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巧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活动

巧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活动

巧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活动
巧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活动

巧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活动

学习了王红老师的教学案例,对“思维导图”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使我反思我的英语课堂活动。思维导图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等。我觉得图片是有效的直观教具之一,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作为教师更应该有效利用图片,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图片及其创新载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有效性。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图片的应用比较广泛

在进行字母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图画来进行。字母是相当枯燥的,如果只是让学生重复的读与写,机械化的操作不仅会使学生很快失去对英语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的记忆。而在教学中引入图画的话,化抽象的符号为形象的事物,学生不仅兴趣大增,而且也能用之进行记忆。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可以将字母变成一个个有趣的东西,在他们进行想象的同时,也就在对这一个字母进行记忆,原来像一扇门的是n......其次,在学习字母以后,可以让学生将画与字母结合,如:弯弯月亮那是C等等,还可以由几个字母组画,如:b、d相拼可以合成一把剪刀等等,学生在边说边创造中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再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字母

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由字母组成的画,让学生在画中找字母,读字母,学生在找字母的过程中,关注到了字母间的差异,得到了强化记忆,而且要比单纯地读更有趣。

英语教学中的单词包含了平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一些我们可以直接用实物进行教学,但有很大一部分,我们是不好带进课堂中去的,这时,各种图画就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图片直接引入所学单词,都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呈现,省去了老师不少枯燥地讲解,学生将具体事物与单词联系在了一起,单词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打开我们的英语课本,会发现在教学中,使用这些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教一篇课文前,观察插图,找出插图中的各种事物,人物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活动,而这些人、事、物中往往就包含有很多词汇,我们就可以利用插图来对词汇进行"温故而知新",一般来说文中的词汇都能得到解决。在学生描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入本课新授句型及语法,并利用插图来对这些句型、语法进行讲解,这样就能避免单独讲语法的乏味,也能使这些知识点变得生动而形象。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的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注意观察插图,将插图与文中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融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插图来对课文进行复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泸州高中合江分校秦小容 摘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和主要目的,提高英语阅读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为阅读者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英语阅读自主思维导图 1.阅读教学的瓶颈: 阅读是令很多初中生头痛的事,主要因为新词造成的心理障碍,由此教师经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前教授新词的音,形,义,让学生提前攻破单词,殊不知这反而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要记住这些孤立的词汇本生就不容易。而这种情绪直接延伸到阅读中,并导致学生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也谈不上积极主动地阅读。阅读与阅读教学随之黯然失色。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思维导图概述: 根据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的思维导图概念,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概念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而这种发射式思考的过程刚好是自主阅读的过程,不断提问的过程,也是不断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而呈现思考过程的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了右脑的图像记忆优势。左脑记忆与右脑记忆的效能比是1∶1000000。这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3.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现以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泛读文章“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为例展示思维导图的运用。 3.1 Pre-reading brain-storming : 课前讨论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阅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词汇储备。怎样去有效的提出问题,呈现词汇,这就需要找到这些问题的内在的联系,将词汇附着在问题上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词汇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个词汇圈呈现出来。例如,“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这篇阅读讲的是杨蕾作为一名志愿者教师到甘肃的一个贫困山区支教的故事,让学生建立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的人生观。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本着联系原则以地震作为切入点,因为这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说到古蔺叙永山区的情况呈现本文词汇圈,并将其表现在思维导图上,从而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这里对思维导图的绘制不做详细介绍。 3.2while-reading 阅读时教师给学生一个中心Yanglei,以此为中心人物一段落为单位提出问题,最后得出文章中心帮助别人快乐。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板书思维导图的结构并用学生的答案完善思维导图。问题的设计应做到环环相扣。本篇文章问题的设计:Who is Yanglei?---A graduate in Peking university / Where did she go?---A poor mountain village./Why did she go there?---On a one-year program./What did she do there?---To be a volunteer teacher./Where is the village?---2000meters above the sea level./So how about the air?---Thin./So will you feel comfortable?---Feel sick./How about the food?---Simple./How simple?----Even teachers ate porridge three times a day./How about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方法、手段及策略。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头疼,由于时间关系,对已学过的知识大都记不清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思维导图,这词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了,它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也将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直接应用到英语知识学习的预习、整理(如笔记)、记忆、复习、交流、写作等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在初中的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利用联想和连线相关知识使之结构化,使知识的获取、储存和提取更加高效。 1.利用思维导图记忆英语单词。 英语单词的记忆包括单词的音、形、义等方面的记忆,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只能让繁多的单词停留在标识和浅显记忆方面,所以,学生记忆单词往往是今天记住了,明天又忘记了,这样一来,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就会减弱,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记忆英语单词时进行合理地联想。思维导图以放射思考为基础收放自如的方式,可以提思考技巧,增强记忆力。可以按照不同词性和不同搭配用法,画出思维导图。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以灵活的方式来学习单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节省学习单词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首字母提示记忆,利用词性归类记忆,利用词缀联想记忆,利用相近的词对比记忆等。

培训体系思维导图word版本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 (1) 1.培训组织机构设置 (2) 2.培训流程管理 (2) 3.培训资源管理 (3) 4.培训制度制定 (5)

1.培训组织机构设置 1.1.公司领导 1.1.1.提出企业未来的愿景与方向 提出经营目标,策略,组织要求 提出对人才之期待与要求 给与行动支持 给与预算支持 1.2.人力资源部 1.2.1.确立培训工作整体战略及目标 人力资源其他模块与与培训的有效结合 1.3.培训主管 1.3.1.制定培训的制度与流程 整合企业培训需求 保持与其它部门的密切沟通,寻求支持 在开发课程,教材和讲师方面专业化管理激发参与和提升培训绩效 1.4.部门培训管理员 1.4.1.提出培训需求与建议 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其他培训相关工作等 2.培训流程管理

2.1.日常管理 2.1.1.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2.1.1.1.《培训需求分析表》 2.1.2.培训计划制定 2.1.2.1.《年度培训计划表》 2.1. 3.培训实施 2.1. 3.1.《培训申请表》 2.1. 3.2.《培训考勤/签到表》 2.1.4.培训效果评估 2.1.4.1.反应层评估 2.1.4.2.学习层评估 2.1.4. 3.行为层评估 2.1.4.4.结果层评估 2.1.5.培训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执行 2.1.5.1.《培训审计表》 2.1.5.2.《培训指标考核统计表》 2.2.培训的基础行政工作 3.培训资源管理 3.1.课程体系建立与管理

3.1.1.入职培训 3.1.1.1.企业概况、制度、文化等 3.1.1.2.上岗技能培训 3.1.2.在职培训 3.1.2.1.技能培训 3.1.2.2.技术培训 3.1.2.3.业务培训 3.1.3.管理培训 3.1.3.1.基础管理培训班 3.1.3.2.中级管理培训班 3.1.3.3.高级管理培训班 3.1. 4.自我学习 3.2.讲师培养与管理 3.2.1.内部兼职讲师 3.2.2.内部专职讲师 3.2.3.外部讲师 3.3.培训信息体系建设与管理 3.3.1.员工培训档案 3.3.2.培训资料库

巧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活动

巧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活动学习了王红老师的教学案例,对“思维导图”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使我反思我的英语课堂活动。思维导图其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等。我觉得图片是有效的直观教具之一,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作为教师更应该有效利用图片,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图片及其创新载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有效性。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图片的应用比较广泛 在进行字母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图画来进行。字母是相当枯燥的,如果只是让学生重复的读与写,机械化的操作不仅会使学生很快失去对英语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的记忆。而在教学中引入图画的话,化抽象的符号为形象的事物,学生不仅兴趣大增,而且也能用之进行记忆。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可以将字母变成一个个有趣的东西,在他们进行想象的同时,也就在对这一个字母进行记忆,原来像一扇门的是n......其次,在学习字母以后,可以让学生将画与字母结合,如:弯弯月亮那是C等等,还可以由几个字母组画,如:b、d相拼可以合成一把剪刀等等,学生在边说边创造中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再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字母学

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由字母组成的画,让学生在画中找字母,读字母,学生在找字母的过程中,关注到了字母间的差异,得到了强化记忆,而且要比单纯地读更有趣。 英语教学中的单词包含了平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一些我们可以直接用实物进行教学,但有很大一部分,我们是不好带进课堂中去的,这时,各种图画就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图片直接引入所学单词,都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呈现,省去了老师不少枯燥地讲解,学生将具体事物与单词联系在了一起,单词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打开我们的英语课本,会发现在教学中,使用这些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教一篇课文前,观察插图,找出插图中的各种事物,人物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活动,而这些人、事、物中往往就包含有很多词汇,我们就可以利用插图来对词汇进行"温故而知新",一般来说文中的词汇都能得到解决。在学生描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入本课新授句型及语法,并利用插图来对这些句型、语法进行讲解,这样就能避免单独讲语法的乏味,也能使这些知识点变得生动而形象。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的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注意观察插图,将插图与文中相关联的内容进行融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插图来对课文进行复述,是插图最大的功用之一。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

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的运用 (枹罕中学英语组刘锐霞)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框架形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是 一种创新,直观的方法,可大幅增强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本文以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以图式理论为指导,运用思维导图在读前、读中和读后阶段对英语阅读课进行设计,以促使学生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调用语言、内容和形式三种图式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眉路,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图式理论;阅读教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语言技能,是一种理解的技能,是构成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时,学生要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快速学习,积累词汇,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发展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而思维导图理论的指导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 而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依据大脑的放射性特点发明的一种可视性的、发散性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层次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条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整个图形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网络图可以充分体现文章的层次和脉络结构,即形式图式;位于中央位置的主题词和主干位置关键词体现了文章的内容话题,即内容图式;分支下的关键词信息体现了文章的细节,充分关注了文章的语言知识,即语言图式。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和巩固阅读过程中所需的语言、内容。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培训体系思维导图

培训体系思维导图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培训体系

1.培训组织机构设置 1.1.公司领导 1.1.1.提出企业未来的愿景与方向 1.1. 2.提出经营目标,策略,组织要求 1.1.3.提出对人才之期待与要求 1.1.4.给与行动支持 1.1.5.给与预算支持 1.2.人力资源部 1.2.1.确立培训工作整体战略及目标 1.2.2.人力资源其他模块与与培训的有效结合1.3.培训主管 1.3.1.制定培训的制度与流程 1.3. 2.整合企业培训需求 1.3.3.保持与其它部门的密切沟通,寻求支持 1.3.4.在开发课程,教材和讲师方面专业化管理 1.3.5.激发参与和提升培训绩效 1.4.部门培训管理员 1.4.1.提出培训需求与建议 1.4. 2.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1.4.3.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1.4.4.其他培训相关工作等 2.培训流程管理 2.1.日常管理 2.1.1.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2.1.1.1.《培训需求分析表》 2.1.2.培训计划制定 2.1.2.1.《年度培训计划表》 2.1. 3.培训实施 2.1. 3.1.《培训申请表》 2.1. 3.2.《培训考勤/签到表》 2.1.4.培训效果评估 2.1.4.1.反应层评估 2.1.4.2.学习层评估 2.1.4. 3.行为层评估 2.1.4.4.结果层评估 2.1.5.培训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执行 2.1.5.1.《培训审计表》 2.1.5.2.《培训指标考核统计表》

2.2.培训的基础行政工作 3.培训资源管理 3.1.课程体系建立与管理 3.1.1.入职培训 3.1.1.1.企业概况、制度、文化等 3.1.1.2.上岗技能培训 3.1.2.在职培训 3.1.2.1.技能培训 3.1.2.2.技术培训 3.1.2.3.业务培训 3.1.3.管理培训 3.1.3.1.基础管理培训班 3.1.3.2.中级管理培训班 3.1.3.3.高级管理培训班 3.1. 4.自我学习 3.2.讲师培养与管理 3.2.1.内部兼职讲师 3.2.2.内部专职讲师 3.2.3.外部讲师

完整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勇周 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它与英语教学巧妙地结21“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被誉为用“思加强记忆,合,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在梳理知识,攻克难点,整理笔记等方面是非常实用的。维导图”指导教学使教学过程具有了层次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一、思维导图理论年代初期创造的一7019世纪Mind Map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 )在种新的思维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国内外专家皆认为: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背景介绍二、《充分发挥你大脑的潜我第一次接触到思维导图是几年前在书店买到了一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布赞的英国人。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了解到“脑图”的概念,当时感觉T力》的书籍,作者是一个叫特别好,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书中从当时脑科学发展的成果出发,谈到人类大脑的潜力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开发,大部分还处于沉寂之中,通过运用“脑图”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当时就想,能否把它用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堡垒”难以攻克,虽然说我市各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但给我的感觉似 26乎有英语基础的孩子不多。入学之初,我做了个调查,发现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每班竟然有十几个孩子个英文字母不会写。每节课我都是施展浑身解数,急得满头大汗,一节课下来非常疲惫,学生仍是一头雾水,做练习时更是胡蒙乱猜,考试作文大部分同学都是空白。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既然思维导图能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革命,何不尝试一下,把作文要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他们。没想到效”学生看似调侃的一句话,给了我鼓励和信心。“原来还没发现我还能写作文呢!果还不错。一位学生说:任何新事物只有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才会被人接纳和运用。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三、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探索(一)思维导图用于单元预习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画出充满个性的思维导图,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整个预习过程中学生的意见经过互相碰撞,从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经过教学中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较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这样就会省力省时,提高效率,同时还会促进学生自觉)七年级下册第一Go For It主动地去预习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而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以《新目标英语》(单元为例,我给学生画出本单元大的思维导图框架,布置预习。 1

思维导图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论文(最新)

思维导图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论文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特征 思维导图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是由英国教育学家提出的一种全新记忆方法,思维导图的研究源于人们记忆困难。在思维导图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解决记忆难题,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思维导图的设计理念是根据人类大脑思维进行的,并通过带有色彩的事物表达出想要记忆的东西。将记忆重点内容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并以中心为原点向四周延伸出多条曲线,每条线代表着与核心内容相关的知识,而其中的每一条知识线也可以延伸出许多知识,最终形成一个知识的记忆网。思维导图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符合人们的记忆习惯。人类在记忆过程中,对图片的记忆比较敏感,因此将记忆知识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能够使人们对事物的记忆更加深刻。与传统记忆方法相比,思维导图记忆法能够在符合人类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加强人们对知识的记忆程度。第二,简化记忆流程。思维导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或者重点词汇提取出来,省略了其他繁琐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中心词汇以及次记忆词汇等。在英语教学中,通常以单词以及短语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不是复杂的句子,这种方式能够将其中的重点内容表现出来,加深人们的记忆程度[1]。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新词教学中的应用。由于英语中的词汇类型较多,其中包括介词、名词、助词以及动词等,学生在学习新词汇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记忆不牢固将以上词汇弄混。另外,不同语境下的同一单词也可能含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需要学生进行重点记忆。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单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对比,进而保证记忆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break这一单词时,由于这个单词有三种词性,分别为名词、及物动词以及不及物动词,该单词所包含的含义也随着词性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break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并从其延伸出三条线,每条线代表着一种词性,再从词性线上进行延伸,表示每种词性的用法以及含义等内容,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对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用法进行清晰认识,避免出现混淆等情况。 (二)在词缀以及词根教学中的应用。词缀以及词根在应用中较为常见,通常一个单词加上词缀或者词根之后,其表达的含义或者性质会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原词与加上词缀词根的单词相差不大,所以学生很容易出现记忆混淆。以词根教学为例,“ab”是英语中常见的词根,将该词根标识在中心位置,并列举出几个以“ab”为词根的单词,例如abnormal,abduct等,将以上单词作为词根的分单词。在分单词的基础上进行词汇扩展,将其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标注。在“abduct”中词根为duct,在“seduce”中词根为duce,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单词中的词根能够相互变化,并表示不同的含义。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将知识进行一步步的拓展和引申,进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同时增加词汇量。

高二英语思维导图强调句教学设计片段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学习力教学设计片段 贵阳David 课型:讲授课课时:1 课时授课班级:高(2)班 【教材分析】 本节是点击、点拨选修6 Unit 4的语法:英语强调句基本结构(陈述句)用法。 【本章重难点分析】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 基本理念: 当前,全国各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形成以学生主体,老师引导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还课堂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大胆创新展示他们学习能力的舞台,要实现和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软件的辅助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来提升学生学习力,思维能力,知识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智慧和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教学目标: 主要是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培养总体规划能力,让学生掌握思维运行方式,并掌握思维导图这一发展思维的好工具,使其思维方式可以得到最大的解放与更新,提高学习能力、知识组织和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智慧和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从而让学生生活、工作、学习更有效率。 【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学生主导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老师启发诱导,点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Step5: Discussi on.(学习讨论)(老师):同学们对运用思维导 图来学习我们的英语强调句型觉 得效果好不好啊?与以前传统的 板书比较,它的优点在哪点呢? (学生):与传统的板书比较 起来,思维导图显得更形象、 直观、具体和有趣味性,学习 起来感觉很轻松的。 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和综合 能力。 学生讨论 很积极,效果 较好。 Step6: Homew ork.(家庭作业) 1、复习强调句基本结构句型 用法。2、继续修改今天自己画的 思维导图笔记。3、预习强调句的 几种基本句式。 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学习能 力。 学生可以 自主完成。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使我认识到,老师只要在课前认真备课,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和学法,认真了解学情,再在教学方法上认真研究和琢磨,目前我校在进行学生学习力课题的研究,其中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重要策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对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很有好处,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很有好处,教学效果好,学生活动又有趣,不单调枯燥。思维导图进入课堂,我相信会大大改变我们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是我想到,教师,真要“学到老,活到老”啊!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可以开启人类大脑的潜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老师可提高课堂效率。 思维导图由英国学者东尼·巴赞发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发散思维的展开,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参与到阅读教学过程中来,使教师的教发挥重大的作用,也使学生的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阅读的本质是运用已有的图式进行知识表征的过程。初中生处于一个由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如果在他们阅读知识时能够把知识用符号、文字、图像等形象地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话,会让对他们对文章的知识脉络和线索的理解、记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思维导图则具有这种能量。 思维导图可以成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理解和记忆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通过让学生运用自主设问策略获取关键信息,能促进其内化并自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语篇结构和意义的把握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词汇的要求较高,而且随着阅读材料难度的加大,许多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和读懂阅读材料,然而思维导图却能有效地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加以训练。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勇于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而导致学生过多地关注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训练,致使教师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完全替代了学生进行思考,没有让学生从文章整体上来把握其意义,只是机械化地从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下是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实例。 在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大概浏览一下文章,然后让其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再重新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找出围绕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信息,并用关键词概括表示出来,以此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主干分支,最后根据文章的内容信息,每个分支又可以衍生相关的分支,而每个分支的走向表示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下图是根据《新目标》九年级Unit 9 中reading制作的思维导图: 现今的英语教材中一些阅读文章虽说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由于它的篇幅过长,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利用思维导图则能用简洁的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它顺应了我们大脑幅射性自然思维模式,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在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也被广泛使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一、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对词汇记忆的持久性差,遗忘率高。语言学家发现,英语语言的词汇并不是一系列独立的个体,而是都有着各自所归属的领域或范围的,他们因共同拥有某种共同的特征而被组建成一个语义场。比如,spring,summer,fall,winter,这样的单词归属为季节的语义场。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画出这些单词的脑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其组织能力及创造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1.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生词 英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多义词和同音异义词,尽管学生会记住单词的某一个意思,可是当同样的单词出现在另一个语言场合中,对他们来说就很有可能又会成为一个新的单词。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画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脑图来方便地进行学习。例如,“help”这个单词,可以作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来使用,而将其当作不同的词性使用时,它有不同的意思和搭配用法。

上述思维导图是学习help一词时,引导学生归纳它的词性、搭配和在句子中的用法。导图以help为发散点,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丰富联想,从词性,再到各种记词的搭配,然后是各种搭配相应的句式例子,不仅滚雪球般地扩大了学生扩词汇量,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 2.利用思维导图揭示词汇的语义场 英语语言的词汇并不是一系列独立的个体,而是都有着各自所归属的领域或范围的,它们因拥有某种共同的特征而被组建成一个语义场。语义场把语言的个体按照各自不同的语义以聚合体的关系组合起来,将这些关系用脑图画出,从而使学生能更加清楚地掌握它们。下面的思维导图是从“teacher”为中心出发建构的立体图式,使上述单词以立体形象的图式存在在学生的大脑中,有利于记忆与输出。 3.利用思维导图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 学习词汇的难点就在于它们之中有很多词不仅形近,而且在用法上也很相似,很轻易使学习者混淆。我们设想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画出这些单词的脑图,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 二、思维导图在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使用比较普遍,在我们

2019年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 ----以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初中部邹建军 摘要: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英语阅读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往往得到重视和强化,程序性知识则被忽略,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把语言分析法教学法和语篇分析教学法结合起来,以完整课例的形式来阐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各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把握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认知主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篇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由于英语课程的开设已经普及到小学甚至育儿园,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听说读写操练上,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文容量大、篇幅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课文望而生畏,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语言分析教学法,把语言当作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简单集合,从句子结构到词语用法都要逐句讲解,却无视语篇分析、无视阅读思维训练、无视阅读策略的培养,尽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Faerch和Kasper(1983)等人认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指“内容知识”,由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后者指“方法知识”, 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在认知主义 1 的视角下,阅读可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解码”和“组块”对信息加工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解码和组块,思维导图似乎是一件利器,因为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利用视觉信息将文本内容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 协助学生解构阅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容和内在关联,完成自上而下地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解码,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 逐步理解整个语篇的意思,并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自上而下地预测内容,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其思维过程,从而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同时也为广大教师优化和提高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质效提供借鉴。 二、何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它是一种用观点和图片,从中心概念发散出的以纲要形式显示大脑思维活动的地图,遵循这张导图, 可以让人在思考、记忆、分析时充分发掘潜能,激发灵感与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最新文档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在政治以及文化领域等也加强了沟通和交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已经成为当前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所占的分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令人期待。 一、思维导图概述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当前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几遍单词,然后为同学们讲解相关的变式以及搭配使用等知识,然后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将其记住,这就算完成了英语词汇的学习。这样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低下,一提起英语学习,学生就想到英语单词,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逐渐丧失。针对这种现象,有效结合思维导图开展英语词汇教学未必不是一种新的尝试。 1.结合思维导图课程导入,实现新旧内容有效衔接 英语词汇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因此,在学习新的英语单词时,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开展课程导入,引导学生对之前所学过的单词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整合。然后再通过拓展思维导图,有效衔接新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例如在学习blackboard黑板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black和board这两个单词的意思及其相关用法,然后将两个单词进行拼接就可以轻松掌握blackboard黑板这个单词了,同样的词还有classmate,roommate等。 2.思维导图课堂教学,发散学生思维,构建系统的词汇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是英语词汇教学的主阵地,英语教师要结合本节课英语教学实际,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一些重难点单词进行梳理掌握。 (2)结合音近词,增强辨识度。音近词通常因为句子组成相似,因此在发音以及书写等方面都比较类似,加大了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但是由于其句子组成相似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其大多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单词上,例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5年余杭区教育学会论文 初中英语学科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6 reading为例 [摘要]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思考和开发,本文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6 reading一课为例,介绍了阅读教学,在实践 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在读前、读中、读后3个阶段,对英语阅读进行规 划设计。以促使学生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调用语言、内容和形式3 种图式,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有效地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并 通过阅读发展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一、引言 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要求阅读者利用逐渐掌握的阅读技能,领会作者通过语言符号表达的意图,使这些符号意义化,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思想沟通。阅读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用一节课来处理阅读材料,这好像不太好;也有些老师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就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还有的教师恰恰相反,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词组,对对答案。事实证明,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新课标》)分级语言技能目标第五级中关于阅读技能的具体描述为“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发展学说和写的能力。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

(完整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MindMap)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你的左右脑同时运作,将你的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我们的大脑神经也是一个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的神经元。而思维导图的最初灵感也正是源于大脑神经元,因此是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思维导图和大脑本身的思维方式是统一的,是一种利用大脑语言思维的模式,而只有利用大脑自身的语言来思考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比如,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它倡导使用不同颜色和线条。颜色和图像能让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与此同时,思维导图中的中心图像连接的不仅有主要分支,同时依次有二级分支以及三级分支,层次十分清晰。而由于大脑是通过联想来思维的,这些连接起来的分支必然会使理解更容易,记忆量更大。 “思维和画图是人类最基础的语言。托尼?博赞(TonyBuzen)强调,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它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它不仅可以增强大脑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这正符合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 新精神。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心理因素。思维导图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儿童的心态很接近,儿童对世间事物的天生夸张、取舍能力与漫画的造型要求不谋而合。有人说,思维导图最可能惠及的其实是孩子。首先,对于人类特别是孩子而言,图像和颜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思考,在表现形式上就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习英语对小学生来说十分地枯燥乏味,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开口的愿望,也能培养他们的语言组

小学思维导图系列-低年级英语单词的思维导图教学

低年级英语单词的思维导图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单词的思维导图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不仅仅能起到人与人沟通的作用,它更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近些年,随着英语的地位在国际上的不断攀升,我国教育领域也将英语学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相关教育者也认识到,学习英语不应该仅从单词、语法和句型等方向入手,更应该让学生形成一种英语思维模式。在此形式下,思维导图以其模拟大脑神经元结构的工作形式,利用层级图能直观将知识转化为一种网状结构图,进而再利用颜色和图像等元素加强记忆效果的工作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学生学习中。 一、对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也叫做心智图,是用表达放射性思维模式的一种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这种学习方法是利用图并茂的技巧,将每个主题的关系用最直观的隶属和层级图表现,将要学习的内容主题与颜色和图像等联系起建立记忆体系。简而言之,它是建立在层级信息和分类信息组织的基础上,以主题为中心通过特定的关联方式延伸出多个分支,用图形或是关键词标识分支,并充分用字体和不同颜色的变化,将放射性的思维全过程以及结果衍变为可视化工具。所以思维导图的核心

意识就是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思维和形象的思维有机融合起后,促进左右脑同时运作,全面对呈现在面前的图像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充分发挥颜色整合、空间想象、思维拓展等作用,深度挖掘自身潜能,进而挖掘出人的记忆、创造性、语言、精神、机体和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培养良好学习方式和习惯的阶段,在英语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思考模式,也能成为学习策略。在制作导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颜色和图像等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方式,让原本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兴趣对于小学生说正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动力,创设出的有趣课堂氛围会让学生在一片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学习。 二、在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应用思维导图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都是核心主导位置,所有的英语课程展开和任务完成都是围绕着教师进行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这种方法在短期内也许会因为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和对老师的信任而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低年级学生本身就好动活泼,如此沉闷的课堂,非常不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让学生作为课堂主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 ----以认知主义理论为视角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学校初中部邹建军 摘要: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英语阅读教学中陈述性知识往往得到重视和强化,程序性知识则被忽略,用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很好地挖掘学习者的程序性知识, 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把语言分析法教学法和语篇分析教学法结合起来,以完整课例的形式来阐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把预读、略读、跳读、细读等相关活动按其特点和目的穿插到思维导图各层级的分支图形中,促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把握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两种类型的知识协调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认知主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语篇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由于英语课程的开设已经普及到小学甚至育儿园,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听说读写操练上,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文容量大、篇幅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课文望而生畏,不求甚解;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语言分析教学法,把语言当作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简单集合,从句子结构到词语用法都要逐句讲解,却无视语篇分析、无视阅读思维训练、无视阅读策略的培养,尽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根据认知主义的基本理论,Faerch和Kasper(1983)等人认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可分为两种类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指“内容知识”,由内化的外语规则和记熟的语言板块构成,后者指“方法知识”, 由学习者用来处理外语语料而采用的各种策略和程序组成。在认知主义的视角下,阅读可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解码”和“组块”对信息加工至关重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思维导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2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凤凰小学举行的思维导图培训学习。 给我们上课的是刘丽琼老师,刘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发展、创始人,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她自己,特别是刘老师的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字,刘老师写了艺术字“文”,后面画了一把刀,形象的表示了刘这个字,丽字,直接画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琼字,用一位帝王和一座京城来表示。既形象直观,又容易记,原来思维导图还可以这样画。 紧接着刘老师给我们讲解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尤其是展示了许多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的例子,下午的培训主要是组织教师们参与整个思维导图的制作,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老师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应该改进的地方,大多基本掌握了思维导图的制作。 通过此次培训,我受益匪浅: 1.深刻认识到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它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整理思路,层次感强而不累赘、框架清晰且不容易遗漏,简单明了、快捷缜密。我的思绪可以任意驰骋,所想无不及,因此很难疏忽任何一点想法或者关键点。

2.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摒弃自己言辞穷尽的缺陷,尽情发挥自己涂鸦的本领,将联想的翅膀尽情打开,记录点点滴滴的细枝末节,可谓是其乐无穷呢。 3.思维导图提倡的是抓关键字、关键词,这将迫使我们思考事物的关键点。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对问题的高度概括和理解,这种能力是一种终生受益的能力,思维导图的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4.色彩缤纷,图形多样,可以让我们的大脑长时间停留在这个美丽的画面,增强我们的记忆力。思维导图像一棵大树,有很多枝干,枝干可以有很多细小的分支,可以向各个方向延伸,然后挂满累累硕果。 我认为“思维导图”对于致力于发展自己学习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的人具有非凡的功效和价值;这种方法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应用前景非常光明。 思维导图,使我学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体验到了生动而具有高效率的课堂训练。以前的课堂是死板的、枯燥的,知识点也是靠自己硬背的,课上的学习也是低效率的。而思维导图教学法,将枯燥的知识点与色彩鲜明、美丽的图案、粗细线条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幅醒目的导图。所有的知识点都归纳其中,且鲜明的色彩对比能刺激你的大脑神经,使人兴奋,让你把学过的知识点印在脑海中。 今后我一定要在课堂上积极实践,以思维导图的使用为突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