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5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5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5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算法案例

【学习目标】

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3.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

4.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要点梳理】

要点一、辗转相除法

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

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

第三步:若r1=0,则r0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

……

依次计算直至r n=0,此时所得到的r 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框图为:

程序:

INPUT “m=”;m

INPUT “n=”;n

IF m

x=m

m=n

n=x

END IF

r=m MOD n

WHILE r<>0

r=m MOD n

m=n

n=r

WEND

PRINT n

END

要点诠释:

辗转相除法的基本步骤是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考虑到算法中的赋值语句可以对同一变量多次赋值,我们可以把较大的数用变量m 表示,把较小的数用变量n 表示,这样式子)0(n r r q n m <≤+?=就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以用循环结构实现算法.

要点二、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出来为:

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理论依据:

由r b a r b a +=→=-,得b a ,与r b ,有相同的公约数

更相减损术一般算法:

第一步,输入两个正整数)(,b a b a >;

第二步,如果b a ≠,则执行3S ,否则转到5S ;

第三步,将b a -的值赋予r ;

第四步,若r b >,则把b 赋予a ,把r 赋予b ,否则把r 赋予a ,重新执行2S ;

第五步,输出最大公约数b .

程序:

INPUT “a=”,a

INPUT “b=”,b

WHILE a<>b

IF a>=b

a=a-b;

ELSE

b=b-a

WEND

END

PRINT b

或者

INPUT “请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a ,b

i=0

WHILE a MOD 2=0 AND b MOD 2=0

a=a/2

b=b/2

i=i+1

WEND

DO

IF b

t=a

a=b

b=t

END IF

c=a -b

a=b

b=c

LOOP UNTIL a=b

PRINT a^i

END

要点诠释:

用辗转相除法步骤较少,而更相减损术虽然有些步骤较长,但运算简单.

要点三、秦九韶计算多项式的方法

1

2

1210

1

23

1210

23

1210

121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

=+++++

令12(1)((()))k n n n n k n k v a x a x a x a x a -----=+++++,则有01n

k k n k

v a v v x a --=??=+?,

其中n k ,2,1=.这样,我们便可由0v 依次求出n v v v ,,21;

1323212101,,

,

a x v v a x v v a x v v a x v v n n n n n +=+=+=+=----

要点诠释:

显然,用秦九韶算法求n 次多项式的值时只需要做n 次乘法和n 次加法运算

要点四、进位制

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 ,即可称n 进位制,简称n 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

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角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

1.k 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012211)(0121a k a k a k a k a a a a a a a n n n n k n n +?+?++?+?=--- ,

把k 进制数a 转化为十进制数b 的算法程序为:

INPUT “ a,k,n=”;a,k,n

i=1

b=0

WHILE i<=n

t=GET a[i]

b=b+t*k^(i-1)

i=i+1

WEND

PRINT b

END

2.十进制转化为k 进制数b 的步骤为:

第一步,将给定的十进制整数除以基数k ,余数便是等值的k 进制的最低位;

第二步,将上一步的商再除以基数k ,余数便是等值的k 进制数的次低位;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直到最后所得的商等于0为止,各次所得的余数,便是k 进制各位的数,最后一次余数是最高位,即除k 取余法.

要点诠释:

1、在k 进制中,具有k 个数字符号.如二进制有0,1两个数字.

2、在k 进制中,由低位向高位是按“逢k 进一”的规则进行计数.

3、非k 进制数之间的转化一般应先转化成十进制,再将这个十进制数转化为另一种进制的数,有的也可以相互转化.

【典型例题】

类型一: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例1.用辗转相除法求下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并且用更相减损术检验你的结果:

(1)80,36;(2)294,84.

【答案】(1)4(2)42

【解析】(1)80=36×2+8,

36=8×4+4.

8=4×2+0.

即80与36的最大公约数是4.

验证:80-36=44,

44-36=8.

36-8=28.

28-8=20.

20-8=12.

12-8=4.

8-4=4.

∴80与36的最大公约数为4.

(2)294=84×3+42,

84=42×2.

即294与84的最大公约数是42.

验证:∵294与84都是偶数可同时除以2,

即取147与42的最大公约数后再乘2.

147-42=105.

105-42=63.

63-42=21.

42-21=21.

∴294与84的最大公约数为21×2=42.

【总结升华】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由该题可以看出,辗转相除法得最大公约数的步骤较少.

对比两种方法控制好算法的结束,辗转相除法是到达余数为0,更相减损术是到达减数和差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1】(1)用辗转相除法求123和48的最大公约数.

(2)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105与357的最大公约数.

【答案】21

【解析】(1)123=2×48+27

48=1×27+21

27=1×21+6

21=3×6+3

6=2×3+0

最后6能被3整除,得123和48的最大公约数为3.

(2)辗转相除法:357=105×3+42,105=42×2+21,42=21×2.

故105与357的最大公约数为21.

更相减损术:357-105=252,252-105=147,147-105=42,105-42=63,63-42=21,42-21=21.故105与357的最大公约数为21.

例2.求三个数:168,54,264的最大公约数.

【思路点拨】运用更相减损术或辗转相除法,先求168与54的最大公约数a ,再求a 与264的最大公约数.

【答案】6

【解析】

采用更相减损术先求168与54的最大公约数.

(168,54)→(114,54)→(60,54)→(6,54)→(6,48)→(6,42)→(6,36)→(6,

30)→(6,24)→(6,18)→(6,12)→(6,6)

故168与54的最大公约数为6.

采用辗转相除法求6和264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264=44×6+0,所以6为264与6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总结升华】求最大公约数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辗转相除法;二是更相减损术,对于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则是先求其中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m ,再求m 与第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同样可推广到求3个数以上的数的最大公约数.

举一反三:

【变式1】求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

【解析】∵324=243×1+81,

243=81×3+0,

∴324与243的最大公约数为81.

又135=81×1+54,

81=54×1+27,

54=27×2+0,

∴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

∴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

更相减损术:

∵324-243=81,

243-81=162,

162-81=81,

∴81是324和243的最大公约数.

又135-81=54,

81-54=27,

54-27=27,

∴27是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

∴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

类型二:秦九韶算法

例3.(2015秋 福建月考)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5432

()23456f x x x x x x =+++++在x =5时的值.

【思路点拨】据秦九韶算法,把多项式改写为f (x )=((((x +2)x +3)x +4)x +5)x +6.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x =5时的值,即可得出.

【答案】4881.

【解析】依据秦九韶算法,把多项式改写为f (x )=((((x +2)x +3)x +4)x +5)x +6.

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x =5的值: 01v =,

11527v =?+=;

275338v =?+=;

33854194v =?+=;

419455975v =?+=;

5975564881v =?+=,

故f (5)=4881.

【总结升华】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的值的关键是能正确地将所给多项式改写,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由于下一次计算需用到上一次的结果,故应认真、细心,确保中间结果的准确性. 举一反三:

【变式1】(2016秋 河北张家口月考)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

23456()1235879653f x x x x x x x =+-++++在x =―4时的V 4值.

【答案】-220.

【解析】f (x )=(((((3x +5)x +6)x +79)x ―8)x +35)x +12,

v 0=3,

v 1=3×(―4)+5=―7,

v 2=(-7)×(―4)+6=34,

v 3=34×(―4)+79=―57,

v 4=―57×(―4)―8=-220.

【变式2】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65432

()654327f x x x x x x x =++++++在x=0.4时的值时,需做加法和乘法的次数和是( )

A .10

B .9

C .12

D .8

【答案】 C

【解析】 ()(((((65)4)3)2)1)7f x x x x x x x =++++++.

∴加法6次,乘法6次,

∴6+6=12(次),故选C .

类型三:进位制

例4.把87化为二进制数.

【答案】1010111(2)

【解析】 因为87=2×43+1,43=2×21+1,21=2×10+1,10=2×5+0,5=2×2+1,2=2×1+0.1=2×0+1.

所以87=2×(2×(2×(2×(2×2+1)+0)+1)+1)+1

=2×(2×(2×(2×(22+1)+0)+1)+1)+1

=…

=1×26+0×25+1×24+0×23+1×22+1×2+1

=1010111(2).

【总结升华】(1)本题的算法叫除2取余法.上述解法可以推广到把十进制数化为k 进制数的算法,称为除k 取余法.

(2)本题还可以用下面的除法算式表示如图:

把上式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得87=1010111(2).

举一反三:

【变式】(1)将十进制数2l 转化为五进制数.

(2)把十进制数48转化为二进制数.

【解析】(1)用除5取余法,可得

∴21=41(5).

(2) 将十进制数48转化为二进制数的除法算式如图所示.

把上式中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得到48=110000(2).

【总结升华】在解答过程中常会出现把上图中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上到下排列的错误,应注意避免. 例5.把下列各数化为十进制数.

(1)20121(3);(2)20121(4).

【答案】(1)178 (2)537

【解析】 (1)20121(3)=2×34+0×33+1×32+2×3+1=178.

(2)20121(4)=2×44+0×43+1×42+2×4+1=537.

【总结升华】k 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把k 进制数表示为各位上的数字与k 的幂的乘积之和,从右边起,第i 位数字对应k 的幂为1i k

-. 举一反三:

【变式1】在十进制中,0123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五进制中数码2 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

A .29

B .254

C .602

D .2 004

【答案】B

【解析】0123200445050525254=?+?+?+?=,故选B .

【变式2】将十进制数34换算成二进制数,即(34)10=________.

【答案】100010(2).

【解析】34÷2=17 0

17÷2=8 (1)

8÷2=4 0

4÷2=2 0

2÷2=1 0

1÷2=0 (1)

故34(10)=100010(2)

故答案为:100010(2).

【总结升华】在解答过程中常会出现把图中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上到下排列的错误,应注意避免.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汇总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笔记二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 (一)土地的基本定义(掌握) 目前,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分析,比较公认的土地定义是: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土地是综合体。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土地的特性(掌握) 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面表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这一特性有两层含义:首先, 供给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其次,特定地区,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各类用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土地占有的垄断性这一社会问题和地租、地价等经济问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所引起的土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了地租、地价的昂贵,迫使人们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力。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三、土地的功能(熟悉) (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了解) (一)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而积只有11.7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界平均数,分别为世界平均数的42.4%,11.6%和1/3强。 (二)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宜农荒地只有5亿亩,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仅有1亿亩,而且这1亿亩土地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蛩兀枰隙嗟耐蹲史侥茏魑┮涤玫亍?/P> (三)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全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丘陵地占10%,三项合计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9%;盆地占19%,平原占12%,两项合计占全国土地的31%,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高原占我国土地面积的25%,不宜于发展农林牧业。 (四)农地分布不均匀。我国右90%以上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该区土地面积,与全国的32.2%),其余10%的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于全国其它67.8%的地区。这种分布格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形成了东南以农用地为主,西北以特用地为主的两大区域。 (五)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7%,美国为34%,原联为36%,日本为68%,瑞典为57%,德国为30%,世界平均为22%;人均森林面积我国为1.8亩,美国为22亩,原联为50亩,日本为4亩,瑞典为45亩,德国为2亩。无论是森林覆盖率还是人均林地,我国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门本、德国等人口密度较大的。 (六)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的耕地中,有1/3以上为低生产力土地,包括盐地、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地和涝洼地等。解放初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17.4亿亩),虽然至今已治理了40万KM2(6亿亩),但根据卫星测算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万山(X.5亿亩),仍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有1/3的草场处于退化之中,每亩产草量由原来的200kg减少到50—100 kg。我国约有沙漠化土地17万km2,其中:历史上形成的为12万km2,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为5万km2,还有潜在沙漠化土地15.8万km2,两者共32.8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4%。我国盐碱地估计有5亿亩,农作物单产不足百斤。此外,还有大量的“三废”污染地。 (七)水土资源不平衡。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2。长江、珠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3%,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6%;黄河、淮河及其它北诸河流域水量约占全国总水量的17%,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3.7%。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完整版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图线GB/T 4457.4-2002 GB/T 17450-1998 注:粗虚线和粗点画线的选用 (1)两种粗线都用来指示零件上的某一部分有特殊要求。但应用场合不尽相同。粗虚线专门用于指示该表面有表面处理要求。(表面处理包括镀(涂)覆、化学处理和冷作硬化处理。) (2)粗点画线是限定范围的表示线常见于以下场合: a.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如上图) b.限定不镀(涂)范围(如下左图) c.限定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范围(如下右图) 二、视图GB/T 17451-1998 GB/T 4458.1-2002 1.按第一角法配置的六个基本视图 2.局部视图 1)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2)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不要 “向”字

三、剖视图及剖面区域的表示法GB/T 17452~17453-1998 GB/T 4458.6-2002

图形不对称时,移出断面不得画在中断处

四、简化画法GB/T 16675.1-1996 1.管子 1)可仅在端部画出部分形状,其余用细点画线画出其中心线 2)可用与管子中心线重合的单根粗实线表示。 2. 五、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GB/T 4459.1-1995 GB/T 197-2003 无论是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剖视或剖面图中的剖面线都应画到粗实线。 根据GB/T 197-2003的规定,将普通螺纹的标记方法介绍如下: 六、弹簧表示法GB/T 4459.4-2003 七、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 GB/T 19096-2003 1.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应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如下图)

现在通信技术知识讲解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论文 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0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姓名:李龙飞 学号:02509331 2011年6月15日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信息社会基础的通信技术也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多通信技术名词如IP、CDMA、3G、GPRS、4G都已经家喻户晓。作为一门选修课我们对现代通信技术还是要十分的了解的。现代通信技术包括很多方面,所以还是从更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的角度出发,都要全面学习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3G技术的发展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3G技术能够提供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理论速率,在高速运动的环境下提供144kb/s步行384kb/s室内2m的不同网速,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我自己使用的就是3G手机在实际的使用当中网速要比过去的GPRS快很多,不过速度还是达不到2M的速度。现在中国的3G 技术还属于发展阶段,不同的运营商代理着不同的3G技术。如中国移动的国产TD-SCDMA,中国联通引进的欧洲的WCDMA以及中国电信引进美国的CDMA2000技术。我使用的是摩托罗拉DEFY,这是一款3G手机支持很多的网络,网络模式GSM,WCDMA。据业务GPRS,EDGE,HSPA。支持频段2G:GSM 850/900/1800/1900

机械制图试题库完整

《机械制图》大学 第一单元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注法的规定。 2、初步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 基础。 【知识要点】 1.《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比例的概念、种类。 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组成以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4.圆弧连接的概念、步骤。 5.平面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6.平面几何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一、填空题: 1A.比例是指与的之比,比例有、、三种,某图样的比例为2:1,该比例是比例,其图形是实物的倍。 答:图样中图形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原值放大缩小放大 2 2A.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为依据,与及无关。 答:所注的尺寸数值图形的大小绘图的准确度 3A.标注尺寸一般包括、和三个要素。 答: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4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方或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在同一图样上,数字的注法应。注写线形尺寸数字时,如尺寸线为水平方向时,尺寸数字规定由向书写,字头向;如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由向写,字头朝;在倾斜的尺寸线上注写尺寸数字时,必须使字头方向有向的趋势。 答:上左中断一致左右上下上左上 5B.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尺寸

界线应沿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答:水平中断径向圆弧 6B、直径符号“Φ”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圆弧符号“R”用于标 注圆或的圆弧。 答:整圆大于半圆的圆弧半圆小于半圆的圆弧 7A、锥度是指与之比。 答:正圆锥体底圆直径锥高 8A.圆弧连接的三个步骤是:、、。 答:求圆心求切点画连接圆弧 9B、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称为尺寸。如确定图形中各个组成 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尺寸;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 答:定形定位起点 10B、定形、定位尺寸均齐全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而缺少另一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而缺少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 答:已知中间连接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题 1B、指出左边的图中尺寸标注的错误,在右边图上作正确标注。 答: 2C、参照下图所示图形,用1:2比例在制定位置画图,并作正确标注: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述 (6)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6) 一、土地的概念 (6) 二、土地的特性 (7) 第二节土地资源构成及特点 (7) 一、土地资源构成及分布 (7) 二、土地资源特点 (8) 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内涵与原则 (8)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8) 三、土地管理的职能和主要内容.. 9 四、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 (10) 第四节土地制度与政策 (10) 一、土地制度 (10) 二、土地政策 (12) 第五节土地管理体制 (12) 一、土地管理体制的含义 (12) 二、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13) 第六节建国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 (13) 第七节土地管理与社会发展 (13) 一、土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3) 二、土地管理在社会发展的中作用 (13) 第二章土地经济理论 (14) 第一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14) 一、土地的供给 (14) 二、土地的需求 (14) 三、土地供求关系 (15) 第二节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与土地集约利用 (15)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 (15) 二、土地报酬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 报酬三阶段分析 (15)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集约利用 的制约作用 (16) 第三节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利用 (17) 一、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原理。 17 第四节地租理论 (18) 一、地租概述 (18) 第五节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 (21) 一、土地金融 (21) 二、土地税收 (22)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24) 第一节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 (24) 一、土地利用的涵义 (24) 二、土地合理利用的准则 (24) 三、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25)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25) 五、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25) 六、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5) 七、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26)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11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 我很高兴在大一刚来到这个校园就选择了《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我选择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劲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变化。 2.我是一名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和掌握通信及其网络新技术。因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日益丰富与多样化。而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通信网使我们所学选的第一对象,而且,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在数字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向智能化,移动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我们都应该掌握它。 3.想要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增加我的知识面,而以前对通信技术了解的不多,但我认为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以后的学习。 4.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这门课程村在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根据老师在课上的耐心讲解和自己在课下认真阅读教,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1.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指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 2.现代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型:(1)接入功能模块 (2)传输功能模块

(3)控制功能模块 (4)应用功能模块 3.现代通信网的特点:(1)使用方便,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等通信终端使用非常便捷,擦作者通过按键或者点击鼠标的简单操作。(2)安全可靠,现代通信网的服务功能充分考虑了用户传递信息的安全和可靠因素,采用了大量的有效措施。 (3)灵活多样,现代通信网提供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通信双方可以交换和共享数据信息、进行话音交流、文字交流和多媒体信息交流。 (4)覆盖范围广,现代通信网的信息交流服务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及地理空间的距离。 4.现代通信技术的特征:通信技术数字化、通信业务综合化、网络互通融合化、通信网络宽带化、网络管理智能化、通信服务个人化。 5.基带传输,数字信号从原传到目的地。需要有数字传输设备和传输媒介,以及某些信号转换设备。用基带信号直接进行传输成为基带传输。 6.通信网基础技术,最深的印象是数字信号的复接技术,我觉得这种技术应用性强。所以听得比较认真。 7.电信网的交换,老师讲的非常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电话通信网基本构成:用户终端、交换机、通信信通、路由器及附属设备。 8智能网是在原有网络基础上,为快捷、方便、灵活、经济地生成和

win7系统知识

快捷键 一、Windows键 + 空格键“Space” [作用]:透明化所有窗口,快速查看桌面(并不切换) [快捷键]:win+空格 [小结]:当你打开了很多程序窗口的时候,这招非常有用,而且桌面还会有华丽的光影效果哦。 二、Windows键 + D [作用]:最小化所有窗口,并切换到桌面,再次按又重新打开刚才的所有窗口 [快捷键]:win+d [小结]:这个功能在以前的系统里是都有的,只不过win7的显示桌面放到了任务栏的右下角了(就是最右边的那个长方形小条) 三、Windows键 + tab键 [作用]:传说中的3D桌面展示效果 [快捷键]:win+tab [小结]:记得本区应该有一个帖就是关于这个效果的,不过感觉这招最简单了 四、Windows键 + ctrl键+tab键 [作用]:3D桌面浏览并锁定(可截屏) [快捷键]:win+ctrl+tab [小结]:见识了它的效果想留个图,win+tab是办不到di,win7说了-- I can! 五、Windows键 + 数字键 [作用]:针对固定在快速启动栏中的程序,按照数字排序打开相应程序 [快捷键]:win+数字(1-9) [小结]:吼吼,这个功能爽吧 六、Windows键 + P [作用]:打开“外接显示”的设置窗口 [快捷键]:win+p [小结]:办公室一族,对这个功能肯定不会陌生吧。对了,接投影仪快速切换,嘿嘿。

七、Windows键 + X [作用]:打开“移动中心”设置窗口 [快捷键]:win+x [小结]:设置窗口里包括显示器亮度控制、音量控制、笔记本电池监控、Mobile手机同步设置、外接显示器管理...等多种功能 八、修复系统默认文件关联 [作用]:修复系统默认文件关联 [快捷键]:无 [小结]:当我们无意中破坏了系统默认的文件关联,这招就派上用场了。win7下可不像winxp那样容易修改文件关联的,不信?试试 *_* [操作方法]:开始->cmd,按如下格式输入assoc.XXX=XXXfile XXX代表文件类型,比如修复TXT和BAT的文件关联,命令就是 assoc.TXT=TXTfile 和 assoc.BAT=BATfile 九、关闭系统休眠功能 [作用]:关闭系统休眠功能 [快捷键]:无 [小结]: windows7下的休眠功能需要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功能支持,目前该功能出现多种问题,建议在正式版出来之前先关闭它,而且还可以为系统盘节省大量磁盘空间(大约4G)。 [操作方法]:开始->cmd,输入powercfg -h off,回车 解决WIN7无法识别的网络方法 安装win7应经两个星期了,每次开机都会出现两个网络连接,一个家庭网络,一个未识别的网络,但是我的电脑只装了一个网卡,所以每次开机后总是首先禁用一下网卡在启用才能上网,那么怎么才能把那个开机启动的未识别的网络禁用呢。。下面进入正题。 出现未识别的网络是因为win7有一个DNSresponder.exe的开机启动进程,这是安装adobe ps3 后的Bonjour.exe在作怪,这是一个搜寻局域网的进程,此文件夹在X:\program Files\下,有一个Bonjour 的文件夹。首先用360软件管家,再点高级工具,找到DNSresponder.EXE进程,点结束进程,然后回到文件夹,把文件夹里面的mdnsNSP.dll重命名为mdnsNSP.txt。然后重启电脑,找到Bonjour文件夹,直接删除,重启电脑,看一下是不是就一个网络连接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系统完全卸载Windows 7的方法 目前window 7 逐渐代替我们现在电脑系统,在window 7的步入之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及法规测试题.doc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与法规模拟测试 一、判断题(共10 题,题号1-10,请判断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 的符号涂黑,正确涂“√”,错误涂“×”。每题 1 分,共10 分。判断错误每题倒扣 1 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 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 水面等。( ) 2.1987 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 上法制化的轨道。( ) 3.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 4.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大于1:1 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 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小于l:1 万。( ) 5.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 空闲用地。( ) 6.因为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特点是无偿无限期使用,所以支付了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费 用的土地不属于划拨土地。( ) 7.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 ) 8.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是土地一级市场,其主要市场活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 份,将土地使用权按规划要求和投资计划及使用年限,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或开发商。( ) 9.有基准地价的地区,协议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级别基准地价的50%。( ) 10.《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 题,题号1~40,每题有a、b、c、d 四个备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请选择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字母涂黑。每题1 分,共40 分。选错不得分,不倒扣分) 1.《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不包括( )。 a.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b.工矿用地 c.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d.农田水利用地 2.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为70 年,原土地使用者使用20 年后转让,受让 人的使用年限只有()年。 a、20 b.30 c.50 d.70 3.土地上承租人投资建造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归( )所有。 a.国家 b.出租人 c.承租人 d.出租人和承租人共同共有 4.( )年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范围,基 本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土地管理体制。。 a.1960

现代通信技术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掌握通信系统的模型,以及各部分的功能?(P101 是指发岀信息的信息源,或者说是信息的发岀者。信源:变换器的功能是把信源发岀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变换器(发送设备):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信道:反变换器是变换器的逆变换。反变换器(接收设备): 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信宿: 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又是客噪声源并不是一个人为实现的实体,噪声源:各类干扰的统称。观存在的。 )2、信噪比定义(P9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信噪比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分别代表信号和噪声的P其中P 和其计算方法是dB , 10lg(P/P),信噪比的计量单位是NNSS有效功率 、信息量的计算3 P(x)的关系式为消息所含的信息量I与消息x岀现的概率 、信息熵的计算(即平均信息量)4 叭工)二-送品9)吨』弋]g ^Tribal) 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系5、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由什么指标来衡量(统) (P11)有效性(传输速度(数字),带宽(模拟)):传输速度:在给定信道内能传输的信息 的量) 资源的利用率(频率,时间和功率可靠性(传输质量):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dB,分贝模拟系统:信噪比数字系统:误比特率 、传输速率:信息速率、码元速率,二者关系(会计算、单位)、误码率的计算、频带利6 )用 率(真正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指标)(P11),即符号(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 的符号个数,记为RB,单位是波特(baud每秒的符号个数。 成反比T与码元间隔RB. 这里的码元可以是二进制的,也可以是多进制的,即码元速率与符号进制没有关系 信息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或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符号个数称为信息速率, 又称数码率,记为Rb,单位是bit/s 对于二进制信号RB= Rb 对于一般的M进制信号Rb= RB*log2M 式中,M为符号的进制数 7、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特征,P4) 模拟信号是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其特点为幅度连续的信号;电话、传真、 电视信号等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此部分由100道标准化试题构成,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在空白处,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1.土地的供给可分为_______。 A.弹性供给和元弹性供给;B.国家供给和社会供给;C.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D.划拨和征用 2.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______能提供的总量限制。 A.地球表层陆地B.地球表层空间C.地球表层空气D.地球总面积。 3.土地关系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人们在利用土地过程中发所生的______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地C.地与地D.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4.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______理论的。 A.土地使用B.地租C.价值 5.地价税是以______为课征对象。 A.土地B.地价C.土地所有者D基准地价 6.田赋是以______为课征标准,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种土地税。 A.田地面积B.田地C.土地收益D.田上赋税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______在19xx年4月1日发布的。

A.国务院B.农业部C.国家土地管理局D.国家税务总局 8.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______递减。 A.平均报酬B.总报酬C.边际报酬D.临界报酬 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 A.均不受限制的B.均受一定限制的C.所有权不受限制,使用权受一定限制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为______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A.产权B.不同用途C.征税D.土地估价 12.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1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D.7 1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______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 15.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的”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______。 A.座落B.四至C.座落和四至D.土地所处地段的优劣。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讲义教材

一、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一)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1.幅面、图框格式国标GB4457.1 ○1机械图纸共有A0~A5六种幅面。 A3、A4为我公司图纸常用幅面。 A3 幅面尺寸大小:297*420 A4 幅面尺寸大小:210*297 其中总成图、总装图、芯体图纸一般采用A3幅面。 其它零件图、部装图为A4幅面。 ○2图框格式分加装订边和不加装订边两种 2.比例国标GB4457.2 比例—指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举例:1:10 则图面绘制线长100mm,实际物件1000mm 但图面标注为1000mm。 ○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比例。 若某个视图采用不同比例,必须另行标注。 ○2不论缩小还是放大,在注尺寸必须标注机件的实际尺寸值。 3.图线简介国标GB4457.4 介绍几种我们公司常见图线: 粗实线:可见轮廓线线宽 b 细实线: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螺纹底线、引出线线宽1/3b 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线宽1/3b 细点划线:中心线、轨迹线线宽:1/3b 波浪线:剖视的分界线线宽:1/3b 4.尺寸标注国标GB4458.4 尺寸标注由尺寸数字、尺寸界线、箭头组成。 尺寸标注规则: 1>真实反应机件大小,以图样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大小及绘图准确度无关。 2>标注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3>以毫米mm为单位,不需标注计量单位。 4>机件每一个尺寸,只标注一次,标注在反映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尺寸标注规范: 1>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以在中断处。 2>参考尺寸、尺寸数字加圆括弧。 3>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 4>标注线性尺寸、尺寸线必须与所在标注的线段平行。 5>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必须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 6>从它们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 7>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Φ”。标注半径时数字前加注符号“R”,其尺寸线 通过圆心,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 8>狭小部位的标注,尺寸数字可以在外,也可以箭头数字都可以布置在外面。 9>半标注,在一半剖视时的标注。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青岛市技师学院课时授课计划 编号:QGJ-QR-JW-50L 版本:A/0 流水号:课时授课计划(一体化)

可见轮廓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线 剖面线、过渡线 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不可见轮廓线 轴线、对称中心线 断裂处的边界线 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同波浪线 限定范围表示线 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轨迹线、中断线 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平行。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 (2)尺寸线 尺寸线由细实线和箭头组成。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在尺寸界线之间, 如图1-7(a )所示。尺寸线必须单独画出,不能与图线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如图1-7(b )中尺寸3和8的尺寸线,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之间相交,图1-7(b )尺寸14和18标注不正确。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同方向的各尺寸线的间距要均匀,间隔应大于7mm ,以便注写尺寸数字和有关符号。标注角度和弧长时,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圆心是该角的顶点,尺寸线不得用其他图线代替。 24 8 16 18 14 R42×φ4 箭头尺寸线数字尺寸界限 2-R416 8 24 3 φ4 18 14 (a)正确 (b)错误图1-7 标注尺寸的要素 尺寸线终端有两种形式:箭头和细斜线。 箭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图形,箭头尖端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如图1-9所示。 (a )箭头的画法 (b )正确注法 (c )错误注法 图1-9 箭头画法 箭头的尾部宽度等于图形中可见轮廓线的宽度b ,长度约为 4b ~5b 。箭头的位置应与尺寸界线接触,不得留有间隙。细45° 斜线的方向和画法如图1-8所示,当尺寸线终端采用斜线形式 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并且同一图样中只能采用 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画箭头地方不够时,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 替箭头,也可用单边箭头。 (3)尺寸数字 讲解, 结讲解 强的画法

土地管理专业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土地规划、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等 土地资源管理学专业考试相关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专用)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的含义(概念)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即是:土地资源包含于土地。土地的特性(简答或填空)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 个方面)(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1(土地)系统分析方法2现代技术应用方法。(3S 技术:GIS、RS、GPS)3景观生态分析方法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地学因素填空主要是一种区域性因素地学因素往往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的重新组合分配土壤要素特征分析有 7 个指标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肥 可容性盐类土壤 PH 植土壤石灰质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水(降水)三个方面。、温(热量)评价某一地区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在农业上较有意义的温度衡量指标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的起始温度;≥10℃喜温作物的起始温度,又称活动温度;≥15℃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积温:连续大于等于某一温度( 0℃、 10℃)起到连续小于等于

现代通信技术知识点总结(考研复试)

第一章通信网基础知识 1、信号是信息传输的载体 2、模拟信号:信号波形模拟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幅度连续。数字信号:幅度离散的信号,即信号的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是离散的。 3、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 4、信息传输方式:并行传输、串行传输。串行传输中如何解决码组或字符的同步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异步传输方式和同步传输方式 5、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和噪声源构成。通信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将信息从信源传送到信宿。 6、按照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模拟通信系统是以模拟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数据通信使随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指信源、信宿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而传输信道既可以是数字信道也可以是模拟信道的通信过程或方式。通常,数据通信主要是指计算机(或数字终端)之间的通信。 7、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信道的传输带宽来衡量,有效带宽越大,则传输的话路越多,因此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常常用信道内传输的话路多少来表示。采用复用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整个通信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传输速率、传输差错率、信噪比和系统的频带利用率(衡量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8、通信网就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设备和交换设备)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协同工作,以实现2个或多个用户间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9、通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硬件)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 10、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要素,其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实现1个呼叫终端(用户)和它所要求的另1个或者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路由选择的连接。 11、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主要有网状型、星型、复合型、环型、线型、总线型和树型。 12、通信网的分层结构:垂直描述是从功能上将网络分为信息应用层、业务网层和接入与传输网层。水平描述是基于通信网实际的物理连接来划分的,可分为核心网,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或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等。 13、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的合理性。 14、协议是指系统间互换数据的一组规则,主要是关于相互交换信息的格式、含义、节拍等。 15、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7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

《机械制图》题库

《机械制图》苏州大学出版社 第一单元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及尺寸注法的规定。 2、初步掌握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为学习投影作图打下 基础。 【知识要点】 1.《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比例的概念、种类。 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组成以及标注的基本方法。 4.圆弧连接的概念、步骤。 5.平面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6.平面几何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一、填空题: 1A.比例是指与的之比,比例有、、三种,某图样的比例为2:1,该比例是比例,其图形是实物的倍。 答:图样中图形其实物相应要素线性尺寸原值放大缩小放大 2 2A.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为依据,与及无关。 答:所注的尺寸数值图形的大小绘图的准确度 3A.标注尺寸一般包括、和三个要素。 答: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 4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方或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在同一图样上,数字的注法应。注写线形尺寸数字时,如尺寸线为水平方向时,尺寸数字规定由向书写,字头向;如尺寸线为竖直方向时,尺寸数字由向写,字头朝;在倾斜的尺寸线上注写尺寸数字时,必须使字头方向有向的趋势。 答:上左中断一致左右上下上左上 5B.标注角度时,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处;尺

寸界线应沿引出,尺寸线应画成,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 答:水平中断径向圆弧 6B、直径符号“Φ”用于标注圆或的圆弧;圆弧符号“R”用于标 注圆或的圆弧。 答:整圆大于半圆的圆弧半圆小于半圆的圆弧 7A、锥度是指与之比。 答:正圆锥体底圆直径锥高 8A.圆弧连接的三个步骤是:、、。 答:求圆心求切点画连接圆弧 9B、凡确定图形中各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 称为尺寸。如确定图形中各个组成 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尺寸; 基准是标注尺寸的。 答:定形定位起点 10B、定形、定位尺寸均齐全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而缺少另一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只有定形尺寸而缺少定位尺寸的线段,叫线段。 答:已知中间连接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题 1B、指出左边的图中尺寸标注的错误,在右边图上作正确标注。 答: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已由1997年末的17.6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末的22平方米,则这期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年平均增长.【2004年考试真题】 A:4.6% B:3.8% C:5.0% D:5.7% E:土地 2、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有__。 A.城市市区的土地 B.城市郊区的土地 C.农村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依法划定或者确定为集体所有的除外) D.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滞地以及其他土地 E.国家已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3、根据作物吸收肥力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地肥力分为()。 A.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B.经济肥力和有效肥力 C.经济肥力和潜在肥力 D.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4、某企业出资150万元购建一厂房,预计可使用20年,净残值为10万元,若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月折旧额为万元。 A:7.00 B:1.25 C:14.94 D:0.58 E:土地 5、A市两个定级单元B、C的级别分别为5级、6级;D市的某个定级单元E 的土地级别为4级,关于B、C、E三个定级单元土地质量比较正确的判断是。A:E<B<C B:C<B<E C:C<B,B、C与E不可比 D:B<C,E与C不可比 E:合法性 6、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用地的获取方式以为主.【2007年考试真题】

A:行政划拨 B:招标出让 C:拍卖出让 D:挂牌出让 E:土地 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 B:规定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C: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 D: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E:土地 8、某宗地(丘)有5个界址点,其坐标分别为11(5,1)、J2(6,1)、J3(4,4)、J4(2,2)、J5(3,1),则该宗地的面积数值为.【2006年考试真题】 A:6.5 B:7.5 C:13.0 D:15.0 E:土地 9、下列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用地。 A:居住 B:工作 C:商业 D:绿地 E:时间因素 10、以下__方法不适宜地租量的求取。 A.从房租中分离出地租 B.从地价中求出地租 C.从土地开发成本中求出地租 D.用类似剩余法的方法求出地租 11、根据《农用地估价规程》,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A.级差收益测算法 B.样点地价平均法 C.定级指数模型法 D.标准田法 E.样地法 12、市场比较法以替代关系为途径,所求得的价格称。 A:收益价格 B:替代价格 C:比准价格 D:等同价格 E:合法性 13、预收账款是按合同规定向购买单位预收的货款,它属于__。 A.长期负债 B.或有负债

现代通信基础知识讲解

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什么? 用户终端传输设备交换设备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链接的工作方式,他们有何异同? 相同点:通信过程均可分为三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链接拆除 不同点:电路交换传送信息之前建立通信的 通信网的分集方式有哪些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支持业务的不同进行分类:电话通信网,电报通信网,数据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根据采用传输模式的不同分类:电路传送网,分组传送网,异步传送网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 根据采用传输媒介的不同分类: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 根据传输和交换采用信号的不同分类:数字通信网,模拟通信网 星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树形网,总线型网,复合型网 通信的支撑网络主要包括哪三种网络,它们分别起何种作用? NO.7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网的“神经网络”,为现代通信网提供高效,可靠的信令服务 数字同步网:用于保证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与数字传输设备之间信号时钟的同步,并且使通信网中所有数字交换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工作在同一个时钟频率 下 3电信管理网: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管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各种不同应用的管理系统按照TMN的标准接口互连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实体,并且在有限点上与电 信网接口,典型网络互通,从而达到控制和管理整个电信网的目的,TMN 是一个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综合的电信管理系统 6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 相同:通信过程均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连接拆除 异:电路交换传送信息之前,建立通信源和目的之间的信息通路的链接,它是一条物理通路。分组交换通过通信连接上的所有交换节点保有选路结果和路由连接关系来实现连接是逻辑通路。ATM:分虚通道和虚信道。 第二章 举例说明什么是严格无阻塞网络,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广义无阻塞网络? 答:1严格无阻塞路由,交换网络中只要连接的起点与终点是空闲的,则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建立一个链接。2.可重排无阻塞网络大小: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按间地时连接重新建立一个链接,只要这个起点低于空闲状态。 第三章 1.用户电路的BORSCHT七大功能是什么,还有哪些功能在一些特殊应用时会用到? 用户电路的七大功能:1.B馈电 2.D过压保护 3.R振铃控制 4.S监视 5.C编译码和滤码 6.H混合电路7.T测试。另外还有主叫号码显示,计算脉冲发送,极性反转等功能2.数字中断电路完成哪些功能? 1.码型变换 2.帧同步 3.复帧同步 4.时钟提取 5.提取和插入信号 6.帧定位(再定时)3.什么是集中控制,什么是分散控制,他们各有什么缺点?

2008年《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第1题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之一。() 第2题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协调,在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第3题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第4题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包括持有公司lO%以上股份的股东。() 第5题土地使用权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权利。它具体表现为土地使用人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出租权、转让权和抵押权。() 第6题建设用地具有土地利用逆转相对困难性特征,所以不要轻易将建设用地转为农业用地。() 第7题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较少和公司规模较小,可不设董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同时,可不设监事会。() 第8题由于在物理形态上房屋不能离开土地而存在,因此房屋产权和土地产权是不可分的。() 第9题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第10题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国务院,而征用土地权限属于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的先由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再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划拨。( ) 第11题土地出让合同中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条件由出让方制定。( ) 第12题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第13题国家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建设,乡镇企业、农村居民建房,占用耕地的都必须履行开恳耕地的义务,但国务院批准免除的例外。() 第14题建设用地政策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 第15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规划按行政区域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地)级、县(市)级和乡(镇)级5个层次。() 第16题建设用地区位的优劣可以随着周围环境和土地用途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土地区位的相对性。() 第17题土地政策的政治性是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符合其阶级要求的土地制度而制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