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绍敏电工基础教案

周绍敏电工基础教案

周绍敏电工基础教案
周绍敏电工基础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课堂教学安排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201页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1.1 库仑定律 一、电荷 1、自然界中只有正、负电荷,电荷间作用力为“同性 相斥,异性相吸”。 2、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1个电子电量e=1.6×10-19C。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量等于电子(或质子)电量或者是它们的整数倍,因此,把1.6×10-19C称为基元电荷。 二、库仑定律 1、库伦定律的内容 在真空中两个电荷间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若两个点电荷q1,q2静止于真空中,距离为r,则q1受到q2的作用力F12为 式中F 12、q 1 、q 2 、r诸参数单位都已确定,分别为牛(N)、 库(C)、库(C)、米(m)由实验测得

k = 9×109 N ·m 2/C 2 q 2受到q 1的作用力F 21与F 12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统称静电力,又叫库仑力。 2、注意事项: (1)、库仑定律只适用于计算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 用力,非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库仑定律不适用。 (2)、应用库仑定律求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时,不用 把表示正、负电荷的“+”、“-”符号带入公式中,计算过程中可用绝对值计算,其结果可根据电荷的正、负确定作用力为引力或斥力以及作用力的方向。 三、例题讲解, 【例题1】两个点电荷电荷量C q 61104-?-=, C q 62102.1-?-=,在真空中的距离m r 4.0=,求两个点电荷 间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根据库仑定律 N r q q k F 27.04 .0102.11041092 669 221=?????==-- 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因为同带负电荷, 所以作用力为斥力。 【例题2】两个点电荷分别带电荷量A q 和B q ,当它们间的距

周绍敏电工技术基础和技能习题答案解析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周绍敏 第一章 P17 1. 是非题 1.1电路图是根据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连线连接起来的。(×) 1.2蓄电池在电路中必是电源,总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1.3电阻值大的导体,电阻率一定也大。(×) 1.4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时,称为线性元件。(√) 1.5欧姆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和任何元件。(×) 1.6I U R 中的R 是元件参数,它的值是由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决定的。(×) 1.7额定电压为220V 的白炽灯接在110V 电源上,白炽灯消耗的功率为原来的1/4。(√) 1.8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通过电阻所做的功与它产生的热量是相等的。(√) 2. 选择题 2.1下列设备中,一定是电源的为( A )。 A. 发电机 B. 冰箱 C. 蓄电池 D. 白炽灯 2.2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 ,经过4min ,通过该电阻的一个截面的电荷是( C )。 A. 20C B. 50C C. 1200C D. 2000C 2.3一般金属导体具有正温度系数,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将(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4相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均匀导体,长度之比为3:5,横截面积之比为4:1,则其电阻之比为( B )。 A. 12:5 B. 3:20 C. 7:6 D. 20:3 2.5某导体两端电压为100V ,通过的电流为2A ;当两端电压降为50V 时,导体的电阻应为( C )。 A. 100Ω B. 25Ω C. 50Ω D. 0Ω 2.6通常电工术语“负载大小”是指( B )的大小。 A. 等效电阻 B. 实际电功率 C. 实际电压 D. 负载电流 2.7一电阻元件,当其电流减为原来一半时,其功率为原来的( C )。 A. 1/2 B. 2倍 C. 1/4 D. 4倍 2.8 220V 、40W 白炽灯正常发光( D ),消耗的电能为1kW ·h 。 A. 20h B. 40h C. 45h D. 25h 3. 填充题 3.1电路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电工基础第二版全套教案

电工基础全部教案 课题1-1电路1-2电流 教学目标1.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 I =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 ~ (3) 小结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形成电流的条件。 4.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直流电的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选择题(1)、(2)。 2.填空题(1) ~ (3)。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

中职学校 《电 工 基 础》 教 案 教 案 教学过程: 第 1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1电路和电路图 一. 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路:电路是电流的流通路径, 它是由一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 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复杂的电路呈网状, 又称网络。 电路和网络这两个术语是通用的。 2.电路的组成: 电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设备。 负载: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 导线和开关:导线是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开关是控制电 路接通和断开的装置。 二、电路的基本功能三、电路图 (a )(b )R

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便构成了电路模型。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电源负载,帮助学生理解电源、负载的定义。 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出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 用电路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或原理图。 2.原理框图 原理框图也简称框图,它是一种用矩形框、箭头和直线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3.印制电路图 电路元件的安装图称为印制电路图 四、电路原理图常用图形符号 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记忆表1-1常用图形符号 安全教育,白露要到了,天气由热转凉,预防感冒。 作业,教材P5 2 教学过程: §1-2 电流和电压(一)

复习旧课:电路的基本组成 讲授新课:电流和电压 安全教育,上下楼梯,请靠右行,轻声慢步,请勿拥挤。 一、电流 电流的形成,简单阐述电流的本质,从物质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电 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1.电流的方向 电流:带电粒子(电子、离子等)的定向运动, 称为电流。 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 横截面积的电荷量,用符号I 表示, 即 单位:安[培], 符号为A 。常用的单位有千安(kA ), 毫安(mA ), 微安(μA )等。 3.直流和交流 直流:当电流的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时, 称为直流。 交流:电流的量值(大小)和方向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电流, 称为 交变电流,简称交流。常用英文小写字母i 表示。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 常可任意规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 方向或正方向。 例题讲解:教材P10 1 4.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应该串联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每个电流表都有一段的测 量范围,称为量程。 作业,教材巩固与练习1题。 t q I =A mA A μ6310101==

电工基础知识教案

电工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 l、巩固基础知识,全面了解电工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各主要物理量及基本公式的含义,有关公式物理量以及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2、各定律的内容及有关量间的关系,逐步学会分析电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论结合实际,将学到的基础理论做为实际设计、安装、维修的理论依据。 四、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讲练结合 五、课时安排 6课时 六、教学用具: 投影片、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点名、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一、电路的组成及状态 (一)电路的组成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手电筒电路 电路——电流经过的路径

电流必须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所以一个完整的电路一定是回路。 组成: 电源 负载 控制设备 导线 1、电源 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如:火力发电机:热能 水力发电机:水能 风力发电机:风能转换为电能 核动力发电机:核能 蓄电池:化学能 电源可通过电网络输送、传递、分配。 2、负载 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器件或设备(各种电器)。 如: 电灯:电能转换为光能 电炉:电能转换为热能 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控制设备 按人们的需求安全、有效的控制电能各物理量以及用电器的使用时间。 如:控制电灯的开关、插销等: 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等。 4、导线 输送分配电能的导体(常用铜、铝材料)。 它将电源电能输送致控制设备,再将受控制的电能输入用电器,最后再将其连接回电源而形成回路。 电路的分类 电路可分为外电路和内电路 外电路: 电源、控制设备负载 内电路: 电源内部的通道。如蓄电池两极、发电机电枢线圈内通道。 电路原理图: 对各种不同电路的表达方式——电路图 电路图是最简单明了提供电路信息的方法。

《电工基础》全书公式(周绍敏)

《电工基础》公式复习 一、直流电路 1.电流的定义:t q I =,单位:A A A mA 63101101--==μ 2.电阻定律:A l ρ=R 电阻温度系数:) (1211 2t t R R R --= α,)](1[1212t t R R -+=α 3.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I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 U E ,R R E I O '+=+= 外电压:O IR U IR U ='=:内电压 4.电能(电功):UIt W =,单位:焦耳(J ),千瓦时(度)(KW ·h ) J h kw 6 106.31?=? 对于纯电阻电路:t R U Rt I UIt W 22 === 5.电功率:UI P =,单位:瓦特(W )、千瓦(KW ) 6.焦耳定律:Rt I Q 2 = ,单位:焦耳(J ) 对于纯电阻电路:Q W = 7.负载与电源匹配条件:O R R =,最大输出功率:O m R E R E P 442 2= = 8.串联电路:n I I I I =??===21 n U U U U +??++=21 n R R R R +??++=21 电压分配:n n R R R R U U U U :::::::321321??=?? 两个电阻的分压公式:U R R R U 2 111+= ;U R R R U 2 122+= 功率分配:n n R R R R P P P P :::::::321321??=?? 扩充电压表量程:R I R I U g g g += g g g I R I U R -= 9.并联电路:U U U U U n =??=== 321 n I I I I I +??+++=321 n R R R R R 1 1 1 1 1 3 2 1 + ??++ + = 电流分配:n n R R R R I I I I 1 : :1 : 1 : 1 :::3 2 1321??= ?? 两个电阻的分流公式:I R R R I 2 121+= ,I R R R I 2 112+= 功率分配:n n R R R R P P P P 1 : :1 :1: 1::::3 21321??=?? 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n P P P P P +??+++= 321 扩充电流表量程:R I I R I g g g )(-= g g g I I R I R -= 10.电池组:o o nR R nE E == 串串

电工基础学案试卷

《电工基础》学案(1)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 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动势、电流、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3、 熟练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正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电路计算时的应用。 4、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和电功、电功率的计算。 5、 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熟练掌握电阻定律。 6、 了解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一、电路及其组成和作用 1、电路的组成 电源、用电器、中间环节(导线、开关) 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例:1、电路是由 、 、 和 等组成的闭合回路。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 和 。 2、电路通常有 、 和 三种状态。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定义?方向?公式?单位及单位转换?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公式:I= t q 单位:A (安培) 1A=310mA=6 10μA 例:1、电荷的 移动形成电流。它的大小是指单位 内通过导体截面的 。 2、电流是 量,但电流有方向,规定 为电流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 3、0.18 mA= A= μA 4、形成电流的条件是 和 。 2、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定律内容: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和它的长度成正比,而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公式:R=ρ s l (电阻定律) 注意:一般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果在温度为t 1时,导体的电阻为R 1,在温度为t 2时,导体的电阻为R 2,则电阻的温度系数为 α= ) (1211 2t t R R R 即 )](1[1212t t R R -+=α 例:1、在一定 下,导体的电阻和它的长度成 ,而和它的横截面积成 。 2、均匀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 ,与导体截面积成 ,与材料的性质 ,而且还 与 有关。一般来说,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 3、电压 ①定义:单位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ab 两点间的电位差,即a 、b 间的电压,用符号U 表示。 ②公式:U = q W ab 单位:V (伏特) ③实际方向:高电位指向低电位(高电位为“+”极,低电位为“—”极) 4、电动势 ①定义:非静电力(局外力)将单位正电荷由低电位(—)移到高电位(+)所做的功。用符号E 表示。 ②公式:E = q W 非静电力 单位:V (伏特) ③实际方向:由电源的负极指向正极 例:1、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 端指向 端;而电压的方向规定由 端指向 端。 2、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两端的 ,但两者方向 。 5、电位 ①定义: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相对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用符号V 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 ②参考点电位规定为零伏,用符号“⊥”表示。 ③计算电路各点电位,首先应选定参考点。 注意:电位与电压的区别:电位具有相对性(即参考点选择不同,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也随之改变);电压具有绝对性(即电路中任意亮点间的电压不随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 4、电功(电能)和电功率 ①电功定义:电场力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电场力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转换的过程。 ②公式:W = UIt 单位:焦耳(J ),度(KWh )。1度=3.6×6 10焦耳 ③电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之为电功率。 ④公式:P = t W = UI 单位:瓦(W ) 5、焦耳定律 ①内容: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公式:Q = Rt I 2 单位:焦耳(J ) 注意: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功)才等于电流产生的热量(电热)。即W=Q 。 例:1、判别一个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可根据I 、U 的参考方向和P 的数值来判别,在I 、U 采用关联方向下,若P>0,则元件 电功率;若P<0,则元件 电功率。 2、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压或电流的 ,当所选的电压或电流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时,电压或电流为 值;反之为 值。 课堂练习 1、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都增大一倍,则该导体的电阻值也将增大一倍。 ( )

《电工基础》学案集-第一章

《电工基础》导学案 第一章 认识电路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2、 理解电流的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3、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熟练掌握电阻定律。 4、掌握欧姆定律。 5、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和电功、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6、能识别常用电阻器,了解它们的主要参数。 7、了解常用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及其规格和用途。 预习提要与练习 1.1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简单电路由电源 、用电器 、导线、 开关等组成。 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例:1、电路是由 、 、 和 等组成的闭合回路。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 和 。 2、 在电路中,电源是_________电能的设备,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干电池工作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发电机工作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3、 在电路中,用电器是________电能的设备,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小灯泡工作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电风扇工作时,将________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_能。 4、 在电路中,开关控制电流的__________,导线负责___________电流。 二、电路的状态 电路通常有 、 和 三种状态。 1、_____________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开关的状态叫开关_________。 2、由于某处_______而使电路中没有________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开关的状态叫开 关 _________。 3、直接用导线将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的电路叫电源短路,也叫短路。短路很危险,可能烧毁 ________和__________,不会烧毁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电路状态叫______________。 闭合开关L1_________L2__________。 三、电路图 1、 用_______________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_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符号表示, 用_______ 表示, 用________表示;固定电阻用 表示,电动机用 表示,接地用 表示,交 叉不相接用 表示,交叉相接用 表示。 2、 四、课堂巩固练习及拓展 1、根据简单电路图连接简单实物图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电源工作时,提供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它能。 ②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 ③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 ④开关闭合的电路一定是闭合电路(或通路)。 ⑤开关断开的电路一定是断路。 ⑥闭合电路开关一定闭合的。 ⑦断路一定是开关断开的。 ⑧电源短路时,将烧毁电源、导线和用电器。 3、思考:电路断路可能是那些情况造成的?开关_________;导线_______或_______;用电 器___________。 L 1 L 2 画电路图时: 1、位置关系要对应 2、元件分布要均匀 3、元件不要画拐角 4、横平竖直有棱角 5、最好画成长方形 左图对应的电路图为: 要求:1、实物图连接时,元件位置关系要与电路图位置关系一一对应。 2、导线用自由线代替,导线要接在接 线柱上。 3、导线不许交叉。 L1 L2 S 根据上边电路图连接下边实物图 L 1 L 2

(完整版)周绍敏电工基础第二版-全部-教案(最新整理)

课题1-1 电路1-2 电流 教学目标1.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要有自由电荷。 (2)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q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 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 ~ (3) 小结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形成电流的条件。 4.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直流电的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 版周绍敏主编) 1.选择题(1)、(2)。 2.填空题(1) ~ (3)。

电工基础学案-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试卷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电工基础》学案(5) 第三章 复杂直流电路(2) 班级: 姓名: 学习重点:1、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学习难点:1、用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分析、解决一般复杂直流 电路。 预习提要: 一、叠加定理 1、内容:由线性电阻和多个电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2、适用场合:线性电路 注意:叠加定理只能用来叠加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而不能用来叠加功率。 3、用叠加定理求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的步骤: (1)假设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分别作出各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注:当其中的电源作用时,其他电源进行除源处理:即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保留电源内阻) (2)分别确定出分图中各电流的方向并求出其大小; (3)进行叠加:即原图中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图所对应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注:当分图中电流或电压方向与原图相同时值取正,当分图中电流或电压方向与原图相反时值取负) 二、戴维宁定理 1、电路也叫做电网络或网络。 2、二端网络:如果网络具有两个引出端与外电路相连,不管其内部结构如何,这样的网络就叫做二端网络。 (1)分类: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成一个电源 无源二端网络:可等效成一个电阻 3、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对外电路来说,一个含源二端线性网络可以用一个电源来代替,该电源的电动势E0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内阻R0等于含源二端网络除源后的等效电阻。 (1)注意:除源就是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保留其内阻; (2)适用场合:对于二端网络内部必须是有源的,线性的;对于外电路来讲可以是线性也可以是非线性。 (3)用戴维宁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络内电路时不等效的。 三、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 1、电压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 (1)分类:实际电压源和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2)理想电压源特点:A :它的电压恒定不变;B :通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取决于与它连接的外电路负载的大小;C:恒压源的内阻为零。 理想电压源图形符号: (3)实际电压源特点:端电压随负载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实际电压源的图形符号:(可以看成是一个恒压源与一个电阻串联) 2、电流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流的电源。 (1)分类:实际电流源和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2)理想电流源特点:A :它的电流恒定不变;B :它的端电压是任意的,由外部连接的电路来决定; C :恒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 理想电流源图形符号: (3)实际电压源的图形符号:(可以看成是一个恒流源与一个电阻并联) 3、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 (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等效变换; (2)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等效变换的条件:I S =E/R O =E/R S ,R S =R 0 (注意:等效变换时电流源的箭头方向应与电压源的“+”极方向一致) (3)串联的电压源可以进行合并 (4)并联的电流源可以进行合并 (5)对外电路进行等效变换时与恒压源并联的原件或电路视为断路 (6)对外电路进行等效变换时与恒流源串联的原件或电路视为短路 (7)电源的等效变换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电源内部不等效。 课堂练习

电工基础第二版-全部-教案

课题1-1电路1-2电流 教学目标1.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 I =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 ~ (3) 小结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形成电流的条件。 4.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直流电的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选择题(1)、(2)。 2.填空题(1) ~ (3)。

周绍敏电工基础第二版-全部-教案教学教材

周绍敏电工基础第二版-全部-教案

课题1-1电路1-2电流 教学目标1.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 I =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 ~ (3) 小结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形成电流的条件。 4.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直流电的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选择题(1)、(2)。 2.填空题(1) ~ (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主编)全套电子教案

7.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教学目标: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法和矢量图表示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1.波形图表示法。 2.矢量图表示法。 教学难点: 矢量图表示法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什么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2.已知U = 220V,f = 50 Hz,?0 = - 90?,试写出该交流电压的解析式。 一、解析式表示法 e = E m sin(ω t + ?e0) I = I m sin(ω t + ?i0) u = U m sin(ω t + ?u0) 上述三式为交流电的解析式。 从上式知:已知交流电的有效值(或最大值)、频率(或周期、角频率)和初相,就可写出它的解析式,从而也可算出交流电任何瞬时的瞬时值。 例1:某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I m = 5 A,频率f = 50 Hz,初相? = 90o,写出它的解析式,并求t = 0时的瞬时值。 二、波形图表示法 1.点描法 2.波形图平移法 ?0 > 0图像左移,?0 < 0波形图右移,结合P109 图7-8讲解。有时为了比较几个正弦量的相位关系,也可把它们的曲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 例2:已知电压为220 V,f = 50 Hz,? = 90o,画出它的波形图。 例3:已知u = 100 sin ( 100 π t - 90o )V ,求:(1)三要素;(2)画出它的波形图。 三、矢量图表示法 正弦交流电可用旋转矢量来表示: 1.以e = E m sin (ωt + ?0 )为例,加以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作一矢量E m,使其长度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E m,矢量与横轴OX的夹角等于正弦交流电动势的初相角 ?0,矢量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去,即可得e的波形图。

电工基础教案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一节电路基本知识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路的概念 电路是电流流通的路径,也就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它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电路的作用是能够是实现电能的传输与变换,能够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图1-1-1) 图1-1-1 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将非电能(如化学能、光能、机械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如电池<化学能>、发电机<机械能>等)。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3) 控制元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起着接通、断开、保护、测量的作用。 (4) 联接导线: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体,为电能提供通路并传输电能。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 (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根据负载的情况,又分为满载、轻载、过载三种情况。(图1-1-2a) (2)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 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图1-1-2b) (3)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图1-1-2c) 图1-1-2 电路状态 二、电路模型(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 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

电工基础教案第5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第5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 学生活 动引入(5分 钟)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的电路有哪些它们是由些什么元器件组 成的能完成什么样功能(由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 这些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新授 (30)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什么是电路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 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电池、发电 机等)。 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 器)。 (3) 辅助元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 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 (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 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 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 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 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听讲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 学生活 动 概念 要熟

二、电路的两种功率能 第一种作用是对能量进行转换,传输和分配。如发电机。 第二种作用是对信号进行传递,控制和“加工处理”。如电视机。 三、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例如,图1-2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

【高教版-周绍敏】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第 1 章认识电路 考纲要求 掌握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能识读简单电路图。 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动势、电流、电位、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熟练掌握电动势、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正方向)和数值正负的意义及在电路计算时的应用。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焦耳定律和电功、电功率的计算。 了解电阻器及其参数,会计算导体电阻;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熟练掌握电阻定律。了解超导现象。

第 3 节 电阻 一、 电阻 1. 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 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 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S l 式中: ρ: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4. 电阻单位:R -欧姆(Ω);l -米(m );S -平方米(m2);ρ-欧?米(Ω?m )。 换算关系:103。 常见单位:μΩ、m Ω、Ω、k Ω、m Ω、 5. 阅读P6表1-1,得出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 体:ρ<10-6 Ω?m 绝缘体:ρ>107Ω?m 半导体:10-6Ω?m <ρ <107Ω?m 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 二、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 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① 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 ② 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 2. 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 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3. 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οC 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 若温度为t 1时,导体电阻为R 1,温度为t 2时,导体电阻为R 2,则 α = ) (12112t t R R R --即R 2 = R 1 [ 1 + α ( t 2 - t 1 ) ] 例1:一漆包线(铜线)绕成的线圈,15οC 时阻值为20 Ω,问30οC 时此线圈的阻值R 为多少? 例2: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4.计算题(3)。

周绍敏电工基础第二版-全部-教案

课题 1 -1电路1 —2电流 教学目标1 ?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2 ?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 ?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 .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⑵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 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 .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 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电流的形成 1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 ?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1= 9 t 2 .单位:1A 1C/s ; 1mA 10 3 A; 1 A 10 6A 3 .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一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 .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 是非题(1)?(3) 小结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 .形成电流的条件。 4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直流电的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王编) 1 .选择题⑴、⑵。 2 .填空题(1)?(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完整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

用时间的比值。 q I =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 第三节电阻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 R = ρ S 式中:ρ -导体的电阻率。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单位:R-欧姆(Ω);l-米(m);S-平方米(m2);ρ-欧?米(Ω?m)。 4.(1)阅读P6表1-1,得出结论。 (2) 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ρ < 10-6 Ω?m 绝缘体:ρ > 107 Ω?m 半导体:10-6 Ω?m < ρ< 107 Ω?m (3) 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 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1) 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 (2) 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随着温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