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史上最高平均收视率节目TOP10

日本史上最高平均收视率节目TOP10

日本史上最高平均收视率节目TOP10
日本史上最高平均收视率节目TOP10

TOP10

日本史上最高平均收视率节目TOP10

第10名 58.7% 第20届奥运会(慕尼黑) 日本男排夺得金牌

1972年9月8日 NHK

第9名 59.0% 小吉展诱拐杀人事件报道 1965年7月5日 NHK

第8名 60.4% 拳击世界最轻量级冠军战 (原田 政彦 vs Alan Rudkin) 1965

年11月30日 富士电视台

第7名 60.9% FIFA 98年世界杯 日本 vs 克罗地亚 1998年6月20日 NHK

第6名 62.9% 阿信 1983年11月12日 NHK

第5名63.7% 拳击世界最轻量级冠军战(原田 政彦 vs Eder Jofre)

1966年5月31日 富士电视台

第4名 64.0% 职业摔跤(WWA 世界锦标赛?The Destroyer vs 力道山)

1963年5月24日 (日本电视台)

第3名 66.1% FIFA 2002年世界杯 日本 vs 俄罗斯

2002年6月9日 (富士电视台) 66.1%

第2名66.8% 东京奥运会(女子排球 日本vs 苏联) 1964年10月23日 NHK

第1名 81.4% 第14回NHK红白歌战 1963年12月31日 NHK

原文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c31568689.html,/s/blog_7a45b8a701010wxh.html

日本近现代史课堂版提纲

《日本近现代史》课堂版提纲 主要参考书目: 1、吕万和著:《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宋成有著:《新编日本近代史》, 2、(日)远山茂树等著,邹有恒等译:《日本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 4、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二十世纪日本:从德川时代到 现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美)赫伯特·比克斯著:《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新华出版社04年9月版(此书获美国普利策大奖) 6、(日)历史研究委员会编:《大东亚战争的总结》,新华出版社97年12月版 7、(日)福武直著:《日本社会结构》,广东人民出版社82年10月 8、(日)中村政则著,张英莉译:《日本战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吴学义等编:《当代中日关系(1945—1994)》,时事出版社。 10、张声振等著:《中日关系史(主要是卷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11、(日)大隈重信撰:《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2007年版。 12、(清)黄遵宪著,吴振清等点校整理:《日本国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日)信夫清三郎著:《日本外交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14、俞辛焞(tun)著:《日本近代外交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5、殷燕军著:《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周颂伦著:《近代日本社会转型期研究:1905—1936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蒋立峰、汤重南主编:《日本军国主义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沈予著:《日本大陆政策史(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全球公认100首最好听的歌曲

全球公认100首最好听的歌曲.... 1. don't cry--guns n' roses这首歌曾唱哭了千万人。总是能够触痛了心底最软的地方,心抽痛着,眼圈红了,却没有眼泪渗出,每多听一次就多一次的依恋... 2. fade to black--METAllic金属乐队也有很经典歌曲,相信国内有好多人都是听了这 首歌的前奏才去学吉他的!METALLICA经典中的经典,也是METALLICA饱受争议 的作品,因为当时有乐迷自杀就是出于这首歌,胆小别听哦~ 3. dreaming my dream--cranberries有着王菲一样变幻倚俪的唱腔,高雅离开了原本 浩渺的苍穹来到人间,它带着冷漠的美艳,但又说着人身上的变动和永恒,爱尔兰的 卡百利乐队就这样汲取了精灵与传说的浩渺气质,沟通了人间和天空的美,把人的故事,爱情,历史,死亡,社会都融进那飘忽而真切的女声中...(卡百利,本是蔓声浆果的藤蔓) 4. dying in the sun--cranberries不断地重复着放这首歌,简短迂回的旋律,简短迂回的歌词。平躺在这样的歌里,晕乎乎的,渴望在阳光下睡死... 5. never grow old--cranberries 最近常听朋友们说时间过得好快~! 感觉自己在一天一 天的虚度光阴! 不由得想起了这支歌~! 6. far away from home--groove coverage德国新晋乐队,这首歌已被众多知名DJ誉为 当今舞曲最为精华的传世之作,听了不下几百遍了,旋律好的很,女声好的很... 7.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guns n' roses(“野蛮师姐”主题曲)艾薇儿翻唱的和qiang花版的都给人一种爽歪的感觉,当然女生版的更加恬静,睡觉之前是要听的奥。 8. imagine--john lennon约翰列侬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摇滚乐队“甲壳虫”(或叫披头士)(beatles)的灵魂人物,死于1980年12月8日,是被一名狂热的歌迷开qiang打 死的,他的死震惊了世界,他在六十年代,目无宗教和governme-nt,在七十年代致 力研究东方宗教和宣扬童话般的爱(有一颗小星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声音听来

浅谈法国的饮食文化

浅谈法国的饮食文化 在谈及法国饮食文化,我们先看一下法国的历史地理概况吧:法国先后经历过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历届共和国期间法国爆发过很多次的革命,也涌现出了很多的历史名人像拿破仑等等。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 法国是一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加之经济发达,给烹饪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物质基础。“法国人是为吃而生存”,这句话将法国人讲究吃的艺术形容得入木三分。那么法国的饮食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第一讲究调料:法国菜十分讲究调料,常用的香料有:百里香、迷迭香、月桂(香叶)、欧芹、龙蒿、肉豆蔻、藏红花、丁香花蕾等十多种。法国菜中胡椒最为常见,几乎每菜必用,但不用味精,极少用芫荽。调味汁多达百种以上,既讲究味道的细微差别,还考虑色泽的不同,百汁百味百色,使食用者回味无穷,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法国菜具有选料广泛、用料新鲜、装盘美观、品种繁多的特点。菜肴一般较生,还有吃生菜的习惯。在调味上,用酒较重,并讲究什么原料用什么酒。他们的口味肥浓、鲜嫩而忌辣。猪肉、牛肉、羊肉(肥嫩的)、鸡、鱼、虾、鸡蛋和各种烧卤肠子、素菜、水果是他们喜爱的食品,尤其爱吃菠萝。进餐时,冷盘为整块肉,边切边吃。法国餐在对菜的配料、火候的讲究、菜肴的搭配、选料的新鲜、不同地区的多元化菜肴以及菜肴烹调的细腻、合理性和艺术性都在其它西餐之上。法国美食在整体上包括:面包、糕点、冷食、熟食、肉制品、奶

酪和酒。 第二最求情调:法国人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比如精美的餐具、幽幽的烛光、典雅的环境等等。大一点的餐厅大都布置得富丽堂皇。有的店里还存有16世纪的路易十四时期的豪华家具,精致的银餐具、水晶杯子等昂贵、华丽的餐具。还有的餐馆把艺术收藏品作为店里的主打。墙上的名画是真正的珍品。绝不是牵强的装点门面的一般艺术挂画。也有的餐馆还将自己的收藏爱好放到店里与客人共享收藏乐趣,如果饭店的历史很短,他们也能想办法摆满各式鲜花。与品尝美味是绝好的情景交融。法国人将饮食还赋予哲学的意义,认为个人饮食应符合各自的教养与社会地位并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有一位被称为“世界级膳食家”的人曾说:“感受餐桌上的就餐气氛,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个性”。看看法国人的美味佳肴以及用餐方式,不由得会让人想起克莱德曼手指下流淌出来的串串音符,浪漫而隽永,让你充分领略法式大菜散发馨香的艺术情调。 第三菜单简单:法国餐的菜单很简单,主莱不过10来种,但都制作精美,点菜的顺序是:头道菜一般是凉莱或汤,尽管菜单上有多个品种的“头道菜”供你选择,但只能选择一种,在上菜之前会有一道面包上来,吃完了以后服务员帮你撤掉盘子再上第2道菜。第2道是汤,美味的法式汤类,有浓浓的肉汤、清淡的蔬菜汤和鲜美的海鲜汤。第3道菜是一顿饭中的正菜,这是法式菜中最为发挥的一道菜。往往做得细腻、考究,令食客难忘。正餐里最多的是各种“排”一鸡排、鱼排、牛排、猪排。这所谓的排是剔除骨头和刺的净肉,再浇上配制独特的汁,味道鲜美,吃起来也方便。法菜中颇为有名的洋葱汤就是用低廉的洋葱加奶酪和面包片熬制的浓汤。法国的奶酪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是由牛奶、羊奶混合加工而成,并有半凝固态、凝固态以及干块状的,又由于其颜色、味道的不同,可有上百种不同的奶酪。在就

初中历史大事年表(全)精编版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30000年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距今约7000~5000年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 距今约5000~4000年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 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商(约前1600~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汤朝灭夏,商朝建立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戎族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前770~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战国(前475~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前221~前207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西汉(前202~9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9年西汉灭亡 东汉(25~220年)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东汉灭亡。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西晋(266~316年) 266年西晋建立,魏亡。 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先秦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山顶洞人进入民族公社时代距今七千至五千年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距今约四五千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春秋后期孔子在世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前202年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魏国建立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灭亡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420年宋朝建立,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中国近现代史 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 程 论 文 学号: 2015年11月25日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和日本都地处亚洲东部;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日本为中国之东邻,隔海相望,有史以来,日本即以吸取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生长的活力,从而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因而中日两国的交往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中日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 在中日关系史上,既有2000多年的中日两国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友好交往史,也有70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的不幸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日本独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两国正式开始平等交往的新起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日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蕴含着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的根源和两国关系巨大发展潜力的源泉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从古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划分为3个历史时期:一

是在2000多年中占主流地位的中日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时期;二是近代日本侵华70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三是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行来时期。 (一)古代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古代的中国文明不仅仅是东亚的文明中心,在近代西方文明兴起之前,也是世界上最先进且具有影响力的文明。作为近邻,日本曾经不断接受中国文明的洗礼。很早以前就有徐福东渡的古老传说,据考古发现,远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中日两国已有交往的关系,这都说明中日两国人民交往历史的悠久。 在约2000年间,日本需将学习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列为国家事业。尤其隋、唐时代。中日往来比较频繁,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遗隋使”“迢唐使”、学问僧等到中国学习,从中国吸收、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甚至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一些制度、规章,亦被日本照搬、借用或参考、借鉴。此后,宋、明时代,中日两国的通商往来也比较频繁。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日两国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截至现代西方文明进军亚洲前,日本一方面从属于中国的文明圈,另一方面,又作为岛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二)近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标志着两国的历史进入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内容的近代史时期。近代发端,中日两国有着几乎相同的命运。但是由于西方帝国主义侵略重点不同,由于中日两国的当政者面对西方侵略的措施有异,两国的发展道路却截然相反,中日两国的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2)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列强的重要成员之一,妄图灭亡并独吞中国。 (3)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闰,中日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三)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往来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并逐渐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后,进行了历史性的民主改革,特别是制定了和平宪法,保证了日本的和平发展。中国的变化亦翻天覆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宣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

第28卷第4期V ol.28,No.4 西安社会科学 Xi .an Social Science 2010年8月 Aug., 2010 收稿日期:2010-04-01 作者简介:孙璐(1990-),女,黑龙江伊春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2007级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 孙 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 152500)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运转,日本岛国日益成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日本的饮食文化成为大众追捧的潮流,可以说已从追求饱食进入追求美食,进而发展成追求愉悦的心情阶段。日本料理不仅博得大和民族的深深喜爱,在世界饮食文化中也独树一帜。本文简要的介绍几种具有特色的日本料理及一些饮食习惯。 关键词:日本料理;折筷子;饮食习惯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0)04-189-02 谈到日本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已从追求饱食进入追求美食,进而发展成追求愉悦的心情阶段。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季节变得越来越不分明,然而日本人珍惜季节风味的心却始终不变。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之寿司,而日本食品于近年来已人所皆知世界闻名了。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生鱼及肉质鲜嫩之炸虾,更有部分游客已做好准备去日本享用各种各样的传统美食的打算。 一、日本饮食文化的概况 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料理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菜等,同时搭配有味噌汤(酱汤)、腌酱菜(渍物)等。现在的副食之中也有许多西洋料理或中华料理的搭配。日本料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好看,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选择。日本饮食文化。即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稻米自古以来作为日本人的主食,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目前日本全国各地都可以种 植水稻,主要产地在日本关东与东北地区。每年春季开始种植水稻,到了10月中旬,当年产的稻米便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这在日本被称为/新米0,著名的品种有/越光0、/竺锦0等。 二、料理系列 (一)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是比较有名的日本料理。按照字面来解释,就是怀中抱着石头。据说很久以前修行僧一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当然到了晚上就会又冷又饿、饥寒交迫。所以和尚们想到一个方法,就是把加热的石头(温石)抱在怀里。后来人们就把仅仅填满空肚子、加热身体的清淡的素食和简单少量的食品叫做怀石料理。实际上这是从禅宗那里来的想法,因为禅宗和茶道又有深远密切的关系,所以也把只在喝茶之前吃的一些简单的饭菜叫做怀石料理。怀石料理简单而雅致,同时非常讲究环境的优雅。 很多日本人认为,要品尝真正的日本传统美味,只有到京都的老店内,一边观赏美丽的庭院,一边享用茶怀石料理,才称得上地道。吸收茶道文化典雅的/茶怀石0料理,充分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美 在各类日本传统料理中,怀石料理的品质、价格、地位均属最高等级。不少日本人认为,在品尝清淡可口的四季怀石料理的同时,更可获得超脱的心境空间。 (二)寿司料理 寿司是日本人非常喜爱的食物。日本人常说 # 189#

法国饮食文化

法国饮食文化 李子杰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 B14020317 摘要:法国的饮食文化是欧洲饮食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国 饮食文化体现法国人对精致生活的态度。在这个浪漫的国度里,讲究的美食背后体现了法国社会的人文气息、历史文化传统,同时法国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历史发展轨迹等诸多因素都深刻影响着法国饮食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法国,饮食文化,饮食特色 时装、香水、美食,是法国形象的三大象征。在这个浪漫而艺术的国度,饮食早已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它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生活的艺术,是创造的源泉。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人会像中国那样对美食倾注全部身心并乐此不疲,那就是法国人。有人形象地说:如果中国大餐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法国大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 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以及发达的经济,都给法国的饮食文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基础。欧洲人认为法国菜是世界上最高级的菜,其选材广泛、用料新鲜、装盘美观、品类繁多,渗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有“民以食为天”的饮食观点,类似的“法国人是为了吃而生存”,这句话入木三分地画出法国人对饮食的讲究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法国人除了对食物讲究色香味及营养外,还特别追求进餐时的情调,法国人甚至将饮食赋予哲学的意义,将同桌共餐视为一种联络感情、广交朋友的高雅乐趣和享受。 一、菜肴文化 法国菜在欧洲负有盛名,在欧洲的一流饭店或者餐馆所雇佣的大厨大多是法国人,由此奠定了法国菜在世界上的烹饪地位。法国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态度在饮食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早在十七世纪,法兰西王公贵族因引领着当时的烹饪技术的潮流。精致的法餐主要包括三大因素:食材上等、厨艺精湛的主厨、高雅的用餐环境。在烹调时,火候占了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牛肉通常是烹制成六至七成熟,而海鲜不可过熟。法餐对火候的讲究,“艺术”般的菜肴搭配,选料的多样,加之不同地区的多元化菜肴和细腻的烹饪,这无不使得法餐在合理性、艺术性方面都优胜于其他西餐。另外,法国菜十分注重调料,可以说调料的使用是法国菜的精髓。常用是香料有:胡椒、香叶、龙蒿、欧芹、肉豆蔻、藏红花、丁香花等等。调味汁更是多达几百种以上,不仅讲究味道的细微之别,而且要考虑到色泽的不同,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刺激着人的每个感官,完全调动了舌头的每个味蕾细胞,令人回味无穷。在调味方面,法国人比较善于用酒,对酒与菜的搭配很是讲究。通常在餐前,他们会饮用较淡的开胃酒;在食用沙拉、汤、海鲜时,他们会搭配着白葡萄酒或者玫瑰酒;当法餐选材特别,在这里不食用肉类时,他们则会饮用红酒。 二、特色美食

十八首全球最好听的女声英文歌曲

十八首全球最好听的女声英文歌曲 01_once upon a dream 18首靓绝的女声,把谁放在第一呈献给你呢?这让我们费了不少神。考量再三,我们决定还是选琳达·埃德演唱的《鬼医》主题曲。无疑,此歌的感染力之强,每一次听,都叫人凝神屏患。琳达·埃德在美国歌坛的地位还没有抵达天皇级数,但她的实力却是公认的超一流。唱功之高超,歌路之宽广被认为是芭芭拉·史翠珊第二。琳达的歌声介平美声女高音与流行唱腔之间,最拿手的是百老汇舞台剧中的女主角,但其演绎的诸多爵士、民谣、流行甚至摇滚曲目亦有超常水准,且每张唱片几乎都由专属制作人Frank Wildhom把关,完美效果将其表现力极强的歌喉一层无遗。 《鬼医》是令琳达一举成名的百老汇剧目,她在其中一人兼演两角,全剧录音由于歌靓且效果出色,老早就是发烧友试音的经典,乃至琳达以后推出的唱片都难以企及。从选出的此首“Once Upon A Dream”去听,琳达的音色之美足以叫人呼吸停止,其背后的弦乐团伴奏亦绵峦如丝,录音的舞台空间感,口型比例几乎无可挑剔,要认识琳达·埃德就从这张美到杀死人的《鬼医》开始吧! 02_gje meq handa di 这是一位瑞典女歌手的演唱,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和我们一样,不懂歌中在唱什么。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这首歌听完之后,肯定让你三月不知肉味。 这位叫安妮?卡琳?卡莎的女歌手金发碧眼,唱腔中明显带着北欧民谣风格,气质极高贵。想来这种极贵气的声线在当地并没什么稀奇,多如国内唱民歌的演员。离奇的是这首歌的旋律竟是如此优美,优美得有些象童话中的风景,将人带去世外桃源。另外,录音好得叫人发疯。你应该注意到那有着美妙滑音的吉他伴奏,即使手指轻轻的擦弦亦纤毫毕现。此外弦线的质感,击弦时吉他共鸣腔的木质感都逼真得叫人五体投地。顶级,顶级! 03_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自古红颜多薄命。听挪威女歌手璐达卡·托妮芙这段如静谷幽兰般的演唱时,你有没有想到这位玉殒香消的女歌手是因为精神抑郁,最终自尽的吗? 早期的数码录音(1986年)已能将托妮芙绝美歌声中的微微颤抖细细捕捉下来,叫人感受到隐藏其中的那份悲情气质。忠告您:在心情不佳时请将此歌跳过,暂勿聆听。 这张唱片在海外雅皮土中风行已久,当年的LP大碟几乎被卖疯。香港某刊在评论这张唱片时风趣地说:"此碟一播,成村的人都话要买!"。可见好端端的人们都抢着欣赏其中凄美,争着体味那悲悲切切、愁肠寸断的感觉。你听,托妮芙的歌声是否好象来自天空的某一处?那透明晶莹的钢琴伴奏是否象涧中溪流般沁人心脾?好了,不妨碍你了,闭上眼慢慢醉去吧! 04 Danse avant de tomber 《只要不摔倒,跳吧!》

首好听的日本歌曲

50首好听的日本歌曲 1.《雨》绝对的经典!雨夜,一个人站在窗边,静闻雨淅淅沥沥的吟唱,闭上眼,耳畔回响着这样的音乐,那种别样的感动是无可比拟的。烙印在心中的情感、过往的记忆,都随着这雨、这旋律慢慢漾开……个人认为这是我听到的所有日文歌曲中最入心的,钢琴的配乐也是独一无二。这首曲子虽然曾多被翻唱,但最好的一版毫无疑问是来自森高千里,她的声音一定会感动你……/ 2.《MY ALL》日本天后滨崎步在国内较为受欢迎的一首歌,被歌迷誉作“继《Who…》之后写给歌迷们的神曲”,“仆の全てであなたを,守り綼けて行きます”(我要用我的全部,陪伴在你的左右),让人感动的歌词由滨崎步亲自编写。听着这首曲子在高速路上兜风是件十分爽快的事~ 3.《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好想大声说爱你》)别告诉我你没看过《灌篮高手》!著名的片头曲。其中片头樱木花道喝水的镜头让我知道原来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喝的~曲子朗朗上口,听一遍基本就能哼唱,嗯,推荐! 4.《雪の华》曲首动人的八音盒叮咚声就把听者带到了一个淡淡的落雪的季节,旋律没的说,但是总觉得中岛美嘉的版本没有韩雪的《飘雪》听着更舒服。 5.《涙そうそう》(《泪光闪闪》)由夏川りみ带来,被誉为“日本四十年以来最美的歌声”,她的声音会让你有种在幽谷的清泉沐浴的感觉。歌曲的旋律十分轻松优美,民谣风味。值得一提,新加坡歌手蔡淳佳翻唱过此歌,名为《陪你看日出》。 6.《ありがとうあなた》(《谢谢我的爱人》)曾风靡中国的日本电视剧《血疑》的主题曲,我们的父辈几乎都看过这部经典的爱情剧。在那个电视剧贫乏的年代,山口百惠走进了中国那一代年轻人的心。连同她美丽外表一同被人们记住的是这首深情动人的歌。她忧郁、伤婉的嗓音将这首歌曲很好地演绎。因为这首曲子,山口的演唱事业也走向高峰。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简短版(中国历史纪年对照)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简短版(中国历史纪年对照) # 大和时代(250年-710年) 又分为古坟时代(250–538年)(三国魏少帝嘉平二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和飞鸟时代(538–710年)。 日本本土还没形成一个集权式或分权式的政府体系,仍是以部落为中心。 佛教传入日本 圣德太子(574年-622年)(南朝陈宣帝太建六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模拟隋朝提出十七条宪法。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唐睿宗景云元年-唐德宗贞元十年) 710年(元明天皇和铜三年):元明天皇遷都至平城京(奈良)。 753年(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五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鉴真第六次东渡。 794年(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日本古代最后一个时代。 1001年至1008年(一条天皇长保三年至一条天皇宽弘五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源氏物语》成书。 1167年:(六条天皇仁安二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平氏全盛期〉。 1180年至1185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二年):源平合战,平家灭亡。 #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元文宗至顺四年) 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源赖朝任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政权开始。日本幕府政治制度开始,并绵延700余年。 1203年(南宋宁宗嘉泰三年):源赖家被北条时政所杀。北条时政任执权。 1333年(元文宗至顺四年):足利高氏倒戈,攻下镰仓,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北条氏〉灭亡。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 #建武新政(1333–1336年)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元惠宗至元二年-明神宗万历元年) 又分为两个阶段: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和战国时代(1467–1573年)。 1336年: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将军,北朝建立。 1392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南北朝统一〈北朝胜〉。 1467年(明宪宗成化三年):应仁之乱,战国时代开始。 1560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桶狭间之役〈织田信长讨伐今川义元〉。 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织田信长追击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 1582年(明神宗万历十年):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杀织田信长〉。 160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取得统治权。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清同治帝同治六年) 1603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确立〉。 1867年(清同治帝同治六年):大政奉还。幕府时代结束。 #近现代(1868年-现在)(清同治帝同治七年-现在) 1868年至1912年:明治时代。 1868年(清同治帝同治七年):明治维新开始。 1912年至1926年:大正时代。 1926年至1989年:昭和时代。 1989年至今:平成时代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详细版)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本单元叙述了14-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产生、兴起的过程及其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的反映——文艺复兴。 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 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称为扩张时代、发现时代、勘察时代。 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到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1497—1498年达.伽马由好望角到达印度 1500年葡萄牙占领巴西(1822年巴西获得独立) 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553年入居澳门,鸦片战争后窃据澳门,实行殖民统治。(1999年回归)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17-18世纪) 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出现了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在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美洲兴起。 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都铎王朝加强专制统治建立海上霸权 16世纪英国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 1607年英国建立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佛吉尼亚 1638年英国革命的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新议会召开革命爆发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内战结束,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军事独裁者。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英国政坛发生分化,出现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法国出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1773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战争爆发;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独立。 1777年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781年英军主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美国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50首好听的日本歌曲

50首好听的日本歌曲~~!! 1.《雨》绝对的经典!雨夜,一个人站在窗边,静闻雨淅淅沥沥的吟唱,闭上眼,耳畔回响着这样的音乐,那种别样的感动是无可比拟的。烙印在心中的情感、过往的记忆,都随着这雨、这旋律慢慢漾开……个人认为这是我听到的所有日文歌曲中最入心的,钢琴的配乐也是独一无二。这首曲子虽然曾多被翻唱,但最好的一版毫无疑问是来自森高千里,她的声音一定会感动你……/ 2.《MY ALL》日本天后滨崎步在国内较为受欢迎的一首歌,被歌迷誉作“继《Who…》之后写给歌迷们的神曲”,“仆の全てであなたを,守り綼けて行きます”(我要用我的全部,陪伴在你的左右),让人感动的歌词由滨崎步亲自编写。听着这首曲子在高速路上兜风是件十分爽快的事~ 3.《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好想大声说爱你》)别告诉我你没看过《灌篮高手》!著名的片头曲。其中片头樱木花道喝水的镜头让我知道原来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喝的~曲子朗朗上口,听一遍基本就能哼唱,嗯,推荐! 4.《雪の华》曲首动人的八音盒叮咚声就把听者带到了一个淡淡的落雪的季节,旋律没的说,但是总觉得中岛美嘉的版本没有韩雪的《飘雪》听着更舒服。 5.《涙そうそう》(《泪光闪闪》)由夏川りみ带来,被誉为“日本四十年以来最美的歌声”,她的声音会让你有种在幽谷的清泉沐浴的感觉。歌曲的旋律十分轻松优美,民谣风味。值得一提,新加坡歌手蔡淳佳翻唱过此歌,名为《陪你看日出》。 6.《ありがとうあなた》(《谢谢我的爱人》)曾风靡中国的日本电视剧《血疑》的主题曲,我们的父辈几乎都看过这部经典的爱情剧。在那个电视剧贫乏的年代,山口百惠走进了中国那一代年轻人的心。连同她美丽外表一同被人们记住的是这首深情动人的歌。她忧郁、伤婉的嗓音将这首歌曲很好地演绎。因为这首曲子,山口的演唱事业也走向高峰。 7.《风の记忆》来自日本人气独立创作型歌手熊木杏里,光看歌名就觉得是一首很有“味道”的曲子,实际听过之后也绝不会让你失望:秋日里,一个纤弱的女子在一棵银杏树下踱步守

浅谈日本饮食文化

浅谈日本饮食文化发展 院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号:201420131202 姓名:杨雨佳 摘要:在中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充分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在饮食文化方面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本文从日本饮食文化的特色出发,发掘其特有的饮食文化,以飨喜欢美食的读者。 关键词:日本;饮食文化;特色 一,日本的传统饮食文化特点 日本是一个长寿的民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日本的平均寿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字。这和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烹饪方法来看日本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日本的饮食特点之一是追求食材的选择和加工方式的简单与自然。用现在的营养学来讲,极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中的营养素,避免了因高温、高盐和高油而造成食物营养素的流失。保持原材料本身的味道, 多采用生的, 或是稍稍煮一下就食用的做法。蛋黄蛋白一起食用的“生蛋”便是其中一种较具代表性的吃法。因为日本是岛国,加之资源缺乏,又无接壤之领国,这一自然环境使其危机意识浓重, 总怕遇有什么天灾人祸难以度过,使日本民族灭绝。为此,有些中国传去的文化到日本人中间便转为日本式解释。如“粗枝大叶害死人”这一成语,日文为“油断大敌”。他们理解为:没有油(即油断以后),大敌临头,会有不测的遭遇。为此日本人联想到,不能像中国那样每顿都用油烧菜,要惜油、省油,以求平安度日。为此日本尽量不用或少用油烹制菜肴,久而久之发展为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日本居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摄取了足够的营养,更好的维持了身体的健康,这是日本饮食所传递的饮食理念。 日本饮食中特别注重海产品的摄入,尤其是深海鱼的补充。如果,有机会去北海道参观,你将会看到一个亚洲甚至在世界也非常有影响力的生鱼物流集散地。每天,上百吨的海产品通过这个集散地发往世界各地。日本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重视对海洋鱼类的捕捞,抛开对濒危海洋生物的保护不讲,日本国民的海产品的摄入水平在整个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海产品尤其是深海鱼类,例如三文鱼,鲑鱼等等都是富含低密度脂蛋白的营养佳品,通过多食用这种富含低密度脂蛋白的海产品,日本居民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健康的饮食理念已经渐渐地影响和改变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当饮食和健康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满足饱腹感的时候,饮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甚至可以说成为一种饮食文明程度的体现。 再次,日本的饮食文化与日本的礼仪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两个地方可以当作很好的观察点。一个是卫生间,一个是餐桌。日本饮食文化在它哺乳时期的确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机体文化中大口大口吸过乳汁,但早在1000 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自己强劲的胃里,形成了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饮食文化。传统的日本料理的餐具和中国的饮食餐具基本相同,都是使用筷子、碗、盘子等。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待客都非常热情。古人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中国家庭,一旦来了佳宾高朋,采购、烹饪、陪客,忙煞主人。备料丰盛,做工精细,烹调讲究“色、香、味”,待客力尽地主之宜。日本人接待客人也是充满诚意的,常常为了一顿饭,提前好多天向饭店预定,甚至开车带着客人跑到老远去用餐。 二,战争对于一本饮食文化的影响 二战后,日本饮食生活因美军的占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后初期,日本陷入粮食不足的困境,日美政府为解决“粮食困难”问题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多项政策、法案和条例。1945 年至1946 年对日本来说是最艰难的岁月。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因战争变为废墟,美军占领日本后禁止军需工厂的生产,生产设备严重损坏,资本家生产欲锐减,所有工厂停止生产,失 业人数剧增、住宅难、“食物难”、犯罪率的剧增、社会极度动荡等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战时经济以军需生产为主,男丁都被抓去从事战争活动,农业生产因人手不足一直滞后,加之1945 年的自然灾害使农业严重减产,收成只有常年的1/3。占领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封锁政策,禁止日本从国外进口

法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介绍

法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介绍 法国料理(法语:Cuisinefran?aise,IPA:[k?i.zinf?ɑ?.s?z])是 一种源于法国并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烹饪系统,法国君主具有较强 的王权,在路易十四时达到顶峰,宫廷奢华风气在饮食上十分讲究,各种烹饪方法通过效仿的贵族流入民间。法国烹饪重视烹饪方法和 就餐礼仪,法国盛产葡萄酒(法语:vin)和奶酪(fromage),成为法 国烹饪必不可少的调料,法国各地大约出产450多种不同风味的奶酪,每一种奶酪以最先发明其做法的村镇名命名,有的村镇如Camembert在任何普通地图中都找不到,但在任何一本法语词典甚 至英语词典中都能找到这个代表奶酪名称的词。 法国烹饪在各地区根据其特产也具有不同的特色,南方沿海多使用橄榄油,南方和西方沿海多水产,北方和东方则多肉食,总的说 法国人不太喜欢素食。 法国比较具有特色的食品有:青蛙腿(grenouille)、炖鸡(coqauvin)、法式田螺(escargot);主食主要是面包,具有法国特色 的面包有牛角包(croissant)和棍式面包(baguette)。 法国人就餐非常讲究礼仪,一般用长条型餐桌,男女主人各坐餐桌两头,家中其他成员或客人在餐桌两旁按从女主人一侧向男主人 一侧重要程度递减方式排列,餐具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餐刀、叉子 和勺子,用餐盘就餐,桌面上只能存在一道菜,撤去前一道才能上 第二道,但餐具根据本次用餐情况全部摆放到就餐人餐盘两侧,从 外到里使用。一般第一道菜是开胃浓汤(soupe),然后是冷盘(hors-d’?uvre),接着才是主菜(platderésistance),最后是甜点(dessert),面包随时取用,比英美人消耗多。餐前喝利口酒,餐中 水产和禽类菜配干白葡萄酒。肉类菜配干红葡萄酒,法国人消耗葡 萄酒较多,几乎每餐必备,和英美法律也不同,未成年人也允许饮 用葡萄酒。法国人的就餐礼仪已经成为西方宴会的经典模式。

日本人が大好きな桜の歌TOP10あ

日本人が大好きな桜の歌TOP10 TOP1 ケツメイシーさくら ケツメイシ「さくら」は、20代男女の支持を得て、このランキングで初めて1位を獲得した。「軽くてやさしいテンポが春にぴったり」(愛知県/20代/女性)「大学生のとき友人とドライブしながら聴いたのを思い出す」(広島県/20代/男性)などの意見。しっとり系の多い桜ソングのなかで、テンポ感の良さが人気の理由。約3年ぶりとなるアルバムリリースの直前ということもあり、今まさに彼らに注目が集まっている。 TOP2 コブクロー桜 昨年と同じく、コブクロ「桜」は2位。10代と20代の男女からまんべんなく票を得た。「ハーモニーがきれいで桜のイメージにぴったり」(兵庫県/20代/女性)など、歌唱力やハーモニーの美しさで票を得た。「心に響く、切なくもあり希望を感じさせる歌詞が、とても好きです」(滋賀県/20代/男性)と、歌詞にシンパシーを寄せる意見も目立つ。 TOP3 森山直太朗「さくら」 3位の森山直太朗「さくら(独唱)」には「聴いていると情景が浮かぶ」(岩手県/20代/女性)「高尚な雰囲気がある」(東京都/20代/男性)などの意見。楽曲の持つ和の雰囲気が、桜の情景にハマっていることで支持を集めた。また、男同士の友情を歌っていることから、20代男性からの票も多い。 TOP4 いきものがかり「SAKURA」 4位のいきものがかり「SAKURA」は、10代が多く支持。「歌詞とメロディーがすごく切なくて、でも何だかがんばろうって思わせてくれる」(東京都/10代/女性)など、歌詞とメロディーの良さをあげる。また、いきものがかりを好きになるきっかけになった曲だからという意見も多かった。 TOP5 桜坂ー福山雅治 5位の福山雅治「桜坂」には、「いくら聴いても飽きない」(新潟県/10代/女性)「ムーディーな曲調が春に似合っている」(東京都/20代/男性)という意見。

日本的饮食文化 论文

日本的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指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就是“吃”“喝”这两个字。形式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我从小就很爱吃,身在新疆,接触到的美食的确很多,但其实我对于这种文化现象感悟并不是很深,自从学了日语和英语,学习了解了别国的文化与历史,使我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吃”文化也是受一定的影响而发展形成的。各个国家各不相同的饮食文化与其民族性格的差异应当是有一定联系的。 像中国对日本的文化,有一种同类感。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中交流了数千年,隔海相望,舟船往来,互通有无。东方世界中,再没有其他国家像中日这样有如此深切的文化血缘。中国饮食与日本饮食,同属东方文明的产物,具有含蓄,优雅的特点。然而,大和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思维的民族,特定的地缘环境,有限的自然资源,促使他们不断创新,进而独树一帜,这都源于大和民族对人与自然的独特领悟,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日本文化。而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饮食文化"。 说到“吃”,日本饮食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日本人的饮食生活,素有主食与副食之分。与中国一样,日本也是以米为主食的国家。日本人爱吃米,并且对米非常挑剔。他们衡量米好不好吃,主要看米饭的香味和粘度,能够满足这两项要求的米就是好米。日本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

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所以副食多为新鲜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日本菜的特点是季节性强,味道鲜美,保持原味,清淡不腻,很多菜都是生吃。另外,说到日本饮食,会使人不得不提的一种主要调味品酱油。它被誉为调味品之王,几乎可用于任何菜。日本饮食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平,酱油调味品的功劳很大。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可见,日本饮食是精工细作的菜肴,讲究色彩的搭配和摆放的艺术化。精美的餐具使人在用餐时,不光满足了饮食要求,还仿佛同时又欣赏了一件件艺术品,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说到“喝”,以"茶道"为例,可以说是日本的饮食文化名胜之一,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且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它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实际上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影响历史悠久,日本也是个爱喝酒的民族,在酒类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