工程所有主要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甲供材料,我司将从甲方购买。其他地方材料如河砂、砾石,片石,碎石等也将在业主或甲方指定或认可的料场采购,所有材料均用汽车运至工地。

【最新资料】城市道路设计规范7道路与铁路交叉、8路基设计

【最新资料】城市道路设计规范7道路与铁路交叉、8路基设计

第七章道路与铁路交叉 第一节设计原则与规定 第7.1.1条道路与铁路交叉的位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需要调整时,应报有关部门确定。 第7.1.2条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一、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三、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四、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 五、中、小城市被铁路分割,道口交通量虽较小,但考虑城市整体的需要,可设置一、二处立体交叉。 六、地形条件不利,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第7.1.3条道路与铁路交叉,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但非机动车交通量和人流量较大时,可设置人行立体交叉或非机动车与行人合用的立体交叉。 第7.1.4条道路与铁路交叉宜采用正交,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 第二节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第7.2.1条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直线段从最外侧钢轨外缘算起应大于或等于30m。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30m。无栏木设施的铁路道口,停止线位置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5m。 第7.2.2条道口的位置不应设在铁路的道岔处或站场范围内,也不宜设在道路与铁路通视条件不符合行车安全要求的路段上。 第7.2.3条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自最外侧钢轨外缘到最近竖曲线切点间的平台长度规定如下: 通行铰接车和拖挂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20m;通行普通汽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16m。

三级公路路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路基部分) 一、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TD33-201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 D32-2012); 以及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程、标准。 二、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 一)、路基横断面设计 新建山区三级公路现状路基宽度7.5米:由0.5米(土路肩)+2X3.25米(行车道)+0.5米(土路肩)组成。路线设计线位于路中桩,路基设计标高位置位于路中桩。 二)、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原则 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路基回弹模量值应不小于40MPa,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 路基填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采用当地材料或工业废料。 路基设计应经济、耐用,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求。 路基设计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景观,同时注意工程景观效果。 2、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 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路线中心路面顶标高。 新建山区三级公路路面横坡为双向2%。 3、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并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并注意不同填料的填筑顺序。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本项目立交区土石方中,挖除的I类土不得作为路基填料使用,可作为绿化及边坡培土。其余非膨胀性挖方土(或经过改良后的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方用土,尽量做到土石方就地利用。 填方高度大于2m的填方路基和土质或全、强风化泥岩段的挖方路基,于路面下1.5m范围内(路床+上路堤),进行砂砾石填筑(换填)处理。 4、路基边坡 (1)路堤 当边坡高度小于20m,且基底无不良地质现象时,一般土质路堤边坡坡率如下: 路肩以下0~8m边坡坡率采用1:1.50,8m~12m边坡坡率为1:1.75,在变坡点设2.0m宽平台。 (2)路堑 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及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 5、护坡道和碎落台 (1)当路堤坡脚外设边沟时,坡脚与边沟内边缘设宽1.0m的护坡道,设4%向外横坡。 (2)挖方路段在路堑边沟与堑坡坡脚之间设置大于等于1.0m宽的碎落台,设4%向内横坡。 6、路基基底处理 (1)地面横坡缓于1:5时,路堤基底为耕地、草地时,必须先清除地表种植土后方可填筑。在积水洼地上填筑路堤时,应排除明水、清淤后方可填筑。地基较松散地段应夯压密实;填方路基区域,清除地面线下0.3m的表土并用砂砾石进行换填,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0%。地面横坡陡于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1道路几何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0.3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 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5.1.11视距的规定如下: 一、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1.11-1规定值。寒冷积雪地区应另行计算。 二、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其值为表 5.1.11-1中停车视距的两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