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管专业信息计量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信管专业信息计量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信管专业信息计量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信管专业信息计量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计量学(Informetrics)?P17

采用定量方法来描述和研究信息的现象、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和统计学与情报学广泛结合而形成的情报学的一个新兴的定量性分支学科。

广义:主要研究以广义信息论为基础的广义信息的计量问题,其内容非常广泛。

狭义:主要研究情报信息(或文献信息)的计量问题。其主要内容是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征并找出其内在规律。

2、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内容P19

其内容体系一般由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部分构成,具体来说,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信息计量学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包括信息概念的数学描述,学科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2)信息的基本测度,建立“信息量”等一整套测度指标,确定信息计量的准绳;关于比特、知识单元、信息场、信息势等计量概念的讨论。

(3)几个基本定律的研究,包括布拉德夫定律、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等。

(4)信息流模型的研究,如文献增长、老化、离散、引文分析等模型的建立与评价。(5)信息计量化方法的探讨,如等级排序方法、对数透视原理及方法以及模糊数学、信息论、集合论等的应用,情报利用和效益的定量评价等。

(6)信息计量方法和工具的自动化实现方面的研究,如聚类,相关分析,引文数据库,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词频统计等的计算机实现问题。

(7)在图书情报工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科学学与科学评价等领域的应用。

3、信息计量的方法P26

信息计量的方法体系主要由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共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等方法组成。具体介绍如下:

1)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概率的原理对关系中各属性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它们之间关系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2)数学模型分析法:数学模型是用某种数学语言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而构造出来的,它除了从宏观的角度模拟出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外,主要是从微观上、从量的方面描述出系统的结构,联系以及运动规律。

3)引文分析法: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4)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方法: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计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实现了套录资料重组建库以及多种资料统计分析功能。

4、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关系P31【论述】

科学学的研究表明:科学具有统一性。按照科学学的统一性原则,科学领域里德每一个学科都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与其他学科相关联。

从信息计量学的概念和内容体系来看,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彼此交叉渗透,既有着许多共同的研究内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

(1)计量对象的差异。信息计量学着眼于“信息”本身的计量问题,文献计量学主要以作为情报载体的“文献”为计量对象(有时也涉及文献情报)。

(2)研究范围的差异。信息计量学较之文献计量学来说,其研究范围更广泛一些。因为

除了文献信息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息,如在情报领域出现的“零次信息”概念,即是指无载体的或处于非正式交流过程中的信息。

毫无疑问,文献信息是整个科学情报的主体,因此,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进展,也是对信息计量学的贡献和促进。

(3)任务和方法的差异。信息计量学研究的任务更为艰巨,更难找到恰当的定量方法及途径。因为信息这种社会现象,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模糊性,必须找到适合信息特征的新的计量化方法和途径。

5、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关系P32【论述】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计量学主要是从定量的角度来探讨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最终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信息计量学得研究目的也在于:①探明科学文献本身的规律,以提高信息管理的科学性②通过信息规律的探讨,进而揭示科学技术的规律性。可见,二者都把科学发展的特性和规律作为自己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

(2)从研究对象和方法来看,两者极为相似。科学计量学研究的科学文献及其数量,也是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在方法上,两者都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定量方法,对科学文献信息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二者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是彼此交叉的。区别:(1)信息计量学的范围要比科学计量学的范围广很多。科学计量学仍然局限在科学文献及其数量和非正式科学交流的消息等,而“狭义信息计量学”除了科学计量学的内容外还包括正式交流的事物信息,至于“广义信息计量学”则还包括作为过程的信息和作为知识的信息。

(2)研究目的不同。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并验证科学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的量的规律性”,目的较科学计量学来说更加广泛。

(3)应用领域有所不同。信息计量学在文献、人才、学科、单位、数据评价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涉及面非常广泛;而科学计量学在科学机制和科技政策的制定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6、信息计量学主要进展P9

①每年发表的文献量增长较快,并逐步形成了本学科的核心情报源;

②确立并提高了学科的地位;

③主要分支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④文献计量工具和手段的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⑤专业教育起步快,发展迅速;

⑥形成了一支骨干队伍(核心研究队伍已基本形成);

⑦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第二章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1、什么是文献信息流?P36

文献所含信息的汇流。文献信息流是具有一系列主体特征的科学文献的集合,所以有时将文献信息流简称为文献流。

2、文献信息流的特征。P36

静态特征:在一定时间内科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如集中-离散分布、文献按著者分布、引文分布、主题相关分布等的规律性。

动态特征:科学文献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和老化的性质。科学文献既增长又老化,在增长之中不断老化,在老化之中不断增长。增长是文献信息流的主要趋势。

第三章文献信息老化规律

1、什么是文献老化?P69

一般来说,“老化”问题包括文献老化和情报老化。科学文献老化指科学文献随其“年龄的增长,其内容日益变得陈旧过时,作为情报源的价值不断减小,甚至完全丧失其利用价值。它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2、老化的度量指标P71

(1)半衰期: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共时半衰期)。这与该学科一半文献失效所经历的时间(历时半衰期)

大体相当。半衰期越短,文献老化速度越快。

半衰期适用性:共时半衰期通常是评价某一学科领域或专业文献的老化趋势,而不是指个别文献;而历时半衰期,可以是某一学科文献老化的半衰期,也可以是一种期刊,甚至一篇文献老化的半衰期。

(2)普赖斯指数:就是在某一个知识领域内,把对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当做指数,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普赖斯指数越大,文献

老化速度越快。其计算公式为:

Pr(普赖斯指数)= (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数量/ 被引文献总量)*100%

第四章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1、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内容

①区域描述: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登在某个学科的论文数量的大小,以渐减顺序排列,那

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向这个学科的核心区和包含着与核心区同等数量论文

的几个区。这时,核心期刊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

②图像描述(P107分散曲线)

如果取上述等级排列的期刊数量的对数(lgn)为横坐标,以相应的论文累计数R(n)为纵坐标进行图像描述,便可得到一条曲线。叫做布拉德福分散曲线。

2、格鲁斯下垂

布拉德福曲线在进入直线部分后,并非无休止的直伸下去,后来总要弯曲下垂,因而使得布拉德福的图形变为明显的三个部分:上升的曲线部分—直线部分—弯曲下垂部分。

因为期刊数和文献量统计不足,未能代表全部文献。

3、布氏分布理论

基本内容是研究科学论文在其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主要包括:一个定律、十来个经验公式、四个数学模型。

核心内容:布拉德福分散定律。两要点:①等级排列,形成主体来源(期刊)的有序目录

②确定相关论文在主体来源中的分布规律。方法:①区域分析法②图像分析法经验公式:布鲁克斯提出的直线分布公式和由两部分组成的数学表达式;肯德尔的“布拉德福-齐普夫定律”的一般公式;莱姆库勒的所谓规范化公式;斯马里科夫的统一

方程等。

模型:西蒙的随机模型、布鲁克斯的混合泊松分布模型、

纳兰南的序性流模型、阿拉麦斯库的科学势扩散模型。

第五章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

1、理论基础:最省力法则。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必定要在他所处的环境里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不管属于哪种类型,都是在一定的道路上进行的,而且都将受一个简单的基本法则的制约,千方百计地选择一条最省力的途径。

2、基本内容P139

(1)文字描述:在任何一篇文章中,词的出现频率都服从如下规律:

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中每个词出现的频次统计起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1,频次次之的等级为2,……,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D。若用Fr表示频次,r表示等级序号,则有:Fr*r = C ,称为齐普夫定律的绝对频数表示法或频次表示法

式中C为常数。但这里的常数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恒量,而是围绕一个中心数值上下波动。

齐普夫定律不仅可以用词的绝对频数(频次)表示,而且也可以用此的相对频数(频率)表示:令N为文章所包含的词汇总数(词容量),fr为第r级词的相对频率,则有

fr = cr-1 ,称为齐普夫定律的相对频数表示法或频率表示法。其中,c仍为常量,且c=C/N,而fr=Fr/N。

齐普夫运用其“最省力法则”解释了这个定律。认为,在任何语言中,凡是使用频率高的词,功能总是不会太大。因为词义本身在这个场合中价值小,因而传递它们所需要的“力”就不大,所以,词的出现频率与等级序号的乘积基本上稳定于一个常数。

(2)图像描述P140

①齐普夫分布曲线:根据文献中出现的词频与等级序号的统计数据,建立Fr与r的直角坐标系,用横坐标表示词的等级序号r,纵坐标表示相应的频次Fr,就可以得到一条双曲线,②齐普夫分布对数曲线:如果等级序号r与频次Fr都取对数坐标,则图像就变成一条直线了,即齐普夫分布对数曲线。

第六章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

1、基本内容

①文字描述:写n篇文章的作者数是生产1篇文章作者数的1/n2;

且生产1篇文章的作者数的全体作者的60%左右。可表述为:

y(x) = y(1)/x2 y(1)为写1篇文章的作者数,y(x)为写x篇文章的作者数。

②图像描述:P168

2、科学生产率:个体科研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所撰写的论文数量。通过这一概念的引入来测量科研人员撰写科学文献的能力。

第八章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

1、文献信息统计的原则要求

(1)针对性对不同的具体统计项目应有不同的要求

(2)准确性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是文献信息统计的核心要求

(3)代表性抽样统计的代表性较强的样本

(4)可比性分析数据常用比较方法,设置文献指标和统计数据时,注意数据的可比性(5)累积性在文献信息统计研究中,利用文献的累积数来说明问题

2、基本步骤P266 看具体的例子

(1)统计调查统计搜集研究对象的原始数据和第一手资料。

a.确定具体方法

b.选准统计工具

c.明确指标项目

d.统计原始数据

(2)统计整理,亦称统计汇总,即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加工整理。

a.计算

b.排序

c.表示

(3)统计分析关键步骤,包括统计数据的结论分析和误差分析。

a.理论指导下的分析

b.数值分析

c.图像分析

第十章引文分析法

1、什么是引文分析?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2、引文分析基本步骤:

①选取统计对象:根据所要研究的学科的具体情况,选择该学科中有代表性的较权威的杂志,确定若干期或若干篇相关论文作为统计的对象。

②统计引文数据:在所选的若干篇论文中,分项统计每篇论文后面引文的数量,引文的出版年代,语种,类型,论文作者的自引量等。

③引文分析:在获取的引文数据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目的,从引文的各种指标或其他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④作出结论:根据引文分析原理和其他一般原则进行判断和预测,从而作出相应的分析结论。

3、SCI-E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结构:(1)概括性的总体介绍

(2)引文索引:①作者引文索引②团体作者引文索引③匿名引文索引④专利引文索引(3)团体索引:①地区部分②机构部分

(4)来源索引

(5)轮排主题索引

功能:(1)两种网络路径检索:Web版的ISI Web of Science和联机版的SCI Search

(2)数据库检索方式:简易检索和全面检索(一般检索和被引文献检索)。

特点:①特色链接,内部链接——被引次数、参考文献、相关记录&外部链接——包括与原始文献、图书馆馆藏OPAC和其他二、三次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的链接

②充分利用www网罗天下的强大威力,SCI网络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文献检索方式。

③SCI网络版每周更新,并且每次更新即更新整个系统中的所有链接,包括被引次数,参考文献,相关文献的链接。

④SCI网络版允许检索整个数据库或指定检索年份

⑤SCI网络版可以直接收录纯电子期刊,便于及时反映相关研究成果。

4、ESI 美国《基本科学指标》

结构:(1)引文排位:科学家排名,机构排名,国家排名,期刊排名,顶尖论文链接。

(2)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热门论文,时间序列图链接。

(3)引文分析:基线(篇均被引频次和百分点),研究前沿。

功能:(1)检索功能:①引文排序②高被引论文的检索③研究前沿④检索规则

(2)评价功能:①分析某个公司,研究机构,国家以及期刊的科学研究绩效

②跟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研究发展趋势

③分析评价员工,合作者,评论家以及竞争对手的能力

④测定某一专业研究领域内科学研究成果的产量和影响力。

(评价功能主要体现5个方面: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对科技人才的评价,对科研机构的评价,对科学出版物的评价,对科学学科本身的评价)

特点:①基本的分析工具②服务对象的广泛深入③综合全面的数据,论文和课题

④与其他信息资源的连接与整合。

5、评价期刊的主要测度指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数指标,主要用以调整和修正大刊、老刊凭借发表论文绝对数量而在期刊被引上所占的优势,同时选择期刊被引数量达到高峰时来计算其平均被引率,所以更能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情况。用以评价和比较一种期刊相对于同学科中其他期刊影响力和重

要性的指标。

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可认为该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过程中的作业和影响力较大,亦可认为其质量较高。

即年指标:也称当年被引指数,是用于测度期刊被利用速度的指标,也是衡量期刊重要性的一种依据。它一般为期刊某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证的片均次数。

6、文献耦合&同被引P397

文献耦合:指引证文献通过其参考文献(被引证文献)建立的耦合关系。

具体来说,如果A和B两篇文献共同引证了一篇或多篇参考文献,或者说它们共同具有某一篇或多篇同样的参考文献,则称A和B两篇文献具有引文上的耦合关系。

同被引:指两篇(或多篇)论文同时被后来的一篇或多篇论文所印证,则称这两篇论文(被引证论文)具有“同被引”关系。

文献耦合&同被引之间的异同

(1)相同:①都是指两篇论文通过另外一篇或多篇论文建立起来的关系,所以都可以反映出文献之间的联系程度和结构关系,在引文分析中属于同一种类型:即以文献之间的联系程度作为计量单位的网络结构分析,从引文角度揭示论文的主题相似性,以及相互之间作用和联系。

②这两种分析方法都可用于研究文献关系,进行文献检索和揭示学科结构等。

(2)区别:由于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及主客体不同

①引文耦合反映的是两篇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同被引反映的是两篇被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前者由两篇文献的作者共同建立的,后者是由引证它们的作者各自建立的。

②引文耦合强度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对于任意两篇已发表的论文来说,其后的参考文献是固定不变的),同被引强度则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处于被动地位,等着其它文献来建立)。

③引文耦合反映的文献间的关系是一种固定的长久的关系,而同被引反映的则是变化的或暂时的关系。因此,引文耦合形成的模型的静态结构模型,而同被引则是动态结构模型。

④引文耦合是回溯的,属于“回向引证”,而同被引则是展望性的,属于“前向引证”。

⑤对于研究和解释科学文献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来说,同被引比引文耦合更具有优越性,更适合当代情报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点。

7、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P426

著者引证文献是一个人为控制的思维和判断过程,而作为其表现形式的引证文献,仅仅是宏观的、表面的测度。

(1)文献被引证并不完全等于重要

(2)著者选用引文受到可获得性的影响

文献地理分布、著者语言能力、文献本身年龄和流通状况等影响

(3)引文关系上假联系的影响

引证文献的原因多种多样,两篇论文可能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或从不同的角度引证同一篇早期文献,一篇可能是引证其方法,另一篇可能是引证其结果,这样这两篇文献在内容上的联系就可能是虚假的;引文有些是发生在前言和篇名中,有些是在正文中,有些发生在结论或讨论中。

(4)马太效应的影响人们往往以“名著”、“权威”作为选择引文的标注,有的确是出于需要,有的则是为了装饰门面、太高自己论文的身价,从而掩盖和影响着文献引证的真实性。

引文分析法的应用领域:①测定学科的影响和重要性②研究学科结构

③研究学科情报源分布④确定核心期刊⑤研究科学交流和情报传递规律

⑥研究文献老化和情报利用规律⑦研究情报用户的需求特点⑧科学水平和人才的评价

引文分析法的应用举例:农业科学研究的例子—①选取分析对象②统计引文数据③引文分析④作出结论

第十二章核心期刊P460

1、概念:指针对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来说,刊载大量专业论文和利用率较高的少数重要期刊,就称为该学科(专业)的核心期刊。

2、为什么测定核心期刊?(意义)

核心期刊的测定是文献信息计量学实际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和评价期刊质量,科学地确定核心期刊的范围,对于获得高密度的情报源,对于图书情报单位建立基本的核心馆藏,对于广大科学工作着重点阅读本专业期刊内容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图书情报管理单位科学管理上的需要

期刊发行量很大而任何一个单位把这些期刊定全,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只能有选择地订购少数核心期刊,就能满足读者的大部分的信息要求。因此,研究和评价期刊的质量、科学地确定核心期刊,不断提高订刊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图情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提高图情单位科学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2)科技工作者重点阅读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科技期刊6万种,每年发表的论文400万篇以上,一个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文献,想要将本学科范围内的文献全部浏览或是阅读一遍几乎不可能,毫无疑问,科研人员只能有选择性的重点阅读本专业的核心文献。

(3)提高信息检索和文献信息服务效率的需要

只有了解各种期刊的特点和优缺点,掌握重要论文的出现规律与搜集途径,把握一批高质量的核心期刊,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信息检索和文献情报服务公司。在解决咨询和定题服务时,也必须充分利用各专业的核心期刊,提高文献情报服务的工作效率。

3、怎么测定核心期刊?方法——文献信息计量方法体系P461

方法类型:(1)利用信息计量学工具和指标直接选定各学科的核心期刊

(2)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按照一定的基本步骤来测定核心期刊。

具体方法及测定步骤:

(1)布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补偿:

①区域分析法②图像分析法③布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补偿

(2)累积百分比法(80%法)

(3)文摘法:

①选准统计的文摘杂志②统计期刊的被摘录量并排序③计算累积文摘率④进行交叉对

(4)引文法:①分析多种杂志的引文法②分析单一杂志的引文法③利用引文工具的引文法(5)流通率法

(6)综合评价法

第十三章信息计量学在科技管理与预测中的应用(论述)

1、信息计量学与科学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内容(P502)

科学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本身发展规律和组织结构的学科。

科学学的发展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人才、经费、成果的消长演变、增长速度、学科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来体现,而这方面的变化又反映在科学文献的各种变化上。这是因为科学文献是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客观记录,是科学存在的表现形式。科学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对科学技

术水平的一种度量。

基本原理:(1)科学文献量可以反映科学或技术发展的程度和阶段;(2)科学文献量的国家分布或语种分布,反映不同国家某项科学技术的研究力量和技术优势;(3)科学文献量的增减变化速度反映科技发展的速度,文献量的翻倍周期一般可作为衡量科学发展的尺度;(4)文献量的突变反映了科技发展的转折性变化:由增长趋势向平缓趋势,衰落的趋势转变,或从发展过程向衰退过程转变等;(5)科研机构发表的文献量可以反映该机构的技术实力和研究成果,等等。

基本内容:

(1)研究科学发展特点①科学发展速度加快②具有继承性③阶段性④交叉渗透性⑤科学发展重点的转移⑥科学劳动的集中性

(2)研究科学结构

①利用书目分析法 a.书目结构反映学科结构b.书目数量变化反映学科发展的动态特性

②利用引文分析法 a.静态研究,如引文聚类形成的网络图b.动态比较研究 c.超结构的微观研究,利用二维空间来描绘跨学科的宏观聚类

③利用词频分析法研究学科发展结构

(3)研究科技史

(4)研究科技政策

2、信息计量学评价人才的原理与方法(P513)

原理:①科技人员的成就与学术造诣与其发表的文献数量有关。一般而言,科学人员的发明越多,成就越大,他的文献,特别是专利文献以及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就越多。

②科技人员的成就和学术造诣与其发表文献的被引次数有关。文献的被引次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质量和价值,从总体上反映了该文作者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从客观和使用的角度证明发表论文的价值和作用。

方法:①书目(篇目)分析法。即统计某一时期各位科技人员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文章的篇数,并作为篇目,然后将各篇目比较,发表文章多的一般被认为成果较多。简单但不充分。

②引文分析法。一般采用4个指标:论文总数,被引证总数,每篇论文的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具体方法是直接统计或者利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统计出在一定时期内科学家所写论文的总被引次数,谁的被引次数高,谁就中选,比较客观可靠,因而在评选人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科技预测的概念和内容(P538)

科技预测是根据预测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科技的发展前景及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得出预见性的结论。

五方面的内容:

(1)科学预测——关于科学发展前景的预测。预测整个科学体系的发展趋势,分析各学科的分化、交叉、渗透、综合的演变方向;预测现有学科的发展前景、可能出现的新学科特别是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预测某些科学理论的实用价值、科学技术化的发展趋势和周期演变规律。

(2)技术预测——关于技术的发展前景的预测。预测某些重大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可能出现的技术发明、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方法,预测新技术的应用领域。

(3)产品预测——利用信息计量方法可以预测产品开发和应用前景。

(4)科技事业预测——关于科学技术事业未来前景的预测。预测科研体制、科技队伍、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科技交流、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的发展前景。

(5)科技对经济、社会影响的预测预测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

第十四章网络信息计量学

1、概念: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分析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存储、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

2、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P564)

(1)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基本问题研究网络信息的类型和特点;网络信息计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式、意义和作用以及发展趋势等。

(2)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理论问题研究网络信息分布、增长、老化、关联和离散等规律研究(3)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方法问题研究基本测度指标,网络信息内容、结构的测度,网页的链接、影响因子分析,网络信息使用规律的测度,统计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等

(4)网络信息计量的技术问题研究网络信息计量系统的机理与设计,文本、多媒体、多语言信息计量技术,智能代理计量技术,网络信息的计量评价系统,XML等环境下的计量问题等

(5)网络信息计量的应用问题研究网上电子期刊、电子图书馆等信息的计量分析,网络站点的增长、分布、联系等计量分析等

(6)网络信息资源计量管理对策问题研究资源配置计量问题,价值的定量评价,过滤的定量分析,共享效率的计量等

3、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特征(P571)

①计量方便②统计全面③结果准确④学科新颖⑤方法精致⑥应用广泛⑦更新较快

4、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P580)

(1)网络链接分析法(2)相关分析法(3)内容分析法(4)统计分析法(5)可视化方法(6)数据挖掘法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人体工程学常用尺寸

人体工程学常用尺寸 客厅: 电视柜:深度:450-600mm;高度:600-700mm; 沙发:单人-长度:800-950mm;深度:850-900mm;坐垫高:350-420mm;背高:700-900mm 双人式-长度:1260-1500mm;深度:800-900mm 三人式-长度:1750-1960mm;深度:800-900mm 四人式-长度:2320-2520mm;深度:800-900mm 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600-750mm,宽度450-600mm,高度380-500mm(380最佳)中型-长方形:长度1200-1350mm,宽度380-500mm或者600-750mm 正方形:长度750-900mm,高度430-500mm 大型-长方形:长度1500-1800mm,宽度600-800mm,高度330-430mm(330最佳)圆形:直径750,900,1050,1200mm,高度330-420mm 方形:宽度900,1050,1200,1350,1500,高度330-420mm 卧室: 衣橱:深度:一般600-650mm,推拉门:700mm,衣橱门宽度:400-650mm 矮柜:深度:一般350-450mm,柜门宽度:300-600mm 单人床:宽度:900,1050,1200mm,长度:1800,1860,2000,2100mm 双人床:宽度:1350,1500,1800mm,长度1800,1860,2000,2100mm 圆床:直径:1860,211.5,2424(常用) 床:高:400-450mm,床靠高:850-950mm 床头柜:高500-700mm,宽:500-800mm 餐厅: 餐桌高:750-590mm 餐椅高:450-500mm 圆桌直径: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人1100mm,六人11000-1250mm 八人1300mm,十人1500mm,十二人1800mm 方餐桌尺寸:二人700*850mm,四人1350*850mm,八人2250*850mm 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餐桌间距:(其中座椅占500mm)应大于500mm 主通道宽:1200-1300mm 内部工作道宽:600-900mm 酒吧台高:900-1050mm,宽500mm 酒吧凳高:600-750mm 厨房: 橱柜工作台:高度890-920mm 抽油烟机与灶的距离:600-800mm 工作台上方的吊柜:距地面最小距离>145mm,厚度250-350mm 吊柜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550mm

奥鹏东财网考2020年3月课程考试《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单选题 1.()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专家系统。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专家技术 D.人工智能 【参考答案】: D 2.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是()。 A.信息分类 B.信息分析 C.信息采集 D.信息存储 【参考答案】: C 3.信息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和()。 A.完整性 B.及时性 C.真实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 B 4.按照控制来源划分,控制可以分为()、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 A.正式组织控制 B.非组织控制 C.专家控制 D.自动控制 【参考答案】: A 5.按照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信息源分为口传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

A.网络信息源 B.多媒体信息源 C.超文本信息源 D.文献信息源 【参考答案】: D 6.为开发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关键的安全环境的是()协议。 A.HTTP B.TCP/IP C.SET D.FTP 【参考答案】: C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A.霍顿 B.哈默 C.马钱德 D.莫尔斯 【参考答案】: B 8.按时间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 A.自然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B 9.信息检索的概念最早是由()在1950年首次提出。 A.莫尔斯 B.霍顿 C.马钱德 D.香农 【参考答案】: A 10.按管理层次分类,信息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信息管理。

A.战略 B.中观 C.战术 D.决策 【参考答案】: B 11.战略规划强调分析、选择和制定方案,而战略管理强调()。 A.战略方案选择 B.战略实施 C..战略规划 D.技术系统构建 【参考答案】: B 12.信息动机形成后可能会产生()和指向作用两种作用。 A.刺激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约束作用 【参考答案】: C 13.按社会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和自然信息。 A.科学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C 14.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准是()。 A.《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C.《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D.《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参考答案】: A 15.软件维护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维护,重点是()的维护。

人体工程学考试内容

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里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 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体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2.人体工程学的称谓:西欧---工效学、人类工程学,美国---人类因素学、人类因素工程学和工程心理学,日本---人间工程 学,中国---人机工程学、功效学、人机学、人体工程学。 3.人体工程学的人性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1. 以工具的“可用性”为设计目的、人性化体现 2、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健康的人 性化体现3、减少造成人的精神压力的紧张源的人性化体现4、注意特殊人群的研究的人性化体现5、更为人性化的材料技术的研发6、智能产品的人性化服务 4.什么是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分的尺寸和人体的体积、重量等其它物理特征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 之间特点和差异,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为升级提供测量数据。 5.人体测量工具:1,人体测高仪2,人体扫描仪3,直角规4,弯角规 6.人体尺寸是指:用专用的仪器在人体上的特定起点、止点或经过点,沿特定测量方向测得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数据中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尺寸和小于或等于该尺寸的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8.人体尺寸的测量可分为两类,即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 测量的,可以测量许多不同的标准状态和不同部位。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它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 设计门:第九十五百分位紧急出口:九十九百分位门铃电灯开关:五十百分位柜台高度:五十百分位座椅高度:五百分位9.人体尺度的差异有哪些:1.因年龄引起的差异。2.因性别引起的差异。3.因种族引起的差异。4.职业差异。5.时代差异。6. 残疾人差异。7.其他因素引起的差异性。 10.人体工程设计中常用的百分位:第1、第5、第50、第95、第99百分位。 11.作业空间是指:人操纵机器时所需要的活动空间,加上机器、设备、工具、被加工物件所占的空间的总和。 12.在产品设计和工程设计中:主要包括作业场所设计,工作设计等。工作设计主要包括:工作的作业区域布局设计和作业台 面设计。 作业姿势分为三种:坐姿立姿坐立交替相结合 13.工位的作业面设计受作业者视野和操纵能力两个因素制约。作业台面的设计主要包括作业台面深度和高度的设计,也可以 涉及台面倾斜度的设计。台面深度设计与作业平面内操作者的臂部和手部操纵能力十分相关。 14.一般的座椅的设计原则:1.重量的分布。2.座椅的高度。3.座椅的深度和宽度。4.身躯的稳定性。与座椅有关的是:舒适程 度和功能效用座高:40-43cm 深度375-400MM 宽度:400+50mm。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座椅的:侧面轮廓。 15.床宽:是影响人睡眠质量的因素。床长:指的是两头床屏或床架内的距离。床高:应该与座椅的座高一致。单人床:不小 于800mm 双人床:不小于1200mm 16.座椅的分类:1.休闲用椅---最大舒适。2.工作用椅---舒适性与方便性、稳定性。3.多用椅---多种功能。 17.室内的采光方式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类。住宅室内的灯具照明可分为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 18.色彩:一般采取上浅下深的原则,使重心处在墙壁下部,按地板、墙面、顶棚的顺序选择层次明亮的色彩组合。 19.餐厅的设计注意问题:1餐厅的定位。2.餐厅的用光。3.餐厅的装饰。4.餐厅的人体尺寸。 20.厨房的设计注意问题:1.厨房形式。2.厨房功能。 21.厨房形式有哪些:1.一字型。2.L型。3.U型。4.走廊型。5.岛型。 22.老人房间的设计注意:1.要作好隔音,避免干扰,营造安静的环境;2.房间朝向以南为佳,为保证接受充足的阳光。3.家具的 棱角应圆润细腻,避免生硬确保房间地面平整,不作门槛,减少磕碰、扭伤与摔伤的概率。4.在色彩的处理上,应保持古朴、平和、沉着的基调。 23.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1.为确定空间范围提供依据(人的活动范围及家具设备的数量尺 寸)。2.为设计家具提供依据、3.为确定感觉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视觉、听、触、嗅觉等) 24.空间的分类:1.行为空间。2.生理空间。3.心里空间。 行为空间:是满足人的行为活动所需要的空间,一般根据人体动态尺度的行为活动范围考虑空间。①行走通行顺利,②操纵联系方便。③设施布置合理 生理空间: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所要求的空间尺度。 心里空间:满足人的心里需要的空间大小。 25.人体工程学在空间中运用原则:①空间布置的舒适性。②尺度选择的合理性和均衡性。③室内环境参数确定的科学性。 26.空间组合原则:1、动静分区2、主次分区3、公私分离4、食寝分离5、洁污分离6、空间联系结合 27.不安全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那些地方:楼梯、窗户、厨房、卫生间、门、地面。 28.人际距离:人与人之间距离大小取决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文化背景)和所处情况的不同而相异。1.亲密距离(密友) 70以下2.个人距离(普通朋友)--70-1003.社会距离(社交)—100-360 4.公众距离(其他人)--360以上 29.人的行为习性:1.抄近路。2.识途性。3.左侧通行。4.左转弯。5.从众习性。6聚集效应。 人际行为与人际距离:1、亲密距离15--45cm 2、个人距离45--100cm 3、社交距离130--360cm 4、公众距离360-750cm或超过750cm。 在工作系统中,机器分三类:1、显示器:仪表、信号、显示器;2、操纵器:各种机器操纵部分,如杆、钮盘、踏板等; 3、机具:家具、设备等 书的26—28 45---52 页看一下

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1、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与情感的产生基础不同 情绪更多是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而情感则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2)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形式不同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暂时性、冲动性和外显性。 ?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 (3)情绪与情感发生、发展的时间不同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 (2)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表现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影响。 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2)感染功能 (3)调节功能 (二)情绪与情感的机体变化 1、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2、机体外部的表情变化 ?表情指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包括: ?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 二、情绪与情感体验 (一)情绪的强度 (二)情绪的紧张度 (三)情绪的快感度 (四)情绪的复杂度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 ?心境的特点:弥散性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机能将得到极大的激发。 ?频繁的应激容易破坏身体的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视窗——应激的影响 ?霍姆斯和瑞(Holmes&Rahe,1967)编制了一个应激评定量表。这个量表指出大量应激由43种不同的经历 造成。 ?霍姆斯和瑞把一年中个人所受应激事件的总和150或更高的值定为生活转折点。如果这年的生活事件变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剪贴报 (整理资料指导)》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剪贴报(整理资料指导)》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节课教师主要从资料的整理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本课中,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资料整理方法、技巧的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与设想: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剪贴报是整理资料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2)探究制作剪贴报的材料,初步了解制作剪贴报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学会设计、制作、美化简单的剪贴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践的方式了解制作剪贴报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重点: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美化简单的剪贴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剪贴报样品 学生准备:制作剪贴报所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平日里,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常常会需要在课前搜集、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同学们对于搜集到的资料是如何整理的呢? 2、整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制作剪贴报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制作剪贴报。(板书课题) 二、剪贴报欣赏、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1、说到剪贴报,可能有的同学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剪贴报。谁能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剪贴报? 2、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份自己制作的手抄报,请大家分组探究,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犯罪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汇总版)

犯罪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初犯: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 3.投射作用:是个人将自己具有的不良性格、观念、欲望、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同样具有这些特征的一种防御机制。 4.意志过程: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便是意志过程 5.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是从吸收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 6.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 7.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8.天生犯罪论:龙勃罗梭以惯犯和重大犯罪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解剖罪犯的头盖骨及身体各部位的研究,发现罪犯与正常人在生理构成上有很大不同,罪犯在生理上表现出一种返祖现象,以此提出了天生犯罪论。 9.虞犯:有犯罪征兆者(虞犯),即最有可能犯罪的人 10.情感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伴随着喜、怒、哀、乐、惧、欲等情绪或情感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亲近还是疏远的态度的过程 11.挫折攻击论:当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 12.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13.事实的犯罪行为:是指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和是精神病患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14.犯罪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15.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 16.个性心理:心理现象的静态表现形式 17、自卑感论:人具有保护自己、追求优越的本能,的权利欲,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自卑感。 18、偶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

信息管理学复习提纲简要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息的含义 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1.2数据、信息、知识及关系P10 1.3信息的特征(基本属性)P6(理解,选择题其中选择解释) 1.4信息管理的定义(广义)P19(基本管理对象: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第二章信息交流 2.1信息交流含义 信息交流的含义:信息交流是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和历时信息交流。(理解) 2.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交流通道、符号体系、知识信息库、支持条件 2.3信息交流的模式(理解+重点理解个别第一模型里的含义)P48 2.4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 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间接交流,社会代理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直接交流)。 2.5信息传递模式(四种) 2.6论述Web2.0环境下有哪些常用信息交流工具及其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论述) 第三章信息分布 3.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用户信息需求中的表现 3.2信息离散分布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2.齐夫定律: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 = c (齐夫定律)式中c为常数。 3.3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1.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 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 n Y x = C (此式中,Y 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 x = C / X2 2.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 3.4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1.指数增长率:

人体工程学总结

人体工程学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构造尺寸:也叫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被测者处于静止的站姿或坐姿的状态下测量的到的数据。 2.功能尺寸:也叫动态的人体尺寸,是被测者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简答论述 1.人体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人适应机器。主要集中在从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使人能更好的适应机器。 2)第二阶段:机器适应人。机器为人服务,机器适应人的要求。 3)第三阶段:人—机—环境相互协调。 2.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情况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2)实测法——借助辅助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3)实验法 4)分析法——对人机系统已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的一种方法。 3.人体工程学研究要遵循的原则: 1)物理的原则,如重心原理等。在处理时,以人为主来进行,而在效率上又要遵从物理原则。 2)生理和心理兼顾的原则。 3)考虑环境的原则。人——机——环境的系统研究绝对不能离开环境。 4.人体测量的内容有哪些: 1)形态测量:数据分为人体构造的功能尺寸和人体功能上的动态尺寸。 2)运动测量:如动作范围,动作过程等。 3)生理测量:人的生理主要指标,如疲劳测定,触觉测定等。 5.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工作系统中的人,包括人体尺寸,直觉和感觉的能力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人的习惯与差异等。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显示器,操纵器和机具。3)环境与人的使用。环境包括普通环境和特殊环境,普通环境是室内的照明,温湿度等。特殊环境如高温高压,辐射和污染等环境。 6.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从环境意识的角度看,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和环境达到完美的统一。人体工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整理-简答论述(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为解决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a.为教育现象解释与研究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b.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c.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a.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b.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性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

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对学与教过程的影响: 1、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为思维水平的差异。 2、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他们是所有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智力的个体差异: 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有所不同。 2、结构差异,即智力在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3.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智力差异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有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个体的主观努力的影响。在后天的影响因素中,学校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开发学生的智力就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学校通过以下途径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及时进行早期教育;通过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等。 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意志方面。中学生的意志特征主要体现在是否遵纪守法(自觉性);有无自制力;对学习、工作的坚持性程度以及胆量的大小上。一般来讲,初中生的意志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克服困难的毅力不够;到了高中,学生的意志力才日趋稳定。2、情感方面。就情感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情感来说,初中生情绪变化很大,易冲动,情感和爱好都还不够稳定,因而缺乏持久性;到了高中,情感特征基本定型。3、理智方面。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类型上以及智力品质上。一般来说,初中生处于发展兴趣爱好、培养智能的最活跃时期;而高中生处于理智特征的成熟期,亦即思维的成熟期。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学文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教师实施指南八: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过程的记录及原始资料的积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评价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到活动结束的时候用量化的分数来判定活动的结果和收益,而是通过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来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的经历,这就需要对活动过程及原始的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包括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 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 音像制品(录音带、光盘、软盘等);实物(标本、模型等)。这些原始资料,既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活动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活动主题一旦确立,就要指导学生制作档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基本情况。在活动开展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过程记录及原始资料积累的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1.确定人员,制定记录任务,进行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需要把人培养成一个模式,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面面俱到的人,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最好空间,让他的优点更优,特长更特,这就需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爱好,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他发展和展示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工阶段,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调整。比如,在确定活动资料和活动过程记录小组的时候,就要动员 和说服那些责任心强、记录能力强、细心仔细的同学加入,并要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梳理。对前几次记录要进行认真指导和培训,而这种培训是在记录的现状中的培训,不是单纯的说教。 2.教师以身示范提供样本记录需要记什么?怎么记?简单地说就是记载活动过程和结果。可是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们的学生还是不会记录。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和学生同时进行一份记录,这个记录包括学生前期提出哪些了问题、归纳成哪些研究小专题、计划怎么开展活动、分组分工情况、各组活动进展情况(特别是细节记录)、教师的感受等等。教师的记录要图文并茂,简洁而美观,把绘画、图表、文字等综合起来,为学生做好范例。教师在参与学生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记录作为样本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如何做记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记什么、怎么记,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如何做研究,传达一种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3.引导学生进行记录方式设计,明晰活动过程 通常可采用表格式、日记式、过程式等方式来进行记录。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说课材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2)

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业绩的那种动机,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完成目标的一种动机。 2、课堂教学程式: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3、心理效应:指由于某种刺激或作用的影响使得人产生相应于这种刺激或作用的心理效果或反应。 4、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5、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7、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8、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9、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10、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11、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12、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13、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1、情绪: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挫折:一个人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者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2、心理状态:是个体在面临一定情境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状态与特征。 3、意识状态:是指能够被主体清晰觉知到的心理活动,是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心理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状态。1.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需要: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3.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特征。4.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四、简答题 1、个体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 个体心理由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构成(3分)。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和应激状态;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3分) 2、心理行为的关系怎样? 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3分) 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3分) 3、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分)。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每个特征1分)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下面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道德性原则。(6分)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一、刺激变量;二个体变量;三反应变量(每点2分,共6分)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选择和确定课题;二确定研究设计;三搜集资料;四分析资料;五做出结论(每点1分,共6分) 7、简述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最新整理)

主题活动一我的小书包 一、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使学生认识爱护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用语言表达自己书包的特征与外形。 三、课时计划: 4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自己的小书包是什么样子的。 2、过程方法: 通过观察获得知识,感受爱护自己的书包和保持自己的书包干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观察自己的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你知道吗”。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书包。 2、观察后填空。 3、老师评点。 (二)学习“大家一起说一说”。 1、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书包的的作用。 2、学生自己说一说

3、老师总结 (三)画一画小书包 1、老师叫学生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2、学生描述书包的样子。 3、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四)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的小书包。 五、板书设计: 观察自己的小书包 颜色:黄色红色蓝色蓝色和红色 形状:长方体正方体 大小:很大中等很小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画书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画自己的小书包,并知道怎样正确背书包。 2、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画一画自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画书包 三、教学过程: (一)评点学生的作业。 (二)把画得好的拿到学习园地去展览。 (三)学习“开阔视野”。 1、老师教读课文内容。

补完《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1.哈特莱、香农、维纳和钟义信对信息的定义。P2~3 哈特来:信息是他从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形式 香农:信息被看作是消除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叫唤来的东西。 钟义信:信息是食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形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简介的表述。2.简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P3 信息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 信息与能量的关系: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3.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主体的认识层次,信息如何分类?P4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消息,资料,知识。 按照信息的认识层次分类: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简述信息的层次如何划分?哲学层次、认识论层次和社会层次。 5.信息的特征。P5 6.普遍性。表征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干扰性。可加工性。 7.简述信息的功能。(注意各要点的细节)P8~10 认知客体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依据。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 社会发展的资源。 8.广义与狭义信息管理概念。 9.信息管理发展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特征。P28~29 古代信息管理时期:信息交流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信息记载材料是天然的,信息记录方法是手工的。信息活动几种在个体层次上,社会信息量不大,信息管理活动零星、片段,对信息载体进行封闭式的物理管理。 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以解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报道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基本上是以人力和手工为主并辅之以部分机械化作业,主要管理者是图书管理员。 现代信息管理时期: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主要管理者是mis经理。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战略信息系统为主要真滴,以解决信息资源对竞争战略决策的支持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网络化,主要管理者是信息主管(cio) 10.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哪几个方面?P30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 11.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都包括哪几个层次?P30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 12.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分析信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信息管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P31 微观:狭义信息资源管理。中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宏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再加上信息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主要研究内容: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