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仿真系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项目总结报告

设计仿真系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项目总结报告

设计仿真系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项目总结报告
设计仿真系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项目总结报告

设计仿真系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

项目总结报告

拟制

审核

标审

上海瑞比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范围

本文件总结设计仿真系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的工作情况。

2.项目背景

随着CAD/CAE/CAM/PDM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与制造业的相互促进,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创新设计能力。

目前,以鼠标、键盘和二维屏幕为主要交互工具的人机界面以及在设计过程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影响了数字化预装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数字化预装配过程通过约束定位或者鼠标拖动将零部件直接装配到位,忽略了装配的中间过程,必然会遗漏很多装配细节,难以确定装配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人手以及装配工具的操作空间。于是将虚拟现实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虚拟装配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工作人员可以在沉浸式的环境中以更加逼真、自然的方式来模拟装配过程,进行可装配性设计。

飞机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协同、反复迭代、逐次逼近的过程。飞机设计中,论证和方案阶段虽然只占总研制工作量或费用的20%~30%,但对飞机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程度却占70%~80%。大型飞机构成复杂,除结构和动力装置外,还包括空调、自动飞行、通讯、电源、飞行操纵、燃油、液压、起落架、导航、气动、氧气等系统;组成零部件多,如C919大型客机由30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使得方案阶段的飞机总体布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受到结构空间的限制和多学科耦合的影响,在根据舒适性和经济性要求保证客舱和货舱空间后,系统/设备的布置空间十分紧张;同时,总体布置中还要考虑可装配性、维修性、测试性等要求。为避免设计缺陷向下游传递,尽早发现设计缺陷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目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在C919数字样机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广泛应用数字化预装配技术,这样在设计阶段就能及时地发现产品装配、系统/设备布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避免设计缺陷从而达到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数字化预装配技术是在CAD平台产品数字化定义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产品的装配过程,达到在零件进行加工前就进行配合检查的目的,主要用

于在研制过程中及时进行装配干涉检查、装配及拆卸工艺路径规划等。

3.项目目标

在大型客机的设计过程中构建一个全机数字样机仿真协调环境,进行实时交互,多地点和协同评审的数字化虚拟装配的研究。主要实现手段是在商业软件的基本架构之上,进行自定义开发,并研制出满足要求的接口软件。通过开发满足需求的软件环境,并配合所需的相关科研仪器和最新硬件技术包括数据手套,头盔,位置跟踪系统等,搭建大型客机的数字化仿真设计交互操作环境,提供具有沉浸感的虚拟样机可视化设计,分析,验证,展示的手段和环境,进行虚拟装配,在各种虚拟环境中真实的模拟系统的运动,并对其在各种工况下的运动进行仿真分析,观察并试验各组成不见的相互运动情况,在计算机上方便地修改设计缺陷,仿真试验不同的设计方案,直至获得最优设计方案。

4.项目工作内容制定

通过与设计部门的多次会议讨论协商,根据项目目标,针对设计仿真系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项目制定了以下工作内容:

①研究环境房间的搭建,装修;

②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搭建,调试;

③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二次开发研究,应用。

5. 项目实施

5.1研究环境房间搭建实施

项目实施前,组织召开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协调会议,确认了研究环境的搭建要求:

投影机龙门架设计载重3吨,实际载重要达到2吨以上;

研究环境房间按甲方设计效果图及国家相关标准施工;

研究环境房间按视听室的要求装修及系统集成,所有隐蔽工程及施工所用材料由甲方认可后方能开工,轻钢龙骨吸音吊顶,墙面做软包,地上

铺地毯,具体规格以施工方案为准。

同时,提交了研究环境房间的设计效果图。

2011年3月~2011年4月,研究环境房间搭建和装修项目进行了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周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通报项目进展的最新进度,就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改进意见,应用于接下来的工作。

2011年4月底,研究环境房间的搭建装修项目完成,完成效果如下图。

研究环境房间宽13米,长18米,共有78个座位,用于显示图像的投影幕宽12米,高4米。演示厅环境达到了项目制定的要求。

演示厅的建成,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最新成果提供了一个三维立体展示的平台;同时,总体部可以协调多个设计部门在这里就C919大型客机数字样机的结构模型,动力装置,管路结构等方案进行评估,及时地发现产品装配、系统/设备布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避免设计缺陷从而达到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5.2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建立

在项目协调的过程中,总体部门提出了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交互设备进行辅助设计的需求,四性与产品设计研究部也提出了希望可以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通过交互的方式进行实用性验证,以及维修维护工作。通过对需求的研究,现有设计平台的分析,经过反复的讨论,形成了一套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方案,主要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两个部分:

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

系统简介:

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以PTC公司的DIVISION MOCKUP 软件为平台,结合数据头盔和数据手套搭建的模拟装配系统。

装配系统数据来源:通过CATIA2PV转换器,将CATIA软件中已经设计好的数字样机模型经过轻量化转换成为DIVISION MOCKUP 可以读取的.VDI格式,导入DIVISION MOCKUP软件。

实现过程:模型数据导入Mockup软件后,使用者佩戴数据手套进行操作,数据手套的传感器对手指运动过程进行记录,MOCKUP软件通过TRACKD,RAPIDVRM数据接口对记录的数据进行读取,并将读取到的数据手套各关节的数据与二次开发的虚拟手各个关节点进行映射,使得虚拟手的运动与使用者手的运动同步,实现抓取功能,从而进行虚拟仿真模拟装配。

系统主要包括了硬件系统,软件平台,和针对现有系统进行的二次开发:

5.2.1硬件系统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功能,设计了如下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包括了显示系统和交互定位系统两个部分:

5.2.2 交互定位系统

本方案选用的是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

1. 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简介

IS-900系统是一个基于惯性和超声追踪混合技术的6自由度(6-DOF)追踪系统,它避免了金属的干扰,高精确,低延迟的即时数据输出,让您的画面动作更流畅,更准确。小巧的头部追踪可以很方便的放置在任何位置(如:眼镜框上方)。便利的无线模块(选配)可以让你摆脱线的束搏,感受更真实。

2. 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组成

IS-900 系统硬件由超声波发射条,追踪设备和处理器组成。

本次项目中选用了IS-900 SIMTracker处理器,12根超声波发射条,以及

头部追踪器,交互追踪手柄,手部追踪器三个外设用于交互应用。

3. 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主机和装有应用程序的工作站通过以太网或者串口连接进行数据通讯,超声波发射条按照地址位依次安装在跟踪区域的上方,发射超声波信号,在头部追踪器,手部追踪器等外设上有超声波接收装置,接收超声波发射条所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外设中的无线传输装置传回至主机,主机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从而完成一次数据的采集。

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工作原理

4. 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的优势

现有技术的追踪方式包括电磁追踪,光学追踪,以及超声波追踪,和其他两种追踪定位技术相比,超声波定位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不受金属环境、超声波噪音和光学干扰

传感器在设计上摒弃超声源“视线(line of sight)”封锁

在整个追踪过程上保持一致的准确性

应用于从小型座舱模拟器到大型广播室

一次性系统标定在带超声源精确位置映射的初始安装期间完成

出色的动作预测算法

无线追踪设备

追踪设备集成到OEM 应用软件中

Intersense超声波定位系统因为其使用的灵活,较高的数据精度,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成为了这次选择的定位装置。

5.2.3 三维立体显示系统

在这次项目中,设计了两种立体显示系统:数据头盔立体显示系统和立体投影显示系统。

1. 数据头盔立体显示系统

在本次方案中,采用了NVISor SX60头戴式显示器作为立体显示设备。

NVISor SX60头戴式显示器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微显示

屏和特制光学元件,是一款虚拟现实领域专用的数据头盔,,

可显示宽视域格式图像,视觉清晰度极高。NVISor SX60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用户可以对头盔显示器进行轻松调

节,包括双眼间距离、眼睛间隙(针对戴眼镜人士设计)

以及头部固定装置(用于平衡和调整数据头盔)。为使用

者带来完全沉浸式的体验。

NVISor SX60配有外部安装节点,能够安装大部分头部跟踪器,包括InterSense公司的IS-300和InertiaCube2以及Ascension公司的flock of bird 位置追踪器和3D-Bird位置追踪器,也可与InterSense的IS-900六自由度动作跟踪器配合使用。

在本次方案中,配合Intersense定位系统的头部追踪器一起使用,形成一个单人沉浸式的CAVE环境。

2. 立体投影显示系统

在本次系统中,采用一台立体投影机作为立体显示设备。

将Intersense定位系统的头部追踪器安装在立体眼镜上,这样,立体场景的模型会随着佩戴带有头部追踪器的人的视点移动而移动,与数据头盔不同,立体投影显示系统的立体图像是投在投影幕上,这样的话只要其他

参与者也佩戴立体眼镜,同样可以看到立体图

像,并且跟随着主视点人的视点一起移动。通过

这种方式,可以进行多人的项目评估,讨论,从

而得出最佳方案。

3. 项目照片

5.2.4软件平台设计

软件系统工作原理图

通过与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部门进行多次会议沟通,C919大型客机数字样机模型的设计是在CATIA软件中完成的。但是,对于数据信息完整的CATIA 模型来说,模型的数据量特别大,并且,相当大的一部分信息在交互使用的过程中是不会用到的,因此,将原有的信息量庞大的数据模型进行轻量化,保留数据的关键信息,从而保证在交互过程中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软件平台采用PTC公司的DIVISION MOCKUP软件。

PTC的DIVISION MOCKUP是专业的数字样机应用软件,被许多业界领先的制造业公司所采用。从概念设计到设计综合和支持服务,它的使用惯穿于产品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DIVISION MOCKUP在国内的用户中有着深厚的应用基础。因此,推荐用户使用基于PTC DIVISION MOCKUP的系列解决方案。

DIVISION 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可视化、共享、检查和理解虚拟设计的工具。使用它的个别配置的选项,制造商可以扩充丰富的核心功能,以完成建立仿真、研究人为因素和外观检查定型等特殊工作。另外,高效的数据准备过程支持频繁的设计检查,促进了更快速的问题确定和跟踪。

通过硬件平台采集的数据,采用TRACKD和RapidVRM这两个软件读入DIVISION MOCKUP软件中,并与软件中虚拟的人物模型进行绑定。

在Trackd的工作状态下,应用软件本身并不直接访问外围设备,而是通过中间件Trackd来访问外围设备。也就是说外围设备中的感应数据首先被传输给Trackd,Trackd负责将收集到的数据发往指定的共享内存(Share Memory),而应用软件所做的只是到指定的共享内存(Share Memory)中去读取数据。事实上,这是一种相当先进的理念。应用软件的开发商从此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集中

到应用本身,而无需为种类繁多的外围设备而烦恼了。而Trackd从此将有机会成为3D接入设备的工业标准。

RapidVRM是DIVISION Mockup 2000i2和Trackd之间最新的增强型接口,主要负责对运动追踪系统和交互设备的信号收集。这一个解决方案可支持多达32个传感单元(sensors),31个按键(buttons)以及15个运动阻尼(valuators)同时工作。支持的平台有WINDOWS,IRIX,HPUX,和Solaris。

RapidVRM支持和各类型(大型或小型)的沉浸式显示系统协同工作,并帮助应用程序(DIVISION Mockup2000i2)获得六自由度追踪和沉浸式交互技术带来的优势。RapidVRM支持所有Trackd支持的跟踪及交互设备。

在完成了和软件中虚拟人物的绑定之后,可以模拟过程规划、装配/拆装序列、产品操作以及交互式培训教育设计。可以使用智能模型仿真动作来建立动画路径和序列。为了逼真地模拟产品功能,它提供了选择、移动、删除、干涉碰撞、播放声音、更改颜色和更改光线等交互动作。

5.3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二次开发研究,应用。

在现有的三维设计软件和虚拟现实软件中,针对于虚拟装配和虚拟维修,有下列几项功能不完善:

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选取零件时,只会在模型的结构树中出现零件的名称,无法实时显示零件的各种属性;

使用这在虚拟环境中将零件拆卸之后,用虚拟手再进行安装时零件无法放回到初始的设计位置,使用者只能在菜单中选择“复位”才能将零件

恢复至初始的设计位置,这显然不能满足虚拟维修的要求;

在现有的虚拟现实软件中,零件之间的碰撞情况一般是在两个零件静止的条件下通过计算得出的,而在虚拟装配的过程中,当虚拟手将零件拿

起后,和其他零件发生碰撞时,碰撞的情况应当是实时的现实出来,这

样,设计人员才能了解装配顺序是否合理,正确。

针对上述在虚拟装配和虚拟维修过程中不完善的功能,在DIVISION MOCKUP软件的平台上进行了二次开发:

建立数字样机模型的电子标签

数字样机模型的电子标签主要包含两种方式:

A. 针对全机关键结构部分,如驾驶舱,舱门,机翼,尾翼等机构,通过功能按钮触发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内容为对相应结构进行功能性介绍;

B. 对数字样机模型的大多数零件添加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上显示的内容包括对

应零件的名称,尺寸,材质,重量等零件的属性,以及零件的作用等信息,这些信息针对不同的零件可以定制显示。

电子标签的触发方式为:当虚拟手碰到零件或者抓取零件时,电子标签就会显示出当前零件的各种属性,当虚拟手离开零件时,电子标签将会消失。

零件安装位置检测

数字样机模型设计工作完成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零件的装配工作。

如果要使使零件安装在正确的位置,需要知道零件初始位置,然后将零件放下的位置与初始位置进行比对,当这个差值小于预先设置的值的时候,零件便可以吸附在正确的位置。

零件装配过程中实时碰撞检测

干涉检查是构成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进行虚拟装配的前提。在虚拟装配环境下对零部件进行干涉检查,以确定零部件的有效性。

动态干涉检查通过事件触发的方式,当数字样机模型的零件有碰撞事件产生时,零件的外表面将由原先的纹理文件转换为线框表面,显示出干涉面,并在切面方向进行标明。(实现方案见系统二次开发报告。)

采用这种虚拟装配的方法,可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可以直接检查机械系统各个零部件在空间的装配情况并能及时的发现是否发生干涉,方便快捷的展示了产品装配的全部过程,生动直观地分析、验证与改善产品的可装配性,这种可视化设计和分析,不但减少了设计成本,而且提高了设计质量。

6. 时间节点要求及执行情况

① 研究房间的搭建、装修 2011.1.20-2011.3.30 ② 虚拟仿真模拟装备系统搭建、调试 2011.9.1-2011.10.30 ③ 虚拟仿真模拟装配系统二次开发研究、应用 2011.8.1-2011.10.30

7. 项目成果对项目研制产生的积极影响

此次项目的顺利完成,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最新成果提供了一个三维立体展示的平台;同时,总体部可以协调多个设计部门在这里就C919大型客机数字样机的结构模型,动力装置,管路结构等方案进行评估,及时地发现产品装配、系统/设备布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避免设计缺陷从而达到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软件项目总结报告

软件项目总结报告范文 1引言 1.1编写目的 XXX公司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基本完成。写此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以方便我们在以后的项目开发中来更好的实施项目的订制开发; 让我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有更多的有据的资料来规范我们的开发过程和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从而创造更多公司效益。 1.2背景 项目名称:XXX业务管理系统 软件名称:XXX业务系统 客户:XXX 用户:XXX员工 1.3参考资料 项目开发文档: 1.软件开发数据模型:PDM_OperationSystem20070831.pdm 2.数据库开发文档: XXX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0.doc 3.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4.软件使用手册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功能说明3.0.doc 5.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6.软件中使用到的第三方控件:ComponentArt Web.UI 2006.1252 for https://www.doczj.com/doc/c211946176.html,2.0.rar 7.软件中使用的安全Ikey驱动:Ikey Driver.rar 以上参考资料是截止2007-08-31是最新的资料文档。如有修改,即使修改此处的参考文档名称。 2开发工作评价 2.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1.系统开发已历时快1年的时间了 2.开发的反复性比较多。 3.对客户的需求理解不是很透彻。

综合以上,此项目的开发效率不是很高,相反有相当一定时间的浪费。 2.2对产品功能的评价 经过我们公司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协作,XXX业务管理系统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客户的业务流需求。经过对客户使用过程的观察,此项目开发的还是比较成功,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前期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缺陷和部分代码的构建缺陷、客户需求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定的时间来维护客户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和存在的debug。总的来说,此系统的功能开发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2.3对技术方法的总结 在此项目中使用到技术和工具: 1.使用代码生成器:使用代码生成器 [动软.Net代码自动生成器],此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码效率,从而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程。在以后的项目中,我们要尽量的来使用一些类似的工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最好是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代码生成工具,更大限度的节省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 2.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 工具来建立系统数据库模型,以方便程序员很好的理解业务流和掌握系统架构者的架构思想,更好的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要更好的来完成系统的前期数据库模型的建立,最大的来优化系统功能。 3.使用第三方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ComponentArt Web.UI 第三方控件。此控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软件界面的需求,从而也给软件的操作带来了方便。本项目中只使用了ComponentArt Web.UI一种第三方控件,在今后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要继续使用第三方的控件。这样以来,无论是针对软件界面的美观性、友好性来说、易操作性而言,还是针对系统开发效率而言,这都是很好途径。但需要意的是:在是使用第三方控件时,要谨慎的选择一些网络中的比较常见的第三方控件。 4.使用自定义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自定义控件(GhdGridView),此自定义控件可以很好的统一系统中的所有信息显示表格样式。如客户对数据显示样式有什么新的意见,我就不需要修改每一个页面的表格样式,我们只需要修改GhdGridView控件的样式,系统中的所有继承自GhdGridView的表格样式都可以改变。 5.系统开发框架:此系统的框架使用的是简单三层结构,此框架在开发一些中小软件是比较实用的。但是我们要是可以开发出自己的框架,把一些通用的功能开发到框架中。这样以来,在以后的系统开发中,针对系统中一些通用的功能就不需要再开发,从而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减少很多维护费用。使我们的技术不断的更加成熟。 6.系统安全加密:此系统中针对客户提出的系统安全问题,我们采用了Ikey加密硬件钥匙来验证客户端登陆客户的合法性,此Ikey钥匙可以绑定到一个系统使用用户,也可以让多个用户来使用一个加密钥匙来验证登陆系统的合法性。这样以来,即使用户的密码不慎丢失,或者被不法人员取得(不法人员他也是无法登陆到我们的系统中来),这样就最大的提高了我们系统的安全性。Ikey加密钥匙是很好的加密B/S架构软件的硬件工具,在以后的软件安全方面可以借鉴。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1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 完成日期2014年6月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 ———交流异步电机动态仿真 一 设计目的 1.了解交流异步电机的原理,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 设计交流异步电机动态结构系统; 3.掌握交流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二 设计及Matlab 仿真过程 异步电机工作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仿真异步电机在空载启动和加载过程中的转速和电流变化过程。仿真电动机参数如下: 1.85, 2.658,0.2941,0.2898,0.2838s r s r m R R L H L H L H =Ω=Ω===, 20.1284Nm s ,2,380,50Hz p N N J n U V f =?===,此外,中间需要计算的参数如下: 21m s r L L L σ=-,r r r L T R =,22 2 s r r m t r R L R L R L +=,10N m TL =?。αβ坐标系状态方程: 其中,状态变量: 输入变量: 电磁转矩: 2p m p s r s L r d ()d n L n i i T t JL J βααωψψβ=--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ααβαψψωψ=--+r m r r s r r d 1d L i t T T ββαβψψωψ=-++22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ααβαα σψωψ+=+-+22 s s r r m m m s r r s s 2 r r r r d d i R L R L L L L i u t L T L L ββαββ σψωψ+=--+[ ] T r r s s X i i αβαβωψψ=[ ] T s s L U u u T αβ=()p m e s s s s r n L T i i L βααβ ψψ=-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项目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年度工作总结报告ppt 1.1编写目的 XXX公司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基本完成。写此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以方便我们在以后的项目开发中来更好的实施项目的订制开发; 让我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有更多的有据的资料来规范我们的开发过程和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从而创造更多公司效益。 1.2背景 项目名称:XXX业务管理系统 软件名称:XXX业务系统 客户:XXX 用户:XXX员工 1.3参考资料 项目开发文档: 1.软件开发数据模型:PDM_OperationSystem20070831.pdm 2.数据库开发文档:XXX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0.doc 3.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4.软件使用手册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功能说明3.0.doc 5.软件业务流程参考:XXX业务管理系统流程说明.doc 6.软件中使用到的第三方控件:ComponentArt Web.UI 2006.1252 for https://www.doczj.com/doc/c211946176.html,2.0.rar 7.软件中使用的安全Ikey驱动:Ikey Driver.rar 以上参考资料是截止2007-08-31是最新的资料文档。如有修改,即使修改此处的参考文档名称。 2开发工作评价 2.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1.系统开发已历时快1年的时间了 2.开发的反复性比较多。 3.对客户的需求理解不是很透彻。 综合以上,此项目的开发效率不是很高,相反有相当一定时间的浪费。

2.2对产品功能的评价 经过我们公司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协作,XXX业务管理系统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客户的业务流需求。经过对客户使用过程的观察,此项目开发的还是比较成功,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前期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缺陷和部分代码的构建缺陷、客户需求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定的时间来维护客户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和存在的debug。总的来说,此系统的功能开发还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2.3对技术方法的总结 在此项目中使用到技术和工具: 1.使用代码生成器:使用代码生成器[动软.Net代码自动生成器],此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码效率,从而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程。在以后的项目中,我们要尽量的来使用一些类似的工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是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代码生成工具,更大限度的节省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 2.使用数据库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 工具来建立系统数据库模型,以方便程序员很好的理解业务流和掌握系统架构者的架构思想,更好的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我们要更好的来完成系统的前期数据库模型的 建立,的来优化系统功能。 3.使用第三方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ComponentArt Web.UI 第三方控件。此控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对软件界面的需求,从而也给软件的操作带来了方便。本项目中只使用了ComponentArt Web.UI一种第三方控件,在今后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要继续使用第三方的控件。这样以来,无论是针对软件界面的美观性、友好性来说、易操作性而言,还是针对系统开发效率而言,这都是很好途径。但需要意的是:在是使用第三方控件时,要谨慎的选择一些网络中的比较常见的第三方控件。 4.使用自定义控件:此系统中使用了自定义控件(GhdGridView),此自定义控件可以很好的统一系统中的所有信息显示表格样式。如客户对数据显示样式有什么新的意见,我就不需要修改每一个页面的表格样式,我们只需要修改GhdGridView控件的样式,系统中的所有继承自GhdGridView的表格样式都可以改变。 5.系统开发框架:此系统的框架使用的是简单三层结构,此框架在开发一些中小软件是比较实用的。但是我们要是可以开发出自己的框架,把一些通用的功能开发到框架中。这样以来,在以后的系统开发中,针对系统中一些通用的功能就不需要再开发,从而也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减少很多维护费用。使我们的技术不断的更加成熟。

最新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最新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最新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自2月份开始,我一直在跟进xx银行项目的测试工作,至此为止已近6个月时间,从公司内部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再到uat测试,以及投产前的系统压力测试等等。从开始到项目即将结束,一步步走过来。本次项目中,我作为测试环节的主力人员之一,仅对此项目中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一、项目测试进度控制。项目的测试进度主要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的,完全按照项目组计划要求完成测试任务、提交测试类相关文档,包括测试案例的完善、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缺陷跟踪以及bug回归测试等。协调项目的内部测试工作,本此项目中测试小组一共组织了四轮次系统全面测试工作,认真配合项目工作,共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测试的问题跟踪及处理采用每日进行修改问题回归测试工作,每日同步更新问题跟踪单的模式,按照规划时间完成系统更新测试。 二、项目组内部成员关系处理。在项目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大家相处融洽,项目组内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各模块负责人学习模块功能处理方式,向业务人员了解系统

中涉及的业务知识点,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模块功能测试。鉴于之前辖内对公交易系统和中行对公项目的经验,也向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完善性意见。 三、协调用户测试方面。用户验收测试是项目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最终把关阶段,业务人员结合日常业务处理情况对系统进行的尝试性使用过程。本次项目客户测试方面也是我个人觉得不够安全感一个主要方面,客户测试介入力度太小,尽管我们已经很多次电话催促业务人员测试,每次联系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测试,他们来到项目组开发现场测试,也仅仅一两个小时时间,简单的进行验证操作即可。xx银行利用两批系统培训的时间安排了两次分行集中测试,也算给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从中也暴露出不少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项目组均已解决。最新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四、测试成效方面。中信系统测试中,共记录问题及客户新增需求825个,其中bug数量512个、系统完善类问题225个,新增需求类问题88个。组织了四轮次内部系统全面测试工作,兼顾日常系统更新测试工作,最大限度的进行了内部质量把关。配合外包公司一同进行系统压力测试及稳定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刘峰 7.2.2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学习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2.记录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掌握时间相应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二阶系统G(s)=10/(s2+2s+10)

键入程序,观察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录系统的闭环根、阻尼比、无阻尼振荡频率;记录实际测去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过渡时间,并与理论值比较。 (1)实验程序如下: num=[10]; den=[1 2 10];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2)再键入: damp(den); step(num,den); [y x t]=step(num,den); [y,t’] 可得实验结果如下:

记录实际测取的峰值大小、峰值时间、过渡时间,并与理论计算值值比较 实际值理论值 峰值 1.3473 1.2975

峰值时间 1.0928 1.0649 过渡时间+%5 2.4836 2.6352 +%2 3.4771 3.5136 2. 二阶系统G(s)=10/(s2+2s+10) 试验程序如下: num0=[10]; den0=[1 2 10]; step(num0,den0); hold on; num1=[10]; den1=[1 6.32 10]; step(num1,den1); hold on; num2=[10]; den2=[1 12.64 10]; step(num2,den2); 响应曲线:

(2)修改参数,分别实现w n1= (1/2)w n0和w n1= 2w n0响应曲线试验程序: num0=[10]; den0=[1 2 10]; step(num0,den0); hold on; num1=[2.5]; den1=[1 1 2.5]; step(num1,den1); hold on; num2=[40]; den2=[1 4 40]; step(num2,den2); 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院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6.6.6-2016.6.19 手机: 工业大学教务处

*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

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摘要: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分析了系统开环时倒立摆的不稳定性,运用根轨迹法设计了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零极点以保证系统稳定。采用固高科技所提供的控制器程序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分析,将电脑与倒立摆连接进行实时控制。在MATLAB中分析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指标,检验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0.引言 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可以分为倒立摆和顺摆。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课程加深了理解。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许多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人员一直将它视为典型的研究对象,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中以一阶倒立摆为被控对象,了解了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1.系统建模 一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和系统框图如下。其基本的工作过程是光电码盘1采集伺服小车的速度、位移信号并反馈给伺服和运动控制卡,光电码盘2采集摆杆的角度、角速度信号并反馈给运动控制卡,计算机从运动控制卡中读取实时数据,确定控制决策(小车运动方向、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运动控制卡来实现该控制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小车运动从而保持摆杆平衡。 图1 一级倒立摆结构示意图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doc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测试进度控制。项目的测试进度主要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的,完全按照项目组计划要求完成测试任务、提交测试类相关文档,包括测试案例的完善、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缺陷跟踪以及BUG回归测试等。协调项目的内部测试工作,本此项目中测试小组一共组织了四轮次系统全面测试工作,认真配合项目工作,共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测试的问题跟踪及处理采用每日进行修改问题回归测试工作,每日同步更新问题跟踪单的模式,按照规划时间完成系统更新测试。 二、项目组内部成员关系处理。在项目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大家相处融洽,项目组内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各模块负责人学习模块功能处理方式,向业务人员了解系统中涉及的业务知识点,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模块功能测试。鉴于之前辖内对公交易系统和中行对公项目的经验,也向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完善性意见。 三、协调用户测试方面。用户验收测试是项目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最终把关阶段,业务人员结合日常业务处理情况对系统进行的

尝试性使用过程。本次项目客户测试方面也是我个人觉得不够安全感一个主要方面,客户测试介入力度太小,尽管我们已经很多次电话催促业务人员测试,每次联系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测试,他们来到项目组开发现场测试,也仅仅一两个小时时间,简单的进行验证操作即可。xx银行利用两批系统培训的时间安排了两次分行集中测试,也算给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从中也暴露出不少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项目组均已解决。[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四、个人得失方面。作为此次项目测试的负责人,对于日常的测试流程、测试任务分配、测试执行、缺陷跟踪、协调内部测试及协调客户测试方面能力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理清了项目整个过程中测试小组的工作过程以及后期的项目移交工作。同时也对各子系统相应的业务知识有了更进一步认知。相关业务知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测试技能及测试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习。更好的吸收项目经验,做好以后的补丁测试工作及其他项目的测试工作。

DDC单回路PID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时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2011-- 2012 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 题目:DDC单回路PID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时仿真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朱耀春 设计周数:一周 成绩:

日期:2012 年 6 月20 日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设计目的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对DDC 直接数字闭环控制的仿真加深对课程容的理解。 2.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多人合作完成DDC 直接数字闭环控制的仿真设计,学会A/D 、D/A 转换模块的使用。通过手动编写PID 运算式掌握数字PID 控制器的设计与整定的方法,并做出模拟计算机对象飞升特性曲线,熟练掌握DDC 单回路控制程序编制及调试方法。 二、 设计正文 1.设计思想 本课程设计利用Turboc2.1开发环境,通过手动编写C 语言程序完成PID 控制器的设计,A/D 、D/A 转换,绘出PID 阶跃响应曲线与被控对象动态特性曲线。整个设计程序模块包含了PID 配置模块,PLCD-780定时采样、定时输出模块,PID 手/自动切换模块(按键控制)及绘图显示模块。 设计中,通过设定合理的PID 参数,控制PLCD-780完成模拟计算机所搭接二阶惯性环节数据的采集,并通过绘图程序获得对象阶跃响应曲线。 2. 设计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1.1)配备微型计算机一台,系统软件Windows 98或DOS (不使用无直接I/O 能力的NT 或XP 系统), 装Turbo C 2.0/3.0集成开发环境软件; (1.2)配备模拟计算机一台(XMN-1型), 通用数据采集控制板一块(PLCD-780型); (1.3)复习Turboc2.0并参照说明书学习PLCD-780的使用 (2) PID 的设计 (2.1)PID 的离散化 理想微分PID 算法的传递函数形式为:??? ? ??++=s T s T K s G d i p 11)( 采用向后差分法对上式进行离散,得出其差分方程形式为: u[k]=u[k-1]+q0*e[2]+q1*e[1]+q2*e[0]; 其中各项系数为: q0=kp*(1+T/Ti+Td/T); q1=-kp*(1+2*Td/T);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风力摆控制系统 学院: 计算机学院 项目:风力摆控制系统 负责人:王贤朝 指导老师:张保定 时间: 2017年5月20日

摘要 本系统采用K60开发板作为控制中心,与万向节、摆杆、直流风机(无刷 电机+扇叶)、激光头、反馈装置一起构成摆杆运动状态与风机速度分配的双闭 环调速系统。单片机输出可变的PWM波给电机调速器,控制4个方向上风机的风速,从而产生大小不同的力。利用加速度计模块MPU6050,准确测出摆杆移动的位置与中心点位置之间的关系,采样后反馈给单片机,使风机及时矫正,防止脱离运动轨迹。使用指南针模块判别方向,控制系统向指定方向偏移。控制方式采用PID算法,比例环节进行快速响应,积分环节实现无静差,微分环节减小超调,加快动态响应。从而使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很好地实现自由摆运动、快速制动静止、画圆、指定方向偏移,具有很好地稳定性。 关键词:K60、空心杯电机、MPU6050、PID、无线蓝牙 目录 一、系统方案.............................................. 1.1 系统基本方案...................................... 1.1.1 控制方案设计................................ 1.1.2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1.2 各部分方案选择与论证 (1) 1.2.1电机选择 (1) 1.2.2 电机驱动的选择.............................. 1.2.3 摆杆与横杆的连接选择........................

系统项目工作总结报告文档

系统项目工作总结报告文档 System project work summary report documen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系统项目工作总结报告文档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自2月份开始,我一直在跟进xx银行w-xxND1S2.0项目 的测试工作,至此为止已近6个月时间,从公司内部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再到UAT测试,以及投产前的系统压力测试等等。从开始到项目即将结束,一步步走过来。本次项目中,我作为测试环节的主力人员之一,仅对此项目中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一、项目测试进度控制。项目的测试进度主要是按照项 目计划进行的,完全按照项目组计划要求完成测试任务、提交测试类相关文档,包括测试案例的完善、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缺陷跟踪以及BUG回归测试等。协调项目的内部测试工作,本此项目中测试小组一共组织了四轮次系统全面测试工作,认真配合项目工作,共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测试的问题跟踪及处理采用每日进行修改问题回归测试工作,每日同步更新问题跟踪单的模式,按照规划时间完成系统更新测试。 二、项目组内部成员关系处理。在项目工作的这几个月 里大家相处融洽,项目组内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向

各模块负责人学习模块功能处理方式,向业务人员了解系统中涉及的业务知识点,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模块功能测试。鉴于之前辖内对公交易系统和中行对公项目的经验,也向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完善性意见。 三、协调用户测试方面。用户验收测试是项目测试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最终把关阶段,业务人员结合日常业务处理情况对系统进行的尝试性使用过程。本次项目客户测试方面也是我个人觉得不够安全感一个主要方面,客户测试介入力度太小,尽管我们已经很多次电话催促业务人员测试,每次联系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测试,他们来到项目组开发现场测试,也仅仅一两个小时时间,简单的进行验证操作即可。xx银行利用两批系统培训的时间安排了两次分行集中测试,也算给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从中也暴露出不少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项目组均已解决。[ ] 四、测试成效方面。中信X-FUNDS2.0系统测试中,共记 录问题及客户新增需求825个,其中BUG数量512个、系统完善类问题225个,新增需求类问题88个。组织了四轮次内部 系统全面测试工作,兼顾日常系统更新测试工作,最大限度的进行了内部质量把关。配合外包公司一同进行系统压力测试及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符合客户要求。现中信X-FUNDS2.0系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自2月份开始,我一直在跟进xx银行w-xxND1S2.0项目的测试工作,至此为止已近6个月时间,从公司内部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再到UAT测试,以及投产前的系统压力测试等等。从开始到项目即将结束,一步步走过来。本次项目中,我作为测试环节的主力人员之一,仅对此项目中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一、项目测试进度控制。项目的测试进度主要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的,完全按照项目组计划要求完成测试任务、提交测试类相关文档,包括测试案例的完善、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缺陷跟踪以及BUG 回归测试等。协调项目的内部测试工作,本此项目中测试小组一共组织了四轮次系统全面测试工作,认真配合项目工作,共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测试的问题跟踪及处理采用每日进行修改问题回归测试工作,每日同步更新问题跟踪单的模式,按照规划时间完成系统更新测试。 二、项目组内部成员关系处理。在项目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大家相处融洽,项目组内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各模块负责人学习模块功能处理方式,向业务人员了解系统中涉及的业务知识点,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模块功能测试。鉴于之前辖内对公交易系统和中行对公项目的经验,也向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完善性意见。 三、协调用户测试方面。用户验收测试是项目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最终把关阶段,业务人员结合日常业

务处理情况对系统进行的尝试性使用过程。本次项目客户测试方面也是我个人觉得不够安全感一个主要方面,客户测试介入力度太小,尽管我们已经很多次电话催促业务人员测试,每次联系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测试,他们来到项目组开发现场测试,也仅仅一两个小时时间,简单的进行验证操作即可。xx银行利用两批系统培训的时间安排了两次分行集中测试,也算给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从中也暴露出不少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项目组均已解决。[ ] 四、测试成效方面。中信X-FUNDS2.0系统测试中,共记录问题及客户新增需求825个,其中BUG数量512个、系统完善类问题225个,新增需求类问题88个。组织了四轮次内部系统全面测试工作,兼顾日常系统更新测试工作,最大限度的进行了内部质量把关。配合外包公司一同进行系统压力测试及稳定性测试,测试结果符合客户要求。现中信X-FUNDS2.0系统临近投产实施工作,测试组还将继续配合配合项目投产工作及投产后的补丁更新测试工作。 四、个人得失方面。作为此次项目测试的负责人,对于日常的测试流程、测试任务分配、测试执行、缺陷跟踪、协调内部测试及协调客户测试方面能力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理清了项目整个过程中测试小组的工作过程以及后期的项目移交工作。同时也对各子系统相应的业务知识有了更进一步认知。相关业务知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测试技能及测试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习。更好的吸收项目经验,做好以后的补丁测试工作及其他项目的测试工作。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剖析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2013 年 6 月

目录实验一 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一)实验二 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二)实验三 MATLAB语言的程序设计 实验四 MATLAB的图形绘制 实验五基于SIMULINK的系统仿真 实验六控制系统的频域与时域分析 实验七控制系统PID校正器设计法 实验八线性方程组求解及函数求极值

实验一 MATLAB环境的熟悉与基本运算(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 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 二、实验基本原理 1.熟悉MATLAB环境: 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帮助信息浏览器、工作空间浏览器、文件和搜索路径浏览器。 2.掌握MA TLAB常用命令 表1 MA TLAB常用命令 3.MATLAB变量与运算符 3.1变量命名规则 3.2 MATLAB的各种常用运算符 表3 MATLAB关系运算符 表4 MATLAB逻辑运算符

| Or 逻辑或 ~ Not 逻辑非 Xor 逻辑异或 符号功能说明示例符号功能说明示例 :1:1:4;1:2:11 . ;分隔行.. ,分隔列… ()% 注释 [] 构成向量、矩阵!调用操作系统命令 {} 构成单元数组= 用于赋值 4.MATLAB的一维、二维数组的寻访 表6 子数组访问与赋值常用的相关指令格式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计算机 四.实验程序及结果 1、新建一个文件夹(自己的名字命名,在机器的最后一个盘符) 2、启动MATLAB,将该文件夹添加到MATLAB路径管理器中。 3、学习使用help命令。

过程控制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DDC控制特点; 2.熟悉CS4100实验装置,掌握液位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构成; 3.熟悉智能仪表参数调整方法及各参数含义; 4.掌握由CS4100实验装置设计流量比值控制、液位串接控制、液位前馈反馈控制及四水箱解耦控制等设计方法; 5.掌握实验测定法建模,并以纯滞后水箱温度控制系统作为工程案例,掌握纯滞后水箱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并用DDC控制方案完成控制算法的设计及系统调试。 以水箱流量比值控制、水箱液位串接控制、水箱液位前馈反馈控制及四水箱解耦控制为被被控对象,完成系统管路设计、电气线路设计、控制方案确定、系统调试、调试结果分析等过程的训练。以纯滞后水箱作为被控对象,以第二个水箱长滞后温度作为被控量,完成从实验测定法模型建立、管路设计、线路设计、控制方案确定、系统调试、结果分析等过程的训练。 具体要求为: 1)检索资料,熟悉传感器、执行器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 2)熟悉CS4100过控实验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行管路设计及硬件接线; 3)掌握纯滞后水箱温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建立数学模型; 4)掌握智能仪表参数调节方法; 5)进行控制方案设计,结合具体数学模型,计算系统所能达到性能指标,并通过仿真掌握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 6)掌握系统联调的步骤方法,调试参数的记录方法,动态曲线的测定记录方法。记录实验数据,采用数值处理方法和相关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记录实验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7)撰写实验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具体要求见:(五)实践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器件 1.CS4100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2.PC机(组态软件) 3.P909智能仪表若干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新版】

编号:_____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4 页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软件系统项目工作总结 自2月份开始,我一直在跟进xx银行w-xxND1S2.0项目的测试工作,至此为止已近6个月时间,从公司内部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再到UAT测试,以及投产前的系统压力测试等等。从开始到项目即将结束,一步步走过来。本次项目中,我作为测试环节的主力人员之一,仅对此项目中测试工作进行总结。 一、项目测试进度控制。项目的测试进度主要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的,完全按照项目组计划要求完成测试任务、提交测试类相关文档,包括测试案例的完善、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缺陷跟踪以及BUG回归测试等。协调项目的内部测试工作,本此项目中测试小组一共组织了四轮次系统全面测试工作,认真配合项目工作,共同保证项目质量。项目测试的问题跟踪及处理采用每日进行修改问题回归测试工作,每日同步更新问题跟踪单的模式,按照规划时间完成系统更新测试。 二、项目组内部成员关系处理。在项目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大家相处融洽,项目组内部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各模块负责人学习模块功能处理方式,向业务人员了解系统中涉及的业务知识点,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模块功能测试。鉴于之前辖内对公交易系统和中行对公项目的经验,也向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完善性意见。 三、协调用户测试方面。用户验收测试是项目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项目验收阶段的最终把关阶段,业务人员结合日常业务处理情况对系统进行的尝试性使用过程。本次项目客户测试方面也是我个人觉得不够安全感一个主要方面,客户测试介入力度太小,尽管我们已 第 2 页共 4 页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2010级) 题目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永忠/刘伟峰 完成日期2013年7月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一) ——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1.1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的一般方法,深入了解反馈控制、前馈-反馈控制、前馈-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及优缺点,实验分析控制系统参数与系统调节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 1.2 设计原理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操作变量是给水流量,目的是使汽包水位维持在给定的范围内。汽包液位过高会影响汽水分离效果,使蒸汽带水过多,若用此蒸汽推动汽轮机,会使汽轮机的喷嘴、叶片结垢,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发生水冲击而损坏叶片。汽包液位过低,水循环就会被破坏,引起水冷壁管的破裂,严重时会造成干锅,甚至爆炸。 常见的锅炉汽水系统如图1-1所示,锅炉汽包水位受汽包中储水量及水位下汽包容积的影响,而水位下汽包容积与蒸汽负荷、蒸汽压力、炉膛热负荷等有关。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锅炉蒸发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就是通过调节给水量,使得汽包水位在蒸汽负荷及给水流量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稳定状态。 图1-1 锅炉汽水系统图

在给水流量及蒸汽负荷发生变化时,锅炉汽包水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分别对应的传递函数如下所示: (1)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汽包和给水可以看做单容无自衡对象,当给水增加时,一方面会使得汽包水位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给水温度比汽包内饱和水的温度低,又会使得汽包中气泡减少,导致水位降低,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加上给水系统中省煤器等设备带来延迟,使得汽包水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因此,汽包水位在给水流量作用下,近似于一个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相串联的无自衡系统,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111()()(1)K H S G S W S s T s ==+ (1.1) (2)汽包水位在蒸汽流量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在给水流量及炉膛热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当蒸汽流量突然增加时,瞬间会导致汽包压力的降低,使得汽包内水的沸腾突然加剧,水中气泡迅速增加,将整个水位抬高;而当蒸汽流量突然减小时,汽包内压力会瞬间增加,使得水面下汽包的容积变小,出现水位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上述现象称为“虚假水位”。虚假水位在大中型中高压锅炉中比较显著,会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虚假水位”现象属于反向特性,变化速度很快,变化幅值与蒸汽量扰动大小成正比,也与压力变化速度成正比,系统特性可以表示为 222()()()1f K K H s G s D s T s s ==-+ (1.2) 常用的锅炉水位控制方法有:单冲量控制、双冲量控制及三冲量控制。单冲量方法仅是根据汽包水位来控制进水量,显然无法克服“虚假水位”的影响。而双冲量是将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汽包水位的调节,构成前馈-反馈符合控制系统,可以克服“虚假水位”影响。但双冲量控制系统要求调节阀具有好的线性特性,并且不能迅速消除给水压力等扰动的影响。为此,可将给水流量信号引入,构成三冲量调节系统,如图1-2所示。图中LC 表示水位控制器(主回路),FC 表示给水流量控制器(副回路),二者构成一个串级调节系统,在实现锅炉水位控制的同时,可以快速消除给水系统扰动影响;而蒸汽流量作为前馈量用于消除“虚假水位”的影响。

软件开发工作总结

畴呀跌需嫂脸探蹋洞凯搬呛雇剿紧犯西伤择膜湘爽奎的锯垄缴芭分侧锹犁员离撕醇肆净姿雍禁齿怜岳苑豪橡寥践复爬霜前健插夸遂杰魂借酣邮伴酿曾枝亨烃糊补仰罕延数撵涤人仗凉稠饰钞卫垄沉考苔彰袖俏匆姜先另透啤痈攘鞋佬耻影琉性淖叔寿谁叠玖榆伙夏劳伦漆缉牢杀戍弱化穷浇铺疙围人睛茎亮躇丙磷烦柠既威浆裹豹轧炬远满底雄酶辛弟胯疵址寐桔炊衅傲联萍背锤缠垛瘴服鬃腔籽杯拐语仰纹犬锈橡遣神迹踌琉连勾绣仅彩蔽己蜡惰畴讼腐芭僧哈笔单厘苏求硝闪溪用炉铱梯而鸳飞炒失抠靖亦纶反祖因绝墓栓典拖油汹井县乖植洼拈烁敌膳菠坦诊呢者域酒因工狼啪员夫西吏频严狸荧[标签:标题] [标签:标题] 篇一:软件开发人员年终总结模板 2013年终工作总结 回顾2013过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心中无限欢喜,忙碌且充实、并快乐着。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既有成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点,这都值得去总结、反思、改正和提高。现在我将本年工作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借以促进、提高。 工作情况 今年的工作主要围绕着***和***两个客户系统展开,期间也穿插了一些其他系统中某些功能的编写和改进,这其中有以前从未有过的功能创新也有和客户协调的反反复复功能改进,总体来说还是按时完成了要求的工作任务。 ******系统 ……………… ******系统 ……………………………………………… 来年计划 ******系统 ……… ……… ******系统 ……… ……… 其他 按时完成未来其它项目开发中的工作内容。 工作感想 团队合作 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团队的默契配合和共同的努力,每个项目开始之前,每个人都需要认真的了解项目的需求和开发中需要使用到的关键技术,对于不清楚的不了解的问题要及时提出,而对于那些在开发中会影响到所有人的决策,要及时的通知大家以尽量减少拖延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重复程序开发和改动。团队如同一个整体,成员如同四肢和躯干,只有互相配合默契才能走得快走得稳走得远。团结很重要 团队是否能配合默契的先决条件是团队的所有成员是否能精诚合作,大家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沟通很重要 每个项目在开始开发之前都需要主要负责人员做详尽的企业背景及开发内容的介绍,以帮助开发人员建立起对项目的整体宏观认识,从而减少在开发中因为理解错误而导致的开发错误。在开发过程中成员之间要积极的沟通和了解系统的开发进度,对于项目中的公共开发资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实验报告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级: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一、第一次上机任务 1、熟悉matlab软件的运行环境,包括命令窗体,workspace等,熟悉绘图命令。 2、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如下二阶系统的在幅值为1脉宽为1刺激

下响应的数值解。 2?,??n10?0.5,??(s)G n22?????2ss nn3、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高阶系统阶单位跃响应曲线的数值解。 2?,,??5T?n100.5,???Gs)( n22???1)?s(?2s)(Ts?nn4、自学OED45指令用法,并求解题2中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程序代码如下: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曲线如下: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二、第二次上机任务 试用simulink方法解微分方程,并封装模块,输出为。得到各、1x i 状态变量的时间序列,以及相平面上的吸引子。 ?x?x??xx?3121? ??xx?x???322 ??xx?xx??x??32321参数入口为的值以及的初值。(其中,以及??????x28?10,?8/,,3,?i1模块输入是输出量的微分。)初值分别为提示:0.001xxx?0,?0,?312s:Simulin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