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_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_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_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_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邱国潮 段 进

摘要: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传统城市形态学三大学派以及当代诸多流派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

关键词:国外城市形态学 学派 发展 ISUF 整合 经典案例 剖析

Compendium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Qiu Guochao Duan Jin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over one hundred years could be explored in three different aspects,which in turn formed three themes gradually:Conspectus of Study on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s and Their Development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and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of 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The first reflected in spatial dimension the outlines of research outcomes of several hundreds of urban morphological scholars in several dozens of countries;the second presented in temporal dimension the evolution of both ideas and theories of three international and traditional main schools of urban morphology having gained acknowledgement and many other current schools;and the last selected a dozen of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ies to analyze thoroughly, which were some nodes of large numbers interweaved spatio-temporally.

Key words:foreign urban morphology school development ISUF integrate analyze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1 引言

1899年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Schlüter发表的著名论文《城镇平面布局(über den Grundriss der St?dte)》,标志着城市形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我们从2005年春季就开始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国外城市形态学进展。收集和分析大量相关资料以及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认为可以从三个不同方面来探究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展,并逐渐形成三个主题:“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概论”从空间维度上反映数十个国家、几百位城市形态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概况,涵盖主要国家、主要学科、代表人物、核心思想以及典型方法;“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与发展”从时间维度上呈现国际性的城市形态学三大传统学派——英国Conzen学派、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和法国Versailles学派——以及诸多当代城市形态学主要方面的思想和理论的演进过程;“国外城市形态学经典案例剖析”则选择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这样,我们通过“城市形态学发展历史”(后者的共同背景)和上述三个主题就可以系统地梳理国外城市形态学理论、发展和应用。

2 城市形态学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大致分为城镇平面图作为研究主题、二战之前的研究、二战以后的理论更新以及当代研究的整合等四个阶段(B.Gauthiez,2004:71-89;A.V.Moudon,1997:3-10)。

2.1 城镇平面图作为研究主题

长期以来苦心地经营和传播可靠的城市地形图和平面图,就直接导致城市形态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法国著名建筑理论家A.Q.Quincy早在1832年就提出研究平面图来更好理解城镇历史的有效性;德语国家的城镇平面图研究也沿着其他一些方向发展。法国历史学家J.Fritz在1894年发表的《德国城镇设施(Deutsche Stadtanlagen)》当中首次研究城镇平面图,将城镇布局主要分成两类并进行解释,然后依照平面图类型对德国城镇进行分类。这标志着J.Fritz在城镇平面图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他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对于城市形态学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建筑师在它的强烈影响下对城市形态研究产生浓厚兴趣,直接导致城市形态学的新发展。

2.2 二战之前的研究

在二战之前,尤其是在1899-1928年之内,城市地理学在德国城市形态学中占主导地位,O.Schl üter及其学生W.Geisler、R.Martiny和H.Bobek以及H.Hassinger等地理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J.Kretzschmar、P.J.Meier、E.Schradar、W.Christaller、S.Passarge、R.Gradmann、O.Leixner、J.Gantner、W.Gerlach、H.Sauerteig和E.Lichtenberger等学者也对城市形态研究作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H.Louis1936年提出了城市边缘带(st?dtrandzone)概念。J.Fritz的思想也影响了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vedan、M.Po?te和J.Hugueney等法国学者;而意大利的研究也沿着类似的趋势发展,地理学家、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处在最前沿,一些地图集、著作和城镇规划文本都包含了大量的城镇平面图及其分析。

2.3 二战以后的理论更新

二战以后的几十年既见证了德国传统研究的延续性;又见证了Conzen学派和Muratori-Caniggia 学派这两个新兴学派的同时发展,它们都相互独立地在本国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德裔英国城市地理学家M.R.G.Conzen(1907-2000)和意大利建筑师S.Muratori(1910-1973)作为学派领袖人物而在城市形态学领域中显得特别突出,他们既创立了学派又积极传播自己的思想。

M.R.G.Conzen1971年退休以后,Conzen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靠1974年成立的伯明翰大学城市形态研究小组(UMRG)来完成,M.R.G.Conzen、J.W.R.Whitehand、T.R.Slater、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rkham、K.S.Kropf 和K.Lilley等学者成为小组核心成员。

G.Caniggia继承S.Muratori的研究传统,并发展为“发展类型学(process typology)”,他的特殊贡献在于:将建筑类型作为城市形态的要素根源而特别关注,并分析发生在理想类型中的变化。象S.Muratori一样,G.Caniggia不仅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且还将毕生精力投入建筑学和建

筑的潜心研究当中。自1987年以来,G.Cataldi、G.L.Maffei、M.G.Corsini、P.Maretto、G.Strappa 和其他学者一起继续延续这种传统。

法国城市形态学也在多方面取得进展,法国Versailles学派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由建筑师P.Panerai和J.CasteX与社会学家J.-C.Depaule一起创建,声称起源于意大利建筑师S.Muratori以及C.Aymonino和A.Rossi,并深受社会学家H.Lefebvre的影响。他们与意大利、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研究者建立起密切联系,而且J.CasteX和P.Panerai的早期刊物在整个欧洲建筑团体中影响相当大。他们随后详细的城市形态研究,有助于在法国准备下一代城市形态学者。

另外,许多其他研究者也同样为更新、完善和创新城市形态学理论作出不同贡献,例如K.Lynch 的“心智地图”和好城市形态性能指标、A.Rapoport的环境行为、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结构、C.Alexander 为代表的结构主义、L.Mumford 为代表的城市历史研究、B.Hillier的空间句法、M.Batty和P.A.Longery的分形技术,等等。

2.4 当代研究的整合

城市形态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Urban Form,ISUF) 1996年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入一个广泛交流和融合的新阶段:包括三大学派在内的ISUF谱系已经形成,城市形态学研究整合大势所趋,学派之间交流强度日益增加,新一代城市形态学者迅速形成,三个学派以及各流派之间的比较工作急待开展。

3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进展

欧洲是城市形态学发源地。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聚焦在早期德国(1928年以前)、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当中,它们的贡献尤其突出。

德国城市形态学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范围广泛。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以前;在二十世纪头三十多年内非常专注城市形态学研究,城镇平面图成为分析城镇布局和建筑构造(fabric)最重要的原始资料;城市形态形成研究成为英国Conzen传统的先驱。随后几十年内就黯然失色,不过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再次作出许多创新性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城市形态形成传统;城镇布局、建筑类型、建筑构造以及城市边缘带等经典方法;城镇区域类型、大陆和次大陆尺度上文化形成的城市类型以及城市变化和保护等(B.Hofmeister,2004:3-12;H.Heineberg,2007:5-24)。

英国城市形态学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比较独特,研究一直聚焦在地理学上,Conzen思想导致地理学家形成一些研究思路。其中三条研究思路最为重要:城镇景观变化的性质和数量、与变化过程有关的行为主体(agent)以及对这些变化的管理。此外,定量分析、类型形态学以及人文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者也作出了巨大贡献(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rkham,2006:117-141;A.Petruccioli,1998:160-177)。

意大利城市形态学研究和城市设计在二十世纪才一起出现和发展,它们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共享“类型”概念;都主张在城市形态学和建筑类型学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在建筑学和城市化传统内部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在整个二十世纪,研究一直聚焦在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工作上,主要研究方向按

照一些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及其代表人物或者代表思想分别为:G.Giovannoni的古城中心区、G.Pagano的乡村聚居区、Muratori-Caniggia学派的发展类型学、功能主义、辨证综合、C.Aymonino 的调整理论以及A.Rossi的城市形态共存思想等七个方面。地理学研究与实践却一直遵循着不同于建筑学的思路,主要成就反映在地理学家U.Toschi的启蒙研究、城镇平面演化历史重构以及城市形态形成等三方面(N.Marzot,2002:59-73;M.L.Sturani,2003:40-42)。

法国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来自建筑学院内部,而且主要完成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以来的这段时间内。集中讨论三方面的成就:城镇规划历史和城市地方志历史等两种编年史学传统、二十世纪上半叶建筑学领域所完成的一些研究以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建筑学以及其他学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M.Darin,1998:63-76)。

西班牙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由地理学者完成,研究方向主要为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规划历史、城市地理学、建筑学以及一些跨学科探索等(J.Vilagrasa,1998:35-44)。

美国和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大洋洲国家,都属于典型的欧洲殖民地,城镇在殖民前基本上处于萌芽阶段,只是在殖民后才基本上从零开始,按照殖民者国家法规、采用格网原则来布局城镇,然后再逐步发展和演化。因而它们的城镇形态历史和特征与欧洲城镇形成强烈反差。一些非洲国家也属于这种情形。

美国比较重视城市形态学研究,地理学、建筑历史、城市历史、考古学、景观建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美国研究”等诸多学科对美国城市形态学研究贡献相当大。研究方向主要为:城镇规划实践演进、城市形态的综合解释与文化价值、城市形态的一般结构与特征、建筑类型分布、郊区形态。另外,一大批学者在城市设计、郊区化、新城市主义、生态、环境意象、环境行为和人文主义等研究领域为现代以来的城市形态学发展作出了独特而又巨大的贡献(M.P.Conzen,2001:3-14)。

加拿大城市形态学研究得益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研究者的巨大贡献,主要工作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当中,一直主要由两个很大程度上相互隔离的阵营完成:一个是主要来自魁北克省(Quebéc)的建筑师/规划师,他们将形态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工作在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的发展类型学传统当中;另一个主要是母语为英语的城市地理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将城市形态和城市形态形成看作一些外部力量的产物(J.Gilliland & P.Gauthier,2006,:51-66)。

澳大利亚城市形态学研究可以作为大洋洲的代表,是一个相对新颖而又尚未开发的领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主要由城市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零散地进行。许多研究一直涉及最初城镇平面图以及这些平面布局如何一直影响乡村城镇、城市中心区、住宅区和城市形态细节等方面随后的演化(A.Siksna,2006:89-100)。

阿拉伯地区城市形态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截然不同的特征:地域广阔、历史上反复多变;城市起源不同;生长模式各异;现代都面临着城市形态转换的难题。在阐明传统伊斯兰文化中城市形态研究的层次、议题以及建议以后,就将研究方向聚焦在城市形态历史、城市形态形成因素、形态要素和特征以及城市形态学转换等方面上。

波兰城市形态学研究主要聚焦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镇平面及其形态形成以及十九世纪城市中心区形态学演化等方面上;爱尔兰城市形态学研究则主要聚焦在城镇形态历史比较、城镇平面图分析、城镇景观保护和古镇地图集项目等方面上;荷兰城市形态学研究则专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的应用;日本城市形态学研究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才起步,主要关注日本传统城堡城镇形态学特征及其工业化时代的转换过程以及利用遥感和GIS等技术来分析城市街区的形态学属性;而巴西一直比较缺乏城市形态学研究和实践(这也代表拉丁美洲地区的现状),研究重点为建筑类型学、聚居区布局和城市形态模型。

4 国外城市形态学流派

为数众多的城市形态学学者一直以全球的城镇形态为工作对象,进行大量的理论探索、完成无数的实证研究、形成众多的城市形态学流派。其中,三大城市形态学学派最具影响力。

英国Conzen学派衍生于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城市形态学研究,由M.R.G.Conzen1960年创立于泰恩河上游纽卡斯尔(Newcastle upon Tyne)大学,以同年发表的著名专论《诺森伯兰郡阿尼克镇:城镇平面分析研究(Alnwick,Northumberland: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为标志。Conzen学派的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M.R.G.Conzen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悠久的中欧国家(尤其是德国)城市形态形成理论渊源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以城镇平面三要素、边缘带、租地权、形态框架、形态时期、城镇景观保护与管理等核心概念为基础的Conzen思想。以UMRG成员为主的学派其他核心人物和外围代表人物对于Conzen思想的整合、发展以及全球性广泛传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onzen学派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时期(1960年以前)、发展时期(1960-1974年)和成熟时期(1974年至今)等三个时期。J.W.R.Whitehand在M.R.G.Conzen2000年逝世后成为学派继承人,而Conzen学派可以作为完整学派的一个典型代表。

意大利Muratori-Caniggia学派由S.Muratori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创立于罗马大学,它的形成深受法国类型学、意大利哲学和建筑学的智力熏陶以及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Muratori-Caniggia学派主要由S.Muratori的一些学生和助手组成,他们期望城市形态研究作为一种基础,来明确表达建筑设计理论。追随者们在对待类型学分析对于当代设计实践的价值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以G.Caniggia、G.L.Maffei、G.Cataldi和P.Maretto为代表的追随者将它看作是成功实践的一种基本学科框架;而C.Aymonino和A.Rossi则分化出来,重点研究类型形态学,形成一个独特的类型形态学流派。S.Muratori1973年猝死后,他的学生和助手被迫离开罗马大学,飘零在意大利的许多大学,继续传播、复兴和光大Muratori思想,并以国际都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Centro Internazionale per lo Studio dei Processi Urbani e Territoriali,即CISPUT)为依托。学派从G.Caniggia逝世后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Muratori-Caniggia学派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时期(1950年以前)、发展时期(1950-1987年)和成熟时期(1987年至今)等三个时期以及所叠加的一个分化阶段;典型特征就是先后具有两位学派领袖、学派在发展时期分化出一个流派。

法国Versailles学派由J.Castex、P.Panera和J-C.DePaule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创立于凡尔

赛建筑学院。学派领袖以及其他代表人物创建了具有法国特色的类型形态学,它对于城市建设理论和城市设计理论都具有重要价值,也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探究那些涉及人类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议题。Versailles学派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萌芽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和发展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至今)等两个时期;典型特征就是由三位核心人物共同组成学派领袖,学派发育尚未成熟。

环境意象、环境行为、可持续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历史、结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等现代城市形态学主要流派以及空间句法、分形、元胞自动机、多个体模拟和地理空间技术等诸多当代城市形态学主要方面的研究者也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他们的发展历程、基本思想(及/或)原理以及主要方法彼此不同,主要在于代表人物独特的贡献。这些研究有望在未来一方面更新原有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入(或者与其他相结合),形成新的流派乃至学派。

城市形态国际研讨会(ISUF)1996年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城市形态学研究进入全新的整合阶段,许多研究者正凭借由每年一次的ISUF和论文集、每年两期的《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和ISUF 官方网站共同搭建的研究平台,分享资源、沟通思想、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城市形态学学科的完善和发展。ISUF成员已经在一致的理论基础上共同关注一些关键性主题,也已经将主要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了分类。城市形态正逐渐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城市形态学研究正沿着整合方向前进;城市形态学流派的发展充满活力。

5 国外城市形态经典案例

为数众多的学者已经以全球的城镇形态为工作对象,完成了无数的实证研究。这里主要关注相互交织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许多节点上的一些对城市形态学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典实证研究。

H.Hassinger在1927年完成的巴塞尔(Basel)实证研究中,比较注重用地和建筑利用以及居住密度来拓宽地理学视野,将单独的建筑类型以及用地和建筑利用类型合并,填图时利用不同的颜色、线型和点型来表现不同类型。其中,平面分类和建筑填图成为后来M.R.G.Conzen城镇平面分析的基础(H.Hassinger,1927:103-130)。

在1936年完成的大柏林市实证研究中,H.Louis首次提出并定义城市边缘带概念,然后将它应用到柏林市当中,识别出内、中、外三个边缘带。M.R.G.Conzen和J.W.R.Whitehand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使它成为地理学城市形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H.Louis,1936:146-171)。

在1978年完成的工业时代英国城镇形态学实证研究中,M.R.G.Conzen将研究触角从传统的中世纪古镇延伸到现代的工业城镇,主要研究工业化时代英国城镇景观特征及其形成、转换和增加过程,认为十八、十九世纪的独特环境不仅造就了现存城镇景观空前的扩张和重新形成,而且还创造了许多全新的城镇景观;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和爱德华时代巨大的覆盖范围成为工业时代城镇景观最突出的特征;城镇景观一致性的增加和个性的削弱则是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总趋势(J.W.R.Whitehand,1981:87-126)。

在1988年完成的古镇路德洛(Ludlow)实证研究中,M.R.G.Conzen首先识别出路德洛(Lodelow)

古镇区位和城镇平面、建筑构造和用地模型等三个系统性形态综合体,认为它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确地划定具有五“级”——平面图类型区、建筑类型区、用地区、它们的组合以及形成的形态地区——的等级结构的界线。认为两种社会动机和相应的社会行动在城镇景观发展中同时起作用,它们成为古镇景观创造和长期变化的人文行动主体。最后将路德洛(Lodelow)的期城镇景观发展划分为中世纪开端、Dinham单元、大街单元、十二世纪晚期的城镇扩张、宽阔街道-磨坊街道单元和城墙、中世纪后期、早期现代以及Victoria时代和二十世纪等八个时期(M.R.G.Conzen,1988:253-272)。

在1988年完成的英国小型城镇斯温顿(Swindon)用地形态实证研究中,M.Batty和P.A.Longley 量测各种用地和地块的不规则性。将用地地块的周长和面积数字化来描述平面形态,引进了各种方法,按照分形维度的概念评价形态的不规则程度。研究表明未来应该导向更加分解的用地不规则性量测方法(M.Batty & P.A.Longley,1988:461-488)。

在1990年完成的城镇平面比较研究中,M.P.Conzen采用父亲的城镇平面分析方法分析波士顿(Boston)和奥马哈(Omaha)的城市平面特征、形态时期以及土地清册实践在美国城市建筑过程中发挥影响的范围和类型之后,得出五项结果:城市内部的细分非常普遍、非常广泛、类型变化非常大;土地销售与建筑开发的分离导致产生大量超级地块以及分散而又远非同质的城市格网模型;CBD商业演化引起附近住宅地区的强大压力导致持续的充填和替换;城市核心区二十世纪早期以前的现代化在土地清册合理化方面展示了公共的和私人的努力;两座城市的平面图词汇随着时间的过去扩充得非常快。而且还发现:发生在它们中的形态形成变化,加强了基地特征在压缩或者分散生长方面的巨大重要性;创建历史和开发时间长度的差异将两座城市清楚地区分开来(T.R.Slater,1990:142-170)。

在2001年完成的街道网络实证研究中,日本学者Yasushi Asami、Cihangir Istek和土耳其学者Ayse Sema Kubat以14座土耳其城市中心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分析、图论以及空间句法的一些指数来量测街道网络模型的传统特征、分析传统土耳其街道网络的“真正”本质,再采用三个判别式函数将传统城市从其他城市中区分出来。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土耳其城市的街道网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与空间句法相关的一些指数有力地区别街道网络的传统特征,由空间句法发展的一些指数有效地表现街道网络模型的特色 (Y.Asami, C.Istek & A.S.Kubat,2001:777-795)。

在2004年完成的伯明翰市边缘带实证研究中,J.W.R.Whitehand和N.J.Morton聚焦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该市的爱德华时代边缘带上,主要探索用地强度的压力、规划政策和规划决策之间的关系、开发商和地方当局之间以及地方当局内部之间非正式讨论的作用、第三方在景观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等四个主题 (J.W.R.Whitehan & N.J.Morton,:2004:275-289)。

在2005年完成的意大利基奥贾坎泰尔里岛(Isola dei Cantieri,Chioggia)实证研究中,M.Maretto尝试将基奥贾(Chioggia)的历史性中心在类型-形态学上解释为更广阔的泻湖人文景观的一部分作为出发点,认为聚居区的类型-形态学解释可以代表着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点;回归到经验数据可以代表新型城市设计策略的一种可靠基础。利用城市形态学工具,在颇有历史价值的城市地区内设计一个新城区,使它深深地扎根在这部分威尼斯泻湖的建筑历史当中(M.Maretto,2005:

29-44)。

以遥感和GIS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在2005年完成的实证研究中,日本学者Hiroyki和Manabu Omae以城市景观模型为基础、以东京市中心区的几个街区为研究基地、利用各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来研究城市街区的形态学属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位投影面积的表面积和体积、建筑密度、建筑平均高度、建筑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以及建筑物平均体积等六个形态学属性都起重要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和地理分布(Hiroyuki Yoshida & Manabu Omae,2005:223-247)。

6 结语

国际性和多学科性无疑已成为城市形态学的典型特征。而我们却只以英、德、法、意大利和汉等语言的文献为主,至今尚未涉及其他语言;学科边界、学科斜视的广泛存在,导致很难全面覆盖研究成果。所以尽管竭尽全力,我们不会认为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更何况还遗漏许多重要信息。因此惟望抛砖引玉、博得方家斧正、以便日后完善;惟望唤起大家关注城市形态学(尤其是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形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http://odur.let.rug.nl/ ekoster/isuf2

[2] B.Gauthiez.The history of urban morphology[J].Urban Morphology,2004,8(2):71-89

[3] A.V.Moudon.Urban morphology a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J].Urban Morphology, 1997

(1):3-10

[4] B.Hofmeister.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Germany[J].Urban Morphology,2004,8(1):3-12

[5] H.Heineberg. German geographical urban morphology in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framework[J].Urban Morphology, 2007, 11(1):5-24

[6] 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rkham.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Great Britain[J].Urban Morphology,2006,10(2):117-141

[7] A.Petruccioli,ed. Typological Process and Design Theory[C.MIT, Cambridge

[8] N.Marzot.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Italy[J].Urban Morphology,2002,6(2):59-73

[9] M.L.Sturani.Urban morphology in the Italian tradition of geographical studies[J].Urban Morphology,

2003,7(1):40-42

[10] M.Darin.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France[J].Urban Morphology,1998,2(2):63-76

[11] J.Vilagrasa.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Spain[J].Urban Morphology,1998,2(1):35-44

[12] M.P.Conzen.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J] .Urban Morphology,2001,5(1):

3-14

[13] J.Gilliland,P.Gauthier. 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Canada[J].Urban Morphology, 2006, 10(1):

51-66

[14] A.Siksna. The study of urban form in Australia[J].Urban Morphology, 2006, 10(2):89-100

[15] T.R.Slater ed. The built form of Western cities [C] . Leicester, England: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0

[16] M.R.G.Conzen. Alnwick, Northumberland: 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J] .Transactions and Paper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60(27)

[17] J.W.R.Whitehand ed. The urban landscap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apers by

M.R.G.Conzen[C] .London, England: Academic Press.1981

[18] M.P.Conzen, ed. Thinking About Urban Form[C] . Bern:Peter Lang AG,2004.

[19] J.W.R.Whitehand. British urban morphology: the Conzenian tradition[J] .Urban Morphology, 2001,

5(2): 103-109

[20] J.W.R.Whitehand, 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rkham,eds. Urban landscap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C] .London,

Britain: Routledge. 1992

[21] http://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research/umrg

[22] M.P.Conzen.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the urban landscape[C].In: K.W.Butzer ed.Dimensions of

human geography: essays on some familiar and neglected themes.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Chicago),1978(186):128-65

[23] J.Castex. Histoire de la forme urbaine[C] . In: . J.Castex, J.-L.Cohen, and J.-Ch.Depaule

eds. Histoire urbaine, anthropologie de □ espace. Paris: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1995, 77-117

[24] G.Cataldi. From Muratori to Caniggia: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talian school of design

typology[J].Urban Morphology, 2003, 7(1):19-34

[25] G.G.Cataldi L.Maffei, P.Vaccaro. Saverio Muratori and the Italian school of planning typology

[J].Urban Morphology, 2002, 6(1):3-14

[26] G.G.Cataldi L Maffei, P.Vaccaro, et al. The Italia school of process typology(The Caniggian

School)[J].Urban Morphology, 1997, 1(1):49-63

[27] Ph.Panerai, J.Castex, J-Ch.Depaule, et al. Urban Forms: The Death and Life of the Urban Block

[M]. Oxford, Britai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4

[28] B. Hillier, J.Hanson.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Cambridge,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29] B. Hillier. Space is the machine[M].Cambridge,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0] M.Batty, P.A.Longley. Fractal cities: a geometry of form and function[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4

[31] K.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M].Cambridge, USA: MIT Press.1960

[32] K.Lynch. Good city form[M].Cambridge, USA: MIT Press.1981

[33] A. Rapoport.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M].New York, USA: Pergamon Press. 1977

[34] A.Rapoport.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M].Beverly

Hills, CA: Sage. 1982

[35] J.Gilliland, P.Gauthier. Mapping urban morphology: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interpret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urban form[J].Urban Morphology, 2006, 10(1): 41-50

[36] H.Hassinger. Basel: ein geographisches St?dtebild[J]. Beitage Zur oberrheinischen Landeskunde.

Karlsruher Geographentag, Festschrift. 1927. 103-130

[37] H.Louis. Die geographische Gliederung von Gross-Berlin[C] .L?nderkundliche Forschung

Krebs-Festschrift. 1936. 146-171

[38] M.R.G.Conzen.Morphogenesis, morphological regions and secular human agency in the historic

townscape[C].In: Dietrich Denecke,Gareth Shaw eds. Urban Historical Geograph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53-272

[39] M.Batty, P.A.Longley. The morphology of urban land us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1988, 15: 461-488

[40] Y.Asami, C.Istek, A.S.Kuba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eet networks in the traditional Turkish

urban form[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2001, 28: 777-795

[41] J.W.R.Whitehan,N.J.Morton. Urban morphology and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fringe belts [J].Cities,

2004,21(4):275-289

[42] M.Maretto.Urban morphology as a basis for urban design[J].Urban Morphology,2005,9(1):29-44

[43] Hiroyuki Yoshida, Manabu Omae.An approach for analysis of urban morphology: Methods to derive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city blocks by using an urban landscape model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J].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5(29):223-247

稿件名称: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纲要

作者姓名:邱国潮

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

通讯地址:江苏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邮政编码:210096

电子邮箱:qgc0906@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

作者姓名:段进

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职务职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美国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美国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一、美国智慧城市简介 一般来说,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具体地说,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地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一直以来,企业是美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的核心力量,美国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是依靠企业自主创新的力量进行建设。“智慧城市”最早就是由美国企业提出的,在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并于2009年1月向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建议投资建设新一代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此后,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复兴计划中首次描述美国智慧城市概念,以爱荷华州为代表的50个州均先后启动智慧城市计划,在智慧照明、智慧电网、智慧家居、智慧交通和智慧能源等领域均取得世界性突破。与韩国着重建设泛在网络、瑞典关注智慧交通不同,美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加注意为公民提供智能服务,目前,IBM、Microsoft、Accenture、Cisco、GE、Accelerated Innovations、Autodesk、Bank of America、Duke Energy、Qualcomm Technologies等诸多公司与城市、高校以及其他组织合作,在美国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在诸多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 二、美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 (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引领智慧城市建设 企业创新是美国智慧城市ICT应用的核心力量。企业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如,智能设备互联网协议联盟、公用事业智能网络接入端口组织、思科、IBM、惠普和Google等,将物联网成功推广到美国和世界;伊顿公司开发的智慧液驱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可降低燃料花费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思科和Denso 公司历时10余年开发的V2V通讯设备和软件,可有效减少撞车事故,并减少次生交通拥堵,该技术得到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肯定,NHTSA2014年8月提出要求车辆安装该智能控制设备和软件;IBM在全球上百个城市(布里斯班、伦敦和斯德哥尔摩等)因地制宜开发智能交通系统,以消减交通量、污染物排放量和增加公共交通出行。 (二)智慧城市战略与政策的先行先试 1.1993年初,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上任便提出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引领世界第二次信息革命。日本、新加坡、欧洲也相继提出该计划。 2.1998年美国政府加强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协调,发布了《计算、通讯和信息技术研发计划》。 3.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经济复兴计划进度报告》,指出3年内,为4000万家庭安装智能电表,并投资约40亿美元推动智能电网建设,该项目被列为绿色经济振兴计划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4.2010年,美国提出加强智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智慧应用项目计划。 5.2014年10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美国政府云计算技术路线图》(包括卷一《关于美国政府机构进一步发展云计算的优先级需求》;卷二《对云计算使用者的信息导引》),综合运用美国在政府、工业、学术和标准开发组织等优势与资源,支持推动云计算技术创新。 6.2015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的“智慧城市行动倡议”,包括四个关键战略:(1)推广物联网和智能应用;(2)助推民间科技运动,鼓励跨城市的合作;(3)利用联邦政府现有的政策和资源,重新

《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外全套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讲稿 第一篇最初的城市---奴隶制社会的城市 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 第一节古埃及社会背景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分期 分为四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bc2400年)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bc158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bc1150年) 晚期(公元前1150—bc30年) 三宗教哲学 埃及的奴隶制直接从氏族贵族演化而来。国家机器特别横暴,形成厂中央集权的皇帝专制制度。有很发达的宗教为这种政权服务,并实行政教合一,国王为“法老”。 认为人在现实世界是极为短暂的,而人死后,灵魂是永生的,要在千年之后复活,死后的世界是永存的。 四其他 发展几何学、测量学,创造了起重运输机械,并学会了组织几万人的劳动协作。天文学、历法、数学、医学、美术、文学等均达到教成的水平。这些成就对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古埃及城市概况 一孟菲斯古城 1孟菲斯 古王国第一王朝的首都 ●白色城墙 ●法老金字塔、神庙等建于城外远离城市的沙漠边缘 ●第三朝裘萨的墓地与城并驾,有建筑师的参入 ●死者之城比生者之城永恒 2伊套城 十二王朝的首都 ●城墙与城壕 二卡洪城 建设时间:12王朝,公元前2000多年 长方形,380x260米 城市职能:一是认为维修金字塔而建,一是认为通往绿洲的交通要道 城市功能分区:奴隶居住区、贵族区、商人及手工业者等中产阶级住区 城市防御设施:砖城墙,城内分区死墙 城市交通路网:棋盘式,奴隶居住区的主路8—9米宽 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有集市 阶级差异---占据城区的风向优劣区位,建筑密度大小 产生原因—建金字塔/开发绿洲 三第比斯城 生者与死者之城---古埃及中王国与新王国时期(BC1085--2040)(鲁克索与卡纳克神庙已经建在城中,死者之城与生者之城不再离的太远) 死者之城规模不亚于生者之城,重视,同时也促进生者之城的繁荣生存。与金字塔不同,出现山陵崖墓。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 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环绕伦敦形成一道宽达5英里的绿带。1955年,又将该绿带宽度增加到6~10英里。英国“绿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大城市无限蔓延、鼓励新城发展、阻止城市连体、改善大城市环境质量。早在1935年,莫斯科进行了第一个市政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城市用地外围建立10公里宽的“森林公园带”;1960年调整城市边界时,“森林公园带”进一步扩大为10~15公里宽,北部最宽处达28公里;1971年,莫斯科采用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布局模式,将城市分隔为多中心结构。目前,德国城市森林建设已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其树种主要为乡土树种,基本上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栎类、栗类、悬铃木、杨树、核桃、欧洲山毛榉等)[4]。在绿化城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就首先提出了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率低下和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部门)投入资本,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经济停滞和贫困落后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地发展。后来,罗森斯坦·罗丹又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他(1966)认为,社会间接资本包括电力、运输和通信等在内的所有基础产业,它的服务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在其他产业中被创造出来的投资机会,“它们构成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摊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为了分析和论证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部门分析方法”。罗斯托为了强调他对基础设施的理解,使用了“社会先行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各国在起飞前和起飞年代中,社会先行资本(主要是交通)所需的投资水平不同。”他还认为,“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起飞可能出现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要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

建设。这种先行的、最低限度的建设规模因各国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取决于以前的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历史(1914年以前的俄国)和当代的情况(1958年后的中国)都表明:在没有相应的前提性资本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起飞的国家,它们在结构上的缺陷会导致起飞年代中的严重问题。”“社会先行资本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无疑的优先性。”不过,罗斯托的“社会先行资本”概念有时又包括农业、教育等部门,显得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随意性。 Mschauer D.于1989年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和能源供应,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末美国经济生活中生产率的下降,能从同时期公共资本量的恶化状况中得到解释。而Munnell A.在1990年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些结论。Hiehl D.于1986年在给欧共体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学者对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作过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总之,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一条共同的结论,那便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也研究了基础设施问题,他认为基础设施可以称为社会间接资本,一般以运输和通信为代表,它们是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初期条件。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以“为

外国城市建设史

外国城市建设史 1、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1、在用地选址上,注意因地制宜。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2、两河流域信仰多神教,但君主制将国王神化。崇拜国王和崇拜天体结合起来,故宫殿常与山岳台邻近。波斯信奉拜火教,露天设祭,没有庙宇,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 3、迈西尼:主要城市建设是城市核心的卫城。迈西尼的泰伦卫城是希腊建筑的雏形。 4、圣地建筑群与卫城: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与奥林比亚圣地是这类圣地的代表。 5、希波丹姆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理念: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获得秩序与美。模式: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进行规划。典型平面: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把城市分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特点:布局规整,模式统一,逻辑清晰,广泛应用于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代表:米利都城、普南城。 6、希腊化时期的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代表城市:普南城、亚历山大城。 7、共和时期罗马广场位置:帕拉丢姆以北。性质:市民聚会的公共活动场所。特点:有丰富的雕像装饰。建筑物彼此在形体上不甚协调。体现政治军事权力的逐步增长,即每一建筑群都比以前的更大。 8、罗马帝国广场位置:从共和广场的轴线中段向西北延伸。性质:成为皇帝们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布局特点:实体与空间;空间转合;帝王业绩之彰显。

国外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经验及其启示

国外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经验及其启示 我国正处于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各个城市的建设空间都在拓展,特大城市更是处于城市结构的转型时期,遇到的城市问题和开发困难度尤其大。同时我国面临着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多等特殊国情,以美国式小汽车导向的蔓延式发展显然是不明智的。笔者回顾国外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分析轨道交通所应扮演的角色,同时提出相关新命题,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关于城市空间的概念界定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概念非常的广泛,只要是处理城市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上的各种物质要素及其组合关系均可视为城市空间,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本文研究的是宏观层面,一般来说,其包括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和用地功能三个方面[1]。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用地功能活动及其内在联系的高度概括,是一种内涵的、抽象的描述。城市的形态则是对城市用地功能和空间结构的表象描述,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用地功能是城市空间存在的基础,一般有生产功能、居住功能和服务功能等。 在城市规划思想界,对于城市空间的发展历来存在着争论。对于空间结构的讨论主要集中于采取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发展等观点,对于城市形态主要集中于采取紧凑型还是分散型发展等观点,对于用地功能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混合利用还是功能分区等观点。这些争论促使城市空间向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 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交通引导城市形态演变理论 美国的城市地理学家J.S.Adams(1970)从交通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形态(主要包括用地结构)的发展历史分为以下四个时代:步行与马车时代(1890年以前);电车时代(1890-1920年);汽车时代(1925-1945年);高速公路时代(1945年-现在)。1975年Schaeffer和Sclar系统地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他们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在交通系统影响下经历了由“步行城市”到“轨道城市”直至“汽车城市”的过程。Newman和Kenworthy于1996年再次深入研究了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把城市空间形态划分为传统步行城市、公交城市和汽车城3个阶段[2]。通过对比“轨道城市”和“汽车城市”,可以发现轨道城市形态明显比汽车城市形态要紧凑,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因此90年代以后国外城市交通开始进入公共交通复兴时代。 (二)轨道交通与土地价值关系理论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William Vickrey(2001)提出,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应按照其边际成本来收费经营(运行良好的系统其边际成本接近于零),而通过区周边的土地收入来筹集建设资金。而Roderick B.Diaz(1999)通过研究亦发现轨道交通具有高度的可达性效能,不仅能够节省轨道交通利用者的出行时间和经济成本,而且也能够减少道路交通的拥挤程度从而产生“磁力效应”,吸引各种生活、商务、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向轨道站点周边集中,刺激站点周围土地的高密度开发[3]。但同时根据可达性递减原理,轨道交通周边的用地价值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三)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开发理论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3)为住房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适当支持。住房非营利组织并非是一个空壳,而是由土地、资金和住房等配套制度组成。英国和德国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得到了政府在土地、税收和贷款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因此,在我国如果成立住房非营利组织,必须在资金和土地上给予相应的适度支持,特别是土地。 当然,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事业单位性质的住房保障中心,可以在其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其人力和资金等要素获得方式,促使其从“影子政府”的角色逐步过渡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强化其非营利性和草根性。 (4)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展开竞争。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例如住房合作社、住房保障中心、住房慈善基金会,等等,让住房非营利组织之间展开竞争,确保其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农民工城市安居支持模式研究:现状、路径与政策”(13YJA79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2CJL058)。 【参考文献】 [1] Bebbington, A. J., S. Hickey and D. Mitlin. Introduction: Can NGOs Make a Difference?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Alternative[M]. 2008, London: Zed Books. [2] Drabek, A. G..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the Challenge for NGO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J]. World Development, 1987, (15): 15-27. [3] Lewis, D., and N. Kanji.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ment[M]. 2009, Abingdon, UK: Routledge. [4] Power, G., M. Maury, and S. Maury. Operationalising Bottom-up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NGOs: Barriers and Alternatives[J].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2002, (12 ): 272-284. [5] Brass, J. N.. Why Do NGOs Go Where They Go? Evidence from Kenya[J].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2): 387-401. [6] Nicola Banks & David Hulme. The Role of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M]. 2012,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7] 徐湘林. 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J]. 公共管理学报. 2005, (8): 7—22. [8] 刘鹏. 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 (5): 91—99. 【作者简介】 任媛(1981—),女,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住房政策、人口与区域发展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城市发展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的刊发探讨如何应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基本栏目包括:城镇化、区域与城市、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安全、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名城保护等。本刊来稿的取舍以学术质量为标准,均一视同仁。 1.篇幅与格式论著、综述等文稿,包括图、表在内,字符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字数以6000~8000字为宜。论著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产生论文的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正文、图表、注释、参考文献、投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和研究方向)和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职称职务、电话和E-mail地址),以及英文版的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 2. 题目应简明、确切,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题目中不得出现英文。 3. 署名应只限于选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并对该论文有答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列。最多署5位作者姓名.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双名者中间无连字号。 4. 摘要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数控制在300-400字之间。 5. 关键词一般3~6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 6. 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7. 正文层次序号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5级。各层次一般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1”、“3.1.1”等。 8. 数字的用法以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9. 计量单位以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准。 10 . 缩略词凡已被公认的缩略词可不加说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兴学科的缩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附原词。 11. 表格与插图均应少而精,设计正确,使人容易看懂,并按顺序附在正文内。表格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采用三线表,标明序号和表题,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线条图要求图面清洁、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得当。照片图应提供原始照片,清晰明确,标注好图号。表格与插图的题目需用中文表达。 12. 参考文献论著、综述列出的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发表的论著为主,未公开发表的不宜引用(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已肯定将被公开刊物采用者可注明“待发表”。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编号,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文献书写格式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注。所有参考文献均需标明起止页码。 13. 其他来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权删改。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同时在上述载体发表。作者若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 ol.22 No.3 2015·C18·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115785111.html, 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杨子君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7期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如何发展,是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被人们所认可。研究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历史与理论,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机制。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成为可持续性,目前一般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世代长久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和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几千年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对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它的提出将对人们早已习惯了的资源观、价值观、科学观和道德观等许多基本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引起深刻的改变,因此它将引导人类文明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后,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沃尔特等学者认为,应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循环利用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托曼(Toman)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保护资源的两种途径,一是建立最低安全标准要求当代人承担某种贵任;二是借助于费用——效益分析来权衡利弊得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学者们从经济学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集中在如下几方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和环境保护产业:促使城市更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兰产业;提倡绿色消费;实施绿色商标产品工程;提高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率;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实行可持续商业行为市场化。 图可持续的景观规划方案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大多从城市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角度来分析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城市步入成熟期后,出现了贫富差跪拉大、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利用等外部性问题,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国家城市决策基本上是遵循“先发展、后整治”的道路发展。 二、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中国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案例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案例

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在云平台、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率先在美国“智慧星球”概念下诞生的“智慧城市”,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选择。 一、国外案例 自21世纪初期,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先一步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诞生了许多经典案例。 1. 迪比克 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为了保持迪比克市宜居的优势,并且在商业上有更大发展,市政府与IBM合作,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该市率先完成了水电资源的数据建设,给全市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不仅记录资源使用量,还利用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预防资源泄漏。仪器记录的数据会及时反映在综合监测平台上,以便进行分析、整合和公开展示。 2. 纽约 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纽约消防部门将可能导致房屋起火的因素细分为60个,诸如是否是贫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房屋建筑年代是否久远,建筑物是否有电梯等。除去危害性较小的小型独栋别墅或联排别墅,分析人员通过特定算法,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

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目前数据监测项目扩大到2400余项,诸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也涵盖了。尽管公众对数据分析和防范措施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心存疑虑,但是火灾数量确实下降了。 3. 芝加哥 通过“路灯杆装上传感器”,进行城市数据挖掘。在人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被应用在了芝加哥市的街边灯柱上。通过“灯柱传感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检测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噪音水平、温度、风速。芝加哥城市信息技术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表明,“灯柱传感器”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它只侦测信号,不记录移动设备的MAC 和蓝牙地址。在今后几年“灯柱传感器”将分批安装,全面占领芝加哥市的大小街区,每台传感器设备初次采购和安装调试成本在215~425美元之间,运行后的年平均用电成本约为15美元。该项目得到了思科、英特尔、高通、斑马技术(Zebra Technologies)、摩托罗拉以及施耐德等公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4. 西雅图 利用数据节省电力能源。该市与微软和埃森哲(Accenture)合作了一个试验项目,以减少该地区的能源使用。该项目收集并分析从市区建筑物管理系统中得来的众多数据集,通过预测分析,找出哪里可以减少能源使用,或者根本不需要使用能源。项目的目标是将该地区的电力消耗减少25%。 5. 伦敦

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

一、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以及代表性城市 (1)代表性城市(城市概况) ·孟菲斯古城------白城、第一王朝首都、持续千年·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神庙位于城中、南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阿玛纳城------新王朝时期都城、崇拜太阳、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北(下层)中(皇帝)南(官吏)三区、出现城市中心区、毁于风沙(2)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最早应用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结构形式的雏形4)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 二、古代中美洲城市历史概况及代表城市 文化中心:古墨西哥、古玛雅、古印加·古墨西哥地区: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古玛雅地区:提卡尔城·古印加地区:著名的马丘比丘遗址·特奥蒂瓦坎城: 三、圣地,卫城的解释与区别 ·圣地建筑群: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雅典城:自发形成、背山面海、无轴线无规则、街巷复杂纪念希波战争胜利而大规模建设起来的城邦国家 四、希伯丹姆模式与米利都城 希波丹姆规划型式: ·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为大规模城市建设服务、理论阐述 几何形式、棋盘式道路骨架、中央十字大街、靠一侧的中心广场秩序美、数学比例和谐城市分区、分类成为典范、影响深远 ·在米利都的实践:主要公共建筑靠近港口、南北两区 五、希腊化的城市有哪些及其特点 城市中心:由庙宇卫城转变为城市中心广场·遵循:严格的几何和数规律与秩序 ·广场周边设敞廊、讲求透视效果和气势 ·普南城背山面水街坊小无庭院建筑与道路有计划进行·)亚历山大城:分布于地中海、印度、阿富汗等地壮丽完整重视文化 六、罗马营寨城方正的城墙正方形平面十字交叉道路通向东西南北各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战争需要、方形城堡、棋盘路十字干道,以北非的提姆加德为代表 七、维特鲁维《建筑十书》理想城市方案 ·公元1世纪的论文集,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 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距不大于箭射距离,可从各个方面狙击攻城者,路网为放射环形系统,市中心广场有神庙,放射道路不直接对城门。 八、西欧封建城市特征? ·三大起源类型: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 城市选址与发展保守的选址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突破城墙发展、逐步专业化的商业街市·道路---环状与放射状为主(后期工业发展也有方格网·教堂建筑与城市中心广场教堂占据城市中心位置广场封闭构图,平面不规则,构图各具特色道路网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形成放射环状道路系统。城市划分若干教区优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建筑物有美好的连续感丰富感和活跃感弯曲街道冬挡风夏防晒九、日本中世纪封建城市 (1)7世纪进入封建社会,受中国唐文化影响飞鸟时期的京城藤原京仿唐长安,奈良时期的平城京(奈良)、平安时期的平安京(京都)也都受中国影响(2)9世纪始形成独特的日本文化(3)平城京(奈良)仿隋唐长安城制,约1/4大小方格网道路形式,条坊制,有东西京、东西市宫城位于主轴线北,坐北朝南日本城市均无城(4)平安京(5)天守阁---卫城中央的高楼,军事堡垒,权力象征,1576年至1643年间 50’s-日本-的新城建设日本千里新城;规模较大、依托大城市和公共交通体系、集中设置新城服务中心(靠近车站);人车分离系统的弊端; 60’s以来的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特点:覆盖更广、类型更多各经济区整体发展对非生产领域/要素的关注;日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62年---产业发展69年---整治环境77年---建设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86年---成熟、稳定、安全、开放的国家;东京都改建规划---复合式城市结构确立多个城市副中心,带形城镇群,科学城建设,旧城改建计划,鼓励外迁60年代的筑波科学城尖端技术开发,与产业发展结合松散生活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分区清晰,人性化,功能单一80年代的关西科学城;重视科研体制和城市发展新模式研究;依托区域网络优势: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经济地理条件塑造城市品位,增强吸引力 十、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方案 阿尔伯蒂与理想城市1450年著述《论建筑》(另外还有费拉瑞特、斯莫卡齐等理论家、设计师) 合理选址,兼顾城市与要塞;便利美观的原则---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理性思考---文艺复兴运动的特征;理想城市:街道由中心辐射出去,中心教堂宫殿城堡等,几何形体,星形、棱形防御城堡/城墙;已出现格栅形(方格网)道路和矩形城市 十一、巴黎 (1)起源于城岛(2)中世纪的巴黎 古罗马营寨城、塞纳河口的城岛、多次扩建城墙和城市、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大型设施的修建(3)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时代背景与巴黎改建 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王权需要、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生产力发展需要、反对封建势力与教会权力的斗争需要以法王路易十四时期为极盛期,欧洲的中心、效仿的对象1655年法兰西学院基础上的“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1671年的建筑学院 古典主义--君权专制与维理主义思潮产物强调:理性的、永恒的、高贵的、有秩序(古典柱 式、对称与协调感、几何与数学关系)、明确结构 上的主从关系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学、数学 等系统理论和基本原则 巴黎改建---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 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卢浮宫为代表,也包括 市政桥梁设施大量的贵族府邸。兴建路易十四广 场(旺道姆广场)和胜利广场来歌功颂德。巴黎城 市中轴线,后来的香榭里舍大街、协和广场、星形 广场等。采用区域性、轴线式的方式 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法国的广场园林建设与凡尔赛宫建设 系统规划建设,是此期的代表 路易十四广场(旺道姆广场)和协和广场协和广场: 开敞设计、历经多年修建、衔接丢勒里花园与香榭 里舍大街、丰富细致的景观设计 最重要的王权纪念碑---凡尔赛宫 ·巴黎西南郊外,由国王猎庄逐步发展而成·放射 形大道(视觉效果)、巨大的建筑体量、有前院·凡 尔塞宫花园:对称布局、放射形道路(骑马游园用)、 几何形式构图、十字水渠与喷泉、为树篱封闭的两 侧以及远处的自然森林、大量精美的雕塑小品 ·最终强调的是王权至上和维理主义思想 园林建设---枫丹白露宫园 十二、法国巴黎的改建 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 ·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 ·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 拿破仑帝国时期 军事独裁、皇帝、宣传对外战争胜利。代表大资产 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 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 设。凯旋门和明星广场。巴黎的核心---协和广场 拿破仑第三时期---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 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 军事防御。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 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大 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 施建设的近代化。缺失---贫民问题、内外交通衔接 矛盾但改革和城市美化运动历史意义。 (5)60’s以来的总体规划 巴黎地区总体规划---平行带状发展战略 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城 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 十三、近代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和伦敦改建 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适应近代城市功能 的客观要求。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城市 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宗教建筑弱化,城市 经济职能强化。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 制。划时代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伦敦改建的成果。设置专门机构、制定建筑管理规 定。有方形广场的住宅群---London Spuare。开放贵 族园林为公园 里琴大街的整体风貌。连接重要的公园(里琴公园、 克莱森特公园)、道路交叉口的广场、立面形象 (2)战后四十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6731平方公里/1250万人的大伦敦规划。单中心、 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伦敦郡48公里半 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与人口密度、改善 内城功能;近郊圈:良好居住地、补充绿化。8 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和农副基地;外圈: 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1946年《新城法》与卫 星城、邻里单位的尝试。问题:疏解不力、不便 十四、资本主义工业城市产生后问题矛盾 1、城市化加快,人口暴增,城市畸形发展,居住 环境恶化2、大工业生产方式引起城市结构巨变, 混乱了原有的城市结构布局3、刺激商贸,经济空 前繁荣4、社会两极分化严重5、交通恶化,布局 混乱6、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污染环境7、急速发 展导致环境艺术品质低下,缺乏整体环境考虑 十五、伦敦大火的机遇 ---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适应近代城市 功能的客观要求。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宗教建筑弱化, 城市经济职能强化。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 所有制。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十六、近代亚非拉殖民地的一般特征近代亚非拉殖 民地城市。垄断资本主义和殖民地体系。宗主国的 烙印。贸易地、输出港、统治中心、军事据点 特征:城市平面简单;一般方格网道路系统:规 划结构仅考虑两度空间:对发展没有长远计划和预 测;忽视地形约束 十七、空想城市、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 都由谁提出?主要特征?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早期:托马斯.摩尔的乌 托邦。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后期:欧文的新协和村社会制度问题、公社、部分 的共产主义、规模/格局/组织形式、理想化实践的 失败。。傅立叶的法郎吉《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 规模/社会大生产/公共生活、基层组织的实践和失 败。意义: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探索。是田园城市、 卫星城镇等理论的渊源 (2)田园城市社会问题与改革--霍华德《明日的 田园城市》。城乡磁体理论---田园城市。城市模式 (25=5.8+3.2*6)。3.2万人的田园城市。3万人的城 区。实施、经营、管理建议和实践---1903年的莱 奇华斯和1920年的韦林 意义:完整的规划思想体系、城乡结合、深远影响 (卫星城镇、有机疏散) (3)工业城市社会生产不再以家庭为中心---产生 原因。1901年戛涅的工业城市构想。功能分区: 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先进的交通模式。灵活 的发展余地。使用最先进的建材---钢筋混凝土 (4)带形城市。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马塔。高速 高效交通性、设施性脊椎---无限的长度。城市宽度 限度---500米的理想。城乡结合与城市网络。马德 里周边带形城市。对城市分散主义理论影响 十八、盖迪斯区域规划观点盖迪斯《进化中的城市》 一书的贡献在于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 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 对于居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 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 十九、柯布锡耶光明城市及规划思想特点 柯布西埃---明日的城市依托新技术、积极的观点--- 城市集中主义1922年《明日的城市》和1933年 的《阳光城》城市规划观点:技术改善中心商业 区;摩天楼---新信仰解决老问题(拥挤);合理调 整城市各区的密度分布;高效率的城市交通体系 300万人明日城市规划---改建巴黎中心区畅想曲 二十、卫星城理论几代及城市规划特点 ·概念---翁温1922年《卫星城市的建设》 大伦敦区域规划理念·1930年帕克尔第三座卫星 城市的建设---威森肖维10万人;依靠母城;公共 交通体系;邻里单位的实践·影响---莫斯科卫星城 规划。社区运动、邻里单位与划区理论 二十一、雅典宪章1929年成立的国际现代建筑协 会1933年雅典会议宪章:现代城市四大功能:居 住、工作、游息、交通。从人的需求出发,安全方 便的邻里单位。城市公共绿地与风景地带。反对伟 大的排场。保护名胜古迹与古建筑。重视城市空间 效果。意义:适应城市新变化、挑战陈旧观念、 强大的生命力 二十二、大伦敦规划优缺点(四个圈,内圈,近郊 圈,绿圈,外圈)6731平方公里/1250万人的大伦 敦规划。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 伦敦郡48公里半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 与人口密度、改善内城功能。近郊圈:良好居住 地、补充绿化。8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 和农副基地。外圈: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46 年《新城法》与卫星城、邻里单位的尝试。问题: 疏解不力、不便 二十三、英国新城几代及城市规划特征 (1)英国第一代新城---哈罗 规模:8万人、26平方公里。结构:两侧工业、4 个居住区(13个邻里单位)。独立的步行与自行车 系统。简单的汽车路、市中心集中停车。注重城市 特色与景观塑造(选址、地貌利用)。问题:规模 小、发展慢、就业差、回流现象勒.哈佛的重建。 受戛涅工业城市思想的直接影响。工业化---模数制 城市、道路、设施、建筑、预制件的大量使用。 古典的构图手法十字干道、中心广场、标志建筑 是18层的市政厅和St.Joseph教堂)。简单平淡。。 1946年新城法和1947年城乡规划法---英国。生活 与工作平衡、平衡、独立自足的新城 (2)50年代前的第一代新城14个 第二代新城:坎伯诺尔德规模更大、更加紧凑集 中和灵活;完整的人车分离的交通体系;丰富的山 地景观和住宅。第二代新城---郎科恩加大规模,简 洁的8字形结构,分级组织、融合居住环境,鼓励 公共交通。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规模更 大些,独立新城而不是卧城,重视经济性和公众参 与规划,不再片面分区,开放式的城市中心设置, 重视公共交通的经济性和便捷,景观设计 二十四、昌迪加尔巴西利亚规划结构缺点 (1)柯布西埃的雄心壮志---印度昌迪加尔1951年规 划、15-50万人、全新首府。模拟生物体的规划构 思。整体而精美的设计---道路、建筑。功能分区明 确---雅典宪章的反映和弊端。有序和机械、丧失人 情味和民族地方特色。广场空旷,脱离国情 (2)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1956年规划、强烈的象 征意义。结构清晰、分区明确。杰出的城市中心设 计---简洁而表意。尺度失衡、缺少人情味和生气, 城市设计简单化过分追求形式,机械地综合体 二十五、荷兰兰斯塔德城市规划特点人口和城镇分 布集中,把大城市的多种功能分散,形成既分开又 联系的有机系统:多中心性质;环状地带沿交通干 线向四周发展 二十六、大伦敦,大巴黎总体规划p200 二十七、场所p265定义: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 有的环境特定部分。特征:(1)场所的占有性(2) 场所的非空间性(3)场所的随机性 二十八、新陈代谢派理论p279丹下健三事务所成 员菊竹清训、黑川纪章把设计和技术看做人的生命 力的外延,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是像生物新 陈代谢那样的动态过程,主张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 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 二十九、美国方格形城市(华盛顿,纽约,洛杉矶) 三十、有机疏散理论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城 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 的,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开 发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 城市位置,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腾出来的用地开 辟绿地。日常活动集中布置,偶然活动做分散布置。 三十一、中心地学说及增长极核理论 地区网络模型、增长极核策略、城市分极发展、区 域化规划思路;瓦尔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提出理想正六边形城市体系模式,乡镇的理想分布 形态应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就是位于六 边形角上,而位于六边形的那个点,起着管理从属 它6个点的作用。佩鲁的增长极核提出把工业等建 设快速在少数极核进行,促进使极核本身增长和首 先繁荣,并企图以极核的影响来带动其附近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