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19-03-12T16:13:19.5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索金生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电厂锅炉燃烧运行的优化策略。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分公司南京 2111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电厂锅炉燃烧运行的优化策略。这些优化策略能够让锅炉在运行中保持均匀的燃料分配,并进行适时的配风,进而保持锅炉在运行中更加环保和经济。通过本文电厂锅炉燃烧运行的优化策略的研究,以期能够让其更加节能减排。

关键词: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1 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厂锅炉在燃烧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电厂的工作人员只能凭经验来判断锅炉中的漏风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锅炉中的积灰程度是否影响到了锅炉的正常运行;目前,电厂锅炉存在的大量的排烟问题造成了锅炉的热损失;固体燃料未完全燃烧以及锅炉的给水质量影响到了锅炉的燃烧运行效率等。下面将就这些问题及原因展开具体分析。

1.1 排烟造成电厂锅炉的热损失

电厂在选择锅炉所用的煤炭的时候,会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决定煤的种类,然而,有些煤的种类可能会导致电厂锅炉的排烟温度很高。除此之外,电厂锅炉中的煤的受热面积以及电厂锅炉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造成炉膛及锅炉底部等多个位置漏风等,这样的状况都可能导致锅炉在燃烧运行中排烟温度较高。排烟温度越高,锅炉的热损失越大。造成电厂锅炉热损失的还有可能是排烟的容积过大。电厂锅炉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各部位积灰,这样的状况会让其排烟的容积增大。

1.2 固体未完全燃烧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

电厂有时候在选择锅炉的燃烧材料的时候会选择一些便于储存的固体燃料。然而,这样的材料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燃烧的时候不能燃尽,而且产生大量的灰渣。这些灰渣不仅会造成大量的热损失,而且会附着在锅炉壁上,对锅炉的使用造成不良的影响。固体的不完全燃烧除了受材质的影响之外,还与锅炉的炉膛的架构、锅炉内通风的效果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固体燃料的燃烧效率还跟其颗粒的细度有很大的关系。固体燃料的颗粒越细,它越容易很快地充分地燃烧,这样其燃烧地效率会很高,热量损失会大大减少。

1.3 电厂锅炉的给水品质会影响其燃烧运行效率

一般通过水的酸碱程度和水中的含有的气量两个方面来判断电厂锅炉的给水品质是否达到标准值。酸碱度即离子度,锅炉给水中的离子度会直接影响到其生成的蒸汽中的杂质度。离子度越高,杂质越多,污垢自然会形成地更快更多。过热器会因为污垢的积聚而传热受限。这一系列的状况,最终导致电厂锅炉的排烟温度过高,进而导致热损失且效率不佳。更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电厂锅炉受损,造成更严重的经济问题。

2 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

上面分析了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包括三个方面,排烟造成电厂锅炉的热损失;固体未完全燃烧影响锅炉的运行效率;电厂锅炉的给水品质影响其燃烧运行效率。下面将逐步地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的优化策略。降低排烟的损失可以从漏风问题这个最主要的因素入手,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地处理积灰的问题。解决固体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的问题,需要处理燃料即煤粉的细度,对其进行研磨,还要把握好二次风的控制。保证锅炉的给水品质,除了要检测杂质离子是否超标之外,还要及时地对锅炉的污垢进行处理。最后,对于电厂锅炉的维护运行也很重要,这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厂锅炉在燃烧运行的时候不会出现故障。维护运行首先要保证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运行实时监测,其次要注意管道等设备的日常保养,最后安装与维护的技术监督工作要做到位。下面将对这些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2.1 降低排烟损失的运行优化策略

降低排烟损失的运行优化策略需要从上述的排烟造成损失的具体原因着手。其中,漏风是最主要的问题。要防范漏风,锅炉的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注意随时观察排烟中氧气的含量状况,随时收集锅炉的总风量的变化数据并进行及时地分析。依据这些观察到的情况,锅炉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地对送风量进行控制。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锅炉的工作人员要及时地监测水位,不能让水封槽的水位过低。锅炉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烟气的取样检查,检测完火孔的工作状况之后,要及时地将相应的开关关紧,以防出现漏风的状况。除此之外,对于烟道管壁的监测也很重要,这些地方有时候会在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出现漏风。观察锅炉的积灰情况,对其及时地进行吹灰也很重要,这样的工作会保持锅炉在平时的运行中高速稳定。对锅炉的空预器进行清洗,要将残留的化学物品全部清洗干净,使其能够顺畅地工作。有效地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吹灰次数,能够有效地减少因排烟造成的热损失。

2.2 锅炉固体燃料未完全燃烧造成热损失的优化策略

首先,锅炉固体燃料的未完全燃烧与其材质有关。这就要求电厂锅炉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煤粉的选材工作。煤粉的选材工作绝大多数依据的是煤粉的细度,煤粉越细,燃烧的完全程度就越高。电厂锅炉燃烧的煤粉细度一般控制在15%以下。可以对煤粉进行具有代表性的取样观察来确定它是否是电厂锅炉要求的煤的精度。将合格的煤粉预备好给锅炉的燃烧运行,不合格的重新研磨。其次,一次风以及二次风对锅炉燃料的燃烧程度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二次风对于高温烟气的吸收有着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它还给燃料足够的氧气。对二次风的控制经常采用二次风箱,通过给其定量的空气来达到合理的计量比。

2.3 保证电厂锅炉的给水品质

第一,在给电厂锅炉加水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以确保电厂锅炉所给水中杂质不会超标。电产锅炉给水的杂质检测一般通过含盐量来检测。第二,对于电厂锅炉的及时清洗也很重要。对于锅炉上污垢的清洗要采用酸洗的方式,以便彻底地去除管道内壁的积垢。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锅炉水中因为污垢而产生的杂质。第三,锅炉在实际地运行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超温或者超压的情况,这就要求电厂加强对于锅炉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锅炉的运行管理水平。

2.4 电厂锅炉的维护运行优化策略

对于电厂锅炉的维护运行的优化工作也很重要,这能够有效地保证电厂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第一,安排相关的人员实时监督锅炉设备,确保其安全运行。相关人员在监督的锅炉设备的过程中,要备份好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有效地反应锅炉设备的状态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2 炉优化调整 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煤颗粒度的差异。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压在,下部压力,近期炉膛差压在,下部压力,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 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

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持在850℃-900℃。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3/h左右,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3/h,二次风量11万NM3/h左右,同时关小下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负荷300MW时总风量维持62万NM3/h左右,一次风量27万NM3/h左右,二次风量35万NM3/h左右,同时开大下二次小风门(开度80%左右,增强密相区扰动,降低床温),关小上二次小风门(开度60%左右,使稀相区进入缺氧燃烧状态),因为东锅厂设计原因,二次上下小风门相同开度情况下上二次风是下二次风风量的三倍,所以加减负荷时根据负荷及时调整二次小风门开度对床温影响较大。高负荷时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一次风,以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二次风用来维持总风量,高负荷时床温尽量接近900℃,以达到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同时加负荷时停止部分或全部冷渣器,床压高一点增强蓄热量可降低床温,减负荷相反,稳定负荷后3台左右冷渣器可保证床压稳定。 在优化燃烧调整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配合锅炉主管薛红军进行全负荷低氧量燃烧运行,全负荷使床温尽量靠近900℃。根据#2炉目前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负荷150MW时根据氧量及时减减小二次风,

燃气热水锅炉控制方案要求

燃气热水锅炉控制 方案要求

基于PLC的锅炉供热控制系统及节能管理平台的设计需求 一、需求目的: 一个锅炉监控系统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各种设备状态和系统状态的采集; (2)锅炉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 设备状态的采集主要是锅炉输出的状态点,循环泵和补水泵给出的状态点,以及水箱等设备的状态点。锅炉的状态点主要包括锅炉的运行状态点、水箱的液位状态点、锅炉故障状态点、锅炉出水温度、锅炉回水温度、锅炉排烟温度;循环泵、补水泵以及电动调节阀等辅助其工作的变频设备的状态点。 系统状态的采集主要分为一次侧和二次侧。一次侧是锅炉到换热器之间的水循环系统,二次侧是到末端的水循环系统主要是指换热器循环系统。一次侧采集的状态包括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侧供水压力、一次侧回水压力、烟温及燃烧机的工作状态及水箱水位、;二次侧采集的状态包括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压力;还有室外温度的采集,即可根据室外温度实现锅炉监控系统的自动控制。 锅炉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主要是对锅炉本体的启停控制和

各种电动阀门的控制。将锅炉房内各个设备、仪器仪表、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讯模块组成在线监控系统,经过完成对锅炉房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从而实现锅炉房的全自动控制,能够安全启停机组,达到无人值守。 供热管网经过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测应实现以下目的: (1)监控各管网节点的实时数据,为系统管理和科学管理进行调度提供参数数据; (2)系统平衡功能计算,供热管网内的热水流动需要一定的水泵做功来完成,不合理的管网设计和建造将带来极大的能源浪费,经过对管网的相关部位的压力检测、增设压力调节阀,对管网的各部分压力进行合理的平衡分配(水平衡、热平衡等),能够大大地降低管网水泵的能源消耗; (3)异常报警,做到对管网异常及时准确响应; (4)能够监测各个主、支线管网,重要客户的实时用气量、对水、电、气实时采集,以便监管和控制。 二、燃气锅炉供热控制系统硬件部分: 1、PLC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西门子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燃气报警器、火焰监视器、水位传感器等组成;

300MW机组运行规程(锅炉部分)

1 设备技术规范与热工定值 1.1锅炉设备特性 1.1.1北京巴·威有限公司为耒阳电厂二期工程生产的二台B﹠WB-1025/17.2-M锅炉为单汽包、 单炉膛平衡通风、中间一次再热、固态排渣、“w”火焰燃烧方式、露天戴帽布置、亚 临界压力、自然循环燃煤锅炉; 1.1.2锅炉为双拱炉膛,炉膛宽度为21m,上炉膛深度为8.4m,下炉膛深度为15.6m,炉高为 45.12m(由水冷壁下集箱到顶棚),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7.6m,汽包中心线标高为56.99m, 炉拱标高为25.37m,.前后拱上各布置8支浓缩型EI-XCL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下射式喷 射,火焰呈“W”形。每台燃烧器配备火焰检测器和点火器,火检配备二台探头冷却风 机,点火器由高能点火装置和点火油枪组成,其推进机构采用气动驱动方式。油枪采用 机械雾化,燃用轻柴油,16支油枪可带负荷30%MCR以上。在前后墙上各布置一个分 隔风箱,在下炉膛前后墙布置了分级风,二次风调节系统采用推拉式轴向调风结构。水 冷壁为膜式水冷壁,在热负荷较高的区域布置内螺纹管。有4根集中下降管; 1.1.3过热器由顶棚、包墙、一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及二级过热器组成。顶棚管处于炉膛和水 平烟道上部;包墙管为膜式结构;一级过热器位于后竖井烟道;屏式过热器位于炉膛上 部;二级过热器位于折焰角上方;一级喷水减温器布置在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到屏式过 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二级喷水减温器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到二级过热器进 口集箱的导管上,一二级减温器均采用文丘里式; 1.1.4再热器分低温、高温两部分:低温部分布置在竖井前部,由四个水平管组形成,高温部 分布置在水平烟道内;低温再热器进口处有事故喷水,正常调温由烟气挡板调节; 1.1.5省煤器位于尾部竖井后烟道下部的低温区,由与烟气成逆流布置的水平管组和悬吊一级 过热器水平管组的引出管组成。给水从锅炉左侧引入省煤器下集箱。省煤器前后上集箱 通过90度弯头和T形管接头连到一起,给水经由左右两根导管引入锅筒; 1.1.6配备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离心式一次风机和密封风机各二台,四台瑞典SVEDALA双进 双出磨煤机,八台沈阳STOCK称重给煤机; 1.1.7风烟系统配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送风机、离心式一次风机,二台三分仓回转式空预 器; 1.1.8五台ATLAS生产的20Nm3/min无油空压机供两台机组仪用和厂用共用; 1.1.9二台BE型电除尘器,设计效率为99.68%,除灰渣系统采用就地集中控制,包括:炉底渣 灰系统,省煤器水力输送系统,溢流水系统; 1.1.10炉膛、水平烟道及尾部受热面配有蒸汽吹灰器; 1.1.11锅炉可带基本负荷和带负荷调峰;锅炉能以滑压和定压模式运行;滑压运行范围为 30-90%BMCR。

电厂锅炉运行操作及控制分析 郭经汉

电厂锅炉运行操作及控制分析郭经汉 发表时间:2019-02-27T15:19:39.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郭经汉 [导读] 摘要:社会用电需求的持续增涨,促进电厂的不断发展。 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咸阳市 713600 摘要:社会用电需求的持续增涨,促进电厂的不断发展。电厂作为供电的重要场所,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锅炉作为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对其的控制与维护就显得十分关键。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电厂锅炉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故障,所以需要相关设备管理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达到提高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最终目的。本文就电厂锅炉运行操作及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厂;锅炉;运行;操作;控制 引言 电厂实际运行过程中,锅炉作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会直接影响到电厂的整体运行效果。锅炉通过燃料燃烧,将其产生的热水或者蒸汽转换为相应的机械能或热能,并通过发电机,由机械能再转换为电能。通过良好的运行操作及控制,提升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整体性,可以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1电厂锅炉的构成要素 电厂锅炉由外壳和燃气锅炉控制部分组成,其中燃气锅炉控制部分是整个锅炉构造的核心。电厂锅炉的外壳部分由底壳和面壳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底壳用于稳固燃烧器,其膨胀水箱通过底壳的作用固定在墙上。面壳主要用于防止粉尘污染,达到保护重要部件的作用。底壳与面壳共同组成了电厂锅炉的外壳部分,共同为稳固和保护电厂锅炉提供服务。燃气锅炉控制部分是整个锅炉构造中的核心部分,主要控制燃料的燃烧。传统的燃气锅炉控制方式主要以人为控制为主,人为控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并不能很好地控制温度,容易造成数据失真。燃气锅炉控制部分主要采用电子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保证操作的精确性,实现准确控制目标,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保证实现控制要求。 2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1锅炉设备给水品质的影响 电厂锅炉运行效率作为衡量锅炉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对其的控制显得十分关键。而锅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给水品质问题,由于锅炉给水酸碱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锅炉内水蒸气的离子含量,当离子含量过高时,锅炉内水蒸气中的杂质会不断增多,形成结垢情况,导致锅炉运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锅炉的传热能力。而当离子含量特别高时,锅炉内结垢现象十分严重,此时会导致锅炉外壁温度持续升高,最终造成锅炉爆炸,不仅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同时也给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另外,锅炉结垢现象如果集中在汽轮机零部件上,还会导致汽轮机的运行阻力增加,一方面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 2.2锅炉燃烧的排烟影响电厂锅炉运行 锅炉的排烟需要带走锅炉产生的热量,这种热损失会造成能源的流失,不利于电厂锅炉的正常工作。通常情况下,排烟的温度越高,相应损失的热能就越多。选择焦炭作为燃料,可提高锅炉火焰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生漏气或粉尘等问题,往往会使排烟产生更大的热量损失。如果锅炉的制粉系统、循环流化床炉膛设计不够合理,还会导致排烟过程中损失更多的热量。在设计锅炉时,应尽量将炉火集中在一起,提升锅炉升温时间,以减少锅炉的结渣,防止热能损失。 2.3燃料燃烧的影响 固体燃烧由于含热能价值较高,加之运输方便,所以是目前电厂锅炉运行的主要燃料。但是固体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如果不能完成燃烧殆尽,也会不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同时其会产生大量的炉渣个烟尘,导致锅炉排烟系统出现结构,最终降低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固体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通常受到以下几方面原因的影响,即燃料燃烧方式、锅炉设备的结构设计以及通风系统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燃料的燃烧。另外,固体燃料颗粒粒径大小也会影响其燃烧程度,通常粒径越小,其燃烧时间越短,同时燃料燃烧的越充分,产生的炉渣和粉尘相应的也就越少,所以大部分电厂通常会选择粒径较小的固体燃料进行生产,确保锅炉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3电厂锅炉运行效率提升对策分析 3.1降低锅炉设备的排烟热损失 电厂锅炉设备在排烟过程中会导致大量的热量流失,进而造成能源的浪费。据调查显示,由于排烟而引起的热量损失大约占到锅炉总体热损失的80%,所以对其进行控制就显得十分关键。但是实际的锅炉运行过程中,相对比其它热损失的控制,排烟热损失的降低十分困难,而其损失程度的增加确实十分容易。因此,需要电厂相关运行管理人员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按照锅炉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锅炉在正常有序运行;第二,由于排烟热量损失主要受温度和容积的影响,所以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对其排烟温度和容积进行有效调整,进而达到降低排烟热量损失的最终目的;第三,固体燃料燃烧也会导致排烟热量的提升,所以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固体燃料的水分和燃烧程度,确保燃料燃烧不会导致排烟热量的过度流失。 3.2保证锅炉运行过程中的蒸汽质量 锅炉的给水质量会对锅炉的蒸汽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锅炉运行过程中,要保证锅炉的给水质量。相关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水处理操作规程制备锅炉给水,严格控制给水中的杂质含量,还要把握锅炉除盐水的供给。此外,锅炉的相关操作人员还要定期按照锅炉操作规程对其进行酸洗,定期分析锅炉受热面中的结垢状态,并依据实际状况及时清除锅炉受热面的污垢。 3.3确保固体燃料的燃料充分 影响锅炉内部燃料充足燃烧的因素主要有燃料的数量、锅炉的送风量、引风量以及外界负荷等,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合理控制和调整锅炉的送风量和引风量,将锅炉内部的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以达到减少热损失的实质性目的。另外,工作人员还要科学调节二次风能,吸收高温烟气,二次风能在控制过程中还可以给燃料供氧。 3.4强化锅炉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积极推进一级、二级保养活动。该电厂锅炉操作人员积极做好辅助设备、锅炉的检查记录工作,主要是对水位表、风机和安全阀等设备进行检查,将各项数据和参数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在较短时间内开展查询工作,为积极推进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条

浅析发电厂锅炉检修运行与维护措施

浅析发电厂锅炉检修运行与维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8-12-25T16:19:20.9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作者:孙健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得到了促进。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在增加。 (广东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得到了促进。同时,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在增加。发电厂负责电力生产的重要任务。要保证电厂的生产能力,就必须保证所有机组和设备的稳定性。锅炉是电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如果失败,将直接影响发电厂的正常生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本文从分析发电厂锅炉维修与维护的意义出发,探讨检修维护的重要负责内容,并总结出了相关检修和维护措施,以实现发电厂锅炉的稳定生产和电厂的正常供电。 关键词:发电厂锅炉检修运行与维护维修措施 引言 在电厂锅炉正常运行周期中,要保证锅炉的长期正常运行,就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维修。对电厂锅炉的维修,需要制定科学的维修方案,选择合适的维修周期和范围。在锅炉的维护和维修中,有必要保证锅炉在后期正常运行。同时,还必须控制维护成本,确保维护的科学合理。这样,就可以实现发电的高效率和收入增长的双丰收。 1电厂锅炉维修特点分析 锅炉是电厂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厂的正常生产。由于锅炉设备本身和运行环境的影响,锅炉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锅炉的稳定运行。为此,需要对锅炉进行定期维修和大修,以减少锅炉发生故障的机会,并确保其安全、稳定和可靠的运行。这说明电厂锅炉的维修和检修尤为重要。电厂锅炉维修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定期检修,又称计划检修;另一种是故障排除,又称后检修。具体特点如下:一是电厂锅炉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锅炉设备的故障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修工作量;二是电厂锅炉的检修工作中,各种关键技术手段都由锅炉制造厂控制,厂内的检修组一般只能进行例行检修;这使得维护效果不高。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锅炉运行故障问题;三是锅炉运行状态维护经验不足,大部分维修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锅炉运行状况进行判断分析,这种维护方法不科学,由此产生的维护效果并不理想。有鉴于此,国内发电厂必须充分结合锅炉的实际运行条件,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锅炉运行和维护技术水平,以保证锅炉设备的稳定运行,为电厂的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2电厂锅炉维修的意义分析 发电厂锅炉在长期使用期间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一方面,定期检修和维护可以保证锅炉后期的安全和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在电厂锅炉维修中,需要依靠相关技术和设备,根据锅炉的有关参数和规格进行测试和检修,了解锅炉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在大修过程中,往往需要设置相关的预警装置,确保运行后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随着电厂锅炉的不断使用,设备的磨损和消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定期维修和保养将能够更换磨损的部件和增加新的部件,从而能够可持续地使用锅炉设备。以及长期运作。由此可见,锅炉运行的维护和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维护费用和维护计划等问题,维护和维修工作难以进行。目前,国内对电厂锅炉维修的重视不够,相关工作尚未圆满完成。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对电厂锅炉的检修和维护尤为重要。只有对锅炉设备进行科学的检修和维护,才能保证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生产安全事故。 3电厂锅炉维修内容分析 3.1检修周期 在在电厂锅炉的维护和维修中,确定锅炉的维护周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维修周期的选择需要根据锅炉设备的规格来确定。一般锅炉设备的功率为600mw,维护周期一般定为3年。对于参数较高的锅炉机电设备,如超临界锅炉,功率可达1000兆瓦,因此需要缩短相应的大修周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锅炉设备生产的超负荷和某些型号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修周期。重型锅炉设备需要缩短维修周期,实现小规模维修,时间为3至4个月。 3.2检修范围 除大修时间外,大修范围也需确定。在电厂锅炉设备的运行中,各部件的磨损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短板效应原理,装置的整体效率往往取决于功能状态下最差的环节。因此,需要对大修中磨损最严重的零件进行维修。否则将影响锅炉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能力和有效工作的输出比。在小周期维修中,往往需要重点维修可能严重磨损的零件,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和大修成本。 3.3检修方法 在维修中,应根据锅炉设备的型号和维修目的,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常用的维修方法是常规的和间隔的。前者主要指大修过程中的大修,后者则是混合式大修。对于3~4年的大规模大修,常规大修方法的使用更加科学,这种大修的过程更加详细。即使需要更长的时间,后期对提高锅炉运行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短期的小型维修,则采用间隔维修。区间维护不需要终止锅炉设备的运行,也不影响正常工作,但可以在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局部和小规模的维护。完成零件的更换和磨损评估等。 4电厂锅炉维护运行措施分析 4.1合理选择维修周期和范围 在分析了锅炉检修的主要工作内容后,为了实现电厂锅炉的科学检修和维护,有必要确定合适的检修周期和检修范围。选择原则是适度,过于频繁的大修会影响锅炉机电设备的日常工作,检修和维护成本也会相应提高。长时间的维护周期也会导致设备的不稳定运行,安全问题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对于日负荷较大的锅炉机电设备,需要适当缩短维修周期,如从原来的3年一次,缩短到2年半一次,或缩短小型大修周期。重点维修严重磨损的设备部件也是短期维修的主要内容,包括锅炉机电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需要保证。合理选择维修周期和范围也会影响维修工作的效率和成本。 4.2合理选择维修方法 电厂锅炉的维护和运行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护方法。除了上述的集中式和例行式的维修方式外,也有突然的设备故障,即紧急型。例程更常用于大规模和长周期的维护,而集中式则适合短期的小规模维护。前者维护成本高,但更详细,可以处理更多潜在的设备操作风险因素。后者可以在短期内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效果更好。一旦在锅炉运行中触发了预警装置,就需要采取紧急维修的方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为提高锅炉效率,降低辅机耗电率,保持煤粉“经济细度”的要求,力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制粉系统能耗之和最小;保证锅炉设备安全、各经济指标综合最优和环保参数达标排放,制定以下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1、优先运行A、B、C、D层煤粉燃烧器,低负荷时运行 B、C、D层煤粉燃烧器,负荷增加时,根据需要依次投入E、F层煤粉燃烧器,运行中应平均分配各层燃烧器出力(可通过各分离器出口风粉温度、压力是否一致判断,通过调整各容量风门偏置维持各容量风门后磨煤机入口风压一致来实现),各层煤粉燃烧器出力应在24~28t/h(根据单只燃烧器设计热负荷,19.65MJ/kg热值对应出力6.1t/h,17.5 MJ/kg 热值对应出力 6.85t/h),单侧运行的磨煤机出力不得超过30t/h(通过节流单侧运行磨煤机热风调节门,维持单侧运行磨煤机总风压偏低正常双侧运行磨煤机0.7~1.0kPa,调整容量风门偏置来实现),在此原则基础上,及时减少煤粉燃烧器运行层数或对角停运燃烧器,一方面,可发挥低氮燃烧器自身的稳定能力,另一方面,较高的煤粉浓度有利于在低氧环境中,集中煤粉挥发分中的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此外,运行下层燃烧器增加了煤粉到燃尽区(富氧区)的停留时间,可充分利用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从而降低SCR

入口NOx。 2、锅炉氧量保持:(1)供热期,负荷150~180MW氧量 3.0~5.0%;负荷180~210MW氧量 2.5~ 4.0%;负荷大于210MW氧量2.0~3.2%。(2)非供热期,负荷150~200MW氧量3.2~ 5.5%;负荷200~250MW氧量2.7~4.0%;负荷大于250MW氧量2.0~3.5%。(3)正常情况下,锅炉氧量按不低于2.5%保持,不能超出以上规定区间;环保参数超限,异常处理时,氧量最低不低于1.5%,异常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恢复正常氧量。通过以上原则保证锅炉不出现高、低温硫腐蚀、受热面壁温超限、空预器差压增大,同时为降低飞灰含碳量、再热器减温水量、排烟温度、引送风机耗电率提供保障。 3、运行中保持二次风与炉膛差压不低于0.3kPa,掺烧贫瘦煤较多时,周界风风门开度在锅炉蒸发量500t/h以下可关至10%(周界风量太大时,相当于二次风过早混入一次风,因而对着火不利),大负荷时周界风风门开度不超过35%,除保持托底二次风至少70%以上开度,其余二次风采用倒塔配风方式。 4、燃尽风量占总风量的20~30%(燃尽风量之和与锅炉总风量的比值),低负荷压低限,优先使用下层燃尽风,锅炉蒸发量600t/h以下最多使用两层燃尽风(燃尽风使用原则:锅炉蒸发量430t/h以上燃尽风A层开50~80%;锅炉蒸发量500t/h以上燃尽风B层逐渐开启至全开;锅炉蒸发

锅炉引风机检修规程(轴流式)

江西丰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磁盘号:编号:FCEP.WI09GL0025-2006 300MW发电机组锅炉引风机(轴流式) 检修作业指导书 设备编号:机组引风机 批准:杨跃进 审定:侯凤生 会审:王向群 审核:丁图强 初审:胡伟 编写:吴建军 检修性质:生效印: 版次:页数:9+21 2006/03/1发布2006/03/1实施江西丰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1 目的 1.1 规范检修行为,确保引风机检修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1.2 本检修程序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国产或引进型300MW发电机组锅炉SAF28-16-1型引风机的检修工作。 3 概述 3.1概述 引风机是燃烧系统中重要的设备,它将烟气由锅炉炉膛引至烟囱排出。引送风机的型号是SAF28-16-1轴流式,生产厂家:上海鼓风机厂。电机型号是YFKK710-6,生产厂家:湘潭电机厂。本次检修停工待点H 9 点,见证点:W 3 点。 4引用文件 SAF28-16-1轴流式引风机风机及电机安装和使用维护说明,及供油装置制造厂附加的规程。 5修前准备 5.1 安全措施及工作票 □ 5.1.1 严格执行《电业工作安全规程》。 □ 5.1.2 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 认真办理、检查、验证工作票。 5.2 备品备件

表1 5.3工具 □ 5.3.1工具 扳手专用工具手锤葫芦自制拉码钢丝绳 螺丝刀千斤顶撬棍24磅大锤百分表2套 转子托架轴流风机检修操作平台顶丝铜棒加力杆 5.4 现场准备 □ 5.4.1 清理设备及四周,搭好架子,将检修操作平台及转子托架按现场检修施工图布置好,试运行车及照明完好。 □ 5.4.2 准备好有关图纸、备品备件、消耗材料;选择好检修场所、组织好人员、制定检修进度表;制定安措、办理安全工作票、做好安措。 5.5检修前进行工况分析。 □ 5.5.1 检修前记录以下数据:电机的振动值,轴承温度,风机出口风压,风机外壳的泄 6检修工序 6.1风机检修安装 6.1.1风机机壳上半部的拆卸 □6.1.1.1拆引风机大盖螺丝(M20内六角螺栓)和定位销,拆围带紧固螺丝(M16内六角

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PLC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在热电厂中,以单位机组为控制对象有: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燃烧过程控制以及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又包括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和再热蒸汽温度控制。其中,热电厂锅炉的燃烧控制对整个发电过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它高效率的控制是现在热电厂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以一台工业控制机作为上位机,以西门子S7-300可编程控制机为下位机,系统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启动,运行和调速。上位机监控采用WinCC设计,主要完成系统操作界面设计,实现系统启停控制,参数设定,报警联动,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下位机控制程序采用西门子公司的STEP7编程软件设计,主要完成模拟量信号的处理,温度和压力信号的PID控制等功能,并接受上位机的控制指令以完成风机启停控制,参数设定,循环泵的控制和其余电动机的控制。 关键词:热电厂;锅炉燃烧;单片机;控制 Coal-fired power boilers burning single chip control system design Abstract Thermal power plant boiler combustion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curity and economy of the entire power generation process, the control of its high efficiency thermal power plant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entire combustion system,

电厂锅炉检修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概况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4×200MW)煤矸石电厂工程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厂址建于亿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工业园区内。总装机容量4×200MW,一次全部建成。本工程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采用空冷式。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4×200MW工程采用EPC总承包形式,由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总承包; #1-#4机组主厂房土建及安装由内蒙古电建二公司承建;化学系统、循环水泵房由东北电建二公司承建;空冷系统由中国十五冶承建。 锅炉制造厂:上海锅炉有限公司 型号:SG-690/13.7-M451 型式:超高压再热参数、单汽包自然循环、岛式布置、全钢架支吊结合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采用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运转层标高为10m。 锅炉采用岛式紧身封闭布置、全钢结构、炉顶设置轻型钢屋盖。锅炉采用支吊结合的固定方式,锅炉运转层标高为10m。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平衡通风、绝热式旋风气固分离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滚筒冷渣器,后烟井内布置对流受热面,过热器采用两级喷水调节蒸汽温度,再热器采用以烟气挡板调节蒸汽温度为主、事故喷水装置调温为辅。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炉膛的压力零点设置在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内。循环流化床内物料的循环是由送风机(包括一、二次风机)和引风机启动和维持的。从一次风机出来的燃烧空气先后经由暖风器、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加热后一路进入炉膛底部一次风室,通过布风板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并形成向上通过炉膛的固体循环; 6台给煤机布置在炉前,连接炉前大煤斗和落煤管,根据锅炉负荷要求的燃料量将破碎后的燃煤输送到落煤管进口。锅炉共设置四台水冷滚筒式冷渣器,分布于炉膛下部,布置在零米层,采用以水冷为主、风冷为辅的双冷却形式。 2、编制依据 1.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4机组A级检修锅炉标段招标文件 2.《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838-2003 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04 4.《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 752-2001 5.《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 868-2004 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004年版) 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UDA 621.791.65.05GB 3323—87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

锅炉燃烧调整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2 炉优化调整 机组稳定运行已有3个多月,但在调试结束后我厂#2机组在3月份前在满负荷时床温在960℃左右,总风量大,风机电流大,厂用电率居高不下,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分析、调整,近期床温整体回落,总结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煤颗粒度的差异。前一段时间负荷300MW时床温高炉膛差压在1.5KPa,下部压力2.6KPa,近期炉膛差压在2.1KPa,下部压力3.6KPa,这说明锅炉外循环更好了,分离器能捕捉更多的物料返回炉膛,同时也减少了飞灰含碳量,否则小于1mm的煤粒份额太多分离器使分离效率下降,小于1mm细颗粒太多就烧成煤粉炉的样子,从而导致高床温细颗粒全给飞灰含碳量做贡献了,大于10mm煤粒太多就烧成鼓泡床了,导致水冷壁磨损加剧爆管、冷渣器不下渣和燃烧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控制好入炉煤粒度(1—9mm)是保证燃烧的前提,当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只能通过加大风量使床温下降,在煤颗粒度不合适时加负荷一定要先把风量加起来,否则负荷在300MW时床温会上升到接近980℃,甚至会因床温高被迫在高负荷时解床温高MFT保护,如果处理不当造成结焦造成非停。所以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煤粒度是决定是否把锅炉烧成真正循环流化床最为重要的因素,可以说粒度问题解决了,锅炉90%的问题都解决了,国内目前最好的煤破碎系统为三级筛分两级破碎。 二、优化燃烧调整。3月份以来#2炉床温虽然整体下降,但仍不够理想,由于我厂AGC投入运行中加减负荷频繁,所以在负荷变

化时锅炉床温变化幅度较大,在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时床温相差接近200℃,不断的调整风煤配比使其达到最优燃烧工况,保证床温维持在850℃-900℃。负荷150MW时使总风量维持32万NM3/h左右,一次流化风量21万NM3/h,二次风量11万NM3/h左右,同时关小下二次风小风门(开度20%左右,减小密相区燃烧,提高床温)和开大上二次小风门(开度40%左右,增强稀相区燃烧,提高循环倍率),可使床温维持850℃左右,正常运行中低负荷时一次风量保证最小临界流化风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低可使床温维持高一点,以保证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负荷300MW时总风量维持62万NM3/h左右,一次风量27万NM3/h左右,二次风量35万NM3/h左右,同时开大下二次小风门(开度80%左右,增强密相区扰动,降低床温),关小上二次小风门(开度60%左右,使稀相区进入缺氧燃烧状态),因为东锅厂设计原因,二次上下小风门相同开度情况下上二次风是下二次风风量的三倍,所以加减负荷时根据负荷及时调整二次小风门开度对床温影响较大。高负荷时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一次风,以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二次风用来维持总风量,高负荷时床温尽量接近900℃,以达到最佳炉内脱硫脱硝温度,同时加负荷时停止部分或全部冷渣器,床压高一点增强蓄热量可降低床温,减负荷相反,稳定负荷后3台左右冷渣器可保证床压稳定。 在优化燃烧调整基本成熟的基础上,配合锅炉主管薛红军进行全负荷低氧量燃烧运行,全负荷使床温尽量靠近900℃。根据#2炉目前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负荷150MW时根据氧量及时减减小二次

燃气热水锅炉控制方案要求

基于PLC的锅炉供热控制系统及节能管理平台的设计需求一、需求目的: 一个锅炉监控系统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各种设备状态和系统状态的采集; (2)锅炉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 设备状态的采集主要是锅炉输出的状态点,循环泵和补水泵给出的状态点,以及水箱等设备的状态点。锅炉的状态点主要包括锅炉的运行状态点、水箱的液位状态点、锅炉故障状态点、锅炉出水温度、锅炉回水温度、锅炉排烟温度;循环泵、补水泵以及电动调节阀等辅助其工作的变频设备的状态点。 系统状态的采集主要分为一次侧和二次侧。一次侧是锅炉到换热器之间的水循环系统,二次侧是到末端的水循环系统主要是指换热器循环系统。一次侧采集的状态包括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侧供水压力、一次侧回水压力、烟温及燃烧机的工作状态及水箱水位、;二次侧采集的状态包括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压力;还有室外温度的采集,即可根据室外温度实现锅炉监控系统的自动控制。 锅炉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控制主要是对锅炉本体的启停控制和各种电动阀门的控制。将锅炉房内各个设备、仪器仪表、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讯模块组成在线监控系统,通过完成对锅炉房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从而实现锅炉房的全自动控制,能够安全启停机组,达到无人值守。 供热管网通过控制系统的在线监测应实现以下目的: (1)监控各管网节点的实时数据,为系统管理和科学管理进行调度提供参数数据;(2)系统平衡功能计算,供热管网内的热水流动需要一定的水泵做功来完成,不合理的管网设计和建造将带来极大的能源浪费,通过对管网的相关部位的压力检测、增设压力调节阀,对管网的各部分压力进行合理的平衡分配(水平衡、热平

600MW机组锅炉风烟系统运行规程

600MW机组锅炉风烟系统运行规程

600M W机组锅炉风烟系统运行规程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600MW机组锅炉风烟系统设备的检查、试转、校验,顺控启停、运行、维护、事故分析及故障处理的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600MW机组锅炉的运行技术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值长及600MW机组锅炉集控主值班员、集控副值班员、巡操员;运行部主任、专职工程师及有关专业人员;其他部门有关专业人员。 2 引用标准与编订依据 GB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80)电技字第26号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 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

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DL435—91 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 (82)水电电生字第24号发电厂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 DL468—92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 DL469—92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 制造厂产品说明书 DCS制造厂控制原理图、逻辑图 同类设备的实际运行经验 3 设备特性及规范 3. 1 冷却风机设备规范 表1 冷却风机 序 号 项目单位数据 1 风量m3 / h 4248 (2500CFM) 2 风压kPa 7.54 3 (29.7in wg) 3 制造厂纽约风机厂

表2 冷却风机电动机 序 号 项目单位数据 1 功率kW 15(20HP) 2 电流 A 27 3 电压V 380 4 转速r / min 2910 5 制造厂东芝国际公司(美国休斯顿) 表3 火焰探头及油枪所需冷却风量 序号项目单位 单个所需 冷却风量 单项所需 冷却风量 1 煤粉火焰探 头冷却风 m3 / h 45.6 1641.6 2 启动油枪火 焰冷却风 m3 / h 45.6 820.8 3 点火油枪火 焰冷却风 m3 / h 45.6 1641.6

火电厂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及运行优化调整 孙光奇

火电厂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及运行优化调整孙光奇 发表时间:2020-01-14T11:29:06.2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孙光奇朱少春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愈加严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中,电力资源已经是充斥了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可以不夸张的说,小到生活日常所需,大到科技发展,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撑。 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愈加严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中,电力资源已经是充斥了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可以不夸张的说,小到生活日常所需,大到科技发展,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撑。就以当前我国的科技水平来说,其火力发电还是主要产电方式。虽然其火力发电产出的电力资源相当可观,但是该类产电方式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有时会达到一个无法接受的程度。对此,为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相应的实施火电厂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火电厂的污染问题。本文就以火电厂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和运行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低氮改造;运行优化 1火电厂锅炉低氮改造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主要发电类型就是火力发电,其它的发电方式产出效率较为低下,还不足以满足我国如此庞大的人口用电所需,而核能发电则是因为科技还不够完善,目前还存在些许的问题。因此,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供电来源。但是其火力发电的污染较为严重,需要相应的引入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低氮燃烧改造技术应势而生,将低氮燃烧技术良好的应用于火电厂锅炉发电进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锅炉的烟气排放量,加强烟气净化系统,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产生量,极大的解决烟气排放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顺应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还要满足我国十几亿人口的用电所需,就要对低氮燃烧改造技术的应用重视起来,并相应的加大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 2火电厂锅炉运行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1锅炉运行优化的重要性 作为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锅炉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火电厂的整体运行效果。进行锅炉系统的全面优化可以帮助火电厂解决多种问题,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氮氧化物、飞灰含碳量等;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减温水量、热效率、煤耗等;有利于过热器与再热器超温和受热面结焦结渣的控制。另外,锅炉运行的优化可以实现锅炉各组成部分的协调控制,并可以发现和挖掘锅炉更多的空间。 2.2影响锅炉运行优化的因素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为了提高锅炉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应对锅炉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有效减少各种损失,同时还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蒸汽的参数,从而降低锅炉的排污量与减温水量。对于运行中的锅炉来说,其热损失主要来自未充分燃烧和排烟两方面。其中,未充分燃烧是指燃料在锅炉内没有完全燃烧,没有发挥全部的热能而造成热损失。而排烟热损失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受热面积积灰和结渣,其原因是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预热器、炉膛和烟道等处的受热面容易出现积灰,从而影响排烟造成热损失;漏风问题,其主要出现在制粉系统、炉膛、烟道等处,当发生漏风时会直接增加排烟热损失,另外,排烟温度会随着炉膛漏风系数的增大而升高,进而造成排烟热损失增加;外界因素影响,即入炉煤的成分、空气预热器入口的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煤成分的大小影响着炉膛内燃烧程度,如果煤质不好导致燃烧不充分,会增加烟气量,导致排烟热损失增大。 3火电厂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优化 3.1火电厂锅炉燃烧改造 因为目前的中国科技技术还达不到全面实现核能产电,因此,其主要发电方式仍为火电厂发电,为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就要相应的应用低氮化燃烧改造技术,使得我国的火电厂发电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其低氮化燃烧改造的核心就是使用垂直煤粉超浓缩分离技术,将传统的燃烧方式升级为立体分级燃烧方式。在实际的改造过程当中,需要将原锅炉中的燃烧器进行重新改进和布局,全面更换为低氮燃烧器、其煤粉喷嘴换为上下摆动结构并且垂直浓淡分离,以达到提升低氮燃烧器的烧热效率和降低NOx排放量的目的。 3.2火电厂低氮燃烧运行优化 将传统燃烧器全面更换为低氮燃烧器后,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工作,以达到全面保证锅炉的正常运作的同时提高其电能产出率,扩大火电厂经济效益,减小汽温和两侧烟温的差距。目前我国所常用到的火电厂低氮燃烧运行优化措施大致分为调整摆角和燃尽风;调整一次风、二次风、周界风;调整炉膛氧量;调整煤粉细度等几个措施。 调整摆角和燃尽风指在汽温较高的情况下,适当的降低燃烧器摆角并且优化燃尽风,可以有效降低含氧量,适当上部燃烧率升高,明显提高其低氮燃烧效率。 调整一次风、二次风、周界风指通过实现二次风组合适当将主燃烧区实现低氧燃烧,结合相应的参数进行实际调整,通过实际的低氮燃烧情况进行更加适合的调整二次风工作。调整炉膛氧量指将炉膛中的含氧量控制在2.5%-3.5%之间,可以明显达到降低NOx排放量的作用,还可以保证锅炉长期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效率状况。 调整煤粉细度则是对分离器挡板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其变小,降低煤粉细度,最终使得煤粉燃烧更加充分,可以有效防止由于低氧环境而导致温度超标使得受热面超温的情况发生,可以提高其锅炉运作的安全稳定性。 4探析锅炉运行的优化措施 4.1关于优化锅炉设备本体 近些年以来,很多电厂锅炉逐渐增大了异常运行的概率,其中根源就在于较长的锅炉投产年限。在现有的锅炉异常现象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磨煤机出现卡涩、过热器脱落氧化皮、较高的脱硫风机能耗以及其他运行故障。经过全方位的燃烧技术转型与技术优化后,锅炉本体设备将会达到更好的运行性能指标。火力发电厂具体在改造现有的锅炉设备时,关键措施在于同步控制锅炉系统目前的耗电量以及系统运行阻力,确保实现显著降低的系统耗电比例,提升锅炉装置现有的系统阻力。并且针对挡板频繁出现卡涩的情况来讲,重点应当关注优化现有的磨煤机系统,以便于灵活调节分离器。 4.2关于优化现有的锅炉运行方式 实质上,锅炉运行方式决定于较多的锅炉燃烧因素,其中典型因素就在于煤质因素。锅炉燃烧效率在根本上决定于煤质的改变,并且

基于电厂锅炉燃烧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摘要 火力发电是当今电力生产中重要生产形式之一。在现代电力企业中,由于安全性、节耗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多方面要求,计算机控制系统如今广泛应用于电站控制。但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干扰,锅炉燃烧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被控对象,而且变量间相互耦合严重,并具有多参数,非线性,不确定时滞和时变的特点,传统的PID 控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必须采用先进控制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火电厂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确定了被控对像的传递函数。然后对锅炉燃烧系统单模糊控制器进行总体设计。主要输入量的模糊化,模糊控制规则的形成,输出量的模糊化。最后通过应用MATLAB中的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对比模糊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的控制性能。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得出: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总体优于常规PID控制器,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还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关键词:火电厂;燃烧控制系统;模糊控制;SIMULINK仿真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电能是现代社会的必需品,若没有电能人类的生活生产将面临巨大的困难。电能作为最清洁的能源,其使用方法简单,运送方便,容易转换。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是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与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常见的电力生产有如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和地热能发电等方法。目前电能主要由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和核能发电厂产生。在我国,火力发电是生产电力的主要方式,截止到2009年12 月底,全国发电量为36506 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29814.22 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 81.67%,表1-1 是最近几年我国火力发电情况统计表 煤是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用于发电占全国煤炭产量约一半的工业用煤总量,比例高达80%,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为了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锅炉设备是火力发电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其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厂的运行状态。只有在中国工业锅炉实际运行效率大约有65%,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低15-20%,通过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省大量的煤,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燃煤发电的来源和煤种复杂多变,对燃烧系统的直接摄动;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老化和单位变换,得到变工况X围大,使电站锅炉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