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方案

心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方案

心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方案
心理学重点笔记归纳方案

心理学笔记js

范围:第一至第五章撰写日期:2013.07.11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psyche(心灵)+logos(解说、研究)

(1)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1.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到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的。

2.心理活动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和发展。(把握共同规律)

具体定义: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科学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1.自然科学方法: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

2.自然科学重要标准:客观性——对信息的选取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非研究者的个人偏好

准确性——尽可能准确和精确的搜集信息

可检验性——任何结果都是在多次的检验之后得出的,排除了所有的不一致性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哲学—独立科学—科学流派)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与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1)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

(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研究设计;采用恰当的方法技术搜集资料;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结果的统计处理;最终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

基本方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1)观察法:

1.条件:对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由于道德伦理不该对之进行控制的行为。

2.优势:自然环境下测试者行为和心理活动很少受到干扰,保持了资料的客观真实。

3.劣势:被动地等待预期行为,观察的结果难于重复,并且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

者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

1.测试情形: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比较不同个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2.注意问题:心理测试内容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编制程序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其次,注意测试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3)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和控制能量

类型: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4)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类型:问卷法和谈话法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内外世界、调整和控制行为、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1)意识的定义: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2)意识的状态: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和睡眠状态、特殊的意识状态

第二节注意

(1)注意的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4)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5)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1.不随意注意: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3.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1)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他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类型:1年、28天、24小时(日节律,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90分钟

(2)睡眠与失眠

1.睡眠阶段:清醒状态beta—第一阶段过渡期冥想状态alpha—第二阶段轻度睡眠期theta—

第三、四阶段深度睡眠期delta—第五阶段REM期

2.人的睡眠时间占据人生的三分之一。

3.睡眠表现: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

(3)梦

1.定义: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REM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无意识存在)。

2.特征: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见公共事物;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1)催眠

1.定义: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2.受暗示性影响因素:个体对催眠的态度和对催眠者的信任感、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

3.催眠诱导: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内容顺序: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感官逐渐迟钝—忘却一切—体验幻觉现象—醒来之后忘记催眠中的一切经验—醒来之后执行动作

4.心理特征: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5.理论:催眠是角色扮演、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2)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镇静剂、兴奋剂和迷幻剂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1)感觉的定义:人们的感官对不同刺激能量的察觉,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2)感觉的类型:视听(远距离感觉)、味嗅皮肤即温触痛(近距离感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肌动觉和平衡觉)、超感知觉

(3)感觉的生理机制:收集信息—转换(感受器)—传导(传入神经、丘脑)—加工(皮层和感觉中枢)

(4)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5)感觉阙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时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分为绝对(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察觉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和相对(人们对两个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察觉能力)感觉阙限。

(6)刺激试验规律: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第二节视觉

(1)视觉的定义:可见光刺激感应

(2)基本视觉现象:视觉适应、色觉

1.视觉适应:视觉方面上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2.色觉:在一定强度下,一种波长的光引起一种特定的颜色感觉。

色觉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3)视觉的机制:眼睛(眼球构造和感光细胞)、色觉理论(三原色说和拮抗理论)

第三节听觉

(1)听觉的定义:对声波的感应刺激(频率、振幅和正弦波)

(2)基本听觉现象:声音的属性(音强、音高和音色)、听觉的适应与疲劳、声音的混合与屏蔽(强度和频率的差度小和大)

(3)听觉的机制:人耳(外耳—耳鼓—中耳—卵圆窗—内耳—听觉神经)、听觉理论(位置学说、频率匹配学说)

第四节知觉—感觉的整合

(1)知觉的一般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2)知觉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事物,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

(3)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4)知觉的类型: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和嗅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社会知觉

(5)知觉的特性:整体性(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和良好图形)、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6)知觉的机制:深度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

1.深度知觉: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调节与幅合、双眼视差)

2.运动知觉(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环境中活动时,不仅视网膜上的视觉流水般的移动位置,而且还是常伴随有前庭与触觉发生)

3.时间知觉:形式(对时间的分辨、确认、持续估量和预测)、线索(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借助计时工具)、影响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第五节社会知觉

(1)一般概念: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内容:对人的知觉、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独特性:认知对象的独特性、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4)过程: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信息的整合过程(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

第一节记忆概述

(1)记忆概述: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储存在记忆系统(保持)—信息在记忆系统中提取(提取),即回忆和再认

(3)记忆的类型: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第二节记忆系统

(1)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以声音代码形式储存、七加减二存储、保持性复述和精确复述)

(3)长时记忆(语义编码或视觉编码、层次化模型和语义网络模型)

第三节遗忘

(1)遗忘的进程:遗忘曲线(遗忘速度由快到慢,长时记忆能够持续保存数十年)

(2)遗忘的原因:消退、干扰(前摄干扰、倒摄干扰)

(3)影响因素: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景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有意遗忘的作用:人们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心理防卫机制

(5)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地点法、韵律法和记笔记

第四节学习

(1)学习的定义: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学习是一种适应性且通过相应行为变化得以持久体现的活动。

(2)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反应。

(3)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

(4)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1.复习策略:结束后的5~10分钟—结束后的第二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半年后

2.复习次数: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比较好。

3.复习方法: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多种方式和感官协同合作

4.组织策略:群集、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第一节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1)思维的概念: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思维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3)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4)思维的种类: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概念的形成过程

(1)概念的定义: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属性和特性。

(2)内容:内涵和外延

(3)类型:日常概念(模糊)、科学概念(明确)

(4)形成研究: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完成(人工概念推断)

第三节推理和问题解决

(1)推理

1.推理的定义: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2.三段论推理:三个命题推理(气氛假说)

3.线性推理:有序性事物间的关系的推理

4.条件推理: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

(2)问题的解决

1.问题解决的定义:通过发现和取得必要信息来完成消除问题空间任务的过程(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认知操作——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和认知性操作)。

2.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算法式、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向工作法)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问题表征的方式、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

第四节想象和创造性培养

(1)想象: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新颖性和形象性)(2)创造性思维:相对常规思维而言,指重新组织已有经验知识提出新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3)创造性的测量和鉴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创造力测验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4)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和动机因素

(5)创造性思维训练:发散、直觉和形象

相关途径:建立目标与意向、训练基本的技巧、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刺激和鼓励好奇心、建立动机、建立自信并且鼓励冒险精神、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促进自我管理的技巧、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运用例子

心理学笔记

范围:第六章至第十一章撰写日期:2013.07.12

第六章智力

第一节智力概述

(1)智力的概念: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有多种属性。它是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得到表现。

(2)能力的概念: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智力仅仅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所能为者、可能为者)

(3)能力的类型: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模仿和创造能力

(4)智商: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是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例。(为了避免小数还将乘以100)

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AX)/S

(5)智力的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团体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水平和结构、发展形态

2.智力的团体差异:性别、职业和种族(团体之间)/遗传因素、智力测试文化不公平性(团体内部)

(6)智力发展的特征: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增长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二节智力的理论

(1)智力的因素论:智力的二因素说g+s、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智力多因素论

g=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技术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记忆能力

(2)多元智力理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3)智力结构论:内容(视听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产物(按单元计算,分类处理,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4)智力的认知理论

1.智力的三元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经验性智力+情境智力

2.pass模型: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第三节智力的测量

(1)智力测验: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有时也称心理量表,其作用在于抽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

(2)智力测验的种类:个别和团体测验、文字和非文字测验、速度和难度测验

(3)心理测验的性质:

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

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4.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1.信度: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可靠性)

2.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有效性)

3.测验的标准化:常模(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

(5)经典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内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团体智力测验

(6)能力测验下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

第四节智力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环境

(1)遗传对智力因素的影响:家庭谱系研究、双生子研究

(2)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早期干预的助长作用)

(3)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4)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1)动机的概念:激发、维持、调解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调节与维持功能

(3)动机的产生:个体内的某种需要(根本原因)、外在环境(诱因)

(4)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5)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1.各种活动都有最佳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2.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第二节社会性动机

(1)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与合作、赞赏等。(本能行为或后天习得行为)

原因:合作、情谊和归属

(2)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特征: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具有坚定信念、正确的归因方式

(3)工作动机: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作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原因:X理论——物质利益的驱动

Y理论——追求完美工作的内在动力

V理论——实现自身价值

Z理论——人的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动机、士气和忠诚度都会提升

第三节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

(2)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3)认知与期待理论(动机力量=效价*期望)

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1)情绪情感的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情感的构成: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3)与情感的区别:

1.需要:情绪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或精神需要相联系。

2.发生早晚: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

3.反映特点: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和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和内隐性。

(4)情绪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5)情绪情感的表达:表情——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

第五节情绪情感的功能

(1)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1.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2.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2)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1.促进功能

2.瓦解作用

(3)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4)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交际。)

第八章人格

第一节人格性质

(1)人格定义: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品质。

(2)人格的本质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复杂性和功能性

(3)人格的结构: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

第二节人格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人们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冲动型与沉思型、系列型与同时型、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2)气质差异(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性心理特征):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3)性格差异(表现为对现实周遭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其行为举止中):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第三节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说: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现代五因素的特质理论(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

(2)人格类型说: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对立型人格——内向与外向型人格、多元型人格——阴阳五行说

第四节人格成因

(1)生物遗传因素:智力和气质

(2)社会文化因素:固有的民族性格、价值、信念、性格

(3)家庭环境因素: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教养

(4)早期童年经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5)自然物理因素:一时性影响

第五节人格测量

(1)测验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16岁以上)、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强迫选择法)、青年性格问卷

(自在性、优越性、自信心和人际适宜性/社会化、成熟度、责任心和价值结构/成就潜能和智能效率/智力与兴趣)

(2)投射法:罗夏克墨渍测验(个别施测)、主题统觉测验(类似看图说故事、弹性大)、句子完成法(句子刺激引导)

第九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1)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本能、合群需要、自我肯定需要

(2)人际交往的理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1.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情感需要和支配需要

2.六中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主动和期待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和期待他人支配、主动表示友好和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

第二节人际沟通和人际吸引

(1)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的定义: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

2.人际沟通的功能:促进人们相互了解、满足自我需要、维持社会动态平衡

3.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沟通背景

4.人际沟通的类型: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表情、眼行为、身体语言或动作)

(2)人际吸引的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

2.个人品质

3.接近性与熟悉性

(3)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的原理和假设: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在不同评价意义上进行肯定或否定选择的时候就反映出了这些成员之间在该评价意义方面的人际关系状况。

2.社会测量法的实施步骤:社会测量问卷和访谈、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

3.社会测量法的应用: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第三节群体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1)群体的一般特性:群体规范(比较和评价、正式和非正式)、群体凝聚力(正性和负性力量)、群体中的角色、群体的领导(个人特质论、情境特质论)

(2)社会影响:社会助长与干扰、社会惰化、去个体化

(3)群体的决策行为:群体极化、群体思维

1.群体极化

定义: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

原因:群体使个人责任得到分散,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认为自己掌握足够的信息,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社会比较机制使群体之间互为影响,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2.群体思维

定义: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至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

解决:领导人应当努力做到公正,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决策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为群体寻找新的思路,达到一个共同的意见之后应该找机会接受群体成员的困惑和保留意见。

(4)从众与服从

1.从众

定义: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条件:判断作业难度高,所呈现刺激模糊不清,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个体感受到自己无法胜任,个体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群体至少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相一致,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

原因:行为参照,个人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2.服从

定义: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不自愿性)

影响因素:命令的发出者、命令的执行者、情境因素

原因:合法权力和责任转移

第十章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1)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健康是基本人权。

(2)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3)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是否具有相对完整性

(4)心理健康的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5)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正常的智力水平、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6)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1.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学习和工作;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2.心理健康的具体做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

第二节心理健康与压力

(1)压力及其来源

1.压力的概念:又称应激,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压力的刺激、压力的状态和压力的情境。

2.压力的原因:压力源(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分为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2)压力的身心反应:生理反应、心理反应

1.生理反应:警觉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2.心理反应: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

(3)压力的影响因素:经验、准备状态和认知

(4)压力解决阶段:冲级阶段—安定阶段—解决阶段

(5)压力的应对策略:处理困扰、减轻不适感

(6)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7)正确的应对方法: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的改变自己内部的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挫折

(1)挫折的概念: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

(2)挫折的原因:外在因素、内在因素

(3)挫折后的反应:攻击行为、冷漠、幻想、心理防御机制(五类: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十种:否认、幻想、压抑、投射、反向、转移、退行、文饰、补偿、升华)

(4)挫折的应对策略:正确认识挫折,改变不合理观念(此事不该发生、以偏概全、无限夸大后果),加强修养、勇于实践,优化自身人格品质(性情急躁、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自我偏颇)

第四节心理健康与焦虑

(1)焦虑障碍的概念:受不合乎现实或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即事件所引起的焦虑程度过高,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

(2)焦虑障碍的类型: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特殊恐惧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症状

(3)焦虑的应对策略:认清焦虑状况(身体、思维、心理)—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不回避、正面迎战、做记录)—学会放松自己—运用想象减轻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接受专业治疗

第十一章毕生发展

第一节个体发展的基本理论

(1)心理发展的实质:一般而言,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这是一个从个体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的持续过程。

1.人生的发展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

2.发展具有多向性和多维性,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5.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2)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而其主要表现在个体不同时期内的主导活动、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生理和语言发展上,包括产前期、乳儿期、婴幼儿期、儿童前期、儿童后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

(3)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先天或后天

(4)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群体序列研究法

第二节儿童期的身心发展

(1)胎儿的身体发展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2)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生理发展、动作发展)

(3)婴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和语言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4)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依恋行为、性别社会化、道德判断的发展)

1、性别社会化: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教科书、教师、学生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体)

2、道德判断的发展: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1)青少年时期的身体发展

1.身体外形和体内机能的发展:身高和体重、第二性征

2.性的发育与成熟

(2)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

1.青少年时期智力的发展

2.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第四节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1)成年初期:求职与升学、婚恋与生育

(2)中年期:生理的变化及其适应、中年危机

(3)老年期:感知觉的进一步退化、身体机能和智力方面的变化特点、情绪情感特点、个性心理特点、面对死亡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教学提纲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4~5岁书面语言4岁形状知觉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医学心理学重点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hyschology :是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与医学有关的各种心理行为科学知识、理论和技术的重新组合,其核心是关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历史 1879 冯特德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 坎农巴甫洛夫赛里研究心理生理学 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罗杰斯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理论 贝克认知治疗 1977 Engel GL发表文章,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作了全面地分析和说明。 ==================================== 当代心理学五大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意识和潜意识动机的驱动力,强调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2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3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内在自我成长的力量。 4认知理论关注影响行为反应的内部心理机制。 5心理生物学理论着重探讨行为的脑机制。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指人们对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是处在深层,被压抑着,很难察觉到。 意识consciousness :处于表层,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察觉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前意识per-consciousness :在意识下面,平时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 俄狄浦斯情结:每个儿童都有爱恋异性父母,憎恶同性父母的心理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分类 6"精神病性"防御机制 7幼稚的防御机制 8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9成熟的防御机制 常见的防御机制 转移Displacement:人们有时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不和习俗或有危险)无法向对象表达,便会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为大家所能接受的对象上去。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又称"文饰作用",是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人在遭受挫折或作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时,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些被自我和社会接受的理由,经管这些理由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 裴斯塔洛奇-----提出“教育要心理化” 心理测验最初由英国高尔顿提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知的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第一部教育心理著作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它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二)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实验教学运动的代表人)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最初倡导者是桑代克、奥苏泊尔) 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1教育作为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是通过教育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实现的 2教育系统的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经验本身以及媒体。3教育系统三要素,在统一的经验传递中有独特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系统本身的独特结构: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与教;学与教受制于教材,教材必须依据学与教。 第一节主要内容 总论、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信息、技能学习、广泛学习、教学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及研究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教育心理学 二、科学系统论与教育心理 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系统性原 则3 实践性原则4 综合创 造性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主要 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观察法 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 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四、 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 五、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六、 撰写实验报告 第一节桑代克的联结- 试误说 第二节巴浦洛夫的经典 性条件作用说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 应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 学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 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 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 认知结构。 一、认知学习观 (一)学习的实质是主 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二)学 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 个基本过程 二、结构教学观 (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 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掌握 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 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 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 结构原则(动作;图像; 符号)3 程序原则 4 强化 原则 三、发现学习观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一)动机阶段(二)领会 阶段(三)习得阶段(四) 保持阶段(五)回忆阶段 (六)概括阶段(七)作业 阶段(八)反馈阶段 第一节班杜拉的观察学 习理论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 验 榜样学习实验‘ 二、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 条件 (一)注意观察(调节着观 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 知觉) 影响因素: 1榜样行为的特性 (1)榜样的显著性,复杂 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影响 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 (2)人们对敌对的,攻击 性行为远较亲社会行为易 模仿,奖励比惩罚的行为易 模仿。 2榜样的特征 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 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 相近越易引起注意; (1)受人尊重,地位较 高,有能力的…… 3 观察者的特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自然人性论二、 自我实现人格论及其患者 中心疗法三、知情统一的 教学目标观 四、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五、学生中心发展观 三、当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心理学是研究人性的科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研究物性。 2.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学 科性质) 3.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心理学之父)。 4.心理学诞生标志:莱比锡心理实验室。 5.心理学研究中的七大流派: ①.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和内容。 ②.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詹姆斯。观点: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传统流派) ③.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观点:主张研究行为和用实验方法。 ④.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魏特墨、考夫卡。观点: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⑤.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观点:人的行为源于欲望与动机;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⑥.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人性本善。 ⑦.认知心理学派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6.心理学是通过研究行为,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7.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的维度看,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动态 的)、心理特征(稳态的)、心理状态(暂时性的)。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情绪情感过程(喜怒哀惧),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信念,动机,世界观,需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灵感。 8.认知,情感,意志,简称知、情、意,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①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基础;②.情绪、情感和意志影响认知活动;③.情绪、情感和意志相互作用。 9. 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密切联系。首先,心理过程是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基础;其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影响制约心理过程;最后,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 如果某类心理状态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就转化为心理特征。 10. 意识即心理,意识是人类独有的。意识是我们现实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前意识、潜意识。 11. 对人影响较大的四种生物节律:①.年节律;②.月节律28天(月亮的圆缺);③日节律(24小时节律);④90分钟节律。 12. 睡眠状态是一种心理现象,有两种状态即快速眼动睡眠和非眼动睡眠相互转换。 13. 唯物主义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是社会化的结果(心理的实质)。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7、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10、人的心理实质: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实践意义: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地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邵瑞珍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the not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 育 心 理 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一《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教学原则是: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灵魂论》亚里士多德---- 最古老的心理学著作 提出营养的灵魂;容易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提出了意识阈和统觉团。最早用同化这个概念来解释知识学习 1 统觉团:他认为进入意识的观念便可引起统觉,一个观念的统觉,不 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作统觉团 意识阈 2四阶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的教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 五阶段教学法:(其门徒将其四阶段改造发展成五阶段) (1)预备----唤起学生原有的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2)呈现----教师清晰地教授新教材 (3)联系----使旧知识形成联系 (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 (5)应用----以适当的方法应用新知识 二科学心理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 1 教育心理学的先驱------试验教育派 2 提出试验教育名称------梅伊曼 3有突出贡献的是----------桑代克教育理论学三部分: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还提出三大定律:效果律;学习律;准备律 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的诞生 1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 学校心理学: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位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 学科 3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社会心理现象及 其活动规律的学科(格拉泽《社会心理学手册》—这门学科建立的里程碑 4 教学心理学:加涅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这一术语,1978年格拉泽主编的《教育心理 学进展》宣告了这门新的学科的建立 第二节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宽泛的定义:潘菽《教育心理学》的提法为代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缺点:其研究对象难以与为教育服务的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相区分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医学心理学 前言:本科教授篇章:绪论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三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五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第四章心理应激(应用题)第五章心理评估;第六章心理治疗(会出应用题,比如判断是病人?属于哪种类型?采取什么治疗?);第七章心理咨询;第八章心理社会因素与临床疾病;第九章病人心理;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第四节不考) 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2、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①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化;②促进预防战略的转变; ③满足临床工作需要;④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 3、engelGL1977年在《科学》杂质中发表的《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一文,被认为是对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概括和总结;新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1、心理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的一个体现;②心理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觉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 动;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通过对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在人们的套闹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遗忘:识记额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遗忘;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了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 动机:对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4、熟悉20页表2-2; 5、感觉变化(举例,属于哪种); 6、知觉的基本特性;(理解各个特性,不用背他们的定义) 7、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或回忆;(填空) 8、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9、遗忘的规律: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1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

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