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物联网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物联网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物联网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物联网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物联网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单项多项判断

1. 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B )。

A.20%

B.25%

C.28%

D.30%

2.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3.日本在(C )年提出了U-JAPAN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4.韩国在(A )年提出了U-KOREA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5.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二

B.三

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电子信息

B.生物转基因

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也称(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标识

B.感知

C.处理

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 (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射频识别

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射频识别

B.智能芯片

C.软件服务

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 (C)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金融危机蔓延

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世纪(B )年代。

A.10

B.20

C.30

D.40

15.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A)领域。

A.流通

B.透明跟踪

C.性能描述

D.智能选择

16. (B )将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手段。

A.智能条码

B.电子标签

C.RFID

D.智能标签

17.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C )完成的。

A.YALE

B.HARVARD

C.MIT

https://www.doczj.com/doc/c115577790.html,BRIDGE

18.1995年. (D )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

A.沃伦.巴菲特

B.乔布斯

C.保罗.艾伦

D.比尔.盖茨

19.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著作是(A )。

A.《未来之路》

B.《信息高速公路》

C.《扁平世界》

D.《天生偏执狂》

20.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英文简称是(A )。

A.EAN

B.EIN

C.IEN

D.IEA

21. (A ).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A.2008.11

B.2008.12

C.2009.11

D.2009.12

第1页

22.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D )。

A.RFID

B.计算机技术

C.人工智能

D.互联网

23. (B )是物联网的基础。

A.互联化

B.网络化

C.感知化

D.智能化

24.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射频信号通过(B )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

A.能量变化

B.空间耦合

C.电磁交互

D.能量转换

25.有源标签与阅读器通信所需的射频能量由(A)提供。

A.标签电池

B.阅读器电池

C.外部能源

D.交互能源

26.高频电子标签的工作频段是(B )。

A.125-134KHz

B.13.56MHz

C.868-956MHz

D.2.45-5.8GHz

27.射频识别系统的另一个主要性能指标是(B )。

A.作用时间

B.作用距离

C.作用强度

D.作用方式

28.在低频125KHz和13.56MHz频点上一般采用(A )。

A.无源标签

B.有源标签

C.半无源标签

D.半有源标签

29.1948年. (A)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A.哈里.斯托克曼

B.约翰.费米

C.吉米.斯坦森

D.乔.约翰逊

30.从仿生学观点看.通信系统是传递信息的(B )。

A.大脑

B.神经系统

C.传输系统

D.感受器官

31.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部分应用集中在简单、低复杂度的信息获取上.只能获取(C)。

A.矢量信息

B.有限信息

C.标量信息

D.无限信息

32.“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A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A.1956

B.1982

C.1985

D.1986

33.“纳米技术”是用(A )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A.单个

B.多个

C.特定

D.普遍

34.纳米科技只要研究结构尺寸在(D )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A.1-100

B.1-10

C.0.1-10

D.0.1-100

35.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发明于(B)年。

A.1980

B.1981

C.1990

D.1991

36.感知层是物联网体系架构的(A )层。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37.物联网体系架构中.应用层相当于人的(C )。

A.大脑

B.皮肤

C.社会分工

D.神经中枢

38. (A )是现阶段物联网普遍的应用形式.是实现物联网的第一步。

A.M2M

B.M2C

C.C2M

D.P2P

39.M2M技术的核心理念是(B )。

A.简单高效

B.网络一切

C.人工智能

D.智慧地球

40.云计算通过共享(C )的方法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

A.CPU

B.软件

C.基础资源

D.处理能力

41.云计算中.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D)。

A.母体

B.导线

C.数据池

D.云

42.ASPIRE的旨在将RFID应用渗透到(A )。

A.中小型企业

B.大型企业

C.超大型企业

D.跨国企业

43.物联网在国际电信联盟中写成(B )。

https://www.doczj.com/doc/c115577790.html,work Everything

B.Internet of Things

C. Internet of Everything

https://www.doczj.com/doc/c115577790.html,work of Things

44. 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被认为是(C)的突出特点。

A.以太网

B.互联网

C.泛在网

D.感知网

45.物联网把人类生活(A )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

A.拟人化

B.拟物化

C.虚拟化

D.实体化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从国家工业角度提出的重大信息发展战略的有(AB )。

A.U-Japan

B.U-Korea

C.智慧地球

D.U-China

2.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43%用于(CD )。

A.房地产

B.金融创新

C.基础设施建设

D.节能减排

3.下列属于《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ABC )。

A.突破物联网关键基础

B.IP时代相关基础研发

C.使网络产业成为“发动机”

D.节能减排

4.第一次科技革命以(AB )的出现为标志。

A.蒸汽机

B.内燃机

C.纺织机

D.火车

5.第二次科技革命以(BC)的出现为标志。

A.内燃机

B.电灯

C.电动机

D.发电机

6.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ABCD )等环节。

A.标识

B.感知

C.处理

D.信息传送

7.下列属于网联网关键技术的有(ABCD )。

A.射频识别

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8.射频识别技术包括了以下(ABCD )等方面。

A.标签

B.阅读器

C.软件

D.服务

9.目前物联网有了一定技术储备.在(BCD)等方面有了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

A.智能家居

B.物流

C.零售

D.工业自动化

10.下列属于射频识别技术突出特点的有(ABCD )。

A.保密性强

B.抗恶劣环境

C.可识别高速物体

D.同时识别多个对象

11.1999年10月(AD)提出了依托产品电子代码标准建构物联网的概念与解决方案。

A.Sanjey Sarma

B.John Harvard

C.Steven Nash

D.David Brock

12.产品电子代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CD )。

A.电子代码编码体系

B. 代码分析系统

C.代码射频识别系统

D.代码信息网络系统

13.对象名字解析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BCD )。

A.子对象名字服务器

B.区域对象名字服务器

C.根对象名字服务器

D.本地对象名字解析服务器

14.IBM的智慧地球概念中.智慧地球等于(BC)之和。

A.传输系统

B.互联网

C.物联网

D.解决方案

15.2009年初.奥巴马总统就职后.将(AD)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

16.物联网具有智能属性.可进行(ABC )。

A.智能控制

B.自动监测

C.自动操作

D.自动修正

17.“物”必须满足以下(ABCD)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A.有数据传输通路

B.有CPU

C.有操作系统

D.有数据发送器

18.下列属于物联网基本特征的是(ABCD)。

A.互联化

B.网络化

C.感知化

D.智能化

19.下列属于传感设备的是(ABCD )。

A.RFID

B.红外感应器

C.全球定位系统

D.激光扫描器

20.国际电联提出的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有(ABCD )。

A.RFID

B.传感器

C.智能技术

D.纳米技术

21.射频识别系统通常由(ABD)组成。

A.电子标签

B.阅读器

C.感应系统

D.数据管理系统

22.电子标签通常是由(CD)组成。

A.标签表面

B.标签信号

C.标签天线

D.标签芯片

23.根据电子标签内容是否有电池及能量来源.可将其分为(BCD )等类型。

A.永久标签

B.无源标签

C.有源标签

D.半无源标签

24.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BC )。

A.完成数据信息存储

B.完成数据信息管理

C.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控制

D.对电子标签进行能量补充

25.根据工作频段可以将电子标签划分为(ABCD)等不同种类。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26.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工作的电子标签是(AB)。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27.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工作的电子标签是(CD )。

A.低频

B.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28.(BCD )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A.射频技术

B.传感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通信技术

29.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对经过处理信息进行(AB )。

A.辨识

B.分类

C.删减

D.屏蔽

30.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分为(CD)等部分。

A.无线路由器

B.组网线路

C.无线传感网络节点

D.组网技术

31.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由(ABCD )等模块组成。

A.传感

B.计算

C.通信

D.电源

32.由于(BCD )等条件限制.无线传感网络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较弱。

A.传输距离

B.体积

C.成本

D.电源供给

33.无线传输网络中负责数据处理的包括(ABC)。

A.微控制器

B.嵌入式操作系统

C.无线通信协议

D.通信线路

34.人工智能是极富挑战性的学科.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BCD )。

A.生物学

B.计算机技术

C.心理学

D.哲学

35.下列属于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包括(ABCD)。

A.知识表示

B.知识处理系统

C.自动程序设计

D.计算机视觉

36.纳米科学技术涉及的学科技术包括(ABCD )。

A.量子力学

B.计算机技术

C.介观物理

D.混沌物理

37.纳米技术相关的现代技术包括(ABC)。

A.计算机技术

B.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

C.核分析技术

D.人工智能

38.纳米材料的(AD )是整个纳米技术的基础。

A.制备

B.混合

C.提纯

D.研究

39.物联网的特征在于(ABC )的叠加。

A.感知

B.互联

C.智能

D.网络

40.物联网主要由(BCD )等部分组成。

A.传感器部分

B.感知部分

C.传输部分

D.智能处理

41.物联网的感知部分主要以(BCD)等为主。

A.条形码

B.二维码

C.RFID

D.传感器

42.物联网的传输网络通过现有的(ACD )等实现数据传输。

A.互联网

B.电网

C.广电网络

D.通信网络

43.物联网的智能处理部分主要利用(ABD)等技术实现对物品的自动控制和智能管理。

A.云计算

B.数据挖掘

C.人工智能

D.中间件

44.目前物联网体系架构主要分为(ACD )等层次。

A.感知层

B.数据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45.物联网体系架构中.感知层相当于人的(AB)。

A.皮肤

B.五官

C.大脑

D.神经

46.物联网体系架构中.网络层相当于人的(CD )。

A.皮肤

B.五官

C.神经中枢

D.大脑

47.下列属于物联网架构感知层的是(ABCD )。

A.二维码标签

B.摄像头

C.GPS

D.RFID标签和读卡器

48.物联网体系架构中的网络层包括(ABC )。

A.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

B.网络管理中心

C.信息处理中心

D.交互融合中心

49.在于物联网络终端相关的多种技术中.核心是要解决(ABCD)的问题。

A.智能化

B.小型化

C.低功耗

D.低成本

50.物联网感知层解决的就是(AB )的数据获取问题。

A.人类世界

B.物理世界

C.虚拟实际

D.交互世界

51.感知层一般分为(BC )等部分。

A.数据分析

B.数据采集

C.数据短距离传输

D.数据保存

52.物联网感知层传输数据的要求是(BCD )。

A.高清晰

B.无障碍

C.高可靠性

D.高安全性

53.物联网的网络层包括(AC )。

A.接入网

B.基础总线

C.核心网

D.上层总线

54.下列属于物联网网络层接入网的介入方式的有(ABCD )。

A.光纤接入

B.铜线接入

C.以太网接入

D.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

55.M2M可以被解释成为(ABCD )。

A.机器对机器

B.人对机器

C.移动网络对机器

D.机器对人

56.云计算是(BCD )的发展。

A.交叉计算

B.分布式计算

C.并行计算

D.网格计算

57.人工智能的研究包括(ABCD )。

A.机器人

B.语言识别

C.图像识别

D.自然语言处理

58.人工智能目前的主要方法包括(ACD )。

A.神经元网络

B.神经网络

C.进化计算

D.粒度计算

59.数据挖掘是从(ABCD )的实用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数据的过程。

A.大量的

B.不完全的

C.有噪声的

D.模糊的

60.数据挖掘一般分为(CD)数据挖掘等种类。

A.即时性

B.延时性

C.预测性

D.描述性

1、多层面的C 政策投入仍是推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最强动力。

2、1997年.IBM提出A E-BusinEss .

3、A 美国最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4 B 医疗信息化是物联网在健康与医疗发明最大的应用。

5、C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人体细胞生物传感器分子的机制。

6、C at&t公司与杰尔系统公司的Trur OnE解决方案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电信级的手机或PC视频监控应用

7、B 2009年2月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公布了“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8、D罗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无线电传感器创建了一个智能测量居住者生命体征的系统

9、B 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推进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

10、智能家居以A 住宅为平台。

11、“SMART DUST”隶属于A 美国防部

12、智能建筑能比普通建筑节约能源(D 30% )左右。

13、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由( B 克林顿)政府提出的。

14、C 2009 年6 月欧盟发布了新时期下物联网的行动计划

15、首次提出IBM“智慧的地球”概念的是C 彭明盛

16、2025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的突破性技术》是由( C 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的

17、D 信息技术是欧盟EU-FP7研究计划中最大的研究项目。

18、B 医疗信息化是物联网在健康与医疗方面最大的应用

多选题

1、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ABCD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若干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格局。

2、欧盟信息社会和媒体司2009年5月20日公布的报告支出欧洲正面临ABCD 经济衰退、全球竞争、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3、“物联网”指的是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BCD 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

4、目前主流的物联网中间件包括BD aspire 和hydra

5、物联网的传统技术安全挑战包括ABCD

6、ABCD 下列投入巨资研究探索物联网的国家包括

7、2008年,出现次贷危机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是B D房利美房地美

8、ABD 安防、交通和医疗等领域有望在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

9、物联网是泛在网的实现目标之一,是泛在网发展过程中的BC 先行者制高点

10、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是以先进的( ACD 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实现电网的智能化。

11、智能电网是( AC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典型结合,是物联网技术大规模发展应用的典型案例

12、纳米材料的( AD 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技术的基础。

13、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主要客户仍是CD 政府及事业单位

14、BC 物联网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固话宽带的普及是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交互的基础。

15、物联网的实现并非仅仅是技术问题,建设过程中涉及( ABCD 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各方面的问题

16、美国智能家居的典型应用涉及家庭( BCD 家庭安全监控、家电控制、养老服务)等领域

17、ASPIRE的解决办法是AB完全开源和免版权费用

18、实现智慧地球愿景的关键技术包括BCD 传感器网络、云计算、

超级计算、软件服务化、数据整合与挖掘

19、物联网面临的特殊技术安全挑战包括ABCD

20、下列人体内的关键活动有钾离子参与的是ACD 血压、胰岛素分泌和大脑信号等

21、在智能电网的电网侧,电网运行将实现ABCD 集约化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

22、智能电网的另一核心就是要解决( ABCD )的存储,帮助用户出售多余电力等。

23、医院间的BC IT系统共建、共享和推广开放数据标准是未来医疗信息系统发展的两大趋势

24、目前AD 智能电网和云计算已经成为美国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

25、物联网面临的特殊技术安全挑战包括ABD

26、智慧地球的特征包括ABC

27、下列属于在通信芯片及通信模块设计制造商全球领先的美国企业有ABCD

判断题

1、美国在物联网产业上的优势正在加强和扩T

2、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将极大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T

3、物联网安全是涉及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T

4、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安全隐患对物联网不构成实质威胁F

5、一般情况下.向传感网络中的汇聚节点实施缓冲区的溢出攻击是非常不容易的F

6、IBM确信没有竞争对手可以在智慧地球的技术实现领域超越它T

7、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很多非技术因素T

8、隐私安全属于物联网面临的传统安全挑战F

9、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仍不够顺畅T

10、智能电网可以支持多样化的电源T

11、确切的说,智慧地球涵盖了当前所有先进技术在各个层次的部署和应用T

12、IBM适时推出智慧地球的机会目标带有很大的偶然性F

13、数据整合与挖掘不属于智慧地球实现的关键技术。F

14、智慧地球的推广应用将直接影响到相关的产业安全T

15、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T

16、在智能电网的用电侧,用户无法实现与电网进行双向通信。F

17、业务认证不属于物联网面临的特殊技术安全挑战。F

18、智慧地球对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必将产生新的经济挑战T

19、物联网的标准制定是一个统一安排的过程,不涉及标准竞争F

20、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了市场普遍消费模式F

21、智能工业不属于十二五规划重点示范的物联网产业相关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判断题

1.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新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走出危机的推动力。T

2.2011年.物联网开始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F

3.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T

4.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物联网的发展是是一种更大的推动力。T

5.技术难度有限、社会需求强烈的产物.快速发展是必然。T

6.传感器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标识环节的内容。F

7.2009年射频识别技术中的读写器市场规模超过了38亿。F

8.2010年被称为“感知中国”的发展元年。F

9.条形码可以识别单品。F

10.条形码是可视传播技术。T

11.条形码比较能够实现透明跟踪和贯穿供应链全过程。F

12.电子标签在本质上是一种物品标识的手段。T

13.射频识别技术不能同时识别多个对象。F

14.射频识别技术不能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F

15.支持物联网产品电子代码的对象名字服务器等不可能采用集中式的服务器和数据库。T

16.物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升温是在2009年8月7日。T

17.物联网提出已逾10年.业已形成统一明晰的定义。F

18.物联网是独立于互联网的存在。F

19.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T

20.物联网中的“物”可在网络中共享被识别的编号。F

21.自动化不属于物联网的基本特征。F

22.人物相联、物物相联是物联网的基本要求之一。T

23.RFID是一种目前比较先进的接触式识别技术。F

24.电子标签具有各种形状.且任意形状都能满足阅读距离的要求。F

25.无源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有其内部电池供给。F

26.微波电子标签的工作频段在125KHz-134KHz之间。F

27.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一般是电磁耦合。F

28.无源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一般是3-10m。T

29.超高频UHF以上频段的系统一般采用无源标签。F

30.无源标签的作用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00m左右。F

31.费米的理论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F

32.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单元。T

33.无线传感器网络含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F

34.无线传感器网络没有中心节点。T

35.复杂工作的定义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变化的。T

36.自然语言理解不属于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F

37.纳米技术的进步以多种现代现金科学技术为基础。T

38.纳米技术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F

39.物联网的价值在于让物体也拥有了智慧。T

40.网络层是物联网体系架构的第三层。F

41.在物联网体系架构中.各层之间的信息是单向传递的。F

42.物联网中的“物”能包括一切事物。F

43.感知层处于物联网体系架构的第二层。F

44.物联网的主要价值在于“物”.而不在于“网”。F

45.物联网网络层是单独重新建构的。F

46.有线电视网络无法承担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功能。F

47.M2M技术的目标就是使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联网和通信能力。T

48.云计算是分布式、并行式等计算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T

49.物联网也将成为云计算最大的用户。T

50.云计算可以为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交付平台。T

51.在物联网中.数据挖掘只是一个代表性概念。T

52.物联网中间件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实体对象转换为虚拟对象。T

53.ASPIRE继承了现有RFID应用开发的模式。F

54.互联网的承载端是单一的.它是IP网。T

55.物联网的承载端和互联网一样也是单一的承载网。F

56.“互联网”最初指的是通过TCP/IP协议将异机种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网络技术。T

57.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之上的一种高级网络形态。T

58.从广义上讲.物联网与感知网构成要素基本相同。T

59.泛在网包含了物联网、传感网、互联网的所有属性。T

60.随着物联网建设的加快.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制约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T

判断题

1.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技术.新技术是促进社会经济走出危机的推动力。√

2.2011年.物联网开始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3.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

4.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物联网的发展是是一种更大的推动力。√

5.技术难度有限、社会需求强烈的产物.快速发展是必然。√

6.传感器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标识环节的内容。×

7.2009年射频识别技术中的读写器市场规模超过了38亿。×

8.2010年被称为“感知中国”的发展元年。×

9.条形码可以识别单品。×

10.条形码是可视传播技术。√

11.条形码比较能够实现透明跟踪和贯穿供应链全过程。×

12.电子标签在本质上是一种物品标识的手段。√

13.射频识别技术不能同时识别多个对象。×

14.射频识别技术不能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

15.支持物联网产品电子代码的对象名字服务器等不可能采用集中式的服务器和数据库。

16.物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升温是在2009年8月7日。√

17.物联网提出已逾10年.业已形成统一明晰的定义。×

18.物联网是独立于互联网的存在。×

19.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20.物联网中的“物”可在网络中共享被识别的编号。√

21.自动化不属于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22.人物相联、物物相联是物联网的基本要求之一。√

23.RFID是一种目前比较先进的接触式识别技术。×

24.电子标签具有各种形状.且任意形状都能满足阅读距离的要求。×

25.无源标签的工作电源完全有其内部电池供给。×

26.微波电子标签的工作频段在125KHz-134KHz之间。×

27.超高频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一般是电磁耦合。×

28.无源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一般是3-10m。×

29.超高频UHF以上频段的系统一般采用无源标签。×

30.无源标签的作用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00m左右。×

31.费米的理论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32.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单元。√

33.无线传感器网络含有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

34.无线传感器网络没有中心节点。√

35.复杂工作的定义是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变化的。√

36.自然语言理解不属于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

37.纳米技术的进步以多种现代现金科学技术为基础。√

38.纳米技术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

39.物联网的价值在于让物体也拥有了智慧。√

40.网络层是物联网体系架构的第三层。×

41.在物联网体系架构中.各层之间的信息是单向传递的。×

42.物联网中的“物”能包括一切事物。× ×

物联网基础试卷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 ─ 2015 学年第 1 学期 物联网基础课程试卷 试卷类型 A (注明A、B卷) 考试类型闭卷(注明开、闭卷) 注意: 1、本课程为选修(注明必修或选修),学时为 48 ,学分为 3 2、本试卷共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出卷时间:2014年12 月 3、姓名、学号等必须写在指定地方;考试时间:年月日 4、本考卷适用专业年级:通信工程12级任课教师:杨凌升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总分得分 阅卷人 (以上内容为教师填写) 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姓名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1、考生必须遵守考试纪律,详细内容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试纪律规定》。 2、所有考试材料不得带离考场。 3、考生进入考场后,须将学生证或身份证放在座位的左上角。 4、考场内不许抽烟、吃食物、喝饮料。 5、考生不得将书籍、作业、笔记、草稿纸袋入考场,主考教师允许带入的除外。 6、考试过程中,不允许考生使用通讯工具。 7、开考15分钟后不允许考生进入考场,考试进行30分钟后方可离场。 8、考生之间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 9、除非被允许,否则考生交卷后才能离开座位。 10、考试违纪或作弊的同学将被请出考场,其违纪或作弊行为将上报学院。 本人郑重承诺:我已阅读上述10项规定,如果考试是违反了上述10项规定,本人将自愿 接受学校按照有关规定所进行的处理。上面姓名栏所填姓名即表示本人已阅读本框的内容 并签名。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物联网在感知层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 A) 传感技术 B) 定位技术 C) 识别技术 D) 云计算 2、以下是智能设备的包括(ABCD)。 A) 平板电脑 B) 工业智能电器 C) 智能手机 D) 三网电视 3、一般说来,传感器有(ABCD)几部分组成。 A) 敏感元器件 B) 转换元器件 C) 变换电路 D) 电源 4、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由以下哪些模块组成? (ABCD) A) 传感模块 B) 电源模块 C) 无线通信模块 D) 微处理器最小系统 5、下列哪些技术属于RFID范畴?(CD) A) 二维条码 B) 磁条卡 C) 公交卡 D) 地铁卡 6、下面哪些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ABCD) A) 视频电话 B) 手机电视 C) 手机邮件 D) WAP 7、RFID相对于传统的识别技术的优势有哪些?(ABCD) A) 使用寿命长 B) 识别距离远 C) 储存信息多 D) 更好的安全性 8、以下属于搜索引擎的是(AB) A)Google B) 百度 C) oracle D) DB2 9、以下哪些属于物联网安全技术的范畴?(ABCD) A)入侵工业控制系统 B) 窃取传感器网络发送的数据 C) 伪造RFID图书卡 D) 通过智能手机传播木马病毒 10、Google软件技术的核心要素包括(ABC)。 A) GFS B) BigTable C) Map/Reduce D) Hadoop

基础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环境.doc

第二章环境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人类的物理环境包括() A 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 B 能量和信息交换 C 生活和生态环境 D 朋友和同事的交往 2水的污染主要原因是() A 人为污染 B 自然污染 C 土壤污染 D 食物污染 3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4一般病区适宜温度为() A 18~20℃ B 18~22℃ C 20~24℃ D 22~24℃ 5病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A 10%~20% B 30%~40% C 50%~60% D 70%~80% 6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D急性肺水肿 7符合病人休养要求的环境是() A中暑病人、室温保持在30℃ B 儿科病人、室内温度宜23℃左右C 气管切开的病人、室内相对湿度40%左右 D 产妇病室、应保温、不可开窗 8病室通风的目的,下列何项不妥() A 可减少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消散使病室空气新鲜 B 使患者舒适愉快 C 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9按国际标准,病区噪声强度宜控制在() A 30d B B 40dB C 50dB D 60dB 10破伤风病室应() A 安静、整洁 B 适宜的湿度、温度 C 安静、光线暗淡 D 空气流通、光线适中 11保持病区环境安静,下列措施哪项欠妥() A 推平车进门时,先开门后推车 B 轮椅应定时注润滑油 C 医护人员讲话应附耳细语 D 医护人员穿软底鞋 12病室湿度过低可导致() A 疲倦、食欲减退、头晕 B 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 C 影响机体散热 D 闷热、难受 13为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为() A 4h B 2h C 30min D 10min 14病室群体气氛的主要调节者是() A 病员 B 家属 C 护士 D 伴护人员 15医护人员言语及行为不慎可造成() A 医院内感染 B 医源性损伤 C 无菌观念不强 D 责任心不强 16下列哪项不是病室通风的目的() A 净化空气 B 抑制细菌生长 C 减少细菌数量 D 增加氧含量 17信息交流中最重要的技巧是() A 核实情况 B 沉默的运用 C 触摸的方式 D 用心倾听 18倾听对方谈话应() A 全神贯注,注意听讲 B 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C 与对方距离约1m D 双方位置平持,稍向病人倾斜 19在护患交往过程中,除以下哪种病人以外,都可使用共同参与护理活动的模式()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C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h 波动范围不超过l~C。 2、医院感染:又叫医院获得性感染(HAI)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3、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4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灭细菌芽孢的过程。 5、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所产生的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 6、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感染的技术 7、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压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8、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波动大,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C 最低仍高于正常,体温在39C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肺结核)。 9、要素饮食:又叫元素饮食,一中=钟化学精久制食品,含有全

部人体所需的易吸收营养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单糖,维生素无机盐类,微量元素、主要特点无需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肠道吸收。 10、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者。 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溶液温度一般为,降温时为,中暑时为。 2、口腔护理时如为真菌感染,应用溶液,如为厌氧菌感染,应用 溶液。 3、250ml溶液需在30分钟输注完毕,其滴速为。(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 4、测量血压时,需做到“四定”,分别是、、、、。 5、压疮按其皮肤损伤程度可以分为、和 三期。 6、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7、每次鼻饲时鼻饲量不应超过 ml,间隔时间不少于,鼻饲液温度为。 8常用的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 9、每分钟呼吸少于次为呼吸过缓、超过次为呼吸过快。 10、臀大肌注射联线法是取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为注射部位。 11、给氧时,应注意“四防”, 即、、、。 12、感染链包括、和。 13、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物联网练习题及答案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单项选择题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日本在(C )年提出了U-JAPAN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韩国在(C )年提出了U-KOREA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B )。 A.20% B.25% C.28% D.30% 5.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二 B.三 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电子信息 B.生物转基因 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也称(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标识 B.感知 C.处理 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射频识别 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射频识别 B.智能芯片 C.软件服务 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金融危机蔓延 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世纪(B )年代。 A.10 B.20 C.30 D.40 15.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A)领域。 A.流通 B.透明跟踪 C.性能描述 D.智能选择 16. (B )将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手段。 A.智能条码 B.电子标签 C.RFID D.智能标签 17.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C )完成的。 A.YALE B.HARVARD C.MIT https://www.doczj.com/doc/c115577790.html,BRIDGE 18.1995年,(D )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 A.沃伦.巴菲特 B.乔布斯 C.保罗.艾伦 D.比尔.盖茨 19.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著作是(A )。 A.《未来之路》 B.《信息高速公路》 C.《扁平世界》 D.《天生偏执狂》 20.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英文简称是(A )。 A.EAN B.EIN C.IEN D.IEA 21. (A ),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A.2008.11 B.2008.12 C.2009.11 D.2009.12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填空题 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的)学科。 2.《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时(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满足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满足病人的治疗需 要);认识自身的价值。 3.基础护理学的进行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护理学: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三、简答题简述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四、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为病人服务的信念;在学习基础护理学时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原理、真正做到知起然又知起所以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由于熟练的技能技巧来源于手、脑并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才能达到准确、规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践锻炼;同时要注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总结能力。边学边作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达到提高基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环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B) 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B.诱发恶性肿瘤 C.急、慢性中毒 D.诱发呼吸道疾病 E.诱发眼结膜疾病 2.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E) A. 0.6m B. 0.7m C. 0.8m D.0.9m E.1m 3.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C) A. 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 B.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C. 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 D.室温过低缺乏动力 E. 室温过低容易受凉 4.关于病室湿度错误的说法是(E) A. 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B. 湿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 C. 湿度过高可抑制出汗 D. 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 E.应保持病室湿度在30%~40%之间 5.病室湿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B) A.口干舌燥 B.气闷 C.咽痛 D.烦渴 E.肌肉紧张 6.病室湿度过低,可表现为(A) A. 口干舌燥,咽痛,烦渴 B.憋气,闷热,难受 C. 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 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7.病室最适宜_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15%~25% B. 10~17℃ 30%~40% C.20~22 ℃ 40%~50% D. 18~22℃ 50%~60 ° E.15~16℃ 60%~70% 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E) A.增家病人的舒适感 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 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 E.避免噪音刺激 9.适宜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是(B) 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4℃ 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 C.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 产妇受凉 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 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50~60dB之间 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D) A. 5~15dB B. 15 ~25dB C.25~35dB D.35~45dB E. 45~55dB 11.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 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C.只有噪音到达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处于120dB 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 E.常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 12.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 B. 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

护理学导论试题以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学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320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护理人员按照医师处方对服务对象实施的护理,属于 D A.独立性护理功能 B.合作性护理功能 C.指导性护理功能 D.依赖性护理功能 2.在初级卫生保健原则中最难贯彻的原则是 C A.持续性 B.可近性 C.自我决策性 D.文化感受性 3.某患者为舞蹈演员,突遇车祸,双腿须截肢,出现大吵大闹、不配合治疗等反应, 此种情绪属于 C A.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4.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都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B.压力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 C.压力与多种疾病都有关系,我们应积极避免一切压力 D.压力是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 5.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C A.尊重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6.艾瑞克森在1950年提出的解释生命发展过程的著名理论是 B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7.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 A A.社会认知 B.社会推断 C.社会评价 D.人际判断 8.人际关系双方相互赞同与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愉快及满足感,此种吸引称为 B A.相近吸引 B.相悦吸引

物联网概论知识要点说课讲解

物联网知识要点 1、智慧地球: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2、感知中国: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我国传感网创新示范新区:无锡 4、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5、信息传感设备又有哪些?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 6、物联网应用需克服的“三座大山”(微型化、低成本、网络技术,实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并将其存储) 7、物联网体系构架原则:多样性、时空性、安全性 8、无线通信技术,影响物联网节点间无线通信的因素:节点能量、障碍物、天气; 9、传感器的组成元件: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0、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成作用: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力供应模块。集成了无线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分析处理、网络传输 11、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无线传感网的拓扑控制、无线传感网络的定位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管理、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融合、无线传感网络的安全技术。 12、数据管理系统结构:集中式、分布式、半分布式、层次式。 13、ZigBee堆栈式在IEEE 802.15.4协议上建立起来的, 14、ZigBee体系结构及每层功能:

1) 物理层(PHY):提供无线物理传输介质的接口。 2)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负责为一个节点和它的相邻节点之间提供可靠通讯,帮助避免碰撞和提高效率。MAC层还负责打包和分解数据包和帧。 3) 网络层(NWK):通过在MAC层的调用来处理网络地址和路由。它的任务包括启动网络(协调器)、分配网络地址、添加和删除网络设备、路由信息、请求安全和执行路由发现。 4) 应用层(APL):由应用框架层(AF)、Zigbee设备对象层(ZDO)、应用支持子层(APS)组成。 应用框架层(AF):提供了一个如何在Zigbee协议栈上及案例一个规范的描述。它规定了规范的一系列的标准数据类型,协助服务发现的描述符,传输数据的帧格式等等。Zigbee设备对象层(ZDO):定义了一个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协调器、路由器或者终端节点),发起或者应答绑定和发现请求,并在网络设备间建立一个安全关系。它同时也提供定义了Zigbee设备规范里的一套丰富的管理指令。Zigbee设备对象总是为端点0。 应用支持子层(APS):负责提供了一个数据服务给应用和Zigbee设备规范。它也提供一个管理服务以维护绑定链接和它字节绑定表的存储。 15、MAC层采用的CAMA-CA(碰撞避免机制),避免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 16、ZigBee自组织功能,能够自主感知其它节点,确定连接关系,组成结构化网络。 17、ZigBee网络结构(网络最大节点数65000、一个主节点最多可管理254个子节点) 18、ZigBee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协调器路由器终端节点 A)协调器具有建立新网络的能力。B)路由器具备允许设备加入网络或者离开网络、为设备分配网络内部的逻辑地址、建立和维护邻居表等功能。C)终端节点只需要有加入或离开网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考试题库

《物联网基础与实践》单项多项判断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日本在(C )年提出了U-JAPAN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韩国在(A )年提出了U-KOREA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B )。 A.20% B.25% C.28% D.30% 5.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二 B.三 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电子信息 B.生物转基因 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也称(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标识 B.感知 C.处理 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 (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射频识别 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射频识别 B.智能芯片 C.软件服务 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 (C)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 A.金融危机蔓延 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世纪(B )年代。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 一、 (共 33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下列哪类药物服用后应多饮水 A 、铁剂 B、止咳糖浆 C、助消化药 D、健胃药 E、磺胺类药 2、穿脱隔离衣应避免污染 A 、衣领 B、腰带以上部分 C、腰带以下部分 D、背后 E 、胸前 3、护士在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时,下列哪项不妥 A 、询问病人不适主诉 B、给药前先数心率 C、观察洋地黄药物浓度 D、心率 <60次/min ,不能给药 E、嘱病人如果一次 漏服,下一次要加量补服 4、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物质的病员,切忌 A 、含漱 B、洗胃 C、导泻 D、灌肠 E、输液 5、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 A 、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 、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6、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时应 A 、经常更换卧位 B、热敷下腹部 C、膀胱内滴药 D、 进行膀胱冲洗 E、经常清洁尿道口

7、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液体用量为 A 、 50~100mL B、 100~200mL C、 200~500mL D、 500~ 1000mL E、 1000~1500mL 8、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 A 、每周更换导尿管 B、间隙性夹管 C、温水冲洗外阴 2次/d D 、定时给病人翻身 E、鼓励病人多饮水 9、外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 A 、 Qd :每天 1次 B、 Bid :每天 2次 C、 q4h :每 4小时 1次 D、 Qid :每天 3次 E、 Qn :每晚 1次 10、从上午 8:00开始输液,要求 5小时内输入 1000mL 液体,此时,每分钟 滴数应调节为 A 、 40滴 B、 50滴 C、 60滴 D、 70滴 E、 80滴 11、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生物监测 B、工艺监测 C、程序监测 D、温度计监 测 E、化学监测 12、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A 、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 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 " 四轻 " 要求 A 、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护理学导论试题与答案(总)

护理学导论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道德发展学说的学者是(A )。A、佛洛伊德B、科尔伯特C、艾瑞克森D、皮亚杰 2、对临终病人亲属的心理支持不正确的是(:B)A、听取并鼓励他们表达情感B、讲述有关卫生知识C、共同讨论护理计划D、避免亲属单独接触病人,以免悲伤过度 3、由医生的诊断书来宣告的死亡是(:C)。A、临床死亡B、社会性死亡C、法律死亡D、脑死亡 4、不属于预防性服务的内容是(A )。A、计划生育B、保持饮水卫生C、妇幼保健D、计划免疫 5、一级预防的措施不包括(C)。A、提供安全的环境B、教育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C、指导妇女自我检 查乳房以早期发现乳癌D、教育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6、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名护士负责护理一个病人的工作方法为(:A)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7、当一个病人角色转向常态角色时,仍然"安于”病人角色,产生退缩及依赖心理,此种现象称为(标准答案:B)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消退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8、关于病人的主观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病人的主观资料只能来自于病人本身 B、指病人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C、护士对病人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D、指护士通过观察、会谈、体格检查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有关病人健康状态的资料 9、下列哪项不属于认知评价的方式(C)。A、原发性评价B、继发性评价C、综合性评价D、重新评价 10、在护理诊断陈述时常用的字母E表示(A): A、相关因素B、诊断名称C、临床表现D、实验室检查 11、书写病室报告时,首先报告的是( A )。 A、出院病人 B、大手术后病人 C、危重病人 D、新入院病人 E、特殊检查治疗的病人 12、病房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 C, 15%-25% B、10-17C, 30%-40% C、20-22C, 40%-50% D、18-22 C, 50%-60% E、15-16C, 60%-70% 13、观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 B )。A、在护士交接班中B、与病人日常接触中C、护士在阅读病历时 D、加强医护间的联系 E、经常察看护理记录 14、护理诊断具有的显著特点是(C)。A、病人的病理变B、从生物学观点考虑问题C、通过护理措施能解决 的问题D、对疾病本质的判断E、类似医疗诊断 15以下属于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的是(B)。A、适当保证B、主观判断C、及时作出反应D、鼓励病人发泄16护患双方在治疗性会谈时的空间距离属于(A)。A、亲昵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7病人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承认自己是病人,这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称之为(D) A、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B、病人角色行为的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E、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18、当一个人进入陌生的文化环境,开始学习、适应新环境的文化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时,表明他已进入 (C)。A、意识期B、接受期C、转变期D、兴奋期 19、在进行沟通时,影响沟通并使双方产生不信任感的行为是(E)。A、双眼注视对方B、全神贯注倾听C、倾 听中特别注意对方的弦外音D、言语简单明确E、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20、护士对患者说:“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改天再谈其他情况。”该沟通属于哪个层次(B)。 A、一般性沟通 B、陈述事实的沟通 C、交流看法的沟通 D、情感性沟通 E、共鸣性沟通 21、适用于对急性病病人护理时的护患关系是B A、A.共同参与型 B、B.指导-合作型 C、C.主动-被动型 D、?统一型 22、以下哪项是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的特点( D )。 A、微弱单向性的关系 B、心理方位为差位 C、护士教会服务对象做什么 D、以生物医学-社会心理模式及健康为中心 E、护士的权威在护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23 一位患有心梗的病人住院治疗后已好转,但由于他年迈的母亲突然中风,他毅然离开医院照顾母亲,此病人出现了病人角色适应的哪个问题(C)。A、角色行为缺如B、角色行为冲突C、角色行为强化D、角色行为消退E、角色行为矛盾 24处于护理历史上黑暗时期的护士形象( D )。

物联网知识概述(基础知识)

物联网基础知识概述 物联网被称作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受到各国政府重视,自从温家宝总理2009年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以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到底什么是物联网,都有哪些核心技术,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等等,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物联网基础知识做的简单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疑问。(本文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认识误区 由于物联网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到目前还没有一股真正意义的概念,目前对其认识存一下误区。 误区之一 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误区之二 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物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即使互联网也不仅仅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局域网之分。 物联网既可以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及产业应用组成局域网、专业网。现实中没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联网;也没必要使专业网、局域网都必须连接到全球互联网共享平台。今后的物联网与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类似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专业网;智能小区等局域网才是最大的应用空间。 误区之三 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早就在为我们服务着。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它从更高的角度升级了我们的认识。 误区之四 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如,仅仅嵌入了一些传感器,就成为了所谓的物联网家电;把产品贴上了RFID 标签,就成了物联网应用等等。 三、实现物联网主要核心技术 以下是实现物联网的五大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之感知层: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微机电系统和GPS技术

基础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doc

第五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 对被特殊感染而无保留价值的物品,最彻底的无菌方法是( ) A 煮沸消毒灭菌法 B 高压蒸气灭菌法 C 燃烧灭菌法 D 熏蒸法 2 .乙醇消毒的作用原理是() A破坏细胞膜的结构B与菌体蛋白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 C 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D 干扰细菌酶的活性 3. 现有95%的乙醇500ml,预配成70%的,需加入灭菌蒸馏水() A 159ml B 169ml C 179ml D 189ml 4.保管无菌物品哪项是错误的() A 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 B 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C 已打开的无菌包未用完,可在48h内有效 D 已打开的无菌包,必须注明开包时间 5.下列无菌技术操作哪项除外属正确() A.衣帽要整齐,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 B.无菌物品仅供一病员使用 C.一无菌物品,仅供一病员使用 D.打开无菌容器,将盖内面向下置一于稳妥处。 6.干热灭菌法灭菌条件是( ) A 120~140℃,10~20min B 160℃,10~15min C 180℃,20~30min D 200℃,30~40min 7.取用无菌溶液时,正确的方法是( ) A.打开瓶盖后,应立即倒入无菌容器中所需液 B.可直接在瓶中蘸取 C.倒后的溶液未用可及时倒回瓶中 D.已打开过的溶液瓶,可保存24小时.哪项不是无菌盘评价的标准() A.无菌中放的位置恰当,放入无菌物品上下两层的边缘对齐 B.无菌巾上物品放置有序,便于使用 C .操作巾无菌巾外面没有被污染 D.无菌巾未被无菌液体打湿 13. 取无菌溶液的评价哪项除外() A.手未接触瓶口及瓶盖中间部分B.倒溶液时,未引起水珠四溅 C.标签向上D.盖回瓶塞时,手指接接触处对准标签 14.戴无菌手套时评价哪项错误() A滑石粉末撒落在手套及无菌区 B 戴手套时未强行拉扯手套边缘,没有污染 C 脱手套时拉扯手指部分 D 操作始终在腰或操作台面以上水平进行 15.哪项除外属无菌包的使用评价标准() A.查看了无菌包名称及灭菌日期B.一次将包内物品全部取出 C.系带善处理,未吊垂在下D.关包时系带横向缠绕以示区别 16.下列操作哪项正确() A.浸泡无菌持物钳的消毒液应浸过无菌钳关节轴 B.关闭容器时,盖子应由前向后覆盖 C.无菌盘铺后应在内4小时内使用 D.倒无菌溶液时,将未粘有标签的一面握在手中 17..戴无菌手套时哪项不妥() A.核对手手套包上的手套号码及无菌日期 B.摊开手套袋,取出滑石粉在其上方擦 C.戴脱时再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D.脱时再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 18.下列原则哪项除外是正确的() A.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阔B.操作者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D.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有菌区,以免无菌物品被污染19.一套无菌物仅供一位病人使用是() A.节省物品B.方便操作C.防止交叉感染D.防止差错 20无菌盘在何种情况下不得使用() A.准备好4小时之内B.操作中无菌盘内面污染 C.无菌巾未被无菌液体打湿D.夹取放置无菌物品时,手臂没有跨越无菌区 21.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C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l~C。 2、医院感染:又叫医院获得性感染(HAI)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3、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4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灭细菌芽孢的过程。 5、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所产生的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 6、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感染的技术 7、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压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8、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波动大,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C 最低仍高于正常,体温在39C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肺结核)。 9、要素饮食:又叫元素饮食,一中=钟化学精久制食品,含有全部人体所需的易吸收营养成分包括游离氨基酸单糖,维生素

无机盐类,微量元素、主要特点无需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肠道吸收。 10、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者。 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溶液温度一般为,降温时为,中暑时为。 2、口腔护理时如为真菌感染,应用溶液,如为厌氧菌感染,应用溶液。 3、250ml溶液需在30分钟输注完毕,其滴速为。(输液器的点滴系数为15) 4、测量血压时,需做到“四定”,分别是、、、、。 5、压疮按其皮肤损伤程度可以分为、和三期。 6、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7、每次鼻饲时鼻饲量不应超过 ml,间隔时间不少于,鼻饲液温度为。 8常用的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 9、每分钟呼吸少于次为呼吸过缓、超过次为呼吸过快。 10、臀大肌注射联线法是取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为注射部位。 11、给氧时,应注意“四防”, 即、、、。 12、感染链包括、和。 13、医护人面在工作时应保持四轻、、 和。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大纲 一. 适用对象 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学生。 二. 课程性质 《物联网技术基础》是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讲述物联网涉及的技术、知识、概念,展示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物联网世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前序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 三.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RFID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熟悉物联网相关的基本技术,如M2M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系统知识,了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军事等领域的相关应用,为以后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打下良好的物联网专业知识基础。 四. 教材及学时安排 教材:吴功宜、吴英,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学时安排: 五. 教学要求(按章节详细阐述); 第一章物联网概论 教学要求: 了解:物联网发展的背景;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掌握:相关定义、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关键技术;。 理解:物联网相关研究的发展。

内容要点: 1.1 物联网发展的背景 1.1.1 比尔?盖茨与《未来之路》 1.1.2 Auto ID 实验室、RFID与物联网的概念 1.1.3 ITU与The Internet of Things研究报告 1.1.4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 1.1.5 欧盟与各国政府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规划 1.1.6 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1.2.1 物联网的定义 1.2.2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特征 1.2.3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1.3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 1.3.1 物联网关键技术 1.3.2 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1.3.3 物联网产业的特点 1.3.4 物联网应用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1.4 物联网与相关研究的发展 1.4.1 CPS的研究与发展 1.4.2 普适计算研究与发展 1.4.3 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与泛在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智能信息感知设备的研究与发展。 理解与掌握:感知层的基本概念;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位置信息感知技术;智能信息感知设备与嵌入式技术。 应用:学会用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内容要点: 2.1 感知层的基本概念 2.1.1 感知层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 2.1.2 感知节点的特点 2.2 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1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2 条码、磁卡与IC卡 2.2.3 RFID标签 2.2.4 RFID应用系统结构与组成 2.2.5 RFID标签编码标准 2.3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2.3.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2.3.2 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 2.3.3 无线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 2.3.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发展

物联网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测试题一 一、单选题(20分) 1、连接到物联网上的物体都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地址标识、感 知能力、(C)、可以控制。 A.可访问 B.可维护 C.通信能力 D.计算能力 2、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B),这是互联网、传感器网络所不能 及的。 A.自动化 B.智能化 C.低碳化 D.无人化 3、物联网的定义中,关键词为:( A)、约定协议、与互联网连接和智 能化。 A.信息感知设备 B.信息传输设备 C.信息转换设备 D.信息输出设备 4、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是( C)。 A.无线通信网 B.传感器网络 C.互联网 D.有线通信网 5、RFID技术中的标签按使用的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中高频、超高 频与微波等类型。我国居民的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 B )RFID技术。 A.低频 B.中高频 C.超高频 D.微波 6、RFID技术实质是一个基于( C )发展出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 种可以将物品编码采用无线标签方式进行记录和供读取的小型发射设备,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技术。 A.无线电技术 B.超声波技术 C.雷达技术 D.激光技术 7、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信息感知技术,它按约定的协议把物理

世界的实体转化为一种信息,通过这个转化过程,使得物体通过信息而与互联网相连,从而物联网才得以构建。所以,RFID是一种使物体“( B )”技术。 A.联网 B.说话 C.改进 D.创新 8、射频识别技术由电子标签(射频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附着 在需要标识的物品上,阅读器通过获取(D)信息来识别目标物品。 A.物品 B.条形码 C.IC卡 D.标签 9、要获取“物体的实时状态怎么样?”“物体怎样了?”此类信息。并 把它传输到网络上,就需要( D )。 A.计算技术 B.通信技术 C.识别技术 D.传感技术10、用于“嫦娥2号”遥测月球的各类遥测仪器或设备、用于住宅小区保 安之用的摄像头、火灾探头、用于体检的超声波仪器等,都可以被看作是( A )。 A.传感器 B.探测器 C.感应器 D.控制器11、传感器已是一个非常( C )概念,能把物理世界的量转换成一定信 息表达的装置,都可以被称为传感器。 A.专门的 B.狭义的 C.宽泛的 D.学术的12、传感技术要在物联网中发挥作用,必须具有如下特征:传感部件 (或称传感触点)要敏感、型小、节能。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 B )上。 A.芯片技术 B.微机电系统技术 C.无线通信技术 D.存储技术 13、( A )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复杂度低、低功耗、低传输率、 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首选技术之一。 A.Zigbee B.Bluetooth C.WLAN D.WMEN 14、有线通信需要两类成本:设备成本和部署成本。部署成本是指( D )及配置所需要的费用。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试卷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現代护理观为指南,对人实施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护理,从而使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是()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整体护理 2、王女士,36岁.因患乳腺癌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常有自卑感,不愿见人.护士应特别注意满足病人哪一方面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現需要 3、欣女士,住院期间对探视儿子抱怨说,在病房里无报纸、无人谈话,感觉特别寂寞和孤独.引起抱怨压力源可能是() A、环境陌生 B、疾病威胁 C、不被重视 D、丧失自尊 E、缺少信息 4、刘先生,35岁,车祸,外伤出血1000ml,发生出血性休克,此时应首先满足病人哪一层次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現需要 5、王某,教师,大面积心肌梗死入院.因担心所带高三毕业班学习,不能安心在医院接受治疗.病人角色适应属于()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消退 E、角色行为固有 6、廖女士,55岁,胆结石,次日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术前病人病情稳定,术前准备工作已做好,仍焦虑不安,忧郁不定,是因为病人哪方面需要未被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現需要 7、郎女士,26岁,妊娠39+5周,于6:45正常分娩.14:00病人主诉腹胀、腹痛.视诊:下腹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联合上鼓音.病人存在健康问题是() A、分娩后疼痛 B、体液过多 C、排尿异常 D、尿潴留 E、有子宫内膜感染可能 8、李同学,29岁.因患急性心肌炎人院,护士在进行评估收集资料,其中属于主观资料是() A、心动过速、发热 B、感觉心慌、发热 C、心悸、气促、浑身不适 D、气促、心动过速、发热 E、气促、感觉心慌、心率快 9、张先生,34岁,昏迷.评估确认病人存在以下护理问题,优先应解决问题是() A、便秘 B、语言沟通障碍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皮肤完整性受损 E、营养失调,低于機体需要量 10、卫先生,45岁,肾病综合征,入院3天,常观察或用语言检验护士可信任度.则其和护士之间护患关系处于哪一阶段() A、开拓期 B、初期 C、工作期 D、解决期 E、结束期 11、宏太太,39,肿瘤晚期,全身极度衰竭,意识模糊,护士与其交流时应使用何种距离()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工作距离 E、公众距离 12、赵先生,49岁,某公司总监,因冠心病心肌梗塞发作12小时后入院,病情基本稳定,在沟通开始阶段,护士应采取方法是() A、直呼病人姓名 B、不必介绍自己 C、直接进入交流正题 D、说明交谈目和所需时间 E、对患者表示感谢 13、宋先生,53岁,脑出血,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遗留下肢运动障碍,行走不便,给予下肢功能康复锻炼.根据健康系统模式,此种护理干预属于哪级预防() A、初级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E、四级预防 14、霍女士,65岁,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无自理能力,根据奥瑞姆自理模式,这时护士提供护理应属于何种补偿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